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精选14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精选14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把握诗中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2、提高诗歌的阅读和鉴赏能力。3、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及难点】1、了解什么是朦胧诗。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对祖国母亲赤诚的爱和神圣的责任感的。【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直观效果,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2、指导学生朗读,追求声情并茂。3、指导学生把握同类诗歌的特点和写法,学会鉴赏比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代的中国有一批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借鉴外国诗歌的表现手法,感受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独具时代特征的乐章,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二、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舒婷,当代诗人,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原名龚佩瑜,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这是一首将爱心献给祖国的深情力作。三、欣赏品评1、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这首诗蕴含的情感。2、思:请同学把你听读后的感受告诉老师。读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悟?字里行间,哪个词或哪句话给你的感受最深?学生讨论、发言:感受到祖国苦难的历史;祝愿祖国的明天会更好;愿意把一切献给祖国……3、找一组学生朗读全诗,然后评析刚才朗读的效果如何?教师点评:⑴朗读时注意以下几点:①语速要适中;根据诗的内容,注意音调或低沉或高昂。②修饰语、中心词注意要重读,语速放慢。比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③朗读时要注意节拍和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因为每一节诗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一节诗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要注意。⑵朗读要作到:把握好情感。读:以声传情,以情感人。⑶准确把握诗中的意象。什么是意象?就是以象表意,以常见的平凡的具体事物来表达一种抽象的思想感情,这是朦胧诗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可以适当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朦胧诗的特点,便于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它涌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其特点是:①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人的主体意识。②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主要有舒婷、顾城、梁小斌等人。4、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这首诗的一、三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什么?学生交流:第一节诗中的意象有: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这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追溯祖国的贫穷、落后、破败、凋敝,表达了对祖国深沉悲痛的感情。第三节诗中的意象有:古莲的胚芽,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一组意象描绘了祖国在历史转折时期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了。女生朗读第一节诗,男生朗读第二节诗。朗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感情和语调。5、学生分组讨论:每一节诗要用怎样的感情和语调来朗读呢?学生交流:第一节诗要读出深沉悲痛的感情,语调应舒缓、低沉。第二节诗要读出痛苦与希望的感情,语调应该舒缓。第三节诗要读出希望与欣喜的感情,语调应该高昂。第四节是诗的高潮部分,情感激越高昂。6、学生再次集体朗读全诗,品味诗中蕴涵的深深爱国之情。四、联想创新我们欣赏了当代女诗人舒婷的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有许多意象,下面就以“我是你___________”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交流,可以合作,把它写出来,每人仿写一句话。教师指导引路,如:我是你发梢上的蝴蝶结,时时刻刻展示你的风姿。学生交流:我是你天空中的一只小鸟,时时刻刻搏击着风雨我是你衣服上的一枚钮扣,永远倾听你心脏的跳动我是你南海中汹涌的波涛,伴你走过昨天和今天我是你南国的一棵木棉树,代表了你的伟岸与挺拔我是你大海中的一叶风帆……我是你火红的紫荆花………………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一位学生边听边记录,整理成一首诗,然后配乐朗诵,把这首诗作为礼物献给我们亲爱的祖国。五、总结扩展读诗必须用心灵去读,才能读出真情,才能更好地把握好作品的内在思想意义。今后同学们要用你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心灵去感受生活、感悟人生,用你的笔去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六、作业课后阅读欣赏舒婷的另一首朦胧诗《致橡树》。【板书】思:请把你听读后的感受告诉我们读: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写:以“我是你__________”句式,仿写一组意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从“三美”的角度品读现代诗歌,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1、从“三美”的角度品读现代诗歌,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1、品读诗歌,理解诗中的“我”与祖国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涵咏品味
2、意象分析学法指点:1、诵读法
2、自主探究
3、仿写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二、聆听诗意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标注字音,划分节奏,体会情感。2、认读生字词。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三、品读诗意1、学生自读全诗,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全班交流。2、学生展示性朗读。(张天蕊、申大印)四、感受诗意1、我们把诗歌中浸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的形象称作“意象”。请分别从四节诗中找出作者所使用的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的特点。2、分别从四个意象群的角度看,本诗各节分别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从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情感?明确:(贫困、落后的祖国
;痛苦、追求的祖国
;新生、希望的祖国
;养育、献身的祖国。)(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情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3、明确:绘画美。4、找出本诗最主要的韵脚。(明确音乐美)5、教师讲解:本诗四节结构基本相同,句式多采用“我是……”,每节结尾以“祖国啊”作结。诗歌整齐的结构形式表现为一种建筑美。6、小结:诗歌的“三美”原则。诗歌独特的意象、优美的意境表现出一种绘画美;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表现出一种音乐美;诗歌严谨的结构、整齐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建筑美。这是一首好诗的共同特征。7、难点突破:1思考: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明确:“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在形象里的。2一提起祖国,人们往往会想起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四大发明、地大物博……以此歌颂祖国的强盛伟大。而舒婷此诗却写祖国的灾难深重、落后贫困,曾有人说,她这是“攻击社会主义”,“暴露阴暗面”。对此你怎样看待?(此题没有标准答案)五、创造诗意课后练习三: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些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的诗句后添加一句诗,并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1、我是干瘪的稻穗,
2
、我是失修的路基,
3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4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5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六、延展诗意1、其它作者的同类作品。《一代人》顾城
《回答》北岛2、同一作者的其它作品。《神女峰》《双桅船》《致橡树》附:板书设计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内容
感情
第一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第二节:
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第三节:
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第四节:
