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式风格园林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文本_第1页
江苏中式风格园林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文本_第2页
江苏中式风格园林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文本_第3页
江苏中式风格园林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文本_第4页
江苏中式风格园林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庄·万盛园规划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章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设计依据:1.规划设计条件(1)万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规划勘测设计红线图;(2)昆山市规划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4)万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有关地方法规规定(1)《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2)《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3、规划设计技术标准(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建筑设计技术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二、项目概况:(1)区位特性: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苏州古城座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等于一体的苏州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魄宝奇葩,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镇同里、周庄、甪直正在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周庄位于昆山市境内西南隅,与吴江、吴县、上海市青浦县交界,处于澄湖、长白荡、淀山湖、白蚬湖和南湖环抱之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岛中之镇”。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纷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揖。“井”字形河道流贯全镇,形成八条长街,河上保存着元、明、清历代石桥数十座,建于元代的富安桥,四晚各有一座飞檐垂角、装饰富丽的楼阁,是目前江南仅存的桥楼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双桥,由两座石拱桥相连而成,十分独特。

周庄古镇近千户住宅,绝大部分临河而居,至今保存了大批明清时代的建筑,如张厅、沈厅、周厅等近百座古老院宅及60余栋雕砖门楼。沈厅为明代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的后裔所建的住宅,坐东朝西,规模宏伟,从街面直至后河,共有大小100多间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排列得十分幽深,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群。张厅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和徐孟清所建,前后五进,警径河穿屋而过,有“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独特建筑风格。古镇街道两旁的居民楼仅一跨之隔,有“依楼可谈情”之趣。同时,周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实的文化积淀,加上自然环境独特,形成了不同一般的水乡民俗风情,阿婆茶、摇快船、斜襟衫,还有吴侬软语,让人品不尽、看不够、道完……本案地处周庄镇东南,富贵景园东侧,北侧为富贵景园内部水系,南临南湖与则同港,东为空地,地块总用地面积20000M²。(2)现状环境:项目基地现状为自然空地,地势平整,无复杂地貌。现作为临时室外娱乐活动区,但对场地地质影响不大。同时场地内存在丰富的植被,整体环境良好,适宜打造高尚住区。