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一、预习任务1、查询资料,结合教辅,了解作者冯至及其主要作品2、阅读冯至的散文集《山水》,了解写作背景3、积累“孑然一身”“风雨如晦”“俯拾皆是”等成语及其近义词4、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梳理行文结构二、探究任务《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以一个无迹可寻的山村为时空原点,在漫长的时间和多变的空间中自由流动,描写眼前之景,追摹过往之状,抒发幽微之情。
在这个既定的时空之中,作者行走山路,留心林木,探究过往的山村状貌、人事风物,对这“消逝”的前因后果做一番探究,来一番人文怀想。(一)山村余韵,人文哲思
探究1:文章第四段说:“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请结合全文,梳理行文结构,然后具体探究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感受到了哪些“余韵”,在此基础上,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事物(风物)特点联想感悟情思
探究2:文章主体部分选取了几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凸显韵味无穷的美感。请阅读课文,说说一共有几幅图画?给每一幅图取一个名字,并简要阐释取名的理由。最后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进行赏析。说明:(1)本题主要抓住课文中间的主体部分进行研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先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再取名,注意命名要符合该图画描绘的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3)每位同学选择一幅图画仔细赏析,分享时尽量涵盖每幅图画探究3:文中很多语句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哲思,赋予文章以沉思的理趣,请结合下面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1、“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这句话内涵丰富,请具体分析。2、结合全文,理解最后一段的含意。探究4:有人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写:“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表现了作者“歌德式”的诗性的生活态度,即思想和灵魂超越现实的喧嚣,执着于对纯粹精神和艺术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说明:(1)本题属于开放性探究题,在于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2)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进行探讨,能够自圆其说即可(3)建议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二)品读语言,赏析技巧探究1:李广田说:“冯至先生……写了若干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请结合本文第七段具体分析这一特点。探究2:课文第5段,作者引用宋代词人李之仪《卜算子》中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之处?请结合课文和《卜算子》全词进行探究。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探究3:结合下面的问题探究本文的艺术手法1、整散句的使用是散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一个消逝了的出村》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整散结合的运用十分合理,请选择一个片段加以赏析。2、《一个消逝了的出村》中以描写为主,但又有议论点缀其中,还适当插入抒情等方式,运用了灵活多变的叙事方式,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展示与分享
小组探究,形成探讨成果,可以制作PPT课堂分享,相互补充、完善,形成最佳成果三、部分参考提示此部分仅作参考,供师生探讨(一)探究1主要内容与行文结构: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前三段叙述自己发现了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点出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第四到十段描写这个消逝了的山村在草木之间留下的一些余韵,并抒发由眼前的景物引起的独特感悟;末段总结全文,总括自然风物带来的启迪。事物(风物)特点联想感悟情思小溪清冽,养人曾养育昔日的人人类生息相通鼠麴草谦虚、纯洁、坚强村女、村庄生命的宁静之美彩菌点缀、滋养滋养过山村的人生命的美好有加利树每瞬间都在生长、最高严峻的圣者生命的渺小野狗的嗥叫威胁、吓人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生命对疾苦的恐惧麂子的嘶声温良、机警,难逃人的诡计幻境死亡的可怕探究2共有六幅图画,可分别命名为涌泉长流图、村女牧羊图、雨后采菌图、月夜高树图、野狗觅食图、松林遇麂图。
理由略以“村女放羊图”为例:体现宁静之美的村女放羊图。“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从杂草中露出头来。”作者描绘了一个宁静幽远的场景,如同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生动形象地渲染了人物和环境的自然和谐。通过对那纯洁而坚强的鼠麴草、那无忧无虑聚精会神的村女、涌动在“四面是山,四面是树”的旷野中的羊群的描绘,使画面动静结合,呈现出鲜明生动的视觉效果。山村的宁静能让尘世的纷扰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凋落,从而让人回归到生命的宁静。探究3:第1题
“山居”代表现代,“过去”代表历史。“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是指作者在山村残存的景象中,发现了这条路,它诱发了“我”对现实和历史的思索,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永恒以及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第2题最后一段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概括了对自然的总体感惜: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探究4观点一:同意。
