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犯罪学考点版_第1页
2023年犯罪学考点版_第2页
2023年犯罪学考点版_第3页
2023年犯罪学考点版_第4页
2023年犯罪学考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学复习第一章犯罪学的概念和特点ﻫ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因素和对策的刑事社会科学.其特点是采用涉及刑事处罚手段在内的各种防范措施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ﻫ犯罪学的特点:一方面,犯罪学是研究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本质,特性和规律的.ﻫ另一方面,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因素,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ﻫ再次,犯罪学还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社会机制.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涉及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学的内容体系:是指按什么样的体系结构形式来表述这些内容,因此犯罪学的内容要通过犯罪学体系对的表达出来.ﻫ犯罪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犯罪学与有关邻近学科有着彼此间互相交叉,甚或渗透的关系.因此,研究与犯罪学邻近的学科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明确的了解犯罪学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拟定其准确的范围,并掌握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ﻫ犯罪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犯罪学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具体是指向社会作调查,了解犯罪情况,然后进行数理记录,比较论证,才干找出防治犯罪的有效办法.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犯罪学中的应用,是研究工作的新发展,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纽带.

信息论:就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达变换和储存的一门科学.它不仅可认为我们在同犯罪作斗争中及时提供有效经验,并且还会为我们提供犯罪信息,防患于未然.

系统论,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某种系统的研究,设计规划制造实验和使用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技术和运筹学,选顶最佳方案和得力措施,在各个环节上采用相应对策,并把它视作一项系统工程,各方配合,群防群治,以收预期的治理效果.

控制论,就是研究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运用在犯罪学的研究上,重要是应用社会机制,控制犯罪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对付犯罪.ﻫ犯罪:产生于私有制和阶级斗争,同时又是统治阶级以其阶级意志认定或规定的。其中,私有制是犯罪产生的经济根源,阶级斗争是犯罪产生的政治根源。ﻫ犯罪的社会危害:犯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社会危害性。ﻫ犯罪的类型:依据有无违反社会性,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

依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法益,分为对个人法益之犯罪、对社会法益之犯罪、对国家法益之犯罪;

依犯罪行为的性质,分为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智能犯罪、风俗犯罪、破坏犯罪。

犯罪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青少年犯罪严重,低龄化趋势比较明显ﻫ2、暴力犯罪突出,犯罪团伙增多ﻫ3、经济犯罪突出,数额巨大ﻫ4、流窜犯罪分子增多,少年重新犯罪突出

5、农村犯罪增多,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6、犯罪手段趋于智能化、技术化和现代化

犯罪学所研究的犯罪行为的种类:

1、刑法中的所有犯罪

2、违法行为

3、违纪行为ﻫ4、未成年人的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ﻫ5、精神病人实行的危害社会的行为。ﻫ犯罪人的特性:犯罪人最显著的特性就是他实行了犯罪行为,因而应由社会加以矫治。被害人的概念:犯罪被害人或刑事被害人,是指其人身和财产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的特性:被害性、互动性、可责性ﻫ中国历史上的犯罪因素理论

(一)社会进化与犯罪ﻫ1、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犯罪现象就是这种变化的后果之一。

2、犯罪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社会进化导致了社会犯罪。辨证的说明了犯罪现象正是文明社会的产物。ﻫ(二)法律与犯罪

1、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2、重要观点:认为制定法律越多,犯罪就会越多。只有废除君主及其所制定的一切规矩,犯罪才有也许被消灭。

(三)贫困与犯罪ﻫ1、代表人物:管仲、孟轲

2、重要观点:犯罪的主线因素在于贫困。这对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ﻫ(四)欲求与犯罪

1、代表人物:商鞅、荀况、鲍敬言

2、重要观点:认为人的求利欲望是驱使人们犯罪的重要因素。

(五)人性与犯罪ﻫ1、性善论:代表人物:孟轲ﻫ重要观点:后天不良的社会环境对犯罪起决定作用。ﻫ2、性恶论:代表人物:荀况、韩非ﻫ重要观点:人性恶是犯罪的原始内驱力和最本质的因素ﻫ中国现代犯罪因素理论ﻫ(一)社会变迁理论ﻫ1、代表人物:严景耀

2、重要观点:社会变迁往往导致人们对新的社会环境失去适应能力,使传统的社会控制手段失去有效性能,因此在社会发生忽然的、剧烈的变动时,犯罪现象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和增多。

(二)阶级斗争论

重要观点:犯罪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ﻫ阶级斗争是犯罪产生的重要因素,担不是唯一(或决定性)的因素。ﻫ(三)矛盾冲突论

重要观点:社会存在利益差异和冲突是我国存在犯罪的真正因素。ﻫ(四)克制系统功能弱化论ﻫ重要观点:克制系统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假如内外克制系统功能都受到削弱,社会就会动荡,犯罪就会增多。ﻫ(五)本能异化论

重要观点:犯罪产生的终极因素存在于人类社会诞生之初,而非源于阶级社会。ﻫ(六)综合动因论ﻫ重要观点:犯罪是诸多因素及其互相作用的结果,犯罪因素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变量的错综复杂的动态因素系统。

1、犯罪源流论

2、多种悲观因素综合论ﻫ3、四因动态系统论

外国犯罪因素理论ﻫ(一)犯罪人类学理论ﻫ以人类学为基础,从人体特质出发研究犯罪因素。ﻫ1、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ﻫ2、菲利:“三因素犯罪因素论”ﻫ3、加洛法罗:“自然犯罪论”ﻫ(二)犯罪生物学理论ﻫ研究人体生物因素与犯罪行为之间关系的学说。其特点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特别注重从人体构造、类型和机能等方面来探讨犯罪因素问题,但并不否认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ﻫ1、体型性格理论ﻫ2、双生子论

3、性染色体异常论

4、脑电波异常论ﻫ5、内分泌论

(三)犯罪心理学理论

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与犯罪行为关系的学说,其特点是注重从人的心理机制、心理状态和特点方面解释犯罪因素。

1、精神分析理论ﻫ2、挫折——侵犯理论

3、行为理论ﻫ4、社会学习理论

(四)犯罪社会学理论ﻫ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研讨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与犯罪之间关系的学说,它侧重于以社会因素解释犯罪因素。ﻫ1、芝加哥学派:运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与城市环境的相关性ﻫ2、差异交往理论

3、社会异化理论

4、亚文化理论ﻫ5、贴标签理论ﻫ6、社会发展理论ﻫ7、激进犯罪学理论ﻫ(五)犯罪政治学理论

该理论是建立在国家权力的行使同犯罪发生存在联系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重要叙述几种犯罪因素概念的政治解释。ﻫ1、国家权力真空理论ﻫ2、国家机能失调理论

