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差异性分析,伦理学论文_第1页
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差异性分析,伦理学论文_第2页
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差异性分析,伦理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差异性分析,伦理学论文儒家天地人三才有机论以为,天、地、人地位与作用各自不同,但它们是合而为一的生命整体。天人合一的天指大自然、天道,人指人类、人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易经坤卦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天道是不依靠人的自然界运行规律,如日月东西相进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无成,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人与自然界的地位问题,儒家确定天道的先在性,正确地进行主客二分,大自然之天是万事万物之本源,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易传〕〕。天地之大德日生〔(论语述而〕〕,人类是天地所生之物,天之生民久矣,天称父,地称母〔(张载西铭〕〕。人与大自然不可分性,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惮,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于足,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之神〕〕天人之际关系是天人一体的完好系统。天人合一是人与大自然统一,天道与人道合一,两者互相依存。天地有大德,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礼记郊特牲〕〕。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灭。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道生生,人道符合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况于人乎,况于神乎!〔(易经文言传〕〕。形而上的天道天德规制形而下的人道,神道设教,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天人合一思想具体表现出物我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终极目的。天人相参,肯定人的主体性,人是认识的主体,自然界是认识的客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也。〔(荀子天论〕〕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于道而赞稽物。〔(荀子解蔽〕〕天人之际是天人相合关系,人对自然态度是相调的合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致中和万物和谐一体,中和是宇宙万物管理总法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郑语〕〕以诚检验人的道德,儒者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2.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生态道德观〔1〕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民胞〔同胞〕物与〔同伴、朋友〕天人同体同构性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一体非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生我人类之天地被视为生身父母一样态度对待,处理天人关系好像胞兄弟平等关系,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人与大自然是一个互相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天人和谐一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确立人与自然价值,天地万物与吾一体之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王阳明(传习录上〕〕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一也。〔(阳明集要大学问〕〕。〔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天有生生之德,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是可悲的。儒家以人为中心,人能自觉地为天地之心自然道德追求,人应负起守护万物的道德责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君子是操行高洁的知者仁者。知者知天畏天,仁者乐山乐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乐山乐水为仁生态伦理要求。〔3〕贵人贱畜生态道德等级论。天人合一神秘的自然主义生态思想,道义功利主义色彩浓重,对自然内在价值认定基础是人性仁慈恻隐之心。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亲亲推及仁民爱物的人与人、人与禽等级差异价值观,在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之间建立依序上升合理道德关系,各正性命各能自尽无相夺伦爱有差等动物伦理,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草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相互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王阳明(传习录下〕〕仁义是人与动物的差异不同,君子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有仁义之性也。〔(程氏遗书〕卷25〕不忍其觳觫,仁慈对待动物,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爱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大学问〕〕贵人贱畜生态道德等级论解决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在人类利益与自然价值发生冲突时,价值秩序处理原则是祖先类社会生存需要再到对自然万物关爱。3.仁民万物仁道生态人文主义实践观〔1〕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天没有心,人有心,人心即天心,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人者,集天地之德〔(礼运〕〕。天人合一思想人格化、神圣化为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人敬畏天命,超越人意识的神主宰人类,人对自然界怀有敬畏、感谢、报恩和仁慈之心。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况人道、人性必须符合天道、天性,人道理想追求与天道规律相统一,天道助人道,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天性是人性的表现,至诚尽性知性知天,天地万物一体,尽心知性以知天,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能够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2〕恻隐之心仁爱。儒家道义主义人类中心论中庸、忠恕之道对生命怀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仁者爱人,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孔子家语弟子行〕〕移情论尊重动物伦理,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唐白居易(护生诗〕〕儒家仁政思想基础是人性性善论内圣外王,君子要三畏,天命与君子品性相依,懂得上天意志,有德行之人谓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质于爱民,下面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仁?〔(春秋繁露仁义法〕〕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3〕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制天命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节约、合理利用和保卫自然资源生态行为规范,根据山林以泽以时禁发时禁布置农事、祭祀等活动,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糜卵。