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摘要:《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形式的讨论和研究连续不断,本文从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角度浅谈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见解。对环境保护法律基本制度涉及哪几项,并无定论。本文立足《环境保护法》既有的明确规定,先分析其存在的缺陷,然后选取已作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对其的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再对需要增长的许可证制度和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作了阐述,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也是《环境保护法》修改之本意。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律制度;协调【正文】1989年,我国对原有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进行了修改并颁布实行,至今已有2023。该法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新的环境保护法律陆续制定、实行,原有的法律也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的飞速发展,环保事业的兴旺和国民环境意识、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急需进行修改。特别是其中确立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很大限度上制约了建立市场经济对环境保护的规范与需要。对《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从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着手,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整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也能与各单行法保持协调一致,发挥其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宪法”作用。一、《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任务,按照环境法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确立的、普遍合用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各个领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对具体环境法律规范具有指导、整合的功能和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合用对象上具有特定性,合用于环境保护的某一类或某一方面。[1]各个基本制度之间互相配合形成相对完整的规则系统。由于环境保护法律众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因此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包含的内容有不同的说法。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曾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归纳为八项,即所谓“老三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新五项”:环境保护目的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但理论界并未形成定论。根据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特点,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的制度归纳起来有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及解决制度。二、《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基本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在当代,可连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其终极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现已经将可连续发展制定为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领域贯彻这一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其应有之义。而《环境保护法》并没有明确地将可连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其第1条的规定表白了该法单纯注重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公益追逐经济私益。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便直接导致《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基本制度存在诸多局限性。第一,从宏观上看,《环境保护法》的内容过多的集中在污染防治上,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仅仅是少量的政策性宣示,规定非常抽象、原则,可操作性差。因此,该法中规定的基本制度很大限度上都是合用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的。例如: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但是在《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单行法中对自然资源权属制度、许可证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等作了不同限度的规定,而在《环境保护法》中有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却未有明确规定,这与《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地位不符,也使得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迟缓,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第二,《环境保护法》是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立法背景的,其基本法律制度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计划、行政主导色彩。行政命令性、行政强制性措施条款占据全篇,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过多,在很大限度上削弱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很难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比如,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未体现区域性、灵活性特点,政府行使限期治理制度的决定权,环境主体单一,群众参与局限性等。第三,受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强烈影响,以填补立法空白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创新为基本目的,[2]1993年以后,共有18部单行环境保护法律被制定修改,有的已经进行过多次修改。新制定、修改的法律在顺应了新的环境保护理念、贯彻了新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规定了一些新的法律制度,如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等;一些基本法律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已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得到修改。这些变化没有及时地反映在《环境保护法》中,使得该法处在尴尬地位,有损其作为基本法应有的效力,且各个单行法之间不协调,反复规定多,更不利于环境保护法制的建设和完善。三、《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基本法律制度有些已经暴露出了不适应新形式的缺陷,亟须进行修改,同时也要在《环境保护法》中增长单行法已经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与之保持协调一致。(一)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条款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通过不断的发展,在2023年8月通过并于2023年9月施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它是环境保护法“防止为主”的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环境立法借鉴和吸取西方国家环境管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物。相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条款已显陈旧、滞后。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环境保护法》第12条和第13条,有三点明显局限性:一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单一。第13条只规定对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把破坏环境的建设项目排除在外,同时环境影响评价也只是针对建设项目。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的规划环评只字未提;二是忽略对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后评价。第13条规定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只包含了预测性评价内容和防治措施,而《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还规定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行后进行跟踪监测;三是公众参与的规定缺失。