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筹划_第1页
企业所得税的筹划_第2页
企业所得税的筹划_第3页
企业所得税的筹划_第4页
企业所得税的筹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概述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税率的筹划应税收入的确认及纳税筹划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及纳税筹划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概述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税率【例】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企业是()。

A.中国移动在百慕大注册的公司

B.汇丰银行在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

C.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纳税人判定标准纳税人范围居民企业(1)登记注册地在中国境内;

(2)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联营、股份制等各类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非居民企业(1)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

(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

1.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

2.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3.提供劳务的场所;

4.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

5.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项目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征税对象境内、境外的所得境内的所得所得来源的确定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特别注意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例】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负担所得的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A.销售货物所得

B.权益性投资所得

C.动产转让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答案解析』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二、税率种类税率适用范围基本税率25%适用于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两档优惠税率减按20%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l5%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预提所得税税率(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20%(实际征税时适用l0%税率)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收入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项目不得扣除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一、收入(一)一般收入的确认【例题·计算题】某市一家居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销售彩色电视机,假定2010年度有关经营业务如下:

(1)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8600万元,与彩电配比的销售成本5660万元;

(2)转让技术所有权取得收入700万元,直接与技术所有权转让有关的成本和费用100万元;

(3)出租设备取得租金收入200万元,接受原材料捐赠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金额5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金8.5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受赠非货币资产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内容包括:受赠资产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不包括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二)处置资产收入的确认(2项,区分内部处置与外部移送)【例】下列情况属于内部处置资产,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有()。

A.将资产用于市场推广

B.将资产用于对外赠送

C.将资产用于职工奖励

D.将自产商品转为自用)内部处置资产——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资产移送他人——按视同销售确定收入(1)将资产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2)改变资产形状、结构或性能(3)改变资产用途(如,自建商品房转为自用或经营)(4)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5)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形的混合(6)其他不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1)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2)用于交际应酬

(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4)用于股息分配

(5)用于对外捐赠

(6)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收入计量】属于自制的资产,按同类资产同期对外售价确定销售收入(按移送的存货成本结转成本);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按购入时的价格结转成本)二、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一)一般收入的确认1.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2.免税收入

【例题·多选题】企业取得的下列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的有()。

A.国债利息收入

B.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

C.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1年以上取得的投资收益项目扣除标准超标准处理1.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超标准当年均不得扣除,但有2项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1)职工教育经费;

(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2.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3.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4.利息费用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5.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l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7.公益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三、各项扣除项目四、不得扣除项目【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有()

A.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B.行政性罚款

C.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D.企业以现金方式支付给中介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四、不得扣除项目五、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一步:.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第二步: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例】某市摩托车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09年发生以下业务:

(1)全年生产两轮摩托车200000辆,每辆生产成本0.28万元、市场不含税销售价0.46万元。全年销售两轮摩托车190000辆,销售合同记载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87400万元。(2)全年生产三轮摩托车30000辆,每辆生产成本0.22万元、市场不含税销售价0.36万元。全年销售三轮摩托车28000辆,销售合同记载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0080万元。

(3)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1000万元(其中含业务招待费用900万元,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800万元,支付其他企业管理费300万元)、销售费用7600万元、财务费用2100万元。

(4)全年发生营业外支出3600万元(其中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赠500万元;因管理不善库存原材料损失618.6万元,其中含运费成本18.6万元)。

(5)6月10日,取得直接投资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股息收入130万元。

(6)8月20日,取得摩托车代销商赞助的一批原材料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金额30万元、增值税5.1万元。

(7)12月20日,取得国债利息收入90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应纳所得税。(已知该企业所得税率25%,摩托车消费税税率6%)会计利润总额=4500+1000+500-3200-1340-960-120-50-80+140-120=340(万元)a.广告费调增所得额

=1000-(4500+1000+500)×15%=100(万元)b.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30×60%=18(万元)销售收入的5‰:(6000)×5‰=30(万元)业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30―18=12(万元)

c.公益性捐赠:发生额:60(通过公益性组织),准予扣除限额:340×12%=40.8调增所得额:(60-40.8)=19.2d.税收滞纳金调增额:12万e.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调增额=(46-300×14%)+(10-300×2.5%)=6.5万