3、国家干预过度理论ﻫ(六)犯罪经济学理论ﻫ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犯罪问题,其特点是着重从利益得失与犯罪选择之间的关系来阐释犯罪因素。ﻫ犯罪因素是一个系统:引起犯罪结果发生的诸多因素彼此联系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系统。这些因素在犯罪因素系统中按照它们的不同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即决定犯罪存在和变化的那些因素,泛称“犯罪因素”;另一类是“条件”,即影响犯罪存在和变化的那些因素,称作“犯罪场”。

犯罪因素的等级:因素等级就是因素因素作用范围广狭的区分。从记录学看,因素等级取决于同结果发生之间的联系概率。概率越大,因素等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假如某种因素在很长历史时期和很大空间范围内也许同犯罪的发生存在联系,那么这种高等级的因素被称作重要因素;假如某种因素在较长时间和较大空间范围内也许同犯罪的发生存在联系,那么这种中档级的因素被称作一般因素;假如某种因素在不长时间和不大空间范围内也许同犯罪的发生存在联系,那么这种低等级的因素被称作具体因素。ﻫ因素等级与因素主次不同。

因素等级与因素距离不同。

犯罪因素的共性和个性:犯罪因素的共性是指一切犯罪共同具有的因素结构;个性是共性的对称,指各类犯罪各自特有的犯罪因素。

犯罪因素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结识犯罪规律2、有助于规划犯罪对策ﻫ犯罪的社会因素由生产方式结构和社会意识两维构成

1、犯罪的社会因素基本上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结构之中;ﻫ2、犯罪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化的社会事物在价值评估上并非总是一致的;ﻫ3、探索犯罪社会因素并不意味着要减轻犯罪人的主观责任。

(一)社会生产方式结构的因素ﻫ1、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犯罪的重要因素;ﻫ2、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矛盾是一定期期内犯罪产生和增长的重要因素;ﻫ3、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仍然是当前我国存在犯罪的因素;

4、贫困也是一种犯罪因素。

(二)社会意识方面的因素

1、私有观念;

2、剥削思想;

3、精神文明断裂,集中表现为公德意识低落;ﻫ4、外来悲观文化。

犯罪的个体因素由个性心理结构和人生观两维构成ﻫ(一)个性心理结构特性与犯罪

1、认知结构特性:

(1)极端的自我中心倾向;

(2)知识水平低下,愚昧无知;

(3)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低下。

2、情感结构特性:ﻫ(1)情感的低档性;

(2)情感的非社会性;ﻫ(3)情感的变易性和偏执性。

3、意识结构特性:ﻫ(1)意志薄弱,理智成为情感的俘虏;ﻫ(2)意志坚强反向性;

(3)冒险侥幸心理。

4、需要结构特性:ﻫ(1)需要结构扭曲、畸形;ﻫ(2)需要强度恶性膨胀。ﻫ(二)个体人生观特性与犯罪ﻫ1、幸福观——追求物质享受;

2、自由观——不受法律约束;ﻫ3、道德观——水准低下、混乱。ﻫ(三)犯罪动机ﻫ犯罪动机是个体实行犯罪行为的内心推动力,是犯罪心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犯罪动机一旦衍生出罪过,犯罪行为便同时实行。ﻫ1、犯罪动机的形成:反社会需要的产生。

2、犯罪动机的分类。

犯罪社会因素结构的内在关系:犯罪的社会因素由生产方式结构和社会意识两方面构成。ﻫ(一)生产力状况在犯罪因素系统中处在最深层次的地位ﻫ(二)生产方式结构因素与社会意识因素的关系:

1、生产方式结构内在矛盾是产生反社会意识的根据;

2、反社会意识反映并影响社会存在ﻫ犯罪个体因素结构的内在关系:ﻫ(一)个性心理结构特性和人生观特性,在犯罪的个体因素内部结构中所处地位互不相同,它们分属犯罪的个体因素系统的不同层次:

1、个性心理特性,在犯罪个体因素结构中处在基础层次;ﻫ2、人生观特性,在犯罪个体因素结构中处在最高层次。ﻫ(二)个性心理结构特性和人生观特性两者之间存在着控制与反馈的内在关系。ﻫ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的关系:ﻫ(一)犯罪的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的关系,在宏观上就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在哲学上是本体论问题;ﻫ(二)犯罪的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的关系,在微观上即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关系,在哲学上是结识论问题;

(三)犯罪的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的连结点——“意识”,即社会因素中的反社会意识和个体因素中的人生观(个体的反社会意识)。犯罪场与犯罪:

1、犯罪场:犯罪因素产生犯罪效应的特定领域,我们称为“犯罪场”。

2、犯罪场与犯罪的关系:犯罪场是发生犯罪的必要条件。

犯罪场构成的内容:

(一)时间因素ﻫ犯罪行为具有较明显的时间选择性,表现:ﻫ1、季节、月份不同,犯罪发案率往往也不同;ﻫ2、白天与黑夜对犯罪发生也有不同影响。ﻫ(二)空间因素

犯罪行为因质而异具有强度不等的空间选择性,表现:ﻫ1、地形、地势条件不同,往往对犯罪的影响也不同;ﻫ2、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对犯罪的影响也有差异。

(三)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

犯罪行为具有对象选择性。犯罪人运用被害人心理和行为的弱点作案,有几种情况:ﻫ1、运用被害人的某种心理,投其所好,骗取信任;

2、运用某些被害人的行为特点进行犯罪活动;ﻫ3、运用被害人的错误或隐私作案;

4、被害人与犯罪人矛盾激化而导致杀、伤、纵火等报复性犯罪

5、犯罪人运用被害人生理特点、精神缺陷、年龄特点、健康状况等条件作案——“被害人学”。ﻫ(四)犯罪控制机制弱化情况ﻫ1、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应,在一定限度上导致了商品生产过程的困难和经济流通领域的失控;

2、社会分派不公,削弱了社会内聚力;ﻫ3、人、财、物大流动,社会流动性增大,社区凝聚力下降,削弱了传统控制机制;ﻫ4、公司、事业、机关、团队等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给犯罪分子导致了有机可乘的条件;ﻫ5、法制不完善;ﻫ6、法制观念淡漠;

7、对某些犯罪惩办不严;

8、思想工作削弱ﻫ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基本含义:就是在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机关、工厂、学校、部队、街道、农村等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政法机关的专门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道德的和法律的等各种手段,防止犯罪、打击犯罪、改造罪犯,挽救失足者,教育和保护青少年,不断消除产生犯罪的因素和条件,增强防卫,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综合治理方针的客观依据:

(一)社会治安的复杂性决定了实行综合治理的客观必要性。ﻫ1、产生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犯罪情况是复杂多样的。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实行综合治理的客观也许性。

1、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使综合治理方针的实行成为也许;

2、我国治理犯罪和群众路线的丰富经验为综合治理方针奠定了实践基础。ﻫ犯罪预测的种类和内容:ﻫ1、根据犯罪预测的范围,把犯罪预测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

