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6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宁波的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新的整合。以中共浙东临时特委成立为标志,宁波地区的中共组织开始恢复发展,并逐渐成为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1940年7月,国民政府军也在第一次镇海保卫战中奋勇击退了入侵日军。翌年4月宁波沦陷后,宁波地区出现了国民党流亡政权,中共创建的浙东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和日伪政权三者并存的复杂政治局面。经过战争磨炼,宁波人民的民族思想空前高涨,共产党的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第一节《宁波民国日报》对抗战的报道1937年7月在七七事变爆发前,《宁波民国日报》自称其办报宗旨是“在此十七年间,该报以阐扬三民主义,宣传政训纲领,发展地方自治,废除旧腐陋习。”从办报实际看,“阐扬三民主义”根本谈不上,至多不过是被蒋介石篡改的“三民主义”,是打着三民主义旗号的反三民主义。抗战爆发后,“该报宣传对策,当以鼓励民心,团结抗日。”[1]这基本上符合实际。抗日战争爆发后,《宁波民国日报》等国民党政党报刊也以民族大局为重,投入到揭露日军侵略,捍卫民族主权的宣传上来。一、揭露日军侵华罪行七七事变爆发后,《宁波民国日报》对于中华民族的顽强抗战作了全面报道。其中包括1938年4月的台儿庄战役,同年5月的徐州战役。在日军攻占徐州后,计划继续攻占华中重镇武汉和华南的广州。当时中国军队处于劣势,在新闻报道上《宁波民国日报》重在揭露日军侵华的罪行。通过刊登新闻,发表评论,比较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中国军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声讨侵略者的罪行。报纸上今天甲地沦陷,明天乙地陷落的新闻比比皆是。1938年6月,日军为扩大侵略战争发动了武汉战役,先后轰炸湖北、广东、广西。《宁波民国日报》于9月1日、16日、20日分别以《粤北上空昨又激战我铁鸟扫荡寇机》、《敌机袭汉粤桂》、《敌机袭粤汉广九路并飞梧炸广西大学》为题进行了报道。又在12月23日以《敌机两袭株洲三犯武汉肆虐》、《闽江口外敌舰窥伺竟犯我长江封锁线》为题报道了日军袭击武汉、株洲、福建的战事。当日军准备进犯上海,拟将进攻香港时,《宁波民国日报》发表《沪西倭军突增三倍,香港情势愈形危机》的新闻[2],报道日军进攻上海,威胁香港的严峻形势。1939年6月日军占领杭州后,继续侵占浙东地区。《宁波民国日报》对此作了全面报道,6月25日,发表《敌海空三路猛犯,千余在定海登陆,我防军奋勇迎击,激战竟日,前晚自县城退至二道防线》,报道日军海空两路攻入定海、沈家门、盐仓等地,准备进攻宁波。同日配发短评《决不让敌人登陆》表达宁波人民同仇敌忾,抗敌决死的决心。但日军进攻定海、宁波等地的势头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遏制。日军长驱直入,很快攻入宁属各地,狂轰滥炸,肆意蹂躏。轰炸宁波后,日军大举进攻金华,《宁波民国日报》于12月14日连发《敌机昨炸金华窥扰本埠市空》、《抢救浙西难胞宁波设运配总站》两篇新闻报道日军轰炸金华的战事。1940年1月24日,又以《敌机昨日袭甬,绍兴金华被炸,传诸暨方面亦遭轰炸》报道了日军对浙江多个地区的野蛮侵略。《宁波民国日报》大量刊载的日军对我国犯下的野蛮罪行,揭露日本野蛮侵略,血腥屠杀,同时对唤起民众起而抗战起了积极作用。二、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反对投降卖国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做出了重大牺牲,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从《宁波民国日报》的报道中不难看出这一点。国民党政党报刊着重宣传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抗战,借以显示国民党政府坚持抗战的决心和成就,但客观上却对振奋军民精神,唤起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打击日寇,不做亡国奴产生了一定作用,对那些大搞投降的国民党官员还具有警戒作用。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对野蛮残暴的日军的坚决抵抗成为这一时期报纸的主流。1938年9月1日《宁波民国日报》同时刊发《大江南岸我完成全线大捷,瑞昌东南残寇肃清》、《沪郊我游击队益形活跃,克朱家角进围青浦》、《风陵渡敌企图偷渡被击退,我昨再克济源沁阳》、《华北交通尽断,廊坊沈县有激战》、《豫北临漳附近敌伪完全肃清,我乘胜昨进抵安阳》5条新闻,报道我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顽强阻击、抵抗日军野蛮进攻。9月16日,又分别以《广黄间交通完全为我切断》、《四菰岭一役歼敌三千以上》、《江南血战未已,归宗寺清风壋均在我手固霍山敌四路犯我被击退伤亡惨重》、《豫东我克太康,敌势大挫,乘胜昨又收复淮阳》为题报道我军民破坏交通线,阻敌进攻并大量歼灭敌人的战绩。9月20日,又分别以《鸡笼山麓痛惩顽寇我乘胜再围余杭城》、《我国空军出动轰炸罗山敌人》、《苏北杨邵间剧战展开,我连克昭关坝高庄》、《长江寇尸源源运沪》为题报道了我国军民顽强打击日本侵略者,痛歼入侵之敌,取得可喜战果。同时也报道了后方人民支援前线抗战,如《劝募寒衣运动》[3]、《武汉慰劳团赴前线慰劳献旗》[4]。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并未停止,全国的抗战局面更加严峻。《宁波民国日报》对中国军民抗战的报道并未中止,相继刊发《粤北大捷,粤临参会特电慰勉》[5]、《浙东歼敌萧城郊,转战苏南入浦东,晋绥豫鄂我军再传捷》[6]、《敌寇侵略战争结果死伤百八十万》[7]报道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辉煌战果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还对日本国内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和日本士兵消极厌战作了报道,前者如《敌国政治危机的警号》[8],后者如《敌兵厌战相率逃亡》[9],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必败结局。《宁波民国日报》针对汪伪政权的卖国附逆做了大量揭露和批判。1940年1月24日发表长篇社论《汪逆卖国的铁证》,揭露了汪精卫与日本签订卖国密约的罪行和投降派的阴谋。三、评论抗战时事《宁波民国日报》还发表时评评述坚持抗战的意义。《心理战与抗战建国》[10]鼓励国民抗战到底,重建家国。《歼灭萧山敌寇》[11]论述了中国军队歼灭进攻萧山日军的意义和价值。《南昌我军转进后浙东局势之观察》[12]评论浙东地区的抗战新形势。《大哉中华魂冯增山壮烈殉国》[13]高度赞扬冯增山烈士在侦察日军布防情况时不幸被捕后,虽几经酷刑,仍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壮举。《不惜任何牺牲发动全面抗战》[14]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畏牺牲、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敌之侵华目的厥在征服世界》[15]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以侵华为开端,最终目的在于吞并全世界的野心。《迎接伟大胜利年的到临》[16]表达了宁波人民在1941年新年之际对抗战胜利的向往与信心。《宁波民国日报》还增设“九一八七周年纪念特辑”,连发《血祭九一八》、《国人纪念九一八应有之认识》等时评号召国民不忘国耻,团结御侮。还刊发鄞县教育研究会主编的副刊《战时儿童》,向儿童灌输爱国精神,如《九一八告小朋友》。还特辟专栏《一周战况》报道抗战的有关情况。在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政治、军事事件的同时,也很关注宁波本地区的抗战时事,对揭露敌伪的侵略罪行,鼓舞国民坚持抗战起到积极作用。在报道抗日新闻的同时,还开辟副刊《前锋》刊载大量评论文章与文学作品,配合正面的抗战宣传。在坚持抗战报道的同时,报纸对汪伪汉奸的卖国求荣也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批判,如《豫省傀儡军官三人被捕解洛枪决》[17]、《沪法租界奸商饮弹》[18]、《汪逆献媚敌方竟出卖海南岛》[19],《彻底肃静汉奸,组民众肃奸网》[20]揭示了他们的卖国罪行必然得到可悲的下场。