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褒禅山记》课文赏析与训练【美点探微】因事说理 叙议结合——《游褒禅山记》的写作艺术王安石的这篇文章名为游记,但它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记游为载体,以游山探胜而未能尽兴为出发点,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文章开篇不写如何游览褒禅山,而是先写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显然这是对山名的考证。接下来作者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得出一个结论,“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文章以考证山水得名、音读确否作游记开头,这是前所未见的。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接着文章记叙游洞过程。一般游记文章,都以叙述描写为主,而这篇文章的记叙部分却非常简略。记叙游前洞,着眼点在地势“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写后洞,着眼点在“入之甚寒”而“入之愈深,其见愈奇”,“来而记之者”则愈少。写前后两洞相互对照,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一般来说,游记文章都是重点描写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而有的游记往往是作者游踪所至,心有所感,不仅写出了山水的无穷妙趣,还能从中生发出蕴含着的人生哲理,本文就是如此。作者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目的就是为后文议论作铺垫,为思考作一层准备,这正是作者用笔奇特之处。全文若在此结束,仍不失为一篇游记佳作。因一般游记文章,进行叙述描写之后,只是用极简省的笔墨,或感叹,或议论,画龙点晴。可本文作者并非如此,是用大段文字阐发悔思之得。文章首先从古人观察事物而有得开始,探究的结果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接着探究此次游山不能“极夫游之乐”的原因,辩证地提出了“夷以近,而游者众”,“险以远,而至者少”和志、力、物三者在求思、行事上的哲理。这次游山所得有二:一是志、力、物三者的行事辩证法则;二是治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文章以考证起,实则讲的是治学。这样就从一般的游记的叙述上升到人生哲理的探求议论,叙议结合,缝合紧密。作者就是运用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从游洞的感悟中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把写景、抒情同叙事、说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达到和谐统一。
【课堂十分钟】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有碑仆道名词 道:路、道路B.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文:文字C.无物以相之 相:互相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相同的一项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秦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诸候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而余亦悔其随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他植者则不然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B.始舍于其址。名之曰褒禅。C.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D.有泉侧出。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下列名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
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6.下列对有关常识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又叫“浮屠”,此处是和尚的意思;慧褒,是唐代一个高僧的法名。“褒之庐冢也”,庐冢,庐是屋舍,冢是坟墓。 B.古人的称谓较多,称姓、称名、称字、称书斋名、称官职、称籍贯等等。不少时候是“兼用”,如《游褒禅山记》:“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指此人的出生地;萧,是姓;君圭,是字;君玉,是名。 C.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7.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论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坚定的志向、足够的力量和一的定外物相助。 B.作者的心得是:尽了自己的志而没有到达,可以不后悔。 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坚定的志向。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阅读石门亭记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民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十三) 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相:互相 B.求民之疾忧,亦仁也 求:要求 C.古今之民者,其石幸在 幸:侥幸 D.其石幸在,其文信善 信:确实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B.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C.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D.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议论张本。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排比设问,然后逐一回答,每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令人叹服。C.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D.作者认为古今有名的人,他们的名声与石刻将流传而不被磨灭,成就仁爱的名声又不丧失自己的志向,也是一种仁爱。12.翻译下画线的句子。 (1)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积累】其(1)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3)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5)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8)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1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12)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13)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14)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15)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1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1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18)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1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答案:
1、C(相:帮助)2、C(A、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B、非常,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D、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3、C(A、以:介词“因”;连词“而”。B、之:代词“他们”;取消句子独立性。C、其:均为代词,作“自己”讲。D、然:形容词的词尾,表示“……的样子”;代词,这样)4、B(A.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B.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C.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D.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5、D(D项介宾结构后置,“舍于其址”应为“于其址舍”;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式。) 6、B(君圭,是名;君玉,是字。)7、D(“运用象征的手法”错,是因事说理法)8、(1)因为他们探求思索的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2)到了那些幽深昏暗、使入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3)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9、B(求:探求)10、B(加上标点后: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11、C(“玩水”不是“仁”的表现,“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不能必然得出是“仁”的体现的结论。)12、(1)古代的人都把他们观赏游览的感想慨叹刻凿在石头上,把它留在山中,那些石头彼此相望。(2)看看自己身边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那忧虑的一定是天下的老百姓,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也是一种仁爱啊。(3)建造亭子的意图,是这样的呢,还是不是这样的呢?译文石门亭在距离青田县几里处,是县令朱君修建的。石门山,是一座名山,古代的人都把他们观赏游览的感想慨叹刻凿在石头上,把它留在山中,那些石头彼此相望。朱君到了之后就修建了亭子,把古今的石刻都集中起来,把它们立在亭中,写信给他的甥婿王安石,让(王安石)记载他建造亭子的想法。(朱君)建造亭子的想法,是只喜爱石门山呢?还是喜爱观赏游览眺望远处呢?还是想在这里询问百姓的疾苦忧愁呢?还是安闲时自己在这里休息呢?还是怜爱那些人的石刻日晒风吹跌落又没有什么遮挡而消失呢?人与万物一定都按种类互相喜欢或厌恶。宽阔巨大茂盛优美,万物依附在它的上面生长,却不自以为有功劳,这是山。喜爱山,这是一种仁爱。离开城郊来到荒野,登上高山向远处观看,其中一定有所感慨。《尚书》不是说嘛:“我心里烦躁就跑到荒野。”《诗经》不是说嘛:“驾车出游,来宣泄我的忧愁。”看看自己身边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那忧虑的一定是天下的老百姓,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也是一种仁爱啊。人不得志能够自我释放吗?到深山中接近种植庄稼的百姓,和他们接触交谈,来了解他们的疾苦忧愁,难道还有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忘的小伙伴作文
- 小学生孝星事迹材料
- 厂级安全生产培训
- 《客户跟踪方案》课件
- 梅花魂课件下载
- 《交通控制与管理》课件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四川省市卷)及答案解析
- 【语文课件】岳飞课件
- 2024年新高一英语初升高衔接《非谓语动词》含答案解析
- DB11-972-2013保险营业场所风险等级与安全防范要求
- 期中表彰大会方案
- 2022年三临床路径及单病种档案盒
- 链工宝在线学习平台学员使用操作步聚
- 《有机合成》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ppt
-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新版pep)完美版(课堂PPT)
- 败血症PPT优质课件
- 凸透镜成像规律动画演示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pt课件
- 团支部换届选举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