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四节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五节草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六节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与保护第七节能源的利用与保护第八节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九节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第一节自然资源一、概念1、含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包括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及其森林、草地、矿产和海洋等。二、分类1、按资源的实物类型划分,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自然资源可划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
三、资源特点
(一)稀缺性(有限性)“需求无止境”
要求人们珍惜一切自然资源。
(二)整体性
“资源之间一线牵”
对自然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研究和综合开发。
(三)地域性(区域性)
因地制宜为原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四)多用性
综合利用,物尽其用
(五)阶段性(社会性)
1.对自然资源的认识、评价、利用有社会性。2.自然资源中,有人类的附加劳动。3.自然资源和劳动一起构成国民财富的源泉。
充分认识,合理利用(六)可变性
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
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某些特征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四、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1、客观上,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2、主观上,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海洋资源的概念1、广义: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能量、空间。2、狭义:来源、形成和存在都直接与海水有关的资源。二、我国海洋资源概况1、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2、拥有具战略价值的优势海洋资源。3、开发海洋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4、海洋资源开发保护中尚存在较多的问题
三、海洋环境问题及管理举措(一)海洋环境问题1、近岸的陆源环境污染。2、近岸养殖业污染3、过度捕捞导致海洋再生能力差4、溢油事件(二)管理举措1.明确海洋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职能。2.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不应是涉海产业管理的延伸。3.修订、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健全海洋环境管理法规体系。
4.对全国近岸海域采取污染物入海申报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5.将重点海域的环境整治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和计划之中。
6.充分发挥国家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建立和健全海洋环境管理体制。
7.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究与开发和海洋环境监测与执法监督的投入。
问题1:疯狂滥捕最具破坏性:海底拖网施用拖网前(左图)与后(右图)
要数海洋破坏王,拖网必然高踞榜首。大网一扫,海底一切都无得留低!你每呼吸一口气的期间,国际水域便有相等于10个足球场面积的海底被拖网蹂躏。以这种破坏速度计算,只需16年便会将国际水域的脆弱海底生态全部摧毁。而现时趋势显示,拖网的使用率有增无减。最恶毒:山埃捕渔
这是一种活捉珊瑚鱼的流行方法。渔民在水中喷射山埃,令鱼儿头昏脑胀,轻易就擒。可是用山埃每捉每一条活鱼,1平方米的珊瑚老家便毁于一旦。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慢长,动辄花上数千甚至数千万年,破坏后便复完无期。这种捕渔方法从1960年开始盛行,当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国际水族馆;到了1980年代,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对海鲜的需索量增加,服务对象便转为海鲜酒家,满足人们的口慾。港人常吃的东星斑、青衣、苏眉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捕捉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份报告指出,香港是全球进口最多活珊瑚鱼的地方,每年消耗量高达25,000公吨,另有5000吨转运中国内地。最火爆:炸药捕渔法
这种方法是在水底引爆炸药,待死鱼浮上水面,渔民便可捞起「战利品」。爆炸威力之强烈,往往将海底变成废墟。过去20年来,南亚地区的珊瑚损毁严重,炸药捕渔法便是元凶之一。最勾魂:延绳钓
绳钓是在海中拉开一道挂满鱼勾的尼龙长绳,引鱼上钓。长绳可以长达100公里,挂上数以千计的鱼勾,主要用来捕捉剑鱼、吞拿鱼等鱼类。全球每天约有500万个鱼勾在海底世界大开杀戒。死于延绳钓鱼勾下的信天翁。
鱼勾不单是鱼儿的克星,更是海鸟的恶梦。每当船上撒下长线,海鸟经常被鱼饵吸引扑向鱼勾阵,结果活生生被勾死和缠死。估计每年成为「勾下冤魂」的鸟类和海龟分别多达30万和4万,其中包括10万头濒临绝种的信天翁。滥捕恶果:鳕鱼一去不复返
鳕鱼是有名的食用鱼,也是加拿大东岸的重要经济之柱。曾几何时,当地鳕鱼生机极度蓬勃。有人甚至形容,随便用篮子往水里一捞便能满载而归。但经过数十年的疯狂滥捕,加东鳕鱼群终于在1992年崩溃,成为震惊全球的滥捕个案。尽管加国政府实施捕渔限制,但鱼群未见起色。荒谬的是,其后政府竟将鳕鱼未能恢复的原因归咎于海豹过量捕食,遂提高猎杀海豹的配额,令2003年被猎杀海豹的数量激增至35万头,为鳕鱼悲剧划上一个愚眛的句号。另一方面,欧洲北海及波罗的海的鳕鱼亦因滥捕而告危,随时与加东的同伴一样,踏上崩溃的不归路。过去30年来,全球鳕鱼捕获量急降70%,由1970年的310万吨跌至2000年的95万吨。若趋势持续,预料全球的鳕鱼将在15年内完问题2:养鱼为患
A)摧毁海岸生态
为建设养虾场,沿海的红树林被夷为平地
镶嵌在红树林中的养虾场
过去20年全球有25%红树林被毁,其中逾3成是养虾活动所导致:全球第三大的养虾国印尼,1960-1990年共有2千9百平方公里的红树林被毁;第六大养虾国厄瓜多尔,由于养虾等原因,过半红树林(约20万顷)遭铲去;第九大养虾国菲律宾,同样有过半红树林于1951-1998年间被毁,取而代之的是养虾场。B)污染海水
鱼场环境非常挤拥,水质甚差。
养鱼无非求财,商人为了鱼儿「无病无痛、快高长大」,尽快出售获利,不惜大量餵食抗生素、贺尔蒙、氯化物,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已禁止的除草剂(Paraquat)及巴拉松(Parathion)等化学品。可是,毒物并不会消失,部份累积在鱼体内,最终被我们吃进肚子里;另一部份则流入海面,毒害海洋和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去年香港在青斑鱼中验出孔雀石绿,大家记忆犹新,最近日本又在中国入口鳗鱼验出被禁杀虫剂,可见问题的普遍性及严重性。由于鱼场充斥各种化学品和污染物,水必需经常更换,以确保养殖鱼的健康。有些生产密集的鱼场,每天更可能要换10-50%的池水。频密换水,不但排出大量毒水污染环境,对淡水的庞大需求,亦对当地水源构成沈重负担。泰国和印度TamilNadu便因为养虾而出现淡水短缺的情况。C)鱼粮致滥捕