四、报道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动态《宁波民国日报》在关注国内战事的同时,也比较关心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欧洲战场的所有战事都能在报纸上找到缩影,尤其重视政治、军事报道,比较客观地向国内传播了外部世界的最新动态。当德国希特勒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战争、大肆驱逐外国侨民时,《宁波民国日报》就以《德继续做作战准备,英侨民束装返国》[21]为题报道了希特勒驱逐在本国的英国侨民,准备战争。转载苏联《真理报》的评论《苏真理报抨击张伯伦首相》[22]抨击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德国法西斯采用的绥靖政策。《德军积极准备,对但泽将有行动,军火不绝从东普鲁士运入,向波政府将施以压力》[23],为德军闪击波兰前的先兆。《莱茵河两岸德法有前哨战》[24],报道德国军队在闪击法国前期进行的试探性攻击。当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激烈状态时,报道德、日、法、英各国战争及国内政局的新闻有所增加。如《德机炸爱尔兰爱将与之绝交》[25]报道德国飞机轰炸爱尔兰的战事,《德法关系无变化马奇诺线将拆毁昔为国防屏藩今成废物》[26]报道德军侵入法国后,被称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化为乌有。这些报道对国内的抗战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注释[1]《宁波艺文什志》第36页,沈友梅回忆[2]《宁波民国日报》1939[3]《宁波民国日报》1938年10月7日[4]《宁波民国日报》1938年9月20日[5]《宁波民国日报》1940年1月10日[6]《宁波民国日报》1941年1月1日[7]《宁波民国日报》1941年1月5日[8]《宁波民国日报》1940年1月10日[9]《宁波民国日报》1940年1月24日[10]《宁波民国日报》1939[11]《宁波民国日报》1940年1月24日[12]《宁波民国日报》1939年4月17日[13]《宁波民国日报》1939年4月28日[14]《宁波民国日报》1940年1月24日[15]《宁波民国日报》1940年1月24日[16]《宁波民国日报》1941年1月1日[17]《宁波民国日报》1938年9月20日[18]《宁波民国日报》1939年1月23日[19]《宁波民国日报》1939年12月14日[20]《宁波民国日报》19[21]《宁波民国日报》1939[22]《宁波民国日报》1938年12月23日[23]《宁波民国日报》1939[24]《宁波民国日报》1939年12月13日[25]《宁波民国日报》1941年1月6日[26]《宁波民国日报》1941年1月16日第二节抗战时期的《时事公报》一、对七七事变的报道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寇全面侵华。金臻庠积极组织《时事公报》投入到抵御外侮,救国图存的宣传工作中。有关揭露日军侵占我领土,枪杀我军民的报道占据了绝大部分版面,激起了广大民众同仇敌忾,抗御侵略的民族义愤。同时,宣传中国将士在前线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勇战绩。如台儿庄大捷、共产党领导的平型关大捷都连续报道,且配发评论。这类报道在客观上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不做亡国奴的作用。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局势,及时准确地报道前线战讯,《时事公报》加强电讯工作,特设短波电讯室,在上海设短波专台,配特派记者,及时报道抗战形势、前线战讯,并将原来的副刊《珊瑚网》改名为《挺进》。报道体裁多样,扩大了宣传抗战内容,唤起更多读者。当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宁波后,《时事公报》于1937年7月11日以《卢沟桥事件又告突变》为题报道宁波民众“猝聆消息,共表愤慨,奔走相告,空气紧张,其一种痛痒相关之情绪,不啻视国事家事也。”并立即刊发社评,严正指出:日本“侵略之野心,已经完全暴露”,“惟望朝野一致,对此事有进一步之认识而变以前应付之态度”,“决不撤退在我国土内任何地之驻军,敌如来犯,迎头痛击。”1937年7月23日,《时事公报》以《记青年会民众歌咏团慰劳29军歌咏募捐大会》为题报道了宁波基督教青年会慰劳二十九军抗日将士大会的情景。当主持人宣布开会后,即有一位罗姓女士登台疾呼:“中国已经到了非生即死的最后关头,全国应该一致起来争取生存!”鄞县律师公会因国难深重,更致电司法部,要求立即释放在押政治犯。支持这一动议的民众也公开表示赞同,《时事公报》以《“释囚”我见》为题进行了报道:“政治犯则大抵皆是有意识、有相当的事理判断力的人。在这个时候,于这非常时期的社会国家能有相当利益。所希望的是司法部能当机立决,不稍犹豫。”[1]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浙江省高等法院于8月14日发出训令,要求省高等法院鄞县第三分院和鄞县地方法院准予取保开释所有政治犯。1937年7月17日,为支持前方抗战,地处象山港的鄞东咸祥各界民众即发起成立抗敌后援会,次日又致电二十九军军长暨全体抗日将士。“八一三”事变的消息传到宁波后,鄞县地方当局也于14日组织成立鄞县抗敌后援会,推举王文翰、张申之、金臻庠、俞佐宸等15人为执行委员,并于当日致电上海市俞鸿钧转前敌将士,《时事公报》以《鄞县抗敌后援会慰勉淞沪华北抗敌将士》为题进行了报道:“溯自卢变爆发,日侵日深,威胁察绥,喋血平津。近因华北不逞,乃转而谋我淞沪,战舰云集,胡骑横行,轰炸杀戮,惨绝人寰。幸赖我前敌将士,本鄞县抗敌后援后虽由地方当局组织,但其中也包容了各文化机关、民众团体和相当一批爱国士绅以及共产党人。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扩大,这些共产党人与爱国人士的活动空间和影响力也随之扩大。8月13日,日军又扩大战争,将战火蔓延到上海。与上海血脉相连,且仅一水之隔的宁波也立即变为东海前线。14日,《时事公报》以《上海的炮声响了——我们要恢复一二八时期的精神》为题发表社论疾呼:“一二八时期,这种共赴国难的精神和态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征象,是中华民族不亡的主要力量……目前的中国,唯有抵抗,才是出路;当这个关头,只有国家,是高于一切。”[5]同日,《时事公报》以《对现在中日局势我政府发表声明》为题发表国民政府的《自卫抗战声明书》,指出:中国之领土主权,已遭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武装面对日本的侵略,宁波各阶层民众迅速行动起来,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为前方将士募钱输物,救护前线受伤官兵,组建抗敌后援会等救亡团体,甚至奔赴延安、临汾等地参军入伍。二、对国内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报道全面抗战爆发后,《时事公报》把报道的重点集中到国内外局势上来。中国军民抗战精神与日本法西斯的疯狂入侵成为见诸报端最多的内容。国内方面,先是报道东北抗日义勇军顽强战斗的消息。如《东北军接防察哈尔》[7],并提供背景材料《义勇军抗日始末》。有关抗日战争的报道犹以中国军队正面抗击日军的台儿庄战役为著名。从1938年3月中下旬战役进入初期阶段,中国军队即奋起英勇抵抗,《时事公报》发表了《敌寇倾力进犯滕县,临沂我军大获胜利》[8]、《台庄东北敌成瓮中鳖,战事将有惊人发展》[9]、《台庄附近围歼顽敌,我获空前未有胜利》[10]、《台庄附近敌两路溃退,我军乘胜分头追击》[11]。这些报道为引起读者注意,唤醒民众起来抗战,制作大号标题,发在头版头条,有的还配加评论。有时为易于了解中日双方战争态势,还刊登战区地图,分析战争形势。《山西战局中点线局面的争夺》[12]就在报道新闻时加进了中日军队作战的进攻路线图。看后一目了然,真实可信。在报道抗战时《时事公报》还比较客观、公正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抗战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林彪在离石受伤》[13]是有关我八路军在平型关胜利伏击日军后,林彪在离石地区受伤的报道。对坚守在华北的敌后八路军英勇抗敌事迹也有报道,如八路军杨成武部在黄土岭一役中击毙“敌将之花”阿部规秀的《敌某中将被我炸毙》,晋冀游击队敌后抗战的《晋冀我游击队活跃,敌军运输异常困难》[14]。还有报道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敌决死队的新闻《山西的新军——决死队》[15],内容颇为公允:决死队“纪律严明,颇得群众信仰,精神饱满,誓死收复失地。”