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1)》期末复习(一)大家好!欢迎参与今天的辅导与答疑活动。今天是关于课程重难点问题的辅导与答疑。欢迎提问!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刑法的性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所谓刑法的阶级性质就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刑法和其他法律同样,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应运而生。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刑法的阶级本质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所谓刑法的法律性质就是指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性。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比较起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只要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刑法就规定对这种行为予以一定的刑罚处罚,从而使这种社会关系进入刑法调整范围。在这个意义上,刑法可以说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任何法律都具有强制性,任何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干预。但是,所有这些强制,都不及刑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制裁即合用刑罚严厉。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并且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什么是刑法的解释?它的种类有哪些?刑法的解释就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刑法的解释,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按照解释的效力加以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所谓立法解释,就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规范自身需要明确界线,或者为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出的有关刑事司法解释的原则性分歧而进行的解释。所谓司法解释,就是指由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的问题所作的解释。所谓学理解释,就是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如刑法教科书、专著、论文、案例分析中对刑法规范的含义所作的解释。(2)按照解释的方法加以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所谓文理解释,就是指对法律条文的字义,涉及单词、概念、术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所谓论理解释,就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论理解释又分为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限制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规定是什么?所谓罪刑法定原则,就是指行为之定罪处刑(行为之处罚),以行为时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规定是:(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楚,意思确切,不得模糊其词或模棱两可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规定是什么?所谓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合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规定是: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不管其社会地位、家庭出身、民族、宗教、信仰、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干、业绩如何,都应当一律平等地合用刑法,在定罪量刑时一视同仁,依法惩处,而不应有所区别;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不得由于被害人身份、地位、民族、宗教、信仰、政治面貌、财产状况等情况的不同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法合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规定是什么?所谓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就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规定,涉及了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规定是:刑事立法要依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设立体现区别对待的刑罚制度和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具体体现为:(1)刑法确立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2)刑法规定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与刑罚制度。(3)刑法分则设立轻重不同的不同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规定是:(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3)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用的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的刑事管辖权体制。具体体现为:(1)依照属地管辖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合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刑法属地管辖权的基本规定。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所有空间区域,涉及领陆、领水、领空。此外,我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或者我国的驻外使、领馆,均视为我国领域。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涉及三种情况: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境内;犯罪行为在我国领域内实行,但犯罪结果发生于国外;犯罪行为实行于国外,但犯罪结果发生于我国境内。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重要是指: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所有合用刑法典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刑法典施行后,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特别刑法、刑法修正案的规定与刑法典发生法规竞合或者冲突时,应合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予以解决。(2)依照属人管辖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合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合用本法”。即:只要是我国公民犯罪,就要受我国刑法管辖,只有当其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并且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其所犯之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可以不予追究。但是,假如是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在域外犯罪,则不管其所犯之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国司法机关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通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去或者减轻处罚”。(3)依照保护管辖原则,“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合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即:只要是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国刑法就有权管辖,但这种管辖权具有一定限制:一是所犯之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必须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是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刑罚处罚。(4)依照普遍管辖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合用本法”。即: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管犯罪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管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我国领域外,只要犯罪人处在我国领域之内,我国就应当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依照我国刑法对罪犯予以惩处。