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注意事项:.号位座号场考封密不.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号位座号场考封密不.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伯利克利时代雅典的法庭每次审理案件时,在公民中抽签产生500人组成的法庭陪审团、负责监督原告和被告发言时间的水时计监督人、法庭主持人、监票人也由抽签产生。审理中原告和被告各发言两次,最后由陪审团以两轮投票的多数票作为审判的结果。这一审判过程号证考准A.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号证考准B.开始司法权的平民化C.体现了雅典民主特征D.容易滋生多数人暴政.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A.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名姓级班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名姓级班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一轮单元训练卷第1页(共18一轮单元训练卷第1页(共18页)3.梭伦改革颁布的《解负令》规定,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在公民中取消债务奴隶制,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解负令》的颁布A.巩固了雅典的城邦体制B.冲击了奴隶制经济发展C.推进奴隶制度走向瓦解D.解放了雅典的奴隶群体4.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一规定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B.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C.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5.梭伦改革后,雅典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虽然没有资格担任官职,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可以参加陪审法庭。这反映了A.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B.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政治C.雅典民主政治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来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这A.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B.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C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一轮单元训练卷第3页(共18页)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8.罗马帝国法律规定,一个人死后,他的财产归最近的继承人所有,凡是权利相等的人,包括妇女都可均分。除非经人民大会协商和宗教祭司同意,才会被免除继承权。死者也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这反映了罗马帝国时期A.宗教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地位C.血缘和亲疏是法律实施的基础D.罗马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马克斯•韦伯说,罗马法“对于我们本民族的法律系统是一种强力剂,在它的帮助下,旧的和新生规则的发展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文明状况的需要,我们整个独立的法律系统,像罗马法本身一样,就这样被逐步建立起来”。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深刻影响欧洲近代社会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适应着欧洲历史发展要求.《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强调维护公共利益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注重兼顾多方利益.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的“耐克逊”交易形式,被用来表示契约。“耐克逊”的本意是指伴有铜片和衡具的交易,形式要求十分严格,仪式举行时,不仅要求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还要求有五个证人和一个司秤。司秤用衡器权衡所贷的金属块后,交付借用人,贷用人则在神前宣誓,读固定术语。这一现象反映了A.罗马通过成文法维护私有财产B.罗马人比较原始的契约意识一轮单元训练卷第5页(共18页)C.罗马人非常注重交易仪式D.罗马法几乎涵盖各个领域12.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认为交易“不需要任何特殊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但如果交易物有缺陷则必须宣明,否则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了罗马A.强调商业道德B.尊重社会契约C.提倡自由贸易D.遵循市场机制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15.一位学者认为,光荣革命实际上意味着英国政府有了永久的“专制权”。它“在1688年之前只能间或动用,但此后却可以一直享有”这份权力。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的英国A.君主已经统而不治B.实质是资产阶级专制C.权力中心转移到议会D.民主只是寡头的政治一轮单元训练卷第7页(共18页).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这表明在当时英国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宪法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该材料反映了他们A.旨在协调中央与各州以及各州之间权力分配B.规定国会选举中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C.确立联邦制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以所谓“制约与平衡”原则化解存在的分歧1870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这一规定A.加速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B.扩大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C.使美国黑人奴隶获得自由D.折射出美国民主政治逐步完善2016年9月23日,奥巴马以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为由,否决了国会通过的允许“9・11”恐袭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政府的法案。按照宪法,国会仍能以三分之二多数表决结果推翻总统的否决,强行让法案成为法律。这体现了A.总统权力至高无上B.分权与制衡的原则C.国会处于权力中心D.民众利益高于一切美国学者海斯认为英国既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他意在说明英国一轮单元训练卷第9页(共18页)A.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较晚B.民主政体的确立缓慢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21.表2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确立的三条纪律和程序,下述纪律和程序的确立是为了(1)会议以闭门方式举行,以保证与会者能畅所欲言(2)所有问题的议决必须以州为单位来投票(3)投票的结果以当时在场的州的总数的大多数的意愿为准A.营造协商和妥协的辩论环境B.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府C.保证会议预期完成制宪任务D.确保顺利修补邦联条款22.