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1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名词解释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科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选择题教育学相关著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尔》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五道念: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性恶论教育过程:管理、教学、训育管理方法:威胁、监督、权威与爱爱好说六种爱好: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爱好爱好四阶段:注意、盼望、规定、行动四段教学法:清楚、联想、系统、方法教育科学的分化类别教育学科内部分化的各种分支学科按照教育的层次:学前教育学、基础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按照教育的要素: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学按照教育的历史发展:世界以及各国的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史教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产生的各种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教育控制论、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等哈佛教学改革教什么: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新生体验和增长学习机会怎么教:致力于教育国际化、加强科学技术教育、体现跨学科的综合性、更加重视本科生科研、跨越学院界线、增长灵活性、更加优化教学法简答论述题把握教育科学的对象与性质1.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2.教育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同时与自然科学存在大量的交叉;3.教育科学是一个学科群。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高教理论1.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a.高等教育的理论是教育规律的对的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对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结识价值和实用价值;b.高等教育实践只有合乎教育规律才干不断的向前发展;c.高等教育改革更离不开高等教育理论的指导。注意:教学改革1)改革是破旧创新:破什么旧、创什么新,必须以教育规律为依据2)传承与创新3)提出改革方案:小步走、循序渐进4)实行方案5)总结:实现教学改革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有机统一2.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需要:a.大学教师的角色具有学术性和技艺性双重特点;b.大学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学习其实在其教师生涯开始之前就有潜在地、无意思的感知;c.大学教师学习与研究高教理论是从主线上保证教学效果的需要。注意: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水平,涉及对教学规律的理解,具有必须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学生满意原则,对社会风气是迎合还是保持合适的批判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的方法1.要注意把握概念及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其一,要认真把握概念的内涵。其二,要认真把握概念间的逻辑联系。2.要理论联系实际其一,要联系平时观测到的教育现象与切身的教育体验来理解概念与原理。其二,要运用所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并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即学以致用,在用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教育实践的功效。3.要将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学创新、专业研究)高等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学科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2.高等教育在结构上是教育的最高层次;3.高等教育的规律与教育规律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4.高等教育总的来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Cha2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名词解释教育现象:是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形态,是教育事务的外部联系。教育本质:教育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线因素和依据。选择题ﻫ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高级性、专业性、学术性、公益性、主体性高校服务社会的形式: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的途径或方法: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征询、技术转让专门人才的类型:学术型、研究型、应用型、技术型简答论述题教育的本质特点1.教育:促进、提高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然生命的成长;教育需要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属性的发展;2.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1.高级性:第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初等教育、中档教育的基础之上,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教育;第二,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青年,身心发展相对比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三,教师和学生更加具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2、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档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3、学术性: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基本原则: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专家治校4、公益性:5、主体性:大学不仅是使人类掌握科学知识、追求客观真理的摇篮,更是教人如何守望心灵、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大学必须引领社会,给社会所必需(needs)而非社会需要(wants),清流,相对独立性,统治阶级及其统治工具的附庸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最早、最基本的社会职能2.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德国洪堡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3.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Cha3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名词解释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末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它还研究和传授世俗科学知识,重视人们的理解能力,启迪辩论的风气。赠地学院:美国南北战争为高等教育的扩展提出了规定。为了克服经费等物质条件困难,1862年国会通过《莫雷尔法案》,即《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入来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这些学院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社区学院: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创举。