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学检验技术_第1页
兽医病理学检验技术_第2页
兽医病理学检验技术_第3页
兽医病理学检验技术_第4页
兽医病理学检验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6/96第三篇兽医病理学检验技术第一章动物尸体剖检技术尸体剖检是运用病理剖检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或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规律,直接为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服务。剖检时,必须对病尸的病理变化做到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并运用通过尸体剖检,查明病畜死亡的确切原因,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提出妥当的处理意见,并对同群动物采取相应的应急防护措施,阻止疫情的蔓延,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此外,尸体剖检资料的积累,为各种疾病的综合研究,可提供重要的数据。第一节尸体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做好剖检前的准备工作和了解应注意的有关事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剖检的对象往往都是由于疾病严重,不能治愈而死亡的动物,其中有许多是患传染性疾病,有些传染病例如炭疽、结核和布氏杆菌病等,还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所以,剖检前,术者既要防止环境污染,造成病原的扩散,又要注意自身防御,预防本身的直接感染;既要注意剖检过程中所用器械的选择及准备,又要考虑到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的情一般来讲,在进行剖检前应注意做好如下工作。地的疾病流行情况,死畜生前的病史,其中包括发病的时间、临床症状、化验结果和诊治情况等,以便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把握剖检时的重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使我物死亡后的3~24h内进行为宜,不可过迟,否则会因动物死后发生的腐败和自溶而失去剖检的意义。另外,剖检的时间最好在白天,因为在灯光下剖检时,一些病变的颜色往往不易辨认,容易造成误诊。塑料布或其他代用品,以便在其上剖检,借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机会,这样还有利于对尸体及周围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尸体的运输尸体一般多是用车辆搬运至剖检场地。搬运尸体(特别是炭疽、开天然孔予以堵塞,并用较浓的消毒液喷洒体表各部,在确认足以防止病原扩散的情况下方可搬运。此后,对运送尸体的车辆和与尸体接触的绳索等用具均应严密消毒。注射器、针头和天平等。如果没有上述剖检器械,也可用一般的刀、剪来代替。剖检时常用的消毒液有:0.1%新吉尔灭、0.05%洗必泰或3%~5%来苏儿及石炭酸等。常用的固定液有:10%甲醛或95%酒精。此外,为了预防剖检人员的感染或意外的伤害,还应准备3%碘酊、2%硼酸水、70%酒精以及脱脂棉、纱布和肥皂等。须穿着工作服、戴工作帽、穿胶鞋或胶靴。有条件时还可在工作服外罩上胶皮或塑料围裙,穿着胶皮衣、戴胶皮手套等。尚不具备此条件时,则应在手臂上涂抹凡士林或其他油类,防止血水等直接浸染皮肤而造成感染。在剖检过程中若不慎将手指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割伤或碰破时,应依情况而停止剖检,对伤口立即进行消毒并妥善包扎。如损伤较重时,不宜再继续进行剖检,而剩余的工作应由助手来完成。当血液或其他渗出物喷人2%硼酸水洗眼或用清水立即冲洗干净。起投入坑内,在其上撒布较厚层生石灰或喷洒较多的消毒液进行严格消毒,这在剖检传染病尸体时尤为重要。消毒后用土掩埋,坑表土层应高出地面0.5m,而且坑围地面也应严密消毒。此外,在严冬季节,特别是东北和西北等地,常因冻土层较厚而不易挖坑时则可用木柴浇上柴油或汽油等将尸体焚烧。0.2%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数分钟,再用2%~3%草酸溶液洗涤,令皮肤退去棕褐色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剖检所用的器械和穿戴的防护衣等均须消毒并洗净。在消毒前,应先将附着于器械或衣物上的脓汁和血液等用清水洗净,然后再浸入消毒液中充分消毒,最后再用清水洗净。胶皮手套洗净后,须立即擦干,撒上滑石粉以备再用。金属器械经消毒后要擦干或再涂薄层的凡士林,以免生锈。第二节尸体剖检前的外部检查外部检查就是在剖检之前对尸体外部形态所进行的观查。在做外部检查时常须把所见之变化和已掌握的临床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这对剖检时确定重点、方法和步骤均可提供重要的线索,有时还可作为判断病因的重要依据。外部检查除对畜别、品种、年龄、性别、毛色和体态特征等进行登记外,还须特别注意对尸体的营养状态、皮肤、可视黏膜和尸体变化等进行详细的检查。断。瘦弱动物的体表骨型标志显而易见;营养佳良的尸体,其背腰平直、臀部及四肢的肌肉丰满,被毛富有光泽,皮下脂肪多,皮肤富有弹性。象之外,还应注意体表有无褥疮、溃疡、脓肿、外伤、肿瘤、外寄生虫、新旧创伤、骨检查时应注意其开闭状态,有无分泌物、排泄物,并详细观察这些物质的性状、数量、色泽、气味和浓度等。对天然孔的详细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注意相应系统的内部病变。尸体变化动物死亡后,虽然其呼吸和心跳已完全停止,神经活动也丧失,但在一定时间内尸体中各组织器官的细胞还在进行新陈代谢,使得尸体组织和器官无时不在变化着。在机体死亡的同时,残存于体内的各种微生物由于部分或全部地解除了机体对于是使尸体逐渐发生一系列形态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有尸冷、尸僵、尸斑、尸体自溶和腐败等。正确地辨认尸体变化可以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生前的病理变化。生速度主要与死亡的时间、尸体的营养、季节、环境和畜龄有关。检查尸温、了解尸冷的变化有助于确定动物死亡的时间。动物一般于死后1~6h开始,其顺序是:先从头部的肌肉开始,继之则按颈部、前肢、24~48h尸斑是指尸体倒卧侧皮肤所出现的不规则斑纹或斑块。尸斑一般于动物死后1~2h这种现象一般于动物死后24h左右出现。注意,尸斑一般仅出现于尸体的倒卧侧,除重力作用的因素外,往往没有任何病理变化。的作用而发生的自体消化,常见于胃肠和胰脏。腐败是指尸体的组织或器官中的蛋白质被细菌分解的过程,主要由体内的腐败菌所引起。尸体自溶与腐败的速度,常受周围环境如气温、湿度、气流以及疾病的性质影响。一般而言,温度高、湿度大,气流不良或死于败血症和大面积化脓性炎症的动物,尸体自溶与腐败不仅出现的早、快,而且表现明显,反之则慢而弱。注意,尸体自溶和腐败常可使生前的病理变化发生改变或破坏,给病理剖检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动物死后,应尽早进行剖检,以免尸体自溶和腐败后影响检查结果。第三节各种动物的剖检术式尸体剖检在实际的运用中是将剖检与检查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即边剖检边检查。在此为了教给初学者一个紧促而连续的剖检方法,故将剖检术式与检查方法分开叙述。尸体剖检时常根据动物的种类不同,而术式也有一定的差异,分别介绍如下:体腔前均先剥皮,但死于传染病的动物,为了防止病原扩散,一般不予剥皮。剥皮时尸体多取仰卧位。其方法是:先由下颌间隙至腹部正中线以直线切开皮肤,切至脐部时向左右分为两线,绕开乳房或阴茎,然后又汇合为一条线止于尾根部。尾部使尾部连在皮肤上,然后剥四肢的皮肤。四肢剥皮时,多先从球节作一环行切线,沿腱图3-1)。头部剥皮时可先在口轮和眼轮周围作环状切线,然后由下颌间隙正中线开始向两侧剥开皮肤,外耳部连在皮上一并剥离。虽然剥皮时的切线先由下颌间隙至尾根的正中切线,但剥皮的顺序一般却先从四肢开始,之后,再由左右侧胸腹壁的两侧剥至背正中线。