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从温度较低的物体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并保持这个温度的过程。2/6/202312、逆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等熵过程)所组成的循环3、逆卡诺循环循环的条件(1)高低温热源温度恒定(2)实现循环的必要设备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和蒸发器(3)工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外界热源之间无传热温差(4)工质流经各个设备时无内部不可逆损失膨胀机压缩机冷却介质被冷却介质冷凝器蒸发器Te′Tc′qkq0wewc1′2′3′4′TSKTe′Tc′bawcweq02/6/202324、评价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1)制冷性能系数:(2)热力完善度η:1′2′3′4′TSKT0′TK′bawcweqe2/6/20233
5、逆卡诺循环的局限
(1)在制冷剂湿蒸汽区域内进行压缩(湿压缩)
压缩机吸入湿蒸气,低温湿蒸气与热的气缸壁面发生强烈热交换,与气缸壁面接触的液珠迅速气化,使得压缩机的吸气量减少,导致制冷功率下降。过多液珠进入压缩机后,难以立即气化。既破坏压缩机的润滑,又容易对压缩机的叶片和气缸壁造成液击,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蒸气压缩湿制冷装置运行时,严禁发生湿压缩。要求进入压缩机的制冷为饱和或过热蒸气,即进行干压缩。2/6/20234(2)膨胀机的经济性液态制冷剂的比容变化很小,因而可以利用的膨胀功十分有限。膨胀机的尺寸小,因而摩擦损失相对较大。
2/6/202356、压缩制冷理论循环组成:1)压缩机:等熵压缩;2)冷凝器:等压放热;3)膨胀阀:绝热节流;4)蒸发器:等压吸热。2/6/202367、避免湿压缩的方法
在蒸发器出口设气液分离器;调节膨胀阀开度,控制压缩机入口制冷剂蒸气的过热度。2/6/202378、制冷剂压焓图基本构成一点:临界点C三区:液相区、两相区、气相区。五态:过冷液状态、饱和液状态、湿蒸气状态、饱和蒸气状态、过热蒸气状态。八线:等压线p(水平线)等焓线h(垂直线)饱和液线x=0,饱和蒸气线x=1,无数条等干度线x等熵线s等比体积线v等温线t液相区两相区气相区2/6/202389、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计算a.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qe:1kg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从被冷却介质吸收的热量。
qe=h1-h4=h1-h3
根据确定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及液态制冷剂的再冷度等已知条件,计算以下各参数:2/6/20239b.单位容积制冷量qv
: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汽(按吸气状态计),在蒸发器中所产生的制冷量。
qv=qe/v1=(h1-h4)/v1
v1为制冷剂的比容。c.制冷剂的制冷流量
Mr和体积流量Vr:式中:Qe为制冷系统的制冷功率。
2/6/202310d.冷凝器的冷凝负荷Qc: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却、冷凝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Q
c=Mr(h2-h3)e.压缩机的理论耗功率W:
2/6/202311f.理论制冷性能系数COP:制冷量与压缩机理论功率的比值。g.理论制热性能系数COPh
:制热量与压缩机理论功率的比值。2/6/202312h.制冷效率R(热力完善度)