《环境保护法》全篇中对公众参与未有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当然就得不到体现。而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得一项重要内容,虽有不完善之处,但较之《环境保护法》是有进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无疑要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作出总结与提高,囿于其基本法的地位,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侧重于基本性规定即可。一方面,扩大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范围,增长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性规定。具体的评价内容、工作程序、文献审批等可以《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依据。只要对环境可以产生或也许产生影响的规划和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中就包含了涉及到生态保护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这一点不容忽视。更值得一提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评价对象也不尽全面,特别是对法规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没有作出规定,成为该法的一大硬伤。此外,虽然规定了规划环评,但有一部分规划如国务院的规划,市级、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未被囊括,尚有部分规划的环境评价从其编制和审批来看,也有事实上被轻视的也许。[3]为了真正贯彻可连续发展战略,战略环评必须得以重视。它除了涉及规划环评,还涉及法规和政策环评。但是,开展战略环评的难度也不小。缺少系统的战略环评理论和技术方法,部门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等。因此,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能否全面引入战略环评将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增长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行后也许对环境导致的影响进行跟踪监测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不仅包含评价的结论、防止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后续的跟踪监测同样重要。这样的规定使得环境影响评价条款更完满,也能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遥相呼应。最后,对于公共参与,应当放在《环境保护法》总则中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使其能贯穿到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这也是环境保护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对限期治理制度的完善限期治理制度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在环境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除了《环境保护法》对限期治理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外,《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单行法都有相关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法》第18条、第29条、第39条规定,限期治理针对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是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设施;限期治理的决定权由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行使;对逾期未完毕治理任务的企、事业单位,除了加收超标排污费外,还可以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关闭。总结其特点,应从以下方面改善:第一,扩大限期治理的范围。从《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两类限期治理的范围来看,没有涉及污染物排放超过标准的情形。而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中都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作了规定。《环境保护法》应当作出同样的规定,从而强化国家的环境监督管理。第二,将行为违法性作为限期治理的构成要件。《环境保护法》中不管是否污染严重,还是超标排污,都没有将它们定性为违法行为,限期治理也只是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而《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早已拟定超标排污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其中规定的限期治理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具有法律制裁性。因此,《环境保护法》中应当将违法性作为限期治理的要件,这样有助于强化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责任,提高污染防治的效果。第三,将限期治理的决定权按辖区下放到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法》将限期治理的拟定权授予给对被治理单位有直接管辖权的人民政府行使,而环保行主管部门只有很少范围的限期治理建议权和较低层次的决定权。这突出表现了“命令-控制”型环境管理模式的特点,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易助长“地方保护主义”之风,也不利于该项制度经常全面地实行。由环保主管部门行使限期治理的决定权则有助于权责分明,提高行政效率,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制度发展趋势的需要。第四,增长对环境破坏进行限期治理的规定。《环境保护法》中的限期治理重点是针对环境污染行为。而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的限期治理鲜有规定。限期治理作为恢复、补救措施同样合用于严重的环境破坏性为。例如,开发运用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导致严重破坏的,环保部门也应对负责人作出限期治理的决定。(三)对排污收费制度的修改建议排污收费制度是实行环境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它源于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通过20数年的发展,一些单行法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2023年修改制定的《排污费征收合用管理条例》已突破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重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将超标排污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环境保护法》第28条和第37条的规定表白超标排污行为并非违法行为,超标排污的只需交纳超标排污费。而《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早已将超标排污修订为一种违法行为,即“排污收费,超标处罚”。同时,依照《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行条例》的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即是违法,应给予行政处罚。所以,《环境保护法》应尽早拟定“排污收费,超标处罚”制度,将其推广到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领域。2、修改按单一的浓度收费为对不超标排污的按排放总量计征排污费;转向按浓度和总量收费。《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排污收费制度是建立在对污染物实行浓度控制的基础上的,未考虑区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不利于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都明确规定了在特定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排污费征收合用管理条例》的规定也实现了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的转变。实践中也已经采用了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的模式。这种转变要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中反映出来。(四)明确清洁生产制度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用改善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运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运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4]其实质是贯彻污染防止原则。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技术的采用和废弃物的回收运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真正从源头上防止、减少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运用。《环境保护法》第25条是对清洁生产的规定,但仅仅是作为公司所应承担的义务,没有规定义务违反后所应承担的责任,对于政府在清洁生产方面的责任也未有提及。2023年实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我国的清洁生产制度较具体地作了规定,比较丰富和完善了清洁生产制度,但很多地方存在局限性,例如,着重于对工业生产领域的清洁生产的推广和实行,对公民个人在生活领域如何消费产品的问题没有涉及;同样,对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的规定局限性。