剥皮时,多以右手持刀,左手拉紧皮肤,刀刃轻切向皮肤与皮下织相结合处,只切割皮下组织,不要使过多的皮肌和皮下脂肪附于皮上,也不要割破皮肤。切离前后肢剥皮后,为了便于采出脏器的操作,通常采用尸体的右侧卧位。切离前肢时先沿肩胛骨前缘切断臂头肌和颈斜方肌;再在肩胛骨的后缘切断背阔肌;在肩血管、神经下锯肌和菱形肌等,即可取下前肢。后肢的切离可在股骨大转子部切断臀浅肌的肌膜,臀中肌和臀深肌的肌腹;股后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再将后肢向背侧牵引,再由内侧切断股内侧肌群(股薄肌、内收肌等)和髋关节的圆韧带与副韧带即可取下后肢。弓至剑状软骨部作以弧形切线,再从肷窝至耻骨部做一直行切线,即可打开腹腔。切开腹腔的方法是:用刀先将腹壁的肌层和脂肪层切开,暴露出腹膜,再用刀尖将腹膜切一小口,将左手食指和中指插入腹腔内,手指的背面向腹内弯曲,使肠管和腹膜之间有一空隙,刀尖夹于两手指间,刀刃向上,沿上述弧形切线滑切至剑状软骨部;此后,左手伸入肤窝的切口内,将腹壁提起,右手持刀,以刀刃的后三分之一小心地将腹肌和腹膜一起切开,一直切至耻骨部。这样就打开了腹腔,暴露出腹腔脏器。肠管的采出采出肠管的顺序是:小肠、小结肠、大结肠和盲肠,其方法如下。3-22cm处切断肠系膜,直到回盲系膜处再进行二重结扎,并从中间切断,全部小肠即可采出(见图3。小结肠的采出先将小结肠还于腹腔内,再将直肠内的粪球向前方挤压,并从直肠的起始部切断,然后,左手抓住小结肠断端向前方牵引,右手持刀切断后肠系膜,于胃状膨大部附近作二重结扎,切断小结肠后取出。大结肠和盲肠的采出:先用手触模前肠系膜动脉根,检查有无寄生虫性动脉瘤。之后,将上、下结肠动脉和中盲肠动脉及侧盲肠动脉自肠壁上分离出来,在距前肠系膜动脉根约30cm处切断。然后将断端交由助手牵引,术者用左手握住小结肠断端向自身的外前方牵引,用右手剥离附着于大结肠胃状膨大部和盲肠底部的胰脏,并将胃状膨大部、盲肠底部和背部联结的结缔组织充分剥离,即可将大结肠和盲肠全部采出(见图3-4)。脾脏的采出左手抓住脾头向外牵引,使其各部的韧带保持紧张,右手持刀切断脾肾韧带、脾膈韧带、脾胃韧带和脾门部的动、静脉,即可将脾与大网膜一同取出。注意:当脾脏有明显病变时则应在采取肠管之前将脾采出。胃和十二指肠的采出采取胃和十二指肠之前,若发现胰管和胆管有异常,则应将胃、十二指肠、胰脏和肝脏一同采出;尚无异常,则从膈的食管裂孔切开膈肌,抓住食管用力向腹腔内牵引并切断,再切断胃肝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十二指肠右肾韧带、输胆管和胰管等,即可取出胃和十二指肠。胰脏和肝脏的采出胰脏可从左叶开始逐渐切离;或将胰脏附于肝门部与肝脏一同采出;也可随腔动脉和肠系膜一道取出。采取肝脏时须注意门静脉与后腔静脉有无血栓形成,之后切断左三角韧带、圆韧带、镰状韧带、后腔静脉和冠状韧带,最后切断右三角韧带和门静脉,肝脏即可取出。肾脏和肾上腺的采出采肾时应先检查输尿管,若有病变时可将整个泌尿系统一并采出。采肾时一般先取左肾,沿腰肌剥离其周围的脂肪层,切断肾门部的血管和输尿管,即可将之取出。右肾用同样的方法取出。肾上腺多与肾脏同时采出,有时亦可单独取出。肌等软组织切除,并切除与胸廓相连的腹壁,然后将腮的左半部从季肋部切下,并在倒数第三、四肋间切以可容纳四指大小的切口。此时,助手应站在尸体的背侧部,用右手的四指从切口伸入胸腔,抓住肋骨用力向身前方牵引,使肋骨上部与肋椎关节处保持紧张状态。术者右手持锯,站在尸体的腹侧从肋椎关节下部附近锯断左侧肋骨,锯至第一肋骨时,再用刀或锯将肋软骨与胸骨相接部切断或锯断,这样即可除去左侧胸壁而打开胸腔。为了防止锯断肋骨之锐利的断端扎伤剖解人员,常须用锤子把肋骨的断端砸平,打钝。心脏的采出先在心包左侧中央部作十字形切口,并将手洗净,把食指和中指插入心包腔,提起心尖,检查心包液的量和性状(见图3-5)。之后扩大心包切口,使心脏充分暴露。沿心脏纵沟左右两侧各1~2cm处,分别切开左右心室,此后,将左手拇指与中指分别伸人左右心室的切口,轻轻向上牵引,使与心脏相连的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前后腔静脉和奇静脉等保持紧张状态,右手持刀在心基部附近将各血管切断,取出心脏。连的各组织保持紧张状态,用右手持刀将之切断,即可采出肺脏(见图3。骨盆腔脏器的采出多在保持各器官的生理联系条件下采出。其方法是:先用锯暴露出盆腔器官(见图3口腔及颈部器官的采出口腔和颈部器官多一起采出,其步骤是:①在左下颌骨的第一日齿前的齿缺处锯断下颌骨支;②切断被覆于上下臼齿外侧的咬肌和颊肌,再切断下颌骨支内侧面的翼肌和后缘部的腮腺、下领关节的韧带及冠状突周围的肌肉;③用手握住下颌骨断端用力向后上方提拉,即可除去下颌骨而暴露出口腔器官(见图喉、气管和食管周围的组织切离,直到胸腔入口处,将它们一并取出(见图3-9。2~3cm3-10、3-11)。取脑:沿锯线剪开硬脑膜,再以枕骨着地的方式用左手握住上颌骨齿缺部将头直立,并轻轻用力与地来回碰击,使脑组织与颅腔分离,接着用剪刀或外科刀将颅腔内的神经、血管切断,细心地采取大脑、小脑、延髓和脑垂体。鼻腔的打开鼻腔剖开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于头骨距正中线0.5cm把头骨分为两半。其中一半带有鼻中隔,再用刀将鼻中隔沿其附着部切断取下,于是两侧的鼻腔就完全打开。另一种方法是先用锯在第一臼齿前缘锯断上颌骨,然后再沿两眼的前缘用锯横行锯断,最后用锯沿距正中线0.5cm处纵行锯断鼻骨和硬腭,打开鼻腔,随即按第一种方法采出鼻中隔,或是再在正中线另一侧相距o.5cm处作一纵线,即可打开鼻腔,取出鼻中隔。脊髓的采出采取脊髓也有两种方法。简便的方法是:先切除脊柱背侧棘突与椎弓上的软组织,用锯锯下一段椎骨(约5~15cm用力向外顶出脊髓。另一种方法是:将棘突两侧的椎弓用锯锯开,再用凿子掀起已分离的椎弓部,即可见脊髓被膜,用刀或剪切断与脊髓相联系的神经,便可取出脊髓。上述各体腔的打开和内脏的采出,是通常进行系统剖解所采用的程序。但程序的规定和选择首先应服从于检查的目的,而不应一成不变。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适当地改变顺序或取舍某些副解程序。反刍动物独特的剖检构造,故在剖检的方法上亦有相应的改变。现以牛为例,将之与马骡的不同之剖检术式作以简介。剖检牛尸时通常采取左侧横卧位。其剥皮、断肢、打开口腔取舌以及颈部器官、打开盆腔采出盆腔器官的方法均与马的相同,兹仅就腹腔、胸腔和颅腔的打开及特殊器官采取的要点叙述如下:在剖开腹腔后,仅在剑状软骨部可以看见胃、右侧肋骨后缘为肝脏、胆囊和皱胃,右肷部为盲肠,而其余的器官均被网膜所覆盖。因此,为了便于腹腔器官的采取,应先将网膜切除,然后再依次采出十二指肠、胃和其他器官。大网膜的切除以左手牵引网膜,右手执刀,将浅层及深层大网膜分别从其附着部(十二指肠降部、皱胃大弯、瘤胃的左沟及右沟)切离;再将小网膜从其附着部(肝脏的脏面、瓣胃的壁面、皱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起始部)切离。此时,就显露出胃、小肠和肠盘。十二指肠的采出先找到位于皱胃上面的十二指肠,并在此作双重结扎,于结扎之间切断;同时,还应将十二指肠系膜、胆管和胰管等与十二指肠的联系切断;然后再在右肾附近的S10~12cm指肠。胃的采出将瘤胃向后方牵引,于是在膈的后方露出食管。在膈的食管裂孔处结扎食管,并于结扎的前方切断食管,然后将瘤胃之食管断端交由助手,并用力向后下方牵引瘤胃,术者用刀切离胃与膈、肝等处联结的组织,最后,两手抓住瘤胃壁与助手一起用力向后下方牵引,即可将四个胃一道采出。肠管的采出大肠和小肠多一起采出。先在骨盆腔内找出直肠,并将直肠内的粪便向前方挤压,并于其末端做一结扎;接着在结扎的后方切断直肠;用手握住直肠断端,由后向前把降结肠从背侧脂肪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切离肠系膜和前肠系膜动脉根部的组织,全部肠管即可采出。腹腔内其他脏器如肝脏、肾脏等采出方法与马的相同。胸腔脏器的采出牛的胸腔剖开和器官的采取法与马的相同。此处仅就羊的胸腔脏器的采出法作以简介。羊的体积小,剖检多取背卧位,打开胸腔的方法是:先用刀或骨剪切断肋软骨和胸骨联结部,再把刀伸入胸腔,划断脊柱左右两侧的肋骨与胸椎连接的胸膜和肌肉,接着将两手伸人胸腔,按压左右侧的胸壁肋骨,把肋胸关节折裂,使胸腔敞开,便于将胸腔内的心脏、肺脏、气管和血管等一起采出或分别采出。成左右两半,然后除去。取脑的方法与马的相同。小异。剖检患传染病的动物时一般不能剥皮。剖检的方法是:先切断左右肩胛骨内侧的肌肉和肌膜等与前肢相连的软组织,使其仅以外部少量肌肉和皮肤等软组织与躯体相连而分别向左右摊开,令躯体前部加以固定。接着再将左右髋关节内侧及前后部的肌肉、皮肤等软组织切断,并加压使髋关节折裂,于是左右后肢就分别向后躯的两侧摊开,使后躯加以固定。此时,整个尸体就保持着仰臣姿势。