: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与理想制冷循环制冷系数之比。2/6/202313例2.1基本理论(饱和)热力循环A工况:tc=35℃,te=0℃;B工况:tc=40℃,te=0℃;C工况:tc=40℃,te=-5℃。计算:单位质量制冷量qe;单位质量制热量qc;单位制冷压缩机功率w;制冷性能系数COP;制热性能系数COPh;热力完善度ηr2/6/202314计算步骤:1、在压焓图确定特征状态点:压缩机入口状态点、出口状态点、膨胀阀入口状态点、出口状态点、2、在压焓图确定各特征状态点对应的焓值3、根据对应的焓值进行热力计算2/6/2023151234tc=35℃,te=0℃2/6/2023161234tc=40℃,te=0℃2/6/2023171234tc=40℃,te=-5℃2/6/202318参数冷凝蒸发h1(kJ/kg)h2(kJ/kg)h3=h4(kJ/kg)制冷性能系数tc(℃)Pc(MPa)te(℃)Pe(MPa)A工况351.3500.498405.4430243.16.60B工况401.5300.498405.4433249.75.64C工况401.53-50.421403.5437249.74.592/6/202319例2.2、某空气调节系统需制冷量20kW,采用氨压缩式制冷,蒸发温度te=4ºC,冷凝温度tc=40ºC,无再冷,并且压缩机入口为饱和蒸气,试进行理论循环的的热力计算。解:(1)绘出理论循环的压焓图;
(2)根据氨的热力性质表查处于饱和线上的有关参数值;
(3)计算状态点4的参数值;
(4)根据压焓图确定状态点4的参数值;
(5)进行热力计算。2/6/202320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单位容积制冷能力:2/6/202321制冷剂质量流量:制冷剂体积流量:冷凝器热负荷:2/6/202322压缩机理论耗功率:理论制冷系数:制冷效率:2/6/202323
1)过冷循环10、过冷、过热及回热循环液体过冷: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的温度低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过冷度:液体过冷后的温度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过冷循环:具有液体过冷的制冷循环称之为过冷循环。2/6/202324液体过冷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采用液态制冷剂再冷,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减少(即无效气化减少)单位质量制冷功率增加;
压缩机的压缩功不变。制冷系数提高,节流损失减少。2/6/202325
2)过热循环蒸气过热:压缩机入口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过热度:制冷剂蒸气过热后的温度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过热循环:具有蒸气过热的制冷循环称之为过热循环。2/6/202326
3)回热循环2/6/202327无效过热:蒸气过热所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介质以外的物体,即过热不能产生有效的冷量输出。(如:蒸发器出口至压缩机入口处制冷剂管道与外界的热交换。)2/6/202328例2.3过冷循环和吸气过热循环A工况:tc=40℃,te=0℃;B工况:tc=40℃,te=0℃,
过冷温度t3’=35℃;C工况:tc=40℃,te=0℃,
吸气过热温度t1’=5℃。计算:单位质量制冷量qe;单位质量制热量qc;单位制冷压缩机功率w;制冷性能系数COP;制热性能系数COPh;热力完善度ηr2/6/202329123’4tc=40℃,te=0℃,t3=35℃32/6/202330参数冷凝蒸发h1(kJ/kg)h2(kJ/kg)h3=h4(kJ/kg)制冷性能系数tc(℃)Pc(MPa)te(℃)Pe(MPa)A工况401.5300.498405.4433249.75.64B工况401.5300.498405.4433243.15.87C工况401.5300.498411.1440.4249.75.512/6/20233111、制冷压缩机作用它把制冷剂蒸汽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创造了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低温下蒸发制冷、在冷凝器中常温液化的条件。此外,由于压缩机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气体,才使制冷循环得以周而复始地进行2/6/202332
12、制冷压缩机的分类压缩机按压缩原理有两大类:容积型速度型容积型压缩机:通过对运动机构作功,以减少压缩式容积,提高蒸气压力来完成压缩功能。速度型压缩机:由旋转部件连续将角动量转换给蒸气,再将该动量转为压力。2/6/202333制冷压缩机分类和结构示意简图往复式制冷压缩机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2/6/202334式中:D—气缸直径(m)
S—活塞行程(m)
Z—气缸数
n—转速(r/min)
Vcy—压缩机曲轴每旋转一圈,每只气缸吸入的低压气体体积(m3)
