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体育学江南大学体育系陈海波1绪言?学校体育学?是国家教委于1997年2月25日正式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教体厅[1997)1号)中,规定的必修课中9门主干课程之一。220世纪50年代初,就在高等院校体育系(科)教学方案中,规定了以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理论课程。60年代初借鉴苏联的?体育理论?,编写出版了我国自己的?体育理论?教材。1983年与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先后以参考书和专著的形式出版了两个版本的?学校体育学?,被局部体育专业院、系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3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多数人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的具体设想与建议1988年11月国家教委公布、执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41991年6月,在国家教委正式公布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中,学校体育学被列为10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根本要求?,井于1993年4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金钦昌教授为主编编写的?学校体育学?51994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o1996年国家教委组织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牵头以课题组形式,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讨论稿)1996年9月年会上进行审议1997年2月正式公布试行。于同年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本书是根据新的“指导纲要〞要求,组织编写的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第二代教材。6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规律,说明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根底理论课程。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根底的一门新兴学科。7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是:说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的根本规律,使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以及根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8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根本理论与方法。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9学校体育学教材的根本内容4篇16章。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论。主要阐述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概况和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第二篇,学校体育教学。主要阐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与根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开展学生体能;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开展个性;体育课堂教学和学校体育教学文件等有关内容10第三篇,学校课外体育。主要阐述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和校内课外运动竞赛等有关问题第四篇,学校体育管理。主要阐述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那么、体制、内容与方法和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特点、职责和条件,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方案与评价等有关内容。11学校体育学教学的根本要求是:第一,在加强学校体育根本理论与根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反映学校体育,特别是乡镇中等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成果与新动向,以及有关新的学术观点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与完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确保教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12第二,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着眼于学生自学与实际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要与讨论、辅导、见习、参观、自学和作业相结合;要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第三,要严密课堂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自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强教学方案和检查,严格教学常规,改革考试方法,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评估。13第四,要不断改革、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制作与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五,教师不但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与相关的学术活动,还要有方案地组织学生参与就近地区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及相关的学术活动。14第六,教师要认真编制有关教学文件、参考资料和作业指导手册。建立完善的听课、教研、辅导和座谈会等制度。第七,要注意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保护学生,教学相长。第八,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而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要确立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15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述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概况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历史,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据史料记载,夏代已有称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16商代又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西周时,学校又有开展,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但都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射、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也具有体育的性质。“乐〞中的舞蹈,也含有体育的意义。西周时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17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由原来的“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兴起私人讲学、办学之风。从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是重文而轻武。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制度,18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明、清用“八股文〞的科举取士方法,学校教育更只是埋头读书、背书、写字、做八股文章。到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了近代式的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才开始有了体操(相当于体育)的教育内容,社会上也才开始有了西方式的体育活动。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绵延未断,几经起落,步履蹒跚。19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开展概述按历史分期,是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为我国近代历史时期。但就体育而言,以清朝末年才开始引进西方近代体育。所以,我国体育界采取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作为我国近代体育时期。20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推出了一次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西方,兴办西学,把西方体育引进到这些学堂中,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使中国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21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是改进主义的维新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提倡西学,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知识。特别包括西方资产阶级全面开展教育学说,首次提出了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体育、卫生和儿童少年身体的发育与健康。22清朝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改革。其中对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并于1903年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3学时,这一新学制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根本没有体育的历史。至此,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初见端倪。23辛亥革命后,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对学校教育也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许多学校那么在课外开展球类和田径为主的活动和竞赛,比较注意活泼、愉快、机智的运动。由于课内和课外两种明显不同的体系,形成了学校体育的“双轨现象〞,这种现象直至1922年学制改革后才逐渐消除。