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沁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沁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沁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长治市沁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长治市沁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沁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参考答案:B略2.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须是纯合子D.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参考答案:D【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5)具有热爱科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详解】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在自交实验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B错误;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可以是杂合子,C错误;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豌豆的特点、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测交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参考答案:B4.下列生理过程会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水进入组织细胞

C.氧气从肺泡内进入肺泡细胞

D.K+进入水稻细胞参考答案:D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含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B.RNA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C.叶肉细胞产生ATP的过程称为光反应

D.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合成ATP和RNA参考答案:A6.下列有关细胞内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内质网膜的成分可以转移到高尔基体中B.核被膜是双层膜,其外层与光面内质网膜相连C.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无细胞壁和由膜包被的各种细胞器D.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依赖于质膜中载体蛋白的协助参考答案:A内质网膜可以通过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融合,因此组成内质网膜的成分可以转移到高尔基体中,A正确;核被膜是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B错误;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和由膜包被的各种细胞器,C错误;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此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7.绝大多数的生命活动都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以下生命活动中,需要ATP参与的是()A.绿色植物还原C3化合物 B.CO2进出肺泡C.肌细胞收缩 D.大脑思考参考答案:ACD【考点】3E: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ATP是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ATP含有高能磷酸键,其水解会释放大量的能量供各种生命活动利用,所以ATP的水解会与吸能反应相联系.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共同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解答】解:A、绿色植物还原C3化合物需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A正确;B、CO2进出肺泡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C、肌细胞收缩需消耗能量,消耗ATP,C正确;D、大脑思考需消耗能量,消耗ATP,D正确.故选:ACD.8.将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0℃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颤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B.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C.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参考答案:B【分析】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体温调节的机理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详解】A.实验组动物处于0℃环境中,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骨骼肌颤栗以增加产热,A正确;B.小鼠是恒温动物,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等于对照组的产热量,B错误;C.实验组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此时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C正确;D.据分析可知,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D正确。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②激素的分泌不只受神经调节③激素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④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选择性的运送到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相对于激素调节而言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①错误;②激素的分泌可能受神经的调节,也可能受体液调节,②正确;蛋白质类的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非蛋白质类的激素合成的场所不是核糖体,③错误;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没有选择性,并作用于特定的于组织器官、靶细胞,④错误.【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名师点睛】动物的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②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①靶器官、靶细胞含义: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②作用机理:靶器官、靶细胞上含有能和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代谢速率的改变,从而起到调节作用。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③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但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10.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该生态工程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工程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D.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参考答案:答案:C1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

)A.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B.高产青霉素菌株

C.转基因抗虫棉

D.巨型小鼠参考答案:B12.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是

A.根尖的分生细胞

B.成熟的叶肉细胞

C.成熟的导管分子

D.成熟的筛管分子

E.成熟的花粉中的营养细胞 F.胚囊的中央细胞参考答案:B13.下图表示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花生长(以花的直径表示)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对花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促进生长B.赤霉素浓度越高,对花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C.若改赤霉素为生长素,则不可能出现与图示相似的趋势D.图中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花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参考答案:D【分析】对题图进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50mg/L、100mg/L、150mg/L的赤霉素均对花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且100mg/L的赤霉素对花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150mg/L的赤霉素对花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弱。【详解】据图所示,与对照组相比,50mg/L、100mg/L、150mg/L的赤霉素均对花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A错误,D正确;由题图可知,100mg/L的赤霉素对花生长的促进作用比50、150mg/L的赤霉素强,B错误;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具有最适浓度,故也可能出现与图示相似的趋势,C错误。故选D。【点睛】分析曲线图准确判断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花生长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下列有关禽流感的免疫和防治的说法,错误的是A.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共同发挥免疫效应B.注射到人体的禽流感疫苗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繁殖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免疫效应的有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抗体等D.B细胞受禽流感病毒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参考答案:B15.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参考答案:A

