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2-3-1某甲与某乙均为某村农民。为了组织销售本地土产,某乙雇佣某甲进行土产收购。一日,某甲与某乙在工作途中,某乙不慎从其所驾驶的摩托车上摔倒,摩托车也翻倒在马路中央。某甲上前救助某乙时,身后忽然驰来一辆农用拖拉机。拖拉机不仅将某乙的摩托车撞翻,并且还拖倒某甲,并将某甲摔了出去。由于摩擦,摩托车的汽油燃烧起来。某甲因被摔而昏倒在汽油之中,并被烧成重伤。拖拉机司机肇事后开车逃逸,行动尚有自由的某乙也未及时扑灭某甲身上的火焰。事后,某甲因治疗烧伤而支付了巨额医疗费,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由于拖拉机司机已逃逸,某甲对某乙规定进行经济补偿。但某乙一再推脱,不愿给予补偿。在以上事例中,某乙在道德上是否具有补偿义务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我们则可以找到更加明确清楚的答案。一方面,某甲与某乙之间存在着劳务协议关系,可以合用我国《协议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协议法》第60条的规定,在履行协议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除了应履行约定的义务以外,还应根据协议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告知、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另一方面,即使某乙当时已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无法履行救助义务,他也仍应对某甲的损失进行一定补偿。民事权利意味着权利人在一定范围内的意志自由,在这一范围内,权利人可认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权利人的一定利益。民事权利作为私权,体现权利人的私益,涉及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利益,它是依法产生的,因此,民事权利具有法律保障性,民事权利存在于社会普通成员之间的私法关系中,权利也由私法规定和保障。案例分析2-3-3全国首例虚拟财产2023年12月17日,北京市二中院对全国首例“虚拟财产”失窃案作出终审判决,游戏运营商北京北极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须对游戏玩家李宏晨丢失的虚拟装备予以恢复。从2023年起,24岁的李宏晨陆续花费了数千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的钞票,在一个名叫“红月”的游戏里积累和购买了各种虚拟“生化武器”数十种。但今年2月,他忽然发现自己库里的所有武器装备都没有了。一审法院认为,虽然虚拟装备是无形的,但在网络游戏环境中是无形财产的一种。玩家参与游戏时,获得游戏时间和装备的游戏卡均需以货币购买,所以虚拟装备具有价值含量。据此,法院判令运营商对李宏晨在“红月”丢失的虚拟装备予以恢复,并返还其购买105张爆吉卡的价款420元,以及交通费等其他经济损失共计1140元。事件回放:2023年2月,《红月》玩家李宏晨猛然发现,自己的ID内的所有虚拟装备都不翼而飞,涉及最心爱的3个头盔、1个战甲、2个毒物等物品。事后他与北极冰公司联系,经查这些装备已被转移给玩家SHUILIU0011。李宏晨向游戏运营商索要盗号者的具体资料被拒绝,到公安机关报案又因相关法律欠缺而无法备案,于是以侵犯其私人财产为由提起民事诉讼,规定北极冰公司赔他丢失的各种装备,并补偿精神损失费10000元。本案焦点:焦点一虚拟财产丢失谁的错;公司认为,作为游戏经营者,他们已尽力采用了安全防范措施。红月服务器有非常好的防火墙,运营两年多来没有被真正入侵的记录;玩家每次进入游戏都会有警示内容提醒玩家注意安全防范。焦点二虚拟财产该不该保护,被告并不认同,称游戏装备是“一堆电脑数据”,自身不具有价值。除此之外,目前有关玩家对网络游戏中的物是否具有所有权、虚拟物品的价值如何认定、虚拟物品的具体补偿标准是什么等相关问题,国家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焦点三虚拟财产如何补偿。法院认为,“红月黑名单”反映出“红月”服务器有外挂,即软件存在漏洞,有被黑客袭击的也许性。因被告不能证明其在安全防护措施方面无懈可击,法院据此认定,被告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欠缺,应对原告物品的丢失承担保障不力的责任。李宏晨提出享受1000级玩家待遇的请求,因没有确凿证据法院没有支持。法院同时还驳回了原告主张精神损失费的诉讼请求。焦点四保护虚拟财产何时立法2023年12月18日,北京朝阳法院对本案作出了一审宣判。法院认为,玩家玩游戏时,获得游戏时间和装备的游戏卡均要用货币购买,所以这些虚拟的“武器装备”是有价值的无形财产。由于运营商没对这些虚拟物品尽到保护义务,所以应恢复李宏晨所丢物品,并补偿经济损失1560元(购买105张爆吉卡的价款420元,以及交通费等其他经济损失共计1140元)。对这一审判结果,李宏晨和北极冰都不满意,继续提起上诉。