三、总技术经济指标:目标愿景“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一首《桃花源记》自古打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灵,人们无限向往那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渴望过着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清幽生活。那里是我们的理想国度。因此,我们渴望将本项目打造成为独具苏州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府邸,并成为周庄旅游休闲居住的新亮点。造就“中国的香格里拉,周庄的世外桃源”。现状研究与分析:周庄做为中国著名江南水系古镇,驰名中外,“小桥、流水、人家”意境独特。传统的明清建筑(张厅、沈厅等)魅力依旧,然而除去这些历史建筑,新建成的建筑缺乏明显的美感与韵味,与时代发展不符,迫切需要延续与发展周庄的建筑景观面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审美需求,推进周庄城市的整体优势发展。项目定位:将苏州园林引入居住空间,打造新时代的园林府邸,成就“北有颐和园,南有拙政园;同里有退思园,周庄有万盛园”目标,体现苏州园林甲天下的传承。需解决的问题:传统建筑空间的延续与发展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表达与合理运用建筑与园林景观的有效融合对现代居住休闲方式的全新诠释理念与构思:1.1理念的缘起: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山水的尊崇与向往深深植根于人们普遍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中,有山有水的环境是一种最理想的生存模式与最高的精神向往。“山以水为脉,故山得水勿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b.藏风聚气的山水环境能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与实惠。“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c.借助于自然或人工山水来处理“人居环境”和协调“人事关系”是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山水术”的主要手段。1.2设计理念:a.充分融入山水文化,实现人居环境系统与自然山水系统在文化、思想和生活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b.将“风生、水起、竹景、心和”的中国“禅”文化融入为建筑,诠释“内在、包容、和睦”的居所概念,表现为东方精神营造和东方文化的创新演绎。c.通过“意”与“境”的结合,来创造“天人合一”的环境意境。d.提出“山水之间、园林府第”的概念,把传统园林的特色进一步延伸,力图打造出真山真水之间的园林府邸。规划设计说明运用中国传统建筑“阙”文化与苏州江南园林文化,体现区位的尊贵和门第,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理想风水环境能给人类带来心灵的静思与放松。现代人追养生之道,出尘之喧嚣,只为享受静谧的休闲居住生活。一、规划特色:1、传承苏州园林的精髓,借鉴网师园的造园手法,积极营造多样的建筑景观空间,满足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以院落的概念为核心,神似传统围合式院落,又具田园牧歌式的和睦气氛。多重庭院,多重空间,既有开放又有内敛,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空间。3、场地高差的设置,营造跌宕、丰富的自然坡地景观及建筑天际线,景观序列丰富生动,表达“步移景异”、“豁然开朗”的游园景观体验。

4、完善的人车分流系统,追求景观资源最大化。

5、合理布局休闲服务设施,使居民能方便的到达并获取内心安宁和精神愉悦的场所。

6、提升建筑的居住品质,提供现代、符合地方生活特点为中心的建筑外观和户型设计,强调居室的通透和自然景观环境的融合,达到观赏价值、开发价值与居住价值的统一。7、地下空间、下沉景观庭院功能的复合,解放幽闭的地下环境,打造立体垂直的新园林景观空间,将景观层次无限放大。8、沿河道护岸工程根据当地水利相关部门提供的护坡作法,做好沿河的维护设计工作。二、总体规划布局本案南侧为3层低层住宅、中心区为4层叠排住宅、最北侧为连廊式公寓住宅,南低北高,整体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空间布局中将提供连续的开放空间及绿地空间,营造出一个富有创意的亲近自然并适宜居住的高尚住宅区。本案总体布局体现“一园、三景、四府邸”的设计构思:一园:园林府邸——传统江南园林式宅院整个项目作为一个园林府邸,借鉴网师园的园林布局手法,中心为园林景观、四周为宅院。引入濯缨亭、引静桥、小山丛桂轩等元素,中心水系向南曲径通幽延伸,并做局部下沉式园林延伸,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空间;宅院为围合多进式的布局,与园林融为一体。三景:中心园林–入口庭院–滨水花园中心花园位于地块的核心地带,作为体验江南传统园林韵味的观景台、儿童游乐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运动健身场地等,提供游赏、休憩、嬉戏、老中年人锻炼、运动的场所。