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咏史诗-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1.gif)
![第09讲:咏史诗-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2.gif)
![第09讲:咏史诗-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3.gif)
![第09讲:咏史诗-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4.gif)
![第09讲:咏史诗-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b12fae23f5cd6e7320be291dcc9033d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古代诗歌题材篇之咏史诗备战新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咏史诗内容1.简介2.内容(述古、怀古、史论史评)3.发展(唐宋咏史大家)4.特点(对历史的艺术创作)5.佳作赏析6.真题再现一、咏史诗简介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一般来说,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诗。早在先秦时期,《诗经》《楚辞》中就有这种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的作品。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时班固的《咏史》。2、咏史诗的内容可分述古、怀古、史论史评三类。(1)述古类。主要属叙事诗,如东汉班固《咏史》,叙述西汉孝女缇tí萦救父的故事;晋代卢子谅的《览古》诗,叙述蔺相如完璧归赵和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陶潜的《咏荆轲》叙述《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故事,都是早期叙述史事的咏史诗。(2)怀古类。偏向怀古抒情,借古讽今。如晋代左思《咏史》八首,诗人借古人古事来浇心中之块垒——讽刺当时王公权贵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批判以门阀划分贵贱贤愚的准则;苏轼的《论王莽》,则讽刺当时吕惠卿的变法新政,有如王莽的欺世盗名。(3)史论史评类。有的侧重褒贬历史人物,亦有作翻案之论。如宋代王令《读孟子》,批评孟子迂阔无成,禁不起挫折而离开齐、魏二国。去梁无故又辞齐,弟子纷纷益不知。天下未平虽我事,己身已枉更何为。後来谁是闻风者,当世何尝不召师。士要自高无顾世,遗编今亦有人疑。有的总括历史经验,或印证人生哲理。如白居易《放言五首》,指出路遥知马力,历经考验后方能判断是非忠奸。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3、咏史诗的发展(1)汉代六朝现存最早的咏史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作《咏史诗》八首,开创了咏史组诗的先河。南朝萧统《文选》卷21专门收录咏史诗。(2)唐至五代唐末胡曾开咏史之风,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以“咏史”命名诗集的诗人,撰有150首七绝,编为《咏史诗》。每首俱以地名为题,旨在评论古今得失,以议论为主,并非偶然感兴所作,亦不在乎词藻。他的咏史诗是从唐末政治腐败、生灵涂炭的黑暗现实出发,藉历史事实来抒发自己感时纷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怀,关心同情人民的痛苦的同时,又讽刺批判统治者,寄托了渴望“中兴”的理想。汪遵与胡曾同时同辈,《全唐诗》中收录他的咏史诗59首,全属七言绝句,风格与胡曾近似。其诗绝大部份为怀古诗,表达了对历史问题的见解。寄托了对实际生活的深沉感慨。有藉历史人物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又有藉描写历史兴亡故事来警告统治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唐末五代时周昙撰写《咏史诗》,共七绝203首,诗后有“讲语”,解释有关史事。周昙任职国子直讲,以《咏史诗》向后唐君主进讲。艺术性不高,传播亦不如胡曾咏史诗广泛。咏史诗·乌江胡曾〔唐代〕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咏史诗·五丈原胡曾〔唐代〕蜀相西驱十万来,秋风原下久裴回。长星不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3)宋朝宋朝时由于雕版印刷盛行,促进了包括史书在内的书籍流传,也使人易于积储历史传记于胸中,再加以取舍剪裁写成咏史诗。这时期以陈普的《咏史》组诗为代表,与前代咏史诗相较尤以“翻案”类型之咏史诗最为突出。翻案类咏史诗摆脱了过去咏史诗因循蹈袭、陈腔滥调的缺点,标榜史识超拔,以创意妙脱蹊径,具有新奇意外、层深自得之妙。咏史上·廉颇蔺相如陈普〔宋代〕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白起杀心如未谢,二家随璧献章台。咏史下·赵云陈普〔宋代〕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4、咏史诗的特点(对历史的艺术创作)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说,“咏史起于班固,但只咏史事,不联系自己。”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到了唐代,怀古咏史诗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怀古咏史诗首先是诗中有历史,或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因为是诗歌,是文学作品,所以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确切。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提到赤壁之战,可后人对苏东坡是否到过历史上的赤壁古战场颇多争论,其实,就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而言,这种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苏东坡是在咏怀历史,而不是在记述历史。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诗人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叙述历史,表情达意,就需要创造出更集中、更典型的环境、形象。5、佳作赏析(1)李商隐的《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这是一首富有社会意义的咏史诗,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飘渺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首两句是神仙传说,入木三分地揭露汉武帝迷恋神仙的痴心妄想;三四句是历史故事,刻画汉武帝一心求仙而无心求贤的思想行径。诗人不加评议,完全用形象说话。(2)李商隐的《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这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杰作之一,仅用二十八个字,借六朝纷纷代谢的史实来抒发感慨,说它是史实,因为金陵(北湖即玄武湖)确实是六朝故都,而“一片降旗百尺竿”不是某一个有史可据的场面,更不可能六个朝代王运之终都用百尺长竿挑着降旗出降,但作者这样写,无论是从“一片”的广度或是从“百尺”的高度来说,透过形象来看历史,六朝末代统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无耻之极,都是可想而知的。