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_第1页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_第2页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_第3页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_第4页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医学院贺孟来2011.8.10第三章血液

目录

第三章血液概述血液的功能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二节血细胞生理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

目录概述血液的功能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第三章血液概述一、血液的主要功能1.运输:营、O2、CO2、H、废物内分泌腺H血组食物消化后的营养物空气肺液织肾营、O2、HO2CO2O2CO2CO2、废物代谢产物2.缓冲调节:酸碱、体温

3.免疫与防御(1)血细胞:淋巴细胞、WBC、单核细胞(2)血浆:免疫球蛋白、补体

4.生理止血凝血因子、抗凝与纤溶物都是血浆蛋白。

5.为体液的一部分,构成机体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内液:

占40%

组织间液(15%):管外C周、局部流动、与血体液

液交换、包括淋巴液、CSF、胸膜腔

细胞外液:液、关节囊滑液、组织液

占20%

血浆(5%):管内血C周、全身流动与组织间交换、与外界交换(肺、消、肾、皮)

(占体重60%)

目录概述血液的功能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浆(二)血细胞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血浆血细胞血浆血细胞

目录概述血液的功能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二)血细胞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浆(50-60%,水91-92%,溶质8-9%)1.制备血浆的方法:将抗凝血置0.5mm直径离心管3000转/分X30分钟.2.血浆成分(1)血浆蛋白:A、G(α、β、γ)、纤维蛋白原(2)非蛋白氮(NPN):20-35mg/100ml血液(3)不含氮的有机物:葡萄糖80-120mg/100ml血液(4)无机盐:Na+、Ca2+、Mg2+、K+、Cl-3.血浆蛋白功能(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白蛋白。(2)维持激素等相对较长时间的半衰期。如白蛋白结合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3)运输功能:如作为载体(白蛋白、球蛋白等)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和药物等。(4)参与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原)、抗凝(抗凝血酶Ⅲ)纤溶(纤溶酶原)等。(5)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功能。

目录概述血液的功能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浆

(二)血细胞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二)血细胞(40-50%)1.类型:

Rbc最多,占99%。Wbc最少。Pt

2.血细胞比容:血C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成男:0.45-0.50成女:0.37-0.48新生儿:0.55

目录概述血液的功能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浆(二)血细胞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二、血量

1.血量:体内血浆和血细胞量的总和。

成人血量为体重的7-8%,即70-80ml/kg60kg的人,血量约为4.2-4.8L。2.称循环血量和贮存血量(1)人体血液约90%在心血管内循环流动,称循环血量。(2)另有10%的血液贮存在肝、肺、肠系膜、皮下静脉等处,称贮存血量。

目录概述血液的功能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浆(二)血细胞二、血量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血液的比重:1.050-1.060血浆:1.025-1.030Rbc:1.090-1.092(二)血液的粘度(与水相比的相对粘度)全血4-5,血浆1.6-2.4(取决于Rbc)(取决于血浆蛋白质)

(三)血浆渗透压

1.渗透压的含义(1)渗透现象:水通过半透膜的现象(2)渗透压:半透膜两边,溶质颗粒吸(拉)水力量。(3)规律:①渗透压∝溶质颗粒数目(即溶质浓度)②水从低渗→高渗(4)条件:(1)半透膜(2)溶质颗粒2.血浆渗透压的含义

(1)形成条件:2)溶质:晶体:无机盐、G、尿素胶体:蛋白质(白蛋白)(A)3)半透膜:细胞膜:孔小,某些晶体不通过毛细血管膜:孔大,晶体可通过,胶体不通过

(2)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半透膜两边溶质颗粒吸(拉)水的力量。

1)血浆晶体渗透压:红细胞膜外,血浆晶体颗粒(Na+)拉水的力量。

2)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颗粒(A)拉水的力量。3.血浆渗透压的作用(1)血浆晶体渗透压:①影响Rbc膜内外水的移动,②维持Rbc正常形态。临床意义:①大量输液必用等渗NS;②抽血化验必用干空针,如测血清钾。(2)血浆胶体渗透压:①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的移动,与水肿有关。②维持血容量。(临床:肝硬化、肝癌、肾炎、营养不良→水肿)