2、根据犯罪预测的期限,把犯罪预测分为犯罪的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ﻫ3、根据犯罪预测的内容,把犯罪预测分为犯罪率预测、犯罪类型预测、犯罪主体预测、犯罪手段预测。

犯罪防止的重要性和也许性

(一)重要性:1、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犯罪给社会导致的损失;ﻫ2、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ﻫ3、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ﻫ(二)也许性:1、犯罪规律的可知性,为犯罪防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犯罪防止提供了社会基础;ﻫ3、世界范围内的努力和合作,为犯罪防止提供了国际条件。ﻫ犯罪防止的基本原则:ﻫ1、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ﻫ2、治标与治本相结合;ﻫ3、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

4、宏观防止与微观防止相结合。

我国解决违法犯罪的总方针:是综合治理社会治安。ﻫ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改造:自我改造、教育改造,完善改造违法犯罪人员的工作体系

建立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劳改、劳教管理体制:实行联改联产考核奖罚责任制ﻫ将劳改劳教场合办成改造人、造就人的特殊学校ﻫ构成普通累犯的必备条件:ﻫ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2、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赦免以后或者假释期满的三年以内。

业务过失犯罪的概念: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或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在从事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因怠于业务上必要注意义务、违反业务活动规则而导致危害社会的严重结果的行为。1.犯罪学:就是研究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因素,并据以确立对策,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刑事社会科学。2.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实中的确存在的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行为。3.犯罪学的特点:1.犯罪学是研究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本质、特性和规律的。2.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因素,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3.犯罪学还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社会机制。4.犯罪学的任务:1.确立刑事政策观念,对的执行刑法,防卫社会,惩办犯罪和改造罪犯。2.采用综合治理的多种手段,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为安定社会,为政治、经济服务。3.总结实行刑事政策的时间经验,为国家立法、司法机关提供参考,完善社会主义法制。5.犯罪类型: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将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犯罪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犯罪类型。6.犯罪类型的划分:1.根据有无违反社会性(反道德性)分为:(1)自然犯罪,(2)法定犯罪。2.依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法益分为(1)对个人法益之犯罪。(2)对社会法益之犯罪。(3)对国家法益之犯罪。3.是依犯罪行为的性质分为(1)财产犯罪。(2)暴力犯罪。(3)智能犯罪。(4)风俗犯罪。(5)破坏犯罪。7.自然犯罪:就是说不待法律规定的犯罪,它是违反人类道德的行为。8.法定犯罪:就是说行为自身并不一定当然具有反社会、反道德性,只是由于法律上规定其行为应受一定之处罚,因而成为犯罪。9.个人法益之犯罪:指杀人、上海等对个人生命、身体之犯罪;诬告、损害名义之犯罪;盗窃、诈骗等对个人财产之犯罪。10.社会法益之犯罪:指破坏社会秩序、放火等有关公共危险之犯罪;赌博、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等有关社会风气之犯罪;伪造文书、伪证等有关公共信用之犯罪。11.对国家法益之犯罪:指叛乱罪等有关国家存亡的犯罪以及渎职、妨害公务等有关国家权力及职能之犯罪。12.财产犯罪:就是以非法获得财务为目的的犯罪。13.暴力犯罪:以自身强暴力量或借助于器具等犯罪。14.智能犯罪:就是运用智谋和技能犯罪。15.风俗犯罪:违反社会善良风俗的犯罪。16.破坏犯罪:指爆炸、投毒、放火以及故意毁坏公司公私财务的犯罪。17.研究犯罪类型的意义:(一)理论意义:对犯罪类型的眼界,在理论上可以更加具体把握犯罪的本质特点,掌握其演变规律。(二)时间意义。对于犯罪类型的研究,不仅对形势立法的重大异议,并且对于司法机关的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1)立法意义(2)司法实践意义。18.我们犯罪的重要类型:1.暴力型犯罪。2.淫乱型犯罪。3.经济型犯罪4.政治型犯罪。19.暴力型犯罪:指对人施加暴力,使别人身体或精神上受到侵害,从而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类犯罪行为。10.淫乱型犯罪:也就是性犯罪,指基于性欲而实行的性侵犯行为。11.经济型犯罪:指在经济领域中,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经济法规,侵犯国家经济管理秩序,依照刑事立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12.政治型犯罪:指直接故意危害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13.犯罪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青少年犯罪严重,低龄化趋势比较明显。2.暴力犯罪突出,犯罪团伙增多。3.经济犯罪突出,数额巨大。4.留传犯罪分子增多,少年重新犯罪突出。14.少年重新违法犯罪的因素:1.年龄小,刑、教期期短与对少年教育改造的客观需要行车锋利矛盾。2.少年性年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之后,的不到妥善安顿和帮教,许多人在家闲居或在外流荡,无事生非,这是导致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家庭教育“危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15.刑法不认为是犯罪、不应受到刑罚处罚行为有:1.违反国家的法律、法令,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将依法给予行政、民事或经济制裁的行为。2.违反国家机关、公司、事业单位内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行为,3.已满12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实行的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甚至还涉及不道德的行为。4.精神病人实行的危害社会的行为。16.在犯罪学中对犯罪行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1.对犯罪行为研究应当紧密结合犯罪人及其犯罪心理的研究。2.对犯罪行为的研究应当紧密结合实际。3.通过对犯罪行为的研究,才可以进一步解释清楚人是怎么成为犯罪人的。17.犯罪人:指实行了犯罪行为,危害了社会,社会应当对其采用矫治措施的人。18.犯罪人的特性:犯罪人最显著的特性就是特事实了犯罪行为。因而应由于社会加以矫治。除了从犯罪行为对犯罪人进行研究以外,现代犯罪学还普遍地运用记录学的方法,从社会人口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犯罪人的一般特性。19.犯罪人的分类:对犯罪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的拟定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从目前研究状况看,下列几种犯罪人的分类,是比较常见和比较有实践意义的:1.