这就是咏史诗中的历史,是艺术化了的历史。所以在鉴赏怀古咏史诗时,既要注意了解相关的历史,又不必过分拘泥于史实,更重要的是要体味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3)刘禹锡的《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诗歌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提出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暗示当时统治者依托关中山河之险,沉溺声色之中,正步六朝灭亡的后尘,可谓意味深长。(4)温庭筠的《过陈琳墓》: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这首咏怀古迹的诗,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曾事袁绍,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后归曹操,曹不记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的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咏史怀古,寄托遥深。(5)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咏叹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诗,开头两句,就事论事,批判项羽的不能“包羞忍耻”;三四句就史实作出另样假设,表达了惋惜之意,从而表明了“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屡败不馁的道理,是颇有积极意义的。同样的题材,王安石也写了一首《题乌江亭》,却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可见,对于同一题材,诗人们有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但体现诗人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6)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yū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zuò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这是作者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昂的笔触颂扬诸葛孔明的雄才大略,叹惋他的壮志未酬。诗中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7)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本诗因昭君村而哀叹其人的遭遇。诗人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于是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清人李子德评这首诗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悲剧形象,却在读者心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的深刻印象。(8)杜牧的《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青。如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金谷园是西晋巨富石崇的别墅,其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已成废园,成了供人凭吊的古迹。诗歌首两句写昔日繁华今成荒芜,深含“事如春梦了无痕”(东坡语)之叹。三四句写暮日啼鸟、东风落花,从而联想到石崇宠妓绿珠效死石崇跳楼自尽的史实,对绿珠如同落花般不能自主的命运深表同情和惋惜。全诗句句写景,景中寓情,四句蝉联而下,浑然一体。(9)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作者选取了楚汉之战、赤壁之战、汉时边关之战三则史料,有自刎乌江的虞姬这一无辜者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用以揭示连绵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难这一反战主题,表达作者忧国忧民而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好题推送秣陵怀古①李群玉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注:①本诗写于晚唐国势衰微之时。秣陵,即金陵,今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野花黄叶”与“六代豪华”形成鲜明对比,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叹。B.“龙虎势”既指出了金陵的地位特征,也让人想到其曾为帝都的繁盛景象。C.“坟冢高低”与“落照红”构成对比,表达了诗人扬今抑古的情怀。D.尾联写曾经的帝都已成遗迹,留下浓重的荒凉与萧瑟,让人感慨叹息。C“坟冢高低”与“落照红”共同构成了荒凉的图景,并没有对比意味;此处表达的是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没有“扬今抑古的情怀”。好题推送秣陵怀古①李群玉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注:①本诗写于晚唐国势衰微之时。秣陵,即金陵,今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16.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凤凰名在故台空”中“空”字的意义。①渲染了环境的荒凉、寂寞。②表现诗人对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现代企业如何依赖云平台优化数据审核流程
- 游戏类直播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 现代舞台背景屏技术革新与发展
- 环保材料在办公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 生产过程中的危机应对与风险化解
- 未来十年电动汽车市场预测与展望
- 生态系统服务在商业地产开发中的应用
- 现代网络技术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撑
- 18《书湖阴先生壁》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 各种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幻灯片
- 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班会PPT雷锋精神我传承争当时代好少年PPT课件(带内容)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第八章体育赛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课件
- 专题7阅读理解之文化艺术类-备战205高考英语6年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原卷
- 《生物资源评估》剩余产量模型
- 2022年广东省10月自考艺术概论00504试题及答案
- 隧道二衬承包合同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