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dìbā)讲税收(shuìshōu)原理第一页,共44页。目录(mùlù)什么(shénme)是税收壹税收术语(shùyǔ)和税收分类贰税收原则三税负的转嫁与归宿肆第二页,共44页。壹什么(shénme)是税收第三页,共44页。一、税收(shuìshōu)的基本属性•“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rènhé)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jiùshì)捐税。”马克思1818-1883第四页,共44页。一、税收(shuìshōu)的基本属性•“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bàochou)而向居民取得东西。”列宁1870-1924第五页,共44页。一、税收的基本(jīběn)属性•“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huànqǔ)和平而付出的代价。”•“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tígōng)的报酬。”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第六页,共44页。一、税收的基本(jīběn)属性•洛克、休谟、边沁以及(yǐjí)亚当·斯密等人:社会契约说、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利益交换说”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新的税收学说将视野转向(zhuǎnxiàng)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第七页,共44页。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壹贰三•税收(shuìshōu)三性一、税收(shuìshōu)的基本属性第八页,共44页。(1)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gèrén)都不得违抗。第九页,共44页。(1)强制性第十页,共44页。(2)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rènhé)代价。税收无偿性是相对的,指的是不能直接、立即、均等(jūnděng)获得补偿。相对体现在税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马克思表述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chéngyuán)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第十一页,共44页。(3)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tǒngyī)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即征税(zhēnɡshuì)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有相对稳定性。第十二页,共44页。贰税收术语(shùyǔ)和税收分类第十三页,共44页。税收(shuìshōu)术语纳税人:又称为(chēnɡwéi)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与纳税人可以一致(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tiáojiàn)下),可以分离(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tiáojiàn)下)。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主要为所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第十四页,共44页。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与课税对象可能(kěnéng)一致,也可能(kěnéng)不一致)税目: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xiàngmù)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课税标准(biāozhǔn):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税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税收术语第十五页,共44页。税率(shuìlǜ)比例(bǐlì)税率定额(dìngé)税率累进税率第十六页,共44页。累进税率—量能纳税(nàshuì)的原则第十七页,共44页。税收能力:(taxcapacity)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shùé)。一是纳税人纳税能力,二是政府的征税能力。税收努力:(taxeffort)税务当局征收(zhēngshōu)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或者说是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起征点: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kāishǐ)征税的最低界限,收入未达起征点的低收入者不纳税,收入超过起征点的高收入者按全部课税对象纳税;税收术语第十八页,共44页。税收(shuìshōu)术语免征额: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全部纳税人,不论收入高低,同等享受免税额待遇(dàiyù)。注意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后者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的普惠照顾。课税基础:简称税基,指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jīngjìjīchǔ)或依据。税基、课税对象、税源在一定情况下可能是一致的,但这三个概念在含义上的差别是明显的。第十九页,共44页。第二十页,共44页。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税收(shuìshōu)分类·所得(suǒdé)课税·商品(shāngpǐn)课税·财产课税按课税标准划分·直接税·间接税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从量税·从价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价内税·价外税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中央税·地方税第二十一页,共44页。三税收(shuìshōu)原则第二十二页,共44页。三、税收(shuìshōu)原则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等四大课税原则。第二十三页,共44页。三、税收(shuìshōu)原则瓦格纳瓦格纳四项税收原则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税务行政原则第二十四页,共44页。•税收中的公平(gōngpíng)与效率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xiàolǜ)的要求,包括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xiàolǜ)和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xiàolǜ)的影响。1.税收应以公平(gōngpíng)为本。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即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税和所得多者多征,所得少者少征,无所得者不征。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难以兼顾。没有效率的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公平的效率也无法持续。第二十五页,共44页。•税收(shuìshōu)中的公平与效率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第二十六页,共44页。