“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而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在这场运动的推动下,我国学校体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展时期。24“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空前活泼。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论述体育的理论文献,即为毛泽东同志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这篇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我国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的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锋利的批评;并对体育的意义、锻炼的原那么等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了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这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恽代英的?学校体育之研究?也极具代表性。251922年?壬戌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军国主义在我国的没落。?壬戌学制?是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参照美国“六三三制〞的形式并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制定的,它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果。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工程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26随着我国学校体育的重大改革,对体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探索及研究也受到了体育教师的重视。当时较为流行的即为“三段教学法〞、“单元教学法〞、“分类教学法〞等等。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时期女子体育也有了很大开展,并逐步重视了对师资的培养。当时最为典型的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这两所学校。27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出现了两种政权,两个区域,学校体育的开展也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开展很不平衡。在国民党统治区,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28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苏区和解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并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运动竞赛和运动会。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土法自制,缓解了场地器材的缺乏,根据地的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新气象。1941年创立的延安大学体育系,为解放区培养了一批体育干部。29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开展概况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初创阶段(1949—1957)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301951年7月中华全国学生第15届代表大会的决议中也提出要“积极开展学校中的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努力改进全国同学的健康状况,要使每一个同学都具有强劲的体魄,能够胜任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工作。为了适应祖国国防建设的需要,应该注意提倡军事体育活动〞。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311953年毛泽东同志又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更强调了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对纠正轻视学校体育,无视学生健康的状况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始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也设有群众体育司学校体育处。1953年相继在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体育机构,使学校体育的开展有了组织保证。32195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公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指出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开展,增强体质,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了到达这一目标,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方案?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学时。331953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体育成绩暂时考查方法的通知?,又指出体育课是中学课程的一科,其成绩与其他各科成绩相同,按一门学科计算。1956年在此根底上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并于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从而使体育教学工作有了统一的标准要求。34国家体委于1954年在参照苏联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的根底上制定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并要求初中毕业生到达?劳卫制?少年级标准,高中毕业生到达?劳卫制?一级标准。1952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为上海体育学院)。此全国先后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办起了6所体育学院,创办了11所体育学校和中等体育专科学校,并在38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了体育系科,35(二)曲折开展阶段(1958—1965)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教育战线也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1960年起的三年经济困难,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被迫减少或停止,学生体质普遍下降。36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人力物力及时编辑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1963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体育干部座谈会。会议讨论了中小学如何搞好体育、卫生工作;重点试用中小学体育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和运动竞赛;以及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37(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使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学校体育也遭到极大的破坏。1971年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了转机,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体育工作的成绩,使全国体育教师备受鼓舞。1972年全国召开了业余体校工作会议,使局部学校开始了业余训练。381973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召开,更对学校体育逐步走上正轨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正当学校体育出现了较好的势态时,1974年的“批林批孔〞使刚刚复苏的学校体育再次受到冲击。在“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学校体育根本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39(四)改革开放,新的开展阶段(1977年至今)1976年10月,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动乱终于结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之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开展,学校体育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开展的新阶段,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逐渐恢复并得到加强。401977年教育部设立了体育司,国家体委恢复了学校体育处,各省、市、县、教育厅(局)也相应设立体育卫生处(科),并设有专门研究体育教学的体育教研室。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管理体系也逐步健全。1979年5月在扬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始进入科学管理阶段。同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411990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国家教委还分别制定了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1992年起在全国9省市试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在此根底上,1998年在全国试行。42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气氛空前活泼。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以及十几个学校体育科研机构,并创办了?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学刊?等杂志,出版了一批专著和教材。1983年在苏州召开了首届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学术气氛十分活泼。43为了研究和掌握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于1979年对16个省市20多万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研究,1985年再次对28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万7—22岁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健康的调查研究。