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3【教材分析】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她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巧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这首抒情诗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其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等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在艺术上,它亦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一些意象来间接地表现情感。例如:用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等象征祖国贫困落后的状态。用胚芽、笑涡、黎明等象征新生祖国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这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言志”,志指人的思想感情,情感是一首诗的血肉,一首没有情感的诗就像一具没有血肉的身躯。因而诗歌教学,不应脱离情感这条主线,要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精神,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像,通过诗中的情感唤醒学生心中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不应贴标签式地空洞说教,其目标实现是自然地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这首诗时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见解,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接受式局面,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最后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理解诗歌的意象美、语言美等特点。了解朦胧诗的特征与创作背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领悟诗歌的意象和主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在读中领悟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在读中质疑探究、有所发现。用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真正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去思考理解。【教学方式】要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要一改以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宜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去解读文本,真正实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1、以读为本。本诗写得感情真挚,适合吟诵,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获得对诗歌深层意蕴的理解。2、注重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创造发现。鼓励学生质疑探究。3、教学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性,重视师生的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4、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而不应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避免上成纯知识传授或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构思】1、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趣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方法可以多样化。可由舒婷这位诗人相关资料导入;还可由诗中新颖的意象或创作背景导入,或温故知新,回忆上学期的《星星变奏曲》导入。无论哪一种导入形式,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兴趣。2、感情朗读,品读探究诗歌韵律、情感和诗意: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更适宜诵读。诗歌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在探究学习本诗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一个字:读。首先是速读,整体感知诗歌韵律、情感、诗意。其次是品读,只有品读细加揣摩,方能体味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揣摩本诗新颖的意象。这其间教师要指导朗读技巧:要读出感情;要读出轻重缓急的节奏;要读出意象。3、探究学习,品析语言美和意象美:本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则,学生分小组品析诗歌中最精彩的诗句,小组内自由发言交流,同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思维。4、读写创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一节课时间虽有限,但我们可让学生探究热情不减,把视觉延伸于课外阅读中。师生同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用阅读本诗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爱国诗篇,去走进舒婷,不断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掌握课文字词。⑵关注诗中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诗的朗读赏析,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美;赏析,品味诗歌的形象美。【教学难点】赏析,品味诗歌的形象美。【教材处理】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2、围绕课后研讨与练习题来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听读,感受全诗,把握情感,画出朗读节奏和重音,体会各节的感情语气。三、赏析,品味诗歌的形象美1、个性选读。全诗用了许多事物来抒发情感,谈谈你最欣赏的一句。2、妙手续句。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3、慧眼质疑。(问题略)四、作业朗读并背诵本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2、学习诗歌的欣赏技巧之一:朗读。【教学重、难点】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技巧。通过合作探究,反复品读,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深沉感情。【教学设计】一、研究性预习公布研究性预习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小组研究活动:1、诗词组。搜集“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诗词,向同学推荐一些经典名句,熟读背诵。2、录音组。选择适合本文的背景音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做好配乐朗读录音。3、资料组。搜集舒婷及朦胧诗的相关资料。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前准备交给学生做,可一举多得,培养综合学习能力。研究性预习重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与老师沟通,与同学合作。二、资源共享,导入新课诗词组、资料组选派代表介绍所搜集的资料。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歌就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这是一首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严峻现实,而演唱的爱国之歌。设计意图: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辛苦收获,让学生多一份成就感与自信,并为教授新课奠定了情感基调。三、初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1、学生放声朗读,揣摩诗歌内在旋律。2、由录音组推荐一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评论。教师可参与学生讨论,只要学生分析有道理,能读出爱国深情,即给予肯定。具体朗读的语调、速度、技巧再下一环节讨论探究。四、引导探究,把握第一小节的朗读技巧1、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节。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论。2、引导探究: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首先要注意诗歌的意象。在第一小节中找出出现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及这些意象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及修饰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诗歌意象的选择与主题、情感有直接的联系。诗歌用了象征的手法,显示祖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受的苦难,第一小节中的意象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3、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出作者的情感。提问:怎样朗读才能读出情感?同学讨论,教师引导。明确: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语速:舒缓。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语。还要注意节拍、停顿。(形成板书)4、学生齐读第一节,再次体会作者的深情。设计意图:这一节教师的引导赏析是为学生后文的自主赏析打下基础,这部分同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朗读、讨论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文本。