13、理论排气量(活塞排量)即压缩机每秒钟吸入的气体体积,计算公式为:P2P1O1PVP2P1234Vcy2/6/202335
14、理论质量流量P2P1O1PVP2P1234Vcy2/6/20233615、往复式压缩机的性能系数以压缩机轴功率计算的性能系数用COP表示:以压缩机输入功率计算的性能系数称为能效比用EER表示:COPth为压缩机进行绝热压缩时的理论性能系数2/6/20233716、冷凝器的作用和分类:是使制冷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气冷却冷凝为高压液体。按照冷却方式,冷凝器可分为水冷式、风冷式、蒸发式冷凝器等。
2/6/20233817、蒸发器的作用和分类:在制冷中,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后在其中汽化(实际上是沸腾)吸热,使送入的介质(水、空气或盐水)被冷却(这类介质也可称作载冷剂)。按照被冷却介质不同,蒸发器可分为冷却液体的蒸发器、和冷却气体的蒸发器等。
2/6/20233918、节流机构的作用和工作原理1、当制冷剂流体通过一小孔时,一部分静压力转变为动压力,流速急剧增大,成为湍流流动,流体发生扰动,摩擦阻力增加,静压下降,使流体达到降压调节流量的目的,节流是压缩式制冷循环不可缺少的四个主要过程之一。2、节流机构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从冷凝器中出来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为蒸发压力;二是根据系统负荷变化,调整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的数量。
2/6/202340
膨胀阀的感温包与蒸发器出口管的表面紧密接触,感温包内的工质温度等于蒸发器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包内压力为该工质的饱和压力。膨胀阀对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是通过其膜片上的三个作用力的变化而自动进行的。P’=P0+W
19、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工作原理2/6/202341P’为感温包内气体压力,作用在膜片上部,其方向是指向打开膨胀阀孔。
P0为蒸发器入口压力(即制冷剂经阀孔节流后的压力),它通过内平衡孔作用于膜片下部,其方向是指向关闭膨胀阀孔。
W为弹簧的等效压缩力,作用在膜片下部,其方向也是指向关闭膨胀阀孔。可保证蒸发器出口处的制冷剂得到所需的过热度(可通过调节杆调节W的大小)2/6/20234220、氟利昂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目前用作制冷剂的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在这些衍生物中用氟、氯和溴的原子代替原来化合物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氢原子,使化合物的性质起了很大的变化。
2/6/202343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mH2N+2,氟利昂的化学分子式为CmHnFxClyBrz,其原子数之间应符合下列关系:2N+2=n+x+y+z2/6/202344氟利昂第一种简写符号在字母“R”后的数字依次为(m-1)(n+1)x,若化合物中含有溴原子时,则再在后面加字母“B”和溴原子数。m为碳原子个数;n为氢原子个数;x为氟原子个数。CHClF2(二氟一氯甲烷):R22CF3Br(三氟一溴甲烷):R13B12/6/202345第二种简写符号是将上述氟利昂符号中的首字母R换成物质分子中的组成元素符号:(2)分子中含氢、氯、氟、碳的不完全卤代烃写作HCFC;(1)分子中含氯、氟、碳的完全卤代烃写作CFC;(3)分子中含氢、氟、碳的无氯卤代烃写作HFC;2/6/202346R11(CFCl3),R12(CF2Cl2)又可表示为CFC11、CFC12;对大气臭氧层破坏作用最大,产生温室效应CFC类:HCFC类:HFC类:R21(CHFCl2),R22(CHF2Cl)又可表示为HCFC21、HCFC22;对大气臭氧层破坏作用小,产生温室效应R134a(C2H2F4),R32(CH2F2)又可表示为HFC134a、HFC32、;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但产生温室效应2/6/20234721、冷水机组分类1)按冷水机组中压缩机品种分类2/6/2023482)按冷凝器冷却方式分类2/6/2023491)按低位热源对热泵分类22、热泵机组分类2/6/2023502)按低位热源和热媒对热泵分类2/6/20235123.
