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社会问题研究主要内容提要★城市社会问题概述★城市社会运动问题第一节城市问题概述一、城市社会问题的涵义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或者“城市病态”。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社会问题”条目的解释: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基本核心:社会公意(socialconsensus)的“大数原则”(量)与“违规原则”(质)。满足城市社会问题的必备条件1、城市问题的起源——由相当数量的人成为问题的主体。2、城市问题的发展过程——少数当事人已经失控,蔓延成为公共问题。3、城市问题的结果——对大多数人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城市发展。4、城市问题的解决手段——单靠少数人或者社会组织无法解决,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城市社会问题的四个构成要素: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2、这种情况必定影响许多人;3、这种失调情况必须引起许多人的注意;4、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
二、城市问题的特点1、城市问题的共性随着工业化过程的城市化形成共同的城市问题,如住宅问题等。2、城市问题的特性城市问题是历史范畴,在工业化社会出现;阶级冲突—文化冲突—生态危机。城市问题的空间差异,大城市的交通、就业、移民等问题;小城市的效益和功能问题3、城市问题的复合性——多因性和重叠性以及连锁性反应等。4、城市问题的爆发性——城市“急症”状态,呈现出爆发式急性发展,造成社会危机。5、城市问题的周期性——城市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则城市问题的发生和变化就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三、城市问题的类型1、城市人口问题——城市人口总量与结构问题、移民问题。2、城市生态问题——城市土地问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等。3、城市就业问题——城市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问题。4、城市交通问题——城市道路问题、交通拥堵问题、城市通勤时间问题等。5、城市住房问题——城市住房短缺问题、城市居住质量问题、内城问题等。6、城市犯罪问题——侵犯财产罪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吸毒、酗酒等。7、城市社会运动——城市的集体行动事件等。四、中国城市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1、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工业化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城市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居民失业率的上升,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条件下,很容易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2、城市的盲目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分集聚而产生过分拥挤、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交通条件恶劣等问题,导致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差;由于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而导致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由于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布局不平衡导致居民上下班花费的时间过长等。3、“城中村”和“边缘村”的存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城中村”是因快速城市化引起城市包围乡村的现象。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和长期得不到整治,这些地区往往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社会治安极其混乱。“边缘村”是指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大量低质量住宅区,这些住宅区多为打工者的集中住所,如北京的新疆村和浙江村等,由于得不到城市政府应有的关注,社会治安较为混乱,并且城市居民对这些来自农村的居民存在明显的歧视现象。