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大学》节选[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恶恶臭(wù)(è)(xiù)好好色(hào)(hǎo)忿懥(fènzhì)哀矜(jīn)敖惰(áoduò)贪戾(lì)偾事(fèn)絜矩(xiéjǔ)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2)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安eq\b\lc\{\rc\(\a\vs4\al\co1(静而后能安形容词,心安理得,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代词,表疑问,哪里))(2)明eq\b\lc\{\rc\(\a\vs4\al\co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动词,使显明,,彰明。第二个:形容词,美好的,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形容词,高明,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动词,照明))(3)致eq\b\lc\{\rc\(\a\vs4\al\co1(先致其知动词,求得,致万乘之势《过秦论》动词,到、达到,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动词,致使、导致))(4)诚eq\b\lc\{\rc\(\a\vs4\al\co1(先诚其意动词,使……诚实,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名词,诚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副词,确实、的确,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连词,如果))(5)机eq\b\lc\{\rc\(\a\vs4\al\co1(其机如此名词,作用,其牙机巧制《张衡传》名词,构造,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名词,关键))(6)得eq\b\lc\{\rc\(\a\vs4\al\co1(虑而后能得动词,收获,则不得其正动词,能够,而神明自得《劝学》动词,具备,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动词,应该,此言得之《六国论》形容词,正确、合适))(7)修eq\b\lc\{\rc\(\a\vs4\al\co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动词,修养,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动词,修建,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动词,修制,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长,茂林修竹《兰亭集序》形容词,高))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所以事君也(名词作动词,侍奉)(2)一家仁,一国兴仁(形容词作动词,讲究仁义)(3)上老老而民兴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4)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形容词作动词,重视)(5)上长长而民兴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7)在亲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去旧更新)(8)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诚实)(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平)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古义:走出家门。今义:离开家庭到庙宇里去做僧尼或道士。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判断句)译文:德是根本,财是枝末。(2)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判断句)译文:这就是修养自身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心思的道理。(3)尧、舜帅天下以仁。(状语后置句)译文: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4)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状语后置句)译文:这就叫作内心的真实一定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5)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译文: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常识·速览]eq\a\vs4\al([识作者])承上启下的儒学大家——曾子曾子(公元前505-前435),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平邑县人,一说山东嘉祥县人)。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著述有《大学》(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eq\a\vs4\al([知经典])“四书”之首——《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整体·感知]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实现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问题。1.《大学》所展示的儒学的“三纲”“八目”分别是什么?在现代社会是否仍有其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三纲”“八目”这一阶梯之上。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2.“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修身,需经过哪些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修身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修身的目的了。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3.如何理解儒家最高境界——“慎独”的含义?“慎独”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辞海》中对“慎独”是这样解释的:“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大学》中也强调要“诚于中,形于外”。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乱吐痰等问题在大庭广众之下和独自一人时是一样的。在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惑滚滚而来,“慎独”更是公民必修的一课。表里如一,真诚做人,乃立身之本。三、阅读课文第三、四段,回答问题。4.为什么说修身在正其心?你是如何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5.如何理解“修身”与“齐家”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儒学的进修阶梯由内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环。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个体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当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内逐步外推: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在这里,修养自身品性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后正人。正因为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家庭和家族),所以才有一个克服感情偏私的问题。四、阅读课文第五、六段,回答问题。6.第五段是如何论证“治国必先齐其家”这一观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论证观点:一、有德行的人要做到孝、慈、仁,使家族相亲相爱,谦让互谅,从而使国家内部安定兴盛。二、有德行的人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能使百姓信服,国家内部团结安定。7.你是怎样理解“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句话的含意的?这种观点在今天有无其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8.第六段中“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强调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强调了在上位的人的示范作用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eq\f(大学之道,在明①明德,在亲民,在止,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使天下人去旧更新,在于)eq\f(于至善。知止而后有,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eq\f(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有确定的目标,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然后才能心安理得,)eq\f(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心安理得然后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每样东)eq\f(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eq\f(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eq\f(明①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eq\f(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eq\f(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eq\f(者,先正①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eq\f(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eq\f(知。,知识。)eq\b\lc\[\rc\(\a\vs4\al\co1(明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亲: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去旧更新。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定:目标、志向。得:收获。近:动词,接近。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正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诚:形容eq\b\lc\\rc\](\a\vs4\al\co1(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致其知:获得知识。))