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法研讨_第1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法研讨_第2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法研讨_第3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法研讨_第4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法研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及教法研讨青羊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陈涛

2009.8.27本学期行课安排2009年9月1日正式行课

2010年1月31日结束全期工作本学期行课共计22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纳入课表,每周不少于一小时(一)主要特点:培养兴趣整体推进文化积累学会学习一、全套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二)各年级训练侧重点:1—3年级重在积累(语言材料)4、5年级重在悟道(内容、形式、学法)6年级重在实践、运用一、全套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三)实施途径:1、“主题单元”实现整合。2、“金钥匙”促成能力。3、大量积累,奠定基础。4、螺旋上升,保持兴趣。一、全套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1、用开放的胸襟,接受教材、理解教材。2、用负责的态度,以学定教、关注过程。3、用科学的方法,“用教材教”。4、用淡定的心态,享受教学、感受成长。(四)使用建议:一、全套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二、新生学情调查汇报识字数所占比例(基数334)达到人数所占学生比例300字以上88%23.6%260字以上77%610.9%230字以上68%200字以上60%23.6%170字以上50%140字以上41%59%100字以上30%814.5%70字以上20%1425.5%35字以上10%916.3%35字以下916.3%调查学校红碾小学调查人数55人最高识字数310字最低识字数11字△均在居住地上过幼儿园(学前班)能写出自己的姓名△所识汉字集中在前七个单元,与个人学习经历有关。△有生活中识字的体验

走(来)再(见)乌(龟)闪(亮)联想情景(猜字)——

语境中识字及巩固运用的重要

△混淆形近字不—下谁—推抱—跑△写字的习惯和方法二、新生学情调查汇报1、了解学情,以学定教。(识字、写字、阅读分层要求分层推进)下要保底,上不封顶2、利用差异,填谷扬峰。(课堂上小老师作用)3、入学前测、中期测查,期末测查。二、新生学情调查汇报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培养热爱语文、热爱汉字、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认字334个(下限),学习20个最常见的偏旁(部首)。掌握听读认字法(看图识字法、看拼音认字法)等识字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

3.写字138个(下限),初步养成写字的良好习惯。

4.学习汉语拼音。能够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能够借助拼音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诗文。

5.阅读39篇诗文(下限),背诵21篇诗文(下限)。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

6.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养成书写、阅读、搜集图片资料等好习惯。

7.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

1、16个主题单元。

2、金钥匙。

3、识字、写字、拼音。

4、阅读。

5、口语交际。

6、语文综合活动。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

1、16个主题单元。

1—6单元随文识字写字

①看图识字②接触写字③开始写字(笔画、笔顺)⑤出现课后思考题(识字条带音节,渗透拼音)

7单元开放单元

8—12单元字与拼音(熟字带声韵母。单韵母学习出现拼音过程。增加了带拼音词语练读内容、《对韵歌》《画鸡》《值日生》《热带鱼》《豆儿圆》《早操》《马路上》等韵文)☆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在具体的语境中练习、巩固拼音发音。

13—16单元随文识字写字,巩固拼音(各单元均有1篇不带音节韵文、1篇带音节韵文)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

1、16个主题单元

■单元的“主题”提供了学习语文的情境

主题有衔接、有升华。例:家——家园——祖国——祖国在我心中——家园的呼唤——地球家庭

■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的整合

“语文天地”不宜单独备课教学,而应与主体课文教学相结合。

■开放单元

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整合性1—8册各1个单元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

2、金钥匙 ■各册教学目标的暗线

(别让软任务成为将来学生能力和习惯的软肋)

■应融合在主体课文教学及各项语文学习活动中。(必须历经“知—懂—会—熟”的过程,能力和习惯应该是滚动前进,螺旋上升。)

■随年级升高而增多

一年级上册金钥匙一览表识字、写字阅读自我评价1字与画看图识字2学写字写字姿势3数字学习听指和指读4家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5太阳和月亮写字的好习惯6大海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7外面的世界经常回头看,自检习惯12字与拼音(二)学习拼音识字的方法13手和脑知道课文是分段的15冬天写字要先观察,再完整地写习惯:识字、写字、阅读、自检方法:识字、写字、初步阅读能力:独立识字能力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