《时事公报》是当时国统区新闻媒介正面报道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英勇抗战的报刊之一,对“亡国论”与“速胜论”,对于国民党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谬论都是有力的回击。在《时事公报》看来,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是一支坚强的战斗队。对于中国军队抗战的报道体现了报纸的爱国思想,对于日军普通士兵厌战,思念家乡的报道能够起到揭露敌人野蛮罪行,瓦解敌军斗志的作用。《敌军中厌战风炽,联队长广田自杀》[16]就是在立足事实的基础上充分揭露了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不得人心,对销弭敌军斗志具有重要作用。在立足国内报道的同时,《时事公报》对国际形势也给予关注,当时欧洲上空战云密布,希特勒德国加紧军备,准备一举吞并欧洲,德、意、日结成军事上的联盟,关注日本的侵略战争,就不能不关注其盟国的战争企图。这也是国内民众希望了解的信息。《希特勒扫亲墓,德军续有入奥》[17]系为报道德军进入奥地利的新闻。报道意大利的新闻《意大利的内幕,民众生活陷入窘迫不安》[18],介绍表明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内外交困,民不聊生。日本政府因穷兵黩武遭致国内穷困不堪,民怨沸腾的《穷兵黩武东邻之不景气之气象》[19]指出:“小学教员因欠薪赤化,学童饥饿者二十余万。”这些报道对揭露法西斯罪行,唤醒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积极投入到反法西斯战争具有重大作用。三、对宁波鼠疫惨案的报道1940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10月27日晨7时,天色阴霾,空袭警报突然狂鸣,过后不久,一架日机窜入宁波市区上空,投掷一批荒谬传单后逸去。下午2时许,空袭警报又鸣,一架日机再次入侵,在市中心开明街一带,投下混有疫蚤的大量麦粒和面粉。日机过后,发现跳蚤骤然增加,红红的颜色,形体略小,与平时的不同。后来才知道,这是体内充满亿万个鼠疫杆菌的人鼠共同蚤——开皇客蚤(印度鼠蚤)。仅时隔2天,就有人染疫发病。接着,邻近相继死人,至11月3日,报道已死16人,次日又死7人,一日后再死20人。疫区陆续有人暴死后,很快确定是鼠疫流行,于是11月2日起封锁疫区,3日起进行捕鼠灭蚤,房屋消毒;6日成立防疫组织,搜查疫区外逃者。宁波市政府采取建立临时隔离病院,全市停课罢市,全民预防注射等一系列防治措施,疫情得以一定程度控制。后来将开明街以东,北太平巷以西,东大路以南,开明街以北的5000平方米范围疫区内的115户,137间房屋一举焚毁。从此,在宁波市中心留下了一片废墟,人们称之为“鼠疫场”。《时事公报》完整地记录了侵华日军在宁波犯下的这一滔天罪行。这些关于鼠疫的详细报道后来成为中国人民举证日军在华实施细菌战的直接证据。1.日机投毒时间1940年10月28日,宁波《时事公报》第一版对日机侵袭宁波上空的报道有三则,分别如下:1.[本埠讯]昨晨六时四十七分,龙山发现敌机一架,本埠当发空袭紧急警报,旋该敌机侵入本埠上空盘旋,并散发传单,后向西北逸去,本埠于七时五十二分解除警报。2.[本埠讯]昨十时四十六分,观海卫闻机声,本埠当发空袭紧急警报,旋该机声向慈溪南面消逝,本埠于十一时十分解除警报。3.[本埠讯]昨下午二时二十分,海门由南至北,发现敌机一架,本埠当发空袭警报,至二时二十七分,该机经宁海时,本埠继发紧急警报。旋该机经本埠上空,过慈溪、向龙山出海而逸,本埠于二时五十分解除警报。后来证实,《时事公报》所报道的日机侵袭宁波上空并散发传单的史实与后来鼠疫受难逃生者的证言相符,确定日机飞临宁波上空并投掷鼠疫的时间是1940年10月27日。宁波地方报纸《时事公报》是第一家向世界报道日本侵略者在宁波空投鼠疫的媒介。纵观当时宁波《时事公报》,大凡有敌机入侵本市,次日均作报道。而经查阅1940年10月下旬的逐日《时事公报》,除28日的三则报道外,只字未见10月27日敌机入侵的消息。经过后来的调查获悉,10月27日晨约7时许,天色阴霾,空袭警报突然嘶鸣,一架日机窜入宁波市区上空,盘旋一周后俯冲而下,没有扫射轰炸,却抛下了大量传单,传单上画有日、德、意国国旗和两手相握表示:“中日亲善”的图画。还有“重庆正在闹饥荒,民不聊生,日本人民则丰衣足食,尚有余粮来接济你们”等谎言。散布传单后,该机向西逸去。下午2时许,日机再次入侵,投下大量麦料和面粉,散落在市中心开明街一带,该处上空顿时呈现出一片淡黄色云雾,屋瓦上发出“沙拉拉”的响声,居民都感到十分惊奇和惊恐。日机过后,发现跳蚤骤然增加。时值干旱季节,却在日机投毒的当晚,意外地下了一场雨,把落在屋顶上的麦粒连同疫蚤顺着瓦沟冲下来,漂浮于住户的露天水缸的水面上。未几,从水缸旁的石板缝里长出了麦苗,成为细菌战的见证。《时事公报》鉴于当时的条件没有确定日机当时在宁波投掷的就是鼠疫,但是却在最早时间报道了日机飞临宁波上空散播传单的历史事实。后来,才知道这些跳蚤吸饱了鼠疫试验者的血液,体内充满着亿万个鼠疫杆菌。而鼠疫的来源,则是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在我国哈尔滨市郊外的实验场所,将鼠疫杆菌注入中国等国被强制试验的人本内所造成的人工鼠疫患者(被折磨染疫而死的达3000人以上)。除“731”外,该种细菌部队遍布我国各地。南京中山门内侧,就设有荣字1644部队(即华中派遣军防疫给水部队,亦称“多魔部队”),也是一个研制毒菌,设立细菌工厂,培育疫蚤的基地。据日本战犯供认,在宁波空投的鼠疫就是荣字1644部队配合731部队投掷的。投毒飞机从杭州笕桥机场起飞,该机场自1940年8月18至12月中旬由日军731部队、1644部队专门使用,成了日军的投毒基地。2.病源证实开明街暴死事件发生后,患者纷纷去医院求治。起初,被误诊为恶性疟疾或横痃。1940年11月2日,《时事公报》最早以《市区发现传染病》为题进行了报道。(国民社方岩二日电)本省鄞、衢各县,先后发生鼠疫,疫菌传系敌机投下,证之近来敌机屡次在金华散布白色粉粒,不为无因。敌人居心险恶,放毒事属可能。昨记者往省府当局,据告是项粉粒,化验结果,断为毒素,且似鼠疫菌,民间不能不作防范。已通令所属,晓谕民众,嗣后敌机所投者,无论何物,应一律焚毁,即如纸片,亦应付之一炬。《时事公报》1940年11月4日,采访了宁波华美医院院长丁立成医师,并以丁医师的口吻进行了报道:余曾经诊视一患此疫症之8岁孩童,初由某医院诊视,因其头痛畏寒,以为恶性疟疾。经打奎宁针两支未见效,到余处求诊,亦以为恶性疟疾。经注射奎宁针一支,亦未见愈。后发现喉间(颈部)淋巴(结)肿胀,知其实系鼠疫,现该孩业已死亡。11月7日的《时事公报》对证实鼠疫作了报道,文章的标题是《东后街之传染病断系鼠疫》:本埠市中区东后街、开明街一带流传之疫症,发现于上月三十日,迄今已及六日,经鄞县政府卫生指导室、鄞县卫生院,暨各公私立医院救治检验之结果,已可断定为鼠疫。鼠疫为死亡最速之法定传染病,近世尚无特效医治之方法。县政府昨已电省卫生处,请求协助扑灭。据卫生指导室统计,自疫症流行以来,患者已达三十六人,死者十六人;现有未愈者二十人,均居留在疫区内,附近已布绳索封锁疫区,养病者家属出外,并禁外人出入。一面设立“扑灭鼠疫临时办事处,加意防治。11月7日的《时事公报》上,还发表了一则《医师谈话》的消息:记者为明暸该病真相起见,特访问卫生机关及各公私立医院。据华美医院院长丁立成君谈,患此疫症前来本院诊视者,曾有八人,但尚未能断定其为真实鼠疫,但观此症状死亡率很高。后经动物试验之结果,断定系鼠疫无疑。后经华美医院许国芳技师检验,及省卫生处吴昌丰技师将培养所得细菌复核,并作血清学凝集反应,亦得阳性结果,至此,鼠疫确诊无疑。事实上,这次鼠疫惨祸的病原体,在11月1日前后,就由华美医院院长丁立成医师的病人王仁林肿胀的淋巴腺穿刺液经涂片染色镜检验就找到了,后于11月5日下午,又经鼠疫细菌学常规检验程序而确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48年12月的军事法庭上,原日本关东军第731部队教育部长西俊英中佐、川岛清军医少将,731部队柄泽十三夫军医少佐,荣字1644部队部队长佐藤俊工,都招供1940年731部队在1644部队的配合下,在宁波实施了细菌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使用细菌生物武器而酿成的重大惨祸。3.封锁疫区自1940年10月30日起,开明街一带陆续有人暴死,对该疫症已疑为鼠疫。于是在11月2日,经县政府医防人员会商决定封锁疫区。5日成立防疫处后,决定加强封锁措施,乃于疫区周围建筑隔围墙。除东后街开明巷一部分利用原有围墙外,其余各处筑以高1丈10寸的空斗墙,每丈间有实叠墩柱。于11月8日动工,昼夜不息,11日完竣。为了制止疫情蔓延,当时国民党当局,也采取了一些对于鼠之防治措置。《时事公报》在11月5日在《防疫专辑》上发表了五篇文告。第一篇文告题为《巨祸!》,副标题是《全体市民一齐起来扑灭鼠疫》;第二篇文告是鄞县卫生院出的,题目是《对于鼠疫之防治措置》;第三篇文告是《灵桥镇公所紧急通告》;第四篇文告是鄞县卫生院《收买老鼠启事》;第五篇文告是《天然舞台、鼓舞台、中南戏院、兰江戏院联合启事》。从这五篇文告可以粗略看出当时宁波政府对于鼠疫的防治措施。