其前身为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它以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闲暇教育等多种功能服务社会,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院系调整:文革前1952年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实行“院系调整”,即改造文理工医农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为文理综合大学,设立其他学科类的单科和多科学院,且以单科学院为主。高教60条:为解决1958-1960年我国高等教育超常发展带来的问题和全盘学习苏联带来的不良后果。1961年9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即高教60条,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恢复。选择题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高等学校的萌芽:五帝的成均、虞夏时代的虞痒之学中国古代高等学校确切的起点:西周时代的辟雍民办高等教育的起点: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隋:实行科举制(读书、应考、做官)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崇文馆、弘文馆)书院:始于唐代官办学院真正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庐山国学明代最高学府:设于京师南京的国子监中国古代教育特点:学在官府、官学一体、政教合一外国古代教育世界最先出现的大学:古埃及的宫廷学校古希腊斯巴达的武士教育和雅典的博雅教育古罗马教育--修辞学校拜占庭教育—七艺上设哲学、法律和修辞学。七艺:文法、修辞、辨证、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七技:骑、射、御、剑、诗、棋等欧洲中世纪大学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近代西方教育发展英国:学院制、导师制法国:学区,大学校,中央集权德国: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术自治、大学自治原则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最完备,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大学:哈佛学院(1636)单科学院:莫雷尔法案—赠地学院(威斯康星大学确立了为工农业服务的思想,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区学院:伊利诺斯州中国高教发展清末西式学校教育在中国的开端---国立大学:1862年,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省立大学起点:192023,山西大学堂(现山西大学)我国自办的新式高等教育始于—1895天津西学学堂的头等学堂第一所教会大学:192023,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192023,《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主线变革的标志。京师大学堂—清末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萌芽。民国192023,《壬戌学制》实行选科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完备的学制。北京大学蔡元培,兼容并蓄,新文化运动摇篮简答论述题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1.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表白最早高等学校为官方垄断,对象为皇帝与贵族。2.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即官办的学校义官亦学。3.政教合一。政治与高等学校组成封闭系统,大学成为政治工具,读书与做官密切联系,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不可分离。欧洲中世纪大学特点行会性:大学起初为学生和教师结合的“行会”,后来成为学习与研究的组织。自治性:这种行会性组织在与宗教和世俗政权的周旋中,为自己取得许多特权,都拥有自我管理、不受或少受外来干预的权利。国际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均以拉丁语为共同语言,部分国籍种族招收学生和聘请教师。宗教性:很多学校在寺院基础上建立,多受教会的控制,神学在中世纪大学中地位最高。中国古代教育为什么未能自我更新、走向现代化?中国古代教育最初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上,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服务。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形成百家争鸣现象。但是秦朝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导致教育的倒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一定限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发展。隋唐的科举制使得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二清代的极端专制文教政策钳制人们思想。(国家没有统一,社会动乱的影响;教育官方垄断,没有新的血液注入;学术之风不够自由)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1.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年制专科教育,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的庞大高等教育体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多样化需要。2.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足运用市场法则,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解决了社会参与和大学生自治的关系。3.社会和高校都有较强的危机意识,联邦政府在逐步结识到高等教育对保持本国霸主地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Cha4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名词解释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成15%-50%,质的变化涉及教学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的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立、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变化。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另一层含义体现在实现高校内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民主化。终身化:职业教育,为生存和发展服务。高校培养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受用的素质培养及其构成。国际化: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涵义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连续发展。以人为本,重要体现主体地位: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开放大学:开放大学不需要正式学历,积累一定学分即可获得学位,授课方式广播、电视、函授并举,坚持既定的学术标准。选择题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美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管理体制上“还教于地方”,终身教育观念的形成,开展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公立学校存在私营化的倾向。1英国:高等教育的双轨制向高等教育经费由受益者分摊,开放大学。法国:1968年,学生运动爆发,《高等教育方向法》规定大学为公立的科学、文化机构,办学原则是自治、民主、多学科;2023年,巴黎骚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占法国总人口的10%左右的移民大多缺少良好教育,社会地位不高,在法国经济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后被社会抛弃。德国:教育改革局限于课程范围内,体现出渐进式改革。日本:以教育个性化、国际化、终身化为中心,四个基本理念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印度:伦敦大学模式,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连续时间长,基本免费、供大于求、质量不高、学术水平比较低,人才外流严重,美国1/3。巴西:高等教育资源分派不公引起和加深社会不公,扩大公立学校自治权、统一大学的基础教育、扩大招生名额、改革考试和录取方式、开拓新的资金渠道、实现学生教育贷款计划。简答论述题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1)受教育对象的大众化2)产学研一体化3)培养目的的综合化4)行政管理自主化5)合作交流国际化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目的或内涵1.是观念的现代化。一是继承和发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专家治校等传统大学理念。