未成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2.初犯与再犯。3.常态犯和精神病犯罪人。4.暴力犯与智能犯。5.男犯与女犯。20.犯罪心理的重要构成成分:概括地说,犯罪心理重要由五部分因素构成:需要结构认知结构21.犯罪人的重要特性:1.个人需要畸形,原始的生物性需要大大多余社会性需要。低档的物质需要多余高级的精神需要;2.犯罪人的需要经常与社会需要处在对立的状态之中,不也许在社会规范之内合法地得到满足。22.犯罪人结识结构的重要特点:1.文化普遍低下,对事物及其发展的结识、理解和预见通常很差,或常有严重的便面性和表面性。2经常只对能满足其个人欲望的事物表现积极而活跃的认知活动。3在极端的自我中心形象的作用下,往往不知道或不可以草中自己的独立性意向,而拒绝接受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只用自己那一套价值标准来评价事物。水平地下及具有严重缺陷的结识结构式犯罪心理的特殊表现。23.犯罪人的意志结构特点:1两极性,2.具有很强的冒险侥幸心理。24.犯罪人的人生观特点:1.价值观方面,犯罪人更重视现实的和物质的需要,注重感官满足,而轻视内心世界的充实和精神的升华。过度追究物质享受是犯罪人在价值观方面的普遍特性。2.在法制官方面,目无法纪是犯罪人的普遍特性。犯罪人对法律的结识普遍低下,守法意识单薄,故意无意地拒绝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3.在管方面,犯罪人普遍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总是把个人利益凌驾与公共利益之上,为了个人幸福快乐一己之私而不惜置别人的痛苦死活于不顾。道德水平低下是犯罪人道德观的普遍特点。25.犯罪的三个要素:犯罪行为、犯罪人和被害人26.被害人:1.宗教礼俗典礼上对神的祭品即牺牲品。2.因别人行为而受伤害或受阻碍的、组织、道德或法律秩序,即所谓受害者、被骗者或者牺牲者。27.犯罪被害人:(刑事被害人)指其人身和财产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或法人)。28.犯罪被害人的含义:1.北海因素是由犯罪行为导致的,2.被害人系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对象3.被害人主体涉及自然人和法人。29.被害人的特性:1.被害性。指被害人的胜利、心理以及精神这要素所高程的足以使其被害的内在倾向性。2.互动性。指在犯罪发生之前和犯罪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相作用,被害但是是这种互相作用的产物或最终结局。3.可责性指被害人因自身的过错,如挑衅、引诱、共计等导致了犯罪的,因而对被害负有一定的道德、伦理甚至法律上的责任。30.被害人和犯罪人的关系四种情况:1.被害人是犯罪的因素,2.被害人是犯罪的借口3.被害自身是被害人批准的结果,4.被害是被害人的与犯罪人得鱼求偶尔一致的结果。31.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模式:1.被害人与犯罪人无关联模式2.被害人与犯罪人有关联模式。32.被害人与犯罪的有关联模式涉及:1.渤海人的可责性小雨犯罪人2.被害人与犯罪人可责性相等3.被害人的可责性大于犯罪人4.完全有责性被害人。32.阿尔德尔.法塔把被害人分五类:1.未参与型2.潜在型3.挑衅型4.参与型5.虚假型。33.盖拉威和赫德森把被害人分为七类:1.无关型2.天心型3.催化型4.弱生型5.自害型7.政治型。34.根据被害人责任的大小、被害事实是否存在等将被害人分为:1.根据被害人责任的有无及限度大小,分为无责性被害人和有责性被害人。2.根据被害人是否确已被害,分为已然性被害人和潜在性被害人。3.根据被害人被害的真伪,分为真实被害人和虚假被害人4.根据被害人的年龄、性别和生理特性分为老年或青少年被害人、男性或女性被害人和体弱病残被害人。35.被害人的权利:1.参与诉讼权2.控告权3.作证权,申诉权、发问权36.被害人的义务:1.被害人有如实向司法机关提供案件湿湿的义务,如故意捏造事实,诬辞别人,应负法律责任。2.司法机关为拟定被害人的某些特性、上海情况或生理状况,需要对被害人作人身检查,被害人应积极配合。3.被害人有义务按照人员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规定,交出也许证明被害人油嘴或无罪的物证、疏证和其他证据。4.侦查人员为了解案件情况,可以询问被害人。被害人应当如实回答案情事实,如故意作虚假陈述或隐匿事实,要负法律责任。37.中国犯罪因素理论:1.社会变迁理论2.阶级斗争论3矛盾冲突论4.克制系统功能弱化论5.本能异化论6综合动因论7.四维结构犯罪因素加犯罪场论38.社会变迁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变迁往往导致人们对新的社会环境失去适应能力,使窗洞的社会控制手段失去有效性能,在社会发生忽然的、剧烈的变动时,犯罪现象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和增多。具体涉及1.社会变迁引起新就法律观念、道德规范的矛盾和冲突,人们由于受到各种互相矛盾的规范和准则的影响,很容易在极具的社会变化中不辨是非,不谙法律而违法犯罪。2.社会变迁使相称一部分人失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在旧的生活方式被破坏的新环境中,满足他们新生活的最基本的需求而求得生存”犯罪就是最佳的出路。3.社会变迁导致社会制约的失败和社会解体,而在“短时间内,要顺利地和解地建立起新秩序以控制新局面是很困难的,所以犯罪行为较容易发生。39.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在:1.物质和精神需求与客观实际满足条件的矛盾2.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3.社会变革导致新旧制度,新就观念之间的矛盾。4.一定范围内的阶级矛盾。40.人与人间的矛盾重要表现在:1.物质生产领域中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占有的矛盾2.人际关系中的矛盾,3.人们生活中的利益矛盾。41.犯罪人类学理论:是以人类学为基础,从人体特质出发研究犯罪因素的学说。42.犯罪生物学理论:是研究人体生物因素与犯罪行为之间关系的学说;其特点是运用自己科学的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特别注重从人体、类型和机能等方面来探讨犯罪因素问题,但并不否认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43.犯罪社会学理论: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社会和社会环境与犯罪之间关系的学说,它侧重于以社会因素解释犯罪因素。44.犯罪政治学理论:是建立在国家权力的行使同犯罪发生存在联系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由于国家权力并不是在真空中行使,它涉及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所以,犯罪因素的纯粹政治学理论是不存在的。45.犯罪经济学理论: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犯罪问题,其特点是着重从利益格式与犯罪选择之间的关系来阐释犯罪因素的。46.犯罪系统的特性:1.系统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2.系统内诸因素以一定的方式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着3.系统是一个综合整体,具有不同于其因素的特定功能和属性,4.系统有其自身独立性,又与外界环境互相联系。47.犯罪因素:宏观—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微观—犯罪是一种个人行为,即个体意识行为。个体意识是社会意识的有机组成分子,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所以犯罪因素必然同时植根于社会个体两大方面。故犯罪因素是指:引起犯罪发生和变化的因素(四维结构因素)和影响因素(犯罪场)互相作用的统一整体。48.犯罪条件(犯罪场):指犯罪的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以外的可以制约和影响犯罪发生的诸因素。涉及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犯罪控制机制弱化情况。49.无犯罪因素等级的意义在于:1理论方面。因素是等级研究是属于犯罪学基础研究的一部分内容,阐明因素因素在时、空范围上有区别,有助于弄清什么是犯罪的根源,有助于恰如其份地评述阶级斗争与犯罪的关系,有助于对的理解犯罪的历史变化状况,有助于实事求是地进行空间上的国际间犯罪比较研究,总之有助于把握犯罪规律,提高之犯罪的自觉性。2.决策方面。犯罪因素等级研究对犯罪控制工程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等级低的因素比等级高的因素容易被排除(这是就治标而言),然而,从治本看,必须重视遏制和削弱等级高的因素(是难度很大的工程)。妥善解决治本与治标、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是历史规划社会发展战略和制定社会治安政策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前提。