我们从历史和防疫的角度评价,封锁疫区的做法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当封锁疫区时,宁波《时事公报》记者向当局提出的两点建议是颇具见地的,摘抄如下:当初发生此疫时,尚有少数被染此疫者,不谢疹视,迳逃乡间,则此疫症状势必延及四乡,嗣后续患此症病人,必须严格管制,尽送隔离病院内,勿使漏避乡间。现公有物件之对于传染病菌极有关系。目下最为注意者为载送患疫者之力车,若有疫蚤或疫菌遗留坐垫之间,即可传染于后乘者。患者乘车必须指定或专备。以后于11月6日成立县防疫处时,也成立了搜查队和担架队,与该两项建议吻合。4.疫区消毒和捕鼠灭蚤在封锁疫区的同时,从11月3日起对封锁区内沿街门牌板壁缝均用白纸粘封。沿途用石灰水浇洒。3日晚起,各商店用硫磺熏蒸,并将地板撬开浇石灰水。《时事公报》于11月4日进行了报道:“当局购得硫磺600公斤。”硫磺熏蒸的方法是:“密封房屋,将硫磺置于盆中,上浇煤油少许,引火后经12小时(硫磺盆置灰缸上,以防火灾),然后将天花板、地板撬开,消除死鼠秽物。”这种古老的硫磺消毒法,在当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防治鼠疫方法。采用硫磺熏蒸,一是考虑到杀鼠灭蚤,二是福尔马林等药物匮乏。到11月中旬以后,才使用福尔马林、石炭酸、来苏尔等新型消毒材料,亦使用了“灭蚤红药水”。除疫区外,毗邻的灵桥镇镇长吴涵秋还发布紧急通知,于11月6起全镇大扫除,派员挨户检查,并防止疫区居民入境。《时事公报》也报道了很不科学的灭鼠做法,如鄞县卫生院于11月5日出布告“收买老鼠”,11月5日至11日的《时事公报》上一再刊登说是得到毛稼笙先生经济上的援助,老鼠无论死活每双一角。这样会使老鼠体内的跳蚤扩散为患。直到11月18日,鄞县防疫处才决定停止收购,并增设焚鼠炉于江北岸新马路、湾头和南门外薛家山。5.搜查外逃病人鼠疫暴死发生后,疫区内居民以及部分染疫者,纷纷逃避瘟疫,回老家或外出投亲靠友。为防止疫情扩散,从封锁疫区起即追查病人。由于染疫病人在离开疫区后病死,故一度发生开明街疫区外也有鼠疫区的传闻。《时事公报》对其中两项典型的染疫者逃逸事件“中巷营事件”和“慈溪事件”进行了报道。《时事公报》1940年11月14日、16日对“中营巷事件”的报道:实为中山东路260号宝昌祥服装店学徒林小狗(男,16岁)在疫病发生后潜逃至中营巷44号家中死亡的事件。经搜集队侦悉后,将林小狗尸体埋老龙湾,对坟地做了消毒;为防疫源扩散,林小狗家封锁了一个时期,附近住户亦作了预防注射。由于死了人,又封锁了约10天,该房屋于22日焚毁,以致传说中营巷发生鼠疫。《时事公报》于11月12日对“慈溪事件”的报道是:慈溪县于11月9日发现鼠疫死者,尸体掩埋于郊外,慈溪县成立了防疫处并为此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断绝疫死地永明寺一带交通;半浦至城间施行交通管制,附近赴慈溪协助处理。据查,两死者系开明街疫区潜出居民。其中一死者徐鸿水是疫区东后街141号徐生来的长子。(徐生来,男55岁,人力车工人,于14日死于甲部隔离医院)。徐鸿水于11月3日潜至慈溪老家后死亡。徐鸿水之母徐许氏(或系继母)在月初已病故,其弟徐祥水亦于8日死于甲院,在慈溪死亡的另一死者虽始终未见报道。慈溪永明寺一带经采取隔离、交通管制、消毒、预防注射等一系列措施后,未再发现有继发传染。这两篇报道对于消除疫区病人外逃可能传播疫菌致他人感染带来的恐慌有一定作用。6.鼠疫扑灭1940年11月30日晚,国民党当局决定:将开明街以东,北太平巷以西,中山东路以南,开明巷以北的5000余平方米疫区内的115户137间房屋,在省府当局(派卫生处长陈万里为代表)和专署(专员徐箴)监视下焚毁,宁波市中心留下了一片废墟(直至60年代后期),人们称之为“鼠疫场”11月29日《时事公报》对此作了报道:鼠疫封锁区处置问题,复经中央防疫队、省卫生处专门人员及地方人士,慎重研讨,该处房屋建筑简陋,基地低湿,鼠疫既经繁殖,虽曾应用硫磺熏蒸,断难肃清,遇机仍有复发之危险,经决议焚毁,以绝后患。11月29日晚上七时,将疫区纵火焚毁焚烧,在疫区的11处同时起燃,霎时烈焰腾空。4小时后,疫区内建筑物尽付一炬,留下一片瓦砾废墟,后来人们称之为“鼠疫场”。11月30日,焚毁了开明街疫区全部房屋,总计焚毁住户(包括店号)115户,房137间,地面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时事公报》又在12月2日一篇题为《祸根已除,撤销封锁》为题做了全面报道:鄞县县政府关于鼠疫事件,昨出布告云:查本县城区发生鼠疫,幸发觉早,赖上级专门人员,地方机关各级职员、暨各界人士,协力防治,未至蔓延。计自上月2日夜间封锁疫区起,隔离病院各部,共收容疫区住民253名,死亡61名。其逃出疫区未及收容在外死亡者32名。掩埋棺木93具。住院人至15日止,均经防疫注射,于潜伏期过后给证出院127名。尚有63名因无家可归,随留乙部病院,另候救济。病嫌者2名,已移入南门外董孝子庙隔离医院。在疫区外,曾经疫区内逃出之病疫人居住或死亡之处,计城区83处,乡区12处,均经消毒清除,于29日竣事。疫区周围居民及机关团体,经施打防疫针者23343名,现危险期业已过去,并无病象发现。至鼠疫封锁区,经于昨夜纵火焚毁,计焚去房屋137间,祸根已除,疫势可告肃清。自即日起,一切均准恢复疫前状态。除饬善后委员会赶办善后事宜外,合亟布告民众一体周知,此布。随后还发表两篇分别题为《鄞县防疫处清除基地》,《防疫展览,明日开幕》的文章,表明至1940年11月29日宁波鼠疫已被彻底扑灭。7.疫死人数对于宁波人民在这场鼠疫中的死亡人数,《时事公报》做了详细报道。1940年11月6日《时事公报》头版报道:“昨疫院中死11人,区外死9人。”就是说,这一日死亡20人。但《时事公报》未作详细报道。1940年12月1日的报道称:“患疫而死者,至(11月)28日止,计93人。”宁波这场鼠疫灾难中,究竟死亡多少人?众说纷纭,有说死了几千人的,也有说死了几百人的,但共同的说法是:死亡率极高。据当时的《时事公报》上发表的防疫处防治组张方庆的一篇文章,谈到过此事,有参考价值: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鄞县鼠疫近况与未来之预防》,全文如下:近日因鼠疫未曾蔓延,死亡人数,逐日减少,街头巷尾,常有谈论当局之处置为过分,甚且怀疑此次疫病,为非鼠疫者。是种无稽议论,固无置辩价值,但一般民众,对于防疫之紧急性,已趋松懈,则无可讳言,将来防疫工作之推进上,甚觉遗憾。为此,再述鼠疫之严重性,并将来仍须用尽全力,对付防疫之必要性,唤起一般之注意。兹据调查所得,疫区中自中山东路248号,经开明街至东后街142号止,其居住患病者死亡率极高。披露于此,凡毗连之家,无一能幸免者,且发病皆在10月30日至11月10日之十日间,其传染力之大,见此正可推测一般矣!……后来确证为疫死人数为109人。《时事公报》关于鼠疫的报道自1940年10月28至12月2日止,持续时间达一月这久。其间,具体、真实、详尽地报道了宁波鼠疫发生、病源确诊、封锁疫区、预防、捕鼠灭蚤、疫区焚毁,以及最后撤销封锁并举办防治鼠疫展览等一系列环节。报纸不仅详细记录了整个历史事实,也为后人声讨日本军国主义利用鼠疫侵略我国提供了充分确凿的历史证据。四、沦陷时期的《时事公报》1941年4月20日,宁波沦陷后,《时事公报》被迫停刊。日本特务机关派员占领时事公报社的编辑部、营业部、印刷部,劫夺印刷设备,袭用原《时事公报》报名,于4月出版。原《时事公报》社长金臻庠避乱上海,得悉此事,他立即向国民党中宣部发电声明,并在沪浙大后方报刊刊登启事,揭露日伪欺世盗名的阴谋,严正声明与本人无关,并请读者勿受愚弄欺骗。日伪时期的《时事公报》初为4开4版,不久扩大为对开4版,1944年后期因纸张紧缺,又改为4开4版,直至1945年8月,日寇投降而停刊。先后由卢孟瑜、王丙镛任社长,贺但安(淡庵)为副社长兼总编辑。1943年,王丙镛辞去社长职务,由贺但安继任。新闻报道以日本之同盟社、海通社和汪伪中央社电讯为主,也有本报外勤记者采访的消息,一部分则由各机关团体直接投送信件,以及日伪统治机关发下来的宣传品、政令等。内容主要是宣传日本侵略者的“赫赫战果”及其占领下宁波的“繁荣”,兜售“大东亚共荣圈”、“中日经济提携”及汪伪“和平反共救国”等,“对抗日事迹,难免压抑嫉恶,尔时该报无异日寇俘虏品。”[20]在麻痹人民斗志,粉饰沦陷区“太平”上起了负面作用,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舆论工具。注释[1]《时事公报》1937[2]《鄞高地两院准保释已未决各犯》,《时事公报》1937[3]《时事公报》1937[4]《时事公报》1937[5]《时事公报》1937[6]《时事公报》1937[7]《时事公报》1930年月10[8]《时事公报》1938[9]《时事公报》1938[10]《时事公报》1938[11]《时事公报》1938[12]《时事公报》1938[13]《时事公报》1938[14]《时事公报》1938[15]《时事公报》1938[16]《时事公报》1938[17]《时事公报》1938[18]《时事公报》1938[19]《时事公报》1932[20]《宁波艺文什志》第31页第三节抗战时期的《宁波大报》《宁波大报》于1934年11月12日由姜伯喈等人集资创办,地址在江北岸车站路126号。日刊,4开4版。第1、2版刊登声明、通告、广告。3版为国内外电讯及本地新闻,辟有电讯摘要、社会写真、各县简讯、“姑妄听之室杂记”等栏目。4版副刊辟有“多讲多话”言论专栏。1941年4月停刊。《宁波大报》在1936年12月1日的《编者的话》中对该报的艰难及办报宗旨和稿件要求做了自我解剖。