因此,在可连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引领下,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环境保护法》有必要对清洁生产制度作出较为具体的规定,在《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础上,将相关规定的原则性与全面性体现出来,如明确清洁生产制度的主体、实行、责任等。(五)增长许可证制度的规定许可证制度是指环境法所确认的,对从事也许导致环境不良影响活动的开发、建设或经营者,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才干从事该项活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5]实行许可证制度意义重大。它是加强对排污者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环境管理战略思想三个转变的具体手段。我国许可证制度广泛地被运用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大气、水、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方面,对矿产、森林、渔业、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开发运用方面,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等。相关的单行法、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等为许可证的实行也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却没有规定。即使该法的内容偏重污染防治方面,也未对排污许可制度有所涉及。在理论和实务界探讨最热烈的也是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因此,在《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过程中,要将许可证制度作为基本法律制度规定下来。特别是对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污染防治一章中,更应予以明确。排污许可证制度具有明显和丰富的功能多样性、灵活机动性,合用于污染防治管理的全过程,是环境监督管理中普遍采行和优先合用的重要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集中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排放上,环境噪声污染没有在单行法中作出规定,对占海洋污染绝大部分的陆源污染物排放没有设立许可证制度;并且各项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法律依据不同,设定主体不明,层级混乱,程序也不健全。[6]如《水污染防治法》中未规定水污染物的排放许可,而《水污染防治法实行细则》、《水污染物排放学许可证暂行办法》、《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相对完整作了规定。《办法》自行设定行政许可权,违反了《行政许可法》有关行政许可设定权的规定。对此,在《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中确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统一规范,将对散落于各单行法、地方性法规或规章、规范性文献的规定产生指导性意义,也易于对该制度进行梳理、整合与拓展。(六)增长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和排污费制度是征收环境保护费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污染者付费,运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的反映,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理制度之一。而《环境保护法》因侧重于污染防治领域,仅规定了排污收费制度,其第19条规定:”开发运用自然资源,必须采用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太过原则、模糊,对于采用何种措施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没有具体规定。而实行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可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运用和连续发展,也为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和治理提供资金保障,凸显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我国除了《森林法》规定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和对占用林地单位开征森林植被恢复费、《草原法》中规定的草原植被恢复之外,在生态环境补偿费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建议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中增长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对征收的对象、范围、标准等基本内容作出说明。四、结语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是相对动态发展着的,作为《环境保护法》的支撑,在经历社会一系列变迁之后,理应作出适时调整。而《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是个很好的契机。正是此时,要抓住时代的脉络,贯彻新思想、新理念,以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为基石,完善作为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期待这次的修改能为环境保护法律事业的欣欣向荣推波助澜。【注释】[1]周珂著:《环境法》,中国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2页。[2]李启家:《中国环境立法评估:可连续发展与创新》,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年第3期。[3]李淑文:《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思考》,载《求索》2023年第1期。[4]吕忠梅著:《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第249页。[5]周珂著:《环境法》,中国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77页。[6]李启家、蔡文灿:《论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整合与拓展》,载《环境资源法论丛》第6卷。探讨知识产权保护若干法律合用问题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法院审理了大量商业广告侵犯摄影作品著作权的案件。司法实践中,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存在广泛争论,在解决方法和裁判结果上也有所不同。试图对实践中几个争议较大的法律合用问题加以梳理,并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关键词:摄影作品;著作权;归责原则;共同侵权1归责原则近年来,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理论界有采用无过错原则的倾向,以区别于一般民事侵权。其法律依据是TRIPS第45条第2款的规定:“在适当场合,即使侵权人不知,或无充足理由应知自己从事之活动系侵权,成员国仍可以授权司法当局责令其返还所得利润或令其支付法定补偿额,或两者并处”。在广告侵犯摄影作品著作权案件中,采用何种归责原则,对于认定被控侵权人是否构成侵权,及其承担责任的方式均故意义。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侵权人,无论其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均须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等方式的民事责任,这一点已无太大的疑议。但是对于是否以过错作为承担损害补偿责任的前提,仍存争议。TRIPS第45条第2款也只是规定“在适当场合”无过错的侵权人才承担补偿责任。对此,在我国的学理上和司法实践中,一般仍主张采用《民法通则》规定的过错原则。2各广告主体责任分析2.1广告主的责任在广告主自行设计、制作广告,直接交由媒体发布,或者提供广告创意或重要设计元素(如图片、“菲林片”等),再交由广告商进行制作后发布的情况下,该广告主就是广告制作者(或其中之一),应当认定其实行了未经授权使用别人作品的违法行为。同时,应当合用过错推定原则,推定广告主具有过错,判令其承担涉及补偿责任在内的侵权责任。在广告主自身就是广告制作者的情况下,对于侵权行为和过错的鉴定较为容易,但在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广告主把广告的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等活动以签订协议的方式,交由专业经营广告业务的广告商经营,并向后者支付报酬。假如侵权作品的创意和重要设计元素不是广告主提供的,而是广告商自行采集使用的,那么侵权广告的制作者就不是广告主,而是广告商。因此,应当认定该广告主没有实行未经授权使用别人作品的行为。即使广告主没有实行未经授权使用别人作品的行为,仍有也许以不作为的方式侵权。即,假如广告主对侵权广告有审查义务而未履行,仍可认为其实行了侵权行为。这样一来,广告主是否对涉及宣传自身形象的广告作品负有审查的义务,就成了鉴定其是否以不作为形式实行了侵权行为的关键。根据侵权行为法理论,行为人“作为”的义务有三种来源,一是法律规定;二是协议约定;三是基于防范危险的原则而发生的“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等。在此类案件中,原、被告之间一般不存在后两种关系。那么,判断广告主是否违反了“作为”的义务,只需考察法律是否对“审查义务”有无明确的规定。根据民法原理,违法行为不合用代理。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侵权行为为违法行为,不发生意思表达发生效力之问题,无合用代理规定之余地。故代理人所为侵权行为之法律上效果,非得依代理之法则解为对于本人发生效力”。基此,即使广告主与广告制作者之间成立代理关系,对于代理人广告制作者所为的侵权行为,作为本人的广告主没有过错,也无需承担责任。根据侵权行为法原理,“定作人对于承揽人之侵权行为,原则不负责任”,但应“就承揽人因执行定作人有过失之承揽事项,因承揽人之过失所加于别人之损害,负特殊侵权行为之代理责任”。只有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的,对承揽人在完毕工作过程中给第三人导致的损失,才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假如广告主选任的广告商具有合法的资质,广告创意和重要创作元素也非广告主所提供,则应当认定广告主在定作、指示、或选任方面没有过失。综上,广告主在既未实行侵犯别人著作权的违法行为,又无主观过错的情况下,不应承担任何形式(涉及“停止侵害”)的侵权责任。