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高质作品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高质作品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高质作品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高质作品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高质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晓天中学2023年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考查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四、第五课](答卷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kě) 寂寥(liáo)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B.方遒(qiú) 颓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浮藻(zǎo) 长篙(gāo) 漫溯(shuò) D.虔(qián)诚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2)《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3)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君知其难也B.诚能得樊将军之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夜缒而出,见秦伯因人之力而敝之(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掠夺、夺取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C.执千金之资币物钱币D.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没有(7)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是寡人之过也(8)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又前而为歌曰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格1分,共12分)(1)携来百侣曾游。。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在雨中哀怨,。(戴望舒《雨巷》)(4)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戴望舒《雨巷》)(5)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徐志摩《再别康桥》)(6)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徐志摩《再别康桥》)3.文学常识填空。(每格1分,共4分)(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学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人名)所作。它与《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2)《雨巷》是(人名)的成名作,叶圣陶对这首诗评价很高,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的称号。4.语言运用题。(8分)(1)诗人艾青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歌咏了保姆大堰河给予“我”的无私的母爱,季羡林用散文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而当今很多人喜欢在母亲节或其他节庆时用短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根据下列短信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将其补充完整。(2分)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2)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2分)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上联:下联:(3)《烛之武退秦师》对郑伯这一人物着墨不多,但他的思想性格却比较鲜明。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对这一人物进行点评,80字左右。(4分)答: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1956年5.填空。(3分)诗人从视觉、嗅觉、、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之情。6.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4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②夫晋,何厌之有?厌: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④亦去之。去: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9.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2分)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夜缒而出,见秦伯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⑤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⑥夫晋,何厌之有?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⑤⑥D.④⑤⑥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译文: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译文:(三)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甲荆轲刺秦王(节选)大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乙老僧辨奸[清]沈起凤严分宜①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柯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②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③亦应胆落。”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④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注]①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更事:阅历世事。③祖龙:指秦始皇。④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事知济不济济:(2)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冠:(3)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提:(4)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官: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复遣之使去乃遂私见樊於期B.不于环柱时杀之燕王拜送于庭C.一老僧倾听久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D.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3分)译文:(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3分)译文:14.从严分宜、王敏斋二人阅读《荆轲传》时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请简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4分)答:1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三、作文(70分)1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晓天中学2023年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答题卡班级:姓名:选择题:(每小题2分,题3分)⑴⑵⑶⑷⑸⑹⑺⑻891215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格1分,共12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戴望舒《雨巷》)(4),。