“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总统渐渐不能行使重要职权,实际权力转由内阁会议掌握。共和派不信任那些声望很大的国务活动家。议会两院多数议员都同意克列孟梭的'让我们选个最拙笨的人出来(当总统)!'这成了不成文的惯例。”这说明A.法国政体失去了进步性B.法国共和制得到了巩固C.法国总统制转为内阁制D.法国议会内部高度团结23.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帝制”取代“共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A.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B.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C.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D.帝制巩固得益于经济发展24.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实行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国家鼓励参军,让他们凭借军功获得爵位。这导致的结果是近代一轮单元训练卷第11页(共18页)A.德意志统一后军事快速发展B.德国政治有很强的保守性C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普鲁士操纵德国联邦议会.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A.分裂导致社会混乱B.君主专制体制盛行C.缺乏约束官员行为的措施D.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第II卷本卷包括四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西方人从自身的狭隘角度出发,认为欧洲人是在希腊——罗马和犹太——基督教的“优越”文化传统驱策下向外征服全球的,欧洲人把他们今天的成就归功于中世纪(即中国的盛唐时代)以后城市的发展,并且强调十字军东征、商人阶级的壮大、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商业繁荣及意大利一一西班牙对印度香料生意的控制等因素。但在中国人眼里,地处亚欧大陆西北一隅的欧洲既不产稻米、蔗糖,也不产茶叶、棉花,那里的人大约是为谋生计而被迫出外经商,而且就像前代的“蛮族”一样纷纷涌入中国。不管怎样看,中国在唐宋乃至马可波罗时代的元朝,发达程度显然超过中世纪的欧洲。——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中(东)西文明”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一轮单元训练卷第13页(共18页)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材料二卢梭作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是平等权利最重要的辩护者。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几乎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转让自己的自由。”他把不平等视为人类社会一切邪恶的根源,因为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出现,导致了人对人的依附与奴役。卢梭认为根据社会契约建立共同体,并消除不平等,这种社会契约“以道德的和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能在力量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根据权利,他们却是人人平等的”。——郑慧《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和罗马平等观念的异同,并分析两者共同的历史意义。(5分)(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关于平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平等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5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材料二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走上变革之途,至20世纪上半叶,有几次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为自下而上的变革提供了保障基础,适时把握住这样的机遇,把传统的连续性和变革的突进性有机结合,进行结构性改革,社会变迁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将相对减小,社会也将在稳定与变革的互动状态下,迅速发展。但是外部条件的险恶与内部条件的限制,破坏了这种和平改良的可能性,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然而中国现代化是一历史趋势,客观要求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为此目标作出新的选择和探索。——摘编自高华《中国近代革命史就是不断推翻旧政体重建新制度的历史》一轮单元训练卷第15页(共18页)(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美国的相关史实为例,说明“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并简述“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中“妥协”和“暴力”两种手段的认识。(7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西汉初期的宰相大都来自功臣列侯,这形成了初期皇权与相权较为稳固的局面。皇帝和宰相能较好地合作处理国家大事,宰相与皇帝之间的个人关系比较稳定,宰相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制度)关系明确,宰相制度逐步完善。同时,宰相制度适应了其他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御史大夫、太尉、内朝官以及地方王侯国等制度的设立和完善使宰相制度处于更为复杂的权力关系和制度环境当中。宰相制度本身比之秦朝也进一步发展,职权进一步明确、职权类型化更为明显、机构也日益复杂化。——摘编自张扬《西汉初期宰相制度研究》材料二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首相有权在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发起辩论,提出法案。表决失败,不能投不信任票迫使他辞职,因为他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其任期长短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意愿。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都不是独立的机构,“部长”不是该部负责的政治人物,是首相的助手,称为“国务员”。因此,只要取得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从1871年起到1890年,俾斯麦一直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初期宰相制度的主要特点。(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德国首相和西汉初期宰相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点及其影响。(11分)一轮单元训练卷第17页(共18页)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答案.【解析】材料体现出司法的程序公正,但程序公正不能等同于判决公正,不能保证判决结果就一定公正,故A错误;“公民中抽签产生500人组成的法庭陪审团”体现了司法权的平民化,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故B错误;雅典司法审判中陪审团、各种监督人都由抽签产生,这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故C正确;多数人暴政并非滋生于这一时期,故D错误。【答案】C.【解析】“酒神颂歌”说明雅典人并不反对神性,故A错误;这些庆典活动内容没有增强公民民主权利,与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无关,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问题,故C错误;“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活动有利于增强雅典公民意识,故D正确。