一天的繁忙过后,和家人一起在中心花园散步,在优美的江南园林和精致的景观小品间流连,一天的疲惫也在此卸下。入口庭院位于地块的东北角,作为整个项目的形象入口,是进出区块的步行景观庭院,体现园林式府邸的标志空间,更是进入中心花园游园的前奏。滨水花园位于地块南侧,朝向南湖水系,水系自然景观条件优越,是区块水上的形象入口,未来南湖沿岸的重要游船景观节点,亦是项目的生态体验中心,居民接触自然的良好场所。三个景观节点通过一条曲径通幽的游园线路串联起来,可游可玩,可观可赏,可动可静;形成有趣的游园体验,让人兴致盎然,享受周庄这块独有的理想净土。四府邸:通过园林空间划分四个居住院落南侧滨水低层居住院落、中心园林景观院落、西侧叠排居住院落、北侧围合公寓住宅居住院落。四个府邸院落穿插在园林景观之中,彼此独立又联系,延续传统建筑多进式的格局,共同构成了本案独具特色的居住景观空间。通过对江南园林的独特借鉴与运用,改变呆板的规划布局方式,将传统居住、造园手法合理发掘,来充分表达人们对理想环境的无限向往,让环境改变心灵,让心灵创造美好世界。三重生活空间——但和景观的亲近方式不止三种开放空间:在东北侧主入口处,一个公共广场作为与外界的联系空间;半开放空间:中心园林花园,是社区内的主要休闲、交流场所;私密空间:Block院落内的绿植、小品,共同营造出私密的安静休息场所。本案依此将整个社区分为三重生活空间,从而实现景观环境的多功能和可参与性,也让人和人、人和景观之间的沟通更多了些方式,更多了些生动。三、道路交通结构本小区规划构建了一个车行系统和人行系统互不干扰的人车分流体系。内部设置一个环形的日常交通骨架,机动车沿小区外围车行道路直接进入半地下车库,把空间完全让给行人。1.车行系统本小区内部不设置机动车道,机动车沿东北侧入口直接进入半地下车库。2.停车:全区停车场库配置按照高尚住宅的配置标准设置机动车位,高于苏州市地方规划配置标准。住宅停车采用集中地下停车的方式为主,把组团内的交通完全让给行人,住宅非机动车辆结合住宅地下储藏室集中停放。3.消防、紧急、救援系统内部环形的交通骨架作为主要的消防通道。小区内2—4米的步道周边均通过植草绿化,预留出4—6米的行车空间,紧急情况下,均可通过消防、救护及其他车辆。消防、救护道路系统以机动车环线为骨架,可穿越广场、绿地、形成可达到各楼的应急扑救态势。所有道路交叉及急转弯处的绿化皆考虑为低平草坪以备紧急状况碾压之需。在室外按规范要求配置消防结合器;配合物业管理的安全宣传及措施,确保防火安全。四、社区公建设施(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求使住区的生活功能,服务功能既密切联系,又互不干扰,住区结合东北侧主入口布置与小区配套的社区及物管设施。(2)环卫设施本区规划于交通便利、隐蔽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70米,减少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垃圾以袋装化、定点放置、集中清运的方式送离本区。(3)物业管理本区在东北侧设置物业管理用房,在主次入口处设置门卫,以解决本区的安全、垃圾集、分发信报等。五、竖向设计规划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既强调原有地形的丰富与变化,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又充分考虑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局部利用挖掘地低洼的空间作为住宅地下车库。规划将道路纵坡基本控制在5%以下,0.2%以上。住宅底层地坪标高规划平均坡度>0.2%,人行道比道路路缘石高100——200mm,地下车库抬高1.4m。室外地面排水为有组织排水,雨水口收集雨水,室外地坪排水坡度不小于0.2%。第四章建筑设计说明项目没有延续当地大多中式建筑所表现的“白墙黛瓦”的传统江南民居形象,而选择了现代唐风来体现建筑的高贵气质,演奏出“西方肌理,东方风骨”的华美乐章。一、建筑风格特色——“传统江南民居的现代演绎”、“西方肌理、东方风骨”建筑立面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外观特色:舒展朴实、庄重大方。建筑通过体量、色彩、虚实的组合和对比,自然地将稳重的建筑体态表现出来。通过疏密有致的布局,再加上园林种植,产生合适的建筑观感,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在考虑建筑用材时,不但要强调建筑的简洁厚重的色彩,而且要体现细腻的立面肌理,并且考虑到时代特征。墙面以涂料和人造砂岩为主材,加上木质门窗和铝制木色檐沟等深色材料的组合,在绿化的衬映下,形成传统中式建筑优雅高贵的形态。二、房型特点(1)卧室设置低窗台大玻璃窗、内加防护栏杆,起居厅至阳台为落地玻璃门,保证了良好的日照采光及开阔的景观视野。(2)每户进户处都有玄关作为过渡空间,避免开门见厅,营造良好的空间层次效果,局部入户花园的设置使景观视野更开阔。(3)厨房、卫生间保证足够的使用和操作面积,符合现代居民生活趋势。(4)所有厨房均设集中排烟道,卫生间管道集中设置,避免影响使用功能。(5)结合立面造型,预留空调室外机位置。(6)所有房间保证足够的窗地比。