认为办报有四难:“有的赐寄的稿子,内容形式,虽然都还看得过去,而在编辑上恰发生了困难,二三百字以外的作品,不能在有限的篇幅容纳,一难。纯是理论,而没有事实,不能增读者的兴趣,二难。正在国难当头之时,吟风弄月之章,拈花惹草之什,不合时宜,三难。两面写稿,于排印发生障碍,四难。”对稿件的体裁和内容的要求有:“除连载小说外,专登短小的有意义的作品,如灵活之速写,抗敌的故事,汉奸的秘密,爱国分子之言行,以及近代掌故,科学鳞爪……等,既足激发读者的志气,又不至于使读者感到枯燥。”揭示了当时办报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报纸间竞争剧烈、生存压力巨大。《宁波大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始终持反对意见,这集中体现在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上,把张学良、杨虎城为促蒋抗日而发动的西安事变说成是“叛逆”,必欲除之而后快。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宁波大报》于1936年12月14日刊登了西安事变的消息:《张学良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国府命令褫夺张逆学良本兼各职,中央业已推定要员分负军政责任》。12月15日以《幽禁咸阳三昼两夜之蒋委员长脱险》为题报道了蒋介石脱险的消息。同日发表评论《西安事变绥远情形将趋紧张》,评述西安事变给绥东局势带来的影响。12月16日发表《全国一致通电讨伐张学良》,同时刊载宁波市民声讨张学良的《张逆刼持领袖后全市民众愤怒异常,今日上午召开大会誓死竭诚拥护领袖》、《五万市民冒雨集会竭诚拥戴领袖》、《鄞教育会等电请中央挞伐张学良,效忠领袖至死不渝》,还有《浙军事当局请明令讨伐叛逆》等消息,表明《宁波大报》是站在国民党中央立场上对待西安事变及其影响的。12月27日,报道国民党内部一部分人物欲轰炸西安,致蒋介石于死地的《中央调军挞伐张逆,西安势将发生激战,委员长现居冯钦哉师长寓中,傅作义绝对拥护中央誓死守土》、《中政会议已决定讨逆办法》。另有报道宁波各界声讨张学良,拥护武力解决西安事变的消息,如《甬记者公会伸张正义,电劝张学良迅速悔悟》、《宁波昨开五万余民众大会,誓死拥护领袖到底》。12月19日,发表讨伐张学良的战事新闻《华县讨逆战事已激发,蒋鼎文由洛阳飞京,言委座暨被困,各长俱安居,西安班禅举行祈祷庆祝委座早脱险》[1]:上海十八日特讯,蒋委员长任陕蒙难六日,现仍安居西安东城金家张学良新宅。张学良、杨虎城已受委为西北军正副司令,显对和平解决未顺利,中央政府讨逆司令虽经委定,但现尚以政治手腕为和平解决,派员赴陕晤张学良,拟提三条件:(一)护送蒋委员长返京;(二)请张悔悟辞职,自请处分;(三)叛将交中央处置,倘张学良能悔过自新,中央仍宽容为怀,决不计较,蒋委员长现在三四日内可出险,宋子文有定十九日飞陕之说,蒋鼎文由陕飞洛消息,此间现断然证实。12月20日发表国民党南京政府派官员迎接蒋介石飞晋的新闻《阎锡山派赵戴文徐永昌恭迓蒋委员长飞晋》。12月24日蒋介石接受国共合作,签订共同抗日的协议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5日下午,蒋介石飞离西安,张学良亲自陪同返回南京。国民党对张学良的愤恨并未消停,12月28日报道了国民党中央决定处分张学良的消息《大错已铸罪无可赦,中央商定处分张逆办法》。接着于12月29日连续发表新闻《张学良待罪在京讨逆司令部将撤销》和评论《西安事变解决后华北局势陡形紧张》,表明对西安事变的态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宁波大报》把重点转移到对抗日战争的报道上来。1937年9月17日连发《浙江省鄞县抗敌后援会紧要通告》、《浙江省鄞县抗敌后援会紧要通告总字第八号》、《救国公债劝募委员会宁波支会通告》,《省抗敌后援会通过对敌经济封锁办法嗣后各界捐款改称购救国公债》等文章,还有报道海外华侨捐款抗战的《海外侨胞捐款三百余万救济战地被难同胞》。同日还报道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对敌作战的情况:《罗店敌军大部死亡》、《津浦线布置完竣我军向敌总攻,我第八路军已抵晋会师广灵向前推进》、《敌机轰炸洛阳被我击落四架,珠江外日舰亦被毁二艘》等。对于国际事务的报道大多转载其他报纸和电讯。如报道日本渡边谋刺广田首相的《渡边谋刺广田未遂被捕》[2],转载《字林西报》所报日本消息,看出日本国内政局的某些端倪。《爱德华逊位新皇登极》[3]的广播宣言报道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为同辛普森夫人结婚而甘愿放弃王位,他的弟弟约克公爵继任英国国王的情况。《宁波大报》也刊载一些科技文章和趣味小品文以迎合读者。如科技知识《斜轨流线火车》[4]解释瑞士火车专家威新杰尔(KurtWeisinger)发明斜轨火车的原理。趣味小品文《爱情与美人》[5]评述了中外美女与江山的故事。文章虽没有什么新意,但把赛金花之死,爱德华为娶辛普森夫人而甘愿逊位两事与中外历史上英雄为美人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典故联系在一起,却能诠释出是爱江山还是为美人而废社稷的两难主题。注释[1]《宁波大报》1936年12月19日[2]《宁波大报》1936年12月3日[3]《宁波大报》1936年12月13日[4]《宁波大报》1936年12月10日[5]《宁波大报》1936年12月10日第四节抗日救亡报刊一、“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的建立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时,宁属地区党组织虽在1932年遭国民党全面破坏,中共地方组织暂不存在,但一些失去组织关系的党员仍在积极主动地组织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特别是隐蔽在鄞东观音庄一带的鲍浙潮、竺扬、周鼎、陈秋谷等积极团结进步青年,举办时事讲座,组织“生活剧团”和救亡组织“生活团”。随着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和民众抗日情绪的不断高涨,鲍浙潮等日益感到党的组织和党的领导的重要。1937年9月下旬,由朱镜我、鲍浙潮、竺扬、周鼎、陈秋谷等5人组织成立了过渡性的临时组织——“中共宁波临时特别支部”,推举朱镜我为书记。自此,宁波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就有了秘密的领导核心。“中共宁波临时特别支部”是在特殊条件下建立的过渡性组织,能否生存发展并在救亡运动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取得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上级党组织肯定了宁波临时特别支部的工作,同意恢复“临支”成员的党籍,同时为适应斗争需要,决定撤销宁波临时特别支部,另行成立“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以原临时支部的5个成员为委员,朱镜我为书记。10月上旬,朱镜我返回宁波,浙东临时特委便在鄞东观音庄正式成立。不久,朱镜我奉南京中央代表团指示赴杭州主持筹建党的全省性领导机构。11月上旬,“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在杭州成立,由此浙东临时特委便同省临工委建立了隶属关系。二、抗日救亡报刊浙东临时特委成立后,联合一切抗日爱国力量,通过创办报刊扩大影响,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浙东临时特委领导或影响下创办的抗日救亡报刊影响大,数量多,起到了强大的抗日宣传作用。《野战》,浙东临时特委机关从鄞东观音庄迁回宁波城区后,于1937年11月与国民党鄞县县长陈宝麟联合,建立抗日游击武装“飞鹰团”,同年12月创办团刊《野战》,由朱镜我任主编,半月刊,25开,宁波新生活书店发行。次年3月,飞鹰团被国民党当局俞济民强令解散,《野战》也被迫停刊,仅出2期。《迅雷》,1938年3月,鄞县战时文化事业推进委员会成立,庄禹梅任征编组组主任。4月30日,负责编辑《迅雷》周刊,姜文涛任社长,先后由庄禹梅、戴子钦任主编。《宁波学生》,1938年12月创刊,黄性文、孔平(令嘉)负责,徐会庆、傅赛英主编。是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学生组织——宁波学生周刊社成立后创办的秘密刊物。宣传抗战,报道学生运动,每周一期,16开,1~2页,油印。次年1月改名《宁波青年》,半月刊,宣传党的抗日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导学生运动。由史俊、孔平主编,共出23期。5月,“学周社”社员洪崇基、邬显畊创办儿童文学刊物《小战士》,32开,24页,铅印,每期1000本,3期后停刊。《血魂》,1937年11月12日创刊,先后由马天闲、俞寄萍、斯华村任主编,周刊,8开1张,宁波血魂社出版。