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温家宝

“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世界教育报告》一位父亲带小孩去学校报名。当他一听老师介绍学费要多少多少的时候,忍不住大声嚷嚷起来:“这么贵!我都可以买到一头猪了!”老师纠正他说:“不!那样你就有两头猪了。”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2.理解”国运兴衰,系与教育”的深刻含义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蓬勃发展教育奠基教育挫折教育繁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奠基篇-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提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初步建立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确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1确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奠基篇-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建国初的文化教育方针(依据)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表现:改造旧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example奠基篇农民在田间识字example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奠基篇example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

工人速成中学学习奠基篇example奠基篇劳模郝建秀(中)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后任纺织工业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example奠基篇example奠基篇(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1949年1964年60%以上38.1%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年均扫盲604.3万人奠基篇2提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奠基篇-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教育性质:为人民大众服务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多种形式办学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情况一览表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初等学校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1949205所11.7万5219127万34万多所2400万人1965434所67.4万人81274所1432万168万多所11620万人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67.4万人1947年的3.3倍中等学校1432万人1946年的6.9倍

小学11626.9万人1946年的3.9倍——《千秋基业壮丽诗篇——共和国教育50年》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1999年)挫折篇-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动乱对教育事业的冲击和破坏所谓的“教育革命”文革时期教育破坏带来的影响挫折篇挫折篇“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

挫折篇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挫折篇

中学生停下正常的学习,扛着红缨枪参加官方组织的文革...

挫折篇挫折篇挫折篇语文挫折篇挫折篇挫折篇挫折篇挫折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总数累计已达1700万人。挫折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挫折篇挫折篇挫折篇工农兵学员在上课挫折篇

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挫折篇

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以阶级斗争为纲。所谓阶级斗争就在党内,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一时期打倒了包括刘少奇、邓小平在内的一大批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人。全国划分的两大阶级就叫“红五类”和“黑八类”。红五类是:工人、贫下中农、军人、干部、烈属;黑八类是:地、富、反、坏、右(又称黑五类)、判徒、特务、资本家。知识分子不是革命的依靠的力量,而是被改造的对象。“四人帮”把知识分子称作“臭老九”,即黑八类中的第九类。——《文革中的教育》教育方针改变,教育为政治服务1、文革中教育的特点?2、文革的教育导致的后果?发展篇-新时期教育的蓬勃发展

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教育的“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的法律保障和“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的全面发展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发展篇发展篇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号是:全国流行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清华学子)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发展篇发展篇

“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邓小平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邓小平邓小平如此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发展篇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发展篇加强教育立法这些法律的制定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使教育纳入“依法治教”的轨道。教育法律法规开始正式实施的时间《学位条例》1981年《义务教育法》1986年《教师法》1994年《教育法》1995年《职业教育法》1996年《高等教育法》1999年《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年1986年2006年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义务教育法》对比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6.72%12.21%15.88%23.5%2001年1997年1990年80年代初(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展篇

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篇成就: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等教育法》发展篇知道时代背景了解教育指导方针了解内容认识影响奠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造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制,调整各级学校。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教育。半工半读教育,多种形式办学。(扫盲教育)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知道时代背景了解教育指导方针主要了解内容认识影响奠基挫折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文革时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扫盲教育……为教育和国家发展的奠基严重阻碍教育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教育革命”知道时代背景了解教育指导方针主要了解内容认识影响奠基挫折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扫盲教育……为教育和国家发展的奠基严重阻碍教育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教育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义务教育……“教育革命”

当代中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畅所欲言对此你有何建议?

1991年4月15日“希望工程”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希望小学的校门。你认为现在的中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待遇偏低;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难以落实;阅读《1957-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年份19571960196519711997学校229所1289所434所328所2170所④对我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曲折发展,你有何感想?回答:①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多,原因是什么?②1960-1971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又是什么?③1971-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教育大跃进”造成。“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教育和按教育规律办事。1、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制定新的教育方针德育放在重要位置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培养少数民族干部2、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过渡时期B.十年探索时期C.“文革”十年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AB3、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性质确定下来的是A、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为人民服务》4、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回国,投身国内建设B、国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C、国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BC5、实施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向科学进军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AD6.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旧教育制度的改造措施不包括A.创建人民教育制度B.收回教育主权C.改革学制D.实行义务教育阅读《1957-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年份19571960196519711997学校229所1289所434所328所2170所④对我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曲折发展,你有何感想?回答:①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多,原因是什么?②1960-1971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又是什么?③1971-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各项制度的实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教育和按教育规律办事。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提出②“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创办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④完善教育立法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⑤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

A.科教兴国B.教育革命C.C.三个面向D.信息高速公路(D)(A)(B

)1、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制定新的教育方针B.德育放在重要位置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2、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过渡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