二是认真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潮,如大众化、多样化、终身化、私营化、国际化、可连续发展等。2.是制度的现代化。3.是实体的现代化。具体说就是能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大众化:量和质民主化: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高等教育管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终身化:职业教育,为生存和发展服务国际化: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国际化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涵义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连续发展。高等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重要体现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工作一方面是为学生服务,把学生培养成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一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如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可连续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可连续发展,必须实现规模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此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分类指导、在各自层面上办出一流。科学发展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展依据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发展立足点:提高教育功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着力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足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破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落脚点: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
三、教师发展Cha5教育的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对教育预期结果的规定。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时间与状态上的具体化。教育目的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定任务,在培养时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教育功能:功能是指事物的作用教育价值:价值则是客体的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教育适应性:教育的适应性是一种积极的适应,是顺应环境与改造环境的统一,是继承与发明的统一。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个人本位: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拟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选择题教育目的系统的规定性:具体身份(职业资格)的规定、质量规定、时间规定、层次类型规定教育目的体系设计的原则:全面性、适应性、可行性、可测性、统一规定与发展个性相结合高等教育目的体系的构成要素:知识目的、能力目的、思想品德目的、体质目的高等教育目的体系的整体框架:普通素质、专业素质、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寓于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之中的发明性人具有多重属性:自然、社会、心理简答论述题教育目的和教育目的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时间与状态上的具体化1.共同点都是对学生发展预期结果的规定;2.不同在于,教育目的是对学生发展终极结果的原则规定,教育目的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定任务,在培养时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教育目的与教育目的是紧密相联的,但不能互相取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两者互为发展的条件、两者是在互动中发展的,使每个个体获得充足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2)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展机会和发展取向上的矛盾;重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社会制度的制约、传统观念的束缚。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的关系功能是指事物的作用,而价值则是客体的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只有当教育的功能作用于主体并能满足主体需要时,才会产生教育的价值。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对的结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互相关系,是分析教育功能与价值、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社会发展:1)两种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两者互补。2)三代生产力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以手工劳动为标志的农业社会生产力、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生产力、以计算机等高科技为标志的信息知识社会生产力3)现代发展观:经济、社会全面可连续地发展人的发展: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属性使实践成为社会的实践;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人具有多重属性:自然、社会、心理3)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和完善教育目的体系设计的原则(P39)全面性、适应性、可行性、可测性、统一规定与发展个性相结合高等教育目的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知识目的、能力目的、按心理结构划分: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专业能力、发明能力按结识与实践功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或创新能力思想品德目的、体质目的Cha6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名词解释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①宏观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②微观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高职高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形式结构:A)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公立和私立;B)授课时间:全日制、半日制、业余制;C)授课方式:普通高等教育、网络学院、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大学、夜大学、自考、管理干部学院能级结构: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为主、应用性与技艺性的专科地区结构:西、中、东简答论述题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方面,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功能取决于它与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限度,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一方面表现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结构和功能虽然联系紧密,但并存在必然的一一相应关系。相同的功能经常可由不同的结构来实现。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P45)经济因素:在高等教育结构的诸多制约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基础性的。重要涉及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等。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对教育结构影响更为直接。