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所谓从旧兼从轻,就是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假如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合用当时的法律;假如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假如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合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典生效前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解决:(1)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典认为是犯罪的,合用当时的法律,即新刑法典没有溯及力。但是,行为连续或者继续到1997年10月1日以后的,对于10月1日以后构成犯罪的行为合用新刑法典追究刑事责任。(2)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典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拟定,就应当合用新刑法典,即新刑法典具有溯及力。(3)当时的法律和新刑法典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新刑法典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即新刑法典不具有溯及力。但是,假如新刑法典比当时的法律处刑较轻的,则合用新刑法典,即新刑法典具有溯及力。所谓“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假如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假如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合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4)假如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如何?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表现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在于: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一方面,作为犯罪概念基本属性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也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属性。另一方面,犯罪构成又是犯罪概念及其基本属性的具体化,犯罪构成通过其一系列主观与客观的要件,使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这一本质特性得到具体而明确的体现。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最重要区别,则在于它们的功能有所不同: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从原则上把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区分开来;而犯罪构成的功能则是要解决具体行为构成犯罪的规格和标准问题。换言之,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犯罪概念自身并不能直接解决司法实践中所必需的认定犯罪的具体标准问题,它必须通过犯罪构成才干具体实现。犯罪客体是如何分类的?犯罪客体就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犯罪客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或者三个层次: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犯罪的一般客体是刑法所保护客体的最高层次,反映了一切犯罪客体的共性。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依据同类客体,可以对犯罪作科学的分类,建立严格的、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犯罪的直接客体揭示了具体犯罪所危害社会关系的性质以及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限度。根据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犯罪的直接客体又可以划分为单一客体与复杂客体:单一客体,又称简朴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到一种具体社会关系。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客体涉及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在复杂客体中,各个客体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齐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有何联系与区别?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在于: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与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分析某一案件,单从犯罪对象去看,是分不清犯罪性质的,只有通过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即犯罪客体,才干拟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不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由于犯罪客体是每一犯罪的必要要件,它的性质和范围是拟定的,所以它可以成为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不是每一犯罪的必要要件,少数犯罪甚至没有犯罪对象,所以它不能成为犯罪分类的基础。成立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有何种客观条件?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客观方面需要具有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行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特定义务一般有三个来源:第一,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第二,职务上或业务上规定履行的义务;第三,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在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也许而未履行。假如行为人虽有某种特定义务,但由于某种因素而不具有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也许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一般的危害性。由于只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干构成犯罪。如何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因果关系理论为指导,注意掌握以下一些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主观是否结识为前提。因此,要在刑事案件中查明因果关系,司法人员就应当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加以判断和认定。(2)因果关系的相对性。各种客观现象是彼此互相制约和普遍联系的“锁链”,在某一对现象中作为因素的,其自身又可以是另一种现象的结果;其中作为结果的,其自身也可以是另一现象的因素。因素与结果的区别在整个链条中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就只能是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定性。(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所谓时间序列性,就是从发生时间上看,因素必然在先,结果只能在后,两者的时间顺序不能颠倒。因此,在刑事案件中,只能从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危害行为中去找因素。(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任何刑事案件的因果关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种行为能引起什么样的结果,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查明因果关系时,一定要从危害行为实行时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具体情况出发来考虑。(5)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是指某一危害结果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拟定这类案件的因果关系,就必须分清重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情况。“一因多果”是指一个危害行为可以同时引起多种结果的情况。在一行为引起的多种结果中,要分析重要结果与次要结果、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6)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与偶尔联系问题。因果关系一般表现为两种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这是因果关系基本的和重要的表现形式。