4、城市中心区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引起社会分化并破坏了原有城市社会网络,大规模开发迫使中心区居民迁往郊区,而边缘社区由于缺乏商业服务、教育等设施,仍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够、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宅供应明显不足、城市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5、城市规划缺乏公众的参与渠道,公众缺乏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政府部门也未能为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五、城市问题研究过程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特征发展基础(制度安排)建立科学的政策将理论、探讨和应用整合在一起培养专门性研究时间1905-19181918-19351935-19541954-流派社会病理学观点社会解组观点价值冲突观点偏差行为观点标示论观点1、社会病理学观点社会病理学观点是美国早期社会学者对社会问题的理论与分析进行整合,代表人物是查理斯-汉德森(CharlesHenderson)、萨姆尔-史密斯(SamuelSmith)。社会病理学的观点源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类比法。他们认为健康的社会机体是良好的社会状况与妥善的制度安排以及社会的道德期望。社会结构的变迁造成了社会问题,最大的原因是社会化过程的失败、社会道德传承的中断,并学习了错误的道德。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社会医生对于行为偏差者的“治疗”——以道德教育为主的社会化过程。在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上社会病理理论提供了社会诊断法和社会实验法。社会病理学借用生物学的有机体的功能概念类比分析社会问题。2、社会解组理论社会解组理论主张社会问题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社会迁移、都市化与工业化过程造成以社会文化冲突而产生的社会规则失控。代表人物有查理士-库利(CharlesH.Cooley)、托马斯(W.I.Thomas)、F.兹纳涅茨基(F.Znaniecki)、威廉-奥格本(WilliamF.Ogburn)等人,经典研究有“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研究等。社会解组观点的核心是“规范”,它不仅定义了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而且将社会问题解释为社会缺乏规范、文化冲突与制度失效。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系统引回到平衡状态。在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上它采用了参与观察法与个案文献研究法。社会解组观点研究了社会变迁产生的社会失范问题。
3、价值冲突理论价值冲突理论源于马克思等人的阶级学说,提出社会问题是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代表人物是理查-富勒(RichardC.Fuller)、劳伦斯-弗兰克(LawrenceK.Frank)等人。社会问题包括了社会群体的客观的利益冲突,又包括主观的价值多元不共容而造成冲突。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运用权力、讨价还价或协议等方式解决。4、偏差行为理论(越轨行为理论)偏差行为理论(越轨行为理论)源于二支:哈佛大学学派(重视社会结构研究)代表人物罗伯特-默顿(RobertK.Merton)的“迷乱论”(anamie)或“越轨论”;芝加哥大学学派(重视社会过程研究)代表人物爱德文-苏德兰(EdwinH.Stherland)的“差异关联论”。偏差行为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的行为偏离了社会规范甚至危害普遍社会原则的社会现象。人们行为的文化目标与其实现手段的不同结合方式可以产生创新、反抗等多种行为模式,并且具有首位、强度、耐力和频率等关联方面。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重新社会化。在社会问题研究方法上它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功能分析范式。价值冲突观点则探讨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导致的社会问题。
5、标示理论(又称标签理论)标示理论(又称标签理论)针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标准和主体,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主观定义(贴标签)的结果。代表人物是乔治-米德(GeorgeHerbertMead)的社会互动理论、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Schutz)的象征互动理论。标签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观察者眼里所谓的社会问题与偏差。主要研究路线有两个:一是以那些社会定义为偏差行为者以及那些下定义者所持的优越观点来看这个世界;二是研究社会规则的成立与规则的强制执行。由于社会问题是被人指称或贴标签造成的,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是改变定义以及消除指称所带来的利益。在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上它提供了多维视角的分析方法如符号学、文化学等。标示理论是对偏差行为理论所提出的规范界定问题的研究和补充。