50.犯罪因素的共性:指一切共同具有的因素结构。51.犯罪因素的个性:指各类犯罪各自特有的犯罪因素。52.为了实事求是地分析犯罪的社会因素,需要确立以下极点结识:1.犯罪的社会因素基本上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结构之中。2.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化(犯罪因素)的社会事物在价值评估上并非总是一致的3.探索犯罪社会因素并不意味着要减轻犯罪人的主观责任。53.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其产生的重要因素即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结构之中,比如:1.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的重要因素。2.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矛盾是一定期期犯罪产生和增长的重要因素。3.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仍然是当前我国存在犯罪的因素。贫困也是一种犯罪因素。54.社会意识方面的因素:1.私有观念。2.剥削思想3.精神文明断裂,集中表现为功德意识低落。4.外来悲观文化。55.犯罪心理结构特性:1.认知结构特性(1)极端的自我倾向(2)知识水平低下,愚昧无知。(3)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地下。2.情感结构特性。(1)情感的低档性(2)情感的非社会性。(3)情感的变易性和偏执性。3.意志结构特性(1)意志薄弱,荔枝成为情感的俘虏。(2)意志坚强反向性(3)冒险侥幸心理4.需要结构特性。56.犯罪结构特性:1.需要结构扭曲、畸形。2.需要强度恶性膨胀。57.犯罪人生观与产生与犯罪关系:1.幸福观—追究物质享受。2.自由观—不受法律约束。3.道德观—水准低下、混乱。58.道德结构缺陷表现在:1.道德结识水准低下。道德情感不稳定3.道德结识和道德信念相脱节。4.道德意志发展不完善。5.道德结识和道德行为相脱节。59.法律观念(即法律意识)涉及:法律知识、法律信念和法律行为。60.犯罪动机:指推动个体实行犯罪行为的内心动因,是个体反社会需要(犯罪需要)的具体表现。61.犯罪动机的分类:1.遗产生犯罪动机的不同需要为标准,可分为物质性的犯罪动机和精神性的犯罪动机,或者分为生物性的犯罪动机和社会性的犯罪动机。2.以犯罪动机产生的过程长短为标准,可分为渐变犯罪动机和突发犯罪动机。3.以犯罪动机被住地意识到的水平为标准,可分为意识到的犯罪动机和未被意识到的犯罪动机。62.犯罪的社会因素由生产方式结构和社会意识两方面构成,涉及:1.生产力状况在犯罪因素系统中处在最深层次的地位。2.生产方式结构因素与社会意识因素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滚系,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并能能动影响存在。(1)生产方式结构内在矛盾是产生反社会意识的根据(2)反社会意识反映并影响社会存在。私有观念反映私有制,同时又反过来强化财产私有关系。63.犯罪场:犯罪因素产生犯罪效应的特定领域,或者说犯罪因素实现为犯罪行为的特定领域。64.犯罪场构成的内容:1.时间因素,2.空间因素,3.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65.犯罪人运用被害人心理和行为弱点作案,可分为:1.运用被害人的某种心理,投其所好,骗取信任。2.运用某些被害人的行为特点进行犯罪活动3.运用被害人的错误或阴私乘机作案。4.被害人与犯罪人矛盾激化而导致杀、伤、纵火等报复性犯罪。66.犯罪控制机制弱化的情况有:1.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应,在一定程序上导致了商品生产过程的困难和经济流通领域的失控。2.社会分派不公,削弱了社会内聚力。3.人、财物大流动,社会流动性增大,社区凝聚力下降,削弱了传统控制机制。4.公司、事业、机关、团队等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虽有规章但无人监管,给犯罪分子导致了有机可乘的条件。5.法制不完善6.法制观念淡漠7.对某些犯罪惩办不严。8.思想工作削弱。67.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基本含义:在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机关、工厂、学校、部队、街道、农村等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政法机关的专门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道德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防止犯罪,打击犯罪,改造罪犯,挽救失足者、教育和保护青少年,不断消除产生犯罪的因素和条件,增强方位,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68.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明确的问题:综合治理的领导问题,综合治理的力量问题,综合治理的手段问题,综合治理的对象问题,综合治理的对象问题,综合治理的目的问题69.综合治理方针的客观依据:1.社会治安的复杂性决定了实行综合治理的客观必要性,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新决定了实行综合治理的客观也许性。70.建立“预测”“防止”“解决”“改造”的工作体系涉及:1.科学的犯罪预测是防止犯罪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2.犯罪防止是综合治理的中心环节,3.依法解决犯罪失踪和直隶的重要一环,4.改造罪犯是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系统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他是治本的重要措施。71.犯罪预测:就是运用科学得力论和方法,对一定社会内未来犯罪现象种类、数量、发展趋势以及特定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也许性等内容,所进行的有根据的推测和估计。72.犯罪预测的内容和种类:1.根据犯罪预测的范围,把犯罪预测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2.根据犯罪预测的期限,可把犯罪预测分为犯罪的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3.根据犯罪预测的内容,可把犯罪预测分为犯罪率预测、反翠类型预测、犯罪主体预测、犯罪手段预测四种。73.犯罪宏观预测:是根据全社会或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秩序等因素,在过去一定期期内犯罪率的基础上,推断未来一定期间内犯罪增减的总趋势、犯罪类型和犯罪特性的变化以及对社会所导致的危害的大小。74.犯罪微观预测:对某一特定犯罪的预测。涉及初犯预测和再犯预测。75.按犯罪短期预测,指对近期某一特定期间的犯罪动向所作的预测,重要有季度预测、半年预测、一年预测和两年预测76.犯罪中期预测:是对未来若干年内犯罪的发展动向和态势所作的预测77.犯罪长期预测,是对犯罪现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变动的趋向所进行的预测。78.犯罪预测,是根据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职业、教育等轻视的变化及其与犯罪的相关性,对未来犯罪率的消长趋势和犯罪起伏变化规律的预测。79.犯罪类型预测,是对犯罪类型的变化发展趋势所进行的预测。80.犯罪主题预测,是对犯罪者的人数、职业、教育限度、年龄、性别以及初犯、累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所作出的预测。81.犯罪手段预测,支对犯罪分子也许运用哪些新的犯罪手段特别是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实行的犯罪进行预测。82.犯罪预测的方法:1.专家鉴定2.趋势外推法,3.因素分析法,4.数学模拟法5.规范性预测。83.犯罪预测的环节:1.明确犯罪预测的目的和重点2.涉及犯罪预测的方案或提纲,3.周密调茬,广泛收集犯罪预测资料解决分析影响犯罪趋势的因素和条件4.各处犯罪预测的结论,完毕犯罪预测的报告,5.根据犯罪客观态势和相关变量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善犯罪预测的结论或报告,6.根据犯罪预测的结果拟定防止和控制犯罪的几种可供的规划或方案。7.根据最优化原理,选择最优方案,制定防止和控制犯罪的政策、法律和具体规划与对对策,拟定防止犯罪任务的范围和登记,规定同犯罪作斗争的力量部署,考虑犯罪现象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员构成特点,以及各种社会人口学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说会心理学的条件,有区别地组织防止和遏制措施。