4.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比较

比较项晶渗压胶渗压来源晶体物质胶体物质(主要为Na+、cl-)(主要为白蛋白)颗粒数目多少渗透压大小大小作用影响水进出Rbc影响水进出毛细血管

(四)血液的pH

1.pH:为7.35-7.45,

2.取决于血浆中的缓冲对。Hb钾盐/Hb;HbO2钾盐/HbO2;Na2HPO4/KH2PO4;NaHCO3/H2CO3通常主要的缓冲对为NaHCO3/H2CO3=20/1=20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四)红细胞的破坏三、白细胞的生理四、血小板生理第二节血细胞

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起源于造血干C。造血过程:期从G0期→细胞周期1.造血干C2.定向祖细胞3.前体细胞4.成熟血细胞(详见图3-1)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四)红细胞的破坏三、白细胞的生理四、血小板生理二、红细胞(Rbc)的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1.正常数量:男(4.5~5.5)5.0X1012/L女(3.5~5.0)4.2X1012/L2.Hg含量:男120~160g/L女110~150g/L3.形态:双凹蝶形,无核,直径约7~8μm。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四)红细胞的破坏三、白细胞的生理四、血小板生理

(二)Rbc的生理特征和功能1.Rbc的生理特征(1)可逆变形

(可塑性)

1)现象:

2)影响因素:

①变形能力∝S/V(双凹形Rbc表面积S>球形Rbc,V为Rbc体积)

②变形能力∝流动性∝膜弹性/粘滞度(膜胆固醇,弹性;Hb变性或Hb浓度,粘滞度)

(2)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与血沉(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1)含义:①悬浮稳定性:Rbc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

②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抗凝血放入小玻管中,垂直静置,Rbc缓慢沉降,以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即第一小时末的血浆柱,mm/h)称为血沉。

两者关系:悬浮稳定性∝1/ESR2)悬稳原因:

①轴流:使Rbc难靠管壁,不易叠连。②比重接近:Rbc1.09,血浆1.03,差0.06③Rbc表面荷负电,相斥不易叠连。④Rbc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阻碍Rbc下沉。

3)影响ESR的因素:血沉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浆,不在Rbc本身.

①A、卵磷脂:Rbc悬稳性,减慢血沉

②纤维蛋原、球蛋白、胆固醇:悬稳性,加快血沉(叠连ESR)

(3)渗透脆性与溶血1)渗透脆性的表示方式渗透脆性∝1/渗透抵抗力

生理:衰老Rbc渗透抵抗力小,渗透脆性大,易破,溶初熟Rbc渗透抵抗力大,渗透脆性小,不易破

临床:溶血性黄疸:渗透抵抗力小,渗透脆性大阻塞性黄疸:渗透抵抗力大,渗透脆性小

鉴别参考

2)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①等渗溶液:溶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0.9%Nacl,5%G,1.9%尿素(透与不透溶质)不透)(不透)(透)

②等张溶液:溶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0.9%Nacl,5%G(不透溶质)(不透)(不透)∴等张溶液等渗溶液(4)Rbc膜的通透性高分子物质:蛋白质不能通过低分子物质:O2、CO2-单纯扩散G、AA-易化扩散电解质:Na+、K+—主、被动、难通过CL-、HCO3-—易通过

注:血液低温久存、血浆钾浓度,因低温代谢停止,Na+-K+泵停止活动。2.功能:(1)运输: O2、CO2(2)缓冲:Hb钾盐/Hb;HbO2钾盐/HbO2;K2HPO4/KH2PO4;KHCO3/H2CO3。

(3)免疫:在激活单核细胞过程中起作用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四)红细胞的破坏三、白细胞的生理四、血小板生理(三)Rbc生成和调节

1.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1)原料1)铁(成人20-30mg/天)来源:外源性-食物5%,内源性-Rbc破释95%代谢:骨髓(有核Rbc内):Fe2++原卟啉

血红素

(上段)肝、脾、小肠粘膜:铁蛋白形成贮存

吸收Fe2+小肠与血浆运铁白结合

2)蛋白质:25mg/日需量血红素+珠蛋白Hb(2)成熟物质:维生素B12:5μg/日需量叶酸:100μg/日需量(3)生成场所:骨髓

2.影响因素:上述原料中铁、蛋白质与胞浆成熟有关;B12、叶酸与细胞核成熟有关。

(1)珠蛋白:有4条肽链(α、β、γ、δ)①β链合成障碍β型地中海贫血②珠蛋白缺乏Hb(2)铁→血红素→小C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原因:失血。(3)内因子:B12+内因子→内因子-B12复合物→B12入血