空气源热泵常用除霜方法(1)中止循环法空气除霜:在空气温度高于2~3℃时,关闭压缩机并使空气熔化霜冻能够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的中止循环法空气除霜。2/6/202352(2)直接电加热:
在空气温度更低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电加热。电加热器,或是紧靠热交换器盘管安装,或是放置在热交换器盘管的中间。由于靠近空气盘管底部霜结得更厚,因此加热通常分段进行,以使底部较别处更强烈地被加热。加热功率通常是很大的,以致在加热器使用前必须使压缩机停机,以防止由于两者同时使用而使电流过大。2/6/202353(3)逆向循环除霜:利用四通阀使蒸发器和冷疑器互换。这一逆向循环方法保证了迅速而有效地除霜。2/6/20235424.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一旦选定了除霜方法,必须确定开始和结束除霜的控制措施。(1)时间控制法:压缩机每运转一、二小时便除霜几分钟。2/6/202355(2)空气压差控制法:既然必须进行除霜是为了保持良好的传热性能,那么通过盘管对空气温差的增加、穿过盘管的空气压力降的增加或通过风扇动力的增加来判定传热性能的下降是最准确表明需开始除霜的方法。可以通过冷冻介质湿度或压力传感器,或者通过两者结合,或者同延时继电器一起来激发除霜操作,并且可以通过蒸发器达到指定的温度或压力来终止除霜操作。2/6/202356(3)混合控制法:制造厂家正计划使用根据微信息处理机而操作的除霜控制器。该除霜控制器不仅利用普通的压力和温度相结合的除霜激发,而且当室外温度低时(即按照传感器指示并不需要除霜),还配有每6小时一次、每次除霜时间最长为10分钟、除霜间隔最小为15分钟的除霜激发机构。2/6/20235725.空气源热泵平衡点的意义和作用:任何普通的环流供暖热泵的输出热功率随热源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然而建筑物的供暖要求却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当要求热量最大时,热泵的输出热功率反而最小(图5-12),并且存在着某个“平衡点”,低于这平衡点,热泵便不能保证所要求的供暖。2/6/202358若该平衡点位于或低于建筑物冬季室外设计温度,那么热泵的输出热功率是足够的,但在更典型的采暖季节温度下,热泵功率过剩的结果将意味着在一个长时期,热泵频繁交替停转,造成效率和可靠性的降低,并导致不能稳定控制房间内的温度。2/6/202359
吸收式制冷是通过消耗一定的高温高压热能,利用溶液中低沸点物质为制冷剂,高沸点物质为吸收剂的一种制冷方式。26、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2/6/202360吸收式制冷机的两个循环:溶液循环吸收器(A)→溶液泵(P)→发生器(G)→节流装置(EV)→吸收器(A)(正循环)2/6/202361吸收式制冷机的两个循环:制冷剂循环发生器(G)→冷凝器(C)→节流装置(EV)→蒸发器(E)→吸收器(A)→发生器(G)(逆循环)2/6/202362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为吸收式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2/6/20236327、理想吸收式制冷的性能系数:高温热源温度T1,低温热源温度为T2,环境温度为Ts(即冷凝器环境温度)则理想制冷循环性能系数·是Ts、T2间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COPc是T1、Ts间卡诺循环的热效率ηc。2/6/2023641、循环中的溶液回路:28、理论循环热力过程及在h—ξ图上的表示:1)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的升温升压过程(过程线1—3)质量分数不变,称为等质量分数加热。2/6/2023651、循环中的溶液回路:2)稀溶液在发生器中的发生过程(3—4—5)过程线3—4表示预热过程,4—5表示溶液定压(Pc)发生过程2/6/2023663)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的降温降压过程(过程线5—6)质量分数不变,称为等质量分数冷却过程。2/6/2023674)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混合过程(1/7—8),为了保证吸收器中的传热管簇能够完全被喷淋溶液覆盖,通常将其混合再喷淋。2/6/2023685)混合溶液在吸收器中的的吸收过程(8—8’—1)由于8状态点的浓溶液进入吸收器后,压力突然降低至Pe,便有一部分水蒸汽闪发出来,达到状态点8’,8—8’称为吸收器中的闪发过程。8’状态点的溶液一面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一面被冷却水冷却,温度、浓度不断下降,成为点1状态的稀溶液。8’
—1过程表示吸收器中的定压吸收过程。2/6/2023692、循环中的制冷剂回路:(1)冷凝过程,在h-ξ图上为10→11。(2)节流和蒸发过程,在h-ξ图上为11→12→12’→13→14。2/6/202370
1)工作蒸汽调节法:降低工作蒸汽的压力或减少工作蒸汽流量均可减少冷剂水蒸气的发生量,从而降低制冷机的制冷量。29、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调节
2)凝结水流量调节法:若把凝结水管上的调节阀关小,则减少凝结水排出量,发生器传热管内的凝结水将逐渐积聚起来,减少了发生器的传热面积,从而通过调节发生器的热负荷来调节制冷量2/6/202371
3)冷却水流量调节法:通过调节旁通制冷机的冷却水量来调节制冷机的冷却水量,从而达到改变制冷量的目的。
