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学_第1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_第2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_第3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_第4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人机工程学2006.2.第1页课程简介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研究人与机的关系,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对在活动(含生产活动、生活活动、生存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它作为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并与以安全为前提、以工效为目标的工效人机工程学并驾齐驱,而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2006.2.第2页

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从解决“人”与“物”之间界面关系的角度,研究导致活动者伤亡病害等不利的因素作用机理和预防与消除方法的依据等,同时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体的数据与要求,以这些数据和要求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从而在实现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培养学生进行安全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能力。这对于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一、课程的定位2006.2.第3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刻领会人机结合面的内涵和人机匹配与安全、工效的辨证关系,掌握对人机系统隐患进行诊断、评价和防范的方法,具有进行安全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解决人机系统安全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目标2006.2.第4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论人体的人机学参数人的生理和心理及生物力学特性安全人机功能匹配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实践与运用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2006.2.第5页

1、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领会“人机系统”与“人机结合面”的含义。

2、掌握人、机的不同特性及人机功能的分配原则。

3、掌握人体特性参数、人的反应、人体疲劳的测量方法。

4、掌握显示装置、操纵装置、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

5、具有人机系统安全设计的初步能力。

6、具备对一般企业中人机系统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价的能力。四、课程的基本要求2006.2.第6页整个教学过程由课堂授课、实验、作业、自学和选听系列讲座五个环节组成。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48学时课堂理论教学40学时计划内实验8学时课外选听系列专题讲座(共7个)五、课程学时分配2006.2.第7页

第一章内容第一节人机工程学第二节

安全人机工程学第三节安全人机工程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四节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诞生与展望2006.2.第8页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人机工程学一、人机工程学的起源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已有50余年

2006.2.第9页二、学科名称Ergonomics

英国莫瑞尔/西欧

HumanEngineering

美国HumanFactorsEngineering

美国人间工学日本Эргономика

苏联

“人体工程学”、“宜人学”、中国“人因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中国“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中国2006.2.第10页

三、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InternationalErgonomicsAssociation

)人机工程学是运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与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科学。

2006.2.第11页四、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

设计机器和设备及工艺流程、工具以及信息传递装置与信息控制设备时,必须考虑人的各种因素---生理的和心理的及人体测量参数、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使人操作简便、省力、快速而准确;使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安全卫生和舒适;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机系统协调,保障安全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2006.2.第12页五、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人体生理、心理、人体测量及生物力学、人的可靠性;

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等物的设计;

环境因素方面,主要包括采光、照明、尘毒、噪声等对人身心产生影响的因素;

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设计;岗位设计;显示器设计;控制器的设计;环境设计;作业方法及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等。

2006.2.第13页六、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实测法(Measuremethod)实验法(Experimentmethod)分析法(Analysis)调查研究法(Survey)计算机仿真法(Simulation)感觉评价法(Sensoryinspection)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model)2006.2.第14页图1研究车辆碰撞的人机系统的模拟与模型

2006.2.第15页控制面板模拟器波士顿爱迪生公司(BostonEdisonCompany)的”神秘6号”(Mystic#6)电厂的控制板MITRE开发2006.2.第16页虚拟合作者的运动计算与仿真2006.2.第17页2006.2.第18页2006.2.第19页七、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简史

原始人机关系(见图2)-经验人机关系(见图3)-科学人机工程学

(见图4)经验期-创建期-成熟期

经验期:1884年起,三大实验(肌肉疲劳试验、铁秋作业试验、砌砖作业试验)创建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起,新式武器和装备的功能研究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起,宇航技术的研究第一节结束2006.2.第20页图

2古埃及石刻2006.2.第21页

图3紫檀雕四出头官帽椅图3

我国古代的指南车2006.2.第22页图

4美国亨利·德累夫斯(HenryDeryfuss)事务所的人机学实验2006.2.第23页第二节

安全人机工程学一、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将与以安全为前提、以工效为目标的工效人机工程学并驾齐驱,并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2006.2.第24页

人(Man),是指活动的人体即安全主体

机(Machine),是广义的,它包括劳动工具、机器(设备)、劳动手段和环境条件、原材料、工艺流程等所有与人相关的物质因素。

人机结合面(Man-MachineInterface),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二、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2006.2.第25页三、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

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体合理的理论参数和要求,诸如:人体作业的舒适范围(最佳状态)人体的允许范围(保证工作效率)人体的安全范围(不致伤害的最低限度和环境要求)安全防护设施如何适应人的各种使用要求

2006.2.第26页四、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研究人机功能合理分配各种人机界面的研究作业方法与作业负荷研究作业空间的分析研究事故及其预防的研究

2006.2.第27页五、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

对人机系统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地分配功能,使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同时带来活动效率的提高。第二节结束2006.2.第28页小结本节课程讲述了两部分内容:人机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人机结合面”的含义;理解“人机系统”的含义;了解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人机工程的命名和定义,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2006.2.第29页第三节安全人机工程学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与工效人机工程学的关系

二、与安全心理学的关系

三、与人体测量学及生物力学的关系

四、与安全工程学的关系

五、与人体生理学及环境科学的关系六、与其它工程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结束2006.2.第30页

图5

安全人机工程学与相关学科2006.2.第31页第二章

人体的人机学参数内容第一节人体尺寸及其测量第二节

人体的人机学参数第三节

疲劳的测定第四节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2023/2/6一、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被测者姿势(立姿、坐姿)测量基准面(见图1)测量方向

