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省赛获奖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省赛获奖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省赛获奖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省赛获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欢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即以小的内容展示大的意境。《合欢树》完全符合单元要求,能够从小的记忆感悟生命背后的美好亲情,仅撷取了作者生活中几个小小的片段,寄寓着他对母亲持久的爱与怀念。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篇课文所饱含的母爱之情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学生能从中反思自己,学会感恩。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是在学习了五本必修教材之后,才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应该说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从课堂教与学的角度来说,课堂中占主体的应该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讨论与感悟,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学会感恩。教学重点和难点1、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问题法、讨论法、归纳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根据学案了解作者及作品。2、下发《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两篇散文,让学生走近作者,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3、预习课文,仔细研读文本,提出问题。4、归结学生的疑问,理出集中的问题。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检查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背景情况,做到知人论世。(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从而初步体会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2.选取《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中的语段朗读,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学生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二、创设情境,渲染铺垫

让学生朗读史铁生先生《活着的事》中的一个语段,引出合欢树,然后老师导入课题.史铁生在《活着的事》一书中这样写到:“我想,我死的时候穿的什么就是什么,不要特意弄一身装囊,然后找一块最为贫瘠的土地,挖一个以我的肩宽为直径的深坑,把我垂直着埋进去,在那上面种一棵合欢树。我喜欢合欢树。为了记住这一棵树下埋的是谁,也可以做一面小小的铜牌挂在树上,写下死者的名字。比如说我,那铜牌上不要写史铁生之墓,写:史铁生之树。或者把树的名字也写上:史铁生之合欢树。”史铁生为什么对合欢树有那么深的情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和合欢树连在一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史铁生的《合欢树》,探究合欢树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和故事。(图片展示合欢树)(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受到震撼,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因而对文本的理解有更深刻的体验。)三、质疑问难,研磨整合(一)、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的问题。(PPT显示)(设计意图:通过与文本对话,学生提出问题,感知行文脉络,从而解决教学重点。)1.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和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2.文章的标题是合欢树,为什么前面花大量的笔墨写我的母亲?3.我为什么先不想去看合欢树?后来又想看,为什么对合欢树有这种复杂的感情?4.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5.合欢树究竟有什么象征意义?6.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20岁以后和30岁以后对母爱有怎样的体会?(二)、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研磨整合。(PPT显示)(设计意图:问题的设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第一组问题:1.作者追忆了哪些事情?2.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3.作者对母亲又是一种什么感情?第二组问题:4.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5.我为什么先不想去看合欢树?后来又想看,为什么对合欢树有这种复杂的感情?6.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四、感知文本、合作探究(一)深入探究,感悟母爱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快速阅读1-6自然段,圈划词句。(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解决第一组问题。通过问题和快速阅读让学生们自主的初学课文,理顺文章的脉络。从他们的问题回答中找到学生的不懂之处,以便以下的讲解有详有略。)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各段中时间变化的词,按照时间的顺序概括作者都追忆了自己与母亲的哪些故事?(PPT显示点拨内容)点拨:十岁那年(作文竞赛)第1自然段

二十岁(双腿残废后),第2、3自然段

给“我”治病鼓励“我”好好写作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三十岁(文章发表),第4、5、6自然段2、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探讨,根据时间的变化本文描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PPT显示点拨内容)点拨:

10岁时作文竞赛获奖:“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爱生活

20岁时“我”双腿残废后: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30岁时小说发表:早逝,“心里太苦”“受不住”。

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文中描写的语句:(PPT显示点拨内容)3.小组讨论:面对这样母亲的爱,作者对母亲的态度有没有变化?母亲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怀有怎样复杂的感情?点拨:10岁时:“对母亲不理解,“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20岁时: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30岁时:我理解了母亲的苦心,理解了母爱的伟大,深深思念母亲的同

时又满怀深深的愧疚。(二)分析主题,揭示感恩带着问题听读《合欢树》第7—12自然段(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围绕第二组问题展开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解合欢树的内涵和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理解母爱的内涵。)1.围绕合欢树作者写了哪些事情。点拨:合欢树的由来孩子看合欢树的树影儿我回避见合欢树2.找出文中描写合欢树的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目的何在?(小组讨论)(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学习基础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朗读文本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整合材料,逐渐养成带着任务主动学习的习惯。)(PPT显示点拨内容)点拨:母亲精心照料合欢树就想照顾我一样,合欢树是母亲的希望,母亲希望我也能像合欢树一样顽强地生活下去。合欢树是作者命运的写照,是母爱的表现物,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融入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中,合欢树由小长大的过程与作者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活下来相似。3.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的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探讨一下作者对合欢树为何会有这种感情变化(小组讨论)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然后填写表格讨论明确:(PPT显示点拨内容)感情变化文中语句原因“我”忘记合欢树“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失去母亲的难以抑制的悲痛当大伙提及合欢树,“我”却找借口不看“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不太易”怕触景生情,担心自己难以承受那无限的伤感和深深的愧疚,因为树还在,人已去,物是人非,提到母亲,伤感、难过顿生“我”老惦记着那棵合欢树,主动想去看那棵合欢树“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①此时母亲已逝世多年,当年那种感性的悲痛已逐步化为理性的缅怀;②此时的“我”在写作上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时想去看看合欢树,是希望能借此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③母亲当初的希望都实现了,而她却不在人世了;④这棵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的,看到合欢树就仿佛看到了母亲

4.文章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感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悟自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明确: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三)拓展延伸,感悟母爱(设计意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1.欣赏美文《葱花面》(第广龙)。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母亲对你的爱,以及你对母爱的理解。五、归纳写法,积累经验(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以小见大”。以本文为载体,在教学中联系写作方法,指导学生的写作)作者力图表现母爱这一宏大而深刻的主题,却故意选取了最平凡的生活场景,这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为了能够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文中借助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分析探究:

1.体现了散文“以小见大”的特点。2.为了能够“以小见大”,作者主要借助了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法:(1)象征:用合欢树象征作者的个人命运,象征母爱,象征母子情深等。(2)对比:儿子与母亲的对比;母亲几年来变化的对比;儿子不同时期对母亲感情的对比等;(3)虚实结合:第一部分实写母爱,第二部分虚写母爱(4)想象:“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时怎么种的。”六、课堂小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小的合欢树,凝聚了史铁生如此深沉浓厚的情感,作者正是用这种借物咏怀的手法,让我们体会到深深的母爱和他对人生独特的感悟。其实,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感动,当心中某根柔软的琴弦被触动,不要迟疑,抓住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让瞬间变成永恒。七、课后作业(设计意图:把本文“以小见大”写作手法运用到短文的写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