(7)利用建筑细节和自然对话,充分利用窗外自然风光,形成明暗有致,光影多彩丰富的室内空间。三、建筑竖向设计利用建筑地下层做自行车库和停车库等,通过地下车库通道到达。一层均设有室外庭院,使室外景观同室内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可做为业主休闲、活动场地。多层住宅层高均为3.0m,客厅层高局部抬高,提高舒适度。第五章景观设计说明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一、设计理念1、在尊重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基础上,提取中国古典建筑规划精华,引入中式庭院生活理念,再现深藏中国人心中的最高生活境界;2、小区在景观上采用院落式的设计手法,与现代城市建筑森林生活形成反差,强调邻里空间,构筑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3、因地制宜,利用地形高差,创多层次景观空间,使整个小区高低错落,此起彼伏,公共景观、组团景观和庭院景观层次分明、各具特色;4、倡导适应社会发展的居住模式,重新演绎中国贵族的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创造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的无限意境;5、突出江南园林的特点,讲究轻灵通透,空间新颖而实用,设计中突出强调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与融和。追求自然,加强绿化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适度改造,形成自然、生态、绿色的现代景观。二、设计目标周庄景观设计依托建筑布置的格局,以居民的生活活动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协调生活、休闲、居住等功能,共享社区资源,引导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构筑良好的邻里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努力成为城市高档生活品位的小区。第六章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建筑及其它专业的技术条件现行有关国家技术规范、规程,主要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445kN/mm2基本雪压:0.440kN//m2结构安全等级:二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限:50年采用的计算程序::PKPM系列列软件二、楼层主要使用用活荷载的标标准值:住宅、会议室2..0kN//m2卫生间、露台、阳阳台、餐厅2.55kN/mm2车库、舞厅44.0kNN/m2储藏室5.0kN/m2上人屋面2.0kkN/m22不上人屋面00.5kNN/m2消防疏散楼梯3..5kN//m2商业3.55kN/mm2三、抗震设防本工程抗震设防烈烈度为7度,设计基基本加速度值值为0.155g(第一组组)。丙类建建筑。四、上部结构选型型采用框架结构,楼楼面、屋面均均采用现浇板板。五、基础方案初步分析拟采用浅浅基础和桩基基础。六、主要材料的选选用混凝土:现浇框架架结构混凝土土主要采用C25。墙:地面以下采用混凝凝土实心砖,地地面以上部分分采用混凝土土多孔砖。钢筋:采用HPB2235、HRB3335、HRB4000级钢筋。第七章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排水设计计规范(GB500015-20003)。(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规范(GB500013-20006)(2006年版)。3、室外排水设计规规范(GB500014-20006)(2006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规范(GB500016-20006)(2006年版)。5、自动喷水灭火系系统设计规范范(GB500084-2001)(2005年版)6、建筑灭火器配置置设计规范(GB501140-2005)7、汽车库、修车库库、停车场设设计防火规范范(GB500067-97)8、建筑专业提供的的图纸和资料料。二、设计范围包括红线内的下列列项目:生活给水系統。22、消防给水水系统。3、排水(包包括废、污水水和雨水)系系统。三、各项用水量标标准,用水量量和排水量1、给水和排水(1)、用水量计算表表如下:km(2)排水量:最最高日排水量量187.55m3,最大时排排水量24..1m3。2、雨水排水量:雨水量按暴雨强度度公式计算,重重现期一年,综综合径流系数数为0.6,地面集水水时间5分钟,q5=2.998L/s··100m2。3、消防用水量一次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15L/S××3.6×22h=1088m3室外消火栓20l/s××3.6×22h=1444m3自动喷淋30L/S××3.6×11h=1088m3合计室内216mm3室外144m3四、给水系统1、水源:本工程水水源接自市政政给水管。