必须说明的是,通过本次诉讼,广告主即应“明知”涉案广告是侵权作品,假如再次使用,则系具有明显过错,并实行侵权行为。因此,“有侵害之虞者,得请求防止其侵害”,在本次诉讼的判决书中可以判令广告主自判决生效之曰起,严禁使用涉案摄影作品和侵权广告作品。2.2广告经营者的责任《广告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此类案件中,专业的广告商一般充当四种角色:一是当广告主自行制作广告时,负责与媒体(广告发布者)联系,为广告主代理发布广告;二是为广告主设计、制作广告;三是为从事前述第二类业务的广告商提供代理服务;四是从事广告的设计、制作和代理业务,为广告主实行“一条龙服务”。在实践中,广告经营者仅为广告主提供代理服务的情况最少,为其他广告商(广告设计、制作者)提供代理服务的次之,实行“一条龙服务”的最多。由于提供“一条龙服务”和为广告主设计、制作广告的广告经营者,既是侵权广告的设计、制作者,又是侵权作品的著作权人,作为广告行业的“业内人士”,其主观过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司法实践中判决这种广告经营者承担涉及补偿责任在内的侵权责任,几乎不存在争议。那么仅为广告主或者其他广告商提供代理服务的广告,经营者是否应对侵权广告承担责任呢?回答是肯定的。一方面,假如广告经营者“明知”广告主或者其他广告商提供的广告作品侵犯了别人著作权,仍然为其提供代理服务,则应依《民法通则》第67条关于“代理人知道被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的规定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广告经营者作为广告行业的“业内人士”,是专门经营广告业务的公司,具有“因从事一定营业或职业而承担防范危险的义务”,属于前述“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所以即使不构成“明知”,广告经营者也也许因对广告作品负有审查的“作为”义务,而须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2.3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广告法》第2条规定,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对于广告发布者否应对侵权广告承担责任的问题,分歧是明显的。《世界版权公约》第6条规定:“本公约所用'出版'一词,系指以有形形式复制,并向公众发行的可以阅读或可看到的作品复制品”;《著作权法》第57条规定:“本法第二条所称的出版,指作品的复制、发行”。由以上规定不难看出,在报纸之类的媒体上刊登广告作品,属于出版行为,其行为人公告发布者即为广告作品的出版者。《广告法》第27条关于广告发布者对广告作品审查义务的规定,事实上是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为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设定了审查广告内容是否虚假的义务,并不牵涉侵害别人著作权问题。然而,无论行为人不履行哪部法律中规定的“作为”义务,都构成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规定了出版者的合理注意义务。该司法解释的规定,广告发布者对于广告作品是否侵犯别人著作权,未尽合理注意义务的,应当承担补偿责任;假如广告发布者主张自身没有过错,则应承担举证责任;即使广告发布者没有过错,也应承担停止侵权、返还其侵权所得利润的民事责任。因此,上述第二种意见根据《广告法》第27条否认广告发布者的合理注意义务,并据此判决其不承担补偿责任,是不对的的。但这种意见的合理之处在于注意到了广告发布的及时性。在报纸上发布广告,与发表文学艺术、学术作品等有所不同,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对于出版者合理注意义务的规定不能太高,只要对广告经营者进行过询问、提醒即可。现在有的报社在接受广告发布业务时,一方面告知广告经营者广告内容必须合法,不得侵犯别人的合法权利,然后双方签订协议,约定由后者对广告内容不发生侵权提供担保。广告发布者假如有证据证明已经可以做到了这些,应当认为其履行了司法解释规定的合理注意义务,据此应能免去补偿责任。此外,司法解释规定,出版者尽了合理注意义务,著作权人也无证据证明出版者应当知道其出版涉及侵权的,出版者承担停止侵权、返还其侵权所得利润的民事责任。但是报纸广告侵犯著作权案件有其特殊性,即侵权行为不具有连续性,侵权广告随报纸按日期分次刊登,一般不再版。即使是接连刊登,也是若干个侵权行为的集合,并非一个侵权行为的延续。换言之,假如在诉讼时侵权行为已经停止了,就不宜判决出版者承担“停止侵害”责任。3诸侵权人是否构成共同侵权《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导致别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但对于何种情形才构成共同侵权,并无明确的规定。由于法律规范具体内容的缺陷以及我国共同侵权理论的缺失,加之知识产权案件的特殊性,司法实践在法律合用上存在差异。在侵权行为法上,对鉴定共同侵权的标准存在“主观说”与“客观说”的争议。“主观说”认为诸侵权人间须故意思联络及行为分担;“客观说”认为只要诸侵权人的行为客观上发生同一结果,即应成立共同侵权行为,其主观上有无意思联络,在所不问。3.1根据共同过错鉴定共同侵权对共同侵权行为中“共同”的含义,我国的学理和司法实践普遍采纳或者认可“主观说”中的“共同过错说”。王利明专家认为,“共同侵权行为中的共同过错既涉及共同故意也涉及共同过失”。据此,应当承担补偿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假如具有主观上的共同过失,则构成共同侵权。在审理广告侵害摄影作品著作权案件的实践中,认定诸侵权人具有共同过失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如何界定“共同过失”的概念,只有学术观点,并无法律依据,使得认定具有过失容易,认定共同过失困难。在传统民法理论和德、日等国的立法上,共同过错仅意味着意思联络,但在目前我国内地主流学术观点和司法实践普遍倾向于共同过错涉及共同过失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这些学术观点界定何为共同过失。王利明专家认为:“所谓共同过失,应当是指各个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已经预见或者应当预见。……他们都结识到某种损害后果会发生,但是由于懈怠、疏忽等因素而从事了该行为,并导致了同一损害后果”。基此,只要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过失,且其行为导致了对权利人的同一损害后果,就应认定他们具有共同过失。无论是自行设计广告作品的广告主,还是专业经营广告业务的广告商,作为广告作品的制作者,必须且有条件自行制作广告所需摄影、绘画等作品,或者向权利人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若未经许可使用别人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则在主观上应当是故意的。未经权利人许可向广告经营者提供别人享有著作权的图片资料的广告主,要么是抄袭,要么是放任,均属故意;广告经营者只有在广告创意或者图片资料由广告主提供,或者仅为别人提供代理服务时,才因不履行专业审查义务而属过失侵权:除非有证据证明属于故意,负有合理注意义务的广告发布者未尽“作为”义务,一般属于过失。王利明专家指出:“原则上,共同过错通常是指数个行为人的行为或者为共同故意,或者假如诸侵权人中有的是故意,有的是过失,那么也不宜认定他们具有共同过错”。因此,在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的故意、有的过失实行了侵权行为的情况下,不应认定其因具有共同过错而构成共同侵权。3.2不具有共同过错是否构成共同侵权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补偿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认可共同过错致人损害构成共同侵权的同时,釆用“客观说”,并发明了“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这一对概念。该解释第3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但其分别实行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因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简言之,诸侵权人的行为导致同一损害后果,属直接结合则构成共同侵权,属间接结合则不构成共同侵权。笔者认为,在审理广告侵害摄影作品著作权案件的实践中,不宜以“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的标准鉴定共同侵权。重要因素有二:第一,知识产权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于“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的区分与界定更加困难。比如我们所讨论的这类案件,侵害行为肯定不具有“时空同一性”,是否就可以断言侵害行为肯定不属于“直接结合”了呢?这在实践中不好把握;第二,“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理论与“共同过失”理论相矛盾,不能同时并用。对于办案法官来讲,“共同过失”的概念就不易把握,很也许出现理解不一致的情况。就笔者对“共同过失”概念的理解,只要诸侵权人均具有过失,且其行为导致了对权利人的同一损害后果,就应认定他们具有共同过失。这样一来,就不存在“虽无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情况了。因此,解决此类案件,在诸当事人均实行了侵权行为但不具有共同过错的情况下,不宜认定共同侵权并判决其承担连带补偿责任。参考文献[1]梁彗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3,250-251.[2]转引自黄立.民法债编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390.有关知识产权法的价值透析摘要:知识产权法是法学的一个分支,知识产权法具有普通法律的共同价值,但由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殊性,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内涵又有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对价值和法律价值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一般法律所表现的价值,对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关键词:价值法律价值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一、价值的含义“价值”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从经济学理解,价值是商品固有的一种属性,它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指出,“假如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一属性。”