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引论》平时作业(1)简答题一、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四节中的“哲学的理论特性”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故意识到哲学是一种思想探索性活动,是哲学的理论特性;本题事实上是考核同学们对哲学的理论特性是什么以及对它的理解的掌握情况。只回答要点,不对要点进行说明。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性,一方面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此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自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二、宋明理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宋明理学”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对每个要点进行简要的说明。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宋明理学的重要特点有:(1)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三、为什么“‘是’是语言的逻辑界线”?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二节的“是与是者”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人们通过语言,通过逻辑进行思想,第一步就是要对面前的事物进行命名和分类。接着就是通过不同的名称对其所指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这恰恰就是逻辑的功能,也是逻辑的力量所在。这种功能对思想自身的重要作用,就是使思想在思想交流者那里变得清楚明白,互相之间容易理解和沟通。但无论是命名还是推理,直到语言中出现了系词“是”,事情才变得也许。这是由于,只有系词“是”才也许充当具有形式意义上的逻辑联结词,在平常语言中纯形式地使思想通过语言保持其同一性。这也就是说,“‘是’是思想和语言的逻辑界线。”辩析题一、哲学与科学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哲学与科学”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从历史发展上看,在古希腊,一般的或普遍的科学指的是哲学,特殊的或具体的科学才是今日人们习惯意义上理解的科学,或者严格地说,是指自然科学。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自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至于科学,则只能是以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为研究对象,是对现存事物的个别领域进行研究和结识的学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由于历史上存在的哲学和科学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两者之间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关联。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从哲学分割权利,再到两者分享权利。二是既有人坚持哲学高于科学,也有人坚持哲学从属于科学。二、宇宙论与本体论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中的“宇宙论”和“本体论”这两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宇宙论(Coslnology)原指这样一类互相关联的研究,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涉及整个世界。就其用途来说,宇宙论又可分为两类:属于哲学的和属于科学的。属于哲学的宇宙论又称“前本体论”,在古希腊即自然哲学,在中国古代则指“本根论”。本体论(Ontology)作为研究“一般存在者”(Being)的学问,经常被当作形而上学的同义语。根据对于什么是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本体论具有“是论”,“在论”、“道沦”三种不同形态。在理沦形态上,本体论是宇宙论的一种深化。三、有与无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二节中的“‘有’与‘无’的比较”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1)“有”与“无”的共同性(任何一组概念如要进行比较,必须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样才有比较的价值):“有”与“无”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其讨论应当说始于老子。(2)“有”与“无”的不同之处:中国道家和佛家所谓“有”固然一方面指的是事物的客观存在,但由于它并非“真有”,所以这种存在就不具有绝对性;所谓“无”固然一方面指的是客观事物的“缺失”和“缝隙”,但由于这种“缺失”和“缝隙”的重要性,所以也非“真无”。换句话说,在这里有和无恰恰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此即“有无相生”。有也不是真有,无也不是真无,而人只有既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无才干达成人生的圆满境界。分析题(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特别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只但是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干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由于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所有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中国哲学家冯友兰说:“宇宙间若没有鸟璃蜂蚁,但是是没有玛和蜂蚊.但宇宙间苦没有人,则宇宙间即没有解,没有觉,至少是没有较高限度的觉解。……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只是一个混沌。朱子引某人诗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此以孔子为人的代表,即所谓‘人之至者’。我们可以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1.根据上面两段话,谈谈思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究竟是什么?2.结合教材对哲学价值的描述,谈谈哲学是如何促进人的思想发展的?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五章第二节的“结果论中的功利主义”和“非结果论中的义务论”这两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没有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问题1:无论是帕斯卡还是冯友兰的话,都说明了,对一个人来说,如以物质性的存在(肉体)来和其他动物及自然界相比,他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只有人的思想才使人变得高贵起来。思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按照冯友兰的说法,就是人有“觉解”。