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观察下列两幅有关19世纪俄国农奴境况的图片,这表明()图一地主毒打农奴图二贫困的俄国农奴①农奴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②农奴的生活水平较低③农奴主对农奴进行严格的限制④俄国的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落后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图一表明农奴受到封建主的严格限制,社会地位低下,图二说明农奴的生活水平较低。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而俄国还保留着落后的农奴制。所以,①②③④均是正确的。【答案】D2.在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C.俄国的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解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已在西欧完成,发展资本主义已是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项。【答案】C3.农奴制改革前,农奴及工人不断起来斗争说明()①广大人民深受封建制度压迫②俄国社会阶级矛盾极端尖锐③农奴制面临危机④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从农奴、工人所受压迫反映的阶级矛盾及农奴制危机分析,①②③④皆正确。【答案】A4.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要求变革的呼声日趋强烈,“十二月党人”与“知识分子”群体都()A.反对沙皇专制统治,主张废除农奴制B.都发动过武装起义C.筹划革命组织,进行革命活动D.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A、B两项是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和活动,A、C、D三项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和活动,A项是二者的共同点。【答案】A5.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解析】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而造成俄国落后的根源在于腐朽的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因此,部分受西方影响的先进人物产生了废除农奴制度、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想法。【答案】B6.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认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这里所说的斗争是指()A.农奴起义 B.克里米亚战争C.农奴制改革 D.十二月党人起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文明”,是指代表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英、法等西方国家。再结合19世纪中叶可以判断这场斗争是指克里米亚战争。【答案】B[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俄国英国比例生铁产量26万吨385万吨1∶15材料二1861年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对比表俄国英国德国铁路1500俄里15000俄里10000俄里材料三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仪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那些大炮战斗到底。”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什么?(2)材料三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3)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一位怎样的人物?他有哪些基本主张?他进行了哪些主要活动?【解析】第(1)问分析图表内容可以看出19世纪中叶俄国生铁产量、交通的落后,并指出根源是农奴制的阻碍。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答出十二月党人及其起义的相关史实。第(3)问联系教材知识概括出赫尔岑的主张和活动。【答案】(1)历史现象: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冶铁业的严重落后;材料二反映了俄国交通运输业的落后。根源:落后的农奴制的阻碍。(2)事件:十二月党人推翻沙皇专制的起义被镇压。影响: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更多的人为废除农奴制进行斗争。(3)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主要活动: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筹划成立革命组织,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活动。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到俄国。皇家禁卫军第一师在奥拉宁鲍姆登陆,听副主教杰尔查文吟咏感恩赞美诗。祈祷时,警察冷酷无情地殴打着试图移近排列成行的军队的人们。这给我们留下了回到祖国时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印象……最后,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在卫兵队的伴随下出现了,他骑着一匹漂亮的栗色马,手上执一把出鞘的剑,他准备在皇后面前放下这把剑。我们高兴地看着他。然而,就在那时,一个农民几乎是在他的马底下穿过了街。皇帝催马前进,握着出鞘的剑冲向那个正在奔跑的农民。警察也用棍棒攻击那个农民。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背过脸去,替我们敬爱的皇帝感到羞愧。那是我对他的第一次失望;不自觉地,我想起了一只猫,它转变为一个美人,不过,她不能看见一只老鼠而不扑向它。——A·G.梅朱尔《第一次俄国革命》材料二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D·M.华莱士《俄国》材料三各国人均收入比较(1861年)(卢布价格)国别俄国英国美国德意志法国意大利收入金额71323450175150183(1)材料一中,“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到俄国”的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快的印象”和替“皇帝感到羞愧”?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二的预测?(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关键信息“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到俄国”“皇帝催马前进,握着出鞘的剑冲向那个正在奔跑的农民”“警察也用棍棒攻击那个农民”“替我们敬爱的皇帝感到羞愧”等,判断出“我们”的情感倾向,再联系所学关于十二月党人的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的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文明”的内涵,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可知是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此基础上逐问回答即可。第(3)问,注意“有用的一课”是指后来的农奴制改革,说明了作者认识到要改变俄国落后挨打的状况必须废除农奴制度。【答案】(1)原因:参加过反对拿破仑战争的军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印象,深受当时法国自由主义和激进思想的影响,对沙皇的专制统治产生不满。行动:1825年发动了旨在推翻沙皇专制和废除农奴制度的“十二月党人起义”。(2)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将与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欧国家发生冲突。克里米亚战争。(3)希望遭受打击的俄国统治者认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度,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国人均收入比较(1861年)(卢布价格)国别俄国英国美国德意志法国意大利收入金额71323450175150183材料二落后的俄国败给先进的英、法,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线膛枪,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牛车和木制的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这场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落后和腐朽。材料三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巴拉克拉瓦之战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在材料二中有哪些具体表现?(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事件结果如何?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