但是,自然和社会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因果关系的表现也不例外,除大量存在的必然联系的因果关系之外,在客观上还也许发生偶尔联系的因果关系(通常简称偶尔因果关系),即某种行为自身不包含产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性(内在根据),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偶尔又有其他因素加入其中,即偶尔地同另一因素的展开过程相交错,由后来介入的这一因素合乎规律地引起了这种危害结果。对此应当有一个准确结识。(7)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像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同样,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法律强加的。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只在于,它要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义务为前提。(8)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不等于解决了其刑事责任问题。要使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行为人还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有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简言之,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构成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所谓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有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结识能力;所谓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具有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一方面,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只有对自己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有结识能力,才谈得上凭借这种结识能力而自觉有效地选择和决定自己是否实行触犯刑法的行为的控制能力。控制能力的具有以辨认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在具有辨认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有控制能力才干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仅有辨认能力而没有控制能力,就没有了选择和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就不成其为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行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由政府收容教养。(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达成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规定他们对自己实行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已有相称的发展,已经具有了基本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已满16周岁的人应对自己实行的刑法所严禁的一切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所作的上述规定,解决的是认定犯罪方面的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国刑法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解决上,尚有以下两条重要而特殊的解决原则:(1)从宽处罚的原则。即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不合用死刑的原则。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合用死刑。这里所说的“不合用死刑”是指不允许判处死刑。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如何拟定?我国刑法根据精神障碍人的不同情况,将其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典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导致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刑法典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行刑法所严禁的危害行为的,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责任能力完全具有,因而法律规定其依法负完全的刑事责任。对于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而言,由于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不因精神障碍而丧失或减弱,而是具有完备的责任能力,因而原则上应当对其危害行为依法负完全的刑事责任。(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又称减轻(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刑法典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何理解单位犯罪及其处罚原则?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公司、事业单位、机关、团队实行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性:(1)单位犯罪的主体涉及公司、公司、事业单位、机关、团队。(2)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而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单位犯罪,一般采用双罚制的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判处刑罚。但是,当刑法典分则和其他法律(特别刑法)另有规定不采用双罚制而采用单罚制的,则属例外情况。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性?两者有哪些区别?直接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也许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的特性表现为:在结识特性上,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结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也许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样两种心理态度;在意志特性上,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特性表现为:在结识特性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结识到自己的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在意志特性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也许发生特定危害的情况下,仍然决意实行这种行为,对阻碍危害结果发生的障碍不去排除,也不设法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自觉听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在司法实践中,犯罪的间接故意大体有三种情况:行为人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虽然同属故意的范畴,但两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1)从结识因素上看,两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结识限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结果。(2)从意志因素上看,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的心理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意志因素的不同,是两种故意区别的关键所在。(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对直接故意来说,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只是那些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区分既遂与未遂形态的标志。对间接故意而言,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决定了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与否。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1)结识因素上有所不同。两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也许性,但它们对这种也许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即事实上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观估计是不同的。