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B.教师 C.教学心理 D.学习心理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多选题)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管理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 E.认识过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一、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二、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三、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四、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A.皮亚杰 B.桑代克C.布鲁纳 D.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A.1877年 B.1879年C.1903年 D.1913年3.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A.陶行知 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多选A.观察法D.个案法B.产品分析法 C.问卷法E.访谈法第二章人生全程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人生全程发展概述最早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的是()A.劳伦兹C.皮亚杰B.埃里克森D.维果斯基“少年早慧“大器晚成”是能力发展水平不同的表现。()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主要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不平衡性C.阶段性B.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A.童年期 B.少年期C.青年期 D.青年初期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7・心理学家所说的i°危险期i土或i°心理断乳期i土是()A.幼儿期C.青年期B.少年期D.成年期下列属于少年期心理特点的是()多选题思想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出现心理断乳期自我控制力较强思维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多选题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辩证思维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D.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D.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匹

1=1E.对未来充满理想,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儿童第一次看到飞机时,把它叫做“大白鸟”,这是一种顺应现象。()从皮亚杰的观点看,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是在感知运动阶段()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是在()0〜2岁 B.2〜7岁C.7〜11岁 D.11〜15岁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A.10〜12岁 B.8〜10岁 C.0〜2岁 D.2〜7岁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阶段完成守恒任务。A.感知运动阶 B.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下列不是前运算阶段的特征的是()A.早期的符号功能思维B.自我中心性C.思维的片面性 D.守恒观念形成16四岁的丽丽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这体现了丽丽的哪种思维特征()A.可逆性 B.不守恒性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1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8依据“最近发展区”而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得科学家是()A.皮亚杰 B.埃里克森C.布鲁纳 D.维果斯基19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A.0〜1.5 B.2〜3C.6〜12 D.12〜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发展危机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A.勤奋感对自卑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B.主动感对内疚感D.自主感对羞耻感第二节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的智力差异的类型(填空题)1下列属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智力差异主要体现在()(多选题)A.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B.智力水平差异C.智力类型差异男女智力结构的差异 E.文化背景差异智力发展呈常态(正态、钟型分布)认知方式的类型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场依存的人比场独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间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4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

属于()认知风格。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是()A.场独立型 B.沉思型C.辐合型 D.发散型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A.场独立型 B.抽象型C.沉思型D.冲动型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名词解释)学习的一般分类加涅按学习结果 雷伯按意识水平 奥苏贝尔我国1.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望梅止渴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A.望梅止渴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D.蜘蛛织网2・心理学家加涅将依据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C.态度D.动作技能D.动作技能智慧技能按学习的意识水平学习可分为()。内隐学习接受学习内隐学习接受学习外显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第二节学习理论名称人物观点重点概念经典条件作巴甫洛夫无条件刺激与中性获得与消退用理论(华生)刺激多次结合,使中性刺激变成条件泛化与分化(分刺激,进而出现了开)名称人物观点重点概念经典条件作巴甫洛夫无条件刺激与中性获得与消退用理论(华生)刺激多次结合,使中性刺激变成条件泛化与分化(分刺激,进而出现了开)条件反射联结试误说桑代克经过的不断的尝准备律试,去除错误的联练习律联结试误说桑代克经过的不断的尝准备律试,去除错误的联练习律结,留下正确的联效果律(填空)结,留下正确的联效果律(填空)结而产生了学习操作性条件斯金纳操作性应答操作性条件斯金纳操作性应答作用理论强化、惩罚作用理论强化、惩罚社会学习理班杜拉有意识的观察、模强化社会学习理班杜拉有意识的观察、模强化仿榜样行为而产生了学习行为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名称人物观点主要概念完形顿悟说苛勒考夫卡学习的本质就是完形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完形顿悟认知地图说托尔曼学习的本质是期望一获得,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期待认知发现说布鲁纳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发现学习法认知结构认知同化说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名)信息加工说加涅信息流加工1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A.斯金纳 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问题解决的“试误说”是由()提出来的。A.苛勒B.杜威C.桑代克 D.班杜拉4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 D.条件反射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奖励D.惩罚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叫()A.消退 B.间隔强化

C.负强化D.正强化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获得 B.消退C.泛化 D.分化“杯弓蛇影”是一种什么现象()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A.正强化B.消退C.惩罚D.负强化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简答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多选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 B.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16.提出学习是由顿悟而产生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C.斯金纳B.巴甫洛夫D.苛勒17.提出程序教学并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1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9“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A.强调直观教学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20()强调“废除教师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A.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能力B.兴趣技能 D.刺激一反应联结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安阳真题)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应性D永恒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对()的描述上。多选题A.知识观 B.学习观C.学生观态度观 E.教学观第四章学习心理第一节学习动机(名词解释)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要实现不同的认识任务,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动机的种类☆奥苏贝尔 (给例子会判断是哪个内驱力)3周总理在学生时代,曾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学习动机属于()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属于()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高尚的动机 D.认知内驱力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在学习动机是()A.获得表扬 B.获得高分C・获得好名次 D.获得解答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当学习动机处于()水平,学习效果较好。A.高B.低C.适中D.任何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9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来源于()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主义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动机理论的有()A.操作作用理论 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归因分类理论“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属于内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是()A.运气 B.努力C.能力D.任务难度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A.自我期待A.自我期待自我判断自我评价 D.自我效能感1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简答)第二节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名词解释)学习策略分类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3()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在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这属于()A.复述策略 B.元认知调节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以下几个属于认识策略的有()多选A.复述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C.计划策略组织策略 E.精加工策略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有())多选A.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D.列提纲 E.画关系图8、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凋节,即对认知的认知是()(安阳真题)A反省B反思C重新认识 D元认知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利用复述策略记忆学习者在阅读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放慢速度,这里采用的学习策略属于(A.元认知策略C.精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D.组织策略11复习形式多样化、分段识记、画线、做笔记都是常用的复述策略。()第三节学习迁移迁移的种类•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学习迁移理论早期迁移理论代表人物核心思想现代的迁移理论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属于()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A.正迁移 B.负迁移C.特殊迁移 D.垂直迁移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A.桑代克 B.武德沃斯C.贾德 D.詹姆斯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 D.正迁移过度学习的适当强度是()A.100% B.110%C.120% D.150%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第四节知识与技能知识的表征(填空题)1下列选项属于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的有()多选A.命题 B.命题网络 C.表象图式 E.产生式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有()多选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D.认知结构 E.产生式知识学习的类型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5动能等于质量乘以速度,这种学习属于()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符号学习D.命题学习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试论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7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操作认知B操作定向C操作模仿D操作整合E操作熟练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操作练习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1第五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特点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1问题解决的第三那阶段是()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C.验证假设 D.提出假设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A.推理式B.算法式C・演绎式D.启发式3、问题解决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是()安阳A手段一目的分析 B算法C爬山法D逆推法E深度4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原因在于受到因素影响。A心理定势B功能固有C无关信息的干扰 D问题表征的方式高智商与高创造性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在学习比较复杂或困难的内容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A.提高C.小变B.降低D.无关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简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第六节态度与品德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情感成分(核心成分)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多项A.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