(回肠)

内因子留下(4)骨髓:受放射线和氯霉素的作用而发生再障(4)叶酸与B12叶酸(辅酶)合成DNA内因子促进B12吸收∴叶酸、B12红骨髓生成Rbc内因子核成熟、分裂大C高色素性贫血(核质分离)

促进DNA3.生成调节早期红系祖C(爆式集落形成单位):依赖爆式促进活性的刺激。如:白细胞介素-3和粒-巨噬集落细胞形成刺激因子的刺激作用。(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本质:糖蛋白,相对分子量34000作用:a.促进晚期红系祖C增殖b.促进幼红细胞增殖c.促进网质Rbc释放d.促进DNA与Hb合成来源:肾血清因子②肾外:肝、胃①肾内:

BPA(爆式促进活性刺激物)(EPO)(2)雄激素:①间接刺激肾产生EPO增加。

②直接刺激骨髓造血。

(3)T3,T4,GH,Cortisol也有促进作用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四)红细胞的破坏三、白细胞的生理四、血小板生理(四)Rbc的破坏1.寿命与溶血(1)寿命:120天,每4个月血中全部Rbc更新一次。(2)溶血:RbcHb尿(Hb尿)+触珠蛋白(α2-G)肝脱铁血红素胆色素粪

>100mgHb/100ml血浆Fe2+肾血浆

2.破坏的部位

(1)血管内:打击皮肤、溶血物质、异型输血、磺胺药等。(2)血管外:肝、脾(狗猫:贮血库,人;破坏异常Rbc,Rbc的坟场、非屠场)吞噬。

3.溶血机制(1)Rbc膜变性:①衰老Rbc:S/V,脆性,ATP②溶膜物质:胆汁、胆盐免疫球蛋白、吸附补体Rbc致敏溶血性蛇毒(磷脂酶)各种麻醉剂:乙醚、氯仿(2)Rbc内酶异常:先天缺乏6-P葡萄糖脱氢酶(蚕豆病:先天缺乏6-PD+后天进食生蚕豆溶血)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的生理(一)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三)白细胞的生成和调节(四)白细胞的破坏四、血小板生理三、白细胞(Wbc)生理功能(一)分类与数量

1.分类吞噬细胞:粒C、单核C免疫细胞:淋巴C

有颗粒Wbc:N、E、B无颗粒Wbc:M、L(1)按功能分(2)按有无颗粒分

2.数量:总数4~10X109/L项目NEBML计数X109/L2~70~0.70~0.10.1~0.80.8~4占百分数(%)50~701~40~11~720~40

生理变异:①新生儿②下午③进食④孕末、分娩⑤营养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的生理(一)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三)白细胞的生成和调节(四)白细胞的破坏四、血小板生理(二)各类Wbc的功能

1.中性粒C(N):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

(1)吞噬化脓性细菌与异物,防止病菌扩散:大量溶酶体酶。(2)清除免疫复合物、坏死组织与衰老Rbc

2.嗜酸性粒C(E):(1)抑制B的致敏(脱敏)B与肥大C→E趋化因子A→E赴病灶(2)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3.单核C(M.monocyte)入组织中发育成巨噬细胞,具有比噬中性粒细胞更强的吞噬能力。(1)吞噬、杀灭某些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2)间接参与免疫:促使L.C发挥免疫作用

(3)识别、杀伤肿瘤C:如白花蛇舌草治肿瘤、抗炎

4.嗜碱性粒C(B):颗粒释放许多物质:(1)组胺与过敏性慢反应物质(SRS)如白三烯作用:a、P毛,缩支b、致过敏症:哮、疹

(2)肝素:a、激活脂酶,使脂肪脂酸+甘油b、抗凝

(3)E趋化因子A:吸引E以限制B的过敏反应

5.淋巴C(L):免疫

胸腺:分化为胸腺依赖式淋巴C(T、C),占淋巴C总数的80-90%,更新率慢,长寿淋C,生存数月,产生淋巴因子,排斥异体C,参与细胞免疫。骨髓:分化为骨髓依赖式淋巴C(B、C),10-20%,更新率快,短命淋C,生存数日,产生免疫球蛋白(合成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干C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的生理四、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形态结构、数量与功能(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四、血小板(Pletelet,Pt)(一)形态结构与数量1.形态结构与数量