1990年和1995年都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体质测试。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441978年国家重新制定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1987年进行了修定,并在此根底上于1993年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验)也在局部省、市高级中学试行,并拟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45全国普通高校也颁发了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还在此根底上结合本地区实际编写了体育课本和参考书。学校课外运动训练工作不断开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条龙〞的学校课外运动训练体制。目前全国已有26000多所体育传统工程学校,并在270多所中学进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50多所高等学校试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同时在局部高校筹建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46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较快。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建立体育系、科,同时扩大现有体育系、科的招生名额。在中等师范学校增设体育班,并举办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函授班、进修班等,加快对体育师资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国还培养了一批体育硕士生和博士生来充实高校师资队伍47198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评选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活动,1990年又举办了全国农村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通过两次评选活动不仅树立了先进典型和学习典范,而且使全国人民增加了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了解,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48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85年和1986年先后公布了?小学体育课程纲要?和?中学体育课程纲要?(初稿)。1991年首次举行中学体育会考,从而大大推动了香港地区学校体育的开展。49澳门地区的体育法令,对学校体育教学没有制定具体的规定,由各校自行安排。体育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每周两节,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由于受场地器材限制,多数学校不安排早操,但比较重视运动队的训练。台湾地区的学校体育有较完善的体育法规和充裕的经费保证。小学每周5个学时体育活动,约占周总课时的1/4,体育课大多由班主任执教。而中学每周体育活动不得少于5学时,约占周总课时的1/6,体育课由专职教师执教。50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走过了曲折的开展道路,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学校体育开展还很不平衡,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在学校体育改革的长途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还要深入研究,使学校体育有更大的开展。51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开展趋势一、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学校体育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现行体制以及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各项事业的开展应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方向。52(二)学校体育开展的不平衡性特征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开展亦不平衡。(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国家对学校体育实施统一领导、宏观管理,并在此根底上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把统一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53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开展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呈现出如下开展趋势:(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开展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开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突破了体育观上的单一生物观念,向着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从而引起学校体育认识上的巨大变化。与教育、社会、心理、文化、竞技、娱乐、健康和现代生活密切联系。54概括起来主要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标;教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竞技的目标;娱乐的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目标等。55(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开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终身体育思想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认同,并于80年代中期对我国产生影响。56学校体育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以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身体娱乐的能力;体育欣赏的能力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并加强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由追求阶段效益逐渐向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一趋势必将得到不断的开展和加强。57(三)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开展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1800年美国教育家霍列斯曼首先提出学校健康教育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全世界有近10亿儿童青少年,其中大局部是在学校读书。因此,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在学校规划中,将学校健康教育放在一个较重要的位置〞58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而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那么始于80年代末。1989年9月国家教委选择了天津和湛江两个市作为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改革试点。1992年7月?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本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同年11月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试用),经过多年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效果。59(四)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开展学校体育主要是由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两大局部组成。把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结合起来;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共同要求同开展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以求得学校体育的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60(五)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开展近年来还引进了一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主教学法等。广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从而加快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提高教学质量。61(六)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科学化开展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管理也呈现出良好的开展势头。目前我国根本上建立并健全了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62“依法治体〞是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以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等等,使我国学校体育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着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开展。63复习思考题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2.回忆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有哪些启示?3.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有哪些特征?4.你是如何,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开展趋势的?64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学校体育的功能取决于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决定了体育具有健身功能。65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人体一切活动的指令,都是由大脑发出的。大脑的重量虽只占人体重的2%,但是它需要的氧气却要由心脏总流出血量的20%来供给。进行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情况,可以促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加强,对体外刺激的反响更加迅速、准确;大脑分析综合能力加强,整个有机体的工作能力提高。66(二)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其生长发育不仅对人体形态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内脏器官的发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有直接影响。肌肉是人体进行运动的条件,任何运动都是通过肌肉的工作来完成的。67(三)提高人体功能体育活动能使人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代谢产物增多,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速。