提醒:虚拟财产涉及两点一、长时间虚拟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这点是不能转换到现实生活中的虚拟财产二、是狭义的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涉及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但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虚拟财产在很大限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涉及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现实中的财产。公民的财产既涉及有形的,也涉及无形的,网络虚拟财产应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虚拟财产既可以从游戏开发商处直接购买,也可以从虚拟的货币交易市场上获得,因而虚拟财产已经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属性,其真实价值不言而喻。从法律对财产的定义来看,虚拟财产也应得到保护,网财的获得往往通过持有者的个人劳动(练级)、真实财物付出(购买游戏卡)、市场交易(买卖装备),网络虚拟财产已经具有了真实财产的基本特性。讨论:1、原告对虚拟装备是否有支配权?2、原告的请求权是什么类型的请求权?协议上的请求权作为第一顺序考虑。3、被告行使的是实体法上还是程序法上的抗辩权?4、原告可否行使协议的解除权?2-3-4案例分析某甲有一架500万像素的“索尼”数码照相机。其同事某乙因到外地旅游,借用该相机。但因途中保管不善,相机遭损毁。归来时,某乙购买一架300万像素“加能”数码相机作为补偿,甲不允,遂至法院起诉,规定补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相机。法院审理后对此予以支持。在这个事例中,“索尼”相机归某甲所有,表白某甲对此具有所有权,也是“对世权利”。在没有出借之前,某甲对该相机的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某甲有权规定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履行不侵害这一所有权的义务(某乙当然也负有这一义务)。然而,某甲的照相机被某乙损毁,某甲便拥有了向某乙规定损害补偿的权利,某乙则有义务补偿某甲的损失。这种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只能是某乙,因此属于“对人义务”。案例分析3-5哥哥争着赡养母亲状告弟弟未获支持因争着赡养母亲哥哥将弟弟告上法庭。近日,江苏省赣榆县人民法院审结了此起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赡养纠纷,判决驳回哥哥的诉讼请求。原告莫西久、刘自娥系莫张氏的大儿和大儿媳,被告莫西华、王桂华系莫张氏的二儿和二儿媳。莫张氏在丈夫去逝后在原、被告家轮流居住生活。2023年4月至今,莫张氏一直在二被告家居住生活。二原告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二被告将莫张氏交其赡养,由其承担生养死葬费用。赣榆县人民法院认为,原告莫西久、被告莫西华系莫张氏所生子女,赡养母亲莫张氏是原、被告应履行的法定义务,莫张氏作为赡养权利主体,有权选择、接受赡养方式,有权决定在被告家居住,由二被告照顾起居生活。且二被告在履行赡养义务过程中并没有对二原告履行义务产生妨碍。履行赡养义务有多种方式,莫张氏的饮食起居由二被告照料,并不影响二原告通过其他方式履行赡养义务。原、被告与莫张氏存在赡养权利义务关系,但原、被告之间并不存在赡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虽然二原告请求履行赡养义务的主观愿望是善良的,但其诉讼请求,与法无据,依法不予支持。判决驳回二原告的诉讼请求。法官点评这是一起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赡养纠纷。赡养法律关系中存在的主体有两方,一方为赡养的权利主体,即父母,另一方为赡养的义务主体,即子女。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规定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父母作为赡养的权利主体,可以诉请人民法院解决该类纠纷。本案的特殊性在于,提起诉讼的原告并不是赡养的权利主体,而是作为赡养义务的主体:大儿和大儿媳。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义务人起诉另一义务人规定行使权利人的权利。本来应当由权利人行使的权利反被义务人作为诉讼请求诉请法律保护,有越俎代庖之嫌。这个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故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例及分析方法此类案例的特点是,行为能力问题经常与订立协议、立遗嘱、致人损害等结合在一起。例如:公民甲17周岁,初中毕业后,在一家商店工作,月收入600元左右。