间接故意的心理对也许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结识和估计;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则对也许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结识。(2)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虽然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两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是不同的。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故意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不仅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且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排斥、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何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在于:根据行为人的实际结识能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也许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也许性可以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的心理而导致了未能实际预见。合法防卫的成立应当具有哪些条件?合法防卫的成立,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合法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第一,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对于一切合法行为,不存在防卫的也许性。第二,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既涉及犯罪行为,也涉及其他违法的侵害行为。第三,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假如不法侵害事实上并不存在,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进而错误地实行了自认为是合法防卫的行为而给无辜者导致一定的损害,此即为刑法理论上的所谓假想防卫。对假想防卫的解决,应依照对事实结识错误的解决原则进行。第四,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的不法侵害。(2)合法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在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第一,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一般情况下,不法侵害的开始就是侵害行为已经着手实行。但是,在某些危险性较大的犯罪行为来说,虽然尚未着手,而依照当时的所有情况,现实的对合法权益的威胁已迫在眉睫,也应当允许实行合法防卫。第二,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所谓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或者其导致的危险状态尚在继续中,防卫人可以用防卫手段予以制止或者排除。行为人明知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进行所谓防卫而对侵害者导致一定危害的,叫做防卫不适时。根据防卫不适时发生的时间,我们将其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事先防卫。二是事后防卫。对于不适时的防卫,假如构成犯罪的,都应追究刑事责任。(3)合法防卫的对象条件。即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行侵害的第三者实行。合法防卫必须对不法侵害人实行,并不限于常见的对不法侵害人的生命、健康权利的损害。在必要的情况下,防卫人也可以用损害不法侵害人的自由权利、财产权利等方法,来达成合法防卫的目的。(4)合法防卫的主观条件。即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第一,合法防卫的结识因素。即防卫人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结识。此外,防卫人还应对自身防卫行为的强度、所需的手段等有概括性的结识。第二,合法防卫的意志因素。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对不法侵害的对的结识,拟定合法防卫的目的;二是根据合法防卫的目的,自觉积极地支配、调节其合法防卫行为。不具有合法防卫的意图而实行的所谓防卫不是合法防卫。这类行为有以下几种:防卫挑拨,即故意地挑逗对方进行不法侵害而借机加害于不法侵害人的行为;互相斗殴,即双方行为人都有向对方实行不法侵害的意图和行为;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5)合法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是区分合法与非法、合法与过当的标准。所谓必要限度,就是指防卫人的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其导致不应有的危害。只要防卫行为的强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防卫行为的强度没有明显超过侵害行为的强度,防卫行为对侵害者所导致的损害不是过度大于侵害行为人也许导致的危害,就应当认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成立紧急避险应当具有哪些条件?如何划清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紧急避险的成立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即有危险的现实存在。所谓危险,是指使法律保护的利益也许立即遭受危害的一种紧迫事实状态。危险的来源重要有: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动物的袭击;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人的生理或疾病的因素。紧急避险中的危险必须是的确存在的,而非行为人主观臆造的或假想的。假如事实上并不存在危险,行为人却由于对事实的结识错误,误认为危险存在,因而实行了所谓的紧急避险,刑法理论上称之为假想避险。对于假想避险,应根据解决事实结识错误的原则,拟定是否应负刑事责任。(2)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即危险正在发生。所谓危险正在发生,是指足以导致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已经出现而又尚未结束的状态。在危险尚未发生或者损害结果已经出现后再实行所谓避险行为,已不属紧急避险,而是避险不适时。对此,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行为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3)紧急避险的对象条件。即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所谓第三者,是指与危险的发生毫无关系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甚至也可以涉及国家。(4)紧急避险的限制条件。即只有在迫不得已的危急情况下,才干实现紧急避险。所谓迫不得已,是指在危险发生的非常之际,已不能用其他方法避免。假如当时尚有采用其他方法可避免危险的机会,行为人却不采用,而给无辜的第三者导致了不必要损害,则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5)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别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具体涉及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避险行为所保护的权益必须是合法的;二是避险人必须出于避险的意图。(6)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即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导致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利益,而不能等于或大于所保护的利益。这是衡量紧急避险是否超过必要限度的界线。衡量各个合法权益的大小,一般说来,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人身权益大于财产权益;在人身权益中,生命是最高的权利;在财产权益中,价值高的利益高于价值低的利益。此外,刑法规定:“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合用于职务上、义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谓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是指所担任的职务或从事的业务负有同一定危险作斗争的责任的人员。这些负有与特定危险作斗争的人员不能以避免与其职务有关的危险为由,实行所谓紧急避险。假如他们置自己的责任于不顾,逃避危险以致导致严重危害后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既遂犯的类型有哪些?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规定,犯罪既遂重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1)结果犯。指不仅要实行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并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所谓法定的犯罪结果,是专指犯罪行为通过对犯罪对象的作用而给犯罪客体导致的物质性的、可以具体测量拟定的、有形的损害结果。