(四)调节人的心理从事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调节人的某些不良情绪和心理,如紧张烦燥、意气消沉和情绪的沮丧等。68(五)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活动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它所提供的许多使人体处于非常态的状况(如倒立、悬垂、滚翻等),还能提高人体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总之,体育活动能使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健全、体型健美、姿态端正,提高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水平,开展各项身体素质和各种运动能力,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消除躯体和精神方面的不良反映,到达活泼情绪、精力充分、增进健康的目的。69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随着社会的开展和对学校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育的功能被不断地认识与开发。(一)教养功能所谓教养,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并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技巧。体育过程中的教养作用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懂得有关体育的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术。70(二)教育功能所谓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美感等。学校体育中的教育功能表现为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与道德作风的培养。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要完成动作就得依靠意志来克服由负荷所引起的困难(障碍),为磨炼意志、形成品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71(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个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的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标准和价值体系,以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亦即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72(四)美育的功能体育和美育,都是整个教育的一局部,都是培养全面开展的人的有机组成局部。由于美育只能潜移默化地借助某些媒介来实施,而艺术又是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体。73(五)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开展功能 直接给个性下定义比较难,社会学提醒,个性应包括人在社会中充当的独特角色和具有的独特地位;教育学在指出个性形成的根底上,将个性视为个体独特的身心结构及其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个性的内涵;当代哲学试图从哲学高度揭示个性真义的努力,启发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个性与共性的理论和人的本质学说等,作为我们理解个性真正含义的科学理论根底。74根据对个性的研究,得出所谓人的个性即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的独特社会性。简言之,人的个性就是个体独特的社会性。我们正生活在面向一个由科技化与人文化、国际化与多样化,以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协调一致汇成的富有特色的现代化新时代进程中。75这个时代不仅强烈地呼唤着人类要以自身鲜明的个性适应时代,改造时代,创造时代,而且更希求人类以自身良好、积极的个性,将人类导向健康、和谐的未来。然而,良好、积极的个性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培植与塑造。76
四、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一般功能的关系学校体育的功能,分为本质功能和一般功能,这是对传统学校体育单一生物观的开展,启示我们应全方位、多层次的来认识学校体育。不仅从生物的,还要以教育的、社会的、心理的等多视角地来看待学校体育。77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又是全民健身的重点,是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根底,是开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78一、学校体育与全面开展教育全面开展教育,是指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开展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学校体育是全面开展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学校体育在全面开展教育中的地位,是由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社会开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所决定的。79(一)学校体育与德育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育德。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相互接触、共同协作、相互竞争的时机比其他课程多。80(二)学校体育与智育学校体育为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根底,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人的智力开展是建立在大脑这个物质根底之上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其大脑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状况有密切关系。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能保证大脑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给,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发育,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为智力开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81(三)学校体育与美育列宁说:“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说人的精神与身体的不可分割性。同时,我们从“成于中而形于外〞的体育美的角度来看,身体美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生命美、活力美、能动性美,这些又是精神美的表达。学校体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身体各局部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均衡、协调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态美、心灵美,以及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美的形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获得以美育身心的良好效果。82二、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方案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国务院于1995年6月正式公布的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方案,是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面向21世纪的体育开展战略规划。83“纲要〞提出了到2021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协调开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根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84根据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开展“九五〞方案,“纲要〞确定了到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是:“经济、社会和体育开展程度不同的各类地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都应有所增长,人民体质明显增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消费额等逐步加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的改善〞。85同时“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方案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并且强调青少年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86(一)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意义学校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根据人体遗传学和优生学理论,青少年学生这一代体质增强了,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我国人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目前我国在校学生约3亿多人,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4左右。87(二)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什么是终身体育,目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亦即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都要从适应环境与人的需要,进行身体锻炼,以取得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根底或条件。88终身体育是在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60年代,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的继续过程。