84.犯罪防止的重要性:1.搞好犯罪防止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犯罪给社会导致的损失。2.搞好犯罪,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3.搞好犯罪防止,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85.犯罪防止的也许性:1.犯罪规律的可知性,为犯罪防止提供了科学依据。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犯罪防止提供了社会基础。3.世界范围内的努力和合作,为犯罪防止提供了国际条件。86.犯罪防止的基本原则:1.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2.治本与治标相结合。3.恩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4.宏观防止与微观防止相结合。87.物质文明:指人类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88.精神文明:指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89.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指防止犯罪不仅要注意物质建设,并且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职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同步进行,才干达成最大限度的和减少犯罪的目的。90.治本:指针对犯罪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则,采用主线性的防止措施。91治标:针对现实存在的犯罪现象,采用针对性的防止措施。92.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指防止犯罪必须对的解决两者的关系,既要采用直奔措施,又要采用治标措施,要将治本与治标有机地结合起来。93.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就是支在犯罪防止中,不仅要依靠司法机关的专门工作,并且要把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力量发动和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方防卫体系。94.宏观防止与微观防止相结合:指既要研究在广阔的空间合唱就的时间范围内防止犯罪的问题,又要研究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防止犯罪的问题,将宏观防止与微观防止结合起来。95.犯罪防止的体系:1.两道防线的犯罪体系:宏观防止与微观防止相结合,其中宏观防止涉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正阶级关系,微观防止涉及群众防止、治安防止、法制防止,心理防止核技术防止。2.三道防线的犯罪防止体系又有四种提法:(1)家庭防止、学校防止和社会防止相结合,(2)犯罪前防止、犯罪过程中防止和犯罪后防止相结合。(3)道德防止、行政防止和刑罚防止相结合(4)社会公约或民约、调解或指标组织与工读学校,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安机关与劳动教养,刑事法律、司法机关与劳动改造相结合。3.四道防止的犯罪防止体系:社会防止、心理防止、治安和刑罚防止相结合。96.家庭防止要注意的问题:1.提高家长对教育好子女重要异议的结识。2.提高家庭素质。3.注意教育内容和方法4.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和有关单位的工作密切配合。97.学校防止的解决方法:1.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2.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尊严手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的“免疫力”。3.提高教师素质。98.社会防止强调的问题:1.重视社会政策的防止犯罪价值。2.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3.发动社会公众参与犯罪防止。4.充足发挥各种检查监督机制在犯罪防止中的作用。99.社会:犯罪发生前的所有防止措施,因而是一种更惯犯异议上的社会防止。100.治安防止:指公安机关对于社会上具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所采用的专业防范措施。101.刑罚防止:指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对分子合用刑罚而实现的犯罪防止的一种国家强制措施。102.为保证解决违法犯罪方针的实行,要注意:1.具体分析各种放犯罪行为的性质,充足考虑各个犯罪人的深信特点,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解决措施。2.恩解决犯的措施必须与预测、防止、改造工作相结合,共同发挥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作用。第三,解决犯罪的各种措施,必须坚持以后教育、感化、挽救犯罪人为目的。103.社会帮教的特点:1.违法犯罪青少年不脱离社会,不松紧专门的教育改造机构,而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接受帮助和教育。2.它不属于任何纪律处分或者法律处分。帮教对象在升学、就业恩,参军、工资福利等方面与所有青少年同样,不受歧视。有关受帮教的材料也不装入其人事档案。因此可以灵活运用,而不至于给帮教对象导致过重的精神承担。3.这种措施由家长、学校或工作单位及社会基层实行,可以减轻国家在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承担,也容易为违法犯罪青少年所接受。104.社会帮教的对象:1.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也许继续进行违法犯罪的青少年。2.刑满释放、接触劳动教养和少年管教工读学校教育后,仍然表现不好,有也许继续违法犯罪的青少年。3.属于“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决定”第四条规定的青少年,也就是被劳动教养的人,在劳动教养期间,表现良好而有就业条件,经劳动教养机关批准,另行就业的青少年以及原送请劳动教养的单位、家长、监护人请求领回自行负责管教,经劳动教养机关批准的青少年。105.青少年不得列入帮教对象的范围:1.已停止违法或轻微犯罪活动半年以上的2.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或少年管教以及经工读学校教育后,未再发现表现不好的3.偶尔有违法或者轻微犯罪行为的4.仅有违反行政纪律、厂规、校规的。106.帮教的方式重要有:1.帮教小组2.家长、亲友帮教,3.专人帮教,4联合帮教组织,5.合约帮教,6.承包帮教,7.报外帮教8.暂缓工读。107.学校给予违纪学生的纪律处分有: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勒令退学,6.开除学籍。108.公司给予微机职工的纪律处分有:1.警告,2.记过,3.记大过,4.降级5.撤职,6.留用察看,7.开除。109.纪律处分的特点:1.纪律处分具有组织权限的局限性。2.纪律处分对行为具有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的制裁。3.纪律处分的严厉性远远不如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110.工读教育:以教育部门为主,公安机关配合,专门对犯有行为罪错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挽救的一种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教育形式。111.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实行了社会行为的人所采用的行政性强制措施的总称112.治安管理出发:是对情节行为、尚不构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用的处罚措施。113.劳动教养:是指对于违反法纪而又不宜于或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一定期限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114.劳动教养人员的类型:1.罪行行为,不够刑事处分的反革命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2.结伙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团伙中,不构刑事性格处分的3.