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④与北极苔原相比,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明显,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高。北极苔原温度极低,其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热带雨林物种丰富,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高于北极苔原。答案:A2.(2023课标全国Ⅱ高考理综)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项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等于输出(散失),B项错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C项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项正确。答案:B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处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它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和化能自养生物,化能自养生物大多为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等。答案:D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给农作物施农家肥既能使植物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又能避免施化肥导致土壤酸碱化B.碳在生态系统中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C.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兔属于初级消费者,兔同化作用获取能量的一部分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等能减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的发生,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生活解析:给农作物施农家肥,肥料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兔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同化的能量,应属于草同化的能量。答案:D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B.发菜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一营养级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意味着其营养结构越简单D.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解析: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的是生物群落;发菜属于蓝藻,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不受损害的能力叫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6.导学号05200065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解析: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硅藻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答案:C7.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解析: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正确。防治稻田害虫,能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但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因人为作用,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演替速度及方向会有差异,C项正确。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卷叶螟的数量下降,就会有更多的褐飞虱被拟水狼蛛捕食,D项正确。答案:B8.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解析:水稻、鸭、害虫和杂草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还应该具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D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循环B.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到绿色植物上的光能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中能量的25倍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中显示只有1条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中能量的25倍。答案:D1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可以是动物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D.大气中的CO2都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解析:根据图中的双向箭头可以推知,A是生产者,B、C都为消费者,A、B、C所有的箭头都指向D,可以推断D为分解者。分解者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物,如蜣螂。大气中的CO2不都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也可以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答案:D11.(2023全国高考乙理综)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能量流动是单向且逐级递减的,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项正确,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项正确。人类对物质的消耗标准要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D项正确。答案:B12.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解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B1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析:根据题图所示,甲与乙之间是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两者之间互相传递信息。能量流动是甲→乙。m时,对甲来说种群数量减少,因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答案:A14.(2023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解析:因为行道树一般成行排列,所以对其上的蜘蛛种群密度的调查不适合用五点取样法,A项错误。杂食性鸟类,食物种类多,一种食物减少时可用其他食物取代,故数量波动较小,B项正确。生态瓶的稳定性指的是抵抗力稳定性,它的高低主要与生物的种类和每种生物的数量以及比例是否协调有关,C项错误。变色龙变化体色以适应环境,这是一种保护色,D项错误。答案:B15.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项正确。土著鱼与鲈鱼的关系为捕食,B项错误。鲈鱼的引入会导致土著鱼数量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C项错误。通过上面分析,浮游植物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D项错误。答案:A16.导学号05200066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B.③⑥⑦都表示呼吸作用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氮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③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解析:图中A、B、C分别表示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物质循环是指化学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各种化学元素的循环都具有全球性。③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提高③过程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答案:B1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相关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能量关系来看①≥②+⑤B.含碳有机物是图中各种能量的载体C.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kg,生产者至少增加25kgD.③/②代表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解析:①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生产者的呼吸散失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②和分解者的利用量⑤,所以①>②+⑤。答案:A18.用各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解析: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的数量,故B项正确。答案:B19.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发生变化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解析: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发生变化,A项正确。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B项错误。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项正确。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中也含有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成分,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D项正确。答案:B20.下图甲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乙是人们绘制的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甲乙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农家肥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CO2和矿质元素提高了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种内斗争最激烈,在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0分)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势主要是。
(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产生的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稻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4)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利用的方法是;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解析:(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观察题图可知,该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3)计算至少消耗的植物的量,应选择20%的能量传递效率。(4)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答案:(1)水稻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2)分解者CO2和无机盐(3)45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标志重捕法K022.(8分)(2023全国丙理综)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能量流动。(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冻原生态系统的温度较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所以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通常,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会很长,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答案:(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3.(10分)根据下列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微观上看,③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中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④表示。
(3)参与④过程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它们与同区域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4)太阳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后,一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散失,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会产生效应。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利用在代谢中产生的,因而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解析:③过程是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图中①是光合作用,④代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和异养厌氧型。大气层中的CO2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的,由于热能不断散失,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1)线粒体(2)光合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3)异养需氧型和异养厌氧型生物群落(4)温室(5)能量流动热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4.导学号05200067(12分)下图甲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2)请根据图甲中的生态系统,写出图乙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葡萄采摘园门票预订服务合同范本3篇
- 电路课程设计内容
- 2024年版专利转让使用合同标的明细
- 2024年环境整治项目验收合同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长大了做什么》教案
- 2024年深海探测设备购买合同
- 希沃白板单双数课程设计
- 幼儿超市礼仪课程设计
- 2024年版人工智能算法研发与授权合同
- 2024年生物制药投资设立生物制药企业合作协议范本3篇
- 视频流媒体平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 风能发电对养殖场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厂内电动车安全管理制度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营救汪汪队》
- 辽宁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附真题答案】
-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 竣工决算工作底稿
- 炉省煤器改造更换施工方案
- DB5334 T 12.3-202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香格里拉藏香猪》的第3部分饲养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