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B/T 106-1997 高钛冷固球团矿》是一项由中国国家冶金工业局发布的技术标准,主要针对高钛冷固球团矿的生产与质量控制。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高钛冷固球团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要求部分明确了产品应达到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粒度组成、抗压强度等关键参数。此外,还对有害元素如硫、磷的最大允许含量进行了限定,以确保最终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和适用性。
试验方法章节提供了测定上述各项性能指标的具体步骤,比如通过特定设备或化学试剂来准确测量样品中的铁、钛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采用标准化流程测试球团矿的机械强度等特性。
在检验规则方面,该标准指出了批次划分原则、抽样方案及判定规则,旨在保证每批出厂产品均能满足既定的质量标准。同时,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也给出了明确指导。
至于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环节,则是为了保障货物从生产到交付过程中不发生损坏,并便于识别与追溯。例如,在包装上标注必要信息(如生产商名称、地址、产品型号规格等),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潮湿、污染等问题。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7-02-19 颁布
- 1997-07-01 实施



文档简介
H31YB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治金行业标准YB/T106-1997高钛冷固球团矿Cold-boundedhigh-titaningbearingpellets1997-02-19发布199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金工业部发布
YB/T106-1997前本标准是根据我国资源持点、生产工艺条件和满足使用要求制定的。本标准为推广应用高炉护炉料开辟新途径,对强化高炉治炼起到重要作用。本标准由治金工业部信息标准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承德钢铁公司、天津市华锋冷固球团厂、治金部信息标准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峰、王宝柱、孟庆贺、刘长沂。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治金行业标准高钛冷固球团矿YB/T106-1997Cold-boundedhigh-titaningbearingpellets1范园本标准规定了高钛冷固球团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址证明书。本标准适用于高炉护炉用的高钛冷固球团矿。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007-87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B8209-87烧结矿和球团矿转鼓强度的测定方法GB10122-88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物理试验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10322-88铁矿石机械取样和制样方法GB/T13240—91铁矿球团相对自由膨胀指数的测定方法GB/T13241—91铁矿石还原性的测定方法(B/T14201—93铁矿球团抗压强度的测定方法YB505—67含钒钛渣化学分析方法YB/T5142—93泊金矿产品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般规定3技术要求3.1产品牌号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牌号Ti6Ti30T134Ti38Ti42TiOz>28~32>32~36>36~4024~28240~44化学成分分<1.0<0.4注:经供需双方协议,T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电光源材料与工艺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防爆装置制造考核试卷
- 物联网数据标准化与互操作性考核试卷
- 户外设施使用协议
- 海底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考核试卷
- 漆器制作与工匠技艺比赛的组织考核试卷
- 经济型酒店品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考核试卷
- 小学生寒假防溺水安全教育
- 电池微型化与集成技术考核试卷
- 磷酸铁锂电池制造的新发展考核试卷
- 2024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钢结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 JJF 2221-2025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华为手机协议合同
-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公司两班倒管理制度
- 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025年春)教材变化详细解读
- 鸡头黄精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