至耻骨联合部小心地切开皮肤、腹肌和腹膜,然后再沿左右肋弓和最后肋骨,分别从剑状软骨后部的切口止腰椎横突作一弧形切线,这样就把腹壁切成两个大小相等的楔形,再将其向两侧翻开,于是就暴露出腹腔脏器。腹腔脏器的采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整取法,即把腹腔的所有器官一起取出,然后分别检查。此法的优点是省时间,便操作。其步骤是:先由膈后切断食管,牵住胃部的断端向后上方牵引,并切断肝与膈的联系,小肠与前肠系膜动脉根的联系等;然后再由骨盆腔切断直肠,并将与肠盘等相连的软组织、血管和神经等一并切除。这样就可将胃、肝、胰、脾、大肠和小肠等腹腔脏器一起采出。另一种方法是分取法,即按脾、小肠、大肠、胃、肾、胰和肝的顺序分别采出。此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详细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及其与周围的联系,并由此而决定采出脏器的顺序和方法。脾脏和网膜的采出脾脏多位于左季肋部。采取时先将之提起,并在接近脾脏部切断网膜和其他的联系,取出脾脏。接着再将网膜从其附着部分切离采出。带及回肠。在离盲肠约15cm处,二重结扎回肠并于结扎之间将之切断。然后握住回肠断端向外上方牵引,并切断肠系膜直至十二指肠空肠曲。在空肠起使部再作二重结扎并切断,将空肠和回肠取出。大肠的采出先在骨盆腔内分离出直肠,再将其内的粪便挤向前方肠内并做一次结扎,然后在结扎的后方切断直肠。接着左手握住直肠的断端,用力向外后方牵引,右手执刀切断与其相连的肠系膜,直至前肠系膜根部;再分离结肠与十二指肠和胰脏的联系,切断前肠系膜根部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以及结肠与背部之间的联系,即可取出大肠。取出大肠之后可依次将胃和十二指肠、胰脏、肝脏、肾脏及肾上腺采出。采出的方法与马的相同。胸腔脏器的采取打开胸腔和采取胸腔脏器的方法与羊的相同。相连的肌肉,左手指伸入下颌间隙将舌牵出,剪断舌骨,把舌、咽喉和气管一并采出。在剖检小猪、兔子等小动物时,常可自下颌沿颈部、腹部正中线至肛门切开,暴露出胸腹腔,切开耻骨联合后显露出骨盆腔,然后将口腔、颈部、胸部、腹部和骨盆腔内的脏器一起采出。颅腔打开的方法既可按照马的方法进行,亦可按下法进行,即在清除头部皮肤和肌肉的基础上,先在两侧眶上突后缘作一横锯线,再从此锯线两端经额骨、顶骨侧面至V此时,可将鼻端向下把头立起,用锤敲击枕嵴,即可揭开颅顶,露出脑组织。脑的采取方法与马的相同。家禽尸体的剖检术式家禽尸体于剖检前,先用清水或消毒液将其羽毛浸湿,以防拔毛时其绒毛飞起,使病原扩散或污染环境。家禽尸体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力将两大腿向外翻压,直至两髋关节脱臼,于是两肢就平行摊起而使尸体固定。家禽由于其体积小,脏器轻,故可将它的颈、胸和腹腔等脏器一并采出,这样可使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前后相关的脏器保持其固有的联系,而有利于对系统性病变的研究和分析,同时也有利于观察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家禽尸体剖检的术式是:在固定前,先将尸体的羽毛拔净,然后由喙角沿体中线通过胸腹部直至泄殖腔而切开皮肤,接着用剪刀自泄殖腔起至胸骨部而剪开腹腔;再用外然后握住龙骨的后缘用力向上方翻拉,并切断周围的软组织,即可除去胸骨打开胸腔。继之,再用骨剪剪开喙角,打开口腔,将舌、食管、嗉囊从颈部剥离下来。最后用外科手术刀的刀柄,钝性分离肺脏、切除横膈膜;钝性将腹腔脏器分离到泄殖腔后用刀切除直肠,将包括生殖器官在内的脏器一同采出。脏器采出后,再分别予以整理,进行详细观察。此外,有时为了检查特殊病变如肿瘤等,亦可按中小动物的剖检方式,分别采取腹腔和胸腔的脏器。鼻腔可用骨剪剪开,并轻轻压迫鼻部来观察鼻腔及其内容物。然后轻轻拔离,将前端的嗅脑、脑垂体及视神经交叉等部逐一剪断,即可将整个大脑和小脑全部采出。2%来苏儿或其它消毒药液先把毛浸湿,固定四肢或切断肩胛骨内侧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使四肢摊开(仅以部分皮肤与体躯相连)。然后沿腹壁正中线切开剑状软骨至肛门之间的腹壁,再沿左右最后肋骨纵切腹壁至脊柱部,使腹腔脏器全部暴露。首先,检查腹腔脏脾脏一起采出,分别检查。也可按脾、胃、肠、肝、肾的次序分别采出。切开胸腔和采取胸腔器其方法是:先用剪刀剪断肋软骨和胸骨连结部,再把刀伸入胸腔,划断脊往左右两侧的肋骨和胸椎连接部的胸膜和肌肉,再用双手开胸腔,并按压一起采出。一并采出。骨盆腔和颅腔的剖检,按剖检牛、马的方法施行。兔脑和脊髓的采出,尽量用骨剪剪开颅腔采脑。脊髓一般不作眼观检查,仅用骨剪剪断脊椎直接放入l0%固定液内,供组织学检验。根据剖检需要也可用骨剪沿椎弓剪开脊椎管采出脊髓。体表、皮下、各脏器和器官的检验同其它动物。第四节尸体剖检后的内部检查它包括伴随剖检过程而进行的形位检查和对采出的各组织和器官所进行的器官检查。系等所进行的检查,主要包括皮下、剥皮后和打开各体腔时的检查。正常的肌肉呈红褐色,富有光泽,肌肉与肌肉之间、肌纤维束之间均结合紧密,形态完好。一般因窒息而死时,肌肉呈暗红色;肌肉发生营养不良时,色泽变淡,多呈苍白色而无光泽;败血性传染病和药物中毒时,肌肉内可见到淤点或淤斑;血斑病常见肌肉内浸润大量血液而使大块肌肉呈弥漫性紫红色;恶性水肿或气肿疽时,部分肌肉中常有大量气体、浆液和出血性浸润并伴有严重的坏死性变化,肌肉的表面出现许多小气泡,断面则呈蜂窝状;患某些寄生虫时肌肉可见有包囊或结节。此外,当发现瘘管、溃疡、肿瘤、肌炎和钙盐沉积等病变时,也应及时地予以认真检查。察分泌物的有无、数量多少和性状如何;然后再检查各乳房的乳头有无病变;继之沿腹正中线切开,使之分为左右两半割下。若发现乳房中有硬结或其他病变时,可再作几个平面予以详细检查。检查切面时应注意观察乳汁的含量、血液的充盈程度、排乳管的性状以及实质、间质的性状和对比关系,有无结节、坏死、脓肿、纤维化、钙化、囊肿和肿瘤等。公畜的生殖器官检查先由腹壁将外生殖器切离至骨盆边缘,阴囊检查后,可留待与骨盆腔中的内生殖器官同时检查。当发现有隐睾或肿瘤时,而又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其蔓延的程度时,应与输精管、泌尿系统一起取出或单独取出进行检查。检查切面有无炎症或导管中有无结石。性状;腹膜是否光滑,有无充血、出血和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等;腹腔内有无异常内容物,如气体、血凝块、胃肠内容物、脓汁、寄生虫和肿瘤等;腹腔脏器的形态和位置;横膈膜的紧张程度,有无前移、后陷和破裂等变化。下列顺序依次进行检查;胸水的数量和性状;胸膜的性状;胸腔内有无异物;肺脏的体积、色泽、表面光滑度和有无破损等;胸腺的有无,大小如何,有无异常,脂化和萎缩的程度如何;心包有无外伤,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粘连,心包腔内的积液如何,心脏的大小,形态及房室充盈程度,心外膜有无变化,同时检查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部是否有异常。等有无明显变化。脏器的检查是指对已采出的各器官进行的检查。这是病理尸检的一个重要环应客观、形象地描述,并将检查时所获得病理变化及时记录下来。在检查病变时,为了客观而形象地描述各器官、组织病变的大小、色泽和硬度等,鸡蛋大;表示面积时多用一分、五分硬币大、手掌大;表示形状时可用圆形、椭圆形、一般的习惯是次色在前,主色在后,如黄白色、紫红色等。还常用实物或某些液体的色泽来形容,如青石板色、葡萄酒样、红豆汤样等,有时各种色泽交错在一起时常用斑纹状,大理石样和槟榔样等实物之结构性花纹予以比拟。④描述硬度时常用坚硬、坚实、脆弱、柔软等来形容,有时也用致密或疏松来描述。⑤描述弹性时常用橡皮样或面团样等表示。脏器检查的顺序常服从于检查的目的,也就是说它的顺序是灵活的,不能墨守陈规。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则按脏器通常所采取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腹腔器官的检查胃的检查先检查形状,看其体积大小、浆膜的色泽,有无粘连,胃壁有无穿孔或破裂等。若发现有破裂时,一定要弄清是生前还是死后发生的。生前胃破裂的特点是:裂缘肿胀,附有暗红色血液凝块,腹腔内有较多的胃内容物,胃体积变小或空虚。死后胃破裂的特征为:裂缘不肿胀,无血液凝块附着,裂口部有较多的胃内容物,胃体积膨大。外形检查完毕后,用肠剪由贲门而沿胃大弯至幽门打开胃腔(3-1中毒可疑时,应用干净无毒的器具采取部分胃内容物以备毒物化验之用。之后,倾去胃内容物,检查胃黏膜的色泽、表面皱裂分布情况、有无黏液或量多少、性状如何,黏膜有无肿胀、充血、出血、溃疡、肥厚和炎症等病变。