甲工作半年后,自作主张花1200元为自己买了一条金项链。甲的父母得知此事后,以甲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购买项链未经其父母批准为由,找到商场规定退货。问:商场是否有权拒绝甲父母的这一规定?此类案例分析方法是:在理解案情基础上,对的认定当事人的行为能力限度,判断行为人的行为与其行为能力的关系。行为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无责任,对方当事人有无过错等,从而拟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效以及哪一方当事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等。本案例中,甲虽然从年龄上看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由于其年龄达成16周岁以上,其收入可以维持一般的生活需要,属于“有固定的收入和独立的生活能力”,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属于“被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的人,商场在买卖中也无过错,因此,该买卖行为合法、有效,甲的父母无权规定退货,商场有权拒绝甲的父母的退货规定。案例未成年人不能单独生活案情张某与李某依法登记结婚,生有一子李男。后来,张某与李某常因生活琐事吵架,给李男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当李男16岁时,他无法忍受父母无休止的争斗,一气之下外出打工,自己挣钱勉强维持生活,以摆脱“战争”不断的家庭。张某与李某最终走上法庭,规定离婚,双方表达儿子随谁生活都行。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因李男不满18周岁,必须征求李男的意见。李男表达“谁也不跟,自己单过”。分歧意见如何解决此案子女的抚育问题,合议庭产生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尊重子女的意见,只解决张某与李某的离婚问题,不解决子女抚育问题。另一种意见认为,李男已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可以维持生活,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案不存在解决子女抚育问题。再一种意见认为,李男虽打过工,独立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毕竟只有16岁,仍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解决他的抚育费问题,同时尊重本人意见,不解决随父母一方共同生活问题。第四种意见认为,李男属限制行为能力人,从监护权角度考虑,不能绝对尊重本人意见,应当判决李男随父母一方生活,对方给付抚育费。分析第四种意见对的。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可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本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李男有过收入,但未达成本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且现在又无收入,应认定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解决张某与李某离婚时,应当同时解决子女抚育问题。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李男属未成年子女,必须得到父母的监护,监护权不应以子女的意志而消灭,否则对子女成长不利,给社会增长承担。所以此案不能绝对听任李男“谁也不跟,自己单过”的意愿。法院判决,准予张某与李某离婚,子女李男随张某一起生活,李某给付子女抚育费每月200元。[案例分析]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的解决[案情介绍]刘汉柱与孙秀兰于1992年结婚,婚后生有一子刘光,一女刘枝。刘汉柱后来下落不明。从此,刘秀兰一人担负起抚养刘光、刘枝的义务。1998年,孙秀兰在无奈中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宣告刘汉柱死亡。法院公告后于1999年宣告刘汉柱死亡。刘汉柱被宣告死亡后,孙秀兰及其子女将原属刘汉柱所有的房屋卖给了宋金光,双方当事人在房管部门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所得房款三人予以平分,将刘汉柱的一块金表分给了刘光,一对玉手镯分给了刘枝,家具留给了孙秀兰。2023年孙秀兰与胡仁结婚,家具一并带至胡家。2023年,刘汉柱归来(刘一直没有再婚),见此情形,深感痛苦,随向法院申请撤消死亡宣告。之后,又提起诉讼,规定①确认胡、孙之间的婚姻关系无效,由自己和孙自行恢复婚姻关系;②返还原属于他所有的所有财产(涉及房屋、金表、手镯、家具等)。在诉讼期间,刘汉柱因病死亡。