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理论讲课稿_第1页
货币需求理论讲课稿_第2页
货币需求理论讲课稿_第3页
货币需求理论讲课稿_第4页
货币需求理论讲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需求(xūqiú)理论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慧伦模型托宾模型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一、货币(huòbì)需求概述第一页,共66页。一、货币需求(xūqiú)概述(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zhīfù)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需要的货币数量。第二页,共66页。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yīzhǒnɡ)能力与愿望的统一。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对货币的需求包括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第三页,共66页。(二)货币需求的种类(zhǒnglèi)微观货币需求微观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最为合适。宏观货币需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既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又不至于引发通货膨胀。第四页,共66页。名义货币需求个人或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guójiā)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实际货币需求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guójiā)所持有的货币量在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因而也称为实际货币余额。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指数。第五页,共66页。(三)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zhǔyào)因素 收入状况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货币需求量与收入的时间间隔成正比。全社会商品和劳务量 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价格水平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货币需求越多。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动。第六页,共66页。金融资产选择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等因素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增减。货币流通速度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jiākuài)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其他因素体制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等。第七页,共66页。(四)货币(huòbì)需求的测量规模变量财富、收入机会成本变量利率、物价变动率随机变量制度因素等第八页,共66页。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慧伦模型托宾模型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第九页,共66页。二、西方货币需求(xūqiú)理论(一)古典货币数量论基本命题 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第十页,共66页。1.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交易方程式内容要点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的角度看待货币需求。把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看成是货币的唯一职能。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总额必定等于同期内参加交易的各种商品(shāngpǐn)的价值总和。

M: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货币的流通速度P:一般物价水平T:该时期内商品(shāngpǐn)劳务的总交易量第十一页,共66页。假定V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是稳定(wěndìng)的,在长期内变动也是极慢,视常数。在充分就业条件下,T变动极小,视为常数。P是可以灵活变动的,其变化由其他因素决定,而P对其他因素没有影响。当货币市场均衡时,持有的货币数量M就等于货币需求量Md。注:由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T很难得到,一定时期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额(PT)也用名义国民收入(PY)表示。第十二页,共66页。结论M的变动将P的同比例同方向的变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货币需求仅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缺陷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与贮藏手段职能。只注意货币需求取决于全社会(shèhuì)的商品交易量,忽视了微观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第十三页,共66页。含义(hányì)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公式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货币量(现金),如果计算值为8,则货币发行量适度,商品流通正常。产生公式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由银行工作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该公式始终是有实用价值的衡量的尺度。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该公式已不能用来解释货币流通现象。1:8公式第十四页,共66页。2.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内容要点视货币为资产。持有非货币资产的收益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biànlì),对未来物价的预期等因素决定人们的持币数量。货币需求是人们进行资产选择的结果。第十五页,共66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也是如此,因此有Md=KPY,其中K为货币形态(xíngtài)保持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第十六页,共66页。局限性认为k是一个常数,实际上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收入的比例k是受多种因素(如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决定(juédìng)的一个变量。第十七页,共66页。3.现金交易数量(shùliàng)说与现金余额数量(shùliàng)说的差异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重视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的产物,微观经济主体要在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第十八页,共66页。(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piānhǎo)理论流动性偏好人们之所以需求货币,是因为人们偏好货币的流动性(它是一般的购买力,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有广泛的可接受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变成你想要的任何(rènhé)商品);有币在手,机动灵活;放弃货币就是放弃机动灵活。第十九页,共66页。货币需求交易动机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币动机。预防动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第二十页,共66页。M1:交易、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递增函数M2: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lìlǜ)(i)的递减函数L1和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第二十一页,共66页。iiiM1M2MM1=L1(Y)M2=L2(i)M=M1+M2货币(huòbì)需求曲线第二十二页,共66页。流动性陷阱(xiànjǐng)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jiàngdī)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第二十三页,共66页。货币量ii0i1Ms0

