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成才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成才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成才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长治市成才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长治市成才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成才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参考答案:B2.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种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H2O

B.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ATPC.CO2既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无氧呼吸的产物D.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参考答案:A3.下图是探究温度对水螅种群增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培养过程中,水螅的种群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B.在30℃时水螅种群呈“S”型增长,种群增长速率在15天左右最大C.在10℃、20℃时水螅种群呈“J”型增长,且20℃时种群增长速率较大D.实验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水螅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参考答案:D略4.浸泡在一定浓度KN0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

()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膜、液泡膜参考答案:B5.科学家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试管牛时,首先用激素促进良种母牛超数排卵,然后进行体外受精和培育,最后把胚胎送入母牛子宫内,孕育成小牛产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体外受精是在试管中完成的B.在胚胎移植前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快速繁殖良种牛C.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的试管牛属于动物克隆范畴D.需配制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以培养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参考答案:C6.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A.雌、雄原核形成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C.精子接触透明带D.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参考答案:D【考点】动物胚胎发育的概念.【分析】受精过程包括5个阶段:1、精子穿过放射冠2、精子穿过透明带3、精子进入卵黄4、原核形成5、配子融合.是否完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两个原核融合的过程.【解答】解: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其中一个是第一极体,还有一个是第二极体.故选:D.7.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参考答案:C8.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98/10000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参考答案:CA、苯丙酮尿症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A正确;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2=,B正确;

C、苯丙铜尿毒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染色体检查无法确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系谱图也不一定能得到确诊,C错误;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以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D正确。

故选:C.9.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强B.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分层分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森林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因此它是各种群落演替的终点D.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群的取代,最终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参考答案:BA.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B.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都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如光等充分利用,B正确;C.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最终演替出森林,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C错误;D.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及优势种的变化,最终使生物多样性增加,D错误;答案选B。10.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参考答案:D1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生物只属于一个营养级B.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是同种生物C.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个营养级D.肉食性动物都归属于第三个营养级参考答案:C【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解答】解:A、同一种群的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B、一种生物可以同时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是多种生物,B错误;C、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通常指绿色植物,即生产者,所以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个营养级,C正确;D、肉食性动物以植食动物或小型肉食性动物为食,所以归属于第三、四、五等营养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有关营养级的知识,要求考生明确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1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解答】解:A、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故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A正确;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为控制细胞正常分裂的基因,故在正常细胞中会表达,B错误;C、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方式之一,C错误;D、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13.下表为黄豆和玉米种子中4类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含量表(单位:g/100g)。分析表中信息可推知,种子细胞中有机物种子甲(C、H、O、N)乙(C、H、O)丙(C、H、O)丁(C、H、O、N、P)黄豆35.18.618.60.82玉米8.169.63.30.32A.丁只分布在细胞核中B.丙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丁的合成需要甲的参与D.甲、乙、丁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参考答案:C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番茄和马铃薯的各一条染色体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单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参考答案:B15.2009年10月7日,美国、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B.核糖体是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合成场所C.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D.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中含有核糖,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而不是RNA,B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有细胞器,C错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仁,D错误。考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6.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h,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取样处

理分

组含葡萄糖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ml破碎细胞(只含细胞器)甲25ml75ml无氧乙25ml75ml有氧50ml未处理丙25ml75ml无氧丁25ml75ml有氧

A.甲组的酒精产生量与丙组相同

B.乙组产生的CO2与丁组一样多 C.丁组的能量转换率大于丙组

D.甲组分解的葡萄糖少于乙组参考答案:C17.一般情况下,下列各项不能用2n表示的是A.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B.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DNA分子数C.含有n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的种类

D.具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参考答案:A18.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观察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分析】题干中的“直接”两字是本题解题的切入点.生物实验观察中,很多都需要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如:线粒体、染色体、DNA和RNA等.【解答】解:A、叶绿体是绿色的,不需染色,并且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故A正确;B、花生子叶细胞需要用苏丹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故B错误;C、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故C错误;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有紫色的大液泡,因此细胞核观察并不清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教材中有关观察类实验,意在考查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19.下列有关腐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不宜进行腐乳制作B.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浓度保持稳定不变C.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D.种发酵的主要菌种均以R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A腐乳发酵所需的适宜温度是15-18℃,因夏季温度一般会高于15-18℃,因此不易在夏季进行腐乳制作,A正确;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浓度因糖分等有机物的不断分解,以及CO2的产生,浓度会逐渐下降,B错误;果醋发酵是严格的有氧发酵,C错误;三种发酵菌种均以DNA为遗传物质,D错误。20.某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原为分趾型,以后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与基因型比例变化的过程。对此图解释正确的是A.小岛环境诱导蜥蜴基因发生定向突变B.上图两种性状比例变化表明两个物种的兴盛与衰退C.小岛上蜥蜴的基因库就是全部W和w基因之和D.①至④中基因w频率定向增大体现了进化的态势参考答案:D小岛环境对蜥蜴基因突变后的性状进行选择,且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图示两种性状属于同一个物种的性状,上图两种性状比例变化表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生物进化了,B错误;小岛上蜥蜴的基因库指的是其含有的所有的基因之和,不含W、w基因在内,C错误;①至④中基因w频率定向增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态势,D正确。2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①有关C.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D.②是静止的,①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参考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该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①为蛋白质分子、②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详解】由图可知,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细胞膜的功能多样性主要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膜上的①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构成细胞膜的①磷脂分子和大多数②蛋白质都是运动的,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D。22.下列科研成果与科学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匹配正确的是选项科学家科研成果使用的技术和方法A达尔文胚芽鞘尖端可产生生长素观察统计法B孟德尔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C艾弗里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噬菌体培养技术D卡尔文CO2→C3→(CH2O)同位素标记法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采用的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和识记。23.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一定不含糖成分的是()A.ADP和噬菌体B.酶和受体蛋白C.核糖体和染色体D.细胞骨架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参考答案:DA、ADP中含有核糖,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脱氧核糖,A错误;B、少数酶的化学本质为RNA,RNA中含有核糖,受体蛋白中含有糖类,B错误;C、核糖体的RNA中含有核糖,染色体的DNA中含有脱氧核糖,C错误;D、细胞骨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中一定都不含糖类,D正确.24.某植物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基因G决定雄株,基因g决定两性植株,基因g—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基因型为Gg的植株是雄株,基因型为gg—的植株是两性植株,基因型为g—g—的植株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Gg和Gg—的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GG、Gg—、Gg、gg—B.—株两性植株最多可产生雄配子和雌配子各四种C.若不考虑基因突变,雄株和雌株的杂交组合方式有两种D.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参考答案: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含有G的个体即为雄株,且雄株的基因型不可能为GG,因为个体成对的基因来自于双亲,母本不可能提供G基因。25.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①目镜10x