作为哲学上的概念,“价值,就是在人的实践——结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客体的存在、性质及其运动是否与主体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可以将价值理解为客体对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是从哲学层面来理解的。价值是对主客体互相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人们认为,在一切主客体的对象中,主体是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尺度”来活动的,主体的活动同时把这两个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在主客体互相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价值具有个体、多维和时效等特点,这重要是由于主体尺度在实践和结识活动中的差异性引起的。二、法律价值的内涵和具体表现法律价值是价值的一种,法律价值的概念与哲学上关于价值的概念有关。法律价值同价值的概念同样,也体现了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法律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对于满足个人、群体、阶级、社会需要的积极意义。一种法律制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既取决于这种法律制度的性能,又取决于一定主体对这种法律制度的需要,取决于这种法律制度能否满足一定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限度。法律无论其内容或目的,都必须符合人的需要,这是法律价值概念存在的基础。法律价值是通过主体的结识、评价和法律实践促使法律适应、满足和服务于主体的内在尺度而形成的法律对主体的从属关系。法律价值具有两个特性,即客观性和主体性。法律价值的客观性是指法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不管主体结识到没有,都是客观存在的。法律价值的主体性是指法的价值是在主体的意识中得到反映的,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评价是主观的。法律价值是相对于主体的需要而言的,主体需要的可变性,决定了法律价值的可变性。法或同一法律制度对不同的主体来说其价值是不同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的同一主体,其价值也是不同的。没有脱离具体历史条件下一定主体需要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法的价值。因此,探讨法律价值一般要从主体的需要入手,这种需要至少应当具有普遍意义,代表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般来说,人们都有对自由、秩序、正义、效率的需求,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法在不同的意义上,都对满足这些需要有积极意义。目前理论界对法律价值的具体内容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法律价值重要涉及秩序、公平、个人自由、实用性、效益性等。有的学者认为法律价值即法律所追求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目的是非常多的,如安全、和平、秩序、自由、平等、文明、公共福利和正义等。张文显先生则认为法律价值重要体现为秩序、自由、效率和正义,但这也并不是法律价值的所有。总体而言,关于法律价值的内容虽然法学家们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正义、公平、自由、安全、秩序、效益等被法学家认为是法律的基本价值。三、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知识产权法具有法的一般价值,但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独特性,以及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特殊性,决定了知识产权法律价值取向的特殊性。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1.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法律虽然是可以承载多种价值的规范综合体,然而其最本质的价值是“自由”——“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从哲学上而言,自由是指在没有外在强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能力。法律价值上所言的“自由”,即意味着法以确认、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可以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自由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人类活动的基本目的之一,便是为了满足自由需要、实现自由欲望、达成自由目的。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充足而全面的自由。体现在法律上,法律必须确认、尊重、维护人的自由权利,以主体的自由行动作为连结主体之间关系的纽带。就法的本质而言,法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的。法典是用来保卫、维护人民自由的,而不是用来限制、践踏人们自由的,假如法律限制了自由,也就是对人性的践踏。知识产权法同样包含了自由价值。自由总是和权利相联系的,知识产权法确认了著作权人、专利权人、注册商标所有人、商业秘密拥有人等享有的多项权利,权利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法定权利自由行使。如作品创作完毕后,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署名和发表;商标设计完毕后,商标所有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注册、何时注册、何地注册;发明发明完毕后,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申请专利、申请何种专利、在哪些国家申请专利;商业秘密拥有者有权自由决定将其技术秘密或经营秘密公开与否。知识产权法对创新成果进行保护,一旦成果完毕人依照法定程序登记、注册、审批后,成果完毕人就会获得法定权利,这些权利保障了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自由行使和处分。但相对于其他财产法而言,自由价值在知识产权法中的地位相称较低。由于衡平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的冲突,在充足保护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知识产权法对权利人的自由进行了某些必要的限制。如,在著作权法领域,各国都规定了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制度等;在专利法领域,除了规定专利的保护期外,许多国家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规定了专利权人积极实行专利的义务等;在商标法领域,很多国家法律规定了商标权人使用商标的义务,否则也许被视为对商标权的抛弃。总之,自由是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目的之一,但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自由受到了更多的限制。2.秩序——和谐法学上所言的秩序,重要是指社会秩序。它是指人的社会活动、行为具有一致性、连续性、拟定性。人天然具有对秩序的需要,由不同的人所组成的社会要得以维系其存在和发展,就必须确立基本的秩序形式。法律在促成人类秩序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法律都要追求并保持一定社会的有序状态。可以这样说,法律总是为一定秩序服务的,在秩序问题上主线不存在法律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题,所存在的问题仅是法律服务于谁的秩序和如何的秩序问题。在全球化与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社会冲突扩大化、法律和经济全球化、科技与文化多元化、环境问题复杂化等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主题和最强音,与此相应,和谐也就成为法的价值追求。知识产权法在很大限度上维护了和谐的社会秩序。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是确认、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涉及智力成果发明者、传播者、使用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涉及本国智力发明者与外国智力发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不同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利益关系,也涉及人与文化自然的共生关系。对这些社会关系的协调决定了知识产权法必须以和谐为其价值目的,即知识产权法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智力发明者的权利,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有效配置智力资源,还要保证人与文化自然的和谐共生状态。知识产权法在保证知识产权人基本权利的基础之上,通过在时间、效力、使用等方面的限制,使公众自由接近信息的机会不受影响。这种限制不仅提供了利益主体间得以互动和互换的规则,对智力活动构成了有效的激励,并且达成了利益主体之间的宽容和妥协,从而形成了不同利益主体可预期的行为规则和规范,使利益矛盾和冲突对社会秩序混乱的威胁限度大大减少,由此获得了一个稳定与和谐的秩序。3.公平公平价值是知识产权法的基本价值之一。公平与正义、公正、公道等词虽不同,但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抱负状态。公平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中,是在涉及利害关系的场合,规定平等地对待别人的观念形态。由于科技的发展,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日益突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进而表现为知识产权和人才的竞争,知识的重要性被人们普遍认可。新知识的发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产生融入了发明人艰辛的劳动,花费了发明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说发明性成果也是人类劳动结晶,知识产权具有内在的价值属性。例如,商标的产生凝聚了设计人的心血,商标所有人也要投入商标设计费、注册费、维护费、广告费等,这一切费用和脑力消耗都通过商标所附着的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发明发明的完毕更是不易,发明发明人投入研究而购买仪器、设备、原材料等的费用不菲,有的发明发明需要成百上千的科技工作者协同劳动,成果完毕人理应享有对其脑力劳动产品的所有权。