有流氓、卖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教不改不够刑事处分的4.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等扰乱社会治安,不够刑事处分的,5.有工作岗位,长期拒绝劳动,破坏劳动纪律,而又不断无理取闹,绕论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生产秩序妨碍公务,不听劝告和制止的。6.教唆别人违法犯罪,不够刑事处分的。115.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可以对违法行为采用的行政强制措施有:1.收容审查,2.妇女教养和强制戒毒,3.扣留。4.查封、扣押、冻结,5.其他。116.刑事处罚涉及: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三种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117.构成刑事罪犯必须具有:1.行为人必须事实了我国刑法分则所明文严禁的行为,或是依法应予的类推的行为。2.行为人必须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导致严重损害。3.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4行为人必须是达成刑事责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是违法犯罪的法人。5.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果实。118.少年管教所收押和收容的对象是:1.由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年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少年犯,2.根据刑法第14条规定,因不满十六岁不处罚的由政府收容教养的犯罪少年。119.自我改造:就是进行疏通、引导和正面教育,以启发其自觉,自我反省,改过归正。就是没有任何逼迫,只是通过疏通思想鼓掌,引导该多阳山的促进工作,他们就可以自我改造,成为一个政治的完全适合社会行为规范所规定的普通公民。120.收容实行劳动教养的种类:1.不务正业,有流氓行为或者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诈骗等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2.罪行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分革命分子,反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受到机关、团队、公司学校等单位的开除处分,无生活出路的3.机关、团队、公司、学校等单位内,有劳动力,但长期决绝劳动或者破坏纪律,妨害公共秩序,受到开除处分,无生活出路的4.不服从工作的分派和就业专业的安顿,或者不接受从事劳动生产的选到,不断无理取闹,妨害公务,屡教不改的。121.劳动改造,指对犯人的劳动改造。是逼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122.劳动改造实践证明:人生观教育诗对罪犯进行思想改造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通过我们对罪犯进行人生观教育,可以使他们清楚了解工人阶级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精神,借以划清工人阶级人生观和剥削阶级管的原则界线,进而弄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逐步确立起为人的幸福观、荣辱观、苦乐观,故意观和生死观。123.封闭式管理体制:指将受解决人员挤压于封闭式的监禁设施内,在严密的监视和严格的管理下,逼迫他们从事生产劳动,接受思想教育改造,进行他律的无自由生活。124.封闭式管理体制的不良后果:1.监所等封闭式设施内的严格限制自由的拘禁生活,使受改造人员毫无自主性,过着他律的生活,衣食住行概由狱政管理人员安排,他们对之毫无选择余地。2.各种恶性限度不等的被改造人员朝夕相处,密切接触,容易促成犯罪意识与犯罪技巧的互相传染,并因鉴于社会内不健全的价值观念和不正常的鉴于文化的同化作用,使他们道德性衰退,丧失廉耻感。3与正常社会完全隔离的拘禁生活,往往使被改造人员感到他们已被社会彻底抛弃,因此丧失改过自新的信心和勇气,促成他们自暴自弃,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破罐子破摔,不图上进。4.完全粉笔的监所生活不利于被改造人员了解社会,因而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利于实现处罚防止的目的。125.开放式管理体制:指将被改造人员集中与开放式的管教场合内或送归社会,以他们自我管制为基础,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培训,激发其征询新和责任观念,促成其积极积极地进行自我改造。126.先前延伸:就是把教育、改道违法犯罪人员的工作进一步到他们进入监所之前的社会环境中去。127.向前延伸的内容:1.公安机关、检查机关和人民法院在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各个诉讼环节中,除依法办案,保证办案质量外,其应当对被告人进行认罪复发,为劳改、劳教机关的教育、改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将违法犯罪人员移送劳改、劳教单位时,药剂师送去案卷副本,并切实负责地介绍案情,作案因素和思想状况。第二,劳改、劳教机关要积极了解违法犯罪人员进入监所之前与其罪错行为有关的各种情况,为羁押期间的监所教育、改造发明有利条件。128.向前延伸应做好:1.与办案审批机关联系,违法犯罪人员犯罪事实,情节、通过及认罪态度,了解有无漏罪也许的情况甚或冤以情节。2.与违法犯罪人员原工作单位或学校联系,了解其如监所前的表现、思想状况和社会交往等情况。3.与违法犯罪人员的家庭联系,了解其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家长对他的态度。4.与违法犯罪人员谈话,了解其是否申诉,并妥善解决其申诉问题。婚姻、家庭也许有的困难,帮其解决。128.向外延伸,指以监所为中心,以监管机关为主题,把劳改、劳教工作向社会开放,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社会力量,扩充和深化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改造。涉及1.输入式开放。2.输出式开放。129.输入式开放。指动员社会力量进一步到监所内部,协助监管人员对位法犯罪人员进行劝归,感化和教育挽救工作130.输入式开放采用的办法:1.动员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如监所进行规劝,以后亲情激发违法犯罪人员自我改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2.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监所,对被改造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使他们感受社会的关怀和盼望,增强其社会复归的信心。131.输出式开放:指在一定条件下把被改造人员湿度放归社会,通过社会力量和社会影响对其进行教育、改造。132.输出式开发采用的办法:1.组织被改造人员复苏心灵演唱团或报告组,走出监所,进入社会,进行表演、报告,或者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和开展社会服务活动。2.实行归假制度。3.实行“三试”使帮教改造工作社会化。133.归假制度:指对表现较好的被改造人员,在改造器件内给予若干假日,准其返家省亲的制度。134.实行归假制度的条件:1.被改造人在改造期间表现较好2.家庭有帮教能力并负责接送。3.被改造人员居所地派出所批准,4.有需要返家的特殊情况,如过新年、春节、国庆节,或家属病重,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135.“三试”就是指有条件地将被改造人员送到乐意接受的工厂,农村或学校,进行试工、试农或试学,通过考察、帮教,表现较好,在期满后转为正式工人、农民或学生。136.实行“三试”的条件:1.在监所改造期间,有悔罪表现2.改造期限过半或虽未过半,但有重大悔罪、立功表现3.有单位乐意接受。137.向后延伸:指劳改、劳教机关汇同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用有效措施,做好对刑满释放人员或接触劳教人员的安顿和接茬帮教工作,以巩固监所教育改造的成果,并防止和减少重新犯罪。138.向后延伸的工作:1.带领刑释、解教人员与公安破除所见面,申报粮户关系,贯彻回归和落户问题。2.与派出所、接到、家长、单位或学校联系,介绍刑释、解教人员的改造情况,学习文化技术情况以及回归社会以后存在的和实际困难,贯彻接茬帮教工作。3.争取地方政府及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贯彻刑释、解教人员的旧学,就业安顿工作。