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圣惠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圣惠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圣惠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圣惠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圣惠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和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乙烯与水蒸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参考答案:C略2.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烧瓶

D.锥形瓶参考答案:B略3.能用来鉴别乙醇、己烷、己烯三种无色溶液的一种试剂是:(A)金属钠

(B)溴水

(C)氢溴酸

(D)氢氧化钠溶液参考答案:B4.

X2+和Y-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

B.原子序数X>YC.最外层电子数

X>Y

D.电子层数

X>Y参考答案:C5.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4H10

B.CF2Cl2

C.C2H6O

D.C2H4Br2参考答案:B略6.取100mL0.3mol·L-1和300mL0.25mol·L-1的硫酸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1mol·L-1

B.0.56mol·L-1C.0.42mol·L-1

D.0.26mol·L-1参考答案:C略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与过量的NaHCO3溶液混合

Ba2++2OH-+2HCO3-BaCO3↓+CO32-+H2O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金属钾与水反应

2K+2H2O2K++2OH-+H2↑

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H++OH-H2O参考答案:C略8.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

)

①苯②乙烯③亚硫酸④NaOH溶液⑤AgNO3溶液⑥甲烷⑦镁粉

A.①

B.①⑥

C.①⑥⑦

D.①②⑤⑦参考答案:B略9.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参考答案:A略10.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C.食盐水放在坩埚中进行蒸发可得到NaCl固体D.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蒸发应在蒸发皿中进行,固体的灼烧在坩埚中,C选项错误;其他三个操作均正确。1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铝

B.食盐

C.硫酸

D.蔗糖参考答案:略1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积比为8:1

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C.物质的量之比为11:8

D.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参考答案:CD略13.如图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A.H2SB.HClC.PH3D.SiH4参考答案:D略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江河人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至过量,最终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③用明矾处理污水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④光线射入密林中看到的光柱,属于胶体的性质⑤可用渗析法分离AI(OH)3胶体和NaCl溶液⑥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C【详解】①根据胶体的性质当带有不同电荷的胶体粒子相遇时会发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胶粒电荷不同,在入海口处聚沉形成沉淀,长此以往形成了三角洲,故①正确;②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盐酸溶液后,胶体发生聚沉,盐酸过量,与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故②错误;③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够起到净水作用,故③正确;④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nm,能使光产生散射,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④正确;⑤溶液能透过半透膜,但是胶体不行,可用渗析法进行分离,故⑤正确;⑥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不是丁达尔效应,故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⑤符合题意,本题选C。【点睛】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发生电泳现象,可以发生聚沉,胶体的分离提纯常用渗析的方法进行。15.用特殊的方法可以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从而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生成Na2CO3。(1)某过氧化钠样品已经部分变质,请你选择一种溶液

,证明过氧化钠已经变质。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a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上图中的E和F构成量气装置,用来测定O2的体积。①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NaOH的作用是

③他们在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数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1)BaCl2溶液(2)①HCO3—+H+===H2O+CO2↑

②吸收未反应的CO2

③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8分)选相应实验目的填入下述括号内:A、验证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递增B、验证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至下递减C、验证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递减D、验证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至右递增实验1、比较钠、镁、铝分别与水反应的快慢实验2、溴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碘化钠溶液中滴入溴水实验3、比较钾、钠分别与水反应的快慢实验4、在MgCl2、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从而比较Mg(OH)2、Al(OH)3的碱性.参考答案:实验1C;实验2

B;实验3A;实验4C.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实验1、钠、镁、铝为同周期金属,金属性减弱;实验2、溴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碘化钠溶液中滴入溴水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Br、I为同主族元素;实验3、钾、钠为同主族元素,金属性K>Na;实验4、MgCl2、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镁不溶,而氢氧化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解答:解:实验1、钠、镁、铝为同周期金属,金属性减弱,与水反应的速率变小,则验证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递减,故答案为:C;实验2、溴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碘化钠溶液中滴入溴水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Br、I为同主族元素,氧化性减弱,则验证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至下递减,故答案为:B;实验3、钾、钠为同主族元素,金属性K>Na,则K、Na与水反应的速率变慢,可验证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递增,故答案为:A;实验4、MgCl2、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镁不溶,而氢氧化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氢氧化铝为碱,则Mg(OH)2、Al(OH)3的碱性由强到弱,可验证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递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及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规律性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8.(5分)新制氯水呈

色;向氯水中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

(填化学式,下同),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

。参考答案:黄绿

H+

HClOCa(ClO)2+C02+H20=2HClO+CaC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