由巨核C脱落、不完整C(100~300)X109/L<50X109/L淤点或淤斑。

>300X109/L出现高凝。

2.Pt功能:(1)参与机体的生理止血(2)促进血液凝固过程(3)修复血管内皮和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的生理四、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形态结构、数量与功能(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二)生理特性

1.黏附:

(1)含义:血小板与非血小板(内皮下成分-胶原纤维)粘连(2)机制:

Pt膜糖蛋白(GPIb)

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vWF)、f蛋白原内皮下:胶原Pt糖蛋白Ib(GPIb)vWF(桥)血管内皮胶原F

2.聚集(1)含义:血小板之间相互粘连

生理致聚剂:ADP、凝血酶、Adr、5-HT、组胺、TXA2病理致聚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

①ADP:外源性低浓度ADP第一相可逆聚集,快外源性高浓度ADP内源性ADP②血栓素A2(TXA2):促聚、缩管③胶原:只引起不可逆的第二相聚集④凝血酶(Ⅱ):似ADP呈剂量依赖关系,但Ⅱ可使洗净了的Pt聚集,ADP则否,除非加入f蛋白原。

第二相不可逆聚集,慢(2)机制:

(Pt无力症:GPⅡb、Ⅲa不聚集)PtPtTXA2PGI2

cAMP促聚cAMP抑聚GPⅡb、Ⅲa(见后表)Ca2+为纤维蛋白原前列环素和血栓烷A2对机体作用之比较前列环素(PGI2)血栓烷A2(TXA2)主要合成部位血管内皮C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激活抑制cAMP胞质Ca2+浓度血小板聚集抑制促进血管平滑肌舒张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收缩其他保护细胞溶解细胞(1)弱刺激α颗粒释放(快):PF3、PF4、vWf、I0、β-血小板巨球蛋白、Ptv原生长因子。(2)较强刺激致密颗粒释放:ADP、ATP、5-HT、Ca2+(3)更强刺激溶酶体颗粒释放:酸性蛋白水解酶、组织水解酶凡促进Pt聚集因素促Pt释放凡抑制Pt聚集因素抑Pt释放3.释放

4.收缩:血栓收缩蛋白5.吸附:凝血因子

目录第二节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的生理四、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形态结构与数量(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目录第三节生理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四)血液凝固的调控三、纤维蛋白的溶解第三节生理性止血一、生理止血的基本过程含义:小血管损伤出血,几分钟后自行止血。衡量指标为“出血时间”(正常1-3分钟)过程:1.受伤小血管收缩

2.Pt止血栓形成-血小板粘着→聚集→再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子;堵塞伤口。3.血液凝固-启动凝血系统,发生血液凝固,加固止血栓,称二期止血。

损伤性神经反射血管肌源性收缩血小板释放的收缩物质如:5-羟色胺、TXA2Ⅰ

目录第三节生理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四)血液凝固的调控三、纤维蛋白的溶解二、血液凝固含义:流动的液态血变为不流动的凝胶态血的过程,称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Ⅰ→

Ⅻ1.Ⅲ因子为组织因子,强因子。2.Ⅳ=Ca2+,Ⅴa=Ⅵa(故为Ⅻ个因子)3.除Ca2+与磷脂外,均为蛋白质。4.丝氨酸蛋白酶:Ⅱ、Ⅶ、Ⅸ、Ⅹ、Ⅺ、Ⅻ、Ⅻ能对特定肽链进行水解,但需被激活后才有作用。5.肝内并且需维生素K参与合成的因子:Ⅱ、Ⅶ、Ⅸ、Ⅹ。Ⅰ

目录第三节生理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四)血液凝固的调控三、纤维蛋白的溶解(二)凝血过程三个基本步骤