(2)行为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毕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规定导致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完毕为标志。(3)危险犯。指以行为人实行的危害行为导致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4)举动犯。也称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犯罪完毕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既遂的犯罪。从犯罪构成性质上分析,举动犯大体涉及两种构成情况:一是原本为预备性质的犯罪构成;二是教唆煽动性质的犯罪构成。犯罪未遂形态的特性及其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形态的区别是什么?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性:(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形态必须具有的特性之一,也是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着手实行犯罪体现了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统一,它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基本特性:主观上,行为人实行具体犯罪的意志已经直接支配客观实行行为并通过后者开始充足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开始直接实行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这种行为已使刑法所保护的具体权益初步受到危害或面临实际存在的威胁。(2)犯罪未完毕而停止下来。这是犯罪未遂形态的又一重要特性,是犯罪未遂形态区别于犯罪既遂形态的重要标志。所谓犯罪未完毕,在存在既遂与未遂之分的三类直接故意犯罪里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和表现形式:一类是法定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另一类是法定的犯罪行为未能完毕;再一类是法定的危险状态尚未具有。犯罪完毕与否即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完备与否,其显著标志是看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所规定、规定的犯罪客观要件的完备与否。(3)犯罪停止在未完毕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所致。这是犯罪未遂形态的又一重要特性,是犯罪未遂形态与着手实行犯罪后的犯罪中止区别的关键。所谓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是指“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因素”。一方面,从性质上看,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应当是阻碍其实行和完毕犯罪的意志与活动的因素。另一方面,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还必须达成足以阻止犯罪意志和犯罪活动完毕的限度。如何理解犯罪中止形态的特性?所谓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毕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和犯罪中止成立的实际情况,犯罪中止形态有两种类型,即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这两种类型的犯罪中止的特性略有不同。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性:(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在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观前提特性。(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性,是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的未遂形态和预备形态的主线区别所在。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是指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了自认为当时本可继续实行和完毕的犯罪。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自动放弃了犯罪意图,在客观上自动停止了犯罪的继续实行和完毕。(3)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本来的犯罪。这一特性意味着,行为人在主观上彻底打消了本来的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继续进行的犯罪行为,并且从主客观的统一上,行为人也不打算以后再继续实行此项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性:所谓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在某些犯罪的某些特殊情况下,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也许导致但未导致犯罪既遂所规定的犯罪结果,而在这种情况下所成立的犯罪中止。这种特殊类型的犯罪中止,除了要具有上述普通类型的犯罪中止所必须具有的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三个特性外,还规定具有“有效性”的特性。所谓“有效性”,是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实行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即必须采用积极的作为形式来防止和阻止既遂的犯罪结果的发生,并且这种防止行为必须奏效,事实上阻止住即避免了既遂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样才干成立犯罪中止。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是什么?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如下条件:(1)主体要件:必须是二人以上。涉及三种情形: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毕同一犯罪而实行的互相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在发生危害结果时,其行为均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涉及三种情形:第一,共同作为或者共同不作为,或者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第二,共同直接实行犯罪的实行行为;第三,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即有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实行行为和帮助行为之分,各人的行为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结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与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教唆犯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是如何的?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别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行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成犯罪的目的的人。成立教唆犯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客观上具有教唆别人犯罪的行为,即用各种方法唆使别人去实行某一具体犯罪。教唆行为只能以作为方式构成。(2)主观上具有教唆别人犯罪的故意,即结识到别人尚无犯罪决意,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起被教唆者产生犯罪决意,而希望或放任教唆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继续犯的特性是如何的?继续犯的构成特性是:(1)继续犯必须是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行一个危害行为的犯罪。假如行为人并非实行一个危害行为,而是实行了数个危害行为,则不构成继续犯。(2)继续犯是连续地侵犯同一或相同直接客体的犯罪。假如行为人连续实行的危害行为侵犯了作为某一犯罪必要要件之外的他种犯罪的直接客体,则不仅成立以继续犯为特性的具体犯罪,并且同时构成了另一犯罪;若行为人在连续犯罪的过程中,又以其他危害行为侵犯了此外的直接客体,则应当对其所构成的数罪实行并罚。(3)继续犯是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在连续过程中的犯罪。继续犯的这一最为显著的特性,是它与即成犯、状态犯、连续犯等犯罪形态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所在。(4)继续犯必须以连续一定期间或一定期间的连续性为成立条件。这是继续犯最显著的特性之一,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犯罪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想象竞合犯有何特性?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基本构成特性或必备条件:(1)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行犯罪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主观特性。(2)行为人只实行一个危害社会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客观特性之一。