支承面和着装

基本测点及测量项目

(见图2、图3)第一节人体尺寸及其测量继续2023/2/6图1人体测量基准面和基准轴

2023/2/6图1-b人体测量基准面和基准轴

图1-a人体测量基准面和基准轴

2023/2/6图2-a测量项目-立姿2023/2/6图2-b测量项目-立姿2023/2/6图2-c测量项目-立姿2023/2/6图2-d测量项目-立姿2023/2/6图2-e测量项目-立姿2023/2/6图2-f测量项目-立姿2023/2/6图3-a测量项目-坐姿2023/2/6图3-b测量项目-坐姿2023/2/6图3-c测量项目-坐姿2023/2/6图3-d测量项目-坐姿2023/2/6图3-e测量项目-坐姿2023/2/6

在人体尺寸测量中所采用的人体测量仪器有: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脚规、人体测量用弯脚规、人体测量用三脚平行规、坐高椅、量足仪、角度计、软卷尺以及医用磅秤等。

人体测高仪直脚规直脚规(参见图4-a

见图4-b

见图4-c)继续二、人体尺寸测量用的主要仪器2023/2/6图4-a人体测高仪

2023/2/6图4-b人体测量用直脚规

2023/2/6图2-4人体测量用弯脚规(4-c)

2023/2/6三、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均值

方差2023/2/6三、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标准差抽样误差

百分位数和适应度

2023/2/6百分比(%)K百分比(%)K0.52.576700.5241.02.326750.6742.51.960800.84251.645851.036101.282901.282151.036951.645200.84297.51.960250.67499.02.326300.52499.52.576表2-1百分比与变换系数2023/2/6四、常用人体测量数据1、我国成年人的人体结构尺寸

图2-5立姿人体尺寸

2023/2/6图2-6坐姿人体尺寸

2023/2/6图2-7人体水平尺寸

2023/2/6表2—2人体主要尺寸

(单位:mm)2023/2/6

表2-3立姿人体尺寸

(单位:mm)2023/2/6

表2-4坐姿人体尺寸

(单位:mm)2023/2/6表2-5人体水平尺寸

(单位:mm)

2023/2/6表2-6各区域的体重、身高和胸围三项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单位:mm)

2023/2/62.

我国成年人人体动态尺度

(1)肢体活动角度范围

图2-8人体肢体活动角度范围

2023/2/6图2-9人体上部及上肢固定姿势活动角度范围

2023/2/6图2-10立姿上身及手的可及范围、坐姿上身及手的可及范围

(2)

不同姿势时手能及的空间

范围2023/2/6图2-11单腿跪姿上身及手的可及范围2023/2/6图2-12仰卧姿势手及腿的活动空间

2023/2/63、常用人体功能尺寸测量区域

2023/2/6五、手、脚作业域测量1、

手的测量

图2—14手的测量2023/2/6(1)水平作业域

图2-15手在水平面的正常作业阈和最大作业域(cm)

2023/2/6图2-16坐姿抓握作业域(cm)

2023/2/6(2)垂直作业域

图2-17立姿双臂垂直作业域图

2-18立姿双臂垂直作业域

2023/2/6图2-19身高与摸高的关系

2023/2/62、脚的测量

图2—20脚的测量

2023/2/63、

脚作业空间

图2-21脚的作业区域

第一节结束2023/2/6一、人体体部指数及有关人机学参数计算

可根据人体的身高、体重等基础测量数据,利用一些经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其它各部分数据。1、人体的体部指数

(参见教材P34公式2-7~2-11)2、用人体身高尺寸计算人体各部分尺寸(见图2-22、图2-23及表2-9)第二节

人体的人机学参数2023/2/6图2-22坐姿静态尺寸编号图

2023/2/6图2—23立姿静态尺寸图

2023/2/6名称计算式名称计算式坐高0.523H肘与肘间宽0.256H膝高0.311H臀部宽0.203H坐姿臀高0.249H肩宽0.229H座到肘高0.135H手前伸长度0.462H大腿厚0.086H坐位眼高0.454H臀部到膝高0.342H两手恻平伸长度1.032H臀部到小腿长0.280H坐面至举手指尖高0.795H表2-9静坐时人体尺寸与身高的关系2023/2/63、用人体体重计算人体体积和表面积

(1)人体体积(2)体表面积4、用身高、体重、表面积求有关人机学参数(见表2-10

)2023/2/6表2-10人体有关人机学参数计算公式

2023/2/6二、

人体生理学参数及测量

1、最大耗氧量(Vo2max)及氧债能力(见图2-24)2、最大心率3、搏出量与最大心脏输出

4、肌电图5、呼吸量的测定6、脉搏数的测定7、发汗的测定8、血液成份变化的测定9、脑电图(见表2—12

)第二节结束2023/2/6图2-24三种氧债与相应的劳动负荷示意图(a)常量负荷

(b)高量负荷

(c)超量负荷

2023/2/6表2—12大脑意识状态与人为错误的潜在危险性

2023/2/6一、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身体症状精神症状感觉症状头晕头痛全身不适身体局部不适或痛肩膀酸痛呼吸困难腿软口粘、口干打呵欠出冷汗头脑不清思想不集中不原思考不爱说话焦躁困倦精神涣散对事冷漠易忘事常出错对事放心不下眼睛疲劳、恍惚眼睛发滞、发干动作笨拙、失误脚下不稳、摇晃味觉不灵眩晕眼皮及其他部位发抖听觉迟钝、耳鸣手脚打颤动作不准表2-12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