4)稀溶液流量调节法:通过旁通调节进入发生器稀溶液流量的方法。2/6/202372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利用高温热源(发生器中热源)的热量,将低温热源(蒸发器周围热源)的热能提高到中温(冷凝器和吸收器周围热源)热源,实际应用很少。30、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2/6/202373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是利用中温余热与低温热源的热势差,制取温度高于、但热量少于中温余热的热水。2/6/202374上筒为蒸发器和吸收器,下筒为冷凝器和发生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与单效吸收式制冷机最大的区别是蒸发器中的压力Pe大于冷凝器的压力Pc。2/6/202375溶液循环:A(稀溶液)→HE→G(浓溶液)→SP→HE→A
冷剂水循环:G(中温余热)→C(更低温水进行冷却)→RP→E(中温余热)→A(释放出温度等于稀溶液饱和温度的高温的热量)2/6/202376溶液循环:A(稀溶液)→HE→G(浓溶液)→SP→HE→A
冷剂水循环:G(中温余热)→C(更低温水进行冷却)→RP→E(中温余热)→A(释放出温度等于稀溶液饱和温度的高温的热量)2/6/202377吸收器的热负荷Qa即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供热量
制热性能系数:2/6/20237831、负荷侧和冷源侧均为变流量的冷冻水系统特点和调节系统特点(1)水泵均为变速泵,台数机组数不一定相等。(2)水泵流量与台数控制与冷水机组停开控制分开。2/6/202379系统调节(1)水泵的流量与台数根据供回水管末端压差进行控制。2/6/202380系统调节(2)当冷水机组流量低于允许最小流量时,旁通管上电动阀调节旁通流量。2/6/202381系统调节(3)冷水机组根据冷冻水给水温度进行调节,冷水机组运行台数根据负荷或压缩机电机电流值进行调节。2/6/20238232、热泵与辅助热源联合运行模式分析运行模式(1)——热泵与辅助热源均单独运行运行模式(2)——辅助热源补充热泵供热量不足2/6/202383按模式(1)运行——热泵与辅助热源均单独运行2/6/2023841)风冷热泵与辅助热源串联连接的冷热水系统2/6/2023852)水-水热泵与辅助热源串联连接的冷热水系统:(1)制热运行时:开启阀V1和V4,关闭阀V2和V3;(2)制冷运行时:开启阀V2和V3,关闭阀V1和V4;(3)热泵热负荷不足时,可以锅炉单独供热或联合供热2/6/20238633、蓄冷分类1)按蓄冷介质不同分为:水蓄冷、冰蓄冷(液化潜热335kJ/kg)、共晶盐蓄冷2)按系统蓄冷策略分为:全量蓄冷(全负荷蓄冷)和部分蓄冷(部分负荷蓄冷)2/6/202387(1)全量蓄冷(全负荷蓄冷策略)全量蓄冷是将蓄冷时间与空调时间完全错开,将建筑物设计周期在用电高峰时段的冷负荷全部转移到用电低谷时段。2/6/202388(1)全量蓄冷(全负荷蓄冷策略):在这种运行策略下,建筑物的冷负荷全部靠融冰来供给,能够最大限度地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节省了运行电费,但由于需要配置较大容量的制冷机和蓄冷设备,初投资较大,一般不宜采用。2/6/202389(1)全量蓄冷(全负荷蓄冷策略)该运行策略仅适用于白天供冷时间较短的场所或峰谷电差价很大的地区。2/6/202390(2)部分蓄冷部分蓄冷策略是按建筑物设计周期所需要的冷量部分由蓄冷装置供给,部分由制冷机供给。2/6/202391(2)部分蓄冷一般情况下,部分负荷蓄冷比全部负荷蓄冷时,制冷机的利用率高,蓄冷设备容量小,是一种更经济有效的负荷管理模式2/6/202392P1、P2、P3—水泵;V1、V2—阀门;V3—电动三通阀;LC—冷水机组;IS—冰蓄冷装置;HE—板式换热器;ET—膨胀水箱34、制冰机与冰蓄冷装置串联的冷媒系统工作过程2/6/202393运行模式:充冷:P1→LC→LS→V2→P1制冷机直接供冷:P1→点b→点c→P2→HE→V1→P1冰蓄冷装置供冷:P1→LC→IS→点a→点c→P2→HE→V1→P1联合供冷:P1→LC→IS→点a→点c→P2→HE→V1→P12/6/20239435、冰蓄冷的设备布置:式中Qn——冷水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kW;
Qd——日冷负荷,kWh;
τc,s——充冷工况下冷水机组运行时间,h;
cc,s——冷水机组充冷工况下容量修正系数;
τd——电力非谷段时冷水机组直接供冷时间,h;
cd——冷水机组直接供冷下容量修正系数;
k——系统冷量损失系数,一般取1.05~1.10。2/6/20239536.制冷压缩机的压力保护控制压力保护控制包括高压保护、低压保护和油压保护三种高压保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排气压力过高而产生安全事故高压保护的方法是在压缩机的排气管上加装测压装置,当所测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切断电源,使压缩机停止运转,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起到保护制冷机的作用。2/6/202396低压保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吸气压力过低,引起蒸发器压力过低,从而导致冷冻水温度过低,而且会因增加空气向系统内渗漏。低压保护的方法是在压缩机的在吸气管上加装测压装置,当吸气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动作,切断压缩机电源。