eq\f(致知在格物。,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eq\f(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eq\f(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自身品性,)eq\f(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自身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eq\f(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君王,)eq\f(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下至平民百姓,一切都要以修养自身品性作为根本。若这个根本)eq\f(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所看重的)eq\f(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反而疏远了,所疏远的却加以重视,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eq\b\lc\[\rc\(\a\vs4\al\co1(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庶人:指平民百姓。壹是:一切,一律。,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厚者薄:厚,形容词))eq\b\lc\\rc\](\a\vs4\al\co1(作动词,重视。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即未有之也。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eq\f(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eq\f(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臭气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这样才叫满足。所以,)eq\f(君子必慎其独,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eq\f(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一丝不苟。品德低下的人独处时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eq\f(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显露诚信善良。殊不知)eq\f(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别人看他们,就像能看见他们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做有什)eq\f(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eq\f(君子必慎其独也。,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eq\b\lc\[\rc\(\a\vs4\al\co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毋:不要。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臭气。前一个“恶”是动词,厌恶、讨厌;后一个“恶”是形容词。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òu)味的含义宽泛。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ǎo)色,美女。前一个“好”是动词,喜爱;后一个“好”是形容词。谦:通“慊(qiè)”,满足。慎其独: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闲居:即独处。厌然:掩盖、掩藏的样子。掩:遮掩,掩盖。著:显露。eq\b\lc\\rc\](\a\vs4\al\co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eq\f(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eq\f(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eq\f(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eq\f(焉,视而不见,听,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eq\f(而不闻,食而不知其,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eq\f(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eq\b\lc\[\rc\](\a\vs4\al\co1(正:动词,端正。焉:兼词,“于之”。,身:当作“心”,内心。忿懥zhì:愤怒。))eq\f(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品性:是因为人们)eq\f(之①其所亲爱而辟①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见,)eq\f(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eq\f(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自己怠慢失礼的人会有偏意,因此喜欢一个人知道他的)eq\f(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缺点,厌恶一个人知道他的优点的人,天下少见。所以有谚语)eq\f(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人都不满足于已经长势很)eq\f(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旺的禾苗。”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品性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eq\b\lc\[\rc\(\a\vs4\al\co1(之①:对于。辟①:有偏向。意思是下面的五种情况虽然,是人的自然常情,但人往往为情感所左右,而不加细察,))eq\b\lc\\rc\(\a\vs4\al\co1(必然对人有所偏向,亲近的人,一切都好,而厌恶的人,,就鄙弃它的一切。哀矜:同情,怜悯。敖惰:简慢,怠慢))eq\b\lc\\rc\](\a\vs4\al\co1(失礼。硕:大,引,申为茂盛的意思。))eq\f(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eq\f(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自己的家人都不能教导好,而能够教导别人,这样的人是没有的。)eq\f(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在家孝顺父母的)eq\f(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道理,也就是侍奉君主的道理;顺从和敬爱兄长的道理,也就是侍奉官长的道理;)eq\f(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慈爱子女的道理,也就是统治民众的道理。……一个家族仁爱相亲,)eq\f(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整个邦国也会兴起仁爱相亲;一个家族兴起谦让,整个邦国也会)eq\f(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兴起谦让;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戾,整个邦国就会群起作乱。)eq\f(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其作用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能败坏事业,一个人就)eq\f(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能安定国家。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实行仁爱;)eq\f(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eq\f(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有道德)eq\f(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修养的人,应该先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应该先)eq\f(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去掉自身的恶习,而后才能去批评别人,使之改恶从善。如果)eq\f(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自己不讲恕道,而想开导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eq\f(故治国在齐其家。,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能处理好自己的家族关系。)eq\b\lc\[\rc\(\a\vs4\al\co1(出家:古今,异义词。))古义:走出家门;今义:离开家庭到庙宇做僧尼或道士。事:名词作动词,侍奉。弟:同“悌”(tì),顺从和敬爱兄长。慈:指慈爱子女。仁:形容词作动词,讲究仁义。偾(fèn):覆败、败坏。尧、舜:传说中父氏民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尧、舜帅天下以仁”状语后置句。桀(jié):夏代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代最后一位君主。二人历来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桀、纣帅天下以暴”状语后置句。非:名词作动词,批评。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eq\b\lc\\rc\](\a\vs4\al\co1(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喻:开导。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eq\f(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eq\f(老老而民兴孝,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eq\f(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eq\f(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因此君子有道德上的示)eq\f(之道也。……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范作用。……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eq\f(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就会有人拥护,)eq\f(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eq\f(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eq\b\lc\[\rc\(\a\vs4\al\co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为形容词作动词,))尊敬,意思是把老人当做老人看待。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为形容词作动词,尊敬,意思是把长辈当做长辈看待。