第三节

疲劳的测定2023/2/6二、测量疲劳的几种方法

1、测定心率

2、呼气分析法

3、触两点辨别阈法(表2-13

)4、膝腱反射阈的测定

5、反应时间测定法

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表2-14与图2-25

)7、色名读唱时间法

8、皮肤电流测定法

第三节结束2023/2/6中指2.5食指3.0拇指3.5无名指4.0小指4.5上唇5.5文颊7.0鼻部8.0手掌11.5大足趾12.0前额15.0脚底22.5腹部34.0胸部36.0前臂38.5肩部41.0背部44.0上臂44.5大腿45.5小腿47表2-13人体皮肤不同部位的触两点辨别阈

2023/2/6劳动类型日间变化率(%)周间变化率(%)理想界限允许界限理想界限允许界限体力劳动体力、脑力结合的劳动脑力劳动~10~7~6~20~16~10~3~3~3~13~13~13表2-14频闪融合阈值

2023/2/6图2-25CFF值及心动数日周期变化

2023/2/6第四节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一、人体数据的运用准则1、最大最小准则。

2、可调性准则

3、平均准则

4、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

5、地域性准则

6、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

7、标准化准则。8、姿势与身材相关联准则

9、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

2023/2/6人体测量数据选用的注意事项设计和确定作业空间尺寸的根据,必须保证至少90%的用户的适应性、兼容性、操作性和维护性,即人体主要尺寸的设计极限应根据第5至95百分位数的值确定。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如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95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如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5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2023/2/6可调整的尺寸(如高度可调的坐椅、工作台、控制器、安全带等),应以第5百分位至第95百分位的人体尺寸范围作为高速范围适用的人体尺寸;只能用一种中等尺寸供群体使用时(如墙壁上的开关高度、门上把手尺寸等),应以第50百分位数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搞清该尺寸的适用范围,如适用的国家、地区、民族、年龄、性别、职业及社会阶层等,否则,盲目选用,设计出的产品适用性较差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应注意人体尺寸的变化。一方面从事某种工作的劳动人群的身材有变化时,其最佳适应尺寸也应随之改变;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人体身高有增加的趋势,近20年来世界各国人体的身高平均每10年增加1cm,我国的人体身高增加更快,所以在收集或选用人体尺寸资料时应注意这种现象。2023/2/6二、人体尺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人体尺度应用的原则(从工程设计应用角度讲)(1)满足度:满足度是产品设计尺寸满足特定使用者群体的百分率。也就是说从人体工程学角度看,你的设计适合多少人.(2)

产品尺寸设计任务的分类

①I型产品尺寸设计(就是上面所说的可调准则):尺寸在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可调,上下限百分位分别为5%和95%时,满足度为90%。

Ⅱ型产品尺寸设计(最大最小准则)表2—162023/2/6产品类型产品类型定义说明I型产品尺寸设计需要两个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依据属双限值设计Ⅱ型产品尺寸设计只需要一个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或下限值的依据属单限值设计ⅡA型产品尺寸设计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的依据属大尺寸设计ⅡB型产品尺寸设计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下限值的依据属小尺寸设计Ⅲ型产品尺寸设计只需要第50百分位数作为产品尺寸设计的依据平均尺寸设计表2-16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选择

2023/2/62、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和程序(1)

确定所设计对象的类型和适应度确定设计对象的功能尺寸的主要依据是人体尺寸百分位数,而它的选用又与设计对象的类型密切相关。首先应确定所设计的对象是属于哪一类型。见表2—17。

(2)

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在确认所设计的产品类型及其等级之后,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依据是适用度。人机工程学设计中的适用度,是指所设计产品在尺寸上能满足多少人使用,通常以适合使用的人数占使用者群体的百分比表示。2023/2/6设计类型产品重要程度百分位数的选择适应度I型涉及人的安全、的健康一般用途选用户x99和x1为尺寸上、下限值的依据选用x99和x5作为尺寸上、下限值的依据98%90%ⅡA型涉及人的安全、健康的一般用途选用x99和x95作为尺寸上限值的依据选用x90作为尺寸上限值的依据99%或95%90%ⅡB型涉及人的安全、健康的一般用途选用x1和x5几作为尺寸下限值的依据选用x10作为尺寸下限值的依据99%或95%90%Ⅲ型产品一般用途选用户x50作为产品尺寸设计的依据通用成年男、女通用产品一般用途选用男性的x99,x95或x90为尺寸上限值选用女性的x1、x5,或x10为尺寸下限值通用表2-17产品尺寸设计分类2023/2/63.确定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1)必须考虑到实际中人的可能姿势、动态操作、着装等需要的设计裕度,所有这些设计裕度总计为功能修正量

(2)为了消除人们心理上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和“过于接近时的窘迫感和不舒适感”等心理感受,或者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需求,涉及人的产品和环境空间设计,必须再附加一项必要的心理空间尺寸,即心理修正量

2023/2/6四、人体身高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以身高为基准确定工作面高度、设备和用具高度的方法,通常是把设计对象归成各种典型的类型,并建立设计对象的高度与人体身高的比例关系,以供设计时选择和查用。图2—26是以身高为基准的设备和用具的尺寸推算图,图中各代号的含义如表2—18所示。