【答案】D.【解析】《解负令》的颁布使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扩大了公民的基础,也就巩固了雅典的城邦体制,故A正确;《解负令》是促进了奴隶制经济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解负令》推进奴隶制度走向强盛而非瓦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解负令》并未解放雅典的奴隶群体,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由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法庭审判设计处处以公正为原则,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但不能保证是正确的判决,故B项正确;材料与公民的责任感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是为了民主的需要,不能说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辩论”这一程序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故D项排除。【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等级的雅典公民有不同的权利,但不能说明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故A错误;材料反映所有公民都有其政治权利,没有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一轮单元训练卷答案第1页(共14页)一轮单元训练卷答案第2页(共14页)数公民的民主政治,故B错误;”第四等级的公民……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可以参加陪审法庭”说明雅典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而是强调公民有基本的权利,故D错误。【答案】C.【解析】克利斯提尼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重新组织了公民大会等,这些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故C项正确;克利斯提尼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从而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故A项不如C项合适;梭伦改革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因此D项是C项的结果,故错误。【答案】C.【解析】罗马法”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说明罗马法规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D项正确;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罗马法”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错在“世界各国”。【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古罗马存在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而且遗嘱继承存在法律效果,故选D;材料并非突出宗教的作用,排除A;罗马帝国,自由人在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排除B;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实施的基础,排除C。【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在它的帮助下,旧的和新生规则的发展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文明状况的需要”中的“它”是指罗马法,因此材料信息表明罗马法对欧洲各国的法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法律的影响,不是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排除B项;罗马法与民主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罗马法自身的发展,而是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项。【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维护了公共利益;“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维护了他人利益;”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维护了个人利益,因此这些条款兼顾了多方利益,故D正确;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强调维护公共利益只涉及部分材料信息,不是材料主旨,故钻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错误。一轮单元训练卷答案第3页(共14页)一轮单元训练卷答案第4页(共14页)【答案】D.【解析】“耐克逊”表示契约,而其本意是指伴有铜片和衡具的交易,形式要求十分严格,这说明罗马人达成契约时需进行复杂严格的程序,这体现了形式契约的特点,属于比较原始的契约意识,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形式契约的问题,不是维护私有财产的问题,恻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罗马人注重交易仪式,而是说明形式契约的原始性,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涵盖的领域,故D错误。【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但如果交易物有缺陷则必须宣明,否则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来看,出售者负有诚实告知的义务,这是买卖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商业道德。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的“但如果交易物有缺陷则必须宣明”并非通过契约形式表明,属于商业道德,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交易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C、D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均排除。【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故B正确;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排除A;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排除C;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排除D。【答案】B.【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正确;A是18世纪初期;C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答案】B.【解析】“光荣革命实际上意味着英国政府有了永久的‘专制权’”是指此后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权力中心转移到了议会,故C正确。当时国王还掌握较大的行政权,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没有涉及英国政治的本质,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答案】C.