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理高考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_第1页
浙江地理高考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_第2页
浙江地理高考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_第3页
浙江地理高考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_第4页
浙江地理高考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ab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

3.控制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b

4.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b

5.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b

考点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必考)[基础梳理]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 ①_________、资源危机和________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________的能力和环境的________都是有限的。 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陷入绝境。 (2)行动纲领:《___________》。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自净能力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21世纪议程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b)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_________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_____和________,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社会公正资源生态环境(4)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平等发展环境[原理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在反思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后提出的,其内涵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是“发展第一位”,即发展的观念2.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即环境的观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因此,环境保护是基本目标。3.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依赖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即公平的观念

不仅是代内区际间要公平,不能互有损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为代价。4.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也需依靠相互尊重,即权利的观念

人类与环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富有人群与贫穷人群,不论哪一部分,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题组跟进]题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A.公平性B.持续性

C.共同性

D.整体性(2)下列关于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解析第(1)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属于持续性原则。第(2)题,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答案(1)B

(2)D2.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参与性原则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发展、公平、环境和权利四大基本内涵,图示现象就是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严重破坏资源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单纯追求人类所谓的“生存与发展”,忽略了鱼类等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严重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答案B3.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我国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 B.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C.街边小摊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D.居住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解析“一次性木筷”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失调。C4.生态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类城市发展模式,最不可取的是(

)A.①B.②C.③

D.④(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解析模式④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取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模式是最不可取的。生态城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答案(1)D

(2)C考点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考)[基础梳理]1.控制人口规模(b)(1)目的:减轻人口对_________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_____的关系。(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生态环境发展2.转变发展模式(b)发展模式目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影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_________、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高投入、________、高污染使人类陷入严重的_____、环境危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______________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_________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________和资源耗竭生产规模消耗高资源清洁生产力环境承载能环境压力【特别提示】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资源类型可持续利用措施土地资源防治土地_______,治理________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妥善保护_________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_______海洋资源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污染治理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资源水污染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a) (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_________、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_____利益与_____利益的关系;发达国家与______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个人参与:维护________,珍惜自然资源,保护________。生态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眼前长远发展中[原理理解]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3)适度消费

生态环境及资源是有限的,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适量消费,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1)工业模式——清洁生产

①基本内涵:从生产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病。

②主要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了大部分污染;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2)农业模式——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①发展措施: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②优势特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各业互补互利;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好;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③发展方向:通过生态农业建设,逐渐步入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优势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④典型代表: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实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方法技巧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⑤促进对外开放。⑥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5)区域协调发展:①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②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③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典例剖析]【例】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1)~(2)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我的答案

(1)________

(2)________【审答指导】

从图中获取信息答案(1)D

(2)B[题组跟进]题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完成(1)~(2)题。(1)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率高 B.劳动力投入少C.科技比例大 D.机械化程度高(2)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B.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解析第(1)题,该地种植的水稻经过精深加工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第(2)题,精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促进该区域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不能实现零排放。答案(1)A

(2)C2.读山东省某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1)~(2)题。(1)制约图中该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三大瓶颈是(

)A.纤维原料、环境保护、水资源B.化工原料、销售市场、新能源C.能源燃料、交通运输、劳动力D.地形结构、科学技术、城镇化(2)该地发展这种生产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①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有利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③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④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1)题,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是循环经济,读图分析判断,该模式是围绕纤维原料的生产、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的循环生产过程,纤维原料的生产与供应,环境的保护必不可少;该企业位于山东省,水资源较为短缺,该生产过程也离不开水,因此应该选择A项。第(2)题,该生产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改善环境。B正确。答案(1)A

(2)B3.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尽量多买新衣服B.尽量多喝饮料少喝水C.尽量多开小车出行D.尽量选购简易包装食品

解析选购简易包装食品,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生活要求。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