应纳税所得额

=340+100+12+19.2+6.5+12=489.7(万元)

应纳所得税税额=489.7×25%=122.425(万元)第三节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一、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定义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分类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二、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的确认和计量可抵扣暂性差异: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二、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的确认和计量2023/2/6例:甲企业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情况如下:

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应纳税可抵扣交易性金融资产26000002000000存货2000000022000000预计负债10000000总

计600000200000010000003000000600000二、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的确认和计量2023/2/6三、企业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账户设置:借所得税费用

应交税费—所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年利润2023/2/6例:甲企业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情况如下:

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应纳税可抵扣交易性金融资产26000002000000存货2000000022000000预计负债10000000总

计600000200000010000003000000600000三、企业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2023/2/630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07年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预计该企业会持续盈利,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25%=15万元应交所得税=1000×25%=250万元三、企业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2023/2/631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借:所得税费用25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0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750000

贷:所得税费用750000借:所得税费用1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00三、企业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2023/2/632假定2008年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情况如下:三、企业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应纳税可抵扣交易性金融资产30000002000000存货1800000018600000预计负债10000000总

计10000006000001000000160000010000002023/2/633分析:1.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5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102.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0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60×25%)40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75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35三、企业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2023/2/6342008年应交所得税=2000×25%=500万元确认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时: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5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000000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3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50000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0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00000三、企业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2023/2/635假定2009年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情况如下:三、企业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应纳税可抵扣交易性金融资产28000002200000600000存货1800000014000000400000总

计600000400000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时尚未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尚未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第四节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税率的筹划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相关规定纳税人与税率的筹划(一)纳税人的基本规定(二)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的划分(三)纳税义务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相关规定(一)纳税人的基本规定新税法法人所得税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新税法第50条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注意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合伙人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一人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二)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其一在中国——单一具备非居民企业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三)纳税义务“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基本税率降至25%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的优惠税率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行业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1)制造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非制造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二、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相关规定三、纳税人与税率的筹划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纳税筹划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纳税筹划案例:D公司总部在北京,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在北方地区销售,虽然市场稳定,但销售规模多年徘徊不前。为了扩大生产经营,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D公司准备重点开拓长三角市场,并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公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销售工作,相关部门提出了三个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供选择:甲方案为设立子公司;乙方案为设立分公司;丙方案为先设立分公司,一年后注销再设立子公司。D公司总部及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预计D公司总部2010~2015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1000万元、1100万元、1200万元、1300万元、1400万元、15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资料二:预计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2010~2015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假设分公司所得税不实行就地预缴政策,由总公司统一汇总缴纳;假设上海浦东新区纳税主体各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

要求: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确定分支机构的最佳设置方案。

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纳税筹划筹划分析:方案是否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设立子公司;是设立分公司;否先设立分公司,一年后注销再设立子公司。一年不是,一年后是。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纳税筹划甲方案:分支机构采取子公司形式设立,则为独立法人,

具备独立纳税条件从而实行单独纳税。年限公司总部应纳所得税(万元)浦东分支机构(万元)合计所得额应纳所得税20101000×25%=250-1000因亏损,故不纳税25020111100×25%=275200弥补亏损,不纳税27520121200×25%=300200弥补亏损,不纳税30020131300×25%=325300弥补亏损,不纳税32520141400×25%=350300弥补亏损,不纳税35020151500×25%=375400400×15%=60435合计1875601935乙方案:分支机构采取分公司形式设立,则不具备独立纳税