+Ⅴ+Ca2++Pt

①凝血酶原(Ⅱ)②纤维蛋白原(Ⅰ)③

凝血酶原激活物(复合物)ⅩaCa2+凝血酶(Ⅱa)纤维蛋白(Ⅰa)Ca2+图:血凝块

目录第三节生理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四)血液凝固的调控三、纤维蛋白的溶解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ⅩⅩa的途径)(1)内源性途径

①过程:Ⅻ

②特点:因子全在血浆,FⅫ被激活而启动,且反应慢胶原、异物K(激肽释放酶)PK表面激活ⅫaHKⅪⅪaⅨⅨaCa2+ⅩⅩaCa2+PtⅧ(20万倍)凝血酶原激活物Va、Ca2+、Pt

(2)外源性凝血途径

①过程:(组织因子、强因子)(1000倍)

Ⅶ-Ⅲ

ⅩaⅢⅦCa2+Ca2+PtTFPIⅩa(-)凝血酶原激活物Va、Ca2+、Pt(-)②特点:参与因子FⅢ,组织损伤、暴露F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且反应快。

目录第三节生理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2.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四)血液凝固的调控三、纤维蛋白的溶解fⅦ-Ⅲ2.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生成过程

①内、外源性凝血之分仅指Ⅹa形成以前,一旦Ⅹa形成以后,就无内、外源之分了。②内、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内源:Ⅻ、PK、HK外源:Ⅲ因子的暴露③内外源性凝血,谁是关键?昔:内源性凝血今:外源性凝血小结

理由:

a、Ⅻ、PK、HK缺乏出血症状Ⅶ缺乏出血症状b、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TFPI)ⅨⅨa(内)C、Ⅲ为强因子,反应快。内、外源熟主?昔:内源性凝血今:外源性凝血

目录第三节生理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四)血液凝固的调控三、纤维蛋白的溶解

(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1.

Ⅲ因子为生理性凝血的启动物,与Ⅶ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启动血液凝固。因Ⅲ因子镶嵌在细胞上,起锚定作用。2.放大作用由于有组织途径抑制物存在,对FⅩa与F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有灭活作用,因而生成的凝血酶量少。但凝血酶对FⅤ、FⅧ、FⅪ和血小板的激活有放大效应,通过“截短的”内源性途径形成大量的酶Ⅹ复合物,形成足量的FⅩa和凝血酶,完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目录第三节生理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四)血液凝固的调控三、纤维蛋白的溶解(四)血液凝固的控制(抗凝系统)

1.血管内皮的抗凝血作用-屏障作用,阻止凝血因子等与内皮下成分接触。2.纤维蛋白吸附、血液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生理性抗凝物质(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1)抗凝血酶Ⅲ(肝C、血管内皮分泌):是主要的。①可灭活Ⅸa、Ⅹa、Ⅺa、Ⅻa、Ⅱa。②能与活性中心的丝氨酸蛋白酶残基结合而灭活其活性。它与肝素结合后,可增加抗凝作用2000倍。

2)肝素辅助因子Ⅱ(其次)。(2)蛋白质C(肝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1)以酶原形式存在。2)可被凝血酶激活。(凝血酶离开损伤部位后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后)。3)灭活Ⅴa、Ⅷa;阻碍Ⅹa的作用;促进纤溶。(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2)是外源性凝血的特异性抑制物。为主要的生理抗凝物。3)主要是结合fⅦ-Ⅲ复合物而起作用。

4.肝素(肥大C、B分泌):强,但血中甚微。

(1)与抗凝蛋白质(如抗凝血酶C)结合;(2)刺激血管内皮释放外源性途径抑制物;(3)增强纤溶(增强蛋白质C活性)临床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实验用于抗凝。

目录第三节生理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二、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四)血液凝固的调控三、纤维蛋白的溶解三、纤维蛋白的溶解(纤溶)(一)纤溶:纤溶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溶性多肽)(二)纤溶系统:包括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溶酶(血浆素)、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液化)纤溶过程血栓形成后

血小板

血小板(晚期)(早期)