文化传统因素:重要涉及全社会的总体文化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表现在人们对择业的态度、消费观念,对各类教育的价值取向、自身的文化需求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期待等。科学技术因素:重要涉及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与结构等。科学发展的分化与综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因素: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双重跨越,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剧增相伴,从各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规定。区域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水平,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影响到区域创新的能力,就成为区域经济实现梯度转移的关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哪些重要问题?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反映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它在很大限度上是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重要问题1)专科层次独立性不强。一方面,要改变人们对专科层次教育的结识;另一方面,要突出专科层次教育办学特色;第三,要调整专科内部的科类比例。2)研究生层次较为薄弱。一是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二是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要有不同的发展目的和重点,办出特色:1.研究性大学要突出理论性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2.本科院校重点突出本科教育质量,围绕教学开展科研;3.专科院校大力培养使用技术人才,以教学为主。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表现是什么?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专业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和层次结构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结构,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状态决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重要问题1)适应新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契合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局限性。2)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进而导致人才结构性过剩。优化1)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2)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3)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4)提倡部分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5)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6)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Cha7现代大学职能与院校发展名词解释大学职能:指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和价值。换言之,大学是干什么的,能为社会作哪些事情。三职能观:产生于美国,以“威斯康星思想”为标志。大学教学职能、科研职能与为社会服务职能相辅相成。高等学校定位:1.我国高校定位中的问题:办学类型趋同;办学层次攀升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辨证分析:积极面是有助于竞争和高校发展;悲观面是人才机构失衡。院校研究:指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实践领域。选择题现代大学三项职能:教学职能、科研职能(182023柏林洪堡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192023范·海斯“威斯康星计划”)现代大学职能发展:改造社会职能、国际化职能高等学校分类1.发达国家分类美国(7类):博士研究型大学1/2类;硕士学位授予院校1/2类;学士学位授予院校文科类、普通学科类,学士/副学士院校类。英国(5类):古老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技术大学及多科技术学院;高等教育学院。日本(3类):国立院校;地方院校;私立院校。德国(2类):学术性高校;非学术性高校。法国(3类):综合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校);短期职业技术学院。2.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本科专业分: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从属关系分:中央部委属大学、地方大学按所有制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学科研分: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发展阶段分:精英型、精英—大众型、大众型简答论述题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教学职能:从中世纪后半期直到18世纪末,大学的重要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2)科学研究职能:182023德国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使科学研究与教学成为大学的基本职能。3)社会服务职能:赠地学院、威斯康星思想,使直接为社会服务和为国家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现代大学职能的发展1)改造社会职能2)国际化职能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1)大学职能观的演变:单一职能观--两职能观--三职能观。2)对的解决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主线使命,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从大学改造社会的职能出发,结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现代大学处在社会的中心位置,大学是人类的思想库。因此,大学就应当承担更大的社会职能,即批判社会和改造社会,引领社会发展。大学不仅有维护传统、维持现状的属性,更具有改造现状、发明未来的属性。大学应当变革、建立社会规范、参与社会决策。如何结识高校的分类和定位面对高等教育系统,我们一方面就是要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本科专业分: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从属关系分:中央部委属大学、地方大学按所有制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学科研分: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发展阶段分:精英型、精英—大众型、大众型高等学校定位1)我国高校定位中的问题:即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与办学目的等趋同2)对的结识高校定位中的问题,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积极面:有助于高等教育市场建设、有助于提高办学效率悲观面: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浪费,滞后性影响长远Cha8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名词解释教学: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结识与发展的过程2)教学条件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选择题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件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教学条件构成因素:1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互相关系、2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3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时间、5教学环境、6教学的物质条件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专业性、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独立性简答论述题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①将教学与智育划等号是不对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课外校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教育途径密切配合。