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倍:通“背”,违背。絜(xié)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制作方eq\b\lc\\rc\](\a\vs4\al\co1(形的工具。者……,也:判断句标志。))[课内·素材]君子慎独“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大学》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应用角度】“慎独”“严于律己”“人生的境界”等。[热点·素材]王磊的“忏悔之旅”自行车上插着一面白色的旗子,上面写着四个大红字“忏悔之旅”。2015年11月16日上午,在郑州二七广场,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中年男子引起了路人的围观,他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这个中年男子名叫王磊,原来,老家在驻马店的他,26岁时因在深圳参与一起杀人案,在监狱服刑近17年,2023年4月从唐山出狱。出狱后,他选择一路向南,寻找受害人家属忏悔。【媒评文摘】1.浪子回头金不换,王磊认识到自己铸成的大错,诚心悔改,值得点缀。但正如有人担心,其“忏悔之旅”会带来“揭伤疤”的负面效果,造成“二次伤害”,应该三思而后行。——人民网2.真心悔过,让心灵得到安宁!骑上单车,开始自己的“忏悔之旅”,虽然遭到了很多非议,但是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真诚,也在用行动反思自己荒唐的过去。——新浪新闻eq\a\vs4\al([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知止而后有定 定:决定B.见君子而后厌然 厌:掩盖、掩藏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开辟D.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非:不对的【解析】A项,“定”:目标、志向;C项,“辟”:有偏向;D项,“非”:批评。【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lc\{\rc\(\a\vs4\al\co1(①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②大学之道))\b\lc\{\rc\(\a\vs4\al\co1(①有德此有人,②其机如此))\b\lc\{\rc\(\a\vs4\al\co1(①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②投诸渤海之尾))\b\lc\{\rc\(\a\vs4\al\co1(①上长长而民兴弟,②听而不闻))【解析】C项,都是“之于”的合音,兼词。A项,①介词,对于;②助词,的。B项,①则,就;②代词,这。D项,①顺承关系连词;②转折关系连词,却。【答案】C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此之谓自谦 B.如恶恶臭C.故谚有之曰 D.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解析】A项,“谦”通“慊”。【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含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上老老而民兴孝A.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B.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先诚其意【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答案】A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A.尧、舜帅天下以仁 B.德者,本也;财者,末也C.未之有也 D.故治国在齐其家【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B项,判断句;D项,陈述句。【答案】Ceq\a\vs4\al([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李琪,字台秀。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昭宗时,李谿谷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梁祖受禅,征入,拜翰林学士。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椅摭其咎。会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庄宗入汴,素闻琪名,累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一,时年六十。(选自《旧五代史·李琪传》,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B.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C.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D.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意思是“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奏章陈述治国的策略”,排除A、C两项。“国计使”为官职名,排除D项。故选B。【答案】B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B.“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D.“萧墙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进士”科在隋朝时开始设立。【答案】A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琪博学多才,才思敏捷。晋公王铎怀疑少年李琪的文章假手他人,因而派人测试,李琪援笔立成,出语不凡。B.李琪为文独树一帜,不同于时俗。他写作时不拐弯抹角,善于开宗明义,他的文赋深为文坛名宿李谿所推崇。C.李琪恪尽职守,正直敢言。他做了谏官后,积极上书,评论时政中的不当之处,却没能直言安重诲的罪责,因此自责请辞。D.李琪为同僚所忌恨。他为同任宰相的萧顷所敌视,后因萧顷的诬告,李琪受到皇上的斥责并被罢相。【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诬告”错,李琪擅改试摄名衔是事实,因此萧顷对此事的告发不是“诬告”。【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赋的结尾说:“得到贤士则国家昌盛,不是贤士就不要与之共事。项氏的败亡是必然的,有一个范增却没有任用。”(关键词:昌、罔、宜。)(2)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排斥打压,朝廷便任命崔协为宰相。(关键词:请、排沮、相崔协。)【参考译文】李琪,字台秀。父亲李縠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李琪十三岁时,所作词赋诗颂,被王铎大加赞赏,但王铎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地里派人带着《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李琪,他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到贤士则国家昌盛,不是贤士就不要与之共事。项氏的败亡是必然的,有一个范增却没能任用。”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会在文坛称雄。”昭宗时,李谿父子凭借文学才华而知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谿。李谿看后很惊异,匆忙中倒穿着鞋子就出门迎接,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年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是后生可畏呀。”李琪因此更加知名,后来考中了进士。天复初年,李琪被授予武功县尉的职位,又任转运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担任谏官宪职,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他必定会上奏章评论,文辞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梁祖接受禅让登基,征召李琪进入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梁祖谋划天下,李琪凭借学士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写的文书很合皇帝心意,受到的宠爱优待超出同辈。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天下。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奖赏好人,家庭很和睦。贞明、龙德年间,当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顷性格戒惕谨慎深沉缜密,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省回答皇帝的问话,多按李琪的意志行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恰逢李琪委任官吏,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发,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李琪被赵岩等人所救,被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李琪历任太常卿、吏部尚书。同光三年秋天,各地发大水,国家财富不够充足,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奏章陈述治国的策略。李琪所呈奏章有数千言。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不久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等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排斥打压,朝廷便任命崔协为宰相。李琪当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了殿直马延。李琪虽然曾经上奏章弹劾过他,但言辞意旨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件事李琪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西亚斯学院《证券投资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保健品营销策略的优化研究
- 房屋交易中介服务协议
- 志愿者权益保障
- 户外广告牌发布合同协议
- 互联网担保合同协议范例
- 服务外包合同的数字化转型
- 耐候性石膏线条采购合同
- 劳务分包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 第三方担保合同协议的解除条件
- 《管理能力提升系列》PPT课件.ppt
- 五年级上册数学 7.1 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1) 课件 苏教版(共23张PPT)
- 渝建竣表格新表(精编版)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
- (完整版)家具项目实施方案
-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共3页)
- 河北省滦平县东北部冶金矿产工业区发展规划
- 蓝牙测试项及其标准
- 共享单车企业内部控制反思——以ofo为例论文设计
- 钢结构拆除的施工协议书
- 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勘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