PF6

纤维蛋白可溶性多肽子宫、甲组织激活物肾小管尿激酶FⅫ释释(三)抑制物纤溶酶——+(EACA、α2抗纤溶酶)血栓形成前释纤溶酶原(一)纤溶酶原激活(二)纤溶酶的降解纤维蛋白-锚定四、凝血与纤溶的关系1.正常血管内无大块凝血理由:(1)血流快(2)管壁光滑(3)抗凝物(抗凝血酶Ⅲ、肝素、蛋白质C)(4)纤溶物(组织激活物甲、子宫)(5)其它:①电荷斥力②PGI2、NO(A硬化者管壁细胞形成PGI2、NO少,易形成血栓)。

(但是1973年Haft给狗注射NA4μg/kg·min,持续4小时,发现Pt在完整血管壁粘聚,提示应激猝死,可能与内源性CAPt粘聚,阻塞小血管有关。)2.正常时有少量纤维蛋白形成,却又不断降解为可溶性多肽,使凝血与纤溶形成一个稳态。

凝血纤溶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纤溶酶纤维蛋白可溶性多肽内源外源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一)血型(二)红细胞凝集(三)几个基本概念二、红细胞血型三、输血原则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一)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类型。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一)血型(二)红细胞凝集(三)几个基本概念二、红细胞血型三、输血原则(二)红细胞凝集:是指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一起使之混合,则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一)血型(二)红细胞凝集(三)几个基本概念二、红细胞血型三、输血原则(三)几个基本概念

Rbc凝集的本质——免疫反应蛋白质、大分子物血浆或体液中产生相(抗原)对抗的特异性球蛋白(抗体)注入统一机体1.免疫:抗原机体抗体的过程叫免疫。2.抗原:能引起免疫反应的入侵因子叫抗原。多为蛋、糖或糖蛋白3.抗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球蛋白。由淋巴结中浆C产生。

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包括凝集、沉淀、中和…)产生甲.Rbc膜上抗原(凝集原)Rbc凝集乙.血清中的抗体(凝集素)Rbc不凝集故Rbc凝集的本质是一种免疫反应。起作用无作用抗体(抗A)抗原(A)抗体(抗A)抗原(B)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分型2.ABO血型系统抗原3.ABO血型系统抗体4.ABO血型的的遗传5.ABO血型鉴定(二)Rh血型系统三、输血原则二、红细胞血型1901年由Landsteiner首先提出的。按Rbc膜上所含抗原不同而分。目前已发现29个血型系统,如ABO。P、Rh、Vewis、Diego…等。在同一个血型中又发现了亚型的存在。29个血型系统中在输血实践中意义较大的是ABO与Rh两个血型系统。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分型2.ABO血型系统抗原3、ABO血型系统抗体4.ABO血型的的遗传5.ABO血型鉴定(二)Rh血型系统三、输血原则(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分型(1)依据:是根据Rbc膜上所含的抗原类型分为四型。

血型Rbc膜上含抗原

血清中含抗体AA1A

+A1抗BA2A

抗B、抗A1BB抗AABA1BA+A1+B无A2BA+B抗A1OO抗A、抗B(2)ABO血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凝集关系受血者血清(抗体)

A型(抗B)B型(抗A)AB型(无)O型(抗A、抗B)

A型(A)-+-+

B型(B)+--+

AB型(A、B)++-+

O型(O)----

供血者红细胞(抗原)RBC膜抗原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分型

2.ABO血型系统抗原3.ABO血型系统抗体4.ABO血型的的遗传5.ABO血型鉴定(二)Rh血型系统三、输血原则

2.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抗原物质: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或糖脂上所含的糖链(由糖基寡糖链)。

前驱物质:半乳糖—N-乙酰葡萄糖胺—半乳糖—葡萄糖-

H抗原半乳糖-N-乙酰葡萄糖胺-半乳糖-葡萄糖-

N-乙酰半乳糖胺A抗原—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岩藻糖

N-乙酰半乳糖胺

N-乙酰萄萄糖胺

B抗原半乳糖—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

岩藻糖

N-乙酰萄萄糖胺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分型2.ABO血型系统抗原

3.ABO血型系统抗体4.ABO血型的的遗传5.ABO血型鉴定(二)Rh血型系统三、输血原则3.ABO血型抗体及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凝集关系受血者血清(抗体)

A型(抗B)B型(抗A)AB型(无)O型(抗A、抗B)