经法院审理查明,刘汉柱在2023年留有自书遗嘱一份,称在其死亡后,金表及一对手镯归其妹刘冬梅所有。刘冬梅以此遗嘱,主张对金表及玉镯的权利。[思考问题]1.刘汉柱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满足?1.刘冬梅能否主张对金表及玉镯的权利?3、刘汉柱与别人的婚姻关系的效力如何?[参考答案]1.刘汉柱的第一项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满足,由于刘被宣告死亡后,孙秀兰和胡仁的结婚符合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是有效的。刘汉柱的第二项诉讼请求部分可以得到满足,部分不能得到满足,其中金表、手镯、家具等应当返还给刘汉柱,但刘汉柱不能规定宋金光返还房屋,宋金光与孙秀兰的买卖协议是有效的,受法律的保护。1.刘冬梅的规定可以得到满足。《民法通则》规定,被宣告死亡人在宣告死亡期间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3、刘汉柱与别人的婚姻关系有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37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法院1999年宣告刘汉柱死亡,不管刘汉柱是否知道该死亡宣告,自法院死亡宣告之日起,刘汉柱与孙秀兰的婚姻关系已经消灭,刘汉柱与别人之间的婚姻关系有效。此案最终的解决是维持孙秀兰和胡仁的婚姻关系,金表、玉镯归刘冬梅所有,家具返还刘汉柱,在刘汉柱自然死亡后由其法定继承人刘光、刘枝继承,出卖房屋所得价款由孙秀兰、刘光、刘枝适当返还给刘汉柱,刘汉柱死亡后由刘光、刘枝继承,孙秀兰对刘汉柱的家具、出卖房屋所得价款没有继承权,由于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已经解除。[案例分析]
甲乙丙丁四人于2023年1月份合作开办一酒店,起名为红绿蓝酒店,每人投资10万元,大家推举甲为酒店的负责人,约定赚钱平分,亏损共担。同年6月份,甲与其他三人在经营中发生矛盾,遂退出合作。对于甲的10万元投资及4000元红利,由于当时合作组织无钱可退,甲与乙丙丁三人商定,待乙丙丁三人年终结算后退款、分利。9月份,乙和丙丁发生矛盾,乙也退出合作,并带走了自己10万元的投资及应分的红利。当时乙与丙丁商定,甲的10万元本金及红利由丙丁二人年终结算后偿还。12月份结算后,丙丁二人散伙,并商定甲的本金及红利,每人偿还一半。丙依约偿还了甲的52023元,而丁散伙后经营服装生意亏本,无力偿还甲的剩余本金及红利。
[思考问题]1、对于甲的10万元投资及4000元红利,应当由谁负责偿还?
2、假如丙、丁二人负责清偿了甲的10万元投资及4000元红利,丙、丁二人能否向乙追偿?ﻩ3、假如乙在5月份为自己购买小轿车一辆,从交通银行西安分行城北支行贷款13万元,后来发生交通肇事,车毁人伤,乙无力归还贷款,银行将乙起诉到法院,规定乙归还欠款,并且,向法院举证证明乙与甲丙丁有合作生意,可以执行其在该合作的财产。与此同时,红绿蓝酒店的债权人建设银行西安分行也因不能归还到期贷款,将甲乙丙丁诉至法院。此两案皆由某法院的同一名法官审理,建设银行西安分行主张其对红绿蓝酒店的债权有优先受偿权,其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参考答案]1.对于甲的10万元投资及4000元红利,乙丙丁应当负责。甲退伙时,由于当时合作组织无钱可退,甲与乙丙丁三人商定,待乙丙丁三人年终结算后退款、分利,此为针对甲退伙的约定,与法律规定并不抵触,应依当事人的意志办理。甲退伙后,乙丙丁三人继续合作经营,对甲的债务性质上为合作的对外债务,因此,应当对该欠款承担连带责任。2.可以。合作人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承担按份责任。甲退伙后,乙丙丁三人继续合作经营,合作人对外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可以向其他合作人追偿。虽然乙于甲退出后3个月也退伙,但其并未分担此债务,因此,丙丁丙、丁二人负责清偿了甲的10万元投资及4000元红利,有规定乙承担其必要份额。3.可以得到支持。当合作组织有对外债务,合作人也有个人债务时,应当采用“双重优先”原则,即合作的债权人立足于合作的财产,合作人个人的债权人立足于个人的财产。合作的财产优先用于清偿合作的债务;合作人的个人财产优先用于清偿个人债务。[案例分析]因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的效力[案情介绍]2023年10月6日,马泰在集市上购得赵宝山的奶牛一头。当时,赵宝山谎称,该牛是在2023年7月25日配的种,已有近3个月没有发情,现已怀孕揣犊。马泰听信此言,当即以3000元的较高价格与赵宝山成交。但待其将牛牵回数日,发现该牛又发情,并没有怀孕揣犊,遂找到赵宝山,规定退牛还款,并补偿自己饲养奶牛的草料费。赵宝山辨称,牛是你自己相中当面成交的,不能翻悔,拒绝退还价款。为此,马泰向本地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思考问题]1、本案双方买卖奶牛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民事行为?
