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博客”现象
【摘要】“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正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从社会学视角对博客现象的特点及其表现、博客文化的内涵及意义等进行探讨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网络;博客;现象;社会学内涵2002年以来,博客(We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交流方式被引入我国。今天,“博客”一词已经被套用到“你吃饭了吗”的句式中;打开百度键入该词,点击搜索项,我们可以发现100,000,000条结果。据新华社2005年12月底的报道,中国内地网民超过一亿,其中的博客大概有近1000万,在校大学生占到不小的比例……不难想象,博客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关联,面对给互联网带来巨大活力的网络博客,本文将以社会学的视角对“博客”这种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一、博客现象概述(一)博客的界定
Blog是Web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2002年由互联网专家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将其译为“博客”。在这里,“博客”一词兼具名词性和动词性,作为名词使用时,指“网络日志”这种特殊的个人出版形式,同时也指拥有和创作博客的人(Blogger);作动词时特指通过Blog进行写作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界定“博客”呢?由于博客本身处在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之中,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对博客的定义: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旧媒体→新媒体→互媒体(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摩);Blog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佩姬·努南);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方兴东);博客是用文字进行对话的网上咖啡厅(《博客手册》);网上写作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时间倒序排列的文挡组成的栏目,两侧通常还可以有补充材料,频繁更新,一般大量使用链接……笔者认为,应该在众多对“博客”的理解中掌握其实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以日志体形式记录并按文本发布时间倒序排列,且内容不拘一格,时常更新,信息流动即时。(2)强调个人的自由表达,注重交流与互动,人们可以轻松自如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灵感想法、学术研究、新闻时评等等与朋友、同事、网友分享。网友也可以留言的形式进行延时性的双向交流。(3)以“超链接”为主要特点,充分利用超链接,以拓展文章的内容、实现与别人的联系、达到知识的共享。
(二)博客的表现形式
随着博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其中,因为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自由挥写。博客的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普通大众,更多专业人士、文化名流、工商业精英、明星、政治领袖都拥有了Blog,自由的形态让博客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根据《全球中文博客发展报告》显示:77%的博客用户认为博客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而“想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资源”,“与其他博客进行交流”,“希望自己的观点获得别人的支持”这类与人际沟通高度相关的功能的选择者分别为54%、48%、44%。[1]下面以一些博客为例,可以让读者对博客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更直观的感受。
个案一:从小就有写日记习惯的小秦,进入大学后,选择用Blog的方式记录下生活中有感触的人和事,“博客对我来说就是个人记录本,不时更新和查看,现在如果打印出来,会是一本厚厚的生活备忘录。”
个案二:小邓是中文专业的高材生,他将自己平时创作的散文、小说都放到自己的博客上,同时,他也会转载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作品,用“自娱自乐”来形容他对待博客的态度再合适不过。因为他既不在乎浏览量的多少,也不在乎别人评论的好坏。
个案三: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他从2002年9月开始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天上万的人在互联网上浏览他的博客。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最真实的生活。
个案四:2006年1月13日和16日,浙江省政协委员肖锋和浙江省人大代表张群英分别开出“两会”博客,内容除提案外,还记录了他们眼中的两会进程、亮点和自己的心声。人们认为高官博客将推动政治文明进程。
个案五:2006年2月13日,徐静蕾的博客冲破1000万点击量大关,徐静蕾成为了中国名人博客第一人,网民被她的真实、自然所打动。自此,“老徐的博客”成了她的第二张名片。
二、博客现象的社会学内涵
博客进入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在短短几年中博客数量会以几何级数增长?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当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这一随着网络社会化而来的网络新生事物,因而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它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社会的虚拟社区
