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种方法带你赏析古代诗歌多种方法带你赏析古代诗歌(5min)当代已故诗人张枣有一首诗歌《镜中》,其中有两句特别有名的句子:“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那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每当吟咏这句诗的时候,便在脑海当中呈现出一幅落花满地的唯美意境,带点悲情,带点伤感,或许还有些许浪漫。上面的这两张图片都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在北京随处可见的玉兰花,只不过稍微有一点不同,那么你觉得有哪些不同呢?师问:你觉得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想到什么说什么。生答:一个是满地都是玉兰花瓣,一个是只有一片玉兰花瓣落在了宽大的荷叶上。师问:那你知道我把这两张图片放在一起是为什么呢?生答:对比吧!师答:对!就是对比!让你看完之后产生一种视觉冲击力,其实这里面还用到了我们学习语文古诗词赏析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生问: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呢?师答:点面结合。师总结:点面结合是高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描写方法,在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赏析的过程中,这种方法也会经常运用到,而古诗词的赏析除了点面结合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本节课我就专门给小伙伴们讲一下这些方法,用多种方法赏析古诗词。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大荟萃(25min)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要特别让学生记住)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高考古诗词赏析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上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本节课主要先从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中抒情手法中讲起。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一)、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b、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c、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点面结合5、白描工笔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侧面描写:《秦罗敷》中对罗敷的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客观为实,虚构为虚;正面直接描写为实,侧面间接描写为虚。
虚实结合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颔联写自然美景: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颈联进一步写动景: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4、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规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2、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景与情的关系可分为:即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寓情于景只写景,通过情感语言来抒情融情入景通过特定意象来抒情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杨柳岸,晓风残月”再如《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①以乐景写乐情②以哀景写哀情③以乐景衬哀情④以哀景写乐情(2)、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4)、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例: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1联想、2想象、3衬托、4渲染、5烘托、6象征、悬念、7对比、8用典、9照应、10抑扬、11动静相衬、12虚实结合、13、对写法、14托物言志、15赋比兴等等。1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2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3、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有正衬和反衬两类。4、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是渲染5、烘托:烘托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6、象征(托物言志):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借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表现手法叫象征。7、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8、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9、照应: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10、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11、动静结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1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13、从对方着笔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14、赋、比、兴古人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兴复杂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因此兴多数用在诗歌的开端。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诗歌的篇章结构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结构技巧首尾照应过渡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深入伏笔先总后分照应等先景后情卒章显志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按景情的顺序1、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2、先情后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3、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4、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古诗词主旨表现(如何体现主旨)5、卒章显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6、以小见大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江山更替,朝代兴衰,人事沧桑该让诗人生发多少感慨喟叹!可诗人的笔下只是一只轻盈的燕子,一只四百年前高门士族王谢家的燕子(当然是极度的艺术夸张!),现在却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中。一只小小的“燕子”成了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诗人感慨人事沧桑兴亡盛衰的情感媒介,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难怪白居易对此诗是“掉头苦吟,叹赏良久。”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顶真,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壮物叙事,条理清晰。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上面的内容是所有的高中古诗词赏析的最全面的做题技巧,也是老师这么多年教课的关于古诗词赏析的心血和结晶。本节课我们将重点把目光锁定在古诗词赏析表现手法中的抒情手法这一块师问:鉴赏诗歌你能想到的有哪些方法呢?生答: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到诗词鉴赏的方法的几大模块,为学生讲述【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根据互动延伸到古诗词赏析的抒情手法中逐字稿:师说:大概几年前,我教过的第一届学生,当时我把所有的的古诗词赏析的手法讲给了那一届的高三学生,这些手法在黑板上至少要讲了三遍,结果那年高考就出了一道题,题目这样的: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整首诗进行赏析,是一道6分的题。你会吗?生答:这个。。。。。。真的不会,没什么思路。师说:那我换一种问法,你告诉我你知道表现手法有哪些?生答:这个我能说出来几个,什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喻啥的算吗?师问:哈哈,你像我所有的学生一样,一问表现手法就都能说出一些,但是题干换成了具体的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你就不会了。其实这道题是一道非常典型而要常考的题型,我们只需要抓住“情与景”这几个字眼,答案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生答:哦?那是什么呢?师总结:你记住!