③对“教书育人”的提法应有对的理解。应当是通过教书来育人如何理解教学条件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件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一是教学目的决定需要创设的教学条件,二是实际的教学条件决定教学目的的实现论述大学教学的特点1.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2.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①将教学与智育划等号是不对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课外校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教育途径密切配合。③对“教书育人”的提法应有对的理解。应当是通过教书来育人3.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可控系统。大学教学过程有何规律性和特点?教学过程的规律性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结识与发展的过程2)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件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教学条件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教学目的决定需要创设的教学条件,实际的教学条件决定教学目的的实现3)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发展的过程,包含着学生德智体美诸因素状态的演变及教学时间的推动,也是时间和状态的序列。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动大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大学教学改革的推动因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规定的提高;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的更新;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目的:1.在教学思想上解决好传承和创新;2.在教育目的上解决好全面发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3.在教学内容上解决好拟定与不拟定知识的关系;4.在教学方法上解决好教与学、学习与科研的关系;5.在教学管理上解决好统一规定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策略:(结合前面Cha1哈佛改革PPT)1)整体改革与单项改革相结合教学整体结构的改革,即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达成教学整体结构的优化;教学的单项改革,即各种教学要素的改革,如教育目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其目的是实现教学要素的优化。2)教学改革必须通过实验一方面必须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与设想,拟定改革的目的与措施,也就是设计出改革实验方案,然后创设必要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环节来实行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修正与完善,最后推广。Cha9大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互相关系名词解释自我统合: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多个方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自我。权威:是指一个社会控制系统中某个特定规则的制定者、解释者或执行者,诸如立法者、法官、裁判、警察、牧师等,他们被一个社会系统赋予了制定、执行规则的权力,并使别人处在服从状态。学生活动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重要靠他的自我作用。学生必须作为主体去活动,才干在活动中实现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的实质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即反思。这事实上是教师自我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监控涉及: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课后的反省师生关系类型:传承、导学、合作、相长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建构体现在五方面:学习动机、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自我监控、学习时间管理、学业求助。简答论述题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自主性: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研究表白,大学生的自我界线逐渐明确,自我力量逐渐增强,自我成了决定其认知发展过程、速度、质量的核心力量。正是这种日益成熟、完善的自我,引导个体不断学习、提高、超越自我。可以说,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能力。表现在五个方面:学习动机、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自我监控、学习时间管理、学业求助。探究性:大学教学过程作为结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突出体现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由于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生当然具有参与科研、探索新知的责任。在知识观和学习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知识探究的主体也是时代发展的规定。简要分析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需要引导,教师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素养)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节者(需要一定的权威作为基础和保证)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发明者。反思即:教学监控的实质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教学监控涉及: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课后的反省简要分析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1.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研究表白,大学生的自我界线逐渐明确,自我力量逐渐增强,自我成了决定其认知发展过程、速度、质量的核心力量。正是这种日益成熟、完善的自我,引导个体不断学习、提高、超越自我。可以说,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能力。2.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1)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经验来看,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采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就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是转变知识观的规定。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推动者3.学生是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大学里,学生的学习独立自主性表现在时间分派、课程设立和活动安排等很多方面。大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说,是有充足根据的。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定。根据大学教学的性质,大学生还应当是具有探究性的学者。大学教学过程作为结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突出体现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由于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生当然具有参与科研、探索新知的责任。在知识观和学习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知识探究的主体也是时代发展的规定。