《正义》,1938年4月创刊,洪道镛主编,先是半月刊,后改月刊,16开,鄞县三青团主办,1941年4月停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妇女抗战画报》,1938年6月11日创刊,陈可镛、杨剑心主编,月刊,17开,鄞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妇女宣传队主办,石印。《生活》,1941年9月22日创刊,吴田、葛维风主编,不定期刊,油印,32开,中共鄞东区委主办。宁属各县也办有数量不等的抗日救亡报刊。奉化县先后出版的抗日救亡报刊有:《醒民》,1937年9月由胡华创办,是奉化最早的救亡刊物。奉化进步青年胡华、张正通、胡雪华等组织醒民剧社,在中共浙东临时特委指导下,到奉化、宁海演出,并编印救亡刊物《醒民》,出9期后停刊。《战时大众》,1938年5月创刊,胡华主编,初为油印3日刊,3期后改为铅印5日刊,8开1张。由胡华、严圣栋、方宗惠、陈天健、陈一声等创办,受中共奉化县工委领导,发行量达500份。《战时大众》运用奉化方言通俗易懂地宣传抗日救亡,报道当地抗日救亡运动消息,为群众所喜爱。报纸按期寄给延安的毛泽东。1938年7月,毛泽东从延安寄来亲笔信,称赞他们用“通俗的文字,向人民大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希望报纸由宣传工作,进而起到组织群众的作用。”同年8月,遭国民党奉化当局干涉停刊。《号声》,1938年5月创刊,孙一之负责,袁伯华、王惠亭主编,月刊,16开,1941年4月停刊。《大众》,1939年3月1日创刊,司徒超、王惠亭、邬落雁、斯明主编,旬刊。宣传抗日,1941年4月23日停刊。《奉中半月刊》,1939年创刊,奉化中学主办,宣传抗日救亡运动。镇海县先后出版的抗日救亡报刊有:《抗日》,1938年4月创办,旬刊,冯白鲁主编,16开16页,每期印发1000份,出至39期。因刊有中共党员周鸣宇文章,被当局追查而停刊。同年,镇海县动员委员会主办《乡卫》半月刊,陈鱼庭主编。《战时镇海》,1938年11月出刊,半月刊,8开,每期1000份。由李侠民主持,周浩然、毛元仁主编,共出44期。镇海战时文化教育事业推进委员会主办,赠阅。《镇海日报》,1940年7月,在庄市创刊,日刊,镇海庄市编辑出版,次年4月即停刊。刊登镇海县政府公告,报道国内抗战新闻,评论抗战时事,宣传全民族坚持抗战直至最后胜利。另报道欧洲反法西斯战场情况,评述英美对德国的战时态度,以及其他国家抗击德国侵略的战事。余姚县先后出版的抗日救亡报刊有:《浙东公报》,1938年5月15日创刊,郭静唐在余姚联合进步人士创办,姜枝先任社长,崔晓立任总编,日刊,对开2版。熊达人编辑副刊《大路》。11月与《余姚民国日报》合并。《浙民公报》,1938年11月5日创刊,王槐南任社长,曹治民、施淑范任主编,日刊,4开。由《浙东公报》与《余姚民国日报》合并后改办,期印2000份。《战斗周刊》,余姚抗日自卫委员会于1938年4月创刊,杜天縻负责,陆飞、朱波先后任主编,16开,每期1500份,共出120期,以推动民众,组织新的抗战力量,保卫余姚,保卫中华为宗旨。1939年3月停刊。《抗战汇报》,1938年12月创刊,余姚抗日自卫文化事业委员会主办。《民众旬刊》,1939年2月创刊,杜天縻负责,宋梦侯主编,旬刊,8开,余姚县动员委员会主办,印3000份,出46期后于1940年6月停刊,赠阅。象山县先后出版的抗日救亡报刊有:《滨海青年》,1937年8月于象山石浦出版,旬刊,以宁波民众教育馆名义主办。《抗日旬刊》,1938年10月创刊,盛世馨负责,旬刊,象山县抗日自卫委员会主办,出26期后于1939年10月停刊。该刊宣传抗日,揭露日军暴行,后改为《象报》。《定象简报》,1943年10月创刊,张亚华负责,江汀、陈英烈主编,3日刊,4开4版,象山县政府流亡西乡时创办,报道抗日动态等信息,1944年5月停刊。《海啸日报》,1944年5月1日在《定象简报》的基础上创刊,陈英烈负责,金蕤、王辅贤主编,3日刊,4开4版,报道抗日救亡消息。宁海县先后出版的抗日救亡报刊有:《生路》,1938年11月创刊,半月刊,后改月刊,16开,潘以治主编,宁海县动员委员会主办,1941年停刊。《铁笔》,1940年创刊,钮斌主编,不定期刊,16开8页,宁海中学学生会主办的文艺刊,宣传抗战,出1期,因学校遭日机轰炸而停刊。第五节在敌后创办的《宁波日报》1941年4月,日本侵略军为了巩固其对京沪杭中心地区的占领,封锁浙江沿海宁波、海门、温州等港口,掠夺物资,并实施南进策略,悍然发动了宁绍战役,大举入侵浙东地区。1941年4月上旬,日军第五师团第九旅团和海军陆战队在伪军一部配合下,自海上进犯宁波。4月15日起,镇海口外日舰增至10余艘,炮轰镇海县城,小港等地,日机轮番轰炸,投弹200余枚。4月19日凌晨1时许,在10余艘日舰炮击和日机轰炸掩护下,日军大批装甲汽艇分载海军陆战队及第九旅团共1万余兵力向镇海口北岸的俞范、招宝山,江南的牯牛岭、小港笠山、黄瓦跟、鸡公山等处分股登陆。在镇海招宝山登陆的日军遭国民党暂编34师一营的反击,但中国守军伤亡惨重。9时40分镇海县城沦陷。4月20日下午5时,日军侵占宁波城区,宁波沦陷。4月22日,慈溪县城沦陷,4月23日,奉化县城和余姚县城俱陷。至此,宁波地区沦为敌后。随着镇海、宁波失陷,宁波国民党政府机关内迁至宁海、天台一带,宁波警察局局长兼鄞县县长俞济民率所属警察、官员及鄞县国民党官兵退入四明山区,历经转战于晦溪、柏坑、龙宫、马岙、莒根、大市聚等山区。为做好敌后宣传工作,1942年1月,宁波警察总队政治部政工室、鄞县动员委员会宣传组在宁海龙宫办起了8开油印小报,取名《宁波报》。最初为周三、周六刊,油印100份左右,同年9月改为二日刊,至1943年元旦改为日刊,每期油印120份。主要刊载时事及国民党游击区消息,发行在辖区各单位、部队及鄞东南区乡政府。编辑部常随政工室的移动而变迁,曾先后在新昌县中千、飞地、大陈出版,以后迁至天台城内。1942年末,《宁波报》由天台一家印刷厂承印,改出铅印4开小报,渐渐形成规模。期发行量增加到500份。1943年春,社址由天台城内迁至宁海黄坛慈云寺,《宁波报》改名《宁波日报》。同年11月,获准为正式新闻报纸,成为国民党鄞县县党部机关报。《宁波日报》先后由姚逸群、沈友梅任社长,倪维熊、陈英烈为主笔。“初时仅为8开一张,专载中央社及各战区军情消息;旋乃扩大为4开。”纸张为土制毛边纸,“物质条件之艰苦,可以想见。”“嗣以倪氏调长鄞县联合中学,社长由姚逸群接任。”抗战胜利后迁回宁波城区,“设经理部于中山东路291号。迁城以后,日出一大张,随着业务的增长,扩大为一张半。民国三十五(1946)年7月13日,姚逸群就任宁波永耀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社长由沈明才接任,汪焕之副之。后来由于经济、人事两重困难,减少半张,改为日出一张。至同年11月,汪焕之脱离报社,沈明才独力难支,终因经营不善而每况愈下,至三十六(1947)年11月,实难为继,乃卸任给于凤园先生。12月1日于凤园辞职,由汪焕章继任。”“数年以来,人事频替,波荡不定,最大主因,当在经济困难,人谋不臧,有以致之。”[1]“适于其时,俞济民先生,奉中央新命,膺山东省府委员,兼鲁东行署主任,荣行迫急,乃电邀沈友梅、汪焕章二君会商,佥谓《宁波日报》创刊于艰因患难之中,余(俞自称)不忍因余离甬,而报馆闭门,致蹈‘人存政举,人去政废’之憾,默察甬上文教界中友好辈,惟有友梅兄堪当其任,因为你(指沈)有陈英烈(后去台)、黄石村诸君,均为得力助手;还有许多学生干部,延揽人才,必有办法,你(指沈)与其办一小型报,不如办一大报(时沈氏自办《宁波大报》,日出4开2张),一样用力,同样辛苦,何不舍小报而办大报。沈氏答,自以感才财不足,不克胜任。同时《宁波大报》发行销路,已超《宁波日报》之上,‘弃熟就生’,徒增困难,况《宁波日报》历任亏空,移交接收,惟有债务,若一身负两报之重,实为力所不逮。但结果,经不起俞氏坚决表示一番美意与诚挚说词,沈氏只得承命,事经商之于王文翰先生(王为保定军校出身,历任黄埔军校总务长,两任虎门要塞司令,北伐军东路总指挥)。王氏慨允所请,竭力支持。”[2]王文翰收买了《宁波日报》,担任董事长。与沈友梅的《宁波大报》合并。王文翰之所以要收买《宁波日报》,与他在宁波竞选“国大”代表时,《宁波日报》曾为其大造声势有关;二是和《时事公报》社长金臻庠之间的斗争分不开[3]。初步商定依据公司法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继续经营,“此为《宁波日报》全盛时代”。新中国成立前夕,《宁波日报》随国民党党政机关迁址舟山定海,沈友梅率同员工,“将全部机件,打包装箱”,随从仅有50余人,“觅定海东门外某造坊为印刷厂,设编辑部于城中县前青龙桥王宅。”[4]于6月5日在定海复刊,“更报名为《浙海日报》,聘俞嘉庸先生为名誉发行人,沈友梅为社长,陈英烈、胡起涛为副社长,陈仍兼总编辑,并聘吴一飞为总主笔,凌广兴为采访科长,吴惠民为电讯室主任。”[5]出版非常艰难,“卒以定海弹丸之地,环境不能与甬城相比,消息来源不多,地方新闻亦少,广告收入极微,发行数字锐减,不得不缩小版面,以资撙节。”[6《宁波日报》是抗战时期宁波地区的政党大报,报道内容比较丰富,范围广泛。转载国民党中央社电讯,有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消息,国内抗战消息。另有文艺周刊及副刊“波光”,刊载抗战文艺及进步文章。