【解析】根据“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大部分辉格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对英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宪政传统的恢复,而英国素来就有良好的政治秩序和宪政传统,英国自古以来就有“王在法下”观念及议会限制和监督王权制度的传统,表明当时英国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A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光荣革命的合理性,而非挑战光荣革命成果,B错误;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光荣革命是恢复历史传统,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一轮单元训练卷答案第5页(共14页)一轮单元训练卷答案第6页(共14页)【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宪法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联邦政府和各州的权力分配,大州和小州的矛盾,所以该材料反映了他们旨在协调中央与各州以及各州之间权力分配。故A项正确。BCD三项分别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方案,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解析】根据“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表明美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受种族、肤色等限制,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的内容,妇女没有选举权,印第安人和黑人没有公民权,所以材料说明美国民主政治逐步完善,D正确;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与扩大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无关,排除B;19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美国黑人奴隶获得自由,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总统和议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B正确;A与美国史实不符,总统掌握行政权,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D与材料无关。【答案】B.【解析】“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经历时间之长,显示出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D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是18世纪,A错误;英国民主政治确立早,B错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符合英国政治特点,C错误。【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保证与会者能畅所欲言”“投票的结果以当时在场的州的总数的大多数的意愿为准”来看,上述纪律和程序的确立是为了营造协商和妥协的辩论环境,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会议确立的纪律和程序没有涉及时间上“预期完成制宪任务”的目的,排除C项;这次会议是制定联邦宪法,不是修补邦联条例,排除D项。【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议会由全国公民选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左右着内阁和总统,这体现出法国的共和政体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法国政体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议会两院多数议员都同意”说明D项错误。一轮单元训练卷答案第7页(共14页)一轮单元训练卷答案第8页(共14页)【答案】B.【解析】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尽管政治体制上是专制,但是社会环境却相对比较稳定,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对工业革命的阻碍,只是表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B错误;从法国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帝制不能最终适应时代的要求,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法兰西第二帝国促进法国工业革命完成,D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答案】A.【解析】步入近代仍然实行长子继承制,这样就会造成政治上的保守,是德国保留封建残余的一个具体表现,故B正确;军事快速发展是由德国军国主义思想而导致的,排除A;材料所述现象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大小、操纵德国联邦议会等均无关联,排除C、D。【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190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德意志帝国统治时期,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带有更多的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又通过“老鞋匠行军礼”可知,此时德国社会弥漫着军国主义气氛,故D项正确。专制体制臻于极盛与君主立宪制不符,过于夸大,故B项错误。A、C项题目中并没有反映出,故A、C项错误。【答案】D.(12分)【答案】第一等:①论题符合材料主旨;②能准确理解材料;③逻辑严密,史论结合,阐述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①论题基本符合材料主旨;②基本能理解材料;③阐述较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第三等:①论题不太符合材料主旨;②对材料理解有偏差;③阐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示例一:论题:中国古代文明程度要高于中世纪的欧洲阐述:唐宋元时期,中国的文明程度远高于中世纪的欧洲。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科举制、行省制等),国家统一;经济:农耕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兴盛,国力强盛;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文学艺术繁荣,科技领先世界;对外交往: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明远播欧洲,四大发明先后传播到欧洲,并促进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反观中世纪的欧洲,王权衰弱,分裂割据,战争频繁;农业落后,民众生活窘迫;基督教文化使欧洲进入黑暗时代;十字军东征严重破坏打击了伊斯兰文明,给东方和西欧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综上所述,中国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秋节联欢会致辞范文(10篇)
- 九月大班上学期月计划范文(5篇)
- 中秋晚会董事长致辞范文(13篇)
- 曹植课件教学课件
- 讲师比赛课件教学课件
- 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消费品和有关服务的比较试验 实施要求 编制说明
- 爱婴医院课件教学课件
- 南宫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租地种香蕉合同
- 旧市场提升改造方案
- 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 课件
- 外汇兑换居间劳务协议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铝及铝合金焊接作业指导书
- 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实务PPT课件
-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 加油站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 质量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
- 村纪检监督小组工作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