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感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教给学生一定的赏析方法,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是教,目的在达到不教”。五、举一反三,合作探究1、依据第一节的分析、朗读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二、三、四节朗读方法。经过充分讨论后,让学生把板书补充完整。明确: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有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二节写了痛苦、追求的祖国,感情基调为痛苦、希望,语调要舒缓;第三节写了新生、希望的祖国,感情基调为希望、欣喜,语调要高昂;第四节写了养育、献身的祖国,感情基调为深情、热烈,语调要高亢、激昂。2、学生个别朗读,学生点评。3、聆听名家朗诵,轻声跟读。4、配乐朗诵,提升情感。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基本能理解文本,把握朗读技巧。并且这一环节,同样重视朗读,采用多样的朗读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真。六、体验反思学情反馈: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感悟到了什么?分享你的快乐。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也作为课堂小结。通过反思,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思辩能力,同时也养成及时总结的学习习惯。七、作业延伸1、背诵全诗。2、试以某一意想为核心,写一首小诗,主题健康向上。3、用课内学到的知识,阅读赏析郭沫若的《炉中煤》。要求:第一题必做,二、三两题选择一题完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乡课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弹性选择性的作业,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有限范围之内自由选择,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此必然会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真正实现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板书设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内容感情语调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深沉、悲痛舒缓、低沉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痛苦、希望舒缓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希望、欣喜高昂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深情、热烈高亢、激昂(二、三、四小节的板书由学生补充填写)【教学设计说明】阅读课,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都要尽量遵循以下三点:1、把朗读放在突出地位。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感悟舒婷深沉的爱国情感。2、尽可能地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改最本质的变革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主动地、探究式地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无论是处理教材还是设置问题,都在最大限度内把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教案设计上的靓点主要体现以下两点:一是课前研究性预习,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任务,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同时有了真正探究学习过程,把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二是学生自主填写板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3、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教案设计的主旨。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个体的能力。能力培养应贯彻在平常的教学中,贯彻在一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课前研究性的预习,课内合作探究,板书填写,课后延伸作业,都强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凸显学生个性。特别是合作探究一环,前一环节教师的引导学习,其实已经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让学生在模仿中有所创新,在合作中有所感悟,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点评】本教案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鲜明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从课前研究性预习到课后选择型作业,都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思考、研究的空间,充分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但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上非常讲究“扶”与“放”的结合。课前研究性的预习,教师明确预习任务,让学生的研究有的放矢;“合作探究”也是在“引导探究”的基础上探究的;同样,课文的赏析也就很自然的有了“延伸作业”。由此感想:新课程不是摈弃传统教学,而是传统教学的延伸。《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⑵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⑶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2、能力目标:⑴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⑵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⑶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设计二: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投影:⑴注音:干瘪(biě)驳船(bó)蜗行(wō)胚芽(pēi)迷惘(wāng)隧洞(suì)绯红(fēi)淤滩(yū)纤绳(qiàn)⑵释义: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教师示例: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⑴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⑵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⑶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⑷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⑸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⑴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⑵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⑶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⑷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⑸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四、研读,探究品味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⑴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⑵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⑶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⑴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⑶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⑴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示例:⑴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⑵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五、课堂练习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⑴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⑵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挂图代数琴桨橹茫然苦恼惆怅焦灼2、⑴时间缓慢⑵距离遥远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七、布置作业《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屋是小岛/浪中摇;人是小岛/河上漂。篙挨篙/桥接桥;鱼网给桥栏/穿上黑纱袍。夜半起大潮,站在门口捞一瓢;一半是星星,一半是鱼苗。【板书设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7【教学设计】赏读。【创意说明】课文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向,流动凝重的画面,给读者以视听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学这首诗应立足于“赏”,设计丰富精美的活动,让学生美美享受一次诗歌大餐。【教学步骤】一、进入朗读天地,聆听名家朗读1、第一遍听,初步感受全诗。2、第二遍听,画出朗读节奏和重音。3、第三遍听,轻声跟读。二、来到学术报告厅,品析诗歌意想1、个性选读:全诗选用了许多事物来抒发情感,谈谈你最欣赏的一句。