这从人类发明的哲学这门富有思想探索性的学问上就能看得出来。问题2:哲学除了对科学具有上述促进作用外,对人类的思想文化也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平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以及对自由意识的促进,是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三个重要作用。哲学通过对人类思想的促进,同时也就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也提高了人类自身的尊严。平时作业(2)一、“在论”的意义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二节的“在论及其意义”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够全面。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从“在”的角度来研究“being”,就形成了本体论中的“在论”。“在论”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赋予本体论的新的形式。从“在”的角度来理解“存在”(Being),也就是主张“返回到事物自身”。而“返回事物自身”,也就是不再以“是者”还是“非是者”作为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标准,而是认为“在者”才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而“在者”事实上就是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但“在者之在”对于经验性知识的意义只是问题的次要方面,它的更大意义在于其精神性的或者价值性的作用。由“在论”来看,其作用事实上有两个:重新清理存在的地基,以“在者”超越“是者”,其具有经验性知识的范导和内在推动力量;重新强调精神价值和艺术的作用,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就是回归真理和心灵的精神家园。二、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一节的“传统结识论的概念基础”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只回答了其中一个问题。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所谓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就是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结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重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三、经验和理性在结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一节的“传统结识论的概念基础”这一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没有回答经验和理性的定义。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所谓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就是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结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按照经验论的观点,人的一切结识(知识)最初都来自经验,更确切地说是来源于人的感觉。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是来自人的感觉经验的。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重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按照唯理论的观点,结识中感觉经验因素的存在是不能否认的,但它同样认为,就根源和基础来看,结识应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依存于理性的,而不是后天的依存于感觉经验的。辨析题:一、必然真理与因果关系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必然真理”和“因果关系”这两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一般认为,必然真理之所以是必然真理,就在于它们是通过逻辑的或数学的方式而获得的。而通过逻辑的或数学的方式获得的真理,是在任何可以设想的情况下都成立的真理,否则它就是不也许的。按照大多数现代哲学家的观点,有关因果关系的陈述则是一种条件叙述。归根到底,它但是是描述一种已观测到的自然界规律性即“习惯”而已。因果关系不仅可以在逻辑上被证明是一种经验上的习惯,并且也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它的概念上的起源。所以,假如说必然真理是具有某种绝对普遍性的东西的话,那么,因果关系却并非如此,它通常是和人类的经验习惯联系在一起的。二、决定论与宿命论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中的“决定论”和“宿命论”这两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所谓决定论,意味着认可普遍的因果联系,认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免于被决定的。把决定论的观点推到极端,就成了宿命论。宿命论否认任何自由的存在,它把宇宙间发生的一切解释成某种神秘、迷信的力量预先决定的结果。三、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决定论”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的联系:决定论就其基本的倾向看,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的区别:所谓强决定论,就是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按照这种观点,决定论排除一切形式的自由。所谓弱决定论,则是认可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它是一些哲学家在不愿放弃实际的自由,但又无法理解完全缺少决定如何也许做到责任的需要与愿望的统一的情况下,尝试把实际的自由和责任与决定论统一起来的一种解释。假如说,强决定论在理论形态上与宿命论表现出一定限度的相似性,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话;那么,弱决定论则在此外一个方向上表现得十分接近非决定论,但也同样不能归结为非决定论。四、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三节中的“身心关系”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就“身心关系”而言,总是涉及到这么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物理的方面,或者叫“物理事件”,它表现为是一个空间上的和时间上的过程;另一个是心理的方面,或者叫“心理事件”,它表现为意识性的经验或体验。有公开的可观测性和没有公开的可观测性,是物理事件和心理事件之间的第一重要区别;心理事件之区别于物理事件的此外一个特点,是心理的东西不像物理的东西那样,能明确地测定它的空间位置。分析题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特别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字数规定在100字以上。存在与惊讶存在怎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世界存在着,山川鸟兽存在着,你和我存在着。