只要问到“情与景”的关系的考题,答案直接就锁定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以乐景写乐情、②以哀景写哀情、③以乐景衬哀情、④以哀景写乐情,而且在这里给你总结12个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有的答案可能还会出现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只要考试出了关于“情与景”的赏析题,你就可以直接把它们都写上去。师说:如果还要赏析,那么你就可以按以下步骤答:“诗人借。。。景物,营造了一种。。。意境,抒发了。。。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借“景”抒“情”。生答:哇!原来是这么回事!长知识了。这回做题碰到这类题型我就明白了,我先记一下!(让学生把这种题型记在笔记上)师说:当时我那个学生看到卷子还很高兴,但是因为他是学艺术的,不是太爱学习,没把这些基本的方法记住,考试的时候,就没写上,后来他见到我还说:我记得特别清楚,您在黑板上讲了好几遍,就是我没太认真听。生答:那太遗憾了,我必须回去记住!师说:如果说上面的这种手法是抒情手法,并且是比较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一定就有比较直接的抒情手法,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知道吗?生答:直抒胸臆吗?师说:太对了!看来你对手法了解的还蛮多的。那你知道直抒胸臆经常用在诗词的什么位置吗?生答:这个还真不知道。。。师总结:直抒胸臆一般通常出现在诗词的末尾句,因为古代人说话比较含蓄,很少会在开头表现自己的真实感情,一般而言,如果是一首诗,问到全诗最后一句(或一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者是一首词问下阙运用了什么手法,那么多半就是直抒胸臆了。以后可以在做题的时候注意一下。生答:好的,老师,我大致明白了。师说:你能举出一些直抒胸臆的句子吗?生答:这个。。。我想想。哦!对了!《诗经》中的《上邪》:我愿与君相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个算吗?师答:完全正确,哈哈,还有汉代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的《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都算的。生答:对对!都是好美的句子。师问:哈哈,那你听过托物言志这种手法吗?生答:听过。师问:知道它和借景抒情有什么区别吗?生答:额?这个我还真说不清。师总结:其实很多高中学生对这两种手法都比较模糊不清。借景抒情这种手法是借一些特定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里面提到的“月”和“柳梢”就是特定的景物,借此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表达了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而托物言志这种手法又叫象征,如果一首诗的题目就是单纯写一种事物,那么这种事物就是诗人的化身,往往这种事物身上会有很多具有人的一些高贵的精神品质,比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面上在说“石灰”,实际上在说人,是说于谦会像石灰一样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一定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于谦一种高洁的情怀。师说:抒情手法现在知道几种了?生:您说3种了。(让学生记笔记)师说:沿着这个思路,还能想起别的吗?生:您就说吧!听您讲完。师:接下来老师要说的你一定听过生:是什么呢?师:跟你说个小故事,说是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今山东省\t"/item/%E7%8E%8B%E8%B4%A8/_blank"莱芜市的\t"/item/%E7%8E%8B%E8%B4%A8/_blank"棋山(在今浙江省衢州市)去打柴。看到两童子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小孩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棋局终了,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t"/item/%E7%8E%8B%E8%B4%A8/_blank"凹凸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在烂柯山打柴时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t"/item/%E7%8E%8B%E8%B4%A8/_blank"仙界一日,人间百年。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能想起什么诗句吗?生: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师:非常完美,那你知道前面那句话用了什么典故了吗?生:这个也不知道。。。师:那你得先知道“竹林七贤”。生:这个也不知道。师:哈哈!“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正始\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年间的\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嵇康、\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阮籍、\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山涛、\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向秀、\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刘伶、\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王戎及\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阮咸七人,先有\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七人是当时\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生:太深奥了!又长知识了。师: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t"/item/%E9%85%AC%E4%B9%90%E5%A4%A9%E6%89%AC%E5%B7%9E%E5%88%9D%E9%80%A2%E5%B8%AD%E4%B8%8A%E8%A7%81%E8%B5%A0/_blank"嵇康
、\t"/item/%E9%85%AC%E4%B9%90%E5%A4%A9%E6%89%AC%E5%B7%9E%E5%88%9D%E9%80%A2%E5%B8%AD%E4%B8%8A%E8%A7%81%E8%B5%A0/_blank"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这首诗里的“闻笛赋”指的就是西晋\t"/item/%E9%85%AC%E4%B9%90%E5%A4%A9%E6%89%AC%E5%B7%9E%E5%88%9D%E9%80%A2%E5%B8%AD%E4%B8%8A%E8%A7%81%E8%B5%A0/_blank"向秀的《\t"/item/%E9%85%AC%E4%B9%90%E5%A4%A9%E6%89%AC%E5%B7%9E%E5%88%9D%E9%80%A2%E5%B8%AD%E4%B8%8A%E8%A7%81%E8%B5%A0/_blank"思旧赋》。生:那您的意思是说这首诗的手法是“用典”!这我就猜到了。哈哈!师总结:对!就是用典!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抒情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生:学校老师好像都没怎么讲,根本就不知道是这么回事。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堂课就先讲这些,以后老师会把所有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手法全部慢慢讲给你,我们先找一些相关的题练习一下。(10min)考点考点【典题导入】(亮点题)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分析思路:严格按照“三步走”①准确地找出使用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其实就是适当翻译,往这种手法上扣)③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者烘托了。。。形象)。【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类比通关】(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步骤一)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步骤二)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步骤三)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
- 2024年房屋补漏维修工程合同
- 2024专项资金借款的合同范本
- 员工聘用合同协议书范文2024年
- 建设工程内部承包合同书2024年
- 2024新款供货合同协议书
- 2024【流动资金外汇借贷合同】公司流动资金合同
- 2024年公司股东之间借款合同实例
- 专业房屋买卖合同模板大全
- 2024年事业单位聘用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全流程图
- 猜猜哪是左哪是右课件
- 单层门式轻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 融资租赁租金计算模板
- DL5168-2023年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 详细解读公文格式
-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3册全册
- 农产品市场营销-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EN81-41升降平台欧洲标准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课件
- 2024届福建省泉州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