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一、竞争优势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是以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为背景的。在二战后的20年里,美国经济实力强盛,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地。但此后,由于其他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美国各项经济指标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20世纪70年代,美国汽车、钢铁等传统部门被日欧赶超,其他新兴行业也面临激烈竞争。80年代,世界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赤字有不断增大之势,波特的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1991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
1983年,里根成立了国家竞争力委员会,波特是其中一员,1991年提交《国家竞争优势》报告。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竞争能力。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二、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容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中观产业竞争优势和宏观国家竞争优势三个层面上讨论的。它既探讨了要素、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又反映了竞争优势与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基本观点: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取得国际成功的可能性程度是该国资源与才能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性行业以及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四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四个组成部分应当同时存在,方可有效地影响和促进竞争力的发展.三、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撑产业生产要素:指适于一国在某一产业竞争中获胜的生产要素状况
需求状况:指本国市场对该产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
相关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指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指企业在一个国家里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表现。四大要素之外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遇:重要的新发明、新技术变化、突然出现的需求等。(无法控制)
政府:有利的政策等。(重要)四组基本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要素条件
包括人力、物质、知识、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对某一产业十分重要的某类低成本要素禀赋或者独特的高质量要素禀赋,该国的公司就可能在该产业取得竞争优势。要素基本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推进要素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的要素国内需求(1)老练、挑剔的买主有助于高质量标准的建立。(2)前瞻性的买方需求有助于国内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3)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及买主数量会对一国竞争优势产生影响。相关产业、支撑产业相关产业:互补性的产业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支撑产业:某一产业的上游产业能够有效地降低后者的生产成本,不断与下游产业合作,促进其创新。公司结构、战略和竞争(1)国内公司间产品、市场的细分可以阻碍外国竞争者的渗透。(2)模仿效应和人员交流效应促进产业创新速度,促进产业升级。(3)国内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尽早向外扩张,占领国际市场。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有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政府: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总结: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侧重于潜在的竞争力竞争优势强调现实的竞争力。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及其意义区别:比较优势理论着眼静态分析,而竞争优势理论则强调以竞争、创新为基础的动态分析。
联系:在生产要素方面,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都强调生产要素在企业和产业创造竞争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往往同时作用于一国产业的发展,一国往往有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有的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可以互相转化,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利于创造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两者都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比较优势侧重产业发展的潜在竞争力,竞争优势强调现实的竞争力。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三、产业内贸易指数四、产业内贸易发生的解释五、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简评第四节产业内贸易理论内容框架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国际贸易量、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欧共体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其宗旨是消除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推进经济一体化。如果欧共体贸易壁垒逐步取消,那么依据标准的比较优势理论,人们有理由预期,汽车,电冰箱,时装等不同行业产品,应在不同国家通过专业化方式生产出来,不同成员国生产同类产品现象应不断减少并趋于消失。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几十年后,欧盟主要国家仍在生产功能类似但品牌不同的汽车;人们仍在伦敦,巴黎,波恩,罗马超市中购买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不同款式时装和生活用具;满载瑞典家具驶向伦敦的轮船与满载英国家具运往斯德戈尔摩的轮船在海上相遇。2、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迅速发展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和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两种基本类型。产业间贸易是各国之间的贸易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产业内贸易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产品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中,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指的是至少前三个层次分类编码相同的产品。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经济学家发现有必要把国际贸易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不同行业商品和服务发生的国际交换即“行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
例如,澳大利亚向日本出口小麦,日本向澳大利亚出口汽车,但是澳大利亚不向日本出口汽车,日本也不向澳大利亚出口小麦。
二是同一行业内部不同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即“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
美国向芬兰出口移动电话的同时又从芬兰进口无线电话,日本向欧盟出口汽车同时又从欧盟进口汽车,瑞典向英国出口家具同时又从英国进口家具。
行业内贸易也是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中,将产品分为类、章、组、分组和基本项目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用数字编码来表示。我们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同产品,指的是至少前三个层次分类编码相同的产品。
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不同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之间的交换。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从静态出发分析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考虑需求情况Grubel和Lloyd模型
1975年,Grubel和Lloyd在他们的著作《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测量》中建立了著名的G-L指数,开始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公式(rubel-LloydIndex)Xi——同一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值;Mi——同一行业或同类产品的进口值;i——个别产业通常情况下:0<IIT<1
IIT值越接近0,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IIT值越接近1,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三、产业内贸易指数影响贸易指数大小的因素:与某种部门的产品特性有关;与该产业部门的成熟度有关与产业部门的划分有关,划分得越细,产业内贸易的指数越小。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区别1、产业间贸易反映比较利益。2、产业内贸易不反映比较优势。(有许多动因)规模经济本身就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动因。3、产业内贸易不可预测,产业间贸易由国家内部差异解决。四、产业内贸易发生的解释
规模经济说(EconomiesofScale)
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ofDemandPreferenceSimilarity)公司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规模经济说(EconomiesofScale)1、内部规模经济: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是个别厂商在生产商的规模经济。开展内部规模经济将导致垄断、寡占、独占等形式的不完全竞争,而那些不能取得比较优势的厂商将被淘汰。2、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外部条件)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部门内,为取得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各国只得专注于某些产业的某些差别化产品的生产。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各国就要开展产业内贸易。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越相似,越有可能生产更多同类型的产品,产业内贸易量将会增长。规模经济可以影响各国生产成本和比较优势,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和利益。贸易不一定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可能是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的结果。
为国家进行干预提供了借口: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政府支持可以是本国的垄断厂商的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垄断利润,这样对于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研究又导致了后来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贸易保护。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需求偏好说(theLinderhypothesis)
StaffanBurenstamLinder,1961假设:各国消费者偏好相同该理论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了同行业内贸易,一个国家到底可能生产哪些产品.理论的内容(1)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越容易产生重叠性需求,贸易量越大(3)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解释了为什么二战后工业化国家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
比例很高
产品差异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产业内贸易首先表现为差异产品的贸易。所谓差异产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差异产品分为三类: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商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也不同。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属性并属于同一档次的同类产品。区别在于不同的规格款式。例如:豪华汽车的不同颜色或者外形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就是产品在质量等级上的差异。汽车行业中普遍地存在着这种差异。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只能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和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当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种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是指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是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先进工业国技术水平高,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后进国家则主要生产标准化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国家之间即使不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差异或者差异很小,也完全可以因为需求偏好或者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促使各国追求生产的专业化和从事国际贸易。
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假设前提的,更接近于贸易现实。
公司内贸易理论
跨国公司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型和水平一体化两种。垂直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
当母国与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存在一定差距时,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子公司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由此产生“垂直贸易”。各国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及加工产品视为同组商品,因而被统计成为产业内贸易。
水平一体化投资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入职培训后
- 党的性质和宗旨培训
- 2024标准版劳动合同书
- 2024商品供货合同样书
- 2024至2030年中国粘蝇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豆腐及豆制品工业化生产设备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3年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蔗糖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直插拔角胶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水溶性涂布热熔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农产品溯源体系构建
- 2024全新物业服务培训
- 装饰图案(第2版)课件 李健婷 模块7、8 装饰图案的组织形式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企业宣传视频拍摄制作方案
- 2024年初中信息科技测试题及答案1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年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老版入团志愿书表格(空白)
- 软件安全之恶意代码机理与防护-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马及时《王几何》课文原文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