存在似乎是明明白白的。世界万物存在着,这话在我们听来平淡无奇。然而,存在并非永远这样平淡无奇。一个饱受折磨万念俱灰的人,偶尔登上一座山丘,山川和蓝天在他眼前次第展开,他忽然为一件基本领实震惊:这世界存在着。世界原可以不存在的——但居然有一个世界存在着。“Tobeornottobe”【“存在还是不存在”】刹那间成为问题。哪个有灵性的孩子不曾有一次为这同一事实震惊并感到迷惑?原可以主线没有世界,原可以主线没有我这个人。而一个活生生的我居然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死的思想于是一道涌现。难道一颗活跃的心灵竟会忽然停止,再不清醒,再不面对这碧树白云?也许,父母朋友会记着我。但整个人类最后也要归于乌有。人们喜欢把希腊称作人类的童年。各个文明之始,当然都是童年。但相比之下,希腊人似乎更天真好奇,更富蓬勃的生机。居然有一个世界存在,居然有存在这问题,震惊着希腊人;使童稚的文明充满惶惑。惶惑不一定是多疑。希腊人并不怀疑存在是事实,是第一位的事实。但他们把事实感受变为问题,并投入他们的心智来接受问题的挑战。存在会变化吗?假如认可了变化,岂不就认可了消逝与虚无?在存在之外,尚有什么?可以说“(还)有(虚)无”吗?这是语言的矛盾还是事实的矛盾?有没有摆脱了无的有?有没有超过变化的存在?火?理念型相?能量?思想?神明?到底谁是永恒?总之,存在问题一方面是一个活生生的问题,这引起了希腊人的无限惊愕。在把握、进一步、了解这一惊愕的过程中,希腊人提出了对存在问题的原初解释。这些解释以种种方式得到重新解释并通过这种种变形至今支配着我们对存在问题的见解。——摘自陈嘉映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1.我们把古代人对宇宙起源的研究叫做“宇宙论”,它第一次系统地对自然或存在自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古希腊宇宙论和中国古代宇宙论对于存在的见解各有什么特点?2.教材把对存在的本质的研究(即“本体论”)归纳为三种基本形式:“是论”、“在论”和“道论”。从个人感受来说,你赞同其中的哪种形式?理由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宇宙论”和第三章第二节中的“本体论”这两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没有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问题1:古希腊宇宙论又称自然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思考有两条线索:一和多以及变和不变。中国古代的宇宙论又可叫做“本根论”,它有气论、太极阴阳论、五行论和缘起论等形态。区别:(1)中国古代的宇宙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变化”,而古希腊宇宙沦是明显存在一个“不变”的层面的;(2)中国古代的宇宙论是一种难得的无神论传统,但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缺失也在这里。正由于强调“一切皆变”,而不像古希腊宇宙论那样认可存在一个“不变”的层面,所以中国古代宇宙论也就始终缺少以追求普遍必然性为其天职的科学精神——这是这类宇宙论的最大缺陷。问题2:无论赞成哪一种,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题要点:(1)“是论”的优点是可以说明本体论在逻辑上的起源,也就是说,研究“是”的问题乃是研究本体论的、绕但是去的进路,但进一步到问题中去的好的进路并不等于问题自身。(2)“在论”作为本体论的一种,它的作用事实上有两个:一是重新清理存在的地基,以“在者”超越“是者”,这对于建立更加完整的经验性知识体系具有某种间接的范导作用;二是面对当前科技异化的严酷现实,重新强调精神价值和艺术的作用,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为心灵的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3)与这两种本体论形态不同,属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道论”并不认为存在优先于非存在,它认为存在是一种“惚恍”的存在,是“非有非无”的,是既“空”又“不真空”的,是一切皆变的。平时作业(3)简答题一、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检查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什么叫“已经检查过的生活”和“未经检查过的生活”?你批准他的这一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特别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的内容。2.常见错误: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不能灵活运用理论进行说明。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1)分析苏格拉底所说的这句话的含义:“已经检查过的生活”,是指已通过理性的批判和反思的,充满生命活力,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包含人的生存意义,人的生存的文化、思想、意识、价值等方面的质疑、批判与拷问,从哲学角度来进行追根究底的探索,对于平常信念基础的原则的假定,对于这些信念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分析和审定。已经通过检查的生活,也涉及对于科学的前提进行逻辑上和经验上的检查。例如:细胞生物学到分之生物学的发展过程,牛顿经典物理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人类对于微观世界(原子物理)宏观世界(宇宙)的结识过程等等。“未经检查过的生活”则与之相反,它是由未经批判审定的、僵化的、停滞的教条主义的生活,因而是没有思想价值和人的生存价值的生活。这句话表白了古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的一个转向,即由宇宙论转向了人生论。现在,人们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都追溯到苏格拉底。不错,苏格拉底以前的希腊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谟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他们重要还是探讨宇宙论问题。到了苏格拉底,他的确是自觉地把哲学对象限制在人生问题范围内的第一人。他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检查的生活是毫无价值”或“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主线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故意义的人生。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自身更重要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于思考、寻求和发明这种意义,假如要他们停止这种寻求,或者寻求而不可得,他们就活不下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克力同》)。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免他的罪时,他拒绝了。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涉及甚于爱生命。(2)谈谈自己的观点:我批准苏格拉底的这句话。对旧的思想观念、旧的思想模式,进行审判、批判,以新的思想模式取代旧的思想模式,以推动改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变革,体现了哲学思想探索性,哲学对自由意识的促进作用。但是,生活不经检查,则为空想。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空想,再有社会的实践,有也许成为事物发展的规律结识,否则,就是空想主义,毫无意义。