之一:“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恶毒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之二:“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之三:“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落败。2、妙手续写: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如: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慧眼质疑:可提出如下问题探讨:可以用“我是坍塌的房屋,是荒芜的稻穗”来替代“我是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吗?可以把“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中的“未落到地面”去掉吗?“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顺序可以交换吗?三、登上梦想的舞台,个性化朗读全诗1、我来当导演──对“祖国啊”一句的朗读进行指导:第一节,“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诗人感到祖国母亲是那样疼痛难忍,禁不住发出“──祖国啊!”的深沉呼唤。多么沉重,多么痛苦!语调应缓慢低沉。读“──祖国啊!”时,要痛苦沉重而有压抑感。2、我来当演员──自选形式,进行朗读竞赛:配乐读。多人演读。模仿性朗读。3、我来当评委──评选出自己最欣赏的朗读,并作五十字左右的口头点评。4、师生共读,结束全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8【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情)。【教学设想】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2、联系九年级上册学过的《星星变奏曲》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3、引导阅读一些“朦胧诗派”的诗作,培养兴趣。【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1、朗读,整体感知:学生生成问题预计:⑴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用“/”和“·”标出节奏和重音。⑵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了?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⑶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曲折委婉的抒情,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四、拓展阅读其它朦胧诗作,如舒婷《馈赠》、《致橡树》。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诗人通过“老水牛”“矿灯”“稻穗”等众多具体事物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具有美的意境。请你模仿本诗,创造其它的事物,构成相应的意境,仿写其中一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9【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的真情;2、学习朗读。【教学重点、难点】1、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2、对诗中的“我”的理解。【课前准备】学生熟读全诗,并通过上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查找与“四五”运动相关的史实及关于朦胧诗的特点。【教学步骤】一、导入祖国,一个普通的词语,却能唤起人们心底真挚而深切的情感,牵动人们的思绪走入遥远。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经过十年浩劫,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一个普通的女工在咏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她充满激情的歌唱,表达了自己与祖国命运的息息相关,她为之悲,为之喜,为之蓬勃奋飞。她虽然弱为女子,却没有回避历史责任。一个青年女子将个人质朴厚重的情感表达得撼人心房,激起无数人对祖国的加倍热爱。二、关于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1952年出生,初中毕业以后曾去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三、整体感知1、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熏黑xūn隧洞suì纤绳qiàn勒lēi簇新cù笑涡wō迷惘wǎng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齐读全诗。谈谈你初读此诗后的感受。(可谈谈诗歌的大致内容或作者流露的主要情感)3、请同学介绍自己查找的与本诗有关的史实,介绍相关背景。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应该有着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体现在诗中的哪些字词上?4、自由诵读全诗,注意结合刚才所了解的时代(创作)背景把握文章,体味情感。四、品味与探究1、分小组讨论: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明确: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之中。这四组意象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表现人民在贫穷落后面前没有失望,但希望仍很渺茫;“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上了新生的起跑线上;“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2、如果把全诗的每一个小节都当成是一幅画的话,那么请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几幅画取名。3、你认为诗中每一个小节后的“──祖国啊”蕴涵的感情是否一致?揣摩一下作者的感情,试着把握朗读的语气。明确:读第一个时,要痛苦沉重而有压抑感;读第二个时,要在沉重中透露出点点希望;读第三个时,要充满希望;读第四个时,要竭尽力量表达。(至此,我们清晰地看到诗人抒写的思路,情绪由低沉而至高昂。)4、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什么关系?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诗中的“我”,既指诗人自己,也指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我”既是祖国肌体的一部分,也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我”与祖国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我”有着献身祖国的热望。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5、在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方法:⑴挑选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并由学生评价效果如何,学生听取意见后再朗读一遍。看效果如何,再请第二个学生朗读。后教师示范朗读第一小节。⑵按照此方法完成后三个小节的理解与朗读。明确:教会学生在朗读前要注意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6、配乐朗读全诗。五、关于朦胧诗1、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关于朦胧诗的知识:明确: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朦胧诗的特点:⑴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⑵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2、谈谈本诗是否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明确:舒婷的这首诗虽算不上很“朦胧”,但具有朦胧诗的基本特征,如重视诗人自我的内心表达,运用通感、意象、象征、隐喻等写法。3、拓展。明确: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属于典型的朦胧诗。六、结束语“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10【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⑵反复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⑶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⑷能有感情的诵读、准确的背诵全诗。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由此进入情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样,既感悟了诗歌的深沉情感,朗读能力也会呈螺旋上升之势。⑵抓住关键语句,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意象的含义。⑶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分析诗歌主题,就要善于对文本提出问题,边读边想边问边讨论,问题意识就能培养起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有感情的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2、难点:⑴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历程的录象片后,教师设疑:你所知道的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爱国的名人,有哪些表现爱国主题的诗篇?比一比,谁说得多?2、导入: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到《楚辞》登程,从屈原到文天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诸多爱国诗人,他们在诗歌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关联。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的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二、自渎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舒婷: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彰州市市码镇。