2023/2/6图2-26以身高为基准的设备和用具尺寸概算图

2023/2/6代号定义设备高与身高之比123456789101112121314151617举手达到的高度可随意取放东西的搁板高度(上限值)倾斜地面的顶棚高度(最小值,地面倾斜度为5—15゜)楼梯的顶棚高度(最小值,地面倾斜度为25~35゜)遮挡住直立姿势视线的隔板高度(下限值)直立姿势眼高抽屉高度(上限值)使用方便的搁板高度(上限值)斜坡大的楼梯的天棚高度(最小值,倾斜度为50゜左右能发挥最大拉力的高度人体重心高度采取直立姿势时工作面的高度坐高(坐姿)灶台高度洗脸盆高度办公桌高度(不包括鞋)垂直踏棍爬梯的空间尺寸(最小值,倾斜80~90゜)手提物的长度(最大值)4/37/68/7l/133/3411/1210/116/73/43/55/96/ll6/1110/194/97/172/53/8说明:上述尺寸均未考虑着装和穿鞋袜修正量,若穿鞋袜+2.5cm;*号为坐位基点的高度。表2-19设备、用具及通道高度与身高的关系

2023/2/6第三章

人的生理和心理

及生物力学特性第一节人的生理特性

一、人的感知特性

1、人的感知反应过程

人机系统(见图3-1)人的神经系统结构(见图2)2006.2图3-1

人机系统图2006.2图2人的神经系统结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脊髓按解剖分脑神经;脊神经按功能分感觉(传入)神经运动神经(传出)脑:延髓;脑髓;中脑;间脑;小脑;大脑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植物性神经(支配内脏器官)2006.22、感觉的基本特征人的各种感受器都有一定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表3-1)从人的感觉阈限来看,刺激本身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对感受器官发生作用。(表3-2)一种感受器官只能接受一种刺激和识别某一种特征,眼睛只接受光刺激,耳朵只接受声刺激。人的感觉印象80%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6%来自其他器官。同时有多种视觉信息或多种听觉信息,或视觉与听觉信息同时输入时,人们往往倾向于注意一个而忽视其它信息,如果同时输入的是两个强度相同的听觉信息,则对要听的那个信息的辨别能力将下降50%,并且只能辨别最先输入的或是强度校大的信息。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适应现象。

2006.2表3-1刺激及感觉反应感觉种类感觉器官适宜刺激识别特征作用视觉眼光形状、大小、位置、远近、色彩、明暗、运动方向等鉴别听觉耳声声音的高低、强弱、方向和远近报警、联络嗅觉鼻挥发和飞散的物质辣气、香气、臭气报警、鉴别味觉舌被唾液溶解的物质甜酸、苦辣、咸等鉴别皮肤感觉皮肤及皮下组织物理或化学物质对皮肤作用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报警深部感觉肌体神经及关节物质对肌体的作用撞击、重力、姿势等

平衡感觉前庭器官运动和位置变化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和摆动等调整2006.2表3-2人体主要感觉阈值

感觉感觉阈下限上限视觉(2.2~5.7)×10-17J(2.2-5.7)×10-8J听觉1×10-12J/m21×102J/m2嗅觉2×10-7kg/m3

味觉4×10-7(硫酸试剂摩尔浓度)

触觉2.6×10-9J

温度觉6.28×10-9kg·J/m2·s9.13×10-6kg·J/m2·s振动觉振幅2.5×10-4mm

2006.23、知觉的基本特征

人的知觉一般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与社会知觉等,它们有如下共同特征:知觉的整体性(见图3)知觉的理解性(见图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选择性(见图5)2006.2图3

知觉的整体性2006.2图4

知觉的理解性2006.2图5

人头托盘双关图2006.24、人的视觉及其特性(1)人眼的构造眼球的基本结构(见图6)眼球的水平解剖图(见图3-2)(2)视觉的基本参数

波长和强度效应视角(见图3-3)视力视野(见图3-4,图3-5)视距(见表3-3)色觉2006.2图6人眼球的基本结构2006.2图3-2眼球的水平解剖图

2006.2

图3-3视角

2006.2

图3-4人的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

2006.2图3-5人对不同颜色的视野

2006.2表3-3几种工作视距的推荐值任务要求举例视距离(cm)固定视野直径(cm)备注最精细的工作安装最小部件(表·电子元件)12~2520~40完全坐着,部分地依靠视觉辅助手段精细工作安装收音机、电视机25~35(多为30~32)40~60坐着或站着中等粗活印刷机、钻井机、机床旁工作50以下至80坐着或站着粗活包装、粗磨50~15030~250多为站着远看黑板、开汽车150以上250以上坐着或站着2006.2(3)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暗适应与明适应

(见图3-6)眩光视错觉

(见图3-7a,图3-7b,图3-7c)2006.2图3-6暗适应和亮适应曲线

2006.2图3-7a几种常见视觉错误

2006.2图3-7b

一系列视错觉图2006.2图3-7c视错觉图2006.2(4)视觉运动规律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顺时针进行。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两眼的运动总是协调的、同步的,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一只眼睛转动而另一只眼睛不动;在操作中一般不需要一只眼睛视物,而另一只眼睛不视物。人眼对直线轮廓比对曲线轮廓更易于接受。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当人们从远处辨认前方的多种不同颜色时,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红、绿、黄、白。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等。

2006.25、听觉特性

(1)人耳构造和听觉过程

(见图3-8,图3-9)(2)听觉特征

可听范围(见图3-10)可听声音的强度(见图3-11)方向敏感度掩蔽效应

2006.2图3-8人耳的构造

2006.2图3-9人耳的剖面图2006.2

图3-10年龄对听力敏感性的影响

2006.2图3-11

人的听觉阈限2006.26、人的嗅觉、味觉和肤觉特性(1)嗅觉(2)味觉(3)肤觉触觉(触觉感受器见图10,触觉阈限)温度觉痛觉(见图11)2006.2图10

部分触觉感受器2006.2图人的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2006.2二、人的反应时间1、定义2、影响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

(见表3-4)与运动器官有关

(见表3-5)与刺激性质有关

(见表3-6)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见表3-7)