进行发明是要付出代价的,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是瞬间的事情,假如不对知识产权加以特殊保护,别人可以随意复制、模仿、使用发明人的劳动成果,在与发明人进行市场竞争中别人明显会取得竞争优势。发明人为完毕成果进行了先期成本投入,别人对成果基本是不劳而获,这就决定了发明人与别人竞争条件的不对等,这种状况的出现显然对发明人是不公平的,最终会抹杀整个社会对发明发明的积极性,进而阻碍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知识的传播。正是由于为了衡平成果完毕人的利益,保护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各国才纷纷确立了知识产权制度。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追求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对知识的渴望是人类的一种需求,假如过度保护知识产权,这必然会限制人类追求知识的自由,也不利于人类进步和知识的传播,并且对知识的独占达成一定规模就形成了对知识的垄断,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是对别人的不公平,所以知识产权法对权利往往加以限制,知识产权法的一系列制度设计都充足体现了公平、正义。4.效益——激励创新效益是指作为一定效果的利益。法对主体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可以给主体带来一定的效益,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利益。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前提,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发掘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鼓励创新符合人类的需要和利益,因此创新是法所追求的效益价值。在现有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最能有效保护创新成果、激励创新,它可以保证整个社会对创新的需要和利益,可见知识产权法是具有效益价值的。知识产权法中融入了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和思考,从法律价值的概念上来说,是对创新的保护,这一点也是知识产权法对人们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需求和满足,也是知识产权法所要体现的价值追求。创新是知识产权法的主导性价值。众所周知,知识及信息等知识产品作为重要的并且是直接的生产要素参与发明经济价值,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知识产权法所确立的知识产权制度相对于知识产品这一生产要素参与分派,以及对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反映和调整是最密切和及时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特殊的机制,在界定知识产权私有权属性的同时,又制定了公开制度、在先权利保护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设定合理地划分了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对促进和保障权利人个人的创新行为和对整个社会创新的连续性、合理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机制又融入在“发明——开发——扩散”的整个过程中,它整合和协调了个人的创新和社会的创新,它所追求的主导性价值就是创新。参考文献:[1]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99.[2]李顺德.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44-154.[3]孙国华.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82.[4]谢鹏程.法律价值概念的解释[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96,(1).[5]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1-3.[6]严存生.法律的价值[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51-152.[7]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0-22.[9]张德芬.知识产权法之和谐价值的合法性及其实现[J].武汉:法学评论,2023,(4).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的几个问题摘要:本文在阐述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重要问题、研究内容及法律制度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推动可连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足结识在新形势下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同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知识产权涉及: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商业秘密、制止不合法竞争、原产地名称、植物新品种以及其它智慧成果等。一、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的背景分析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当前,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现在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相应的一个概念。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形态长期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重要特性。而知识经济则是以当代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为主导作用的经济形态,它以电子、通讯、计算机等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对世界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使人类社会处在经济大转变阶段。知识经济不仅是20世纪留下的辉煌,并且它还将成为主导21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支柱产业。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文化以其特有的作用影响着知识产权事务。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使知识的创新、传播和扩散日趋无纸化、无国界、高速度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已完全与一国的法律体系、科技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日益显示出保护范围扩大化,保护标准国际化,保护水准高度化。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协调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本世纪70年代缔结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94年世贸组织缔结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把知识产权列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得到历史性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国际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势地位,陆续采用了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发明、管理、运用和保护的重大举措。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态势重要表现为:知识产权正成为各国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趋势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家之间进行科技、经济、贸易和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加强了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保护水平和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正成为各国公司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申请或注册数量快速增长,掌握和控制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中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新世纪之初,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形成,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几近白热化的科技竞争如此剧烈,使得人们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时代,我国的知识产权领域也容不得丝毫乐观。我国已经加入WTO,科技、经济的竞争舞台也将更为广阔、更为剧烈。如何因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实力,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问题。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重要问题(一)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不利于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应当是互相促进的。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科研导向是荣誉和地位的导向,为什么说荣誉和地位导向呢?