作为国民党党部敌后机关报,《宁波日报》主要是站在国民党立场上言事,代表国民党的观点、方针与政策。从创刊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这段时间是该报苦心经营,力持正义的时期,报纸的新闻、言论、副刊等都具有明显的进步倾向,代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反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新动态;发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坚特抗战,收复失地的事迹;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主权的野蛮行径以及残酷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对共产党和人民抗日武装保持和平,没有发表攻击共产党,破坏统一战线,不利于全民族抗战的新闻与言论。1.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反对投降卖国在新闻报道上中日战事成为主要内容。《宁波日报》刊登大量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新闻,均能比较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中国军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声讨侵略者的罪行。《宁波日报》创刊后,在敌后山区靠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报道三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事迹,发表评论阐明国民党政府抗敌决死的决心和反对汪伪政权投降日寇的罪恶行径,指导敌后的游击战争。此时的国民党政党报刊在宣传抗战,唤起民众,揭露日本野蛮侵略,血腥屠杀方面确实起了积极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做出了重大牺牲,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从《宁波日报》的报道中不难看出这一点。国民党政党报刊着重宣传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抗战,借以显示国民党政府坚持抗战的决心和成就,但客观上却对振奋军民精神,唤起中国人不屈不挠地打击日寇,不做亡国奴具有一定作用,对那些大搞投降的国民党官员还具有警醒作用。新闻《昔攻我南京之敌47师团所部已在布肯维尔阵亡》[7]报道在南京屠城之日军被中国远征军消灭的消息:“在布肯维尔一役中阵亡的日军有1937年12月攻击南京,而无恶不为之日步兵47师团所部数百人,此在彼等尸体血染领章上可见之。”这是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初取得的战绩,报道真实可靠,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军队进入缅甸作战是一次带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军事行动,大批中国优秀健儿战死在异国他乡。《中国军队决心将敌驱逐出缅境》[8]报道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浴血奋战,经4月半的激战,击毙日军4千名,收复土地180平方公里的空前战况。《川滇公路已完成,为人民汗血结晶,长达1334公里,为一重要国防路线》[9],是报道中国军民修筑川滇国防公路,沟通中外运输的消息。另外还有大量报道抗战的通讯见诸版面,这些通讯有的报道外国反法西斯战士在中国战场上的事情。如通讯连载《飞越喜马拉雅山的空军部队》[10]是报道美国空军中印空运大队,在抗日战争开始后的一年中秘密飞越天险喜马拉雅山,运输军用物资到中国援助反法西斯战争。这条空中运输线是当时举世闻名的唯一联系中外运输的生命线,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另则通讯《中国的游击队营救美航员》[11]报道的是中国游击队员营救被日军击伤的美国空军飞行员的事实。其中有一段很能体现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的战斗中结成的深厚的国际主义友情:美国空军军曹布拉米尔前在驻华十四航空队作战,于某次出动轰炸机时,因所驾“解放”式轰炸机被日机击伤,被迫降落于日军后方。军曹曾中弹受伤,回国治疗后现已痊愈,据称当时全仗敌后中国游击队营救,否则即使不死也一定会成为俘虏了。通讯写得客观真实,有声有色。以获救美空军士兵之口真实地叙述了当时被救的情景,表达了美军士兵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读后感人至深。对鼓舞中国人民以及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具有积极作用。《宁波日报》在报道正面抗战的同时,还把言论的焦点投注在反对汪伪集团的卖国投降上。《宁波日报》在《舆论一斑》专栏中发表《新华日报》评论《全国同胞起来,反对汪派卖国密约》[12],文中指出:“在中国人民,只有两条道路,一条就是坚持抗战的道路,中国人民所走的道路,中华民族的生路;一条就是对日投降的道路,汉奸汪精卫及其投降分子所走的道路,中国民族的死路,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的,而且也不可能有。”宁波国民党政党报纸公开发表新华社评论文章这还是第一次,说明国共两党在对待抗战问题上的立场基本一致。同日还发表社论《汪逆卖国的铁证》,对汪精卫所签署的卖国条约,“敢信没有一人读了不发指,没有一人读了不切齿,也没有一人读了不想食其肉而寝其皮。一年来汪与敌人勾结的真相,到此完全暴露,汪逆出卖祖国,这就是铁证。”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汪伪集团的叛国罪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汉奸卖国贼的深切痛恶。在日本欲灭亡中国的危急关头,“中国深知日本军人之狂肆无忌,而受日本侵略,不惜任何牺牲,发动抗战,以惩此扰乱世界和平之祸首,中国且深信惟有中国抗战,始能保卫中国之生存,使日本不能利用中国之资源与人力作征服安南、印度、中小细亚。”在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政治、军事事件的同时,也很关注宁波本地区的抗战时事。《宁波日报》辟有《宁波时事》专栏和地方新闻《宁海简讯》专栏报道在甬日伪军的活动情况。如《伪军火并》、《汉奸出丑》、《走狗无状》、《敌寇恐慌》[13]等,对揭露敌伪的侵略罪行,鼓舞国民坚持抗战起到积极作用。2.报道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及太平洋战场动态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党报刊在关注国内战事的同时,也比较关心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尤其重视政治、军事报道,比较客观地向国内传播了欧洲及太平洋战场的近况。当德国大独裁者希特勒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战争,大肆驱逐外国侨民时,《宁波日报》就有就刊有这方面的新闻。如《德继续做作战准备,英侨民束装返国》[14]]即报道了希特勒驱逐在本国的英国侨民,准备战争。《德军积极准备,对但泽将有行动,军火不绝从东普鲁士运入,向波政府将施以压力》[15],为德军闪击波兰前的先兆。当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激烈状态时,报道德、日、法、英各国战争及国内政局的新闻有所增加。如《英远征军开抵法国,德法边境全线激战》[16]、《德调援军开抵喀辛诺,双方激烈展开争夺战,盟军出击德法奥等境内目标》[17],报道盟军在欧洲作战情况。当盟军即将开辟第二战场时,《宁波日报》也给予报道,《英对旅行者发表公告,准备开辟第二战场,政府将有紧急措施》[18]。盟军进攻欧洲大陆时,法西斯陷入崩溃,《宁波日报》也极为关注,《盟军不断轰炸柏林工业区》[19]报道盟军攻打德国首都柏林的消息,《苏军夏季攻势猛烈推进下,德方防线迅速崩溃》[20],《苏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距维也纳仅五里》[21],报道苏联红军在二战中英勇作战,痛击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消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痛歼日军的报道《美机发动毁灭性袭击,进袭加罗林群岛》[22]、《美特混舰队使日寇大感惊愕》[23],报道美军太平洋部队在太平洋海域打击日本军队的消息。