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冯恩学课件 辽代手工业_第1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课件 辽代手工业_第2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课件 辽代手工业_第3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课件 辽代手工业_第4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课件 辽代手工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代手工业遗存一、辽代陶瓷器与瓷窑(一)典型辽代陶瓷器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传统陶器:夹砂大口罐、瓜棱壶(罐)、盘口壶(罐)。契丹民族特色的瓷器——鸡冠壶鸡冠壶的演变穿带扁壶凤首瓶辽三彩

(二)辽代瓷窑内蒙古赤峰缸瓦窑、北京龙泉务窑、山西浑源介庄窑等。

1、赤峰缸瓦窑位于赤峰市松山区猴头沟乡的缸瓦窑村,分布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目前发现最大的辽代窑场,窑址临近乌台图河,附近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坩子土矿藏。

缸瓦窑的堆积可分为辽金两个时期,其中属于辽代的堆积年代偏晚,大致为辽代晚期。

缸瓦窑的窑炉为馒头窑制瓷工具有研钵、刻刀、范、模等缸瓦窑的装烧工具有匣钵:桶形、钵形和漏斗形。支烧工具有圆柱形支柱,间隔具常用耐火瓷土制成的垫珠、三叉形支钉、垫圈等。缸瓦窑烧造粗白瓷产品为主,另有黄釉、绿釉等单色釉陶,以及茶叶末釉器物和三彩器。粗白瓷的装烧方法是以垫珠间隔叠烧,器底常见3到4枚支垫痕迹。缸瓦窑遗址出土“官”字款匣钵

2、北京龙泉务窑龙泉务窑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务村,1958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90年至1995年,共发掘1270平方米,它是辽代瓷窑中第一个经过科学手段进行考古发掘的窑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龙泉务窑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

龙泉务村三面环山,东临永定河,周围富含煤矿和坩子土资源。龙泉务窑是一处以烧制中原风格瓷器为主的窑口,窑炉、产品的造型具有典型的中原汉文化特征,契丹民族所特有的鸡冠壶、长颈瓶、海棠式长盘等器物一件未见。龙泉务窑Y13—辽代中期出土粘有三彩釉的支具,应为烧制三彩的窑炉。(1)出土遗物

以碗、盘、瓶、罐、碟为主,钵、枕、炉、盒、执壶等占有相当比重,围棋子、象棋子、砚、玩具、埙、铃等也较为常见。碗的的口部有直口、撇口、唇口、葵口(五曲、六曲、多曲不等)。花口器物多仿制金银器造型,花口的下凹处作出仿锤揲的凸棱效果。罐

直口、圆肩、球腹、圈足折肩、斜直腹部、圈足执壶——折肩、直流、曲柄

净瓶:窑址出土数量较多的一个品种,作为佛教用品和明器使用。鸡腿瓶:出土数量较多,胎体粗厚,多见茶叶末釉。玩具:以各种动物居多,个体小,形式多样,造型生动。

除此之外,龙泉务窑的发掘还出土有乐器(以瓷埙为主)、娱乐用瓷(黑白两种釉色的围棋子、象棋子)、茶叶末釉杯、砚、模具等遗物。(2)品种白釉,龙泉务窑主要的生产品种,烧造时间长、产品数量大、造型丰富多样,黑釉、酱釉较少。

白釉器——粗胎胎体厚重,釉色白度差,外部施釉不到底,底心支钉痕迹明显,没有花纹装饰,以光素为主。碗盘瓷器内底有3、4枚细长的垫烧痕白釉器——细胎胎轻体薄,釉面白润光洁,胎体细腻洁白,器外满釉,造型丰富,多数器物上刻有精美的花纹,代表了辽代白瓷制作的时代水平。

白釉点黑彩、褐彩,多出土于辽代中晚期地层之中。酱釉黑釉

茶叶末釉:有一定数量,但质地粗糙,鸡腿瓶是最常见的器物,除此之外也有碗、杯、砚、罐等,为数不多。三彩釉陶——中晚期出现的新品种,当时曾经大量烧造绿、黄两色为主,以佛像及莲花座为主。三彩釉器物还有方盘、灯、炉、盒、枕等(3)装饰

