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教学文案_第1页
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教学文案_第2页
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教学文案_第3页
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教学文案_第4页
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教学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速系统(xìtǒng)特性第一页,共30页。一、

静态(jìngtài)特性、特性曲线1、定义:调速系统作用时,汽轮机在各个(gègè)不同的稳定工况下,转速与负荷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曲线表示称静态特性曲线。回顾四方图:第二象限表示转速感受机构特性,为转速n与滑环位移的关系,n增大,增大。第三象限表示传动放大机构特性,为滑环位移与油动机活塞行程之间的关系,增大,减小。第四象限表示配汽机构特性,为油动机活塞行程与功率P的关系,减小,P减小。第二页,共30页。二、速度(sùdù)变动率1、定义:在不考虑同步器作用的前提下,当外界负荷发生(fāshēng)变化,即使调速系统动作,稳定工况下的转速要发生(fāshēng)微小变化。功率P↑则转速n↓。速度变动率定义

第三页,共30页。电网(diànwǎng)中机组分类:带尖峰负荷(fùhè)机组:承担电网负荷(fùhè)的波动,积极参与一次调频,启停及负荷(fùhè)适应性好。特点:设计工况效率不一定高,但效率曲线较平坦,负荷(fùhè)变动时转速变化不大。速度变化率取小一点,一般为3~4%。带基本负荷(fùhè)机组:稳定电网负荷(fùhè)频率。特点:功率大,在设计工况下效率高,在电网频率波动时,负荷(fùhè)变化不大,速度变动率应该大些,一般为4~6%。第四页,共30页。2、对运行(yùnxíng)的影响(1)决定了并列运行机组间的负荷分配两台并列运行的汽轮发电机组I、II额定转速运行时,二台机组转速n0,对应功率为P1,P2。总功率P=P1+P2。当外界负荷增加ΔP,调速系统动作以满足负荷变化,引起电网频率下降(xiàjiàng),汽轮机转速降低Δn。Ⅰ机组功率增加ΔP1,Ⅱ机组功率增加ΔP2调速系统自行动作,通过转速的微小变化来改变机组负荷,以适应外界需要,从而维持电网频率尽可能稳定的能力称一次调频。第五页,共30页。并行机组(jīzǔ)负荷自动变化的特点:图中:△abc与△ABC相似同理特点:每台机组承担的功率变化与机组额定功率成正比;每台机组承担的功率变化与机组速度变动率δ成反比;这些(zhèxiē)特点适用于并列运行电网中的所有机组。第六页,共30页。(2)δ决定了甩负荷时的动态超速;(3)δ决定了机组运行时工况的稳定性;δ不能太小,否则转速波动会产生很大的负荷波动,使动态特性稳定性下降(xiàjiàng),一般δ≥3%(下限)。δ也不能太大,否则使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能力下降(xiàjiàng),另一方面使调节系统甩负荷后的稳定转速过高,有可能使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超过危急保安器的动作转速,不利于机组安全和甩负荷后重新并网带负荷,δ≤6%(上限)。第七页,共30页。局部(júbù)速度变动率转速感受及中间放大传递特性存在着非线性,特别是配汽机构,调节汽门的开度与流量有严重的非线性,所以静态特性曲线各处的速度变动率不相同。∴局部速度变动率静态特性曲线的形状:空负荷附近,要求速度变化率大些。满负荷附近,速度变动率大些。总的分布是速度变动率两端大,中间小且无拐点(ɡuǎidiǎn)平滑变化。第八页,共30页。三、迟缓(chíhuǎn)率1、产生原因分为摩擦、间隙、滑阀重叠度三方面1)

