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十七年小说《百合花》_第1页
第五讲十七年小说《百合花》_第2页
第五讲十七年小说《百合花》_第3页
第五讲十七年小说《百合花》_第4页
第五讲十七年小说《百合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合花》赏析茹志娟简介

1925年9月生于上海,祖籍杭州。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后才断续在一些教会、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中学。

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后一直在文工团工作,当过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等职。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南京军区转业到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

1958年发表代表作短篇《百合花》成名。

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中国作协会员。

1977年当上海七届人民代表。曾为《上海文学》编委。主要作品《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作品:

《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

《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年第3期)

《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年1月)、

《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

《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短篇小说集

《关大妈》

《剪辑错了的故事》

《茹志鹃小说选》等

王安忆母亲。

《百合花》1981年同名电影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崔新琴、葛建军、沈丹萍等主演17年文学众多革命战争题材,唯有茹志鹃《百合花》别样格调,带来一缕人性化的情感清风。作者对战争和死亡、人物和事件所持思想情感\价值立场复杂暧昧,造成作品思想的复杂、多元。

《百合花》思想意蕴从三个层面理解:

政治意识形态层面——一曲军民鱼水深情的赞歌;

普遍人性层面——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人道主义和女性价值立场——一曲哀悼美好生命死亡的挽歌。一、军民鱼水深情的赞歌

政治意识形态层面解读《百合花》,首从茅盾开始。

“(它)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敬可爱的通信员),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许多作家曾付出过心血的主题”。赋予该小说政治思想教育合法地位,成为讴歌军民鱼水深情的一曲赞歌。改革开放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政治化阐释有违作品真实意蕴。普遍认为该作品表现普遍人性或爱情。这种二者必居其一、非此即彼思维模式导致批评失误的致命病根。该小说确具有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意义。一、军民鱼水深情的赞歌首先,从作品描写内容看。描写战斗前沿阵地和包扎所事情,前线战场被推向幕后,前沿包扎所的事情推向幕前——这样场景设置最能体现军民团结、相互帮助的亲密感情。

其次,从“百合花”这一意象象征意蕴看暗示军民鱼水深情主题。百合花名字——“百年好合”寓意,常被印在新婚被子上。新媳妇只盖三天,就永远盖在烈士通讯员身上。这被子本身,就有了另一种“百年好合”的寓意,即军民情谊长存不绝。二、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从普遍人性层面解释作品意蕴,首先作者本人。

“它实实在在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既暗含对战争年代美好人性的爱,也包括青年男女之间纯洁之爱。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通讯员与新媳妇间纯洁友爱来阐释作品。

“表现战争中令人难忘的、而且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托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首先,从作者创作意图看。作者说:

“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里也如此⋯⋯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其次,从作品内容构成看。大量篇幅写三个人物间的言行、心理、表情,通过这些以心理活动为主的内容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写出人性的美好。

小通讯员身上显现出生命的年轻美好大量笔墨,憨厚、朴实、羞涩、真诚,也活泼,有爱心。如“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热爱生活,生命充满活力,载着希望。“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特别是新媳妇对通讯员态度的急剧变化——从通讯员向她借被子遭拒,到亲自将新婚被子盖在他的遗体上,没有过多渲染,表现出战争时期人与人间圣洁美好的情爱。作品最后:“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白色本身象征纯洁美好白色的百合花,更加强化战时人与人间面对生离死别所产生的纯朴、圣洁的美好人性和情爱。再次,从百合花意象的象征意义看三、哀悼美好生命死亡的挽歌

作品中几处“我”对往事的追忆,对往日和平日子的向往,隐秘表现出作者对战争厌倦,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百合花》将战争中人、人情、人性高度统一《百合花》最感人的:是人性的存在。主人公“小通讯员”,