〞这一思想,当今已成为一种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局部。终身体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体育,而要经历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学校后体育的连续过程。89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体质根底。其次,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90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对健康作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这使健康概念大大超出了疾病的范围,把人体的健康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91四、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学校体育对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训练实践证明,要想到达竞技运动的高水平,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选好苗子,进行长期的系统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92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一、学校体育目标的一般概述目标是人们想要到达的境地或标准。它是人们通过努力,为在一定时期内,期望所要到达的预期结果。目标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和鼓励的作它通过对活动的各方面的控制和调节,使活动维持其稳定的方向,成为具体行动的导向同时目标具有鼓励作用,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目标具有动态性特点,它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因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变化而具有可变性。93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到达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具有一定的结构。结构是指事物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稳定的组织形式。根据结构理论,目标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条件目标、过程目标、效果目标等3个局部组成。94其中,条件目标、过程目标是为了实施效果目标。效果目标依赖于条件目标和过程目标。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同样由条件目标、过程目标和效果目标3方面组成。条件目标是指为实施学校体育目标所必需的主、客观条件,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场地器材设备和体育经费等条件:95过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阶段里,学校体育目标实施的经过或开展的经历,主要包括工作方案、组织管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卫生保健、学校体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体育教师的进修提高等实施措施、经历;96效果目标是实施学校体育目标的最终效果,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过程的教育、教养、开展、增强体质和课外运动训练等到达的实际效果。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层次是表示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学校体育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系统。在学校体育总目标下,围绕总目标,并根据各项体育工作特点与要求,可以分解成下一个层次的目标,如体育教学目标、课外体育锻炼目标、课外运动训练目标、课外运动竞赛目标、科学研究目标、学校体育管理目标等。97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衡量一个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标准,一般均以效果目标为标准,也是学校体育的总目标。确定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一)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开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它集中表达在对培养人的规格、质量要求上,古往今来,都是一样。98(二)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学校体育的功能是学校体育内部特性的反映,是学校体育过程中,学生所要获得体育教育的结果。学校体育的功能主要有健身、增强体质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美育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等。99(三)学生身心开展特点学校体育的主体是学生,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实践包括要求、内容选择、安排和组织形式,以及教育、教学、训练方法手段等,都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具体条件。此外,确定学校体育的目标,还要考虑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100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开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具体效果目标是:(一)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二)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根本知识、根本技术和根本技能101(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开展(四)开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上述学校体育的具体效果目标,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要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努力实现。102四、实况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途径与要求(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途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途径。通常也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方面组织形式。1031体育课。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方案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过程。学科类课程每周2学时,活动类课程每周1学时。2.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104(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要求有以下几点要求: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当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首先,学校体育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其次.学校体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再次,学校体育要与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此外,还应注意改善学生营养和学校环境卫生条件等。
1053.处理好继承与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106复习思考题1.表达体育的功能。2.表达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3.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什么?4.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要求有哪些?107第二篇学校体育教学
第三章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根本规律108第一节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
一、体育教学特点109体育教学包括体育科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体育技术、技能的实践课教学,并且以后一种教学为主。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体育实践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是: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教学那么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根底,以身体活动为主要f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110体育实践课教学表现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自荷
(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三)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111二、体育教学目标(一)体育教学目标及特征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到达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井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体育教学目标具有两个特征:第一,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即说明做什么和如何做(知识、方法等)。第二,用特定的术语描述教学后学生应能做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即教学后所要到达的结果的详细规格。112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虽然都是同一个范畴,但又有区别:教学任务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那么是在一定教学时间内各种教学活动行为要到达的标准和境界。教学任务是比较笼统的,分不出阶段和层次。第三,教学任务是教师对教学的期望,缺乏量和质的规定性,观察和测量都难以进行,其结果难以评价。第四,教学任务一般为教师所掌握。教学目标师生都要明确和掌握,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113(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1.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2.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功能。3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及其规律。4.实际条件和可能。(三)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1.反映体育教学的开展趋势,井从实际出发,考虑需要与可能。2.教学目标应具有整体性,要注意不同层次和序列教学目标的协调衔接。3.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4.体育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114(四)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和内容