摩擦:零件采用铰接或滑动联接,运动时存在摩擦力。以离心式调速器为例,转速变化时,重锤产生的离心力变化首先要克服滑环移动的静摩擦力,只有克服摩擦后,滑环的位置才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2)间隙凡是有铰接的地方(dìfāng),为了自由转动,都有间隙存在,只有杠杆的转动量大于间隙时,才能带动滑阀。3)滑阀重叠度:为了(wèile)保证断流式滑阀的断流,滑阀的凸肩高度大于油口的高度。只有滑阀移动的距离超过重叠度后,油动机才开始动作。第九页,共30页。2、迟缓(chíhuǎn)率定义:在同一功率(gōnglǜ)下,转速偏差Δn=n1-n2与额定转速n0之比第十页,共30页。3、ε对运行(yùnxíng)的影响:迟缓现象的存在,使静态特性曲线中转速与功率无一一对应关系。单机供电时,负荷由外界负载决定,假定P不变,转速会发生波动,即频率(pínlǜ)发生波动而无法控制。并列运行时,转速由电网频率(pínlǜ)决定,功率发生波动ΔP,无法控制。结论:运行上,ε越小越好,但要求(yāoqiú)过高给结构和工艺带来困难,制造成本提高。由于机械液压调节系统的机械传动和液压放大环节多,ε较大,一般ε<0.3~0.6%,电液调节系统ε<0.2%。第十一页,共30页。ii)ε与δ关系(guānxì)功率晃动的幅度由于迟缓现象存在而造成的负荷(fùhè)波动与ε成正比,与δ成反比;为满足一定的ΔP,δ越小,ε也越小,由于ε难以避免,δ不能太小。额定(édìng)负荷第十二页,共30页。4、迟缓(chíhuǎn)现象在四方图上的表示(i)如无迟缓现象,n-z-m-P有对应关系;(ii)开始汽轮发电机组稳定(wěndìng)在1点运行,转速为n1,z1,m1,P1;(iii)如外界负荷降低,转速升高,由于迟缓存在转速刚上升时,z=0,m,P不变。当转速达到n2时,离心力克服迟缓后,滑块位移z随n的升高而升高,此时m2P2不变。第二象限内,静态特性线为两根,在这范围内,转速的变化不引起z变化,称调速器的不灵敏区;第十三页,共30页。(iv)由于传动放大机构的迟缓,当转速升到n3,滑块的位移z3克服了摩擦间隙及滑阀的重叠度,随着z的增大,油动机(dòngjī)开始关小,Δm↓。第三象限区,同样存在传动放大机构的不灵敏区;(v)当转速从3点上升,z↑,Δm↓,由于配汽机构的迟缓,阀门开度不变,P不变。当转速升到n4,克服配汽机构的迟缓后,汽门的开度随着油动机(dòngjī)的关小而减小。第四象限区存在配汽机构的不灵敏区。(vi)综上所述,当转速变化后,汽机功率要迟缓一段时间作相应的变化。第一象限二根特性曲线之间称为整个调速系统的不灵敏区。第十四页,共30页。四、同步器(P334)1、功能与作用(1)功能:使调节系统的静态(jìngtài)特性曲线,按照运行需要进行平移。第十五页,共30页。(2)具体作用(zuòyòng)讨论:(i)汽轮机单机运行时,同步器可以在满足功率要求的同时满足转速(zhuànsù)要求,即保证机组在任何稳态负荷下转速(zhuànsù)维持在额定值。(ii)并列运行时,通过同步器可改变各台机组的功率使电网总功率符合外界需要,同时维持电网频率在额定范围之内,这种利用同步器调整并列运行的机组负荷,以维持电网频率稳定的方式称为二次调频。(iii)并网前机组功率为零,通过同步器移动特性线,相当于改变汽轮机组的转速,当转速与外界电网(diànwǎng)频率同步时,可以合闸并网,这是同步器名称的来历。第十六页,共30页。2、同步器类型(lèixíng)静态特性曲线的平移一般通过移动调速器的特性线(第一类同步器)或传动放大机构的特性线(第二类同步器)实现,以第二类为主。通过旋转(xuánzhuǎn)同步器手轮,使弹簧紧力改变,从而使调速器的静态特性线平移。第十七页,共30页。3、同步器工作(gōngzuò)范围1)额定初终参数、转速下能带满负荷,即特性(tèxìng)线能移到A-A位置,同时能减负荷到零,即特性(tèxìng)线能移到B-B位置,这时同步器的工作范围相当于速度变动率。特性(tèxìng)线向上移实质是通过同步器开大调速汽门,下移则关小调速汽门。但是蒸汽的初终参数及汽轮机转速按照规程允许有一个合格的波动范围。为了使波动时仍能维持汽轮机在零负荷与额定负荷间正常运行,同步器的工作范围需继续扩大。第十八页,共30页。(2)同步器的下限:(i)当电网频率下降到允许的下限(49.5Hz)时,汽轮机要维持零负荷运行,特性线移至C-C。(ii)当蒸汽参数在允许范围内升高或背压参数在允许范围内降低时,汽轮机能维持空负荷运行。由于蒸汽初参数上升(shàngshēng),背压下降,每公斤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焓降上升(shàngshēng),为了维持汽轮机零负荷运行所需的蒸汽量下降,因此调速汽门要通过同步器进一步关小,特性线下移到D-D,一般下限行程设为在额定转速下3~5%处。