与刺激数目的关系

(见表3-8)与颜色的配合有关(见表3-9)与年龄有关(见表3-10)与训练有关

2006.2

表3-4反应时间随感觉通道的变化

T(秒)听觉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咸味甜味酸味苦味0.115~0.1820.117~0.2010.188~0.2060.200~0.3700.3080.4460.5231.082动作部位动作特点最少平均时间(ms)手握取直线曲线70220旋转克服阻力不克服阻力720220脚直线的克服阻力的360720腿直线的脚向侧面360720~1460躯干弯曲倾斜720~16201260表3-5反应时间与运动器官的关系

2006.2表3-7执行器官的反应时间

动作部位动作特点最少平均时间(ms)手握取直线曲线70220旋转克服阻力不克服的720220脚直线的克服阻力的360720腿直线的脚向侧面360720~1460躯干弯曲倾斜720~16201260表3-6反应时间与刺激性质的关系

执行器官反应时间(ms)右手左手右脚左脚1471441741792006.2表3-8反应时间与刺激数目的关系刺激选择数12345678910反应时间(ms)187316364434485532570603619622

表3-9反应时间与颜色的关系

表3-10年龄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年龄2030405060反应时间相对值100104112116161颜色对比白与黑红与绿红与黄红与橙

平均反应时间(ms)1972082172462006.2三、人体活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1、人体活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心率、血压、血液再分配、血液成分)呼吸系统体温调节2、脑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3、人体信息处理系统

4、人体节律周期和昼夜周期

2006.2四、环境因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及作业环境分级

1、粉尘作业环境粉尘及其危害

工业粉尘的卫生标准和管理标准(见表3-11)2006.2表3-11《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生产性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升/日人)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0~1~2~4~8~16~32~64≤10%-4000

-6000

>60000ⅠⅡⅢⅥ>10-40%-4000

-6000

>6000

>40-70%-4000

-6000

>6000

>70%-4000

-6000

>6000

2006.22、环境化学因素及其危害(1)工业生产中的毒物及中毒(2)生产中常见毒物对人体的影响一氧化碳(见表3-12)/二氧化碳(见表3-13)

/二氧化硫/氯气(表3-14)/铅/汞/熏烟/雾滴

(3)工业毒物的卫生标准和管理标准(见表3-15~3-18)2006.2表3-12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与浓度的关系

浓度ppm对人体产生的影响100400~500

600~7001000~12001500~20004000以上数小时对人体无影响1小时内无影响1小时后有时会引起不快感1小时后会引起不快感1小时后会有危险1小时内即有危险接触时间(min)浓度(%)人体中毒症状1040802.01.61.4轻度精神紧张,感觉变化,轻度听力减退,呼吸频率增高。1040803.52.82.4恶心,头晕,呼吸急促,视觉辨别能力下降1040807.96.86.1昏迷,严重意识丧失。表3-13二氧化碳对人体影响与浓度的关系

2006.2

表3-14氯对人的急性中毒反应浓度人体反应mg/m3Ppm0.061.53~91890120020.051~363040~601001000嗅觉阈浓度有气味有明显气味,刺激眼、鼻刺激咽喉致咳引起剧咳接触30~60min,可能引起严重损害可能造成致命损害可危及生命2006.2

表3-1556种毒物危害级别危害级别毒物名称Ⅰ级(极度危害)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氯乙烯、铬酸盐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三硝基甲苯Ⅱ级(高度危害)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青、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Ⅲ级(中度危害)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Ⅳ级(轻度危害)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氯乙烯、氨2006.2表3-16毒物危害权种系数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DⅠ级(轻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高度危害)Ⅳ级(极度危害)8421

表3-17有毒作业时间权系数有毒作业劳动时间(h)L≤2〉2~5〉5123指数范围级别C≤00<C≤66<C≤2424<C≤96C>960级(安全作业)一级(轻度危害作业)二级(中度危害作业)三级(重度危害作业)四级(极度危害作业)表3-18有毒作业分级表

2006.23、物理因素危害高温(见表3-19

,表3-20)低温(表3-21、表3-22、表3-23)噪声(表3-24)振动

辐射

2006.2表3-19高温作业分级表

接触高温作业时间minWBGT指数oC25~

2627~

2829~

3031~

3233~

3435~

3637~

3839~

4041~

42≥43≤120ⅠⅠⅠⅠⅡⅡⅡⅢⅢⅢ121~

240ⅠⅠⅡⅡⅢⅢⅣⅣ--241~

360ⅡⅡⅢⅢⅣⅣ----≥360ⅢⅢⅣⅣ------2006.2表3-20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工作地点温度

oC轻劳动中等劳动重劳动30~32807060>32~34706050>34~36605040>36~38504030>38~40403020>40~42302015>42~442010102006.2表3-21低温作业分级表

冷水作业时间率(%)温度范围

oC≤5~10≤0~-5≤-5~-10≤-10~-15≤-15~-20<-20≤25>25~50>50~75>75ⅠⅠⅠⅡⅠⅠⅡⅡⅠⅡⅡⅢⅡⅡⅢⅢⅡⅢⅢⅣⅢⅢⅣⅣ2006.2表3-22工厂车间内作业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标准