此外,还应十分细心观察有腺部与无腺部交界处的变化,马骡等动物常在此见到胃癌;猪等家畜此处常易发生溃疡。反刍动物胃的检查方法:先把瘤胃、网胃、瓣胃之间的结缔组织分离干净,然后使胃部有血管和淋巴结的一面向上,即按皱胃在左、瘤胃在右的位置,平放于地上,用剪刀沿皱胃小弯部开始剪开胃壁;剪止皱胃与瓣胃交界处时,则沿瓣胃的大弯部剪开,至瓣胃与网胃口时,又沿网胃之大弯剪开,最后再沿瘤胃的上下缘剪开。这样胃的各部分即可全部展开。如网胃有创伤性炎症时,可顺食道沟剪开,以保持网胃大弯的完整性,便于检查瘤胃。反刍动物的胃内容物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异物和胃壁有无创伤等。肠管的检查先检查肠管浆膜的色泽,有无粘连、充血、出血以及破裂、损伤等变化,有无肿瘤、肿块、结粪块和寄生虫结节等异物。剪开肠管的方法是:小肠由十二指肠结肠由盲结口开始沿大结肠纵带剪开(见图3-14);小结肠则沿其系膜附着部剪开。各部肠管剪开时要做到边剪开边检查,注意肠内容物的数量、性状、气味,有无血液、脓液、异物和寄生虫等。倾去肠内容物后,须注意肠黏膜的色泽、表面的光滑度,有无充血、出血、糜烂、溃疡、憩室、肠结石、寄生虫和肿瘤,检查肠壁的厚度和硬度等。在检查脾脏的检查先观察脾门部的血管和淋巴结,看其有无异常,形态位置和体积等有无变化。接着检查脾脏的外形,用尺测量脾脏的长度、宽度、厚度并称其重量。然后观察头部至脾尾部切开,然后依次再做两个切面检查(见图3-15)。切脾脏时运刀用力要均匀,切面要平滑,切忌挤压或拉锯式切开。切开后注意观察切面的色泽、血量的多少和性状,有无结节、坏死灶、梗死和脓肿等。继之可用刀背或刀刃轻轻地刮脾脏的切面,借以检查脾髓的质度和血量。肝脏的检查先测量其长度、宽度和厚度,称其重量。然后检查其形态、大小、色泽,被膜的性状和表面的光滑度,边缘的厚薄、实质的硬度,有无结节、出血、血肿和坏死灶,肝门的淋巴结、血管和肝管的性状。最后切开肝脏(见图3-16),观察切面的色泽、含血量,肝小叶的结构是否清晰,有无脓肿、寄生虫结节和坏死灶等。有胆囊的动物,还应沿胆总管切开胆囊,检查其胆汁的量、色泽和气味。注意观察胆管黏膜有无炎症、损伤、寄生虫和疤痕狭窄等情况,胆囊内有无异物和胆结石等。胰脏的检查先观察其大小、色泽和硬度,有无肿胀和炎症等。再沿胰脏的长径作切面,检查有无出血、寄生虫、脓肿和坏死灶等变化,必要时可用探针插入胰管,并沿之切开,检查其管腔的内容物和管壁的性状。有时由于胰脏的坏死而使大量胰酶流人周围的组织,使周围的组织出血和脂肪坏死,此时,检查应须注意胰脏组织本身的破损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肾脏的检查除先检查其形态、大小、色泽和质地外,还应注意其包膜的性状、包膜下有无血肿,肾脏表面有无肿块和隆凸于体表的囊肿以及肾表面的光滑度等。此后,图3-l7查完毕后,应检查肾盂,主要观察其容积的大小,有无积尿、积脓和结石等。其黏膜面是否光滑,有无损伤、糜烂和溃疡等变化。最后,用刀尖在肾脏切面的边缘处扎下一小块肾组织,由此用手向肾切面的相反方向牵拉,剥离肾被膜。之后,注意观察肾表面的色泽、光滑度,有无出血点,瘢疤斑和梗死灶等病变。肾上腺的检查:先检查其形态、大小、色泽和质地,并可将两侧肾上腺进行比较检查。然后作纵切或横切来检查其皮质与髓质的厚度及色泽有无变化。正常的皮质部常因蓄积较多的类脂质而呈不同的黄色,若缺乏类脂质则黄色消失。在检查切面时,还须注意其有无明显的出血点和化脓灶等。胸腔器官的检查心脏的检查首先检查冠状沟和左右纵沟的脂肪含量和性状,此处有无出血等。接着观察心脏的外形,各心房和心室是否发生膨胀,其程度如何,色泽有无变化,心外膜有2cm处分别平行做一切口,然后将左手指伸人心腔,把2cm处各做一平行切口,并将切口延至心尖部与左侧的心切口相连接,切口再通过房室口切至左心房及右心房(3-18)。至此,心脏即全部剖开,各个心腔完全暴露,即可进行详细地检查。须注意,在切开心脏的过程中,即应详细检查心腔中血液的含量和性状。观察心腔有无畸形;内膜的色泽、光滑度、透明度,有无出血、损伤和寄生虫寄生;各瓣膜是否肥厚,有无血栓形成、组织增生和缺损;腱索有无变粗、短缩等病变。还须注意各部心壁的厚度、色泽、质地,有无出血、瘢痕、变性和坏死等病变。此外,还应检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内膜,观察其色泽、光滑度,有无缺损、坏死和钙化等病变;冠状沟动脉内膜的光滑度,有无狭窄、出血,管壁的厚度,有无损伤及钙化等。肺脏的检查一般先检查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注意其大小、色泽、质地和切面状况,有无充血、出血、坏死、化脓和增生等变化。继之,检查肺脏的外形,观察其体积、颜色,表面的光滑度,有无出血、炎性渗出物附着,有无机化和粘连,有无萎陷气肿灶、化脓灶以及高出于肺表面的肿块。然后用手触摸各肺叶,检查其质地是否柔软有无硬块、硬结。接着可用刀剪沿气管而剪至左右支气管及肺见图3-19)。检查支气管壁的厚度,黏膜的性状,是否光滑和完整,有无黏液、炎症、寄生虫和异物等。检查肺动脉,看其分支内是否有血栓或栓子存在。最后可将左右肺叶做纵切或横切 (见图1-20),检查各切面的色泽,含血量和有无炎症、结节、肺空洞以及肺实质、间质、支气管和血管的变化。口腔、鼻腔及颈部器官的检查口腔的检查位于口腔的所有器官和组织一般均须予以检查,尤其是伴有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时更是如此。检查时应注意其牙齿的数量是否齐全,有无龋齿,牙齿的磨灭及是否平整,有无缺齿和过长齿等。口腔黏膜的色泽,有无外伤、溃疡和烂斑,硬腭有无肿胀,表面是否光滑。舌的黏膜,特别是舌系带两侧有无出血,舌面上有无舌苔,其咽喉的检查检查咽喉部分的黏膜及扁桃体时,须注意有无炎症、坏死、化脓、出血和寄生虫寄生等变化。检查食道时应先观察其外形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节段性粗细不一鼻腔的检查首先检查上、中、下鼻道是否完好,有无损伤或畸形,然后再观察鼻黏膜的色泽,上皮有无肿胀,黏膜面有无出血、炎性水肿、结节、糜烂、溃疡、穿孔及疤痕等。骨盆腔器官的检查膀胱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膀胱的大小、尿量与输尿管和尿道相接处是否有异常,膀胱壁有无损伤和破裂。然后从膀胱顶端沿其腹侧中线向尿道公畜生殖器的检查一般先检查包皮及龟头,看其有无糜烂和溃疡,有无增生、肥厚和肿瘤的形成等。然后由尿道口沿阴茎腹侧中线至尿道骨盆部剪开,检查尿道黏膜的状态,有无出血、异物、寄生虫、狭窄、糜烂、溃疡和结石等。检查阴茎时可将之横切数段,观之有无病变。睾丸和副睾检查时要注意其外形、大小、质地和切面的结构等。观察切面时还应注意其有无充血、出血、疤痕、结节、化脓和坏死等。最后检查输精管,精囊及其附属的腺体等。后用肠剪沿子宫体背侧剪开子宫颈、子宫体直至左右两侧子宫角。此后,主要检查子宫黏膜的色泽、黏膜面的性状、内容物的性质,子宫壁的厚度,肌层是否有肌瘤的存在,子宫壁有无缺损和破裂。此外,还须注意子宫阔韧带和周围结缔组织的状况。检查产后败血症时要特别注意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结的状态。输卵管的检查一般均采取触摸法,看其是否一致,软硬度是否均匀,有无变粗或狭脑组织的内部检查一般用10%甲醛固定数日后进行检查为宜。但有些病例需在剖检的现场就查明脑组织的病变,如脑溢血、肿瘤、寄生虫等。脑实质切开的方法是:先用已浸水而湿润过的脑刀,沿脑正中沟自前向后,由上而下,一刀经过胼胝体、弯隆、松果体、四叠体、小脑蚓突、延脑、脑桥和延髓等,将脑切成两半。切开后应及时检查脉络丛的性状及侧脑室有无积水,第三脑室、大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的性状,其内有无肿瘤和寄生虫等。脑脊液的性状如何,有无混浊发红等变化。接着再横切脑组织(相距2cm瘤和寄生虫等病变(见图3-21)。脑垂体的检查,先看其大小和重量,外形有无异常,然后从中部将其切开,观察切面的色泽、质地、光泽和湿润度等。脊髓的检查主要观察其软脊膜的状态,有无充血、出血等变化,脊髓液的性状和数量,脊髓的外形、色泽和质地。在横断面上主要检查其灰质、白质和中央管之间有无病变等。肌病、气肿疽、恶性水肿等应十分注重肌肉的检查外,而其他病例的肌肉,一般根据检查目的而选择,但对肉眼上有明显变化的部分,则应进行检查。肌肉的检查应注意其色泽、硬度,有无出血、水肿、坏死和炎症等病变。尤其应指出的是:在临床上具有跛行或运动障碍的家畜,死后剖检时应注意肌肉深部有无脓肿,有的病例还须注意肌肉肿瘤的存在。关节的检查多针对有关节病(如关节炎、关节扭伤、韧带撕裂等)的关节而言的,主要检查关节的外形,有无肿大增粗,其性质如何,关节囊是否膨满,有无外伤、骨折正常关节软骨表面光滑、湿润,富有弹性并有良好的光泽。