2、应当如何解决本案??
[参考答案]分析本案,一方面要意识到《民法通则》与《协议法》关于因欺诈所为民事行为效力的立法差异。民法通则规定,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协议法》则采区分原则,除因欺诈手段订立协议而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形外,将一方采用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订立的协议归入可变更、可撤消行为之列。考虑到本案发生在协议法颁布以前,以民法通则规定为准分析如下:本案原告以3000元较高价格购买被告奶牛的行为属于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所谓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故意歪曲、掩盖真实情况,致使对方当事人陷于错误的结识而与其进行的民事行为。其特性,一是欺诈的一方有欺诈的故意和行为;二是欺诈行为与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三是违反了受欺诈的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本案被告赵宝山在出卖奶牛时,捏造虚假情况,谎称奶牛已怀孕瑞犊,原告马泰信认为真,以3000元的高价购买被告的奶牛,违反了自己的真实意思,符合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的特性,因而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应宣布该买卖关系无效。确认买卖关系无效后,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双方各自返还从对方得到的财产。由马泰将奶牛交还给赵宝山;由赵宝山退还原告马泰3,000元价款,并补偿马泰饲养奶牛期间的草料费。[案例分析]因乘人之危所为民事行为的效力[案情介绍]1987年10月6日杨树清从县良种场以每头800元的价格购买了8头奶牛和部分越冬饲料。同日,杨树清又同周振华达成了购买饲草的口头协议。协议商定,杨树清以每公斤2角的价格,共计800元人民币,购买周振华的饲草4000公斤,约定于1988年2月10日交钱交货。1988年1月1日,杨树清之子燃放鞭炮,不慎将自家饲草烧光,杨树清便找到周振华规定提前交付购买的饲草。周振华称:“饲草还可以按去年商定的价格。但我现在要牛不要钱,购买4000公斤饲草所需的800元钱要以两头良种奶牛来折抵”。杨树清迫于大雪封山,又没有别的办法可想,被迫批准将两头良种奶牛折抵4000公斤饲草。但第二天,杨树清又找到周振华,表达愿以1500元的价款买回两头奶头,周振华则强调:“买卖既做,决无翻悔之理”,坚决不干。双方争执不下,诉至人民法院。
[思考问题]1、周振华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民事行为?2、分析杨树清与周振华之间买卖饲草的口头协议的效力。[参考答案]分析本案,一方面要意识到民法通则与协议法关于因乘人之危所为行为效力的立法差异。民法通则规定,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协议法则将一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协议,作为可变更、可撤消的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所谓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指在进行民事行为时,一方当事人处在某种危难或迫于某种急需,另一方当事人运用这种危难或急需提出某种不合理规定,而由于危难或急需的存在,一方当事人不得不违反自己的真实意思,接受对方当事人提出的规定而与之进行的民事行为。其特性:一是一方当事人是乘人之危,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进行某种对自己很不利的民事行为;二是另一方当事人是处在某种危难的情况下,或出于某种紧急的需要,被迫批准进行的民事行为;三是该民事行为的结果对另一方当事人严重不利。本案被告周振华规定原告杨树清以两头牛折抵4000公斤饲草款的行为,就属于乘人之危,违反一方真实意思而进行的民事行为。第一,原告杨树清的饲草被烧光,时值隆冬,大雪封山,无其他办法可想,奶牛有饿死之危,正处在危难之中;第二,被告周振华运用这种危难,要原告杨树清以奶牛互换饲草,是乘人之危,要挟原告的行为;第三,原告杨树清本想以800元钱购买4000公斤饲草,但由于危难的存在,不得不接受被告周振华提出的条件,以自己两头奶牛(折合人民币1600元)换被告的4000公斤饲草。显然,这种民事行为,违反民事活动自愿和公平的原则,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法律不予认可和保护。民法通则规定,这种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周振华将两头奶牛退还原告杨树清是对的的。应当提出,1986年10月6日,原、被告达成以800元钱购买4000公斤饲草的口头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协议。