假如行为人实行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便不也许构成想象竞合犯,只也许构成其他犯罪形态。(3)行为人所实行的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侵犯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这是想象竞合犯的另一客观特性,也是此种犯罪形态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因素所在。(4)行为人实行的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同时触犯数个罪名。这是想象竞合犯的法律特性。所谓数个罪名,是指刑法典分则规定的不同种的罪名。连续犯的特性及其处断原则是如何的?连续犯的基本构成特性有以下几点:(1)连续犯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这是构成连续犯的主观要件。(2)连续犯必须实行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这是连续犯成立的客观要件之一。假如数个危害行为在刑法上不能构成独立的犯罪,就不能成立连续犯。(3)连续犯所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这是成立连续犯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互相统一而形成的综合性构成标准。即只要行为人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在一定期期之内连续实行了性质相同的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数个犯罪之间就存在连续性,否则,就无连续性可言。(4)连续犯所实行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这是连续犯的法律特性。所谓同一罪名,是指犯罪性质完全相同的罪名即同质之罪。对于连续犯,应当合用按一罪从重处罚或按一罪作为加重构成情节处罚的处断原则。牵连犯有何特性?牵连犯的构成要件,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牵连犯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犯罪目的。这是构成牵连犯的主观要件,并且是认定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的重要标准。(2)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这是牵连犯的客观外部特性。也是牵连犯与想象竞合犯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3)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所谓牵连关系,是指行为人实行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或因素与结果的内在联系。(4)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这是牵连犯的法律特性,也是拟定牵连犯的标志。吸取犯的特性是什么?吸取犯的基本构成特性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必须实行数个均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这是构成吸取犯的前提性条件。(2)行为人实行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基于其内在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的对立统一特性,而彼此形成一种吸取关系。这是吸取犯作为一种罪数形态存在的基本因素,也是吸取犯区别于其他罪数形态的重要构成特性之一。(3)行为人实行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侵犯同一或相同的直接客体,并且指向同一的具体犯罪对象。这是吸取犯的基本构成特性之一。(4)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意、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的犯罪目的而实行数个犯罪行为。这是数个犯罪行为构成吸取犯必须具有的主观特性。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有何区别?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重要表现为:(1)合用对象不同。刑罚仅合用于犯罪人,即行为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而其他法律制裁方法却合用于行为仅违反非刑事法律尚未构成犯罪的人。(2)严厉限度不同。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它涉及对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的限制或剥夺;而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绝对排除对违法者生命的剥夺,一般也不会剥夺违法者的人身自由。(3)合用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部门合用;而民事制裁、经济制裁、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分别由国家审判机关的民事审判、经济审判等部门合用;行政制裁,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合用。(4)合用根据和合用程序不同。对犯罪人合用刑罚,必须以刑法为根据并依照刑事诉讼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而对触犯非刑事法律的违法者合用民事制裁、经济制裁、行政制裁和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只能分别以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实体法为根据,并依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程序法律规范所规定的程序进行。(5)法律后果不同。被合用刑罚的犯罪人假如重新犯罪,就有也许构成累犯,受到比初犯相对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而仅被合用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违法者假如实行了犯罪,一般不会受到与累犯严厉限度相同的刑事处罚。特殊防止和一般防止的基本内容及其互相关系是如何的?所谓特殊防止,就是指通过刑罚合用防止犯罪分子重新犯罪。一方面,通过对犯罪分子合用刑罚,使其感受到刑罚的威力,体验到服刑的痛苦,由于胆怯受刑之苦而不敢再次犯罪(对于很少数罪行极其严重、不堪改造的犯罪分子,则依法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使其不也许再犯罪);另一方面,通过强制犯罪人从事生产劳动,并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教育,使其既结识到犯罪是可耻的,受到刑罚处罚是罪有应得,因而内心受到自我谴责,不再以身试法,又能取得一技之长,顺利回归社会,从而防止他们再次犯罪。所谓一般防止,就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合用刑罚,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国家通过公布刑法、合用刑罚,用刑罚的威力震慑有也许犯罪的人,使他们及早醒悟,消除犯罪意念,不敢轻举妄动、以身试法,从而防止犯罪的发生。我国刑罚的特殊防止和一般防止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对任何一个犯罪人合用刑罚,都包含着特殊防止和一般防止的目的。我国刑法中限制死刑合用的规定有哪些?我国刑法关于合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重要表现在:(1)死刑合用条件的限制。即只合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罪行极其严重”是指犯罪行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为巨大。反映在刑法典分则条文中往往表现为:“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危害特别严重”、“导致后果特别严重”或“致人重伤、死亡”、“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2)死刑合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合用死刑。所谓不合用死刑,是指不能判处死刑,而不是暂不执行死刑。由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死刑的执行制度,所以,不合用死刑也涉及不能判处死缓。(3)死刑合用程序的限制。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假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累犯的构成条件是如何的?我国刑法典规定的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所谓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一般累犯的主观条件。假如行为人实行的前罪与后罪均为过失犯罪,或者前罪与后罪之一是过失犯罪,都不能构成累犯。(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一般累犯的刑度条件。假如前罪所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均低于有期徒刑,或者其中之一低于有期徒刑,均不构成累犯。所谓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指所犯后罪根据其事实和法律规定事实上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不是指该罪的法定刑涉及有期徒刑。(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一般累犯的时间条件。所谓刑罚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不涉及附加刑在内。