从从市政主干路路分别引一根根DN150给水管,在在地块内形成成环网,供地地块内所有建建筑物生活及及消防用水。在在环管上设若若干个DN100室外地上式式消火栓,供供室外消防使使用。市政供供水压力按300KPPa设计。2、为方便管理,按按一户一表设设置水表。3、管材:室内采用用PPR管;室外给给水管采用球球墨给水铸铁铁管。4.市政供水压压力按0.30MMPa设计,多层层建筑供水采采用市政直供供。五、排水系统1、系统:排排水采用室内内污、废合流流,室外雨、污污分流制,空空调凝结水排排至散水。粪粪便污水经化化粪池处理,厨厨房(餐饮)废废水经隔油池池处理后与其其它废水合并并排入市政污污水系统。2、多层住宅及公共共建筑采用单单立管伸顶通通气管。3、雨水量按暴雨公公式计算,设设计重现期一一年,降雨历历时5分钟。平均均径流系数取取0.60。4、管材:室内废、污污、雨水管均均采用UPVC管,室外污污、废雨水管管de≤500,采用加筋UPVC管。de>500,采用钢筋筋混凝土排水水管。六、消防给排水消防给水共设三个个系统:室外外消火栓系统统,室内消火火栓系统,自自动喷水灭火火系统。1、物管、地下室设设室内消火栓栓给水系统。系系统设计执行行“建筑设计防防火规范(GB500016-20006)(2006年版)”。2、消防用水量和水水源室内消防用水量为为15L/s,室外消防用用水量为200L/s,消防持续续时间按2h,地下车库库自动喷淋用用水量为300L/s,消防持续续时间按1h,合计室内内消防用水量量216m33,室外1444m3。室外消防系统水源源取自城市给给水管网,与与生活给水合合用环状管网网。道路边建建筑物附近适适当位置设置置室外消火栓栓,间距保证证室外消防及及消防水泵接接合器要求,并并不大于1220米。室内消火栓系统由由地下室消防防水池、消火火栓泵、屋顶顶消防水箱及及消防稳压设设备、室内消消火栓、消防防水泵接合器器及管网等组组成。3、自动喷水灭火系系统地下室设置自动喷喷水灭火系统统。自动喷水水灭火系统由由消防水池、喷喷淋泵、屋顶顶消防水箱及及消防稳压设设备、湿式报报警阀、水流指示器器、喷头、消消防水泵接合合器及管网等等组成。每组报警阀负担的的喷头不多于于800只。每个防防火分区设水水流指示器。每每组报警阀最最不利喷头处处设末端试水水装置。每个个防火分区最最不利喷头处处设试水阀。消防水池有效容量量216立方米,屋顶顶消防水箱有有效容积18立方米。4、管材:采用内外外壁热镀锌钢钢管,DN≤100的丝接;DN>1100的采用沟槽槽式连接。5、灭火器:根据“建筑灭火器器配置规范”,在住宅、物物管、活动室室各层相应部部位设置干粉粉手提式灭火火器。七、节水措施1.选用节水型型卫生洁具及及配水件。(1).住宅卫生生间坐便器采采用一次冲水水量不大于66L的冲洗水水箱。(2).公共卫生生间采用感应应式/自闭式水嘴嘴和感应式/自闭式小便便器冲洗阀。2.各用水部门门均采用计量量收费(1).住宅每一一住户设户用用水表一只。水池、水箱溢流水水位均设报警警装置,防止止进水管阀门门故障时,水水池、水箱长长时间溢流排排水。八、环境保护措施施1.给水支管的的水流速度不不超过1.00m/s。2.水泵防噪隔振1)泵组采用隔振基础础;2)水泵进水管、出水水管设置可曲曲挠橡胶接头头和弹性吊、支支架,减少噪噪音及振动传传递。3)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阀采用静音式式止回阀,减减少噪音和防防止水锤。3.本工程污水水经化粪池处处理后排入市市政污水系统统处理,以免免对环境造成成污染。4.空调机凝结结水排水和机机房地漏排水水设独立排水水系统,排至至屋面或排水水明沟,以防防其它排水管管道的有污染染气体串入室室内。九、卫生防疫措施施1.消防水池设设自洁式消毒毒器,并定期期对池水进行行循环,防止止水质变坏。水水池通气管及及溢水管管口口加防虫网罩罩,防止杂物物尘埃进入池池内污染水质质。2.本工程总水水表之后设管管道倒流防止止器,防止红红线内给水管管网之水倒流流污染城市给给水。3.公共卫生间间内的蹲式大大便器采用脚脚踏开关冲洗洗阀,防止人人手接触产生生交叉感染疾疾病。4.室内污水排排水管道系统统设置专用通通气管,改善善排水水力条条件和卫生间间的空气卫生生条件。5.室内所用排排水地漏的水水封高度不小小于50mmm。第八章消防专篇消防给水共设三个个系统:室外外消火栓系统统,室内消火火栓系统,自自动喷水灭火火系统。1、物管、地下室设设室内消火栓栓给水系统。系系统设计执行行“建筑设计防防火规范(GB500016-20006)(2006年版)”。2、消防用水量和水水源室内消防用水量为为15L/s,室外消防用用水量为200L/s,消防持续续时间按2h,地下车库库自动喷淋用用水量为300L/s,消防持续续时间按1h,合计室内内消防用水量量216m33,室外1444m3。室外消防系统水源源取自城市给给水管网,与与生活给水合合用环状管网网。道路边建建筑物附近适适当位置设置置室外消火栓栓,间距保证证室外消防及及消防水泵接接合器要求,并并不大于1220米。室内消火栓系统由由地下室消防防水池、消火火栓泵、屋顶顶消防水箱及及消防稳压设设备、室内消消火栓、消防防水泵接合器器及管网等组组成。3、自动喷水灭火系系统地下室设置自动喷喷水灭火系统统。自动喷水水灭火系统由由消防水池、喷喷淋泵、屋顶顶消防水箱及消防稳压设备、湿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器、喷头、消消防水泵接合合器及管网等等组成。每组报警阀负担的的喷头不多于于800只。每个防防火分区设水水流指示器。