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原、被告双方达成的上述口头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双方都应遵守。后原告因自己的饲草被烧,与被告协商提前交付,是可以的。被告乘人之危,提出用两头奶牛折抵800元饲草价款,是不能允许的。原审法院的判决虽然事实上认可了原、被告之间买卖饲草的口头协议有效,但应当在判决中明确予以确认。[案例分析]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案情介绍]原告方新良,男,37岁,干部。被告周士明,男,56岁,工人。被告周士明有砖木结构瓦房三间,座落在某市解放西路138号。因房中没有水暖设备,离单位较远,生活、工作都不方便,曾流露出想将该房卖掉,另租公房居住的意思。后来,经本单位职工黄锦云介绍,原告方新良与被告相识。原告刚从外地调入该市,妻子、儿女也随之调入,因无房居住只好暂住农村老家。原告得知被告想卖房,即表达自己想买,经双方商定,原告以5000元人民币购买被告三间瓦房。原、被告当即去本地房管机关办理登记过户手续。但二人商定,被告暂不原告,待单位分给被告房屋居住后,被告即立即腾房(当时,被告单位刚建成三幢宿舍楼,尚未分派)。半年后,被告单位照顾被告,分给他三室一厅住房一套,被告让其子结婚居住,仍不给原告腾房,原告几次催促,被告均以单位分房面积小,女儿结婚无房居住为由,迟迟不搬。原告无奈,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规定被告腾房。[思考问题]本案原、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本案如何解决?[参考答案]本案原、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是一个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原告方新良购买被告周士明的房屋,房价款已交卖方,双方也去房管机关办理了登记过户手续,但因其所附条件没有成就,被告未把房屋实际音乐会给原告,原告也并未实际行使对该房屋的所有权。原、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所附条件就是被告单位何时分给被告房屋,被告何时把房屋实际音乐会原告,该买卖房屋的民事法律行为即何时生效。半年后,被告单位分给被告一套房屋,所附条件已经成就,买卖房屋的民事法律行为即发生效力,被告应当立即腾房,将房屋交给原告控制和支配,而被告以单位分房面积小,其女结婚无房居住为由拒绝腾房,是没有道理的。由于双方约定的条件是只要被告单位分给被告房屋,被告就要立即搬出,并不管单位分给他多少房屋,也不管其女结婚有无住房。原告广诉请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权益,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应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精神,判决被告立即腾房二、自然人典型案例研究1、案情介绍张某在山东省W县N乡从事个体餐饮业。李某于1995年至1997年在N乡中学读初中时,有部分时间在张某处搭伙,李某父母经常为其交钱粮。1997年6月4日,张某告知李某2年期间其累计欠饭菜款5400元,成品粮620斤,并要李某写下两张欠条,一张为欠钞票600元,成品粮620斤,另一张为欠钞票4900元,且言明数额大的欠条款项由李某离校打工时予以归还。李某未将以上情况告诉家长和学校。后张某多次找李某索要欠款,但李某未归还。张某持李某所写欠条向李某父母索款时,李某的父母以饭菜款已结清为由拒绝给付。张某遂于1998年1月持该两张欠条向法院起诉,规定李某归还欠款5400元及所欠粮食620斤。李某辩称欠条不是自愿写的,不欠张某饭菜款。法院查明李某1980年1月出生。本案应如何解决?2、本案争执的焦点问题本案争执的焦点是李某所写的两张欠条是否有效。若有效,李某应返还5400元及粮食620斤,否则不予返还。3、本案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在认真阅读和理解案情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拟定本案的性质和类型。由于实践中行为能力问题往往与订立协议、立遗嘱、致人损害等结合在一起,所以分析此类案例时不能单纯局限于行为能力的规定。很明显,本案系自然人之间所发生的借款纠纷,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或协议的范畴。另一方面,要考虑民事法律行为或协议的有效要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协议法的规定,有三个要件,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达要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本案中,当事人意思表达真实,行为又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那么就要考虑行为能力问题了,加之本案例中又特别提到行为人的出生年月,所以应着重从行为能力方面入手,要对的认定当事人行为能力的限度,判断行为人的行为与其行为能力的关系。