大家都很清楚,从国家拿来经费搞研究,发表论文,可以提高待遇,分房子,升专家、博导、院士,但是否有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是否有转化的价值或也许,成果含金量如何,并没有人去评价,没有人关心,也没有制度去考核。由于这样的导向使研究人员的科研观念形成狭隘地“以人为本”,不考虑科研对国家的经济奉献,而是以论文的数量或者是所谓的质量为重要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和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否和研究者本人及单位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不也许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最近科研观念有所转变,但是离我们规定的主线转变还相差很远。(二)计划经济的拨款模式从主线上制约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加强。科研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加强形成了严重的制约。目前,各种科研经费仍采用计划经济的政府拨款模式,各种“计划、工程”名目繁多,官员追求政绩,科研人员追求知名度,忘掉了科研的主线目的,不追求实际的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没有实行真正的科研基金制,导致科研资源分派形式上的合理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合理。假如不从主线上改变科研管理体制,使科技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们的知识产权工作是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加强的。所以科技体制改革要尽快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样才干真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三)在管理体制上,各个环节脱节。科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学校排名靠前吗?我们应当从最主线的层面上来考虑一下科研是为了什么。学校、研究机构假如规定考核专利指标,研究人员立即就会给你申请专利,到底能不能转化、专利申请的质量如何等则考虑的比较少。在管理体制方面,各个环节脱节。科研在立项前缺少知识产权研究分析,重申请,轻转化,授权后如何管理没有规章制度。目前甚至申请费、维护费都由课题组来出,这是很不合适的。属于学校、研究机构的职务发明,学校、研究机构是专利的权利所有人,让课题组以科研经费的形式来出申请费、维持费是不合适的。(四)知识产权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我们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但是有些专家的观点就是保护我自己,而不是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假如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方面一些专家区分不清楚或故意混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界线,把职务发明自己私自转化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在人员流动、教师兼职、对外合作、技术协议审查等方面,由于学校、研究机构人手不够或者是意识不强,存在着大量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五)缺少利益保障机制。没有利益的保障机制,对侵权行为听之任之,也是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力的因素之一。由于跟专家的利益不挂钩,即便发现侵权了也可以不去关心或者是给领导报告,不积极收集证据,纠正侵权行为。仅仅靠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几个人是忙但是来的。三、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研究的内容(一)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的范围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涌现,如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计算机软件、半导体芯片、卫星传播、国际互联网上信息、网络域名等高新技术接连出现,这些技术领域都对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些技术应不应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应以何种方式保护?这些都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特别是有些技术如生物技术中的动物复制技术(即“克隆”)自身在伦理道德上尚有争议,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更为复杂一些。并且,知识经济中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且不少技术如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技术往往结合在一起,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这些问题无疑重要涉及到专利法的问题,同时也会涉及到版权法问题,还会涉及到商标法上的问题,如网络域名注册就存在与现行商标权的冲突和协调问题。(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的期限问题。这重要是由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知识的快速更新的特点导致的。知识经济不仅带来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大、知识传播的明显加快,并且也带来知识更新的愈益加速。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有人测算,技术每年的淘汰率是20%,这意味着技术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5年。英特尔公司的创始者戈登·莫尔在1965年就提出一条所谓的莫尔法则,即每18个月微解决机的能力翻一番,而其价格却不变,这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这样,现行的知识产权法规定的有关专利权、版权等的保护期限就有重新考虑的必要,至少要考虑不同行业的不同情况。这既有在技术更新加快情况下过长保护的不必要的问题,也有防止对技术的过度垄断而阻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的力度问题。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知识产权机制的核心问题。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高新技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在为社会发明财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以被一些人运用来从事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并且,高新技术的运用还使得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成本极低,又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利润相称丰厚,这对一些人产生了诱惑作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侵犯知识产权的活动日益呈现出智能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事实上,即使在那些保护知识产权最有力的国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是无孔不入的,使权利人的利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一个很急切的课题。这既有法律制度自身的问题,也有实行操作中的问题。四、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法律制度的合理完善知识产权机制有效发挥是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作用的重要前提。其中,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自身是否完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首要的因素,由于知识产权机制就是通过相应的法律规定及其实行来发挥作用的。为了有效地发挥知识产权机制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注意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以及时与合理的完善。为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规定,我国在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情况下,又在酝酿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如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并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新的法律、法规。从知识产权机制自身的特点及其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我国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过程中,不仅应当注意及时的问题,并且还应当注意合理与适度的问题,特别需要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第一,鼓励知识的生产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运用的关系。知识经济既规定知识的大量生产,又规定知识的快速传播与广泛应用。知识产权的调节机制正是规定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兼顾。知识产权法通过授予和保护知识生产者的独占权来鼓励知识的生产,这是其基本的功能和宗旨,也是作为知识产权基本机制的激励机制的表现。但是,若这种独占权的授予和保护失度又也许妨碍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因此,鼓励知识生产和促进知识传播与应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应当从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规定出发,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使知识产权的各机制之间保持内在的协调,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在新的科技领域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时,对某项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及其有效期限的设定等必须合理兼顾这两方面的关系。