秘鲁一间鱼粮工厂所生产的鯷鱼鱼粮。
大部份养殖鱼都是吃肉的,鱼粮是由海洋捕捞的小鱼制成。鱼粮耗用极大比例的渔获。估计全球1/3渔获都是用于鱼场。2004年,养鱼业共耗用了全球87%鱼油和53%鱼粮。单是养殖三文鱼,便耗掉全球鱼油生产量的一半!另一些以大豆为主的鱼粮,则牵涉伐林种豆、施用农药等现代农业的问题。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
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二)土地资源
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土地的总称。
土壤是地球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第三节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8大类土地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三)土地资源分类
二、土地资源的特点
(一)数量的有限性(固定)
人们一方面要珍惜和合理每一寸土地,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减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寸土寸金
(二)位置的固定性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三)土地利用的永续性(更新性)
土地的再生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某一阈值时,土地的再生性就会丧失,土地资源即被破坏。
“治之得宜,地力常新”(四)土地的二重性
自然和人工结合的产物三、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基本情况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33亿公顷;园地1128.78万公顷;林地23504.70万公顷;牧草地26270.6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553.27万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72.8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23.3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58.95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地。
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尤其是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即"一多三少")1.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人均耕地中国为1.41亩,而加拿大25.9亩、俄罗斯13.1亩、美国10.9亩、印度2.83亩。2.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原少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
(二)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耕地:90%以上的耕地和内陆水域分布在东南部地区。林地: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50%以上)草地:西北部干旱区;(86%以上)(四)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大。在大约5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仅约为1.2亿亩。
(二)存在问题
1.土地浪费——土地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低
2.水土流失资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带走了大量的氮、磷、钾养分。江南的黄土壤本来就很贫瘠,水土流失更使其难以稼穑之力,被称为“红色沙漠”。东北的黑土地是我国土壤自然肥力最高的一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沃野千里,然而开垦历史不足百年,1米多后的黑土层已经被水土流失削去了一大半,肥力下降2/3左右。山东省地表土壤40年来被流走了10~15厘米厚的一层。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污染水体。使得土壤层变薄,肥力降低,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水、旱灾频繁发生。
淤塞河道,河流资源难以利用。3.土地沙漠化资料: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63.2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7%,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草场超载资料:我国的草场超载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森林日益减少资料: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4.土地次生盐碱化、潜育化
黄淮海平原改良前的盐碱地5.土地污染
指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污染而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潜在危害的土地。
废水废气废渣滥施农药
白色污染资料: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已日趋严重,长三角地区已经发现“镉米”、“铅米”、“汞米”等,这些大米中的重金属超标非常严重,其中最严重的大米镉成分竟然超标了15倍。辽中千亩土地“中毒”无法种出能吃的粮食
华商晨报
沈阳一块农田因重金属超标面临尴尬———土地依然平整,却已无法种出能吃的粮食。
日前,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辽中县新民屯镇北三台子村、宽场村部分长期接受污水灌溉的1481亩农田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土地0~30厘米土层的总镉、汞、砷、总铜含量均超标,其中以总镉超标倍数最大,已经不再适合种植食用农作物,只能改作其他用途。
6.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
耕地养殖鱼虾和种植果树
缺乏统一规划四、保护对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
全国土地日6月25日第15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护林带类型: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等