(戴望舒《雨巷》)(5),。(徐志摩《再别康桥》)(6),。(徐志摩《再别康桥》)3.文学常识填空。(每格1分,共4分)(1)《》。(2),“”的称号。4.语言运用题。(8分)(1)。。(2)上联:下联:(3)(4分)答: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5.填空。(3分)、,。6.(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4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①鄙:②厌:③肆:④去: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译文:译文:(三)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济:(2)冠:(3)提:(4)官: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3分)译文:(2)(3分)译文:14.(4分)答:三、作文(70分)1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晓天中学高一年语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40分)1.(16分)(每小题2分)(1)B(A.kě应为gě;C.shuò应为sù;D.qí应为jī)(2)D(依诗意可知)(3)C(依词牌的形式可知答案)(4)C(A.其:表商量语气,“还是”/代词,指这件事B.诚:连词,如果/副词,的确C.之:都是结构助词,“的”D.而: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转折,“却”)(5)A(B、C、D三项皆为古今异义词)(6)C(币,应译为“礼品”)(7)B(B为被动句,A、C、D三项皆为判断句)(8)A(A.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C、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2.(12分)(每小格1分,错字增字漏字,该小格均不得分)(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风华正茂(2)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3)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又彷徨(4)散了她的芬芳丁香般的惆怅(5)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4分)(每格1分,写错别字不得分)(1)左丘明公羊传(2)戴望舒雨巷诗人4.(8分)(1)示例:海,没有母亲的爱浩瀚。(或“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母亲您是大海,我们是大海里的浪花。(或“母亲您是天空,我们是天空里的云朵”;“母亲您是大树,我们是树下的小草”。)(2分)(注意句式、修辞、喻体之间的关系)(2)解析:通览对联内容,先将内容分成两类,一类与《再别康桥》有关,一类与《沁园春·长沙》有关;然后在表达通顺的前提下,将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最后按照上联仄声结束,下联平声结束的规律,定出上、下联。(2分)答案:(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橘子洲头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3)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对郑伯有一个总体的评价,郑伯作为一国之君,能在臣子面前承认错误,的确难能可贵。注意评价时要用精练的语言,然后结合他对烛之武所说的话再进行个体点评,最后注意字数要求。(4分)参考答案:郑伯是一个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2分)佚之狐荐烛之武,他立即同意;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他诚恳地承认错误;然后又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使烛之武难以拒绝。(2分)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6分)5.触觉听觉喜爱(3分)6.答案示例:《海》的形式美体现在“建筑美”,(1分)诗行的排列富有层次感,两行一个层次,句式整齐又有变化。(2分)(如从“音乐美”或“绘画美”的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形式美1分,分析2分)(二)(14分)7.①把……当作边邑②满足③扩张④离开(每格1分,共4分)(以:介词,因为/介词,拿,用;封:把……当作疆界/疆界)(2分)(①是郑伯劝烛之武出使秦国的理由;②是烛之武去拜见秦伯;③是烛之武向秦伯坦言,秦晋围郑,郑已知会灭亡)(2分)10.①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句意1分,“东道主”,“行李”各1分)②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句意1分,“赐”1分,补出后半句的主语1分)(三)(20分)11.(1)成功(2)戴帽子(3)投掷,掷击(4)做官、任职(每小题1分,共4分)12.B(A.乃:副词,却,竟然/副词,于是,就。B.于:都作介词,在。C.之:音节助词,无义/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D.而:连词,却/连词,表修饰,不译。)(3分)13.(1)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句意1分,“就”“顾”各1分)(2)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句意1分,“贵”1分,句式1分)14.(4分,每小点1分)严分宜:只重功利、不重义节;缺乏同情心。王敏斋:为人正直、看重义节;心地善良。15.B(音乐声由悲凉转为激愤,闻者之情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3分)【参考译文1】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参考译文2】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有一天,他们一起阅读《荆轲传》。当读到樊於期自杀的时候,严嵩说:“这是一个死板的汉子,对于事情能不能成功已经知道,竟用自己的头颅当作儿戏!”于是放声大笑。王敏斋说:“重义轻生的人为了复仇,即使舍身自杀也不顾惜,他的志节值得敬仰!”于是放声大哭。又读到太子丹和宾客穿着白衣戴着白帽送别荆轲时,严嵩又大笑着说:“既然知道(荆轲)一去就不能够回来,竟然还派遣他去执行使命,太子丹真是量愚蠢的,”王敏斋又大声哭着说:“壮士这一趟出使的壮举,令大风萧萧,易水哽咽,击筑高歌的声音历经千年流传下来,至今还令人悲痛啊!”接着读到秦王的药医用药囊投掷荆轲,秦王拔出长剑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傲慢地坐在地上高声大骂秦王时,严嵩更是笑得不能控制自己,说:“荆轲真是一个缺乏世事阅历的汉子。不赶紧在环绕柱子追赶秦王时杀了他,却只是大骂一番了事。”王敏斋(这时)更是哭得泪水沾湿了衣襟,说:“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时候还有一股豪气。(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秦始皇当时也应该吓破了胆。”这个时候,哭声和笑声很大而杂乱地充满屋子。一个老和尚仔细听了很久,感叹说:“痛哭的人通人情,而大笑的人的心地真的难以预料。二十年后,他们是否是尽忠的臣子和重义的志士,应该就在其中不会遗漏了。”后来,王敏斋做了中牟县的县令,政绩很好,影响颇佳。而严嵩竟然凭借青词邀宠做了国相,独断专权贻误国事,培植党羽倾害忠良,是明朝最奸诈邪恶的人。老和尚预先知道这样的结局,却不能挽救,这大概就是佛门里面所说的“定劫”吧?三、作文(70分)分析指导:

这个作文题目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第一学期《语文必修①》“表达交流”中的《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篇。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但它却附带了一则材料,所以它比单纯的命题作文多了一个导引过程,体现了新课标的开放性与探究性。一般说来,材料可以帮助作者审题,起参考作用和提醒作用,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像这则材料,如果你一时不很清楚什么是细节,或忘记了平时的素材,那么它列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