4.大力加强挽救失足者的社会宣传,以平等、信任、尊重和容纳的态度,关心刑释、解教人员的实际困难。尽力尽快消除他们对社会的陌生干和怀疑情绪,以版面重新产生反社会倾向。139.《帮教安顿协议》:指北京市各区(县)人民政府与劳改、劳教工作管理局签订的《加强对服刑、劳改和少管人员的改造教育和刑满、解教后的帮教安顿工作协议》。协议分别了劳改机关和区改、(县)政府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劳改机关的责任事认真贯彻劳改、劳教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改造工作,开展文化、技术教育。区(县)政府的重要责任是:动员全区(县)方方面面,做好被告人在拘押、预审、排出过程中的认罪教育,切实向劳改、劳教部门接受违法犯罪人员的情况,配合劳改、劳教场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帮助犯人、劳教人员解决个人和家庭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做好刑满释放和接触劳教活后的社会安顿和接茬帮教工作,使大墙内外的帮教、改造活动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该协议体现了齐抓共管的一条龙综合管理系统和互相配合的大协作精神,为提高改造质量,减少重新犯罪,避免恶性循环发明了良好的条件。140.联改联产考核奖惩责任制:就是遵循被改造人员改过自新的客观规律,把他们的思想表现和劳动表现与其碱性,假释等基本需求直接挂起钩来,以调动被改造人员的积极性和积极性。141.联改联产考核奖惩责任制的内容:1.总则2.细则3.计分4.兑现5措施。142.实行联改联产考核奖惩责任制的意义:把整个考核和奖罚当做一个系统,把同这个系统有关的各种因素当做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度解两大部分、八项指标和若干枪法控制点与犯人实际表现相适应的奖惩手段,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改造坐标系。根据“双联制”的规定,完全达成八项指标满衣摆分,是对一个合格犯人的基本规定,上下浮动分数是奖罚的控制点。143.特殊学校:指由我国劳改、劳教机关创办的,对罪犯或者劳教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政治、文化核技术教育的机构144.特殊学校的特点:1.特殊的教育环境2.特殊的教育对象3.特殊的教育任务。145.特殊学校的教学内容:1.政治教育(1)法制教育(2)人生观、道德观教育(3)劳动观念教育(4)刑事、政策、前程教育。2.文化教育3.技术教育(1)生产技能教育(2)技术知识教育146.特殊学校的办学方法:1.合理编班2.教学规划和教学大纲3.保证教学时间4.建立减削管理机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147.累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期限内又犯罪的人。涉及普通累犯和反革命累犯。148.再犯:不受刑罚的种类,刑期是否执行完毕,以及是否在一定期限内犯罪等条件的限制犯罪。149.普通累犯:指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三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罪的犯罪分子。150.普通累犯具有的条件: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赦免以后或者假释期满的三年以内。151.反革命累犯:是指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分革命罪的犯罪分子。152.构成反革命累犯的条件: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分革命罪,但不受处刑轻重的限制。假如前后两罪有一个不是分赶明,如构成累犯,则属于一般累犯。2.前罪刑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不管在任何时候再犯分革命罪,不受法定三年以内的限制。153.累犯的种类:1.根据判刑的次数,可以把累犯分为简朴累犯和复杂累犯。2.根据犯罪的种类是否不同,可以把累犯一般累犯和专门累犯3.根据犯罪人的性别、年龄,可以提成男性累犯和女性累犯,青壮年累犯和老年累犯等等。4.根据犯罪人所犯罪行的种类,常见的累犯有诈骗累犯、盗窃累犯、流氓路反等非暴力累犯,在青少年累犯中常见的是犯伤害罪的累犯。5.根据对所犯前罪合用的刑种,也可以对累犯进行分类。5.根据犯罪人初犯时的年龄,可以分为早发犯罪和迟发犯累犯。154.简朴累犯:指受过一次刑罚处罚后又犯新罪的人155.复杂累犯:指出受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刑罚处罚后又犯新罪的人。156.惯犯:以一定形式反复犯同一种类罪的人。157.惯犯的形式:1.常业犯:指无政党职业,而以反复实行某种犯罪行为为职业,并以犯罪所得为其挥霍或者生活的重要来源的犯罪分子。2.常习犯:指具有实行某种犯罪的习惯及并以犯罪所得为其挥霍或者生活的重要来源的犯罪分子。158.惯犯和累犯、再犯的区别:累犯、再犯实行的先后犯罪不一定是同种类的,但惯犯一般都限于同种类的犯罪,惯犯犯罪时,作案特点定型化,往往采用相同的方式和手段,累犯或再犯则不一定,惯犯犯罪的冬季往往是处在习惯和维持生活,累犯或再犯一般无此动机等。然而惯犯和累犯、再犯在主客观方面又都有许多共同之点。比如他们在客观上都反复实行犯罪行为,给社会导致严重的危害,对社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在主观心理上都具有比较顽固的犯罪行心理,比较难以通过行为或短期的出发和教育而得到校正。因此犯罪学上经常把他们合并在一起考察,对他们规定互相通用的比较严厉的刑事政策和刑事制裁手段,以期使他们回到社会后不再进行犯罪。159.累犯、再犯和惯犯的特点:累犯、再犯和惯犯于一般犯罪人相比较,在人身危险性,犯罪心理,犯罪方式和手段,劳动改造后的反复性等许多方面,都有一些特点。配反和惯犯实行的犯罪最多的是盗窃,一般以上的累犯和惯犯实行的都是此罪,另一方面是流氓罪,再次是诈骗罪最后是强奸罪。160.对累犯、再犯和惯犯的处罚:1.单纯的加重刑罚出发,到采用不定期刑或保安出发,二是由注意社会隔离,转为进而兼顾犯罪人的改过从善。161.不定期刑:指对犯罪人只宣告刑种,不拟定刑期,根据其在刑罚执行中改造的情况,随时拟定形刑期的一种制度。162:累犯、再犯和惯犯实行的刑事政策:1.对累犯和惯犯采用从重处罚的刑事政策。2.在从重处罚的原则下,对累犯、惯犯应当合用特别的保安处分措施。3.对累犯、惯犯的处罚,应当以他们也有改善的也许为基础。4.对累犯、惯犯的宣告,处罚措施的宣布,以及出发措施的变更,希望由专门的法院机构或者由法院在听取专家的意见以后再采用。5.在监禁中,青少年应当与成年相隔离,累犯、惯犯应当与初犯、偶犯相隔离,防止互相传染,有助于实行专门的教育。6.在监禁中,对累犯、惯犯应当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改造状态,出狱前,应现行假释,并辅之以就业就学前的监督和辅导。163.暴力犯罪,指使用暴力手段(涉及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蓄意危害别人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164.暴力犯罪的特点:1.凶残性2.纠合性3.作案成员,青少年占多数4.暴力犯罪分子的文化素质普遍很低5.偶发性与连续性并存和偶发性向连续性转化6.罪犯日趋智能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犯罪。7.新的暴力犯罪形式不断出现8.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而形成的凶杀、伤害等暴力犯罪占有相称数量。165.暴力犯罪的六个类型:1.危害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暴力犯罪2.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4.侵犯财产的暴力犯罪5.妨害社会惯例的暴力犯罪6.妨害婚姻家庭的暴力犯罪。166.暴力犯罪的划分:以侵害对象划分,可分为:一、以人身体为重要侵害对象的犯罪,如杀人、强奸等二、以物为重要侵害对象的犯罪,如抢劫破坏交通工具等。以社会危害限度划分,可分为:严重暴力犯罪和一般暴力犯罪。167.严重暴力犯罪:指使用杀伤性能较大的作案胸鳍或极端残忍、危险性极大的暴力手段湿湿的犯罪行为。168.一般暴力犯罪:指犯罪人仅借助自身的体力,使用普通的器械,导致一般性社会危害后果的犯罪行为。169.暴力犯罪的因素:一、主观因素1.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1)反社会的动机(2)满足穷奢极欲的动机(3)报复的动机(4)对暴力的模仿和兴许易于激动的动机。2.犯罪的思想意识(1)带有明显阶级斗争属性的思想意识,(2)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意识(3)为所欲为的自由主义意识,(4)愚昧野蛮的“英雄主义”观念(5)封建主义的行帮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