人条件,年企业所得税额需要汇总到企业总部集中纳税。年限公司总部应纳所得税(万元)合计2010(1000-1000)×25%=002011(1100+200)×25%=3253252012(1200+200)×25%=3503502013(1300+300)×25%=4004002014(1400+300)×25%=4254252015(1500+400)×25%=475475合计19751975丙方案:先设立分公司,一年后注销再设立子公司。年限公司总部应纳所得税(万元)浦东分支机构应纳所得税(万元)合计2010(1000-1000)×25%=0020111100×25%=275200×15%=3030520121200×25%=300200×15%=3033020131300×25%=325300×15%=4537020141400×25%=350300×15%=4539520151500×25%=375400×15%=60435合计16252101835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可得,丙方案为的最佳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纳税筹划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筹划思路:通过企业分立,分解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以适用更低税率的方法来实现合理避税。筹划举例:甲乙两投资人于2008年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产总额3500万元,从业人数120人。其主营业务为建材、装饰材料的生产销售,另外还承接居家装修、装饰工程业务。2008年该公司单纯销售建材收入为1000万元(不含税),销售建材的同时向客户提供居家装修、装饰工程劳务,取得收入300万元(不含税),全年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筹划前:应纳增值税=1300*17%=221万应纳所得税=50*25%=12.5万筹划后:分立为两个企业,A企业经营建材生产销售,从业人数100人,资产总额3000万元,年销售额1000万,应纳税所得额30万;B企业从事装修、装饰工程,年装修、装饰劳务收入300万元,从业人数20人,资产总额5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应纳流转税合计=1000*17%+300*3%=179万应纳所得税=30*20%+20*20%=10万第五节应税收入的确认及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确认应税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一、企业所得税的收入确认

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

财政拨款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型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收入的确认时间

二、应税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

筹划方法:直接利用优惠政策

收入递延法收入转化法收入递延法

1.合同约定,推迟收入

在合同条款中约定业务模式和付款条件。

2.控制收入的实现条件

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以及分期确认收入。(赊销、分期收款、委托代销)

3.经营控制收入

根据具体情况,从业务的发生与否控制收入。

二、应税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案例讨论——收入筹划中国北方有一家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自行研发了一套软件配置在所生产的设备上,导致该设备售价比同类产品高出30%,企业为此非常困惑:由于产品售价高,导致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和企业所得税但都很重。如果让你为该企业出谋策,你怎样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筹划办法?收入转化法

1.从一个纳税期间转化为另一个期间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以及分期确认收入。

2.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关联企业之间

二、应税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案例:我国某经济特区有一家玩具有限公司S,主要生产儿童玩具,产品90%以上出口,产品外销均由其设在香港的母公司T负责。S公司通过收入转移的方法,将玩具利润转移到其母公司T,避免了我国税收。香港是一个天然避税港,它实行的税收管辖权为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只对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的所得征收,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所得即可免除征税。公司采用这种手段达到了全面合理避税的目的。

二、应税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第六节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及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规定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规定准予扣除项目具体内容成本生产经营成本费用⑴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运输费、销售佣金等⑵管理费用:包括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⑶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借款费用等税金⑴六税一费: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及教育费附加(注意不包括增值税)⑵企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如计入管理费用就不在税金中扣除了损失税前扣除的损失为净损失

=企业的损失额-责任人赔偿额-保险赔款额以作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年度又收回的,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其他其他有关的合理支出项目扣除标准超标准处理1.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超标准当年均不得扣除,但有2项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1)职工教育经费;

(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2.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3.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4.利息费用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5.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l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7.公益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总体思路:加大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额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纳税筹划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纳税筹划

筹划方法: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选择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选择利息费用的筹划选择合理的资产租赁方式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商品、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存货的计价应当以实际成本为准,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生和领用,其实际成本的计算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任选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筹划举例2011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12销售200