本文写于1942年,此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现实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纵观全文,文章的内容与当时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没有什么关系,与作者当时教书育人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关系,纯粹是作者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放飞自己的才情与思想。观点二:不同意。
文章中的“浩劫”二字和文章末尾“风雨如晦的时刻”说明了作者并没有完全超越现实。文章中所寄托的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显然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二)探究1
这幅采菌图就像一幅色彩绚丽的水墨画。冯至在比喻、排比句中着重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形容词“红”“青”“褐”“白”“赭”“靛蓝”等,通过色彩的搭配加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营造了一种色彩的“热闹”。此外,冯至在使用这些颜色形容词时,不仅描绘彩菌的色彩斑斓,而且还赋予彩菌生命的力量:人们的采菌活动是一种热闹,但热闹之中,各人有各人的世界。彩菌色彩的热闹和采菌活动的热闹相得益彰,但又层次分明,前后有序,从而使画面呈现出气氛感、整体感和层次感。这充分体现了冯至散文“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的特点。探究2引用诗句使文章显得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表明人和人,不管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探究3:第1题
示例:文中有描写鼠麴草的一段话:“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没有矜持,只有坚强。”先散后整,句式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语气平和舒缓。第一句既是长句又是散句,长句的特点使得句子表意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把“我”爱花朵、这些花朵是由叶子演变成的、花朵上面有白色的茸毛、花朵掺杂在乱草中间多重信息巧妙揉合,自然流畅。散句则使表达灵活而有变化。第二句是短句及整句,通过对比的方式把鼠麴草的纯洁坚强有力地凸显出来。句式短小精练,对称整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第2题文章表达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多样转换。
文章通常是由眼前景物,产生联想,引发感悟,在结构上回环往复,首尾一贯,显示出一种从容舒展又严谨完整的艺术面貌。如第五段,文章先用描写的方式描绘眼前的溪水,“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交代了小溪的特点和存在的环境。接着产生联想,想象小溪曾经养育昔日的人们:“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进一步发出议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之源就是生命之源,就是文明的摇篮,感悟人类声息通:“人和人……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从而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冯至借用古诗来含蓄地表达了对昔日人事的怀念,使主题得以升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还由鼠麴草联想到生命宁静之美,由有加利树联想到生命之渺小,由野狗的嗥声联想到生命对疾苦的恐惧,由麂子的嘶声联想到死亡的可怕。议论、联想和抒情的穿插,极大地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四、作文素材1、素材挖掘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尝试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作文素材2、运用方向
运用话题或者主题:人与自然、生态与环境、生命之美、谦虚与坚强、历史与现实、自然与家园、自然与哲思、历史兴亡……
3、运用示例
学生尝试选取一个话题或者主题,运用本文素材,写一个片段示例: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例如冯至与他笔下消逝了的山村。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原始野性的山村意境,一个生活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林中小屋”中的世外闲人,就这样偶然而又必然地相遇了。山村的质朴和原始融合大自然的至性常情,人和动物生活在自然之中且彼此相通相息,和谐共处。曾经的那些自然景象并没有随着历史和人事的变迁而消逝,依然在无声地诉说着山村曾经的存在及辉煌,给人以启迪。五、课堂练习1、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侧重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文章开头描写的“这座山林”是属于人类以外的去处,近似于世外桃源。
B.文中一棵小小的鼠麴草、一些彩菌都承载了作者丰富的联想,也会引发读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木模板木方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借款合同参考格式4篇
- 2025年度桥梁路面混凝土施工劳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农用拖拉机租赁与农田作业合同3篇
- 2025年度幕墙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新品种研发与推广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旅游地产开发贷款担保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租赁与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合同范本3篇
- 护士长合同范本(2篇)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 干部职级晋升积分制管理办法
- TSG ZF003-2011《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护理服务在产科中的应用课件
- 2024年代理记账工作总结6篇
- 电气工程预算实例:清单与计价样本
- VOC废气治理工程中电化学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煤矿机电设备培训课件
-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标准语段写作课件32张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英语统一考试模拟演练八省联考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