②物镜10x

③目镜16x

④物镜40x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C略26.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而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和生物的统一性.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解答】解: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B错误;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D错误;故选:C.27.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C.曲线a、b中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由于酶处于饱和状态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参考答案:曲线a、b表示是否酶抑制剂,C表示非竞争性抑制剂,使酶失活。B28.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参考答案:C29.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

B.1∶2

C.1∶3

D.0∶4参考答案:A30.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各种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根据上表分析不恰当的是

A.狐属于次级消费者

B.兔所同化的能量不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

C.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超过9.5X109kJ/(km2·a)

D.狼所占的营养级一定比狐高参考答案:答案:D31.下列可以分别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是

①蔗糖溶液中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液泡变小,清水中液泡变大

②蔗糖溶液中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泡变小,清水中液泡变大③清水中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液泡变大,蔗糖溶液中液泡变小④清水中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泡变大,蔗糖溶液中液泡变小A.①②

B.③④

C.①

D.②参考答案:B32.在下列生物或细胞中,能够合成蛋白质的是(

)①乳酸菌

②噬菌体

③禽流感病毒

④叶肉细胞

⑤唾液腺细胞

⑥心肌细胞A.①④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②④⑥参考答案:A3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比为1:3,说明有色籽粒和无色籽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的比例是1:1:1:1转化而来,因此植株X是双杂合.设由于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因此,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都为无色籽粒.所以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分别为Aabb、aaBb和aabb.【解答】解: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X相同,都是AaBb,A正确;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如果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应该是1:1,所以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错误;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和aabb三种,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右图是ATP的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水解供能时①、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B.当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C.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D.ATP在细胞中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参考答案:BATP水解供能时只有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A错误;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B正确;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D错误。35.雄蜂是单倍体,现有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产生的Fl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和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参考答案:B36.已知四倍体西瓜的一个染色体组合有11条染色体,又知普通小麦是含有6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有7条染色体。但四倍体西瓜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的,普通小麦是由三个物种先后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形成。我们若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按其形态、大小、结构进行归类,则

)A.四倍体西瓜和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均可分为2种类型,因为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B.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4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6种类型C.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22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21种类型D.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11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21种类型参考答案:D37.下列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用小麦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依次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用小麦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后研磨、过滤即可C.用健那绿处理小麦根尖后在高倍镜下可见蓝绿色线粒体和绿色叶绿体D.鉴别某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依次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以小麦为切入点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内容.用小麦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研磨时还要加入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小麦根尖没有叶绿体,不可能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绿色叶绿体。38.下列物质中均含氮元素的一组是

A.糖原

血红蛋白

核糖核苷酸

B.脂肪酶

DNA

三磷酸腺苷

C.丙氨酸

抗体

纤维素

D.甘油

核酸

丙酮酸参考答案:B39.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T和U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已知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b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B.d点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C.ce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在显微镜下,处于ae段的细胞数目最多参考答案:B40.下表中a、b、c符合如右图(韦恩图)所示关系的是选项abcA糖类单糖核糖B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C细胞细胞器染色体D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制备单克隆抗体

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分析下列遗传学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细菌;后来科研工作者重复上述实验,并测定了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1)Griffith认为S型细菌“复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是否有关______(是或否),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2.人类对遗传物质作用机理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请根据下列科学史实回答问题:科学家发现细胞中有三类RNA,一类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一类能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还有一类合成后几小时就会降解,其中哪一类是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的“信使”呢?

1958年,Crick提出如下观点:核糖体RNA是“信使”——不同核糖体RNA编码不同的蛋白质,简称“一个核糖体一种蛋白质”。1961年,Jacob和Brenner对这个假说进行了检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1)该实验中,若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说明该核糖体正在

(2)已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因此如果核糖体RNA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是 ;如果核糖体RNA不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是

。最终Brenner的实验结果证明核糖体RNA不是“信使”。(3)RNA合成的过程中,DNA

(全部/部分)解螺旋,由

酶催化完成RNA合成过程。参考答案:资料1.(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可能存在转化因子将R转化为S(2)因为部分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3)是

S型细菌将小鼠免疫系统破坏后,R型细菌数量上升资料2.(1)合成蛋白质(2)轻核糖体有放射性,重核糖体无

重核糖体有放射性(轻、重核糖体均有放射性)(3)部分

RNA聚合酶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遗传的知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能导致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出现了S型细菌,而S型菌的出现是由于S型菌的DNA与R型菌的DNA重组,从而控制S型菌的出现,但是并非所有的R型菌都转化成了S型菌,大多数R型菌是没有转化的,所以小鼠体内具有两种细菌。RNA合成的过程中,DNA部分解螺旋,由RNA聚合酶催化完成RNA合成过程。

42.(12分)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