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学原理计统计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五章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第六章时间数列统计学原理第七章统计指数第八章抽样调查第九章回归与相关分析第十章统计预测第十一章统计分析综述第十二章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总量指标三、相对指标四、综合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原则主要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总量指标的特点和运用2.理解和掌握各种相对指标的特点和运用3.理解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原则
第一节总量指标一.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三.总量指标的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绝对数指标)概念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总和指标。(1)反映国情、国力和企事业单位人、财、物的状况;(3)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2)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性指标,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工具;作用分类按反映总体的内容分按反映的时间状态分按计量单位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时期指标:连续计数;具有累加性;数值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间断计数;不具累加性;数值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数时期总量时点总量实物量劳动量价值量出生人数人口总数死亡人数t1时段t2时段t3时段t关于一个人口总体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直接汇总混合量折算汇总标准实物量=拖拉机混合产量=4台拖拉机标准实物产量=5台第二节相对指标一.
总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相对指标(相对数)概念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的比值,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1)反映总体内在的结构特征(3)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趋势。(2)用于不同对象的比较评价;作用种类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定义:是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基本公式:
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计划任数)*100%计算:(1)根据总量指标计算:
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水平/计划水平)*100%
分子分母同期,说明计划执行的总情况;不同期说明计执行的进度。节奏和均衡性。(2)根据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完成百分数/计划规定完成的百分数)*100%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的检查(绝对数)1.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2.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1)水平法:制定长期计划时,计划指标是以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来下达的计划完成程度=(计划末期实际达到的水平/计划规定末期应达到的水平)*100%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连续一年的时间水平和计划规定最后一年的水平相比较来确定的(2)累计法: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任务的计划完成程度=(计划期间累计完成数/计划期间规定的累计数)*100%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计划全部时间减自计划执行之日起至累计实际数量已达到计划任务的时间。例: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商品编号计划进口(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实际进口额(万元)第三季度进口额计划完成(%)累计至第三季度止进口额(万元)至第三季度止完成全年进口额(%)全年第三季度甲(1)(2)(3)(4)=(3)/(2)(5)(6)=(5)/(1)1680001700017164101.05310878.12880022002400109.1682077.53960024002410100.4672070.04940002350023550100.27444879.25956002390023971100.36644269.5合计2760006900069495100.720753875.2例:我国某五年计划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合计为12960亿元,实际完成情况如下表,则计划完成程度为:五年计划期间累计完成数/五年计划规定的累计数=19745.75/12960=152.36%年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123453019.623640.864496.544137.734451.00合计19745.75例:五年计划规定某产品产量最后一年达到42500万吨,实际执行结果,最后一年达到43500万吨,则:计划完成程度=(计划期末实际达到的水平/计划规定期末应达到的水平)*100%=43500/42500=102.35%即超额完成计划2.35%如果计划规定某产品2000年的产量应达到120万吨的水平,实际执行结果从1999年7月到2000年6月止连续十二个月产量已达到120万吨的水平,那么提前完成计划任务的时间为半年。计划完成程度的检查(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实际为基期的百分比/计划为基期的百分比)*100%例1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了15%,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0%+15%)/(100%+10%)=115%/110%=104.5%
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计划超额完成4.5%例2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
(100%-7%)/(100%-5%)=93%/95%=97.9%
表明:实际成本比计划任务降低了2.1%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1定义:在分组的基础上,总体中一部分数值与总体的比值,用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一般用百分数表示。2计算公式:结构相对数=(总体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各组结构相对数之和等于100%或13作用:
(1)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特征(2)通过不同时期相对数的变动,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3)能反映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
(4)在平均数计算中的应用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1定义: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用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2计算公式: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常用的比例形式有两种情况:
(1)将作为比较基础的数值抽象为1101001000,看比较的数值是多少;(2)将总体全部数值抽象化为100,求得各部分数值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然后将各部分的百分比连比得比例相对数。4与结构相对数的关系:可以互换;侧重点不同。5意义:分析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局部之间的数量是否协调,比例关系是否相适应和相平衡。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1定义:也叫类比相对数,是将两个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的综合指标,表示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2公式:比较相对数=(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100%3分子分母所属统计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必须一致,一般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4比较基础的确定有两种情况:
(1)一般对象。分子分母位置可互换;(2)基数典型化。不能互换。5可以用总量指标进行对比,也可用相对或平均指标对比6作用:反映现象之间的差别程度;
计算比较典型化的比较相对数,可找出工作中的差距,为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1定义: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用来表示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2公式: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3两种表示方法:复名数;百分数或千分数。4有正逆指标5作用:
(1)说明一个国家,地区,部门的经济实力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2)反映和考核社会经济效益;(3)为编制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1定义:是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上的对比。2计算公式: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3计算结果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六种相对数指标的比较不同时期比较动态相对数强度相对数不同现象比较不同总体比较比较相对数同一总体中部分与部分比较部分与总体比较实际与计划比较比例相对数结构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同一时期比较同类现象比较第三节综合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原则一.
总量指标的运用原则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正确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1正确选择作为对比标准的基数
从现象的性质特点出发,结合研究分析的目的选;要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选择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时期;
辨证的对待可比性。2严格保持对比的两个指标的可比性
计算方法可比;(产值)对象范围可比;(文盲率)计算单位可比;指标在不同空间比较时,资料所属的时期或时点也应该统一可比。3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应用(增长1%的绝对值)4各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例(基数)缺勤工日数占全部缺勤工日的%应出勤工日数占应出勤工日的%甲(1)(2)=(1):200(3)(4)=(1):(3)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7268603634303120208010402.33.35.8合计20010062403.2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2000年的工业总产值1980年的工业总产值1980年中国的国民收入1980年美国的国民收入多指标结合运用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动态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动态相对数部分与总体关系部分与部分关系横向对比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 第14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设计 冀教版
- 2025浙江青嘉建设有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解析宠物饮食的实证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招聘600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聊城市市属企业统一招聘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汽车发动机维修与检测试题及答案
- 咸阳市兴平市公费师范生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四川南充临江东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制员工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约305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静电面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第二单元+新音乐启蒙+课件【高效课堂精研】高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必修音乐鉴赏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未来展望
- 体育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淞沪会战》课件
- 《社区共治共建共享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300字
- 软件代码审计与测试作业指导书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
-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票机
-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 2024版互联网企业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