在病理情况下关节软骨面有时出现虫蚀样斑痕,表面粗糙,失去光泽;有的关节软骨大部或全部被破坏吸收,关节面上是粗糙的骨端;有时破坏的关节面上有成骨性肉芽组织增生,在构成关节的两骨端也可见到成骨性肉芽组织增生,有时并发纤维化。骨和骨髓的检查骨的检查也是有选择性进行的,即主要检查发生疾病或疑似有病的骨组织,如局部骨组织的炎症、骨坏死、骨折、骨软症和佝楼病以及放线菌病等。一般先检查外部变化,即与骨相邻近的软组织有何明显的异常,其部有无化脓、出血和坏死,然后除去附于骨面的软组织来检查骨膜的变化和骨骼本身的病变。正常的骨组织表面致密光滑,坚硬、呈黄白色;在疾病过程中有时骨组织局部有化脓或坏死,有时整个骨骼表面粗糙、疏松、刀切易入。骨髓的检查在造血系统患病时十分重要。检查方法是:将长骨沿纵轴锯开,注意骨端与骨干的状态、红骨髓、黄骨髓的性质,含量比例和分布情况。正常成龄动物的长骨骨干中以黄髓为主,而在骨骺端仅可见到少量红髓。在病理情况下,特别是慢性贫血时,则可见黄髓又变成红髓而形成造血灶的现象。在急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黄骨髓中的脂肪细胞往往发生萎缩,而由大量的浆液所取代,发生所谓的骨髓胶样萎缩。由于骨髓组织的机能复杂,代谢旺盛,所以大部分的病理变化必须在显微镜下来辨认。因此,除眼观检查外,还须采取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此外,在野外剖检时为了迅速地采取骨髓并做细胞学检查,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即在长骨(如股骨等)22/3有骨质,露出骨髓,挖取少量骨髓即可做涂片,然后,用姬-瑞氏染色法染色进行细胞学检查。第五节病理剖检的记录病理剖检的记录是死亡报告的主要依据,也是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死因的原始材料。因此,做好记录是病理剖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剖检者应本着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客观地、如实地、完整地记录剖检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病理变化。以详细的观察和分析,从实际出发,将看得见、摸得出、听得到、嗅得着的各种病理变化加以辨认和记录下来。对各种脏器和组织的检查及其记录,为了防止遗漏,通常应有序的进行,即先用肉眼观察其大小(有的应称重量)、外表形态、色泽等;然后动手探查组织的硬度;继之用刀切开脏器,观察其切面的形态和色泽等。在记录时须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表达,切忌用抽象的病理术语或名词来代替对病变的描述。因为用后者的记录方法常使人茫然,不利于有更多的人通过阅读记录材料来参加讨论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和导致动物死亡的原因。如肝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应描述肝脏的特殊颜色(淡黄或土黄),切面富于油腻,用刀可以刮下滑脂样物,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明显的油光等。而不能用“肝呈脂肪变性”或“肝发生脂肪变性”等抽象的术语来表示。如果病变有时难以用文字记录时,则可绘图加以补充说明。其次,剖检记录应做到简繁结合,即重点病变要详写,次要病变宜简写。这两种记录方法各有利弊。前者记录法重点常较突出,记录病变较完整,可发现各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而后者记录法则有利于分析和研究每一系统在发病过程中的顺序及其影响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对所观察的病理变化以及各脏器的描述较为全面而且不易遗漏。但无论如何,遇到特殊的情况和复杂的病变时,均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如遇到肝有脓肿并穿过膈膜而达肺脏引起肺脓肿时,则应将这一系列连贯的病变所涉及的组织范围、病变特点、性质及病灶的形状等写在一起,而不应分开。这样重点突出,集中事实,按重点病变的发展程序,就可写的明确而详细。记录时一般常将重点的病变放在各脏器变化中的首位,同时对于其他病变的描写,也要合乎要求,做到详简适当。总之,应根据具体情况,斟酌记录方式,目的是将病理变化记的正确详细,有条不紊,并符合客观病程发展的规律,使人看后不但能全面了解病变,而且能依此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即边检查边记录。不具条件时,如只有一个人在剖检时,亦可在剖检完毕后立即补记,切不可延时过长,以防搞混记错。病变的描述,要客观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表达,切不可用病理学术语或名词来代替病变的性质。如病变有时用文字难以描述时,可绘图补充说明。为了描述不失真,用词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使所描述的组织器官的变化,能反映出它本来的面貌,现据描述的范围,加以简要叙述。180360条件所限,也可用常见实物比喻,如针尖大、米粒大、黄豆大、蚕豆大、鸡蛋大等。切形状一般用实物比拟。如圆形、椭圆形、菜花状、葡萄丛状、结节状等。粉末样物、光滑或粗造、发光、晦暗等。色)两种以上的颜色,应用黄白中杂有红等等。为了表示病变颜色的分布情况,常用弥漫性、块状、点状、条状等。对颜色的状态的表示,常用指压着其有无改变而定,如指压退色等。湿度一般用于湿润、干燥等。透明度一般用于暗晦无光、混浊、半透明等。切面常用微突、详细结构不清、景象模糊、血样物流出,呈海绵状等。砂粒状、颗粒状、结节状等。气味常用恶臭、酸败味等。管状结构常用扩张、狭窄、闭塞、弯曲等。一般材料、临床病历摘要、脏器及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病理诊断等。种、畜别、畜号、畜龄、毛色、特征、用途、死亡时间、剖检地点和剖检时间等。有助于分析病理变化,找出死亡的原因,而且有利于日后的资料参考。临床病史主要包括:主诉、发病时间、发病过程、主要症状、临床诊断、治疗经过以及各有关流行病学材料和实验室的各项检验结果等。脏器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把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的详细情况客观地予以记录。在记录时,应包括各系统器官的病变,因为这些变化都是互相有联系的。有时在肉眼看来似乎不明显、不重要的变化,可能就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线索,如果忽略不记,就会给诊断带来困难。只有详尽全面的记录,才能概括出某种疾病的全貌。但是,大多数疾病的病变总是较明显地定位于某些器官、某个系统。因此,记录时应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有主有次。此外,剖检时不仅要注意形态的病变,还须详细研究生物病原和毒物寄生虫病学和毒物学的检查结果叙述清楚。病理剖检学诊断病理剖检学诊断是依据各器官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综合分综合分析而做出的。对于死亡原因的探讨,不但在病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临床兽医人员亟待搞清的问题。因为只有彻底弄清疾病的死因,才能对之进行有效地治疗和积极的预防。通常将疾病引起的死亡,按其引起死亡的速度而分为急死和慢死。慢死在死亡前常有明显的症状可见,而急死多只在死前仅有轻微的症状,甚至完全没有症状,所以,临床兽医人员对于急死的病因更迫切需要了解。总的来说,死亡通常发生以下几种情况:生命活动的最主要器官(首先是脑和心脏,其次是肝脏、肾脏和肾上腺等)发生了严重的不可复性损伤而引起的死亡。构成整体的各器官机能严重的失调,如由于大量失血、窒息、某些药物或麻醉剂的急性中毒和休克等引起的死亡。异体质性死亡,即对某些本不能引起动物死亡的物质而导致少数动物发生的死亡。这主要是因为个别体质型对某些物质特别敏感之故。总之,在探查死因的过程中,须将每一个病例在剖检时所获得的形态变化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认真地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知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功夫,同时进一步深入地综合分析、讨论,这样才能正确地找出动物死亡的真正原因。