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列子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2.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文语感。3.理解故事寓意,学习愚公精神。资料链接壹
《列子》又名《冲虚经》,《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录《列子》八篇,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书中各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浅显易懂,饶有趣味。我们熟知的《纪昌学射》《歧路亡羊》《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等故事,都出自《列子》,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作家作品资料链接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战国时期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和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作家作品资料链接
寓言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目的是劝诫、教育或讽刺。
其特点为:
①篇幅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而富有表现力;
②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③故事具有虚构性;
④常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寓言,其中有不少保留在《列子》《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文体知识资料链接理解文意贰理解文意1.请标注重点字音,跟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断句。愚公移山太行(háng)、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jì)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éng)/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yù)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zē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叩(kòu)石/垦壤,箕(jī)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理解文意1.请标注重点字音,跟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断句。河曲(qū)智叟(sǒ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zēng)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wú)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kuā)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shuò)东,一厝/雍(yōng)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lǒng)断焉。理解文意2.反复诵读第1-2段,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思考下面的问题。愚公想要移走的是哪两座山?这两座山原本在什么位置?愚公为什么想要移走这两座山?他聚集了什么人来商量移山计划?移山计划的目标是什么?商议过程中谁提出了怎样的疑问?大家想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他们使用了怎样的方法来移山?过程中谁帮助了他们?理解文意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古代计量面积用语,方圆古代计量单位,万仞约合七八千丈本来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译文理解文意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塞,出入之迂也。将近连词表修饰,不译苦于主谓间,不译阻塞曲折、绕远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译文理解文意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集合全家连词表修饰,不译商量尽、全形作动,(挖)平纷纷地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译文险峻的大山直到达赞同理解文意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提出疑问介词表条件,凭借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都……”削减况且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译文山丘把……怎么样哪里放置理解文意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纷纷扔相当于“之于”边上挖(众人)纷纷说:“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译文肩负,扛敲、打泥土用箕畚到理解文意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寡妇死了父亲的男孩才、刚夏天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译文去冬天更替、交换季节才换牙代词同“返”往返语气词理解文意3.反复诵读第3-4段,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思考下面的问题。河曲智叟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愚公是怎么反驳他的?山神听说这件事之后,有什么反应?最终山是如何移走的?理解文意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河湾讥笑连词,表顺承,不译老迈的年纪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不能毁去,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译文阻止同“慧”,聪明残余的力气指草木程度严重,太主谓间介词,表条件,凭借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理解文意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长叹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到了)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译文通达,这里指改变幼儿,小孩顽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如,比不上思想理解文意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
应。即使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要担心挖不平呢?”河湾上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译文表陈述语气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穷尽在连词,表转折,可是增高加大没有愁苦,指担心连词表目的,来回答为什么理解文意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握着蛇的山神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译文介词表对象,向感动停止害怕天帝听说诚心命令大力神背帝感(于)其诚表被动,被理解文意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放置,安放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译文水的南岸从此(以后)雍州南部朔方东部同“垄”,高地动词,隔绝理解文意太行(háng)、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jì)州之南,河阳之北。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éng)/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yù)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参考译文理解文意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zē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叩(kòu)石/垦壤,箕(jī)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众人)纷纷说:“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参考译文理解文意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曲(qū)智叟(sǒ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zēng)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不能毁去,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参考译文理解文意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曾不若/孀妻弱子。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到了)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wú)以应。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要担心挖不平呢?”河湾上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参考译文理解文意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shuò)东,一厝/雍(yōng)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lǒng)断焉。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参考译文理解文意4.请再次朗读课文,根据你对故事的理解,读出相应的语气。愚公移山太行(háng)、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jì)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éng)/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yù)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zē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jī)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理解文意4.请再次朗读课文,根据你对故事的理解,读出相应的语气。河曲(qū)智叟(sǒ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zēng)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wú)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shuò)东,一厝/雍(yōng)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lǒng)断焉。合作探究叁合作探究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文章一开头指出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合作探究2.请你结合原文内容说说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的目标是什么?移山的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移山的目标:“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合作探究3.移山不是易事,他们都要克服哪些困难?“方七百里,高万仞”“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山高大无比路途遥远移山的人员不足工具简陋合作探究4.对于这样一件难事,文中人物的态度是不同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人物相关语句态度分析大部分家人愚公妻子邻人之孀妻弱子智叟操蛇之神天帝①杂然相许
②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支持移山的举动,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的问题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合作探究5.在这个故事中,智叟和愚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你分析他们的人物形象。智叟:立足于现在,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是一个自作聪明,轻视愚公,反对移山,目光短浅,好为人师,虽名为“智叟”,实为愚者形象。愚公:放眼于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是一个有远大的抱负,对克服困难有坚定的信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认识,虽名为“愚公”,实为智者形象。合作探究6.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的美好愿望。正是愚公移山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大力神背走二山,这肯定了愚公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高大。合作探究寓意归纳本篇寓言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蕴含唯物辩证法的寓意: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苦困难,勇敢坚持斗争,就能改变客观世界。知识梳理肆1.通假字甚矣,汝之不惠
始一反焉河曲智叟亡以应无陇断焉
“惠”同“慧”,聪明“反”同“返”,往返“亡”同“无”,没有“陇”同“垄”,高地2.词类活用吾与汝毕力平险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知识梳理3.重点实词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惩山北之塞惩:塞:出入之迂也迂:聚室而谋曰室:吾与汝毕力平险汝:毕:指通豫南
指:古代计量面积用语,方圆苦于阻塞曲折,绕远家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尽、全直知识梳理3.重点实词达于汉阴阴:杂然相许杂然: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且焉置土石置:投诸渤海之尾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叩石垦壤叩: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纷纷地赞同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放置、安放相当于“之于”肩负、扛敲、打知识梳理3.重点实词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孀妻: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始龀:始:龀:寒暑易节易:节: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
寡妇
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刚刚换牙,指七八岁才、刚换牙更替季节指草木知识梳理3.重点实词北山愚公长息曰长息:固不可彻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不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何苦而不平苦: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惧其不已也已:一厝朔东厝:
长叹通达,这里指改变
不如,比不上
穷尽愁苦,这里指担心同“无”,没有停止放置、安放知识梳理4.重点虚词
①面山而居
②而山不加增
③何苦而不平
①以君之力
②跳往助之
③汝之不惠
①其妻献疑曰
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