每每组报警阀最最不利喷头处处设末端试水水装置。每个个防火分区最最不利喷头处处设试水阀。消防水池有效容量量216立方米,屋顶顶消防水箱有有效容积18立方米。4、管材:采用内外外壁热镀锌钢钢管,DN≤100的丝接;DN>1100的采用沟槽槽式连接。5、灭火器:根据“建筑灭火器器配置规范”,在住宅、物物管、活动室室各层相应部部位设置干粉粉手提式灭火火器。第九章电气方案说明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用用地红线图及及规划设计;;建设单位提提供的设计任任务书;国家家及江苏省有关设设计规范和设设计标准。参照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规范》GB5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系统设计规范范》GB501116-988《民用建筑电气设设计规范》JGJ166-20088《建筑物防雷设计计规范》GB500057-944(2000年版)《低压配电设计规规范》GB500054-955(1996年版)《建筑电气安装工工程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装》02D5001-2《电气照明和电气气设备安装》94D8661《常用灯具安装》96SD4469《工程建设标准强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设计范围1、高低压供配电系系统设计;室内照明、动力配配电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统设计;5、应急照明设计;;6、电视、电话通讯讯设计;7、防雷、安全接地地设计;变配电系统负荷等级:本项目目消防负荷及及事故应急照照明电源为二二级负荷;其其余均为三级级负荷。负荷容量:低层、叠排住宅用用电20.0KKW/户,共66户,Kx=0..5,总安装负负荷为1320..0KW、预计安装装容量为970.66KVA,在小区地地面设置两座座500KVVA的箱式变电电站;公寓住宅用电4..0KW/户,共146户,Kx=0..7,总安装负负荷为584.0KW、预计安装装容量为6000.0KVVA;配套用房用电800W/M2,Kx=0..8,建筑面积积为668M2,总安装负负荷为33.2KKW、预计安装装容量为39.0KKVA;地下室用电15WW/M2,Kx=0..7,建筑面积积为160775M2,总安装负负荷为241.1KW、预计安装装容量为262.55KVA;道路、景观照明总总安装负荷为为50.0KKW、预计安装装容量为50.0KKVA。以上2)~5)项在小小区地面设置置一座变配电电房,内设置置2x5000KVA干式变压器器。总计本小区预计安安装容量为2000KKVA。电源:本项目采用用两路高压线线路(10KV电源)由城城市电网引来来,引至小区区高低压配电电房。二路10KV高压电源源分别承担各各自的二分之之一用电负荷荷的供电,当当其中一路因因故断电或检检修时,由另另一路电源手手动投入供电电,提供消防防设备用电、事事故应急照明明及重要场所所用电。低压压供电系统根根据用电负荷荷的类别及区区域配置多组组变压器,同同类负荷的两两台变压器低低压侧单母线线分段运行,分分段母线设联联络开关,自自动--手动切换,并并有电气—机械联锁。高低压配电房:在在小区地面设设置一座变配配电所,内设设置2x5000KVA干式变压器器,供公寓及及地下室等用用电,靠近负负荷中心;设设置两座箱式式变电站,均均为500KVVA,供叠排及及低层住宅用用电,靠近负负荷中心;内内设置高低压压变配电所采采用聚脂干式式变压器。同同时提供道路路照明、景观观照明及音乐乐喷泉等公共共用电供电。高高压采用KYN型柜,低压压配电柜采用用GCS柜,低压设设无功率自动动补偿。低压配电系统:每每个单体建筑筑内采用“树干一放射”型混合配电电方式。导线线选用耐高温温型料铜芯线线;电缆选用用聚乙烯塑料料护套(或交交联)电力电电缆。室内布布线采用穿PVC塑料管(阻阻燃)沿墙、楼楼板、柱、梁梁暗敷;室外外采用穿SC焊接钢管埋埋地暗敷。照明系统照度标准:会所2200-3000LX,事故应急急照明5LX(住宅参照照《建筑照明明设计标准》GB500034-20004),车库75Lx。灯具选型:正常照照明选用节能能型荧光灯(电电子镇流),应应急照明选用用自带蓄电池池灯具,供电电时间大于30min,室外道路路照明选用高高效钠灯。电视、电话通讯电话引自市电话通通讯网,在小小区会所内设设弱电机房。线线路引至机房房经电缆交接接箱后,由总总机交换台分分别引至各用用户终端。电话容量:根据小小区规模暂定定450门(含远期期扩容);线路敷设:室外采采用穿SC焊接钢管埋埋地敷设,室室内采用穿PVC管沿墙暗敷敷;每户住宅内设置电电视终端插座座,每栋楼设设视频前端放放大器箱一个个,并有数字字电视接口。用户终端电平为665±5dBB。接地:机房内设防防电磁脉冲接接地和工作接接地,其接地地与防雷共同同,接地电阻阻不大于1欧姆;防雷设计:本项目防雷级别为为三类,在屋屋面沿墙、屋屋脊明敷¢10镀锌园钢作作为接闪器。利利用建筑物构构造柱内二根根主筋作为接接地引下线;;利用基础内内钢筋作为接接地极,并焊焊接成可靠的的电气通路,接接地电阻不大大于1欧姆。安全接地:小区内每个单体电电源入户处设设总等电位联联结。在每个个卫生间、设设备房均设局局部等电位联联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