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参考答案_第1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参考答案_第2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参考答案_第3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参考答案_第4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参考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析B考点:文化的内涵。由乡愁的含义可知,乡愁属于文化。乡愁是一种文化感受,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所以①④正确。且文化根源于社会实践,③说法错误。2.解析C考点:文化的特点①本身错误,精神文化能否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它是否正确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从悬棺岩画中可以看到各种实践活动的场景,说明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依赖一定的社会实践,故②正确;③错误,文化的价值要因时而变;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悬棺文化的魅力是通过考古发现展现出来的,所以④正确。3.解析A考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变形金刚4》是全球首部采用4KIMAX3D高清摄影机拍摄的电影,说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①符合题意;先进的、健康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②观点表述不够严谨,排除②;材料未涉及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而是强调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符合题意,舍去④;故答案选A。4.解析:C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是决定,①本身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④本身说法错误。②③正确体现了文化和人的关系。故本题答案应选C5.解析C考点:文化塑造人生大众喜欢的文化不一定是先进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起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说法错误;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③说法正确。该题选C。6.解析C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中华文化的力量7.解析D考点:文化传播的途径由题可知四个选项都有传播文化的功能

8.解析B考点:文化的多样性“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文化既有本民族的个性,又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B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A、C、D观点正确但都与题意无关,排除。9.解析A尊重文化多样性本题材料中“‘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以及“2023年7月7日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由此可见,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中“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故④中“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10.解析D考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国利用孔子学院这一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是遵循文化平等原则,坚持求同存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D项符合题意;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并不会导致文化趋同,也不体现文化霸权,更不会进行文化渗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1.解析C考点:传统文化的表现记载文化发展轨迹的是文字,而不是传统习俗,①排除;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应辩证地看待,笼统地说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错误的,③排除;②④是对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答案C正确。12.解析B考点:传统文化的特点根据题意说明传统文化依然具有现实性意义,体现了相对的稳定性。A、C、D都没体现13.解析C考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错误。②③切题。14.解析C考点: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试题分析:“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借鉴其他文化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注意文化之间的差异,故选项C正确;选项AB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选项D错误,错在“拒绝交流”。故答案选C。15.解析C考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如何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因此对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具有一定的作用,①正确。②③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有利于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外来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不能全面吸收外来文化,④错误,排除。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16.解析D考点:教育的作用材料强调中国政府重视教育,①④是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②不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的,不选;③错误,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解析B考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一基本特征材料中各地民居“各具特色,异中有同”表明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所以选择B。A项夸大了自然条件的作用,C、D虽正确,但材料未体现。18.解析D考点: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材料强调爱国主义的作用,所以答案选D,其他三项都没体现。19.解析C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及其相互关系题中王国维语句的意思是人既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也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①的意思是:人只有知道所尊敬的,然后才知道什么是耻辱的,不知道应该尊敬什么,而说知道耻辱的人,我恐怕他所说的知耻并不是应当耻辱的。②的意识是:一个人的德行如果不能和他的责任相称,所遭遇的灾祸必定严酷;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不能和他所在的位置相称,所殃及的人必然很多。③的意识是:礼义廉耻是国家得以存在的基础,如果这四项根本的基础被动摇,那么国家将会不存在。④的意识是: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20.解析C考点:文化市场和传媒商业化材料“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励志图书的内容是关于‘厚黑学’的精神糟粕,可能成为诱人走向失败的‘精神毒药’”,既表明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也启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③两项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21.解析D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题中材料“‘草根奖’坚持‘民间设奖、群众评奖、奖励百姓’的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和谐社会建设”,既说明了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也说明了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故①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故③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22.解析C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试题分析:中华古籍是实属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故选项C正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排除A;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汉字,故排除选项B;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是文字的发明,故排除选项D。答案选C。23.解析B考点:大众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传统的治国思想中有些“以民为本”的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的治国理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从根本上讲,传统民本思想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安民之策,所以①错误;②中的“抵制通俗文化”说法错误;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是得民心的根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③④符合题意。

24.解析B考点:文化发展创新的主体杜甫是“大地诗人”就在于他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所以,今天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获得了永恒。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绝对,C、D两项与题意无关。25.解析A考点: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存在属于落后文化,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26.解析C考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排除①。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故不选④。②③符合题意。27.解析A考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本题以“鲁”字号金字文化招牌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如何把传统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出品牌、出规模的道路,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而B、C两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8.解析A考点:中华民族精神其网络作品洋溢着浓浓的爱国心、民族情,体现了青年入的责任、担当,故A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29.解析A考点:中华文化的特点、走进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强国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确保文化安全,①②符合题意;对于传媒的商业性要具体分析,既能够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也可能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③表述错误;媒体中存在的语言文字不规范问题不是落后文化,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30.解析A考点:文化创新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体现了A观点;文化建设应有多风格、多样性的作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据此可判断B错误;篆刻是汉字的造型艺术,是将汉字的形象塑造得很美,并进而运用汉字的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才是篆刻的特殊本质,据此可判断C、D观点错误;故答案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1)根据上表左列信息,填写右列内容。(2分)①勤劳勇敢、爱国主义;②自强不息。(2分)(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8分)①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学生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分)②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2分)③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中学生既要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2分)④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2分)⑤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分)(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得满分)32.“扫一扫”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渗透于我们的生活。阅读并填写下表,说明在文化生活中,以下二维码技术应用所产生的影响。(10分)①西城区文保单位利用二维码推送信息,有助于传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文化环境,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分)②国家图书馆通过二维码推送图书和其他信息,有助于培养国民阅读习惯,提升国民文化素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3分)③利用“鞍钢郭明义”公众订阅号发布公益信息,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3分)3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节目的认识。(10分)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是在引进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说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湖南卫视购买韩国《》的节目版权和模式,明星爸爸与可爱宝宝的组合卖点十足,为其奠定了足够的受众基础。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湖南卫视对韩国《》在剪辑效果、节奏把握、录制内容上进行了中国化的包装,加深了国人对节目的热爱程度。④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答对一点的3分,答出四点的10分)3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10分)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