哲学是用于指导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这是它的最大价值,真理和谬论只相差一步,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注意:同学们在谈自己观点时,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紧扣教材、并言之成理即可。二、抱负语言学派和平常语言学派有何异同?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中的“抱负语言学派”和“平常语言学派”这两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只回答其中一个问题。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同:都属于哲学的类型之一,是根据“语言批判”所选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进行划分的。异:(1)立场、观点不同:抱负语言学派强调,所谓语言分析实际就是逻辑分析。他们普遍认为,通过度析不难看出,平常语言是很不完善的。要彻底消除哲学研究的这个隐忧,就必须以现代逻辑为基础建立抱负的人工语言,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平常语言学派哲学家认为,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是社会现实生活所赋予的,这表白平常生活自身就蕴涵着真理。可见,平常语言应当受到重视,这是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意见的尊重。(2)方法不同:假如说抱负语言学派试图通过改造语言来实现其“语言批判”的任务的话,平常语言学派则是希望通过“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我们的平常语言”来达成“语言批判”的主线目的。三、试述儒家结识论的内容。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三节的“儒家结识论”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说明。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1)“自然之天”与“道德之天”:结识的对象与也许性。即儒家的结识对象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自然之天”,一是“道德之天”。(2)“自诚明”与“自明诚”:结识的方法与途径。前者主张从道德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知识,而后者主张一方面从知识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道德。就最后的结果来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此两者可以殊途而同归。(3)“德性之知”与“实践理性”:知识的性质与限度。即在结识活动中,儒家特别强调“德性之知”的作用。辩析题一、自诚明与自明诚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三节中的“儒家结识论”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这两种观点指的都是儒家哲学的结识论路线。“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在这里,所谓“诚”是指由尽性之学所得到的道德。所谓“明”是指由穷理之学所得到的知识。“自诚明”是说,一方面从道德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知识;“自明诚”是说,一方面从知识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道德。就最后的结果来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此两者可以殊途而同归。二、为道与为学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三节中的“‘为道’与‘为学’:两种不同的认知途径”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1)“为道”与“为学”的总体关系:老子将人的认知活动区分为两种:“为道”与“为学”。(2)“为道”与“为学”的区别:“为学”是指平常的认知方式,它的结识对象是现象界的一切事物。“为道”和“为学”不同,它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减少知识,即减少一切主观的认知成分和情感因素,使主体积极地融于宇宙之中,与大道化为一体。(3)“为道”与“为学”的联系:在两者的关系上,总的说来,老子是主张用“为道”的方式来指导“为学”;而“为学”的最终目的则是服务“为道”。三、是与应当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五章第一节中的“是与应当”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1)两者的共同点:“是”与“应当”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2)两者的区别:所谓“是”,是指人们事实上做了什么;所谓“应当”是指人们应当做什么。显然,在人们实际做什么和他们应当做什么之间,也是在“是”和“应当”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从这个描述性的“是”中,无论如何也推不出规范性的“应当”来。就此而言,在有关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问题的鉴定上,重要的就不是看人们实际做了些什么,而是看人们究竟应当做些什么。分析题失而复得的人在胡宁和塔帕尔肯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一次袭击后失踪了,据说是让印第安人给抢走的。他的父母四处寻找,结果仍徒劳无获。几年过去了,一位来自内地的军人说起了他见过的一个蓝眼睛的印地第安人。推测他很也许是那个消失的孩子。那对父母找到了那人(细节被省略了,而我不想凭空捏造),觉得还认得他。但那人通过荒漠和野蛮生活的熏陶,已经忘掉了家乡的语言。他顺从地又毫不在意地回到家里。他在家门口停住了脚(也许由于别人止住了脚步)。他看着门庭,仿佛认出了什么。忽然,他低下脑袋,大叫一声,冲进门庭,穿过两个天井,直奔厨房而去。他毫不踌躇地把手伸进一口发黑的大钟,掏出了自己小时候藏在那里的一把长柄小刀,两眼露出了兴奋的光芒。父母则由于找到了儿子而大哭了一场。也许紧接着这一记忆的是另一些记忆:年轻人无法忍受四堵墙壁,不久便回荒漠去了。我想知道的是在这一令人目眩的过去和现在交叉的节骨眼上,他究竟感觉到了什么。我想知道在这个儿子失而复得或彼此相认的一刹那,父母和家人(即使把他当作一个孩子或者一条狗)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选自《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1.结合这个故事,请你谈谈一个人的“自我”究竟具有什么特性?故事中的父母是如何确认那个失踪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的?2.请进一步结合这个故事,谈谈“自我”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人是否有其“同一性”?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三节的“自我论”这个知识点所包含的所有内容。2.常见错误:漏掉问题;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不能灵活运用理论分析材料。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问题1:(1)自我的特性: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我”的不变性;肉体的持存性;经验的实在性;“我”的私人性。