目的: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2.水土保持的耕作方法——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防风林梯田①建防风林②修建梯田③轮作——矮秆作物防治效果比长秆好④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⑤保护性耕地-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保护性耕地的效益:可减少地表径流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提高粮食产量13-16%,降低作业成本20%左右,减少大风刮起的沙尘暴60%左右。(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
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2.科学整理土地:
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人口增多,上中游地区不合理扩耕和过量引水灌溉——导致下游河段断流,失去灌溉水源。土地整理:①土地平整:②土地复垦:农村废弃地(空心村-旧村归并,退宅还耕)、城市不合理用地的平整等工矿建设用地和废弃地的复垦全国土地平整的重点区域:华北平原区、东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浙闽丘陵平原区、华南丘陵平原区、四川盆地及秦巴山地区、云贵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内蒙古高原区、新疆天山山麓绿洲区。全国土地复垦的重点区域:冀东煤炭钢铁基地、黑吉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基地、晋陕蒙煤炭化工基地、冀南晋南豫北煤炭钢铁基地、苏鲁皖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基地、豫中煤炭基地、鄂赣闽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基地、湘粤化工煤炭基地、广西有色金属建材煤炭基地、川滇黔渝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基地。第四节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森林资源的概念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二、我国森林资源概况1、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2、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分布不均3、森林结构不合理4、林地生产力低三、森林破坏与管理举措(一)森林破坏引起的问题1、水土流失,导致沙漠化。2、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3、环境恶化,灾情频繁。4、野生动物栖息地消失。2006年4月17日,北京突降浮尘第三名:诱哥德里斯(比利时)第一名:真相格姆斯(土耳其)第二名:树法罗(斯洛伐克)葡萄牙第8届国际漫画节——“土壤沙漠化”主题组告别
中国罗琪沙漠化
波兰约瑟夫.本德伊查月牙泉(二)管理举措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8、发展森林旅游。美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parkOldFaithfulGeyser
九寨沟彩林翠海叠瀑彩林其他藏情雪峰第五节草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概念指在中纬度地带大陆性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耐旱,耐低温的,以禾草占优势的植物群落的总称,这个群落与土地构成自然综合体。
内蒙古锡林郭乐草原——九曲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二、我国草原资源状况1、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2、草原和草地多数位于水源头,具有生态屏障的功能3、草地资源平均利用面积小,夏季牧场没有得到和合理利用。三、草原问题及管理举措(一)草原面临的问题1、草原沙漠化2、草场盐碱化3、水土流失4、生物多样性减少5、草原污染严重(二)管理举措1、建立和完善草原保护制度2、稳定和提高草原生产能力3、实施已垦草原退耕还草4、转变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5、推进草原保护与建设科技进步6、增加草原保护与建设投入7、强化草原监督管理和监测预警工作8、加强对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领导一.最“豪华”的草原
世界上所有草地中组成最复杂、景观最华丽、产量最高、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一类草原不在别的地方,就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东部以及其它类似的一些地区,这就是温带草甸草原。二.最“典型”的草原
一致认为大针茅典型草原是最有代表性的类型。为什么呢?因为大针茅草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温暖半干旱的气候,年降水量平均350毫米左右,土壤为栗钙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地区。由于大针茅的果颖有很强的芒针,常常刺入羊皮,在羊皮上留下许多针孔,会影响羊皮的质量。
三.最“湿润”的草地
在我国辽阔的东北平原,除羊草草地外,还有大面积的沼泽草地。沼泽草地主要分布于相对低洼的地方,我国有名的札龙、向海、达里诺尔等自然保护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这类沼泽地有绝佳的景观和极好的科研价值,所以要很好保护。
四.最“干旱”的草原
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草原,是草原植被中最干旱的一类草原。在我国,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京二线以西地区,如西苏旗等地。
五.最“高寒”的草原世界上海拔最高,温度最低,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草地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荒漠化的草原(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宋莹摄)
这颗主根直径达到3厘米的麻黄在沙漠里的生长期至少有20年了。但现在,这颗“草原最后的卫士”被卖了2元多钱。摄影:茅硕2004.超载过牧第六节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与保护一、概况1、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2、生物多样性的组成(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二、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1、物种高度丰富2、特有属种繁多3、区系起源古老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群资源丰富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性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及其保护措施(一)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1、人口激增2、生境的破碎化3、环境破坏4、外来物种入侵(二)管理措施1、就地保护(最重要的措施)2、迁地保护3、离体保护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1.能源——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叫能源。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能源、信息、材料一起构成了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每一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都极大地促进下生产力的发展,并引发社会变革,使人类文明前进一大步。人类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①
