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微课稿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微课稿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微课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白杨礼赞》象征手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象征手法

2.及理解和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阿甘正传》羽毛飘飞的镜头。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象征手法

(一)概念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二)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

2.一般比喻只表现在具体句子上,象征却是就整篇文章而言,这是比喻修辞与象征手法的重要区别

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

(三)象征的特点

本体和象征体之间要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四)象征手法的作用

1.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四、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这篇托物言志的名篇。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五、文本探究

(一)白杨树与北方军民有哪些相似点呢?请阅读文章第5自然段,思考:

1、白杨树外形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体特征的?

(二)诵读后三段,思考:

1.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

2.末尾写楠木用意何在?

(三)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