龙泉务瓷器的装饰主要流行于中晚期器物之上,装饰方法有刻、印、点彩三种,其中刻花最为流行,印花次之。龙泉务窑印花方盘模具及复制品装饰题材以花叶纹为主,人物、动物图案较少,花卉中莲瓣所占比重最大,牡丹次之。几何纹有方格纹、圆点纹、水波纹、羽毛纹、海水宝珠纹、串珠纹等,一般多作辅助花纹,也有偶尔作为主要装饰的。(4)琉璃釉琉璃釉是一种低温色釉,以石英为釉料,铁、钴、锰为着色剂,铅为助熔剂。釉色有黄、绿、蓝、紫等多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龙泉务窑的琉璃器后得出结论是辽代已经使用硼砂来配制低温釉,是陶瓷制作工艺的重大突破,比国外早500年。

3.辽瓷的砂圈叠烧工艺

辽宁义县清河门辽墓群4号墓出土了1件黑釉弦纹瓶,肩部为避免叠烧时上下两器钻结在一起特意刮釉一圈。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为金元乃至以后民窑成批生产提供了工艺上的保证。这是辽代陶瓷工匠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又一个贡献。

二、辽代钱币辽钱岁铸极少,据《辽史·食货志》载,岁铸仅五百贯。

辽钱铜色红,质软,使用汉文,书法拙劣,制作粗糙、不精,钱文均为右旋读。辽代钱币考古出土主要见于窖藏。如巴林右旗上石匠山辽代窖藏、内蒙古林西三道营子窖藏等。

契丹在没有年号之前制造的钱有“通行泉货”,1981年在巴林右旗草场乡出土1枚。辽钱中,辽圣宗时期“统和元宝”(983~1012年)以前的“天赞通宝”、“天显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等极为稀少。“统和元宝”以下各钱,如“重熙通宝”、“清宁元宝”、“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元宝”、“大康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等,较易见。三、金银器首饰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驸马金花银蹀躞带鸣镝马具

汉式器皿仿契丹陶瓷器造型的器皿——海棠花式长盘仿突厥器物造型的折肩壶仿西域风格器皿——粟特式耳杯金银葬具陈国公主夫妇使用的帽、面积、靴、网络等金银葬具。四、铜镜花卉镜八曲形镜规矩镜五、玉器辽代玉器主要出土于墓葬及佛塔之中。就墓葬而言,绝大部分是契丹高级贵族,其次是高级汉人官僚以及契丹皇族,而且职位越高,随葬的玉器相对越多,制作亦更精致。

《契丹国志》记载:“(天庆九年)夏,金人攻陷上京路……木叶山之世祖殿、诸陵并皇妃子弟影堂,焚烧掠尽,发掘金银珠玉。”辽代玉器的制作和来源契丹民族传统没有治玉技术,辽代玉器是依靠被俘或流亡到辽境的汉人工匠发展起来的,他们把中原的手工业技术带到北方,制作工艺主要来自五代、北宋的中原地区,对玉、水晶、玛瑙因材施工,琢治方法各有不同。

1、玛瑙与水晶多制作器皿、牌饰、管饰、珠饰,琢出器形后抛光,不加任何纹饰,以其所具有的天然纹理取胜,工艺相对比较简单。玛瑙马具赤峰大营字驸马墓(应历九年,959年,金毓黼对墓志考证是太祖之女奥哥公主及驸马合葬墓,报告认为可能是世宗之三女)

2、玉制品有圆雕、片雕、浅浮雕、镂雕、俏色等工艺,借助阴刻线表达细部,其中又以圆雕作品居多。玉砚台圆雕玉器

圆雕玉佩圆雕鱼形盒玉佩俏色3、琥珀制品璎珞辽代玉器的文化特征

(1)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玉器。如T形和心形坠饰、胸饰、臂饰,圆雕动物的熊、天鹅、雁,首次被用来作为玉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