〔(礼记曲礼〕〕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树木以时伐焉,禽以时杀焉网开三面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二〕道教生态伦理文化资源1.道、天、地、人四大生态自然观道者万物之奥,道是产生宇宙万物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道先于天地存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天道是万物运行的自然法则,人要遵循自然法则,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道是人类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根据无为,符合天道自然本性原则,为无为,则无不治。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王〕居其一焉。〔(老子〕第25章〕从本体论上人与天地自然平等,人与天地自然要和谐相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人三统,相须而立,相形而成〔(太平经〕〕;三才相盗天人关系,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黄帝阴符经〕〕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庄子齐物论〕〕天与人一也。〔(庄子秋子〕〕天道大于人道,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缺乏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缺乏;人之道则不然,损缺乏以奉有余。〔(老子〕第77章〕2.物无贵贱万物平等价值论从大道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世间万物并无贵贱之分,万物都是齐一,世界上并无所谓高低、贵贱、美丑、大小、是非、相互、物我、生死等等区分,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道生万物,万物平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从忘我无我出发,做到以道观之,摄生贵生保生全生。3.道法自然生态实践论道家以超验主义自然为中心,反对把人看成是万物之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5章〕〕自然界无所谓仁爱,不要过分强调人道,应崇尚、效法自然。道生贵德以道观之,道生长万物,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10章〕〕德抚养保卫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强做妄为,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51章〕〕以天道度人道,以自然性评价、限定人的行为,自然无为道法自然法天贵真,人道遵循天道,万物按其本性自由自在存在,顺其自然,不以人为毁坏物之天性,牛马四足,是谓天;穿牛鼻落马首,是谓人。〔(庄子秋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2章〕万物返本复初,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象传〕〕动态平衡,天地万物遵循客观规律,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16章〕天下有始,能够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第25章〕道家满足不辱生态伦理观念抑制人类为物欲所役,追求高尚精神生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12章〕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的节省消费观,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58章〕〔三〕fo教生态伦理文化资源1.缘起论生态自然观fo教生态伦理观哲学基础是缘起论整体观。缘起论以为宇宙万物处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相互互相待缘的关系网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阿含经〕〕。因缘和合缘起论世界观论证宇宙万物有与无因缘生、因缘灭,法界缘起,万物一体,宇宙生命统一体,一切生物互相依靠,万物整体普遍联络。2.众生平等生态道德观〔1〕众生平等。土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一切非人类生命体的众生六凡〔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四圣〔声闻、缘觉、pu萨、fo〕平等。以法为本依正不二众生平等,心fo众生,三无差异不同彻底生命平等观,人与人平等,fo与fo平等,人与fo、人与动物、人与天神鬼狱都是平等,乃至一切心法、一切色法、心法与色法、因法与果法,无不平等,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凡夫与fo平等,无二无别,上从诸fo,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众生平等上升到一切众生皆有生存的权利高度,强调不得伤害众生,维护众生生存权利,尊重别人,尊重生命,保卫生态环境。〔2〕无情有性。无情有性是指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万事万物都有fo性,一切众生皆有fo性一切众生皆可成fo,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众生皆可成fo,珍爱生命,慈善为怀,无我体认缘起实相缘起中道,万物皆空。3.极乐世界理想生态观fo教以为我执是人类所有问题根本源头,性空无我忘我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由于众生有贪、嗔、痴三毒之心,人内心心灵自觉教化,自觉修习戒、定、慧,戒止贪、嗔、痴,改变内心,去除内心贪心欲望,达致众生心净则国土净境界。上求fo道,下化众生,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与乐日慈,拔苦日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对来世和彼岸世界追求是fo教徒人生目的,净国净土无苦有乐西方极乐世界是fo教徒向往的理想国土。理想西方极乐世界秩序井然,有丰富、优质的水源与草木鲜花,巧妙多样的飞鸟,和风花雨、优妙的音乐与美妙的空气。4.生态实践观〔1〕业报论。fo教生态实践思想基础是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业报论。依报共业产生世界,生命是正报,生命赖以存在的环境是依报。根据人的业报决定环境的好坏。境由心造,人内心决定、变现外境,依报世界〔环境〕由人类共业造成。〔2〕不杀生。根据本身因果报应业力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生命轮回,众生不停地流转于三界,在无数生命轮回中曾经互为父母或兄弟姐妹,亲眷转世轮回,相互有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若fo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梵网经〕〕因此避免杀生恶业。众生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善观,尊重生命和自然,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不杀生彻底生态伦理要求不伤害人、杀人以及杀害一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众生的戒杀生生态戒律,构成惜福、节制欲望、斋戒素食、护生、放生、禁色欲等生态信仰与生活方式。fo教寺院建在高山密林之地,美化生活环境,维持一个小生境生态环境。不杀生、素食、放生,参禅、悟道、圆寂消融以解脱为目的是教徒必需修行实践。〔3〕出世入世。自性本清净本自具足自性能生万法,法性如如,平等不二,法性平等、依正不二的fo法真理,fo教徒自利自他、自觉觉他,超越世间德行出世心灵环保,普渡众生拯救众生入世宗教义务。二、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局限性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是当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分为:只成认人的目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为任何物种、生物个体都有其内在价值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思想派系。