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件_第1页
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件_第2页
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件_第3页
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件_第4页
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一氧化碳新课导入物理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当堂练习学习收获酒店11名就餐顾客一氧化碳中毒

昨天晚上,郑州市嵩山路某酒店11名就餐顾客出现头晕、头疼、胸闷、四肢无力、意识障碍等急性中毒症状。随即120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了及时救助,同时,郑州市副市长高建慧及市卫生局、二七区卫生局领导和市、县两级卫生监督人员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和市中医院救治现场,组织对患者进行了及时救治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如图)。

生活安全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它吸入肺里,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遍全身。它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的200-300倍,而解离能力极差,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的功能,从而导致人和动物的死亡。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2%时,2-3小时出现中毒症状,当浓度达到0.08%时,2小时可昏迷。CO毒性试验

向试管中的血液通入CO气体。实验现象:

向试管中的血液通入CO气体,不久血液的颜色由深红色

变成鲜红色。想一想1、CO有剧毒,那么冬天房间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CO对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据估计,目前,每年人为排放的一氧化碳总量为3-4亿吨,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其余主要来自煤等燃料的燃烧和石油炼制、钢铁冶炼等。森林火灾、海洋和陆地生物的腐烂等过程也能产生一氧化碳。CO对空气的污染CO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每个人都应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返回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在标准状况下,CO的密度为1.250克/升,比空气略小。

3、难溶于水,一体积的水可溶解0.02体积的一氧化碳。问题讨论:

同学们,如果在实验室制取CO,你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呢?是否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碳?返回化学性质

在盛有一氧化碳的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烧杯倒扣到火焰上方.再把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到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它和氢气的燃烧有何不同?燃烧实验:

写出CO2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写出CO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O2=CO2燃烧现象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澄清的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总结点燃2返回2还原性实验化学性质

按右图组装实验装置。观察实验现象。动感课堂下一张2、你能不能将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稍作改进,一方面能避免CO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能源。实验反思冶金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动手做:请你写出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CO+Fe2O3=

Fe+CO2323高温返回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转化下一张2、氢气和一氧化碳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都是______颜色,_____气味的气体,_____溶于水。相似的化学性质是都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工业上常用它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_____性,还常用作气体燃料,是利用它们的______性。没有没有难可燃还原可燃还原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D当堂练习3、将一束红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燃烧一会儿,然后趁热迅速插入充满CO气体的集气瓶内,整个过程中看到铜丝的颜色变化情况是:红色

_____色_____色。4、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为科学的是()

A、用液态氢作燃料发射火箭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D、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黑红

A

D

5、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CO,CO2,和氮的氧化物(如NO)等物质,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1)尾气中的_________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2)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的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