2006.2表3-23冷水作业分级表

冷水作业时间率(%)≤12~10<10~8<8~6<6~4<4~2<2~0≤25>25-50>50-75>75ⅠⅠⅠⅡ

ⅠⅠⅡⅡⅠⅡⅡⅢⅡⅡⅢⅢⅡⅢⅢⅣⅢⅢⅣⅣ2006.2表3-24噪声作业分级级别指数表

噪声危害程度指数范围级别安全作业I≤00轻度危害作业0<I≤1Ⅰ中度危害作业1<I≤2Ⅱ高度危害作业2<I≤3Ⅲ极度危害作业I>3Ⅳ2006.2第二节

人的心理特性

认识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特性

情感过程:如情绪与情感意志过程:如意志

个性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世界观心理特性一、

心理学概述2006.2二、心理特性与安全

1、注意当心理活动指向或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从生理上,心理上不可能始终集中注意力于一点。不注意的发生是必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不可避免。不注意就存在于注意之中。2006.2

自动化程度越高,监视仪表等工作最容易发生不注意。

预防不注意产生差错的方法如下:

1)建立冗余系统,为确保操作安全,在重要岗位上,多设l~2个人平行监视仪表的工作;

2)为防止下意识状态下失误,在重要操作之前,如电路接通或断开、阀门开放等采用“指示唱呼”,对操作内容确认后再动作;

3)改进仪器、仪表的设计,使其对人产生非单调刺激或悦耳、多样的信号,避免误解。2006.22、情绪与情感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

情绪、情感为三种因素所制约:环境影响、生理状态和认识过程。其中认识过程起关键作用。

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人类社会性情感可归结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2006.2

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有如下几种不安全情绪:

①急躁情绪:人的情绪状况发展到引起人体意识范围变狭窄,判断力降低,失去理智力和自制力。心血活动受抑制等情绪水平失调呈病态时,极易导致发生不安全行为。(见图3-14

②烦躁情绪:表现沉闷,不愉快,精神不集中,心猿意马,严重时自身器官往往不能很好协调,更谈不上与外界条件协调一致。

2006.2图3-14安全操作水平与情绪激动水平关系图

2006.2过高和过低的情绪激动水平,使人的动作准确度降至50%或以下,注意力无法集中,不能自制。某矿技术员与爱人吵架,为逃避家庭烦恼而提前上班,误人顶板未撬实的采场,被冒落松石打死。这是抑制状态下事故的一例。从事快速、紧张的劳动,如兴修水利等,较高的情绪激动水平有利于发挥劳动效率,可播放欢快的乐曲鼓动生产情绪。应当指出,设备复杂、多工种作业的冶金厂等,车间内不应播放音乐和口号,以免造成干扰,影响安全生产。2006.2

情绪激动水平的高低是外界(环境的、社会的)刺激情景引起的,因此,改变外界刺激可以改变情绪的倾向和水平。从组织管理上(包括思想工作、安全检查、劳动组织等)及个体主观上若能注意创造健康稳定的心理环境并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由情绪水平失调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就可以大幅度下降。安全检查表中有一栏目,调查工人有无家庭纠纷、打架、赌气等事件发生。如影响工人情绪较大,可采取换班休息、谈话等方式,不使工人带着沉重的情绪进人操作岗位。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2006.23、意志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志品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定性;消极的品质表现为盲目性、冲动性、脆弱性和盲目性。

2006.24、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的形成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即知识或信息,主要来自父母、同事和社会生活环境;需要,欢迎态度,相反则不然;团体的规定或期望,一般说来个人的态度要与他所属的集体的期望和要求相符合。属于同一集体的人,他们的态度较类似。团体的规定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影响同一团体的成员。人们对安全工作的态度对搞好安全工作具有重大影响,在安全管理中,应通过宣传,教育,团体作用使工人对安全工作的态度不仅是正确的,而且要达到内化的程度。

2006.2

5、性格性格是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式中,区别于他人所表现出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特征:对现实的态度的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有学者将性格分为:冷静型、活泼型、急躁型、轻浮型和迟钝型。前两者中的性格属于安全型,后三种属于非安全型

性格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冷静型性格的人比急躁型性格的人安全性强。对工作马虎的人容易出现失误。实践中不少人因鲁莽、高傲、懒惰、过分自信等不良性格、促成了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伤亡事故。

2006.26、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之一。能力的个体差异与安全

a.人的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相匹配

b.发现和挖掘职工潜能

c.通过培训提高人的能力

d.团队合作时,人事安排应注意人员能力的相互弥补

2006.2

7、气质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指心理过程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胆汁质的人情绪产生速度快,表现明显、急躁,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行动精力旺盛,动作迅猛;外倾。多血质的人情绪产生速度快,表现明显,但不稳定,易转变;活泼好动,好与人交际,外顷。粘液质的人情绪产生速度慢,也表现不明显,情绪的转变也较慢,易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动作平稳,安静,内倾。抑郁质的人情绪产生速度快,易敏感,表现抑郁、情绪转变慢,活动精力不强,比较孤僻,内倾。

2006.2

从安全工程角度来看,四种不同气质的人都有其特点和弱点。粘液质的人适于做精细而要求有耐心的工作,这种人稳重可靠,注意力集中时间长,有利于安全生产;多血质的人缺乏耐心,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容易产生精神溜号,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或事故,不宜在安全上负有重任。例如,某矿一技术员,为人热情,活泼好动,善于交往,遇事容易冲动好胜。在一次安全检查中他带领大家检查危险区域,第一个爬上久已腐朽的木梯,坠落死亡。抑郁质的人不宜于单独操作安全方面的关键设备和工艺过程。2006.2

8、需要与动机需要是人参与社会行动的基础,动机则是促使人活动的原因。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产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有什么样的需要就决定着有什么样的动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见图3-12)。他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由低级到高级。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烈,目标越高,对安全的需要也更敏感。

2006.2图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发展模式2006.29、非理智行为的心理因素

