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13-初三化学教案优秀3篇【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学问
技能1.熟悉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缘由,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过程
方法1.通过定量试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同学间的争论沟通,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提高分析及推理力量。
情感
态度
价值观1.通过试验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胜利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探究熟悉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同学通过试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同学理解质量守恒的缘由,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发觉、提出问题
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
【老师】天气酷热,化学课外小组的三位同学想自制酸甜可口的汽水解暑,他们查阅到了一份“汽水配方”如下:
在约500毫升的饮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1.5g小苏打(碳酸氢钠),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1.5g柠檬酸,马上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个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凉爽甘甜的汽水了。(注:试验中应使用食品级的碳酸氢钠和柠檬酸。)
可是,三位同学在制作汽水的时候,却发觉了一个问题,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播放老师自制的同学制作汽水的视频)
【提出问题】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会发生变化吗?
倾听,思索。
观看视频,并针对三位同学的问题提出猜想:(1)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应当不会发生变化;(2)由于是制汽水,所以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可能会有气体产生,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用同学自己的家庭小试验来创设学习情境,一方面使同学熟悉到生活到处有化学,化学是我们人类生活服务的,更加喜爱化学学习;另一方面,利用情境中问题,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变化”的思索和猜想。
环节二、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
【叙述】那么,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究竟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口说无凭,试验为证。下面老师为各小组供应了天平、烧杯、矿泉水瓶、小试管等仪器,还有小苏打与柠檬酸两种药品。
【提出问题】请设计试验方案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倾听,查看桌上老师供应的仪器和药品:
给同学供应零散的仪器,为同学供应发散思维的空间。
【叙述】我们的目的是要讨论混合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所以试验的关键首先是“如何称量”。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索:在这个试验过程中,你认为应当进行几次称量?详细说明。思索,争论,沟通。
开头时,同学的思路是分布称量,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整体称量”的思路。
建立“整体称量”的试验思维方法,既培育同学一种试验讨论方式,也为后面的小组试验节省珍贵的课堂时间。
【布置任务】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刚才的任务“请设计试验方案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请各小组先设计试验方案,然后根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争论、试验,并沟通试验结果。
【方案一】采纳如图所示装置,测得反应后质量变小。
【方案二】采纳如图所示装置,测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
【发觉问题】不同的装置消失了不同的结果。
培育同学试验操作力量、观看力量,学会记录试验的现象和数据。
利用供应的多种仪器,培育同学的开放性思维;同时,由于试验结果的不同,培育同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的力量。
【提出新问题】为什么两种不同的装置,会消失不同的结果呢?(老师将同学发觉的问题作为新问题进行争论)争论沟通,得出:方案一由于是敞口容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被称量,所以造成反应后质量减小了。而实际上,反应前后的质量是没有变化的。
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再认真观看反应后的容器,看有没有什么新发觉啊?观看试验容器,发觉容器底部还有没反应完的白色柠檬酸固体。培育同学试验中,必需仔细观看现象,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严谨的科学讨论精神。
【讲解】利用多媒体帮助,引导同学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得出“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倾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演示试验】老师演示“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试验观看试验现象,并思索通过试验体会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
通过规律必需具有普遍性的论证,培育同学严谨的规律思维力量。
【试验录像】红磷燃烧试验
【叙述】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试验讨论,得出“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环节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分析
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
【叙述】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所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其本质缘由是什么呢?倾听,思索
引发同学思索
【模拟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1)先让同学以组为单位,利用球棍模型,模拟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2)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同学动手模拟、观看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通过同学亲自动手模拟微观过程,关心同学建构“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
Flash模拟可以更形象的关心同学理解微观过程,加深同学对学问的理解。
【讲解】老师引导同学,通过微观模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缘由。同学分析、沟通,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缘由是:原子的质量、原子的个数、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培育同学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力量。
环节四、课堂小结
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沟通表达将本节课学问进行归纳整理,关心同学建构有体系的学问结构。
【供应资料】老师给出历波义耳和罗蒙诺索夫两位科学家的“争辩”的历史史料。
【提出问题】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学问进行分析,你支持哪位科学家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课后思索一是利用史料让同学熟悉科学讨论的道路是布满曲折的,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精神。二是培育同学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以致用的思想。
初三化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依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依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力量目标
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和对学问形成规律性熟悉的力量,在课堂练习中培育巩固同学应用概念熟悉新事物的力量。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学问中,对同学进行实事求是,敬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熟悉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学校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学问,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学问,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学问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同学把握本节学问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学校化学学问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同学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同学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肯定的。假如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肯定的简洁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现元素化合价的推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同学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纳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依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依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同学在练习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把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力量,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同学熟悉到:在化学讨论的实践中,必需通过详细试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依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争论,小组汇报争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便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供应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供应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肯定的,不能随便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初三化学教案篇三
力量目标: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留意培育同学科学的观看和分析力量,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法
教学预备:[试验1-1]-[试验1-5]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试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很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逝了呢?生活中也有很多现象:水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介绍]观看试验方法:看、闻、触摸。
观看试验的步骤:1、试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
2、试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3、试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
思索: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试验1-1]水的沸腾
[试验1-2]胆矾的粉碎
[试验1-3]胆矾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试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填表:
试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
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无
1-3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
1-4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
【争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结论:1、2是物理变化,3、4是化学变化
得到:1、定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课堂练习]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1)熔点和沸点
熔化:固态变成液态
熔点:熔化的温度
沸点:液态变成气态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试验段施工方案
- 林学专业就业能力展示
- 梵语巴利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初二政治期末工作总结
- 足球基础技术动作 铲球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巴塘中学初一数学试卷
- 2024年花卉租赁品牌授权合同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二、《改变对象的大小》说课稿
- 初中体育单招数学试卷
- 爱尔兰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合肥市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评选办法
- 2025年度航空航天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中国财产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9历期末】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智育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 2024年度专业外语培训机构兼职外教聘任合同3篇
- 个人的车位租赁合同范文-个人车位租赁合同简单版
- 2025-2025学年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水族馆改造合同
- 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 【MOOC】教学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工具应用-爱课程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