18购入20016320020销售40024购入40018720027销售

300资料:红星商场2011年7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要求:试分析A商品采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对发出存货成本的影响。结论:存货价格上升,选择加权平均法存货价格下降,选择先进先出法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选择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筹划举例(120):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选择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利息费用的筹划税法规定:我国为债务融资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可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债务利息费用,股本融资则不享有此项优惠政策,利润留存和利润分配也不得从企业应税所得中扣除。筹划思路: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拆借资金的办法来达到避税目的。筹划举例:母公司与其下设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1000万元资金,即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资金1000万元,子公司同样向母公司提供资金1000万元。年利率为5.56%,所得税税率均为25%,则母子公司每年的应税所得中均可抵扣55.6万元的债务利息费用,从而两公司实现避税共计27.8万元(55.6×25%×2)。而如果两公司同样是各使用资金1000万元,但靠的是自我积累而不是相互拆借,就不会有避税27.8万元的好处。利息费用的筹划选择合理的资产租赁方式租赁方式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筹划举例:机器租赁公司根据用户的需要购买了价值6000万元的大型机器一套,增值税1020万元,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折旧,无残值和清理费用,租赁期限5年,双方协商的每年租金1500万元。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融资租赁,不转移所有权,到期时收回固定资产;方案二,融资租赁,转移所有权,到期时不收回固定资产;方案三,经营租赁。选择合理的资产租赁方式方案一:融资租赁,不转移所有权1、年租赁成本=7020÷5=1404万元2、应交纳营业税=1500×5%×5=375万元3、应交纳所得税=(1500×5-7020-375)×25%=26.25万元方案二:融资租赁,转移所有权1、应交纳增值税=1500÷(1+17%)×17%×5-1020=69.74万元2、应交纳所得税=[1500÷(1+17%)×5-6000]×25%=102.56万元3、5年税负合计69.74+102.56=172.3万元方案三:经营租赁1、年折旧6000÷5=1200万元2、应纳所得税=(1500-1200-75)×25%×5=281.25万元3、应纳营业税=1500×5%×5=375万元4、5年负税合计=281.25+375=656.25万元选择合理的资产租赁方式选择合理的资产租赁方式

项目增值税

年租赁成本应纳所得税

应纳营业税

5年负税合计方案一

1404

26.25375

401.25方案二69.74

102.56

172.3方案三1200(折旧费用)281.25

375

656.25

三个方案的交纳所得税情况如下表所示: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筹划举例:利华公司2007年6月筹集资金1000万元,引进一条专用生产线。现有3种筹资方案:方案一:发行3年期长期债券1000万元(面值发行),债券票面年利率8%,债券筹资费用率2%。方案二: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9%,还款期限3年,贷款费用忽略。方案三:运用企业自有资金。按每年息税前利润300万元计算,投资报酬率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25%。现对3种方案分析如下:不同筹资方式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影响计算如表1所示:

(1)从纳税的角度考虑,每年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方案一:(1000×8%)+(1000×2%÷3)=86.67(万元)方案二:1000×9%=90(万元)方案三:0从纳税的角度看,方案二节税效果最好。(2)从资金成本的角度考虑:方案一:资金成本率=8%×(1-33%)÷(1-2%)=5.47%方案二:资金成本率=9%×(1-33%)=6.03%方案三:资金成本率=投资报酬率10%从资金成本的角度看,方案一的资金成本最低。第七节资本性支出的税前扣除及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税务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的筹划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一、固定资产税务处理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最短折旧年限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改建的固定资产,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2.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税法新税法土地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提取维修费的固定资产原税法新税法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财政部规定的其他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2.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固定资产一般采取直线法折旧。(2)允许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其一,缩短折旧年限:60%

其二,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3)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预计净残值。且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1)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其他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4.最短折旧年限二、固定资产折旧的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筹划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筹划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筹划筹划举例(P125)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筹划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筹划三、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得摊销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和年限1.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外购的无形资产,按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作为计税基础。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按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2.不得摊销的无形资产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自创商誉原税法未作规定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3.摊销方法和年限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少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在有关法律或协议、合同中规定使用年限的,可依其规定使用年限分期计算摊销。没有明确规定孰短原则企业所得税筹划思路总结纳税人及税率的筹划1.企业组织形式的筹划

分支机构采取先设分公司,撤销后再设子公司2.企业分立的筹划企业分立,分解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以适用更低税率的方法来实现合理避税。

应税收入的筹划1.收入递延法2.收入转换法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筹划加大成本费用的扣除额企业合并的筹划

股权支付方式可以取得节税利益第五节资本性支出的税前扣除及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税务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的筹划一、固定资产税务处理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最短折旧年限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改建的固定资产,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2.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税法新税法土地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提取维修费的固定资产原税法新税法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财政部规定的其他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2.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固定资产一般采取直线法折旧。(2)允许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其一,缩短折旧年限:60%