还把新闻报道的触角伸到敌国国内的政治、经济上来。如《倭政局形势严重,敌阁一致反对阿部,田俊六迫令阿部即辞职以谢国人,军部妥协下政党内阁有实现可能》[24]报道日本国内政局。报道日本国内经济状况的《倭无法应付物价上涨》,报道日本之海上运输在盟军打击下极端困难的《倭暴政高压下航运事业已萎缩》[25],《敌国内报纸及广播警告国民局势严重,呼吁日人加紧努力生产》[26],报道日本因战争遭受严重损失。这些报道虽然大多来自国民党中央社转发的新闻,但在客观上不仅增加了中国人民了解国际方面信息的机会,也在某些方面显示了地方党报的全国性影响。3.评论二战时期的国际时局抗战时期的《宁波日报》不仅关注国际时态,而且经常发表对国内、国际时局的评论,这些评论站在世界反法西斯的立场上,预测战争进展情况,为反法西斯战争指陈方略。有的转自各通讯社,有的则是本报所撰。有些评论往往配合新闻来发,增强宣传力量。如评论《由欧洲第二战场说到日寇的末日》[27],由三篇文稿组成:《纳粹的没落已不在远》、《日寇最后的挣扎》、《日寇往何处去?》。这组评论是在纳粹德国败局已定,日本侵略者的势力也成强弩之末,整个轴心国已成落日黄昏,日薄西山的情况下发表的,对国内国际形势在立足事实的基础上做了比较恰切的阐述,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政治走势都有独到的分析,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日寇最后的挣扎》部分中分析了希特勒德国战败后,日本欲在中国大陆作最后的垂死抵抗的企图。日本遭受猛烈打击后,国内政局出现严重动荡。《宁波日报》发表多篇评论,分析日本国内政局动荡已不可逆转,战败阴影已笼罩日本国上空,好战的军部人物已回天无力,失败的颓势如江河日下。在刊出新闻《小矶内阁总辞职》的同时,发表社论《敌国内阁改组》[28],分析小矶内阁辞职的政治、军事背景,并指出继任的铃木内阁也将面临四面楚歌,败局已定。这对坚持抗战八年之久的中国军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欣慰和鼓舞,振奋了民族精神。当苏联方面宣布不再延长苏日条约时,《宁波日报》发表社论《苏联废止苏日条约》[29],指出:根据苏日中立条约第三款“本条约得于期满前一年通知废止”的规定,“于现行该条约明年满期以后,苏联政府已无意考虑延长,莫斯科方面这一突然——其实也是必然的决定,给予了东京一以迅雷般的打击。在这次侵略者与反侵略者二方阵线极为显明的大战中,苏联和日本二个本来极不相容的国家,居然会例外保持‘中立’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原是畸形的。而苏联的这一次新的改变,无异说明了他已经不愿再让这畸形的现象继续下去了。”苏联废除条约,意味着即将出兵,参与对日作战。果然,欧战结束后,苏联成为出兵中国东北,驱逐日寇的重要力量。《宁波日报》的国内国际时事评论从大处着笔,切中当时的主要问题,站在世界反法西斯的立场上做客观评述,有着时代的进步意义。注释[1]《宁波报业史话补正》,见《宁波艺文什志》第37、38页[2]《宁波报业史话补正》,见《宁波艺文什志》第37、38页[3]《宁波新闻出版谈往录录》,第76、77页[4]《宁波报业史话补正》,见《宁波艺文什志》第40页[5]《宁波报业史话补正》,见《宁波艺文什志》第40页[6]《宁波报业史话补正》,见《宁波艺文什志》第41页[7]《宁波日报》1944[8]《宁波日报》1944[9]《宁波日报》1944[10]《宁波日报》1944[11]《宁波日报》1944年[12]《宁波日报》1944[13]《宁波日报》1944[14]《宁波日报》1944[15]《宁波日报》19[16]《宁波日报》19[17]《宁波日报》19[18]《宁波日报》1944[19]《宁波日报》1944[20]《宁波日报》1944[21]《宁波日报》1944[22]《宁波日报》1945[23]《宁波日报》1944[24]《宁波日报》1944[25]《宁波日报》1944[26]《宁波日报》1944[27]《宁波日报》1944[28]《宁波日报》1945[29]《宁波日报》1945第六节抗战时期的其他报刊一、《上海宁波公报》《上海宁波公报》是宁波旅沪同乡会报刊,1939年前后创刊,主编汪北平,馆址设上海贵州路,1944年改为周刊。报头标有“NINGPOKUNGPAO”字样。《上海宁波公报》创刊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际,上海早在1937年11月12日即被日军占领,而宁波则是在1941年
4月20日沦陷。宁波旅沪同乡会创办《上海宁波公报》时宁波尚未沦陷,汪北平等人希望创办一份报刊来加强沪甬两地的联系,使旅居沦陷区上海的宁波人通过报刊了解家乡,以慰思乡之念。《上海宁波公报》主要报道上海、宁波两地情况、人事往来、商贸经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此外,报道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及欧洲反法西斯战场情况。(一)报道家乡情况1.经济报道。上海、宁波一水之隔,经济相依,人脉相通。宁波经济受上海影响很大,《上海宁波公报》关注宁波市场价格,如报道宁波药材行业的《各药行大量采办,宁波贝母价猛涨价》[1]:宁波特讯:贝母为樟村人主要生产,当合作社全盛时代,每担价值二百七八十元。后战事发生,海口封锁,运输停顿,价格一落千丈,每担降至三十五六元。因此,一般贫户,以一年辛苦,不得一饱,多有弃种者,尤其在外区,如鄞江桥一带,产户更见减少。兹闻宁波各药行预料运输可以开禁区,拟大量收买,已托樟村贝母商人,四出收罗,为期未十天,珠贝每担由四十元涨至九十元,元贝由五十元升至一百五十元。宁波是贝母的重要产地,贝母的价格关系到产农的经济收入和种值热情。《宁波棉花收购逐鹿状态》[2]报道宁波棉业公会收购棉花的事情,《宁波城区发粜户口米》[3]报道宁波城区居民,“因粮价日涨,生活维持为难,将各乡已缴派粮,提前办理初期配给,决定各乡同时开始发售给居民。”报道镇海县试用新式打稻机的《镇海当局试用新式打稻机实验地点第二区驷桥镇》[4],报道舟山沈家门的渔业经济受战事影响呈现萧条的情况《沈家门渔村经济》[5]等都体现了报纸对家乡经济的关注。2.教育报道。宁波自古重视教育,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投入很大,对校舍的建设、修茸也比较重视。《虹桥小学将修葺校舍》[6]是报道宁波当时规模最大的小学校虹桥小学因校舍年久失修,学生安全缺乏保障,学校领导奔走各方,努力促进该校舍的修葺的新闻:宁波讯,宁波虹桥小学,学生八百余人,为宁波小学中规模之最大者,校长袁道立,办事认真,服务热心,是以校务发达。兹因该校舍年久失修,屋、舍倾圯者随处可见,学子安全殊乏保障。故该校校长业已呈请当局,奔走各方,协力修茸,以保学子安宁,而利教育进行。闻当局已允所请,各方亦多乐意协助,该校即将动工修茸。其他报道宁波教育设施的还有《江东轫初小学修筑校舍》[7]、《定海东沙角中心小学本学期翻造校舍》[8]。《浙东中学改名鄞县县立中学》[9]报道了鄞县公立浙东中学改名为鄞县县立中学的事情。3.交通报道。宁波沦陷后,对外交通受到日本侵略者严密控制,沪甬之间交通陷于瘫痪状态。新闻《沪甬航行今非昔比,日方对旅客的限制》[10]指出:“宁波在事变以前,因战争上的关系,把一切交通工事,破坏的破坏,堵截的堵截。从前惨淡经营以成的交通工程,像沪杭甬铁路以及宁镇慈铁路,宁穿铁路,宁奉等汽车公路彻底破坏,宁波内河所赖以维持航运的,全凭着的交通工具——航船和硕果仅存的一二条小汽轮,行驶虽缓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课程教学大纲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代送小孩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揽彩钢工程合同范本
- 培训团队意识
- 严重骨盆骨折治疗策略
-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小学三年级有趣的实验作文(20篇)
- 中学生广播员培训
- 2024建设工程施工转包合同范本
-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
- 小班-数学-爱跳的棉花糖(上下、前后、里外方位)-课件(互动版)
-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对临床常见痛症治疗课件
- 数据中心机房运维服务
- 室内足球项目融资计划书
- 双层套管施工方案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全试题集自考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200天大有作为-高考倒计时200天主题班会课件
-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办公家具投标方案
- 第六章 1弯曲变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