3、识字、写字、拼音■识写分流,多认少写■读书识字,识字读书(语言环境、生活中运用)■分层要求,分时验收识字、写字要保底,不封顶。保底要求要分时拼音书写要适度写字:写对—写好—写快有笔顺要求,但不绝对■不宜提前拼音教学,拼音方法要综合。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

4、阅读■扩大阅读量■强调整体感知课文■自学习惯从入学开始——保证自读时间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

5、口语交际主要途径:语文课重点:鼓励学生大胆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要是上语文课,进行语文活动,就是在做口语交际,在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必须列入评价范围。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

6、语文综合活动包括:字词的学习;古诗文、名言警句的诵读;拓展阅读篇目;听故事、讲故事;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资料;举办展览;讨论交流……

扩大识字途径:

日常生活——读书报、看影视、玩电脑、喝饮料、逛商店、坐汽车、买东西、去医院……学校生活——校园环境(校名、校训、标语、公告栏、各处标牌)、班里布置(课程表、值周记录、各项制度、《小学生守则》)……节假日活动——庆六一、闹元宵、迎国庆、过春节……主题活动——当小记者、办板报、故事会、表演课本剧、编写成长记录、参加比赛……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识字途径统计表识字途径父母教的看课外书认识的在幼儿园或学校环境中认识的生活中无意识识字请教父母和其他人认识的看字典认识的其他途径认识的在生活情景中认识的借助某些物品认识的借助影视i媒体、报纸、广告等认识的所占比例11%18%7%16%16%18%11%1%2%50%所占比例13%16%8%17%19%21%2%2%2%57%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方法:从字音入手:注音识字、汉字标音识字……

从字形入手:集中识字、部件识字……

从形义结合入手:字理识字……

从音义结合入手:听读识字……

从形音义联系入手:韵语识字……

1单元——看图识字

2—6——听读识字

7单元——开放识字(走出教室)

8—12——拼音识字为主(同时结合)

13—16——随文识字(综合运用)……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

随文识字的教学步骤:

听读感知——缩小语境——识记汉字——离文识字——回文巩固——语境迁移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1—7)前期:渗透拼音。以识字为主,稍带一点拼音;

(8—12)中期:集中学习。以熟字带拼音,学拼音带识字;(13—16)后期:巩固拼音。运用拼音识字,巩固熟悉。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相结合,以汉字带学拼音,在学习拼音时学习汉字。(例:韵文教学中——拼音识字(李、地)、以及听读识字(苹、瓜、南)看图识字的相机处理

教材中的主体课文基本上不注音,以免干扰识字。散文和自读课文注音,以利学生阅读。教学进度的把握(建议1-1.5月)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从整个学习进程看,拼音是识字的工具;从本册看,拼音是重要的教学要点。务必使全体学生学会拼读。(例:两种倾向)一年级上册——认字母,拼音节,看拼音识字;一年级下册——抄写字母和音;二年级上册——练习、学习一点拼音规则;二年级下册——大写字母,音序。(教师可提前适度渗透)

适度——以校本研究为准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教学的评价

(1)识字总数只划最低限,实行“上不封顶下保底”。本学期至少认字334个,写字138个。应有措施鼓励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基础上,多识字,多写字。

(2)由于学前教育存在着差异,入学后的发展存在差异,检测识字成绩可以分批进行,无论在哪个学段,只要达到上述要求即为通过;一次检测不合要求,可以测试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合格为止。检测成绩不依据通过的先后顺序判断。

(3)要注意识字兴趣、识字能力的评价。

(4)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掌握基本笔画笔顺及汉字结构,宜随平时教学进度检查,及时纠正写字姿势、笔画笔顺的问题,期末不单独测试。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四)教学评价汉语拼音的评价

原则上不单独对拼音进行总结性评价,而与识字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学生能不能看拼音识字。学生学前教育差异大,应对学困生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三、一上语文教材分析(四)教学评价认真阅读,整体把握。(尤其是各单元“单元说明”)

新上岗教师要借助本书,正确使用相关概念。(笔画名称、偏旁名称、拼音字母的正确读法……)有选择地借鉴书中提供的案例(教学设计)不恰当的、不全面的(P38P85)

四、关于《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3、读书①左手压着书右手指着字②认认真真读仔仔细细想五、组织教学儿歌1、课前上课铃声叮当响小朋友们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桌上安安静静静息好2、上课:①小眼睛亮晶晶小耳朵灵又灵上课专心听开动小脑筋②眼睛看耳朵听小手放好大脑思考

③123请坐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