其二,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3)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预计净残值。且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1)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其他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4.最短折旧年限二、固定资产折旧的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筹划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筹划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筹划筹划举例(P125)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筹划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筹划三、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得摊销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和年限1.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外购的无形资产,按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作为计税基础。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按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2.不得摊销的无形资产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自创商誉原税法未作规定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3.摊销方法和年限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少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在有关法律或协议、合同中规定使用年限的,可依其规定使用年限分期计算摊销。没有明确规定孰短原则补充:企业合并涉及所得税的筹划合并概述

新设合并A+B=C

吸收合并A+B=A企业合并的相关征税规定筹划举例企业以新设合并方式合并后,新设企业符合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条件的,以新设企业为纳税人,合并前企业的未了税务事宜,应由新设企业承继。

新设合并企业合并的相关征税规定吸收合并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股东的价款的两种方式资产转让所得的税务处理资产计价的税务处理亏损弥补的处理企业合并的相关征税规定筹划举例案例

A企业购买B企业,出价200万元,B企业账面净资产为150万元。购买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全部用股票支付;二是用股权支付60%,其余用现金支付。在第一种方式下,B企业不计算资产转让所得,不用缴纳所得税。在第二种方式下,由于非股权支付额超过20%,则B企业在合并时应按资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应纳所得税为:(200-150)×25%=12.5(万元)在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股权票面价值20%的情况下,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可按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而如果非股权支付额高于所支付股权票面价值20%的,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计税成本。资产计价的税务处理对所得税税负的影响由于两种不同情况下,合并企业接受的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计入成本费用的价值基础不同,必然导致税前扣除的金额不同,从而使合并后合并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不同。案例

上例中,B企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万元,累计已提折旧为400万元(不考虑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在合并时评估价为150万元。则:在第一种购买方式下,购买后A企业对该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计提额为:(500-400)÷5=20(万元)在第二种购买方式下,购买后A企业对该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计提额为:

150÷5=30(万元)在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20%的情况下,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可由合并企业继续按规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与被合并企业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而如果非股权支付额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20%的,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亏损弥补的处理对所得税税负的影响由于两种不同情况下,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亏损的处理方式不同,必然会影响到合并后企业的所得税税负。案例2A企业2005年度初合并B企业,B企业当时有100万元的亏损尚未得到弥补,其税前弥补的期限尚有4年。被合并的B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合并后合并企业全部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合并后合并企业2005年度、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未弥补亏损前的应税所得为1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和500万元。

两种不同的支付方式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如下:第一种支付方式(即非股权支付额未超过20%):2005年度应弥补亏损为:100×200/500=40(万元)200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00-40=60(万元)2005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60×33%=19.8(万元)2006年度应弥补亏损为:60(万元)2006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300-60=240(万元)2006年度应纳所得税为:240×33%=79.2(万元)2007年度应纳所得税为:400×33%=132(万元)2008年度应纳所得税为:500×25%=125(万元)共计应纳所得税为:356(万元)第二种支付方式(即非股权支付额超过20%):共计应纳所得税为:(100+300+400)×33%+500×25%=389(万元)采用第一种合并方式比采用第二种合并方式实现节税33万元。企业合并应注意问题首先,合并不等于新办。我国税法对新办企业规定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有的企业试图通过对企业进行合并达到享受这些优惠的目的,这是不允许的。因为我国税法规定,合并前各企业应享受的定期减免税优惠已享受期满的,合并后的企业不再重新享受,如果企业希望享受这些优惠,可以由各企业进行投资组建新企业。其次,以前享受优惠的企业应注意合并后是否还符合条件。如:民政福利企业享受优惠的条件为安排“四残”人员的比例,如果合并后不符合该比例,企业应该进行适当的人员调整,使得企业仍然符合条件。再次,合并不应仅从税收上考虑,而应该结合企业合并的主要动因。企业合并的原因可能很多,如实现共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获得规模效益等,节省税款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不宜为了节省税款而进行企业合并。最后,合并企业应该全面分析合并的成本和收益。这里的收益主要指合并后企业的评估价值,其中包括以后年度可能实现的收益和节省的成本。这里的成本不仅指企业的合并完成成本、整合与营运成本、并购退出成本、并购机会成本等,而且还包括企业的合并风险成本,如营运风险等。准予扣除的基本项目项目具体内容成本生产经营成本费用⑴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运输费、销售佣金等⑵管理费用:包括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