附:动物剖检记录登记表动物剖检记录登记表单位畜别畜号品种性别畜龄毛色特征用途死亡时间剖检地点剖检时间临床诊断综合诊断临床病例摘要(包括各项化验结果)检记录内容一、外部检查二、内部检查病理学诊断主检××单位畜别畜号品种性别畜龄毛色特征用途死亡时间剖检地点剖检时间临床诊断综合诊断临床病例摘要(包括各项化验结果)检记录内容一、外部检查二、内部检查病理学诊断第二章病理组织学切片技术第一节制作组织切片的主要器材切片机显微镜观察的标本要求一定的薄度,否则光线不能透过,一般的标本切片为5~10μm。切片机是制片室最重要的工具,切片机的种类很多,常用的可分为三类:石蜡切片机、火棉胶切片机和冰冻切片机。1~251~401μm,可随意调节。切片机的后面有一个大齿轮,此轮与前进的中轴相连接。切片机的右侧有一转动机火棉胶切片机:火棉胶切片机均为滑动式,又称滑动切片机。它与石蜡切片机的刀台可前后滑动;另一条为斜形滑动轨道,上置载物台及推进器,两者相接触,用推进器来控制载物台所伸的高度。载物台由低向高推进,所伸的高度即切片的厚度。有调节切片厚度的微动装置,切片刀每来回移动一次,材料块就按厚度计所调节的切片厚度伸高一次,从而获得一定厚度的一张切片。这种切片机需配有冷冻装置,一般为二氧化碳钢瓶、半导体制冷器或自动冷冻机等。新鲜组织或已固定的组织,经制冷后即可切片,因而适用于制作临床病理组织快速检查及组织化学研究用的切片。冷冻切片机不易切出较薄的切片,且不宜作连续切片。切片刀异,分为石蜡切片刀、火棉胶切片刀、冰冻切片刀及硬组织切片刀四种。硬组织切片刀为刨刃式,刀刃在刀身的一侧,主要用于切不脱钙的骨组织,使用较少。其它三种切片刀的形状及结构基本相同。切片时将刀柄取下。刀背套是一种金属或硬塑料制的半圆形有弹性的鞘,其大小及长短按切片刀来装配。磨刀具要获得良好的切片,切片刀的锋利与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切片刀经多次使用后,刀刃会变钝或损伤,因此切片刀需经常研磨,切片刀的研磨有手工磨刀和机械磨刀两种。手工磨刀需备有磨刀石。磨刀石种类很多,有天然石、人工石和平板玻璃等。机械磨刀就是用磨刀机代替手工磨刀。它不仅减轻了人力劳动,而且提高了磨刀效率,节省了时间。熔蜡箱及包埋工具市售的熔蜡箱及培养箱,均有自动控制恒温的调节装置。熔蜡箱的温度,按使用石蜡的熔点为准,熔蜡箱的温度以高于石蜡熔点2~3℃为宜。培养箱的温度一般在37~40℃,用于烤片。于一块铜板或玻璃板上,根据组织块的数目和大小移动铜(铝)块,这样便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框,以包埋组织块。此外,也可用较厚的硬纸,折成长方形纸盒来包埋组织块。载玻片及盖玻片载玻片和盖玻片在制作切片标本时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载玻片为76×26mm,厚1mm左右。载玻片应透明、无霉点、无划痕,边缘光滑。制作连片或脑干等大组织可用76×52mm的大载物片。盖玻片的规格较多,厚度为0.15~0.5mm18×18、18×24、20×20、22×2224×24mm24×32、24×40mm,用于大载片的为40×40、40×50或50×60mm.染色缸及染色架染色缸有立式、卧式及盖玻片染色缸三种。立式染色缸可直插载51022×2224×24mm5染色缸对大量染色不适用,多采用染色架为宜,染色架是金属制成的可盛放载玻片的小篮框,有2550100(大搪瓷杯)能容纳的片数自行设计。用染色架染色适用于做大批切片,既节省药液又节省时间,同时染出的颜色各片一致。但由于染色架是金属制品,故不宜用于神经组织染色和组织化学的制片。常用玻璃器具在组织学制片过程中使用的玻璃器材与其它实验室大致相同,如量筒、漏斗、试剂瓶、广口瓶、烧杯、滴瓶及试管等。用量较大的为广口瓶,容量从100~1000ml不等,主要用于固定组织及脱水,棕色广口瓶常用于镀银和配制药液。5cm8cm12cm大玻皿用于鉴别染色。火棉胶瓶为双重磨口盖,以防止乙醚的挥发。其它如树胶瓶、镜油瓶及各种规格的标本缸等。玻璃器材的清洗可用重铬酸钾、浓硫酸配成的洗液进行清洗。第二节病料的选取及固定病料选取病料的采取应在动物杀死后立即进行,否则细胞发生死后变化,如自溶或腐败现象,而失去原有结构。取材的先后应根据动物死后组织改变的快慢而定。在做人体解剖时,应首先破开腹腔,将整个消化管取出,因消化管在血液循环停止后,黏膜很快发生自溶现象。取材时应注意脏器的完整性,消化管应保持黏膜、肌层及外膜的完整。肾、肝、脾不可将被膜损坏。有些脏器如口腔腺、胰腺等无被膜,切片又无方向的要求,故在取材时无严格要求。此外,如眼球、睾丸、喉头、舌等应整个器官固定,待固定后再修整。取材时严禁机械损伤,凡用镊子夹过或用手压过的组织均不可使用。取材时应用镊子夹该组织周围的结缔组织,然后用快剪刀或手术刀将组织切下。消化管的取材,应先将一段肠管取下,从中破开使其成一片状,再将其铺于硬纸上(被膜面贴靠硬纸入固定液。胃和胃的移行部的处理与肠管相同。1~1.5cm不大的组织应整个固定。脑组织按脑回切为横断固定。取材的大小,既要保证组织的完3~4mm病料固定采取组织后,应立即进行固定。固定是制片极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制片质量的优劣,除与材料的新鲜程度有关外,还取决于最初的固定是否适当和完全。配成固定液使组织固定,其作用有以下几点:制自溶、腐败,以保持其原有形态结构,与生活时原状相似。内各种物质产生不同的折光率,染色后利于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使原来在生活情况下看不清楚的结构变得清晰易见。作。如甲醛、氯仿、酒精、丙酮等都有硬化作用。有些固定剂具有媒染的作用,如重铬酸钾、铬酸等。媒染使细胞易于着色。固定的注意事项 组织固定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中进行固定,切勿耽误,最迟不得超过1~2h。5mm1:20Helley氏液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而成,容易变性,在低温下固定为好。Carnoy及Susa小块继续固定。含有气泡的材料投入固定液后,不会下沉,故须将气体抽出,使材料下沉。最简易的抽气方法是将材料和固定液一并倒入10ml的注射器中,抽动几次,气泡被抽出,材料即会下沉。肺组织虽可缚以重物,使其下沉于固定液中,但在脱水透明时仍须进行抽气。放些棉花使组织落于棉花上。厚度超过0.5cm虽长些,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组织化学制片,更需要冷藏固定。固定时,要防止材料发生变形,如神经、肠系膜等应先平铺于硬纸上,再投入固定液中。有的材料(如肠管)2~3h含有粘液、污物或血液的材料(如消化管、气管行固定。2~3h大型动物标本最好用注射固定法,即将固定液注入血管内,固定效果好。常用固定液的种类及配制固定液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简单固定液和混合固定液。简单固定液又称单纯固定液,就是用一种化学试剂作为固定液,如乙醇、甲醛溶液、冰醋酸等。它们只是对细胞某种成分和结构固定较好,而不能将细胞所有成分都保存下来,如升汞固定蛋白质、冰醋酸固定核蛋白等。又如无水酒精可固定糖元,但不能固定脂肪。所以,单纯固定液是有局限性的。点互相弥补,因此可产生较好的效果。如乙醇和冰醋酸单独使用,效果不够理想,按适当比例混合就可成为很好的固定液。36~401001010ml90ml,实际含量为4%。但在组织学技术中习惯称为10%,本书所用甲醛浓度均按习惯而言。甲醛呈酸性,有强烈的刺激性。甲醛与空气接触易被氧化成甲酸而增加酸性。甲醛产生的乳白色沉淀为三聚甲醛。甲醛为还原剂,在与铬酸、重铬酸钾及锇酸混合使用时,应在用前配制,经24h即失效,最好使用棕色广口瓶。甲醛渗透力强,固定均匀,组织膨胀约5%,经酒精脱水时有较大的收缩。未经中和的甲醛对固定无大防碍,但某些方法中要求用中性甲醛,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原装甲醛瓶内放少量碳酸镁,其pH7.6,也可加粉笔数根,此方法简单,而且长期保持中性。甲醛长期固定的组织,由于甲醛酸性增强,使组织变为酸性,对染色不利,需经自来水洗24Schaffer10ml,1.7420ml3d,经逐级酒精脱水、透明,石蜡包埋。此液对固定肥大细胞颗粒及粘液效果良好。Schaffer50ml3%1~2d。Worcester氏甲醛—升汞混合液:将1024h1012~24h。此液对一般组织均可使用,效果良好。最好用无水酒精或医用酒精在固定的同时亦有脱水作用,对组织收缩较大,故不适宜单独使用,多与冰醋酸、甲醛及氯仿配成混合液。