并未刻画成“高大全”的英雄——视点定位平凡与普通。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未写战场杀敌如何英勇——写他为“我”带路及借被子两个场面。质朴憨厚、腼腆、不善言辞,怯于异性交往特点。细节描写成功写小通讯员为“我”带路,由于“我”是女性,不愿与“我”接触,“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但心地善良,还很照顾“我”,处处透露他的细心妥帖:“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借不到被子发牢骚:“老百姓死封建”,但当得知借的“人家结婚的被子”,又想送还,完全不计较受的委屈,表现他通达的一面。小处见真诚,小通讯员形象自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有缺点,会发牢骚,并不十全十美,但他身上有更多闪光点,二者自然结合一起,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小战士形象。第二位人物俏俊“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喜气。对“同志弟”朴素天然骨肉情深,一旦理解战争意义、他生命的价值,毫不犹豫将心爱嫁妆敬献。小通讯员牺牲后反应:只发出两声短促的“啊”声,但却充分表明她的震惊和难过以及对其敬佩之情。当医生宣布小通讯员已经牺牲,“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的、密密的、缝着那个洞。”借被子时留下的遗憾,现在表面补衣服,其实也是缝补她内心的歉疚之情。当卫生员抬来棺材,要把通讯员放进去时,悲痛懊悔之情刹那全部爆发:“劈手夺过被子”,亲手盖在通讯员身上。作品达到高潮,“新媳妇”内心纯朴、圣洁的感情随着她一系列无言的行动有力表现。《百合花》的文学价值一、对战争文化心理的选择性叛逆和承袭。

复杂的战争文化心态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三个特征:

第一,明确目的性和功能性,文学的宣传职能与文学真实性的冲突;

第二,二分法思维习惯被滥用,文学创作多种雷同化模式;

第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基调的确立,形成统一的审美风格特征。

《百合花》的叛逆性和承袭性在这三方面都有所体现。用茹志鹃的话,《百合花》的情节建构和人物设置是在一种“麻里木足”状态下进行:

“在当时那种向左转、向左转、再向左转的形势下,我站在原地没有及时动,原因是处于年轻无知的一种麻木。”《百合花》目的性很模糊,也谈不上什么功利性。细节上的某些矫作痕迹

如枪筒里插的小花——活泼焕发的内在情感在一个性格羞涩的通讯员身上的外在标志,但太露痕迹,脆薄幼稚的表面搭配。

又如小通讯员给“我”的两个硬馒头——不早不晚在他死去时出现在凑手的地方被“我”摸到,经不起推敲。相比“大公无私、英勇无畏、不会死亡,没有性欲,没有私念⋯⋯”的英雄形象,已非常贴近真实。《百合花》式的行文风格和人物,构成对战争文化心理第一特征的颠覆。二女一男不平衡格局的巧妙设置二分法思维仍然存在,只是形式转为隐性。虽不直接出场或不作为谴责的重点,但敌人的丑恶和罪犯嘴脸并没有改变。小通讯员虽从神变成人,但仍然是一个没有什么“硬伤”的形象。但茹志鹃刻意求新的审美取向使作品走出雷同化模式的制约。作一个假设:

如果手头上有三种形象(人物):奋不顾身、视死无畏的战士(通讯员死时表情很安详)、美丽活泼的女兵、纯情羞涩的新媳妇。

习惯思维:让女兵和新媳妇合二为一,然后和英雄发生纯真的爱情,最后虽然英雄壮烈赴死,女兵仍然秉承遗愿继续革命,中间插上临终交党费等红色情节。

但《百合花》独辟蹊径。用二女一男不平衡格局,写美好微妙的真挚情感。这种情感由于通讯员的死,未最终定位——没走向俗套,得以保持朦胧的美感,体现了构思的精巧细致。

《百合花》独辟蹊径

1.许多篇章对通讯员憨厚平凡、羞涩忸怩性格进行铺叙。“扑雷”一幕——只用淡淡几笔转述概括。2.通讯员牺牲后,两个女性人物都没涕洒滂沱,任何具有仇恨意味和阶级斗争色彩的言语——更多是对纯真美好之逝的痛惋和追悼。

3.文章结尾

当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这位平常的、拖毛竹青年人的脸的时候。尽管一再强调这个生命“平常的”“拖毛竹的”,但愈平凡愈靠近生活本真,愈能激发心底的感伤——人类永恒的情愫。阶级意识被人心人情最大限度地冲淡了。

小结《百合花》对战争文化心理有反叛,同时也不可避免带着这个历史话境的符号特征。茹志娟独有的明朗秀丽的审美直觉在50年代超前的,隐约闪烁“文革”后的文学价值取向的新光芒。无疑难能可贵。《百合花》找到时代的切合点50年代中后期,战争题材风靡一时,成为文学创作热点:

场面宏大、酷烈严峻的战争广泛运用敌我二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