第二,遵循国际规范与适当保护本国利益之间的关系。科技和经济的一体化是与其全球化相伴而生的,这规定法律特别是与科技、经济联系非常密切的知识产权法应当尽也许地向国际通行做法靠拢,以利于知识产品在国际范围内的有效流转。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也是其从发达国家引进高新技术,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法律环境。但是,国际通行做法不等于某个大国的做法,而应重要依据有关国际公约等国际规范。并且,目前的知识产权国际规范是在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形成的,过多地考虑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而较少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的科技和经济状况。可以说,现有的知识产权国际规范是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部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各国民事法律的立法重点。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在扩大,保护水平和执法力度在加大。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再一次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为重要议题。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之间进行科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五、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的展望(一)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的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掌握和控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中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美、日等发达国家制定和实行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举国机制,力图巩固和扩大其知识产权优势,振兴本国经济、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知识产权成为产业高生产力、产品高附加值和公司取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和基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促进自主创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互相补充,总体上对我国经济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和健康可连续发展十分有利。同时,国家之间科技经济水平不同,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上的优势将长期存在,知识产权不平衡状况加剧,知识产权竞争更加剧烈,以知识产权作为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因而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推动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角度,从推动可连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足结识在新形势下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性,使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动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事业推向前进。(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连续发展。保护知识产权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的连续发展。只有这样,在意识上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机制上有利益激励机制,有规范的科技管理制度,在组织上有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才干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连续发展对空白票据制度的探讨摘要:空白票据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发达而产生的,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而我国关于空白票据的法律规定过于简朴,又与国际惯例相脱离,有必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从空白票据的概念、构成要件、效力以及我国票据立法的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这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关键词:空白票据构成要件效力问题在票据产生之初,各国票据法都不认可空白票据。由于认可空白票据,是与票据记载的严格性以及票据的文义性、要式性相违反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的需要,在实践中,出票人常将其签发的欠缺部分必要记载事项的空白票据交付并授权收票人补记;另一方面从票据法的性质来讲属于商法的范畴,意思自治仍是其基本原则之一,假如出票人自愿将票据上的一些事项授权别人行使也不应加以太多的干涉。因此,各国的票据立法及其司法实践,为保证交易安全,促进票据流通,保障善意持票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和金融事业的发展,逐渐认可了欠缺票据上绝相应记载事项的票据的效力,即认可或明确规定了空白票据制度。一、空白票据的概念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英美法称之为未完毕票据,日本法称之为“白地手形”,指出票人在签发票据时故意识的对票据的法定必要记载事项不记载完全,而是授权持票人在出票后作补充记载,依照票据的记载事项发生法律效力的票据。[1]空白票据涉及预留收款人的空白票据、预留出票日的空白票据、预留票据到期日的空白票据、预留票据金额的空白票据等。二、空白票据的构成要件参照各国的票据立法规定,空白票据要发生法律效力,一般需要具有以下构成要件:(一)欠缺绝相应记载事项没有欠缺绝相应记载事项的票据是完全票据,不存在空白票据问题。空白票据之所以称为空白票据,其因素为出票人出票时绝相应记载的事项未记载完全。要构成空白票据,就必须有绝相应记载事项的欠缺,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欠缺不会影响票据的效力,即使没有进行记载或记载不完全,持票人仍可以行使票据权利,未记载的事项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来拟定。常见的空白票据欠缺事项涉及欠缺金额、签发日期或到期日、收款人名称、被背书人名称及被保证人名称等。(二)具有票据行为人的签章依据票据法基本原理,只有在票据上签章的行为人才承担相应的票据责任。空白票据事实上是持票人在取得票据后补填票据绝相应记载事项后,原已在票据上签章的人依填充的事项拟定票据义务的一类票据。票据假如没有行为人的签章则不能拟定权利义务主体,不能发生法律上的效力。[2]所以,空白票据的签发可以欠缺票据法上其它法定必要记载事项,但不能没有出票人的签章。空白票据所指的签章一般是指票据出票人的签章,但亦不排除承兑人、背书人以及保证人的签章。(三)空白票据行为人必须授予别人空白票据补充权所谓补充权,是指补充票据上欠缺的事项使之成为完全票据的权利。票据作为文义证券,规定出票人就票据权利义务内容形成较为完整的意思并经票据记载内容体现出来,假如出票人没有形成完整的意思,就不能产生票据的相应的效力。空白票据的补充记载权本应属于票据行为人,但为便于票据流通和票据权利的行使,票据行为人可以将该补充记载权事先授予后手持票人,只有出票人已形成意思并将其意思表达授权别人在票据上行使时,法律才尊重出票人的意思而认可其效力。假如出票人并未授权而是由于自身的过错使票据的绝相应记载事项欠缺,则构成不完全票据,而非空白票据。[3](四)空白票据行为人必须将空白票据交付于持票人和普通票据同样,空白票据是一种完全的有价证券,行使票据权利以持有票据为前提,所以,空白票据做成后必须通过交付,交付是一个必备要件,没有通过交付,不会产生票据效力。[4]三、空白票据的法律效力如何拟定空白票据的效力问题,是空白票据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票据法及国际票据公约普遍重视关于空白票据的效力问题。空白票据的效力一般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学术研究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合同:音乐作品线上播放权3篇
- 二零二四年度餐饮连锁经营与合作合同2篇
- 2024年度云计算服务采购与运维合同
- 2024年垃圾焚烧发电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四年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服务合同
- 2024年专业外墙涂料施工项目合作合同版
- 2024年印刷业标准保密协议模板
- 2024版劳动合同中的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3篇
- 小学生自我介绍竖版
- GB∕T 13610-202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气相色谱法
- 凸透镜成像规律 动画演示
- 单轨吊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 大气数据系统:绪论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79张)课件
-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课件(共20张PPT)
- 消防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进度网络图【建筑施工资料】
- 三菱变频器d700使用手册应用篇
- 康复治疗预防二次伤害预案
- 建筑公司分包单位考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