Carnoy60ml10ml30ml。此液渗透力强,小块组织固定数小时即可。冰醋酸可防止组织收缩和增强渗透力,透明用苯较好,浸蜡时间不宜太久,否则组织变脆。90ml10ml。此液对肥大细胞颗粒和粘液固定良好,固定后直接入无水酒精脱水、透明、包埋。0.9%~1.2炸药,在空气中可自行燃烧,为了安全均以饱和水溶液保存。苦味酸可沉淀一切蛋白质,对脂肪及类脂无作用。苦味酸渗透力弱,组织收缩大,故不能单独使用,多与酒精、甲醛及冰醋酸混合使用。苦味酸固定的组织呈黄色,在脱水时即可脱去,不需特殊处理。若用火棉胶包埋,则需将苦味酸脱净,因苦味酸能软化70多,但均系BouinBouin75ml25ml5ml。Smith—Bouin45ml,95%45ml5ml5ml。上述两液均适用于各种组织的固定,对各种染色均无防碍。苦味酸对皮肤有软化作用,可溶解肌腱粘蛋白,可使甲状腺的胶质收缩甚至脆硬。9930%~40%,两者只是含量不同。冰醋酸能沉淀核蛋白,对染色质固定良好,对球蛋白及白蛋白固定不佳,对脂肪及类脂无作用。冰醋酸的渗透力最强,能防止组织的自溶,有使组织膨胀的作用,从而减少组织的收缩。冰醋酸不能单独使用,多与其它药品混合使用。第三节病料的脱水、包埋及切片新鲜组织经固定后,使组织的微细结构得到保存,不发生死后变化。显微镜观察的标本要求数微米的薄片,因此必须将固定后的组织切成薄片以便观察。常用的切片方法有石蜡、火棉胶及冰冻三种。石蜡包埋及切片法切片薄而均匀,并适合制作连续切片。缺点是组织收缩较大,对坚硬或体积大的组织和脂肪组织不适合。石蜡包埋切片最终是以石蜡代替组织内的水分,组织的周围被石蜡所包裹。若想达到此目的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固定后的组织含有大量水分,石蜡不能浸入组织,故首先需将组织的水分脱去,一般均用酒精脱水,因酒精与水在任何比例均能混合,经酒精脱水后,组织中的水分即被酒精所代替。酒精仍不能与石蜡相融合,尚需经媒浸剂,作为媒浸剂必须能与酒精和石蜡在任何比例均能混合,石蜡才能浸入组织。组织在此液内呈透明状态,故将此步骤称为透明。透明的组织是由透明剂代替了组织中的水分,此时将组织浸入融化的石蜡内,石蜡即可浸入组织内部,最后将组织用包埋器包成蜡块。包埋好的组织内部充满石蜡,组织周围被石蜡包裹,组织的硬度与所使用的石蜡硬度相等,将蜡块粘在固定台上,置切片机上切片。60%或70%酒精脱水逐渐过度到无水酒精,对胚胎组织应由30%或40%酒精开始。脱水的时间应根据体积的大小和3~5mm1h以上。为使脱水彻底,无水酒精需更换一次,组织于无水酒精内既要将水脱净又要将脂肪溶去,对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多的脏器应增长时间,对肝、脾及肾等应适当减短时间,否则组织变脆。脱水时间的长短,在许多著作中均不一致,只能作为参考,必须反复操作取得自己的经验,灵活掌握。柏油、冬青油、苯甲酸甲酯等。一般组织多用二甲苯或苯,对胚胎组织用苯甲酸甲酯或冬青油为佳。二甲苯的透明力强,对组织的收缩大,硬化程度高,时间过久会产生脆硬现象,尤其肝及脾为甚。时间稍久组织亦不易变脆。冬青油多用于胚胎组织如整装鸡胚标本和整块浸染的组织,其透明时间较长,约一至数天,但组织收缩小,无脆硬现象。浸蜡透明后的组织立即投入熔化的石蜡内。一般使用的石蜡熔点为50~62℃18~2052~56℃的石蜡为宜。夏季温度高应用硬蜡。新蜡往往含有气体或少量水分,应反复加温使气体及水分排除,包埋后切下来的碎蜡可反复使用。熔蜡箱的温度要控制在高于使用的石蜡2~3℃为宜。浸蜡的时间应以组织块大小而定,组织块在3~5mm3~4对脂肪组织及纤维成分较多的组织应延长浸蜡时间。石蜡应保持清洁和不含有过多的二1~2的石蜡倒入包埋器,然后将组织块按一定的间隔放入,一般均将切面向下与包埋器的底接触,操作必须迅速,以免石蜡凝固。周围留有2mm的蜡块,切勿过大与过小。然后将修好的蜡块用加温的金属篦子粘于木块或金属蜡块台上,即可放置在切片机上切片。片刀及固定蜡块的螺丝必须固定紧。切片速度要均匀一致,否则切片厚薄不等。切片刀的角度很重要,一般在4~6与刀身接触,角度过大切片易碎。组织块的长径与切片刀的长径一致,蜡块必须成规整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否则蜡带弯曲。为了增加蜡块的硬度,在切片前用冰块冰短时间后再切片其效果较好。切片的厚度一般为5~8μm,视检查内容适当增减。本不同而异。一般切片标本的粘片均需在载玻片上涂极少一层蛋白甘油(取生鲜蛋白与等量的甘油混合,用玻棒充分搅拌,过滤后加少量石炭酸或樟脑防腐。保存于冰箱,可。干粘或酒精粘片法此种粘片法多用于显示糖类及用于某些特殊染色方法,以防止其损失。干粘即将切片直接放在载玻片上,用毛笔压平即可,此种粘片易出现皱折和脱落现象。酒精粘片即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50%~70温,使切片展平。或将酒精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温至30~40切片浮于酒精表面,待皱折展平,用载玻片将切片取出,放入37必须注意安全,防止酒精燃烧。水内捞片法除方法规定干粘或酒精粘片外均可用水内捞片法,它适合制作大量4037℃温箱烤干,亦可在60℃烤箱烤干。火棉胶包埋及切片法火棉胶切片的优点很多,包埋过程中不需要透明和加温,故组织的收缩较小,一般组织均可使用。但由于包埋时间久,不易制成连片,切片较厚,因此一般不使用。但对一些器官必须用火棉胶包埋如内耳、眼球、睾丸等。火棉胶是由浓硫酸或硝酸作用于脱脂棉而得,为硝化纤维的总称。市售火棉胶有棉状、干燥块状和8合液配成2%4%8%及12%的溶液。固体火棉胶需先切成细条,置温箱中使之干燥,然后配成溶液。配置火棉胶需用三角烧瓶,火棉胶溶化较慢,经常摇动或倒置三角烧瓶,可加速溶化。配置火棉胶必须使用新开封的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醚。无水的火棉胶溶液呈透明淡黄色或无色,含水的则呈乳白色,此种火棉胶不宜浸入组织。脱水及浸透组织的脱水与石蜡切片相同,从无水乙醇移至无水乙醇—乙醚等份混合液,依组织块的大小浸1到数天,然后移至248%及1221包埋将812相隔1cm70%酒精硬化,并可长期保存。火棉胶的硬度与切片厚度有关,硬度大易切成薄片,硬度不够则切片困难。2%火棉胶粘于木块上,待粘牢后放入70在滑动切片机的轨道上加少量液体石蜡,使之顺利滑行。火棉胶的韧性较大,刀与滑行20-407070%酒精。将切片放入70%酒精以备染色。若中途停止切片,需用70火棉胶切片一般均不粘片,用玻皿作游离染色法。若需要粘片染色可按下列方法处理。蛋白甘油粘片法:将切片移至涂有蛋白甘油的载玻片上,用滤纸吸干,加数滴954g20ml51~2ml放在载玻片上,即可粘牢。此法对冰冻切片亦可使用。将切片从70%酒精内移至涂有0.5加上述火棉胶覆盖切片,于空气中干燥短时,入酒精中硬化,经蒸馏水洗后即可染色。冰冻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先将组织进行冰冻,待坚硬后再用冰冻切片机进行切片。由于该方法较石蜡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简便,节省时间,一因材料不需经溶媒处理就可直接进行冰冻切片,材料不致受试剂的剧烈刺激及温度的影响,所以切片没有显著的收缩现象,细胞不致有大的改变,很好的保留脂类及酶类等,所以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及不少组织化学的制片。新鲜的组织或已固定的组织,经短时期处理后即可进行切片,用任何固定剂固定的材料均适用于冰冻切片,但根据一般的经验,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材料最适于冰冻切片。现在多用冰冻切片机制作冰冻切片。冰冻切片的缺点是一般不能制作连续切片,难以获得极薄的切片,切片厚度通常在10~20μm之间;切片容易出现破碎现象。制作冰冻切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在切片时要注意冻结适当,冰冻过度切片易碎,且损伤刀口,冰冻不足,难以切出完整切片;切片的动作要敏捷,勿延误时间;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切片刀要锋利。冰冻切片一般不需粘贴于载玻片上即可进行染色,但有时为染色方便或防止切片卷皱,贴片也有必要。若需要粘片染色可按下列方法处理。进行染色。4g20ml7070ml51~2ml放在载玻片上,即可粘牢。将切片贴在涂有多聚赖氨酸或APES染色。第四节组织切片封固及骨组织制片染片封固染片封固的目的是为了长期保存标本,封固的方法依染色的方法不同可分干封和湿封两种。织上加一滴树胶,盖上盖片,即将组织封于载片与盖片之间。封固剂的折光率应与标本相似,封固剂的折光率高于组织,虽然透明度好,但分辩力较差。