2/6/202397油压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制冷压缩机在运行时,润滑油具有一定的压力,防止其运动部件缺少润滑油的润滑和冷却,增加压缩机的磨损。油压保护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油泵出口与曲轴箱之间的压差来实现控制的。2/6/20239837.制冷压缩机的能量控制根据能量控制调节参数的不同,能量控制的方法可分为压力控制法、温度控制法和冷负荷控制法。压力控制法是以制冷机的回气压力作为调节参数,以此来控制制冷压缩机的运行。当蒸发器负荷发生变化或制冷机的产冷量改变时,吸气压力也随之发生改变,压力传感器测量出该压力之后,与设定值相比较,其差值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制冷机的运行。2/6/202399压力控制法优点:由于压力传感器直接与压力管道相连,直接感受压力变化,因而反应速度快,滞后时间短,动态偏差小。压力控制法缺点:当蒸发温度较低时,负荷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较小,因此控制精度较低。2/6/2023100温度控制法是以蒸发温度作为控制参数来实现控制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蒸发器温度,该温度与设定值相比较,其差值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2/6/2023101温度控制法优点:在蒸发温度较低时,负荷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较大,因此静态偏差小,控制精度高。温度控制法缺点:由于温度传感器测温不如压力传感器测压那么直接,因此反应较慢,滞后时间较长,动态偏差大。2/6/2023102冷负荷控制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控制方法,此方法通过测量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及冷冻水回水流量,根据测得的温差及流量来计算出实际的冷负荷,然后根据实际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制冷机的运行。2/6/2023103制冷机的能量控制手段有:单台制冷机的启停控制、缸数控制、导叶开度控制及多台制冷机的台数控制等。2/6/2023104冷冻水系统由冷冻水循环泵通过管道系统连接冷冻机蒸发器及用户各种用冷水设备(如空调机和风机盘管)而组成。其监测与控制的核心是:(1)保证冷冻机蒸发器通过足够的水量,以使蒸发器正常工作,防止冻裂。(2)向冷冻水用户提供足够的水量,以满足用户的要求。(3)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循环水泵电耗。38、
冷冻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2/6/2023105对于一级泵系统,为了保证蒸发器中通过要求的水量,必须使蒸发器前后压差维持在设定值2/6/2023106当部分用户关小或停止用水时,用户侧水流量变小,从而使蒸发器的水流量减少,此时,压差p1-p2也减少2/6/2023107为了恢复蒸发器的流量,就应开大图中的电动阀V,增大通过此阀的流量,直到压差p1-p2恢复到原来的设定值,从而使蒸发器的水流量也达到要求值。2/6/2023108反之,当用户加大阀门,用户侧水流量增加,压差p1-p2也会由于蒸发器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558-2-4:2021 EN-FR Safety of transformers,reactors,power supply units and combinations thereof - Part 2-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and tests for isolating transforme
- 2025至2030中国痔疮膏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梯组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玲珑瓷茶具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特种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建筑施工图(培训课件)
- 事故教育培训课件
- 医学生岗前培训
- 教育机器人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的发展趋势
- 门诊导诊岗前培训
- 考点24 句子衔接与排序(二):句子排序-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统编版)
-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期末纸质考试总题库2025版
- NBT 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
- 跨境电商海外仓租赁协议
- 2024年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截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vcm音圈马达制造工艺
- 喘息性肺炎护理查房
- 暖气片购销合同
- 【特岗】2017-2019年云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