Ms1

Md=L1(Y)+L2(i)i2Ms2

Ms3

流动性陷阱(xiànjǐng)第二十四页,共66页。第二十五页,共66页。缺陷利率对交易性与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有影响。投资者对财富持有选择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持有债券,即人们持有财富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资产组合,而不是(bùshi)单一资产。第二十六页,共66页。(三)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强调利率对交易性与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有影响。认为利率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非是使人们得出持币或持券的单一抉择,由于(yóuyú)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意味着风险的存在,人们的抉择实际上是一个资产组合的比例和结构的选择问题。第二十七页,共66页。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慧伦模型托宾模型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第二十八页,共66页。1.鲍莫尔模型——交易需求鲍莫尔模型即“平方根定律”(Square-RootRule),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JackBaumol)于1952年创造,将利率因素引入交易性货币需求分析而得出的货币需求理论模型,鲍莫尔模型论证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yǐngxiǎng)的观点,从而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观点。第二十九页,共66页。1.鲍莫尔模型——交易需求立论基础经济行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间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假定人们收入的数量已定,间隔一定;支出的数量事先可知且速度均匀。人们将现金换成生息资产采用(cǎiyòng)购买短期债券的形式,具有容易变现、安全性强的特征。每次变现(出售债券)与前一次的时间间隔及变现数量都相等。第三十页,共66页。张三(zhānɡsān)在月初收到10000元,并将收入用于在这个月内均匀发生的交易,在这个月,他的平均货币持有量为5000元。下月初,张三(zhānɡsān)又收到一笔10000元的收入,并以现金形式持有,相同的货币余额下降过程再一次开始。月第三十一页,共66页。假设T为某人月收入;C为每次兑现数额;b为每次买卖证券手续费;i为市场(shìchǎng)利率;套现次数为T/C;买卖证券的交易成本为b(T/C);平均现金余额为C/2;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为iC/2;设X为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交易&机会成本),则:用数学方法求出使总成本X最小的C的数值收入所得期内所持有的平均现金余额为C/2,因而交易性货币需求最适量为第三十二页,共66页。结论:交易成本的变化将会引起货币交易需求的同方向变化。若交易手续费增加,且每次变现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增多,即b增加,则在一定收入所得期内变现的次数会减少,为交易所需的最适现金持有量就会增加;相反,变现方便了,b减少,变现次数增加,货币持有量减少。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呈现出反方向变动。利率越高,持有货币的利息机会成本越高,因而(yīnér)经济主体都会自动地降低对货币的需求;反之,利率降低,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提高。第三十三页,共66页。2.惠伦模型–预防(yùfáng)需求1966年美国(měiɡuó)经济学家惠伦(Whalen)将利率因素引入预防性货币需求分析,得出“立方根定律”或惠伦模型,论证了预防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的观点,从而修正了凯恩斯关于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观点。惠伦于1966年提出关于预防(yùfáng)动机的货币需求为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模型,也称为立方根定律。预防(yùfáng)性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对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考虑,实际保持的货币量总要比正常的预期需要量多一些,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预防(yùfáng)性需求。惠伦认为预防(yùfáng)性需求的最佳持有量与三个因素相关:非流动性成本、机会成本、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和变化的情况或变现的可能次数。第三十四页,共66页。2.惠伦模型(móxíng)–预防需求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非流动性成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收入(shōurù)和支出的平均值和变化状况S2:未来某一时间内的净支出Y的随机分布的方差C:流动性不足的损失i:利率第三十五页,共66页。华侨大学金融系惠伦模型(móxíng)凯恩斯理论中,预防动机的货币(huòbì)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与利率无关。美国经济学家惠伦在考虑了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后,于1966年提出的确定预防性货币(huòbì)需求的最佳值公式,即惠伦模型。