16.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酵母菌生成酒精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较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d时,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参考答案:D据题可知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意味着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CO2释放量来自呼吸作用,O2吸收量都用于呼吸作用。(1)当氧气浓度为a时,由图可知无的O2吸收,判定非绿色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没有有氧呼吸,此时在无17.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态的重要条件B.正反馈调节是生物圈稳态调节的基础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易地保护D.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参考答案:D略18.碱基互补配对可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①种子的萌发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⑤DNA探针的使用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⑥参考答案:A【知识点】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综合解析: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或RNA复制、转录或逆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中。种子萌发和细菌的二分裂过程都有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有DNA或R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接口处要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起来;DNA探针是单链DNA,能与目的基因的单链互补配对;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有碱基的互补配对,但其加工和运输过程无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19.科学家进行了温度对草履虫存活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其中草履虫的数量均在不同温度下达到稳定状态时所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温度为t1时,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B.温度高于t4时,草履虫体内的酶失活而无法生存C.t2~t3是草履虫的适宜生存温度范围D.曲线数值为相应温度环境中草履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参考答案:A20.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是什么?(

)A.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GCT—k*s@5%u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D.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参考答案:D21.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基因型不能确定的有2、7、9、10号C.5号与7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D.6号和7号生一个患病小孩的概率为1/9参考答案:B【分析】五种单基因人类遗传病的判断方法: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意思是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这种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若生出患病的女儿,则这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患病为常显”。意思是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这种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若生出无病的女儿,则这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③在伴X隐性遗传中,“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④在伴X显性遗传中,“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⑤在Y染色体遗传病中,是表现为只有男性患病,且是父传子,子传孙。【详解】由图中3号和4号生出8号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2、7、9、10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无法进一步确定,B正确;5号的基因型一定为Aa,而7号的基因型是:1/3AA,2/3Aa,因此,5号和7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3=2/3,C错误;6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7号的基因型是:1/3AA,2/3Aa,6号和7号生一个患病小孩的概率为1×2/3×1/4=1/6,D错误。【点睛】本题的难点是遗传系谱图的识别。最关键的是识别图中的3号、4号和8号,从而进行遗传病类型的判定和相关计算。22.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参考答案:A【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分化.【分析】1、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3、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答】解:A、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如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DNA)等,A正确;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C、发菜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分化等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题中所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掌握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参考答案:B24.正常情况下,人受精作用的发生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A.卵巢和子宫 B.子宫和输卵管 C.输卵管和子宫 D.子宫和子宫参考答案:C【分析】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受精过程发生在输卵管,获得的受精卵在子宫内生长发育。【详解】卵巢是分泌卵细胞的器官,输卵管是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故符合题意的选项选择C。25.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它发病率比较高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C.每个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基因是不断变化的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参考答案:A26.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参考答案:D【知识点】细胞质和细胞器解析: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B与C正确;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D错误。27.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C.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D.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参考答案:D2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答案:A29.利福平是一种抗生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菌的繁殖。某研究团队探究了物质Q和利福平对某种细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利福平会抑制细菌细胞的转录过程B.利福平和物质Q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C.物质Q对细菌的繁殖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D.物质Q会减弱利福平对细菌繁殖的抑制作用参考答案:B【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加入利福平和物质Q,因变量是细菌的死亡率。根据曲线图可知,利福平会提高细菌的死亡率,物质Q会减弱利福平对细菌繁殖的抑制作用。【详解】根据题干中信息“利福平可抑制细菌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性”,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过程,可知利福平能抑制细菌细胞的转录过程,A项正确;该实验中利福平和物质Q的浓度可能是固定的,从题中并不能看出它们的浓度有变化,因此,不能确定它们的浓度是实验中的自变量,B项错误;丙组只加物质Q与不加利福平和物质Q的细菌死亡率相同,说明物质Q对细菌的繁殖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C项正确;根据乙组与甲组比较,可知物质Q会减弱利福平对细菌繁殖的抑制作用,D项正确。故选B。【点睛】RNA聚合酶是转录所需的酶,利福平抑制细菌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性,故推测其抑制细菌的转录过程。30.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且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相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记录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甲种植物(mg/L)1501138358504848484848乙种植物(mg/L)150110755030188888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小B.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C.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参考答案:C31.蛙的通气与小鼠不同的足