折光率低于组织则透明度较差。封固剂应为中性,酸性树胶对染色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故标本易褪色。最常使用的为树胶或称香胶、加拿大胶、松香,折光率为1.541~1.547,为透明淡黄色晶体,溶于二甲苯、苯等,一般均用二甲苯溶解,其折光率为1.520。为避免树胶成酸性,可在树胶瓶内加少量大理石,使其保持中性。或组织化学显示的某些酶。湿封的标本染色后不经酒精脱水及二甲苯透明,滴加水溶性的液体封固。湿性封固剂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其主要成分为甘油和明胶。液体封固剂易蒸发,为了防止液体的蒸发,用漆或蜡将盖片的周围封闭。10ml10ml20ml。对分离的运动终板则用甘油—甲酸等份混合液。固体水溶性封固剂配法如下:Kaiser7g42ml蒸馏水,加甘油0.5g;Fischer5g240ml25ml胶40g。甘油明胶封固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状,用前需加温熔化,滴于标本上,立即加盖片封固。骨组织制片骨标本的制作,分脱钙切片法和不脱钙的磨片法,视检查目的不同适当的选择。其软化,才能切片。脱钙均使用酸性药物,如硝酸、盐酸、硫酸、甲酸或三氯醋酸等,近年来经一些学者研究证明,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四钠盐脱钙取得良好效果。Schaffer5%~7%硝酸水溶液,视组织大小确定5%硫酸钠中和24h,脱水包埋。VonEbner100ml4ml10~20ml,至脱净钙为止,入稀氨水中和。Murayama107050ml7010%甲醛内保存。用乙二胺四乙酸钠盐脱钙是一种螯合作用,虽然脱钙作用缓慢,但对其它无机盐亦能溶解,使用时勿与铁相接触,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方法为用5.5%乙二胺四乙酸钠盐水溶液,也可在10%甲醛溶液100ml中加乙二胺四乙酸钠盐5g。腊包埋,仍然变得脆硬不易切片,故多采用火棉胶包埋或冻结切片。对显示骨小腔及骨小管用冻结切片,按Schmorl氏硫堇—苦味酸法或磷钨酸—硫堇法染色效果良好,而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则用火棉胶包埋切片为佳。Schmorl10Nicolle100ml,50%酒精的硫堇饱和溶液10ml,也可用蒸馏水代替2.5)染7010min;经961~2Schmorl氏磷钨酸—硫堇法:切片先用上述石碳酸—硫堇法处理,蒸馏水洗,移至70%酒精1~2min,蒸馏水洗后,入磷钨酸或磷钼酸饱和水溶液至切片呈蓝色或绿色,约1min;蒸馏水洗至切片呈天蓝色;入稀甲醛或%氨水固定碳酸—二甲苯、纯二甲苯、封固。结果骨小管及骨小腔蓝黑色,基质浅蓝色或蓝色,细胞核淡蓝色。Bock此外对研究骨折后生长过程及钙盐沉积的情况是较好的。组织固定于下液氏液压25m5100m;用VonEbner氏法或5%硝酸脱钙;脱钙后入524h或氯化钠半饱和水溶液中和6d;流水洗1~2d,脱水,火棉胶包埋(对骨发生的材料可用石蜡包埋;切片用Hansen氏苏木精染1~18;用甘油—冰醋酸等份混合液处理5~20min或稍长,若脱色过慢可适当减少苏木精的染色时间;自来水洗1小时,入0.4%伊红70%酒精溶液染5min;经96%及无水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封固。若火棉胶切片经96%酒精,入石碳酸—二甲苯,纯二甲苯透明,封固。结果钙化骨蓝色,无钙化骨红色。十微米的薄片来观察其微细结构。骨磨片不经染色可清晰显示出骨小腔、骨小管及哈佛氏系统的结构,亦可用复红、硫堇染色,或硝酸银浸渍法,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不脱钙的骨或牙磨片是研究钙盐沉淀或其它元素的最好方法,将磨好的骨标本用X线显微摄影,因各种元素对X线吸收程度不同,以及同一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多少不等,均可被X陈旧骨或牙磨片法:取陈旧管状骨锯成~2mm薄片(横断及纵断,用火漆粘在软木塞上,用水砂纸研磨。砂纸应放在玻璃板上,研磨时应走8字形,待磨平后用小火焰将火漆熔化取下骨片,再按上法磨另一面。磨至100μm厚呈斑白色,从软木塞取下后用手指在细磨石或玻璃板上加氧化铝研磨,当骨片呈透明时约40~50μmKrompecher氏改良Ruppricht1~2mm50%酒精的复红饱和溶液(7g)染色2d,然后移至96%酒精复红饱和溶液(约2g)和无水酒精复红饱和溶液(1g)各染2~3d内保存或立即制成磨片。研磨时必须用二甲苯湿润,切勿干燥。磨后用二甲苯洗净,放在载物片上滴加树胶,加盖片封固。结果骨小腔及骨小管呈紫红色。Krause氏骨磨片银浸法:取管状骨先制成磨片,用无水酒精脱去脂肪和水,用蒸馏水洗数小时,入0.7%硝酸银水溶液24h,骨片成为褐色,蒸馏水洗,在毛玻璃上轻轻的研磨后,蒸馏水洗,脱水、透明、封固。结果骨小管及骨小腔呈褐色。第五节染料及染液的配制染料的一般知识染料一般分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天然染料虽然品种不多,但对组织学、病理检验以及生物学的染色却是必不可少的。人工合成染料随着科学的发展,从品种上及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给染色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天然染料的化学性质,至今尚未完全了解(如苏木精和卡红,故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人工合成染料则不然,无论从化学组成和性质都取得了丰富的知识。最初的人工合成染料是由苯胺制成的,故称它为苯胺染料。目前许多合成的染料与苯胺毫无关系,也不是苯胺的衍生物,然而均可由煤焦油中的一种或数种物质制成,因此人工合成染料的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能和许多原子团及元素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苯和某一原子团结合成有色物质,只要分子略加改变即成为染料。构成染料的主要成分为色原,是由一个或数个芳香环和一个或数个发色团的原子群所组成。发色团的种类并不多,如C:OC:CC:SC:NN:ON:N等。在一个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一个发色团或数个发色团,含发色团多的化合物颜色深,少则色淡,如醌环中就含有双重C-C:C-C不能直接染色,因它对组织无亲和力。染料除含发色团外,还需有一种促使化合物产生电离的原子团,称为助色团,有些发色团亦稍有助色团的性质。助色团的作用是使化合物成为盐类,苦味酸的发色团是硝基,助色团为羟基,若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就不成为染料,因氨基不是发色团。颜色是由发色团产生的,而染料的性质与助色团有关。区别酸性或碱性染料,首先要看染料的主要成分,染料中的助色团是使染料成为盐类的部分,依助色团的性质,来确定染料是酸性还是碱性。酸性染料是由色阴离子和无色的无机对离子构成。碱性染料由色阳离子和无机对离子构成。中性染料是由色阴离子和色阳离子结合而成。在某一染料中的助色团可以是酸性,也可以是碱性,亦可酸性与碱性同时存在。苦味酸的助色团为羟基,羟基为酸性,因此苦味酸为酸性染料。氨基为碱性助色团,氨基所以呈碱性,是因它遇水或遇酸后,原来的三价氮变为五价氮之故。如果在一染料中含有较多助色团,该染料的酸性或碱性就较强。若染料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羟基,氨基的碱性虽然很强,但因有羟基的存在而变弱。染料均为盐类,酸性染料是色酸盐,一般为钠盐、钾盐、钙盐及铵盐。碱性染料是色碱盐,普遍多为氯化物,亦有硫盐和醋酸盐。常用细胞核染料及染色法用于细胞核的染料甚多,大致分天然染料(如苏木精和卡红等、人工合成染料(如硫堇、甲苯胺蓝、复红、焦油紫、美蓝、沙黄及结晶紫等合成媒染染料(如核真红、天青石蓝、酸性茜素蓝、茜素菁蓝等3类。此外由人工合成GiemsaWright卡红卡红是热带的一种昆虫(Cochinealinsect)的虫体产物,经加工除去杂1849GoppertCohn1851Corti于或低于卡红等电点的溶液,才能很好的溶解。常用的酸性溶液如冰醋酸或苦味酸,碱性溶液如氨矾、碳酸锂、钾矾或硼砂等,此时对组织亦产生较强的亲和力,使组织利于着色。卡红为细胞核的优良染料,能长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