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五年级下-画家故居教学文案_第1页
浙美版五年级下-画家故居教学文案_第2页
浙美版五年级下-画家故居教学文案_第3页
浙美版五年级下-画家故居教学文案_第4页
浙美版五年级下-画家故居教学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画家(huàjiā)故居

第一页,共46页。自学书本2至5页,从书中你能了解(liǎojiě)画家的哪些信息?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第二页,共46页。吴昌硕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Hànzú),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第三页,共46页。吴昌硕作品(zuòpǐn)第四页,共46页。吴昌硕作品(zuòpǐn)第五页,共46页。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生于浙江金华。他从探索民族文化源头入手,以浑厚华滋即健康和平的生存理想和淳厚振拔的精神重塑为艺术创造的美学指归,数十年孜孜埋头苦干。这一创造的意义更在于为中国画史进入现代竖起了一块新的里程碑。同时他的创造精神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名质朴而伟大的中国知识分子艺术家在时代激流中执着、智慧的一生。“画品之高,根于人品”。黄宾虹一生勤劳谦虚,诲人不倦。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当他九十寿辰之际,华东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优秀画家”的称号。黄宾虹逝世之时嘱其家属,将其收藏的古今名画2283件,铜器、瓷器、玉器及他自己的数千件作品全部赠给国家,足见先生爱国之忱。黄宾虹故居在安徽省歙县西潭渡村,现被辟为“黄宾虹纪念馆”,其中书房(shūfáng)、卧室基本保持原样。黄宾虹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这幢砖木结构的民宅建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系黄宾虹祖上所建,现存有铸园、卧室和画室三部分。第六页,共46页。黄宾虹故居(gùjū)第七页,共46页。第八页,共46页。黄宾虹作品(zuòpǐn)第九页,共46页。第十页,共46页。第十一页,共46页。第十二页,共46页。第十三页,共46页。潘天寿潘天寿(1898—1971),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江宁海县人。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培养美术人才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曾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等职。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shūfǎ)、诗词、篆刻等。尤善画鹰、八哥、松树、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他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故落笔大胆泼辣,又能细心收拾,作品的构图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横生,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著作有《中国绘画史》、《潘天寿画集》等。第十四页,共46页。这位老爷爷给你的印象(yìnxiàng)如何?第十五页,共46页。潘天寿故居(gùjū)第十六页,共46页。第十七页,共46页。第十八页,共46页。第十九页,共46页。第二十页,共46页。你能用怎样(zěnyàng)的词汇来形容这幅作品?第二十一页,共46页。第二十二页,共46页。同样(tóngyàng)是国画家,潘天寿的画和黄宾虹的画作比较,有什么不同?第二十三页,共46页。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全才的艺术家,他独创了“子恺漫画”,成为我国近代漫画的开山鼻祖。他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丰子恺生前喜为自己的寓所命名,如浙江上虞白马湖畔“小杨柳屋”,上海江湾及后来在其故乡石门湾的“缘缘堂”,遵义南潭巷的“星汉楼”,重庆刘家坟的“沙坪小屋”,上海陕西南路长乐村的“日月楼”。1933年,他在家乡桐乡市石门镇设计建造了寓所,用抓阄的方法取名为“缘缘堂”。“缘缘堂”建筑风格轩敞、淡雅,被丰子恺视作理想的安息、创作之所。现堂中珍藏大量丰子恺书画(shūhuà)、著作、手稿等遗物,无不蕴含着原主人的品德风范和艺术情趣。游览缘缘堂,不仅可以瞻仰丰先生的潇洒风神,还能感受到当年建筑的设计匠心。第二十四页,共46页。第二十五页,共46页。第二十六页,共46页。第二十七页,共46页。第二十八页,共46页。第二十九页,共46页。第三十页,共46页。第三十一页,共46页。你能在丰子恺的画中体会(tǐhuì)到“人间的情味”吗?第三十二页,共46页。黄宾虹——浑厚华滋意境郁勃丰子凯——简洁生动富有情趣(qíngqù)吴昌硕——富有金石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潘天寿——笔墨苍古雄大奇险(构图气势)振奋向上创新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景象。画家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近代美术(měishù)的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共同点:几位画家(huàjiā)的艺术特色:第三十三页,共46页。如何欣赏作品:①从作品本身的构图(gòutú)、造型、墨色、用笔以及作品给你的感受来分析。②从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分析作者不同的创作阶段不同的艺术特色,结合作者的生平介绍,进一步了解作品。③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等人文背景来分析作品产生的原因、历史背景,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第三十四页,共46页。画家姓名生平简介艺术特色创新点欣赏感想第三十五页,共46页。第三十六页,共46页。你能看出(kànchū)这些画分别是上面介绍的哪位画家画的?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林风眠第三十七页,共46页。林风眠林风眠(1900—1991)从小临摹《芥子园画谱》,接受传统艺术的启蒙教育。之后林风眠去欧洲学习了六年,其中一年学习素描,在迪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两年多,游学德国一年,居住德国两年。在这六年中,他通过广泛的学习和思考,在东西方艺术、古典与现代艺术之间作了选择,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方向,画了很多情感激越的作品。在执掌北京艺专和杭州艺专的十年中,林风眠投入的最大精力是美术教育和艺术运动,个人创作置于其次。尽管这样,他仍留下了一批作品。从1926年到1930年初,主要画油画;1934年至1938年,主要画中国画,题材转向花鸟、风景和人物,进行“中西调和”的探索,力图在造型、色彩、空间处理各方面把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结合起来,为中国画寻找一条新路。林风眠故居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仁寿山公园南侧。这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小楼,是林先生按法式风格亲手设计的。小楼建在花岗石台基上,清水砖墙,洋瓦屋顶,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中西合璧、线条简洁、风格明快。故居分上下两层,二楼是先生的画室。宽敞透亮的工作室居中是一张大案几,平铺着画作,一旁墨砚上尚搁着饱蘸墨汁的毛笔,仿佛正等着主人随时回来挥毫泼墨。四壁是先生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仔细品赏,颇得其以独特的中国画与西洋画结合展现“浓烈与雅淡,热情与冷静,色彩与笔墨,光感与质感,理智与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