6、沃恩的城市性理论沃恩认为,城市特性主要是人口众多、密度高、异质性大等自变量,而生活方式则是其应变量。城市性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表征着人类联系的具体形式:首先,生态角度表征为由人口基础、技术和生态秩序组成的物理结构;其次,组织角度表征社会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系统;再次,个性及态度角度表征城市人格和集体行为。个性紊乱和精神崩溃、自杀、犯罪等社会问题以及社会控制就是城市性的机制作用的结果。7、甘斯的文化生态学城市生活方式可以用在该地域的居民特性(Character)(包括阶层特点和生命阶段)解释。犯罪、精神病、酗酒等城市腐败现象必然与城市居民的经济条件、社会阶级、种族、家庭结构、文化性质以及生命阶段的不稳定性有关系。因此,城市居民可分为:四海为家者、单身者或无嗣者、种族村民、受剥削者、陷入困境者和落魄者等。8、费谢尔的亚文化理论城市性即社区和居民人格特征的异质性和“非规范行为”,是由于亚文化人口的达到“临界多数”后形成。“亚文化”是指一系列信仰、价值、规范、习惯模式,它形成于一定的社会系统和文化之中。一个地方人口规模达到或者超过承载亚文化的临界多数后,具有城市性特征程度越大,亚文化的种类就越多、强度就越大,亚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就越多。这些亚文化群体是造成城市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二节社会运动一、涵义与特征1、涵义社会运动是一个团体有目标、有计划的一种共谋行动,其目的在改变社会整个或部分的现象,它可视为是社会变迁的一种手段。四大特质:
⑴.各种非正式的互动网络。社会运动是一群人组织起来的现象,可算是集体行动的一种。相较于暴动、恐慌或一窝蜂现象,社会运动存续时间较长,且多数具有组织基础。
⑵.共享的信念与连带。通常会提出一套核心价值,作为行动的指导(包括对某种不公义现象的诊断、进行改革的方案);其目标在于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
⑶.聚焦于各种冲突的集体行动。通常是由被排除在社会中的例行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所发起的集体行动(即“由下而上”)。
⑷.抗争的使用。其表现形式是运动者采用体制外的集体抗争活动。2、社会公共事务危机社会公共事务危机,是指社会系统的某一局部或整体由于遭遇突发事件而使正常的秩序被破坏,人民生命财产面临巨大威胁,要求公共管理机构迅速决策,果敢应对,及时缓解,以避免社会更大损失乃至崩溃的紧急状态和过程。具有下列几个因素的才可称为社会公共事务危机:一是出现突发或紧急事件;二是突发紧急事件迅速蔓延、扩大,以致社会均衡与正常秩序暂时中断;三是人民生命财产已经或将要遭受巨大损失;四是社会公共管理机构面临强大压力,依靠常规治理已无济于事,必须实施包括动用强力机构在内的特殊管理。突发社会公共事件的分类与界定自然事件社会事件地质事件地震
地火
火山爆发地下毒气
海啸生态事件环境污染
人口过剩余聚集
自然、资源危机地貌事件山崩
滑坡
泥石流
沙镇化
水土流失产业灾害工程塌方
爆炸
生产性灾难
森林火灾
有害物质失控
核泄漏气象事件暴雨、洪涝
热带气旋
冰雹
雷电
龙卷风
干旱
酷热
低温冷害社会事件各种交通事故
火灾
治安案件
恐怖事件
公用设施突发事件
动乱
瘟疫
军事政变
种族冲突
群体性事件生物事件病虫
病害
有害动物灾害经济事件股市波动金融危机
汇率波动
物价波动
能源粮食危机
经济周期性危机天文事件天体撞击
太阳活动与宇宙射线异常国际事件战争
贸易摩擦
恐怖事件
颠覆
叛乱
各种国际危机3、群体性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通常又被称为“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性上访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突发性抗争事件”、“群体性暴力事件”、“聚众活动”、“群体事件”、“群众事件”、“集群行为”、“集合行为”等。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行为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心理条件下,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众方式,与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和活动。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全国群体事件发生率平均每年递增17%
。从1万起增加到6万起;从72万人增至302万人。2006年达9万多起,平均每天256起。
1994-2004年全国群体性事件数量与规模4、群聚性事件的特征(一)群体性。(二)突发性。(三)利益性。(四)情绪性。(五)冲突性。5、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新特征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社会矛盾已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一旦有适当的导火索,往往迅速爆发,呈现出冲突升级快,对抗激烈,社会破坏力强,处置难度大等特点。群体性增多——采取体制外冲突普遍增多。对抗性趋强——县域特征明显,草根社会采取暴力形式抗争增多。“非典型性群体性事件”