大学师生关系分类以及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类型:传承关系、导学关系、合作关系、相长关系(教学过程为学习已知和探求未知的统一;大学生具有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抽象逻辑思维成熟,有时候为教师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解决思绪)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1.全面了解学生;2.树立对的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积极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Cha10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名词解释课程:是一个复合概念:一是课,指的是教学内容,是教学科目的总合;二是程,是教学过程的顺序与进程。从整体上讲,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体系,是空间(内容)与时间(进程)的统一。显性课程:即计划课程。是通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目的有计划实行的课程,目前在教学计划中所安排的课程。隐性课程:即非计划课程。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课程机构:指课程设立各门类之间的互相关系与组合方式。涉及课程设立的门类、各门课程间质的关系与量的关系、组合方式。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指课程体系在整体联系上达成最适宜的有序状态,并能在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具体而言,它应达成的重要指标是对教育目的的适应性、科学内容的先进性、课程组合方式的合理性。课程设立的内在逻辑体现在:课程的完整性、课程条件性、课程的稳定性、课程的发展性高等教育课程制定的依据课程的制定涉及两个层次,一是专业层次的课程设立及其整体结构,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二是专业层次课程结构中各门课程的内容及其结构,重要体现于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课程的依据:1.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总体目的和专业层次的教育目的(专业培养目的)2.科学知识体系—广义的科学①课程内容作为人类知识传承的重要内容,是对科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②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是以科学的分类结构为依据的;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课程内容与结构不断更新的动力。3.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与接受能力—除应满足教育目的的共性规定外,还应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与规定,也就是将学生个性的需求作为重要依据,并为满足其规定提供选择的空间。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受到学生接受能力的制约。4.课程设立的内在逻辑—课程的完整性、课程的条件性、课程的稳定性、课程的发展性课程结构的优化要解决好哪些关系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指课程体系在整体联系上达成最适宜的有序状态,并能在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具体而言,它应达成的重要指标是对教育目的的适应性、科学内容的先进性、课程组合方式的合理性。要解决好的关系:1.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两类课程皆应重视而不可偏废、两类课程应以专业教育课程为主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基础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忽视综合课程的开设4.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关系:应以理论学习为主,在坚持理论学习为主的同时,必须使学生不断积累与丰富实践经验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是课程的主体、两类课程互补、充足挖掘隐性课程资源以充足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6.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压缩必修课程、增长选修课程7.主修专业课程与第二专业课程的关系:学科跨度不宜太大8.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先后顺序,各自的侧重点与后续课程内容的起点更新大学教学内容(途径)教学内容的更新要克服三种结识上的误区:将教学内容更新的内涵及其层次简朴化、将教学内容更新的途径单一化,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神秘化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层次:论证材料的更新、理论观点的更新、学科体系的更新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途径:讲授内容的更新、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充新知识、教材的更新应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纳入教学内容:科普讲座或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前沿问题研究Cha11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毕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以教师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自学法:自学是学习者的独立学习,是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学校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方法,是学校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自学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自我评价调节控制的能力。大学教学方法的作用:①激励功能②结识功能③开智功能④评价、调节、控制功能按照与学生结识独立性的限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传习性、独立性、研究性备课的环节:①在钻研教材、参考资料与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课时规定,进行讲授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并写出讲稿或提纲②根据拟定的讲授内容进行教学法的准备,涉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与教具的准备③临上课前再重温一下教案或提纲,使上课时具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备课注意的问题:讲稿与教材的关系、讲稿同临场发挥的关系自学的教学条件:教师的指导、时间条件、图书资料条件、保证学习环境、开放的实验室自学的基本方法:阅读、练习和复习等阅读的基本方法涉及:读、查、问、记、思科研训练的形式与方法:经常性的科研活动、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简答论述题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作用?基本结构?结构的特点?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毕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①大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联系的方式②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结识方法,具有科学方法的性质③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师生联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统一大学教学方法的作用:直接影响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限度和效率①激励功能②结识功能③开智功能④评价、调节、控制功能大学教学方法的结构1)与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2)与学生结识独立性限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传习性、独立性、研究性3)教学结识活动中的智力方式和方法大学教学方法结构的特点1)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统一2)教学方法与学科研究方法的统一3)大学教学应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为主如何运用讲授法?