侥幸心理

省能心理

逆反心理

凑兴心理

从众心理

2006.2三、颜色的心理作用

1、颜色现象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颜色的混合2、颜色的心理作用冷暖感兴奋和抑制感前进和后退感轻重感轻松和压抑感软硬感膨胀色与收缩色

2006.2四、声音对心理的作用1、乐声的作用

2、噪声的危害环境声压级dB环境声压级dB环境声压级dB刚刚听到的声音农村静夜树叶落下沙沙声轻声耳语安静房间010203040微电机附近普通说话繁华街道公共汽车上72型风机附近5060708090纺织车间8-18型风机附近大型球磨机开坯锻锤铆钉枪喷气式飞机100110120130140

表3-28不同环境的声压级

2006.2

第三节人体生物力学

一、人体生物力学的一般知识1、骨骼的功能⑴

人体骨骼强度⑵骨的功能

⑶骨杠杆(图3-18

)2、关节的活动范围(1)关节的连结

(2)关节的作用

2006.2图3—18人体骨杠杆

2006.23、人体肌肉力学特性4、人体运动的特征图3-20屈前臂时形成的力矩图示

2006.25、人体活动范围最有利范围:是指可使人在既达到动作目的同时又保证了人的工作轻松、舒适、不疲劳的最佳效果的人体活动范围,亦称顺手可及活动范围。施加的操纵力不大的、使用频率很高的、极重要的操作装置应安装在此范围内。正常范围:是指人体一般活动均在此活动范围内进行,如上肢相对于不动的肩膀在肘关节弯曲时外切弧的范围。一般常用的又重要的操作装置应安装在此范围内。

最大可及范围:是指肢体长时间处于最大限度伸直状态的活动范围。不常用的费力很大的操作装置应安装在此范围内。

2006.2二、人体各部分的操纵力操纵力是指操作者在操作时为达到操作的目的所付出的一定数量的力。肢体的力量来自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称为肌力。在操作活动中,肢体所能发挥的力量大小除了取决人体肌肉的生理特征外,还与施力姿势、施力部位、施力方式和施力方向有密切关系(见图3-21)2006.2图3-21立姿弯臂时的力量分布

2006.21、手的操纵力(1)坐姿操纵力

坐姿时不同角度上臂力测试如图3-22所示,其测量结果见表3-32。(2)立姿操纵力

立姿操作时,手臂在不同角度上的拉力和推力分布,如图3-23所示(3)握力

男女不同年龄段握力,见表3-33

(4)拉力与推力(5)扭力和提力

应用手柄操纵时最合适的力,见表3-342006.2图3-22坐姿操纵力侧视图(a)侧视图(b)俯视图

2006.2表3-32坐姿时手臂在不同方向上的操纵力

手臂角度(0)拉力推力左手右手左手右手向后向前180(向前平伸臂)15012090(垂臂)602301901601501102402501901701201901401201001002301901601601601801501209060向上向下4070808070608011090906080100100808090120120901801501209060向内侧向外侧607090708090901008090404050506060707070802006.2图3-23立姿操作时手臂在不同角度上的拉力和推力分布2006.2表3-33

男女不同年龄段握力

性别年龄握力(N)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值男1618202325274324344373379480529556579585343~441392~460418~487442~510448~516女1618202325202211218226230314332330338343239~276248~285256~293264~301268~3052006.2表3-34应用手柄操纵时最合适的力

手柄距地高度(mm)左手最适合的用力(N)右手最适合的用力(N)向上向下向侧方向上向下向侧方500~650650~10501050~14001400~1600140120809070120801404060604012010060401201006060304040302006.22、脚的操纵力脚产生力的大小与下肢的位置、姿势和方向有关。脚产生的操纵力一般都是以压力的形式出现,压力的大小随着脚离开人体中心对称线向外偏转的程度有关。(见图3-24)一般地说,在坐姿的情况下,脚的伸展力大于屈曲力;右脚的操纵力大于左脚的操纵力;男的脚力大于女的脚力。(见表3-35)

2006.2图3-24不同体位下脚的蹬力及在各个角度时的压力比值

2006.2表3-35脚的操纵力比较(N)脚别屈曲力伸展力男女男女右脚左脚3262992342094784213442992006.2三、人体活动的速度与准确度

1、肢体的动作速度

肢体动作速度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于肢体肌肉收缩的速度对于操作动作速度,还取决于动作方向和动作轨迹等特征人的无条件反应时间为0.1~0.15S,听觉反应为0.1~0.2S,手指叩击速度1.5~5次/S,判断时间为1~5S。

2006.22、人体动作的频率动作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动作所重复的次数。肢体的动作频率也取决于动作部位和动作方式(见表3-36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对操作速度和频率的要求不得超出肢体动作速度和频率的能力限度。(见表3-37,表3-38)

2006.2表3-36人体各部位动作速度与频率限度

动作部位

动作速度或频率

数值单位手的运动控制操纵杆位移手指敲击的最大频率旋转把手或驾驶盘身体转动手控制的最大谐振截止频率手的弯曲与伸直脚掌与脚的运动358.8~173~59.42~29.460.72~1.620.81.0~1.20.36~0.72cm.s-1cm.s-1次.s-1r.s-1次.s-1Hz次.s-1次.s-12006.2表3-37动作速度表

动作部位动作特点动作一次最少的平均时间(S)手抓取动作直线的曲线的旋转动作克服阻力不克服阻力0.070.220.720.22脚直线的克服阻力的0.360.72腿直线的脚向侧面0.360.72~1.45躯干弯曲倾斜0.72~1.621.262006.2表3-38人体各部分动作的最大频率