第十九页,共30页。(3)同步器的上限:(i)当电网频率上升到允许的上限时(50.5Hz),汽轮机要维持满负荷运行,特性曲线移到E-E。(ii)当蒸汽参数在允许范围内降低(jiàngdī)或当蒸汽背压在允许范围内升高时,汽轮机仍能带满负荷运行。由于蒸汽初参数下降,背压升高,每公斤蒸汽在汽机中的焓降减少,为了能发出额定功率,势必蒸汽流量升高,即通过调速汽门进一步开大,特性线上移到F-F。所以同步器的上限,一般(6~7%),不小于δ+(1~2)%。第二十页,共30页。五、调节系统的动态(dòngtài)特性1、概念:静态特性:汽机在稳定状态下功率和转速的关系;动态特性:汽机如何从一个(yīɡè)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yīɡè)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第二十一页,共30页。(1)稳定(wěndìng)过程和不稳定(wěndìng)过程a、b、c为稳定过程(guòchéng)。a为非周期过程(guòchéng),b为微振的过渡过程(guòchéng),c为振荡的过渡过程(guòchéng),d、e、f为不稳定过渡过程(guòchéng)。d为等幅振荡,e为发散振荡,f为幅值越来越大。第二十二页,共30页。(2)研究(yánjiū)内容包括调节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机组甩负荷后的最高转速不超过保险的动作转速。最高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的11%~12%。第一保护装置:转速调节系统,动作灵活,可靠性高超速保险系统,动作后汽机需要重新(chóngxīn)挂闸启动,增加并列时间,容易引发事故。(3)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系统设计,结构因素,动态参数(时间常数,速度变动率)加工制造及装配质量(影响迟缓率)运行上因素:油压波动,油质好坏第二十三页,共30页。2、对调节(tiáojié)系统动态特性的要求I)稳定性用稳定裕度来判别。II)动态超调量一般取7~9%,σ取40%~80%。III)静态偏差值IV)过渡(guòdù)过程的调整时间T定义:外界扰动作用后,从调节过程开始到被调量满足下列不等式的最短时间。一般Δ取静态偏差的5%,Δ=5%。T一般几s到几十s第二十四页,共30页。2、影响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yīnsù)分析汽轮机甩负荷时的动态(dòngtài)最大飞升转速具体含义见P339,式6.1.6第二十五页,共30页。1)调节对象对动态(dòngtài)特性的影响I)转子飞升时间常数Ta影响因素:转子的转动惯量J,额定(édìng)转矩MT0机组容量↑,MT0↑,Ta↓高压机组容量Ta7~10s,中压1~14s,中间再热5~8s。功率大,超速的可能性大,动态超速的控制难。II)蒸汽容积常数Tv应尽量减小Tv,因为甩负荷时,调节汽门关闭到空负荷位置,但各中间容积的蒸汽继续膨胀做功,使转速的额外飞升增大。第二十六页,共30页。2)调节系统对动态特性(tèxìng)的影响I)速度变动率大动态过程的最高转速及稳定转速高,动态超调量小;小转速飞升的绝对值小,但动态超调量大,振荡次数增加,动态稳定性差。II)油动机时间常数Tm0.1s~0.3sTm大则汽门关闭时间长,动态过程中的最大转速高,过渡时间长;另一方面减小油压波动对调节系统(xìtǒng)摆动影响。III)迟缓率εε延长汽门关闭时间,超调量增大。第二十七页,共30页。六、汽轮机保护装置作用:机组遇到事故或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动作,避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事故扩大,确保机组安全运行。1、超速保护装置汽机(qìjī)转速超过额定转速的10%~20%时,超速保险动作,并迅速切断向汽轮机供汽,迫使汽轮机停止运转,并将汽机(qìjī)从电网中解列。按结构特点分飞锤式、飞环式。第二十八页,共30页。2、轴向位移(wèi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