1,结构。
(图3—1)。如表3—1。
2.内容。依据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方面的目标;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方面的目标;
(3)培养良好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目标。115(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开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6各学段的具体效果目标是:1小学阶段(1)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2)初步掌握体育根底知识、根本技术和根本技能。(3)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美的情操。1171182.初中阶段(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2)学习简单的体育根本知识、根本技术,开展根本能力。(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193.高中阶段〔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2)掌握体育的根本知识、根本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根底。(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120第二节体育教学过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概述体育教学过程是研究体育教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更是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与特点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又不完全同于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21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即以学习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其次,是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即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可防止和减少认识上的失误与少走弯路;再次,认识的任务具有特殊性,包含教养、教育和开展3个方面的任务。122再从实践方面去看,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殊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目的的特殊性。二是实践环境的特殊性。三是实践的方式特殊性。总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响调控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123(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开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124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究竟包含着哪些根本要素呢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谁在教?无疑,是教师。没有体育教师的教,充其量只能是自学自练,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125由于他的职业地位,一是受社会之委托,以育人为己任;二是受过职业训练的人;三是他对每一个具体教学活动均准备在先;四是各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特色;五是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施加影响和指导学生。126其次,教学过程到底是为谁而组织的?当然是学生。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教学过程了;还有这个教学过程是谁在学,当然也是学生。因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这主要表达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自我完成作用。二是能动作用。三是制约作用。四是评价反响作用。因此,学生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127
第三,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目标的载体是什么?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借助相应的体育教材。
第四,体育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一样,是教师要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那么,通过什么去传递呢,是传插媒介。128第五,为什么要组织这个体育教学过程?那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由上简述,可见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传播媒介和教学目标等要素所组成。这5个根本要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关系,见图3—2。129三、体育教学过程根本规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是指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所共有的普通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体育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要受一定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特别是一定社会教育目标及其内容的制约。1302.认识规律。教学过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它的方法论根底。人们认识任何事物,首先是从对事物存在现象的感性知觉开始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感知、思维、实践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缺一不可。131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开始,是形成表象的根底;思维是形成理性认识,掌握动作的关键;实践是稳固和运用知识,改进提高运动技术.开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途径。1323.学生身心开展的规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开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5.教育、教养和开展相统一的规律。133教学过程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结合对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都受到熏陶和提高,这是教学的教育目标;以一定的、系统的知识、技术、技能武装学生,这是体育教学的教养目标;在向学生传授知况、技术、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开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这是教学的开展目标。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中。1346.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任何一门课程都足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7.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根本要素合力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根本要素中已指出过体育教学的5个根本要素各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和相互关系。135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响规律。体育教学过程实质是师生双向交换信息的一个有序、动态、可控、反响的过程,如图3—3所示体育教学过程的反响是多层次的,可分为即时反响和延时反响两种。136延时反响又可分为中时反响和长时反响。学生在课堂中的纪律、学习情绪、练习情况、课堂提问、随堂测验等均属即时反响;单元、阶段考核延时反响;学期考试、毕业会考延时反响。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和处理好即时反响,以保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137(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是指体育教学过程所特有的规律。1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技能的教学过程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3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和稳固与运用自如阶段。138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在进行运动时,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机体对这些变化,有一定的反响与适应过程,它是有一定规律的。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同时参加活动,在反复的练习和休息的交替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功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139复习思考题