动作部位动作的最大频率(次/min)手204~406手指360~431前臂160~292臂99~344腿300~373脚330~4002006.23、人体动作的灵活性改变操纵方向时,圆形轨迹比直线轨迹灵活。手向着身体比离开身体的动作灵活而准确前后往复比左右往复动作的速度大。最大动作速度与被移的负载的重量成正比,而达到最大速度所需要的时间与被移动的负载成正比人体较短部位的动作比较长部位的动作灵活;人体较轻部位的动作比较重部位的动作灵活人体体积较小部位动作比较大部位动作灵活。2006.2

进行安全人机系统设计时,为使动作速度、频率和准确性、灵活性很好地结合,须遵循的规律:

⑴劳动时,不论连续动作时间长短,都应在最有利的位置开始和结束。

⑵沿曲线的、直线的或不规则轨迹的动作,都应该让操作者的动作从容不迫。

⑶具有急剧改变方向的动作,应尽量采用流畅而连续的动作。

⑷手在水平内动作比在垂直面内的动作要准确。

⑸工作时的动作次数应尽量减少,频率应降低。2006.2⑹重要作业尽可能由一个人的动作完成。⑺最重要和常用的装置或工具应当放在最有利范围之内。⑻操纵者的操纵动作,按适宜的半径作圆周运动比沿直线运动好。⑼从一个操纵位置到另一个操纵位置的动作应当平稳,不允许有跳跃式动作。⑽如果操作者不可避免地按不正确的轨迹动作时,应当考虑改变手的动作,这时采用直线形式的轨迹要灵活些。2006.2四、影响人体作用力的因素

1、体重

体重既有利于操纵,又有不利于操纵的,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将力耗费在不合理的动作和身体的运动上。体重对操作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应该取其有利的一面,采取相应姿势尽量使体重发挥作用。(见图3-25)2006.2图3-25力的应用(甲)

2006.2图3-25力的应用(乙)

2006.22、体位

操作者的体位(立位、坐位、躺位)、躯干的稳定性对人的作用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立位作业可以经常改变操作的姿势,活动范围大,易于用力,但单调作业会引起疲劳立位可适当地走动,有助于维持工作能力,但立位不易进行精确而细致的工作,不易转换操作,而且肌肉要作更多的功用以维持体重,易引起疲劳。坐位则可以进行较长时间地精确而细致的工作,可以手足并用,但是坐位作业则不易改变姿势,用力受限制,工作范围受局限,久坐会导致生理性疲劳躺位操作易疲劳,汽车修理工修理汽车时就有时必须仰躺着工作。

2006.2第四节疲劳与恢复

一、疲劳的概念所谓疲劳,就是在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这样的变化,引起生理活动的变化也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所谓疲劳就是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换言之,当高位与低位的代谢反应平衡不正常时叫疲劳。疲劳是体力和脑力效能暂时的减弱。作业者在作业中,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下降,并伴有疲倦感等主观症状。(见表1)

2006.2表1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2006.2二、疲劳的特点

大脑与疲劳有关的现象,乃是人身疲劳的最大特征。限制过度劳累,起着预防机体过劳的警告作用,即具有防护身体安全的作用。人体疲劳后,具有恢复原状的能力,而不会留下损伤痕迹。由作业内容和环境变化太少引起,当作业内容和环境改变,疲劳可以减弱或消失。从有疲倦感到精疲力竭,感觉和疲劳有时并不一定同步发生。

2006.2三、疲劳的分类按疲劳的原因分:生理性/心理性疲劳按疲劳所发生的部位分:精神/肌肉/神经疲劳

按疲劳的程度分:一般/过度/重度疲劳

按疲劳产生的时间长短分:急性/慢性疲劳按作业方式分:动态作业/静态作业疲劳

2006.2.基于疲劳表象的分析分为:

1)个别器官疲劳,如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肩肘痛、眼疲劳;打字、刻字、刻蜡纸工人的手指和腕疲劳等。

2)全身性疲劳,全身动作,进行较繁重的劳动,表现为关节酸痛、困乏思睡、作业能力下降、错误增多、操作迟钝等。

3)智力疲劳,长时间从事紧张脑力劳动引起的头昏脑胀、全身乏力、肌肉松弛、嗜睡或失眠等,与心理因素相联系。

4)技术性疲劳,常见于体力脑力并用的劳动,如驾驶汽车、收发电报、半自动化生产线工作等,表现为头昏脑胀、嗜睡、失眠或腰腿疼痛。

5)心理性疲劳,多是由于单调的作业内容引起的。例如,监视仪表的工人,表面上坐在那里悠闲自在,实际上并不轻松。信号率越低越容易疲劳,使警觉性下降。这时的疲劳并不是体力上的,而是大脑皮层的一个部位经常兴奋引起的抑制。2006.2三、疲劳的测定

1、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见表1)2、测量疲劳的几种方法

(1)测定心率

(2)呼气分析法

(3)触两点辨别阈法(表2-13)(4)膝腱反射阈的测定

(5)反应时间测定法

(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表2-14)(7)色名读唱时间法

(8)皮肤电流测定法

2006.2表2-13人体皮肤不同部位的触两点辨别阈

中指2.5食指3.0拇指3.5无名指4.0小指4.5上唇5.5文颊7.0鼻部8.0手掌11.5大足趾12.0前额15.0脚底22.5腹部34.0胸部36.0前臂38.5肩部41.0背部44.0上臂44.5大腿45.5小腿472006.2表2-14频闪融合阈值劳动类型日间变化率(%)周间变化率(%)理想界限允许界限理想界限允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