但都主张伦理道德共同体范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一切生命体和自然界,自然界和生命体是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统一体;人类在生命系统中的特殊作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现代生态危机问题论断都有其片面性。〔一〕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主流,导致人与自然对立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主流,建立在笛卡儿、牛顿机械自然观,主体客体对立存在二元论哲学范式和人类个人中心主义价值观基础上,以为人在自然进化中地位最高,在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与自然对立。人类中心主义关心人类整体利益,对发挥人类改造自然主动性,建设工业文明、当代化有重要意义。但它只成认人类价值主体地位,否认自然价值,自然界被以为是实现人类经济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自然成为被征服、改造对象,自然的终结使人类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窘境。人类来源于自然界,生态环境是人类利益之一,地球资源有限,人类对生态负有道德义务、责任。〔二〕非人类中心主义否认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非人类中心主义深受西方人道主义影响,试图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局限,以为所有生物属于大自然共同体,伦理道德关心对象范围扩展到人以外其他存在物,认可动物和生物内在价值与人类平等权,否认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1.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权利论以为,道德关心范围应扩展到动物个体身上,成认动物的道德权利和道德地位。动物解放论代表辛格以为一切存在物都应是平等的,应把平等的伦理原则扩展到动物身上,同等地关心每一个存在物的利益。动物权利论代表雷根以为,人类用来证明人拥有权利的理由与用来证明动物拥有权利的理由一样。2.生物中心论以为所有生命均有内在价值。施韦兹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观;泰勒提出了生物中心论世界观。生物中心主义把生命本身当作道德关心对象,避免了传统道德理论等级观念,所有生命道德地位平等。但推崇尊重生命,信奉生物平等主义,只关心生物权利具有狭隘性。3.生态中心论把价值赋予生态系统整体,考虑人与自然协同,道德客体范围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愈加关注生态共同体。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扩展人类道德关心共同体对象,共同体的完好、稳定和美丽是人类行为的道德准绳。罗尔斯顿走向荒野哲学的自然价值论,成认自然界内在价值,主张将道德关心由人类扩大到自然界,强调人类利益与其他生命利益的一致性,人类与自然互相作用兼顾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两个基本原则。三、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差异性分析〔一〕理论基础不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构成以人为本的人类中心论和以自然为本的非人类中心论两种对立观点。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天是万物之源,人是天地的产物,人与自然价值关系是伙伴、朋友关系。〔二〕实践基础不同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在人类改造自然有限的以自然而为的生存本能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本质是低层次的和谐,具有被动地适应自然生态规律性质,实践道德规范是对直接生存经历体验的感性归纳与结论,缺乏科学理性和对事物深层本质讲明。当代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全球生态危机带来灾难性生态后果理性反思,是西方近代经典科技观、机械世界观和人与自然相对抗,人类精神道德沦丧的文化结果。〔三〕意识形态不同生态伦理实践遭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制约,西方生态伦理学元理论企图超越社会制度因素,局限于用生态学思维定式阐述伦理问题。根据生态思维,人类只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主张人与自然平等。本质上,人与自然关系背后隐藏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用主义辩证自然观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四〕生态伦理建设推进气力不同西方社会生态伦理建设动力是自下而上的生态运动,大量民间环保运动组织推进了生态伦理建设。西方社会文化中注重个体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集体,倡导个人服从社会,自发个体行为与社会主流价值合一不是一种常态。中国生态伦理建设应该来自一种自上而下气力的推进,需要借助于国家气力向社会公众浸透生态伦理思想,依靠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手段全面推进生态伦理建设。四、中国生态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对传统生态伦理资源评价不客观既不能过高估计也不能贬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建设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拟人化、德性化尊重、敬畏自然,天、地、人万物一体生态意蕴,不同于西方生态伦理人对待自然,赋予自然人性基于功利主义目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生态哲学思想,强调内在人心、精神、道德修养与外化自然和谐,天人统一性,道法自然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众生平等等生态思想资源价值未得到高度重视。〔二〕生态伦理学发展定位不清称谓不统一,有人以为生态伦理学就是环境伦理学,或生态哲学,或环境哲学,还有人以为生态伦理学是生态哲学的一个分支。生态伦理学发展不能完全脱离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中国生态伦理学研究受制于西方生态伦理学话语体系,还处于模拟、移植阶段,对一些思想和核心概念进行简单复制与争论,如自然能否存在内在价值和权利,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无论从人类实践行为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还是从主体阐述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的走出不可能。非人类中心主义占据学术强势地位,实践中人类中心主义占主导地位。〔三〕生态伦理学应用研究缺乏无视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脱离社会制度维度,抽象议论以自然为本或以人为本生态伦理的合法性,反复辩论自然界有没有独立的价值、尊严与权利,自然界中物的价值主体地位怎样实现,未根据中国经济状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因素,构成合适国情的生态伦理理论。五、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后当代生态伦理学西方建设性与解构性后当代主义的兴起,需要不断整合、超越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走出当代人与自然对抗的藩篱,走向后当代人与自然和解的后当代生态伦理学,以主义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构建一种超越西方主-客二元对立的世界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之争的生态伦理学,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地位关系、价值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伦理指导。〔一〕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迫性法律手段,辅助道德教化手段。树立新的生态伦理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道德是在人类共同体〔生态正义论〕、生物共同体〔生物中心主义〕、地球生态共同体〔大地伦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