1.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2.何谓体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何区别?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和要求有哪些?3.如何理解体育教学过程?它有哪些要素?4.试述体育教学的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规律。140第四章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第一节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到达体育教学日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方案所制订的纲要式的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体育教学内容对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根本要索。141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是在充分研究和依据了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和已有体育水平的根底上选择和确定的。142二、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开展历史的回忆与借鉴区别于中国传统教育的近代西方教育体系是本世纪初在中国开始形成的。体育教学也由此而生。清朝政府在(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均要开设体操科〞,每周2~3学时,中等以上学堂均以兵式体操为主要教学内容,由退役军人充当教师。14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为旧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体育教育的变革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22年公布实行新学制,1923年确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纲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体育教学内容中也完全剔除了兵式体操,而改为游戏、田径、球类和体操等,初中还包括生理卫生,高中包括卫生法和健身法新中国建立之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由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144第二节我国现行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学校使用的体育教学大纲体系。199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各类阵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教学大纲提供了依据。145一、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二、编选体育教学内容的原那么在编选体育教学内容时,一般都应遵循以下根本原那么:(一)教育性原那么(二)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那么(三)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那么(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那么(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那么(六)教学内容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内容相结合的原那么146三、教材纲要体系
教材纲要体系是指以教学目标为核心,遵照教学内容的编选原那么,将各种教材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和一定的教学要求组合起来的统一整体。建立教材纲要体系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147(一)体育教材的分类方法体育教材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人体根本活动能力分类(走、跑、跳跃、投掷类(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分类,必须反映攀爬、悬垂支撑、平衡等);按运开工程分类(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二)教材比重教材比重是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与教学总时数之比。148确定各项教材时数的比重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教材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即教材作用大的应分配较多的时数,反之,时数可少些。二是教材的难易度,即难度大的教材,教学时数应相对多一些,反之,时数可少些。三是教材自身所包含的练习的数量,即练习数量多的教材,所需时数多,反之,时数可减少。149我国现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是采用教材时数比重的方法来确定教材的份量,使用是通过换算,求出各类教材的时效。即:各项教材时数总时数x该项教材的比重教学时数比重分配见表4—1。150(三)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体育教材的排列方式主要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和混合排列3种。1.直线排列。直线排列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那么,循序渐进地按年级的顺序依次排列教材。一2.螺旋排列。螺旋排列是指某些教材在各年级反复出现的一种排列.方式:对实用价值高和锻炼身体作用较大的内容可采用这种方式。3.混合排列。又叫综合排列,它是将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的—种方式。151(四)男女生教材的处理方法男女生教材的处理方法根本有两种,一种是合编分注,即男女生采用同一个教材体系,属于男生或女生独有的教材,那么分别予以注明,不注明的那么是共用教材。152153四、高等学教体育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是国家教委正式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一)制定?指导纲要?的依据指导纲要是依据国务院公布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总结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高校体育改革实践经验根底上制定的。154(二)指导纲要?的作用指导纲要是编写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估和管理的依据,使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三)?指导纲要?的结构指导纲要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时数分配、体育课程教材的选编原那么与要求、体育课程的评估、体育课程的管理、附那么等内容组成。155第三节我国现行各级学校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有多种多样,但根据其编写目标,大体上可以分为教师用书和教科书两种。一、小学体育教材特点根据儿童的身心开展特征,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打好身体、运动能力和良好品质等方面的根底,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低年级以开展儿童身体的根本活动能力为主。1561.体育与卫生保健常识。2.游戏。游戏是小学体育教材的主要内容,它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规那么和结果等构成性体育活动。3.根本运动。走、跑、跳、投、攀爬、滚翻、平衡等最根本的身体自然运动。4.韵律活动和舞蹈。小学的韵律活动和舞蹈包括韵律动作舞蹈根本动作、表情歌舞、集体舞蹈等内容。1575.根本体操。主要包括队列和体操队形、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等。是小学3~6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6.小球类。小球类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采用小场地和简化规那么进行的小型足球、篮球、排球等活动。7.民族民间体育。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和健身方法。158二、中学体育教材特点普通中学一般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这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材要求不尽一致。教材内容既相互衔接,又相对独立。1体育根本理论知识。2跑、跳跃、投掷。3体操4.球类。5.韵律体操和舞蹈。6.民族传统体育。7,开展身体素质练习。159160三、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特点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根底课教材。这类教材以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为主,并与<国家体育教炼标准)的工程相结合。2.选项课教材。在开设根底课的根底上,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长,以某一类(组)运开工程为主要教材。3.选修课教材。在一二年级体育教学根底上,为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和需求.尽量提供各类体育选修教材。4.保健课教材。保健体育课教材是专门为体弱和病残学生编选的。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由于其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普通中学学生根本相同,其体育教材具有与普通高中学生相同的特点。161第四节体育教学手段一、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和意义“手段〞一词的根本含义是,为了到达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体育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至少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那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到达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教学目标是选择运用教学手段的工作指向和直接依据,教学手段那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现实条件和必要前提。162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分类方法也有多种。第一种: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来划分,有传统型和现代型。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普通的体育场地、器材、理论知识课教学的教室、室内设施、黑板、模型、图表等。现代教学手段是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而出现的幻灯、投影、播送、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等新型教学仪器设备。163第二种:按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经常性特征来划分,有常规型和专门型。常规型是指就全国整体而言,大局部学校经常而广泛运用的简易、轻便的各种教学设备与物品。第三种:按各种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视听型和综合型等4种。视觉型的手段如板书、挂图、教具、模型、幻灯、标志物等;听觉型的手段如收音、录音、播音机和手鼓、节拍器等;视听型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综合型的手段主要指包括运用触觉、视觉、听觉等在内经常运用的体育场地、赫材和设备等。164(一)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根本模式1辅助式。这种模式见图4—1显示,教师根据体育课的任务与要求.主要借助于教学媒体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或传递教学信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反响。2.直接式。这种模式见图4—2显示,表现了学生直接借助于教学媒体进行运动练习,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形式。165(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安排与运用