讲授方法的运用规定:1激发动机、同步思维;2结构严谨、说理深刻;3虚实结合、表述生动;4注意反馈、及时调整可采用的方法:1.运用问题法:善于设疑和释疑2.运用逻辑方法: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3.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及直观的方法:案例法、现场法、演示法等4.教学语言的运用:干净、准确、生动5.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6.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善听、善思、善记自学的教学条件以及自学指导的基本途径自学的教学条件:教师的指导、时间条件、图书资料条件、保证学习环境、开放的实验室自学指导的基本途径1)课堂讲授对自学的指导作用2)辅导、答疑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要注意哪些方面?科研训练的组织与指导1)加强教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结合,是实行科研指导的前提条件;2)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对科研训练进行统筹的合理安排;3)教师对学生的科研训练应实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结合实际,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与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需要及也许的条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组合,则是为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发挥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克服单一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而对已经选定的教学方法的选用,其核心问题,则更是围绕有效性,努力提高运用的水平,以争取达成最大也许的教学效果和效率。1)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教学目的、学科性质与知识形态、学生发展水平、时间条件与物质条件;2)教学方法的组合:组合的层次性(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组合的形式:包容性组合、互补性组合、量化性组合3)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法的基本修养(教学法理论、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与技能)、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运用中的灵活性与发明性、教学方法运用中的情感因素。Cha12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以计算机为重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运用计算机帮助或者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多媒体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用于执行教学任务的多媒体软体。它根据教学目的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的教学策略。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解决教学信息。网络课件:实为运营于web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软件,涉及按一定教学目的、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它是通过网页文献的形式在Internet网上进行公布。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为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说提供的控制系统,涉及多媒体控制与教学管理系统两部分。情景化学习:是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能运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交互性、高效性、虚拟性、多媒体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操练与练习、个别指导、教学模拟与游戏、情景化学习、计算机支持讲授、虚拟教室、查询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课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的教学设计、课件的系统设计、课件的脚本编写、多媒体素材的准备、软件的编辑、课件的试用与评价网络教学的特点: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网络教学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模式、讨论式、探索式、协作式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设计原则:学习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教学方式的交互性、教学系统的开放性、重视反馈评价的设计系统设计:结构设计、导航设计、界面设计、反馈设计、协商活动的设计试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应用与影响实质:1)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充足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3)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具体操作内容是对各种教学方式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的优化。4)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影响: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何特点?交互性、高效性、虚拟性、多媒体性简述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原则:学习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教学方式的交互性、教学系统的开放性、重视反馈评价的设计Cha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涉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一种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焦急:是大学生在对生活环境中也许引起某种挫折、危险或心理冲突的事物或情境作出反映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嫉妒:就是对别人的成就、专长、地位和既得利益的一种不和谐、敌视与憎恨的心理与不健康情感,是一种悲观的心理体验。简答论述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大学生能保持对的的自我意识,悦纳自我;和周边的人群融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较快地适应大学学习,对学习保持较浓厚的爱好和求知欲;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热爱生活,能准确充足地结识现实,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气质、能力、性格、抱负和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能把自己的愿望、目的、需要和行为统一起来;心理行为与年龄特性相符等。重要心理特点1.自我概念的矛盾性:自豪与自卑的内心冲突、抱负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自尊与别人认同的矛盾、独立和依赖的矛盾2.情绪情感的多样性: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阶段性和层次性并存3.意志品质的两面性4.性心理的复杂性5.恋爱心理的普遍性常见心理障碍轻度:自卑、焦急、嫉妒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一种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焦急:是大学生在对生活环境中也许引起某种挫折、危险或心理冲突的事物或情境作出反映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嫉妒:就是对别人的成就、专长、地位和既得利益的一种不和谐、敌视与憎恨的心理与不健康情感,是一种悲观的心理体验。中度:人格障碍、神经病和性行为变态重度:精神病如何结合工作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原则: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征询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心理征询2)加强对新生适应环境的指导,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指导4)建立和维护健康性心理5)发展健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6)加强就业指导第14章大学教师教学评估1教学评估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既涉及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如教学管理的评估等),又涉及教学质量的评估(如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双边活动的评估等)。