古代柴草时期
;②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煤炭时期
;③19世纪中叶的石油时期
;④始于本世纪中叶的新能源时期
。第七节能源的利用与保护一、能源及其分类人类离不开能源城市照明离不开能源汽车行驶离不开能源烹饪食物离不开能源电器工作离不开能源2、能源的分类(1)按是否是自然界直接提供进行分类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煤、石油、风、流水等)——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制取生产的能源(汽油、柴油、电能、氢能源等)(2)按能否再生进行分类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3)按能源使用的历史进行分类能源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已广泛利用的能源(草木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水力)——有待开发才能广泛利用的的(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4)按能源的来源分类读图:1990年至2050年世界对各种能源的需求有哪些变化?从1990年至2050年种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有何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类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煤、石油由于污染和不可再生,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而太阳能、核能由于能量大、污染少,在消费总量中逐渐增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干净的能源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增加。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二、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1.为什么人类社会发展会有能源危机的发生?①常规能源储量有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②人类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③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2.能源的大量使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①酸雨②温室效应③臭氧层的破坏④土壤酸性化⑤生态平衡的破坏……
能源危机和能源利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世界性问题。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来说的,根据联合国1981年内罗毕会议精神,新能源可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在新能源的开发中,重点在于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氢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可以说是远有前景、近有实效的能源。三、未来的能源原子能和太阳能核能(俗称原子能)是通过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而释放出的能量。裂变聚变原子能和太阳能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原子能和太阳能原子能和太阳能讨论:核能发电与煤发电相比有哪些优点?由于核动力的燃料是核燃料,相比于煤或石油的优点是无空气污染,无漏油等问题。它的唯一缺点是存在放射性污染.原子能和太阳能读图:我国的主要核电站的分布运行中的秦山核电站运行中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即将动工建设的浙江三门核电站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核电站建设中的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核电站原子能和太阳能太阳能地球上每年获得的太阳能十分巨大,分布较均匀,无污染,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能源的最主要来源原子能和太阳能太阳能人类利用太阳能有三个途径:光能转化成热能、光能转化成电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原子能和太阳能太阳能读图: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原子能和太阳能太阳能思考:目前太阳能的应用有什么局限性?技术复杂、设备较贵、占地面积大、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使得大规模利用太阳能还面临不少困难。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氢能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而且制氢原料主要也是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氢能是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思考:氢能源为什么还不能成为常规能源?优越性:高热值、无污染、资源(水)丰富经济性:要从水中大量制取氢气,目前因技术复杂、制取成本较高制约了它的开发与利用。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地热能研究表明,地热能的蕴藏量相当于地球煤炭储量热能的1.7亿倍,可供人类消耗几百亿年,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后将优先利用开发。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地热能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站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风力发电新疆达板城风力发电厂新疆达板城风力发电厂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水力发电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潮汐能第八节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能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埋藏在地底下或分布于地表的、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通常被称为矿产资源。