A.蛙主要通过皮肤通气

B.蛙采用正压通气

C.蛙气囊发达

D.蛙肺泡直径小参考答案:B32.下列关于人体骨骼肌上神经肌肉接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可以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B.释放的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通透性发生变化C.更多的乙酰胆碱引发肌膜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D.人体内骨骼肌收缩必须依赖于神经末梢的兴奋参考答案:C【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细胞由一个细胞体、一个轴突和若干个树突构成,轴突末端经多次分支,膨大部分形成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是细胞体共同构成突触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产生并释放,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没有刺激时的静息电位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原因是K+外流,兴奋部位的动作电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原因是Na+内流.【解答】解: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可以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A正确;B、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能使突触后膜通透性发生变化,B正确;C、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离子进出细胞的多少有关,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多少无关,C错误;D、人体内骨骼肌收缩必须依赖于神经末梢的兴奋,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3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时,伤者将不会说话

B.反射弧中联系传人、传出神经的中间环节叫中枢神经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从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将神经递质运至突触后神经元内参考答案:答案:A34.下列哪一种过程没有蛋白质参与

A.由DNA产生mRNA的过程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内部

C.复制后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分离至细胞两端

D.胰蛋白酶消化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参考答案:B35.有关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Xho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为A↓AGCTT和C↓TCGAG,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不同B.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都是﹣AGCTC.分别用这两种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能形成重组质粒D.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的浓度等控制酶切效果参考答案:D【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解答】解:A、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为6个,所以在DNA中出现的概率相同,A错误;B、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分别为﹣AGCT和﹣TCGA,B错误;C、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不同,无法形成重组质粒,C错误;D、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浓度等控制切割效果,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6.图10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bc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参考答案:B37.图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若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cXD,则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不考虑基因突变)A.

AbcXD、abCXd、aBCXdB.

ABcXD、abCXd、abCXdC.

AbcXD、abCXd、abCXdD.

ABcXD、abCXd、aBCXd参考答案:A38.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解答】解:A、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进入人体内的病菌,这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先天性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故A正确;B、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属于后天才有的特异性免疫,故B错误;C、特异性免疫才能针对某种抗原,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故C错误;D、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39.关于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某种蛋白质M和淀粉酶N混合,装入半透膜袋,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在水中检测到物质X,则X不可能是葡萄糖。②一正常男孩的某一体细胞在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有23种

③以丙酮为溶剂的溶液,丙酮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扩散到高浓度溶液的过程称为主动运输

④狼体内有a中蛋白质,兔体内有b中蛋白质,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最可能的是少于a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A

40.下图表示某胚胎工程的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工程表示的是胚胎分割技术,则①可以是卵裂球B.若该工程表示的是核移植技术,则①的形成不需要卵细胞的参与C.无论是哪种工程,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都要加入胚胎成纤维细胞D.②需注射促性腺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的目的

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2012江苏卷)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_;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__________。(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个/mL。参考答案:4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编码蛋白甲的DNA序列(序列甲)由A、B、C、D、E五个片段组成,编码蛋白乙和丙的序列由序列甲的部分片段组成,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先要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蛋白乙,若在启动子的下游直接接上编码蛋白乙的DNA序列(TTCGCTTCT……CAGGAAGGA),则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入宿主细胞后不能翻译出蛋白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在用PCR技术获取DNA片段B或D的过程中,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DNA聚合酶、引物等,还加入了序列甲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3)现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甲、乙、丙三种蛋白,要鉴定这三种蛋白是否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