4、本案的事实与法律分析我国民法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类,即:(1)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重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他们的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3)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本案中,一方面要拟定李某写欠条时的年龄。可以计算出,1997年6月李某写欠条时是17周岁零5个月,不满18周岁。并且,李某在中学读书,不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重要生活来源,从案情介绍也可以看出,其父母经常为其交钱粮。由此得出,李某属限制行为能力人。此外须注意,我们要拟定的是李某在为民事行为时的民事行为能力,而非诉讼时的民事行为能力。在本案中,李某诉讼时已满18周岁,但不影响其写欠条时的民事行为能力。在拟定李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后,接下来要分析李某所为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由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智力因个体因素差异很大,如何认定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进行的活动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3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进行的民事活动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关联限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其相应的后果,以及行为的标的额等几个方面认定。本案中,李某在张某处搭伙及写欠条时,虽然已是十六七岁的初中学生,智力发育趋于成熟,但5000余元的欠款数额对于一个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显然大大超过了其所能单独处分的钱款的范围。并且,张某始终未将欠款情况告知李某的父母及学校。在这里还要注意,李某书写了两张欠条,其中一张数额较小,似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单独处分,但由于两张欠条一次书写,应将两张欠条视为一个整体来解决。5、解决从上述分析,可以认定李某在书写欠条时,已经超过了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智力所能判断的范围,属无效民事行为,不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后果。假如张某无其他证据证明,则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自然人习作案例案例一河北省某县村民匡某于1991年6月7日离家外出做生意,此后杳无音讯。其家人多方寻找,没有踪迹。六年后匡某仍然没有下落。别人多次劝说其妻邱叶改嫁。于是,1997年6月邱叶向本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规定宣告匡某死亡。法院受理后,发出寻找失踪人匡某的公告。一年后,公告期已满,仍没有匡某的音讯。于是人民法院在1998年9月做出判决,宣告匡某死亡。之后,匡某的妻子和父母便对匡某的财产进行了分割。3间房子由匡某的妻子和女儿匡明珍居住(属于匡某的一半进行作价),家具由其妻所有,自行车、洗衣机、匡某在家跑生意用的机动三轮车由其父母继承。因他们年龄较大,农用机动三轮车派不上用场,不久将其卖给了同村的李二毛。次年春天,邱叶改嫁,邱的堂姐邱萍恰好没有小孩,匡明珍便被其堂姐收养。邱叶没想到其后夫有赌博恶习,二人因感情不和,结婚半年后又离了婚,仍回到原房屋居住。2023年3月2日匡某忽然回到村中,言明其外出做生意时因车祸受伤,幸被一好心人家施救,因路途遥远,在外谋生,不通音讯。后通过艰苦奋斗,做生意有了转机,积蓄一笔钱,现回到村中,便向法院申请撤消其死亡宣告,恢复与邱叶的夫妻关系,要回其女邱明珍,返还其财产,一家人共同到南方去生活。法律问题1邱叶向法院申请宣告匡某死亡,法院应予受理的最早申请日期是哪一天?2匡某与邱叶的夫妻关系能否自行恢复?若邱叶现在的配偶死亡,匡某与其的夫妻关系能否自行恢复?3匡某以女儿送养未经自己批准为由,主张收养关系无效,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吗?4邱叶及匡某的父母所继承的财产应如何解决?5匡某可否规定李二毛返还农用机动三轮车?6假设匡某因车祸导致脑部受伤,失去记忆,在被宣告死亡后,又与别人结婚,婚姻关系是否有效?假设匡某知道自己被宣告死亡而与别人结婚,婚姻关系是否有效?7法律规定宣告死亡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是什么?案例二陈某系工程师,家居A市,丈夫张某早年去世,儿子张东大学毕业后被分派到边远地区工作。退休后陈某觉得十分孤单,就在退休的当年从B县农村收养了一名女童,取名张兰,母女关系十分融洽。陈某供张兰念完中学之后,又送她上了自己原工作单位所办的中专。