A型(A)-+-+

B型(B)+--+

AB型(A、B)++-+

O型(O)----

注:天然抗体属于IgM,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IgG,属获得性,分子小能,通过胎盘。供血者红细胞(抗原)RBC膜抗原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分型2.ABO血型系统抗原3.ABO血型系统抗体

4.ABO血型的的遗传5.ABO血型鉴定(二)Rh血型系统三、输血原则4.ABO血型的遗传(1)遗传型与表现型遗传受ABO三个基因控制,A与B为显性基因,O为隐性基因。每个人从父获得一个基因,从母获得一个基因,它们在染色体中处于同一个基因点上,故为复等位基因。两条染色体各遗传一个基因,因此有两个血型基因(显性与隐性)组成遗传型(即染色体上基因的总和)。

两个基因相同的叫做纯合子,不同的叫杂合子。遗传型不等于表现型,遗传型以纯合子与杂合子遗传下去,表现型则纯合子全表现,杂合子中只以显性基因表现出来。(见下表)血型(表现型)

遗传型基因

纯合子杂合子AAAAOBBBBOOOO—AB—AB(2)ABO血型遗传规律1)遗传表(见后表)2)遗传规律(由遗传表总结出)①父母均为O型:子女不能出现A,B,AB型,一定为O型。②父母中有一人为O型:子女不可能有AB型。③父母中有一人为AB型:子女不可能有O型。④父母中一人为O型,一人为AB型:子女不与父母同,只能为A型或B型。⑤父母中一人为A型,一人为B型:子女四种血型都有,无不可能血型。(3)ABO血型的医学意义新生儿溶血:首次无,常见于多次怀刮后。轻。1)习惯性流产不孕2)产科中的滴血认亲

甲:张父母乙:李父母

ABO不相容

子(男)子(男)

O3床李XX5床张XXOABAOA(4)法医鉴定:1)否定非亲生子女父OO型(子女)AB型X母OA、B型?!2)鉴定血衣(5)ABO血型可否改变1)终身不变,换血后亦不变。2)实验室可以人工改变血型:去、增Rbc膜上抗原。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分型2.ABO血型系统抗原3.ABO血型系统抗体4.ABO血型的的遗传

5.ABO血型鉴定(二)Rh血型系统三、输血原则5.血型鉴定:

标准血清:①A型标准血清:抗B②B型标准血清:抗A6.亚型血型亚型Rbc膜上抗原血清中的抗体A型A型A与A1抗BA2型A抗B与抗A1(10%)AB型AB型A,A1与B无A2BA与B抗A1(25%)

可见同型输血也有潜在危险,因为有亚型,应作交叉配血。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发现和分布2.Rh抗原与分型3.Rh血型的临床意义三、输血原则(二)Rh血型系统1.Rh血型的发现和分布(1)Rh血型的发现

恒河猴家兔家兔清中猴Rbc:凝集(Rhesus)产生抗Rh抗体人Rbc:表示某些人Rbc上含有与恒河猴Rbc相似的特殊抗原,叫Rh因子,后来发现有6种抗原,C、c、D、d、E、e。凝集(+)不凝集(—)多次IP+(2)Rh者的分布

项目中国人外国人汉塔苗白人

Rh+99%84.2%87.7%85%

Rh-1%15.8%12.3%15%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二)Rh血型系统1.Rh血型发现和分布

2.Rh抗原与分型3.Rh血型的临床意义三、输血原则2.Rh抗原与分型

抗原C、c、D、d、E、e;含D抗原者为阳性,不含D抗原者为阴性。

Rh血型Rbc膜D抗原血清抗体

Rh+有无

Rh-无无

目录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二)Rh血型系统1.Rh血型发现和分布2.Rh抗原与分型

3.Rh血型的临床意义三、输血原则3.Rh血型的临床意义

(1)Rh血型与输血关系

Rh+无凝集反应(产后天抗体)Rh+有凝集反应Rh+严重后果、死亡Rh首次第二次第三次

(2)Rh血型与妊娠的关系

子女Rh+母产生抗Rh抗体Rbc、碎片、抗原胎儿Rbc凝集高胆红核黄疸死亡或血症后遗症贫血心衰死胎IgG、分子小、可透胎盘∴妇女连续两次怀死胎,应作Rh血型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