网络自从出现以来,人与人的沟通就较少有社会性的接触,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生活体验。因为在真实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会拥有多个身份,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人们必须不断地交换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这些场景的特殊要求。但在网络上,由于交往的间接性(不是面对面地交往)和匿名性(接受信息方不知道发送信息方的真实和全面的情况),网民一般都是以虚拟角色进行交往。而对于博客来说,虽然它仍然是一种基于虚拟互联网络的交流工具,但是个体在使用时,却越来越多地将现实中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及社会影响力带入这种虚拟的沟通中,使得互联网上的虚拟交流越来越趋向于现实,人们在网络社会中找回了自己的位置感。
在博客世界中,交流互动和知识共享是其内在的精神。博客在网站中是主角,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而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多重相互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才能够分享其他人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拥有相同的兴趣、喜好和经验的人,或是学有专精的专业人士,通过博客的社会联系,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个存在于网络之间的虚拟社区。网民们可以沟通思想、寻找和自己价值道德观相同的“志同道合”者,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心态更接近于“本我”,也使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并展示其才华。在这个意义上结合在一起的博客群体,在社会学范畴上不仅算是初级群体,还属于趣缘群体。
(二)介于个人性和公共性之间的电子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这个概念源于古代希腊雅典时代的城邦精神,其理念强调的是公民每日可以任意在市集上自由地发表言论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根据这个古典的理念,社会私人的领域与公共领域原是不区分的,政治经常被理解为社会公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事务之一。公共领域因此是“一个在公共空间的实现,在这个空间中无数的观点同时出现,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一个共同的意见”。近代以来自由社会的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考察,最早源自启蒙时期“布尔乔亚”式的公共领域,表现在沙龙政治及报业上,其公共参与的特征为同时性、自发性、所有议题可能性及不排除性,公共领域的实践因此是当代民主社会体制重要的基石。但因它逐渐腐蚀在大众传媒的操纵支配下,哈贝马斯因此呼吁重建公共领域的重要性。
博客不同于传统的大众媒体,是一种新媒介,它的即时性和高度自由性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容易,它的内容既可以是纯个人化的,也可以是公共的;传播的形式既可以是私人的,又可以是开放的;他人可自由浏览、链接和评论。我们可以说博客就是开放的私人房间,是私人空间的公共化。而博客对构建公共领域的意义在于,它拓展了个人介入公共领域的渠道,大大降低了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延伸的难度。
按照哈贝马斯的设想,良好的沟通行动是在没有内外制约之下达至相互理解的沟通。理想的沟通情境主要包含三点:(1)每个有能力说话和行动的人都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2)每个人都可以质疑任何主张,提出新的主张,表达其态度、欲望、需求及偏好;(3)不可借由内部或外部的强制力阻止参与者说话的权利。由于现实的种种条件,人们的言论总是受到种种的限制,网络博客的出现,使人们表达的自由达到了新的高度。一些当代前沿专家学者在博客网站中写自己的专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作品,而普通民众也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打破了以往精英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任何人在博客中都较少受外力的干扰,沟通更加自由。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或“理想的沟通情境”是理想化的交往形式,也就是说,我们所分析的博客场域中的沟通模式并不完全等同于哈贝马斯的沟通模式,但相对于现实,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好像在网络空间中才更容易出现。参考文献
[1]胡春阳.博客现状与亟待研究的议题[J].新闻记者,2006,(3).
[2]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4]黄鹏.网络个人传播典型:博客研究[J].2006,(5).
[5]詹新慧.博客热的冷思考[J].传媒,2006,(2).
[6]王冰.自媒体的“歧路花园”——博客现象的深层解读[J].学术论坛,2005,(1).
[7]周玉黍.趋向现实的虚拟交流——基于博客传播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8]汪寅,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合同类型的操作步骤3篇
- 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共治-洞察分析
- 采购委托代理合作方案3篇
- 采购合同范本样式样式编写3篇
- 2024年智慧家居房产买卖委托中介合作协议3篇
- 采购合同中的预付款问题解析3篇
- 相干长度与光纤通信-洞察分析
- 文物数字化保护与风险评估-洞察分析
- 采购合同类型的选择策略3篇
- 采购员劳动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避孕药具计划总结
- 电力企业信息化-第2章-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
-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外包服务投标方案
- 药理学(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 13-4管道(设备)冲洗消毒试验记录
- 露天开采矿山安全生产考核表
- 成长需要挫折演讲稿(20篇)
- Go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微课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作文片段训练之动作描写课件
- 2023年年劳务管理工作总结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 乘除法的复习丨苏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