由于陈某十分疼爱张兰,张东很嫉妒,回家探亲时,他经常当着母亲和其别人的面骂张兰,说她是“外人”。虽然每次陈某都当场予以批评教育,张东口头也表达接受,但是心里却十分不服气。不幸的是,在张兰上中专的第一年,陈某忽然患病逝世,未留下任何遗嘱。在清理遗产时,发现了一张10万元的存单。由于张兰尚未毕业,并且只有16岁,必须给她找个监护人。张东表达乐意充当张兰的监护人。张兰在B县农村有一胞兄刘兵,也表达乐意担任监护人。但张东认为:刘兵家与A市相隔千里,而自己可以让妹妹转学到他所在的地方,可以更好地照顾妹妹。由于张兰就读的中专是陈某生前工作单位所办,在陈某一些老同事的鼓动下,厂工会也表达乐意充当监护人,理由是:张兰长期住校,有困难学校和厂里都可以帮助解决,并且她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就可以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独立生活了。此外,张东表达愿当监护人,纯粹是冲着妹妹所继承的遗产而来的。而刘兵又离A市太远,不也许有效地保护张兰的合法权益。三方争执不下,遂诉至法院。法律问题1本案中,有资格担任张兰监护人的人有哪些?刘兵是否属于监护人中的近亲属?2假如你是法官,你依照什么原则来拟定本案的监护人?3本案的监护人拟定谁较合适?请说明理由及法律依据。案例三李某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李某看到某商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奖券为20元一张,最高奖金额为5000元,他便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瓶价值20元的洗发水,领到一张奖券。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李某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李某非常快乐,急忙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母亲王某,母子二人立即去商场兑了奖,之后王某把这5000元钱放到家中的柜里。李某一直想要台电脑,王某总说没钱,李某见现在有钱了,就又提出要买台电脑,王某说:“我和你都不懂,等你爸出差回来再买吧!”李某认为妈妈又在骗他,就说:“反正是我的钱,我乐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王某说:“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得这么些钱呢,这钱是爸爸妈妈的,应当由爸爸妈妈来支配。”李某暗自气愤,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拿了5000元钱到商场买了台电脑。见儿子抱回一台电脑,王某急了,立刻拉着李某来到商场,说李某买电脑没有征得父母批准,规定退货。售货员辩称,商店在销售过程中不也许去判断每一个买者的年龄,只有电脑质量不合格才予退货,现在电脑质量没问题,不能退货。法律问题1假设李某父母诉讼至法院,谁是本案的原告?为什么?2本案奖金究竟应归谁所有?为什么?假设李某是受同学委托购买洗发水获奖,奖金应归谁所有?3李某购买电脑的行为是否有效?李某父母能否规定退货?4如何看待未成年人自行购买商品?是否一律认定为无效?5如何确认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与其年龄、智力是否相适应?6未成年人处置其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03月恒丰银行上海分行2024年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聘用合同下载3篇
- 公共政策分析 第八章 政策监控 习题
- 2024年版银行贷款转让合同3篇
- 2024年中国玻璃钢吊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版房产交易资金监管协议意向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环保设备节能改造与维护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中国流化床干燥冷却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项目合作开发与转让合同
- 2024年中国摩托车链轮配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策略
- 2025礼品定制合同范本
-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2篇)
- 2024年01月11026经济学(本)期末试题答案
- 烘干煤泥合同范例
- 4.1.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MOOC】大学生心理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三基”培训计划
- 山东省青岛实验高中2025届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03
- 2024年广西普法云平台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