狭义的教学评估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估其价值及优缺陷,以求改善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2教案诊断从教法的角度,对教师准备的教案目的是否清楚具体,内容是否得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教案诊断通常与教研组备课活动结合在一起,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发挥较大的作用。3.高等教育认证一个以院校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价为基础,以满足公众问责和提高学术质量为目的的过程。认证程序重要涉及院校自我评估,认证小组实地考察和委员会评判三个方面。4.课堂教学评估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主体有学生,同行教师,叫邪恶管理人员和教师自我评估。四类评价主体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估中所占比例不同。5.学生评教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并占到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60%以上。只要学生评教的指标制定得科学合理,学生就是最可靠的信息源,学生评教就有很高的可靠性。6.同行评估:教师之间的互评,也是发扬民主的一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操作上通过教案诊断与课堂听课的形式进行,重点一般放在教师对本学科内容的掌握限度,掌握本学科最新知识的情况和完毕教学任务的情况等方面。7.试述教学评估的意义和结构。意义:1实现国家对大学的质量监控2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共同规定3学校内部进行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4学校考核教师和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结构:教学评估的结构呈现多维性,多层次性。1目的子系统2指标子系统3评估人员子系统4评估对象子系统5方法子系统。8.试述大学教师教学评估应遵循的原则。1评价机制: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结合。(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整)2评价过程:与校园文化相兼容。3评价技术:一致性、全面性与简朴性(关于评估信息收集活动的建议;关于评价信息源设计的建议;关于评价方法的建议)4评价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第15章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1.大科学:1963年美国科学史普赖斯在其《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现代科学不仅硬件如此璀璨,可与金字塔和欧洲中世纪大教堂媲美,并且国家用于科学事业人力和物力的支出也使科学骤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现代科学的大规模,面貌一新且强而有力使人们不得不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之。2.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结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应用开发研究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和发明世界(第二自然)。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是源与流的关系,前者的重大突破往往带来科学与技术的革命,甚至从主线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基层研究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有赖于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周期长,需要十年磨一剑。3.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途径之一,是大学管理干部和教师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围绕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因素,提出对策,最终能所有或部分的解决问题。4.为什么说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性?科学研究作为大学三项基本职能之一被广泛认同和接受是由大学组织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大学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本质特性在于它的知识的高深性,通过传播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高深知识。传播和发现高深知识离不开身为学者的大学教师对学术的追求。学术追求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组织本质特性的表现。1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大学学术至上如同公司利润至上。3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5.如何理解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大学学术追求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为追求学术的意识,即大学具有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广大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求真的理念。第二个层次表现为追求学术的行为,即学校拥有一流的学术队伍的科研条件,争取足够多的研究经费,承担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第一个层次的学术追求具有隐蔽性和普遍性。隐蔽性表现在学术追求寓于校园文化中,寓于教师的观念中,寓于教学过程之中。第二个层次的学术追求则具有外显性和条件性。尽管学术追求的外显性能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大学和大学教师都可以在第二个层次上追求学术。一般来说,只有承担精英教育和研究所教育的大学和教师才具有必要的条件,才也许在第二个层次上追求学术。6.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应遵循什么原则?特点:1大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要。2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满足大科学创新和探索的需要。3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4大学研究以国家投入为主,适宜于原创性研究。5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大学是小科学的研究基地。原则:1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2选题中心原则。3团队原则。7.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1当前学术腐败与评价标准有直接关系。2不利于学术团队的形成。3轻教学的结果必然拖科研的后腿。“一个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快,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从主线上治理学术腐败,建设学术团队,把教学放在重点之重的地位,必须制定科学的大学及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标准。认可高等学校多元化,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大多数的大学和大学教师的评价以教学质量为主,以科研为辅,从制度上回归教学为本。研究型大学和承担研究所教育的教师,其评价标准中应强调教育与科研并重,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科研也要出成果。总的来说,不能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评价标准要有助于科研提高水平,推出重大成果,同时要保证学校上下对教学的重视,保证科研能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8大学为什么要研究自己?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至今100余年。中国办高等教育,学习德国,美国,苏联,20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