(2)结合材料,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故事中的父母和失踪的儿子的相认通过。问题2:(1)自我的本质问题:按照教材的介绍,支持自我存在的理由可以归结如下:自我是自己与其他的人或物区别的基础;经验主体和意识所有者是作为经验的一个拟定的部分被包含在经验中的;我们能意识到一个连续存在的实体性的自我;经验和经验的主体、意识和意识的所有者是连成一体的。(2)结合这个故事说明。平时作业(4)简答题一、请说出三种在当代艺术哲学中最有影响的艺术定义,并简述其内涵。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三节中的“艺术定义”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够完整。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1)家庭相似论:是指艺术像一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相似之处,但它们并不共同享有某个可观测到的因而是无差别的特点,当然更不用说是起支配地位的特点了。(2)惯例论:是指某些东西所以被作为艺术品来看待,是由于它们在一整套惯例或称制度系统的联系中占据了一定位置的缘故。(3)意义形式论:是指一种把艺术判断看作是自足自律,不受平常情感影响,与一切伦理和社会方面的关切无关的,纯粹用于表达意义的形式性的东西的观点。二、请谈谈你对牟宗三的“三统说”的理解。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第二节中的“牟宗三先生的儒学‘三统说’”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没有一方面回答“三统”是什么和该学说的影响。。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所谓“三统”,即道统、学统和政统。从“三统”说的内涵来看,就是主张:一方面,要肯定儒学的道统,以接续民族文化生命之大本大源;另一方面,就是要把儒学的道德精神贯彻到外王事业上以开出“新外王”,即发展科学(学统)与民主(政统)。“三统”说是牟宗三针对中国儒学乃至所有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而提出的建设蓝图。三、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中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现代主义哲学”这两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主义哲学重要是作为所谓“现代性哲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肇始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所谓“现代性哲学”,普遍具有“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等特点。而这一切都是应当受到彻底质疑的。因此,后现代主义哲学,通常采用以“否认性、非中心、不拟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化等”为基本特性的后现代思维方式,坚决反对“现代性哲学”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道德抱负主义,反对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等等。辩析题一、表现与表达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二节中的“艺术表现”和“艺术表达”这两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1)“表现”与“表达”的联系——“表现”与“表达”是艺术哲学的重要概念。(2)“表现”与“表达”各自的定义——所谓“表现”,是指用一个东西来代表此外一个东西,而这种代表也得到了观者的认可。例如,一枚徽章代表着某个宫殿,但它却与它所代表的宫殿毫无相像之处。最广义的“表达”,与“表现”一词的意思重合。但艺术哲学所说的表达,是一种狭义上的表达。与它联系在一起的,是某种属人的特性,而“寓情”和“移情”是它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3)“表现”与“表达”的区别——在这两个定义中,前者同时包含了“寓情”和“移情”这两个特点,而后者则只强调“寓情”的作用。表达理论比之表现理论的优势之处,就是它看起来要比表现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二、家族相似论与惯例论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三节中的“艺术定义”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作答,因此,本题大多数同学回答都不完整,思绪也不够清楚。3.提醒答案或解题思绪、方法:(1)两者的联系:“家族相似论”和“惯例论”是两种典型的属于不可知论的艺术定义,它们都否认有统一的关于艺术作品的定义,而认为一件东西之所以被称作艺术作品,或者是由于它们具有某种家族相似性,或者是由于艺术家们的惯例所致。(2)两者的区别:“家族相似”指的是一个家族中的各个成员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相似之处,但他们决不会都在某一点上表现出完全相同。惯例论是迄今为止仍极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定义。其重要代表人物是当代美国美学家乔治·迪奇。他认为,某些东西之所以被作为艺术作品来看待,是由于它们在一整套惯例或称制度系统的联系中占据了一定位置的缘故。三、美与主观1.考核知识点:本题重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一节中的“主观与美”这个知识点。2.常见错误:由于本题在教材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西医外科学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财经大学《藏族文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青海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安徽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形式化方法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机能学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新华学院《工业机器人基础操作与编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及环境设计方法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西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陆上风电场设备选型技术导则
- 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
- 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完美版)课件
- 汽车维修行业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 济南大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 202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教育机构日常运营与管理指南
- 2024年浙江省能源集团应届生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2024年第1次变更通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