362023/2/7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持币成本非流动性成本:因低估在某一支付期间内的现金需求而带来的损失利息损失(机会成本)持有数额一定时,成本大小取决于利率的高低。收入和支出的状况当净支出超过预防性现金时,将非货币性资产转化为货币,且受每次收入和支出数额、次数变化的影响对于(duìyú)惠伦模型基本结论比较符合现实经济中的一般情况,特别是证明了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有较大的政策意义。第三十六页,共66页。3.托宾模型(多样化资产选择理论)凯恩斯在货币投机需求理论中认为,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化的预计是自信的,并在自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保持债券,由于各人(ɡèrén)预计不同,因此总是有一部分人持有货币,另一部分人保持债券,二择其一而不是两者兼有。现实情况却与凯恩斯的理论不相吻合,投资者对自己预计往往是犹豫不定的。一般人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持有债券。“托宾模型”主要研究在对未来预计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人们怎样选择最优的金融资产组合,所以又称为“资产组合理论”。第三十七页,共66页。3.托宾模型(多样化资产选择理论)投资者可以选择货币和债券的不同组合来保有其资产,货币称为安全性资产,债券称为风险性资产。风险和收益同方向变化,同步消长。大多数投资者都属于风险回避者,即人们(rénmen)更愿意持有风险较小预期回报率也较低的资产。投资者要在预期收益率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而作出对资产组合的选择。第三十八页,共66页。收益的正效用随着收益的增加而递减,风险的负效用随风险的增加而增加。若某人的资产构成中只有货币而没有债券时,为了获得收益,他会把一部分货币换成债券,带来收益的效用。但随着债券比例的增加,收益的边际效用递减而风险的负效用递增,当新增加债券带来的收益正效用与风险负效用之和等于零时,他就会停止将货币换成债券的行为。同理,若某人的全部资产都是债券,为了安全他就会抛出债券而增加货币持有额,一直到抛出的最后(zuìhòu)一张债券带来的风险负效用与收益正效用之和等于零时为止。只有这样,人们得到的总效用才能达到最大。第三十九页,共66页。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慧伦模型托宾模型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第四十页,共66页。(四)现代货币数量说1956,MiltonFriedman:TheQuantityTheoryofMoney:ARestatement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分析(fēnxī)起点。货币是受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第四十一页,共66页。影响持有实际货币量的因素:总财富:恒久性收入。财富构成: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比例。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收益为零,而其他资产均有收益,其他资产收益率很高,则货币需求将减少(jiǎnshǎo)。其他因素:对货币的“嗜好”程度。第四十二页,共66页。Md:名义货币需求。P:价格指数,为了实现正常消费或经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高,所需货币量就应该越多,二者正相关。rm:货币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正相关。rb:债券收益率。re:股票收益率。价格水平的预期(yùqī)变动率。W: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率,与货币需求负相关。Yp:“恒常收入”,代表财富,与货币需求正相关。U: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它随机因素,如偏好、与货币有关的制度变化等。第四十三页,共66页。W&U相对稳定的,在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中可以略去对W和U的考虑。rm、rb、re可视为市场利率i的函数。影响货币需求的是货币和其他(qítā)资产之间的相对收益率的高低,利率的变动通常和货币等其他(qítā)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同方向,所以,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变动影响极小。物价变动只有在变动幅度很大,持续时间很长的情况下才会对实际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而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因此,实物资产收益率对实际货币需求的影响也可以忽略。第四十四页,共66页。a、b、c分别是待定的参数对美国1892-1960年历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大量研究分的基础(jīchǔ)上,得出lga=-3.003,b=1.394,c=-0.155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1.394,当收入提高1%,对货币的需求提高1.394%C=-0.155,表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是相当低。实际(shíjì)数据检验第四十五页,共66页。结论恒久性收入相对稳定,货币需求相对稳定,货币流通(huòbìliútōnɡ)速度也相对稳定。货币流通(huòbìliútōnɡ)速度的稳定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现代(xiàndài)货币数量说的主要结论第四十六页,共66页。区别凯恩斯弗里德曼利率仅限于债券利率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收入即期的实际收入水平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货币需求函数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高度稳定货币供给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间接作用决定总支出的主要因素第四十七页,共66页。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慧伦模型托宾模型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第四十八页,共66页。小结现金交易数量说:从交易角度出发研究货币的需求,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货币需求与名义国民收入成正比例,如果货币供给过多(在货币的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则会引起物价上涨。不直接涉及利率等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问题,从而(cóngér)也不涉及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问题。现金余额数量说:把货币需求的多少与收入多少紧密相联系,但是在考虑把名义收入中多大比例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决定时,实际上已经考虑到持币的动机和持币的机会成本(利率)问题的作用和影响。第四十九页,共66页。凯恩斯:深化了剑桥学派对微观主体持币行为和心理的分析,分为交易(jiāoyì)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由于持有货币的动机受收入和利率变化的影响,人们的持币需求是变化的,这就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凯恩斯学派:利率也成了影响交易(jiāoyì)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人们可以通过同时持有债券和货币的多样化组合来降低总体风险水平。第五十页,共66页。弗里德曼: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来分析,认为货币需求的多少取决于恒常收入,分析更复杂更精确。它不同于凯斯学派的观点(guāndiǎn)主要在于,认为货币需求比较稳定,从而只要控制好货币供给,经济的稳定增长就有望。第五十一页,共66页。练习一、填空题单位货币在一年中被用来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láowù)的平均次数,即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由和两个自变量共同决定的。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的需求。银行排长队会导致人们对现金的需求。费雪的交易数量说认为,价格水平仅是由决定的。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的比例。第五十二页,共66页。鲍莫尔模型分析了与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著名的公式。惠伦模型认为,影响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xūqiú)的因素有、和。在托宾的资产选择中,资产的选择范围有两种:和;托宾认为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不是预期收益的极大化,而是的效用极大化。弗里德曼货币需求(xūqiú)函数研究的货币是广义的货币,因为他要考虑货币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对货币需求(xūqiú)的重要影响作用。第五十三页,共66页。二、单项选择题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间隔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kěnéng)D、不相关M=KPY是属于()的理论。A、现金交易说B、现金余额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第五十四页,共66页。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只持有股C、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D、只持有商品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yīnsù)是()。A、预防动机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C、交易动机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下面是储藏性货币需求减少的因素(yīnsù)是()。A、价格上升B、预期价格上升C、收入增加D、非货币资产的收益下降第五十五页,共66页。补充一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的发展沿袭了凯恩斯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方法,对于人们为什么需要持有(chíyǒu)货币的不同动机进行了区别讨论。七动机说中的第一至第六动机是对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动机的细分,基本上没有超出凯恩斯提出的范围。只是政府的货币需求动机是新剑桥学派的独创。第五十六页,共66页。1.产出流量动机当企业决定(juédìng)增加产量或扩大经营规模时,无疑需要有更多的货币。相当于凯恩斯提出的交易需求,这部分的行为由企业的行为所决定(juédìng)。2.货币—工资动机这种货币需求是由货币—工资增长的连带效应造成的。在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货币量增加以后,往往连带着工资的增长。3.金融流量动机这是指人们为了购买高档消费品需要储存货币的动机。高档商品在实际购买之前一般要有一个积累货币的时间。第五十七页,共66页。4.预防和投机动机在手中保留超出交易需要的货币,一方面以备不测之需,另一方面等待时机以进行投机。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随着信用的发展债权债务关系十分普遍,大部分个人或企业都负有一定的债务。同时,现代社会里,融资具有资本化的特点,即各种融资形式都以取得报酬为前提,因此(yīncǐ),为了保证自己的信誉,保证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按规定的条件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等,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货币量。第五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