假释考验期满5年以内又犯新罪的构成累犯;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罪则不构成累犯。所谓赦免,是指特赦减免。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前罪判处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在997年10月1日以后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否构成累犯,合用刑法典第65条的规定。(4)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此为构成一般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所谓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是:(1)前罪与后罪必须均为危害国家安全罪。(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的种类及其轻重不受限制。(3)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都构成危害国家罪的特别累犯,不受前后两罪相距时间长短的限制。自首的成立条件是如何的?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所谓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自动投案。即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认可自己实行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的行为。(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行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所谓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用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用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所谓强制措施,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即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以外的犯罪人自己实行的其他罪行。这是成立特别自首的关键性条件。数罪并罚如何合用?对数罪实行并罚,必须根据刑法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进行。纵观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例,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重要有并罚原则、吸取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折衷原则等四种。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取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其具体合用范围及合用规则是:(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取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取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23,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仍须执行。合用数罪并罚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法律条件采用不同的并罚方法:(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及由此而决定的基本合用规则,正是以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情形为标准确立的。因此,就基本内容而言,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应当根据刑法中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合用规则进行。对于判决宣告以前一人所犯同种数罪,原则上无须并罚,只须在足以使实际处罚结果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特定犯罪的法定刑范围内作为一罪从重处罚。但是,当特定犯罪的法定刑过轻且难以使实际处罚结果达成罪责刑相适应标准时,在法律未明文严禁的条件下,可以有限制地对同种数罪适当进行并罚。(2)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的合并处罚:判决宣告以后,刑法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尚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相应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此种方法,依其特点可概括为“先并后减”。(3)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合并处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相应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此种方法,依其特点可概括为“先减后并”。缓刑的合用条件是什么?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制度有一般缓刑制度和特殊缓刑制度即战时缓刑制度两种。合用一般缓刑,应当遵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管制刑的特点即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仅限制其一定自由,故无合用缓刑之必要。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指法定刑。(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合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合用缓刑的主线条件。由于犯罪人尚未合用缓刑,因而的确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合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合用战时缓刑,必须遵守以下条件:(1)合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所谓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忽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2)合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立法精神应含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不是犯罪的军人,或者虽是犯罪的军人,但被判处的刑罚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均不能合用战时缓刑。(3)合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这是战时缓刑最关键的合用条件。减刑的条件有哪些?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减刑的合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合用范围的限定。假如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是上述四种刑罚之一,只要具有了法定减刑的实质要件,就可以减刑。同时,也只有对上述犯罪分子才干减刑。(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刑法典规定的减刑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减刑,一种是应当减刑。两者的实质条件不同:“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所谓“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有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经理工作总结15篇
- 2024至2030年PVC扣板配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二次供水工程结算与支付合同3篇
- 2024年师宗县妇幼保健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办法
- 2025年班车服务数据分析与优化合同3篇
- 审计的实习报告集锦6篇
- 系统建设合同
- 广告策划合同范本
-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空间生物学与空间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4 潮玩行业专题报告:一文读懂潮流玩具消费新趋势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刑事诉讼法学》期末纸质考试总题库
- 艺考培训宣讲
-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导论I》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学校老师打孩子处理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无人机部件委托生产加工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心里疏导课件教学课件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日积月累专项训练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