煤和石油煤和石油是目前世界使用量最大的两种能源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木本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煤和石油读图:世界上的煤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煤和石油思考:我国的煤资源丰富,但主要集中在北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我国北方在远古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因地壳运动,大量生长繁茂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了煤。我国煤炭的资源量为1点5亿万吨。可开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煤和石油石油是埋藏在地下的一种可燃性液体能源,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我们平时使用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煤和石油问题:石油是怎样形成的?石油是由古代动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的液体。煤和石油读图:世界上哪些地区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煤和石油读图:世界上哪些地区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世界上的石油比煤的贮量少得多,分布也更不平衡。煤和石油读图:根据目前世界石油贮量和开采量,算一算已探明的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2008涨(一)石油资源的危机与应对措施1世界石油潜在危机的主要原因2石油危机的主要影响⑴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⑵地区石油生产与石油消费不均⑶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⑴能源供应不足,造成经济危机⑵以石油为原料的下游生产行业受影响⑶导致通货膨胀,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4)通货膨胀影响影响社会稳定(二)我国生产与消费1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构成变化特点2我国石油危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我国石油危机的主要对策⑴石油生产量缓慢增加⑵石油消费量高速增长⑶93年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⑴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影响经济发展;⑵影响石油化学工业及其下游行业⑶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⑷国家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⑴提高石油自给能力⑵实现石油贸易渠道的安全化和多元化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⑷挖掘石油替代潜力⑸节油降耗渤海盆地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东沙盆地万安滩盆地⑴提高石油自给能力的方针:稳定东部、开拓西部、进军海上3我国石油危机的主要对策①②③④⑵实现石油贸易渠道的安全化和多元化①南向通道③北向通道②西向通道④东向通道马六甲海峡克拉地峡运河中缅石油管道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中哈石油管道、泛亚全球能源大陆桥拉美海上通道(墨西哥、委内瑞拉)克拉地峡运河:最窄处约64千米、最高海拔仅75米的地峡,全长112千米,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运河开通后,可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千米,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3我国石油危机的主要对策俄罗斯安加尔斯克油田至中国大庆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泰舍特至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大连新港青岛黄岛宁波镇海舟山岙山
国际能源机构(IEA)要求所有IEA石油净进口国都建立相当于其上一年度90天的净进口量的石油应急储备。美国158天日本160天新加坡90天中国14天①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系统的目的②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的区位因素3我国石油危机的主要对策靠海,交通方便,及靠近市场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⑷挖掘石油替代潜力①煤制油:用煤制油的工艺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直接液化是对煤进行高压加氢直接转化成液体产品,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原料气经净化后再行改质反应,调整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比例后生成液体。②生物质制油燃料乙醇在汽油机上的应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美国和巴西已经大量使用。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州学院《短视频制作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重点名校2025届5月初三下学期英语试题三模试题含答案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地理空间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安市泰和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电容器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玻璃光学镀膜设计与性能考核试卷
- 电力系统谐波治理考核试卷
- 汽车制造设备升级与改造考核试卷
- 电机在电力行业能源市场分析与管理决策优化的应用考核试卷
- 神经内科护理案例分析
- 2025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初中语文】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入团考试模拟100题及答案
- 2025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限公司招聘1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河南资本集团投资公司校园招聘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OBE理念背景下开展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互动的探索实践
- 2025年中国氢氧化钙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 二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四 同步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