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后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2、追溯背景: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3、相关知识:关于朦胧诗: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涵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4、整体感知、梳理结构:⑴教师范读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生活动: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感受诗作的抑扬顿挫及诗人的感情变化,听的过程中,同时能够纠正自己的读音,标示停顿。点拨: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所隐含的情感基调则是由沉郁、凝重到欣喜、明快。⑵学生以多种形式读诗,整体感悟诗歌,思考经历了文革之苦的诗人,在本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点拨: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历史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胚芽”“笑涡”“起跑线”等。⑶再读诗歌,思考:如果按情感基调来划分,本诗划分为两部分如何划分?概括每一节的段意。点拨:该诗第一节表现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第二节表现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展示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血肉关系,表现诗人献身祖国的热望。其中第一、二节风格沉郁、凝重、低缓,三、四节欣喜、明快、激越,依此可划分为两部分。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诗文第一节,体会本节诗出现的事物所表达的感情,把握作品朗读的方法。学生活动:自读第一小节,分组讨论老师的问题(投影出示)。讨论交流:⑴本节出现的的意象及修饰每个意象所用的定语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⑵该节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点拨:⑴选取的意象是“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运用的修饰语是“破旧、熏黑、干瘪、失修、淤滩上的”;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⑵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以深沉而悲痛的感情来朗读。想一想:在朗读本节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点拨:⑴语速:舒缓;音调:低沉;⑵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方法:声音高、声音重、语速慢。⑶注意节拍、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诗歌的每一节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节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也要停顿。⑷朗读要放开,感情要投入。2、学生自己按照这个方法理解朗读其余三小节,具体思考以下问题:⑴第二节中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⑵第三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⑶第四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学生活动:分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回并参与。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点拨:⑴第二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了百姓对生活的祁愿。⑵感情色彩由悲苦哀愁变为欣喜亢奋,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⑶该节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3、重点感悟、理解下列问题:⑴该诗每节末的“祖国啊”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⑵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点拨:⑴四句“祖国啊”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涵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到逐渐转向亢奋激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茫、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⑵本文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4、练一练完成课后练习(三)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到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的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延伸阅读: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国打场。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弹琴,姑娘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幸福,为她增光。【阅读建议】歌词一般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只是比起诗歌来语言浅显一些罢了。本文由三段歌词组成,三段歌词的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对应的变换了少数字词、句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也有反复咏唱的句子,想一想这种复沓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本文同样表达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想一想,本文是扣住哪一方面主题来表达情感的?如果来朗读或歌唱的话,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表现?【教学反思】1、注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审美情趣。2、读中品,品中读。通过几遍层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略诗歌内涵。3、鼓励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来解读文本。《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11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从容说课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诗歌先抑后扬,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是鉴赏全诗的要点。教读本文,要注重朗读。不仅要读出语气,而且读时要揣摩诗句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领会诗人移注到形象上的主观情感。体会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对诗歌深刻内涵的理解,要联系时代背景材料。欣赏过程中,对诗中重要意象的分析,教师可用词论点拨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能力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设计设计(一)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设计(二)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设影:(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教师示例: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四、研读,探究品味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示例:(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五、课堂练习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思
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精细化学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女性文学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政法大学《健康教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外国文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材料焊接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格力职业学院《外科学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高等天然药物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女子学院《运动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二章 运营管理战略
- 《三本白皮书》全文内容及应知应会知识点
- 专题14 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计算中的思想方法压轴题四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
- 医院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4篇)
- 港口与港口工程概论
- 《念珠菌感染的治疗》课件
- 门店装修设计手册
- 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2024护理个人年终总结
- 海南省申论真题2020年(县级及以上)
- 蛇年金蛇贺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