1.体育场馆、游泳馆的安排与使用。体育场馆。游泳馆包括田径场或风雨运动场、球类场馆、各类运动区、游泳池等。
2.体育器材的安排与使用。体育器材的种类很多。体育器材的保管和维修直接关系到体育课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
3体育教学图表的没计、安排与使用。
4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66在体育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演播法和插插法两种。(1)演播法。演播法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进十演示图像、播放录音和传达信息。运用演播法教学的步骤与方法是:①提示:②插放播送⑦讨论:④小结:⑤作业:167(2)插播法。插播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穿插播放音像教材的有关片断,为讲授提供感性材料,以帮助学生直接地理解学习内容。插播法一般遵循提示——插放——讲解——插放——讨论——小结的步骤进行。168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演播和插播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做好播放前的准备工作:
②调控好播放过程:
③播放与讲解紧密结合:
169复习思考题1,试述学习和研究大纲内容的意义及分析研究的主要方面。2,如何认识体育教材的编选原那么?3简述中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4.什么是体育教学手段?试举例说明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模式。170第五章开展学生的体能
第一节开展体能的概述一、体能的概念所谓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根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力面。171运动能力一般是指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直撑,搬运、负重、平衡、滚翻等的能力,也是人们在口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根本能力。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172二、开展体能的意义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局部,开展学生的体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足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著标志。173三、开展体能的特点开展学生的体能是以运动动作实践为根底,要求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以到达开展体能的目的。开展体能必须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开展体能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开展体能所选择的内容与方法要具有全面性、多样性。开展体能必须按学生的身心开展、机体适应性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逐步积累开展体能和增强体质的效果。174四、运动能力与身休素质的关系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既有区别,又密不叮分。运动能力是身体赖以表现和运动形态,而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能力的根底。习惯上把两者合称为体能。175第二节开展体能的生物学根底一、遗传变异对体能开展的影响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在下代表现的现象,在遗传学上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变异足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一般认为,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176开展学生体能可以适当地调节人体遗传的过程。开展体能对人体来说,就是要适当合理地运用环境变异和遗传变异的规律,既要在后天加强锻炼,使人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实现一些新的良好的环境变异,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同时也要注重父母一代的身体锻炼,以求国民体质的不断增强。177二、体能开展的生理生化根底人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共有62种。由各种化学元素又组成了人体的各种层次,如大分子、细胞、器官系统和整体。新陈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之一,是维持生物体生长、繁殖、运动等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178三、体能开展的阶段性特征学生体能的开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79第三节开展体能的原那么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遵循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体能的根本要求。一、全面性原那么全面性原那么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恬动,从而促进身体形态、功能、体能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开展,特别表现在各种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开展。180运用本原那么的要求是:第一、既要全面开展.又要突破薄弱环节。第二、正确处理好开展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关系。第三、合理选择内容。181二、适量性原那么适量性原那么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科学、适量地安排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使学生承受恰当的生理负荷。贯彻、运用本原那么的根本要求是:第一、要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和学生的特点等合理安排课的生理负荷。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与考核课第二、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关系。第三、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外表数据与内部数据的关系。第四、帮助学生学习并使其具备自控与检测负荷的方法和能力,以及放松与恢复的方法。182三、持续性原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期、学年开展学生体能的持续性,还应考虑学段与学段之间的衔接,确保学生体能开展的不间断性与持续性,为终身体育打下根底。贯彻、运用本原那么的根本要求是:第一、持之以恒。第二、合理间隔。183四、健康性原那么健康性原那么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要以健康为前提,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促进健康,提高技能,养成正确良好的身体姿势和健康卫生习惯。体能是人类赖以正常生活活动的物质根底和能力;健康是人们体能状况内在反映和良好活动效能的表现。184贯彻运用这一原那么的根本要求是:第一、全面理解和贯彻体育教学大纲。第二、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第三、健康教育要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第四、教学中要加强平安教育185第四节开展体能的方法开展体能的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实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开展体能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各种工作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开展体能的方法有:一、重复法重复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外表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186重复法又可分为连续重复法和间歇重复法。连续重复法是连续不断地重复练习。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周而复始,通常用于中长跑、连续做武术某一单个练习等。间歇重复法是指在重复练习的过程中有固定的间歇。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负荷量与强度大小和教材特点。187运用重复法的根本要求是:第一、根据开展体能的任务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确定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强度、间歇时间。第二、根据锻炼时的实际情况,改变重复练习的条件。第三、应尽量选用简单而有实效的或已根本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箱式真空光亮退火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借贷与担保合同
- 2024版运输合同:某快递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快递服务协议
- 瓷砖智能设备购销合同
- 设备保养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4版电力储能系统建设与运营合同
- 专业保镖警卫合同
- 消防安全设备购销协议
- 2024年度二手车交易合同(北京)
- 综合布线工程协议书
- PE100管施工方案水平定向钻
- 实验室试剂管理培训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都师范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
-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导学案
- 油库设计与管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小学体育多媒体课件
- 小学科普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物资设备盘点报告(模版)
- 国家安全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护理职业规划大赛
- 2023年6月新高考英语天津卷(第二次)基础词汇积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