•税收中的公平(gōngpíng)与效率公平类税收(shuìshōu)原则•受益(shòuyì)原则•能力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第二十七页,共44页。•税收(shuìshōu)中性问题税收中性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shìchǎnɡjīzhì)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zhèngcháng)运行的干扰。特别注意,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而应在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两者取得最优的结合。第二十八页,共44页。•税收中性(zhōngxìng)问题税收(shuìshōu)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excessburdenordeadburden)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主要(zhǔyào)表现为: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第二十九页,共44页。•税收(shuìshōu)中性问题消费者剩余(shèngyú)损失SABEF;生产者剩余(shèngyú)损失SBCDE;FD为征税额;征税后:S将向左上方移动至S+T,形成新的均衡点F。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第三十页,共44页。•税收(shuìshōu)中性问题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D是商品的需求(xūqiú)曲线,S是供给曲线;E为征税(zhēnɡshuì)前的均衡点;总共损失SACDEF;政府的课税收入SACDF。SACDEF<SACDF,所以其差额SFDE就是课税的超额负担。第三十一页,共44页。•税收中性(zhōngxìng)问题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超额负担扭曲了课税商品与其他关联(guānlián)商品的消费选择,纳税人的负担不仅是向政府纳税ACDF,而且因政府课税带来价格上升导致产量(消费量)的减少。第三十二页,共44页。肆税负(shuìfù)的转嫁与归宿第三十三页,共44页。•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fāngfǎ),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税负转嫁(zhuǎnjià)的方式:①前转方式(顺转)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②后转方式(逆转)原材料生产者←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③其他转嫁(zhuǎnjià)方式第三十四页,共44页。1、售价仍是4元,那么(nàme)不管买者是谁,这时1元的税由卖者来负担。2、卖者把售价提高(tígāo)到5元,这时1元的税由买者负担。3、买者把售价提高(tígāo)到4.5元,这时买卖双方都负担了一部分税,买者负担0.5元,卖者负担0.5元。假设:税法规定对销售酒类征税,卖者每出售一瓶酒要纳1元的税,在不征税时,每瓶酒的售价是4元,就此例来看,这1元的税由谁来付钱?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三十五页,共44页。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zhuǎnjià),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zhuǎnjià)。2、供给弹性(tánxìng)较大、需求弹性(tánxìng)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tánxìng)较小、需求弹性(tánxìng)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税负转嫁与归宿(ɡuīxiǔ)的一般规律第三十六页,共44页。3、课税(kèshuì)范围宽广的商品税负较易转嫁,课税(kèshuì)范围狭窄的商品税负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róngyì)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难以转嫁。•税负(shuìfù)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第三十七页,共44页。供给弹性:指供给曲线的斜率,一般来说,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呈反向运动,即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买方负担,反之(fǎnzhī)则反是。商品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间(shíjiān)和商品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商品的长期供给弹性大于短期供给弹性;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弹性大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税负转嫁(zhuǎnjià)和供求弹性第三十八页,共44页。•税负转嫁和供求(gōngqiú)弹性MUMCT供给弹性大MUMCT供给弹性小第三十九页,共44页。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指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弹性与税负(shuìfù)转嫁也是呈反向运动,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坦,需求弹性越大,税负(shuìfù)越是趋向由卖方负担,反之则反是。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yīnsù):一是该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二是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程度,即该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税负转嫁(zhuǎnjià)和供求弹性第四十页,共44页。•税负转嫁和供求(gōngqiú)弹性MUMCT需求弹性大MUMCT需求弹性小第四十一页,共44页。•税负转嫁(zhuǎnjià)和供求弹性P0P2P1DS+TS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消费者负担多,生产者负担少。P0P1P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类入股合同范本
- 租租车合同范本
- 开放型农房居住权的制度空间与法权建构
-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 基于用户需求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导览手册设计研究
- 凉州词影像化中的美学研究
- 追随原型-追随特质匹配性对追随者职业成功的双路径影响机制研究
- 现代商业中的电子商务运营策略研究
- 气候韧性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估研究
- 涂布浸渍覆盖纸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冻虾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B13(J)-T 8543-202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2%)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
- 某港口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完整文本版)日文履历书(文本テンプレート)
-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节 《设计创意挂件》教学设计
- 2024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预热题)
- 品质部组织架构图构
- 《幼儿园性教育》
- (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