——都市地区中产阶级的非暴力的理性抗议活动。组织化程度增强,越级群访与跨地域散播增多。维权组织增多。民众诉求的变化趋势呈现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达到抽象、事件由个别地区向其他地区扩展的苗头。信息传播渠道采取现代技术;媒体控制由被动封闭转向主动开放。——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形式。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城市中产阶级的“非典型”群体性事件二、各类群聚行动特征比较群聚谱系简表特征群体行为集体行为社会运动革命诉求、目的直接利益诉求或情绪宣泄明确的集体意志和诉求变革社会政策或者制度具有宗旨和纲领组织化程度群聚团伙会团等社会组织准政党组织专业性很高的政党、且有领袖持续时间突发短期较长时间很长时期社会后果改变直接的对象人或者组织结构性改变或者局部变化社会制度和政策的改革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湖北石首事件近年来中国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八个案例比较表特征万州汉源东阳池州广安大竹永州瓮安事由治安事件街头小纠纷水库移民补偿标准太低环境污染治安事件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刑事案件女工离奇死亡客车运价上涨女学生溺水死亡发酵时间当日14:00-18:002004.6.8-10.272005.3.20-4.10当日14:00-18:002006.11.7-92006.12.30-2007.1.172007.2.16-3.92008.6.22-28发生时间2004.10.18下午14:002004.10.27-11.52005.4.102005.6.26下午4:002006.11.10-112007.1.172007.3.9-132008.6.28下午14:00初始对象打人者水电站化工企业打人者医生医院酒店客运公司县公安局转移对象警察、区政府县政府政府执法人员警察、商人警察警察警察、政府县公安局、县政府、县委暴力对象区政府水电站、县政府执法人员派出所、超市医院、交警队酒店、警察客车、派出所、镇政府县公安局、县政府、县委三、社会运动的四种类型特定的群体整个社会有限的选择性的社会运动改革性的社会运动激进的拯救性的社会运动革命性的社会运动案例:台湾“倒扁”的红衫军
百万人民反贪倒扁运动或称反贪腐倒扁运动,为2006年8月12日起,由前民主进步党主席施明德于台湾发起政治诉求运动:要求”总统”陈水扁应为国务机要费案、其亲信及家人相关的诸多弊案负责,并主动下台。此运动高度激化台湾社会之政党对立,除台北市密集的街头活动外,全岛亦有零星冲突。但诉求最后并未成功。四、社会运动的发展步骤第一阶段:发端(突发事件或酝酿过程)——出现攻击目标、以流言等舆论进行社会动员、汇聚偶集群众、情绪化反应并激化等。第二阶段:集结(群聚过程与扩散过程)——偶集群众+表意群众+行动群众、传染与模仿过程、去个性化并且采取集体行动等。第三阶段:制度化(高潮与僵持过程)——紧急规范形成、常规群众、理性化纲领和行动计划、采取组织形式等。第四阶段:分化(退潮过程)——偶集群众与表意群众逐渐退出、出现内部分歧与派系、达成部分妥协等。第五阶段:消失
(清算过程)——行动群众与常规群众退出、运动结果明朗(胜负或者妥协)、清除其根源性原因或者势力等。案例:海南东方市感城镇事件发展态势一览五、主要的社会运动理论集体行为取向——集体行为作为文化变迁的制造者,其研究的注意力是在于将集体行动作为一种与意义相关联的活动(结构功能主义)。资源动员取向——集体动员作为理性行动,则是强调在似乎是非理性现象之中各种理性与策略的成份的重要性(理性选择理论学派)。政治过程取向——作为政治系统和政治参与机会结构的改革,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运动作为不同利益的集团与代表的新角色之上(政治学理论)。新社会运动取向——公民社会的参与作为对政府与市场的变革力量,则是用来说明发生在工业化社会的各种转型的重要性(社会交往理论)。1、集体行为取向——相对剥夺论模型改革带来上升期望与实际满足之间的差距J曲线革命论:假设团体内相对剥夺增加,就会增加集体行为爆发的机会满足程度时间革命暴动发生时点通化钢铁改制的群体事件通化钢铁改制引发数万人群体事
通化钢铁改制引发数万人群体事
通化钢铁改制引发数万人群体事
通化钢铁改制引发数万人群体事
2、资源动员取向——社会动员/资源动员社会动员模型——探讨不同形式、强度的动员如何分别产生影响。
菁英论VS群众论菁英论——在体制内,科层化、集中化、使用选择性诱因与使用暴力的团体比较容易取得追求的利益或是被赋予政治的承认。群众论——在体制外,草根的自发性造反,只有当严重威胁其统治地位时,执政者愿意让步,着手进行改革。一旦运动者忙于处理法律条文与政府公文,他们就与群众脱节了,无法再使执政者面对社会运动的诉求。抗议效果在于检视不同形式的群众抗命如何产生对于常规秩序的扰乱作用。资源动员模型(Tilly)组织利益动员镇压权力集体行动:竞争的集体行动;反抗的集体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皮皮包购销合同
- 检测站招标文件的环保责任目标
- 面砖销售代理合同
- 专业代购合同模板
- 2024年度物流运输与仓储服务协议
- 2024年度铝合金门窗用户满意度调查合同
- 医疗服务合同范本模板
- 瓦工分包合同
- 锌钢栏杆户外采购协议
- 生鲜副食采购协议
-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报告
- 给老婆的保证书3篇
- 消火栓系统施工方案
- 2022年《--的滋味》作文指导
- 年产500吨环丙沙星的生产工艺设计(共52页)
- 周口恒大名都项目施工日志(10月份)
- 《旋转》画图练习
- 高血压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治疗现状与困惑
- 广州个人出租房屋税收管理办法
- 制除盐水水成本核算
- 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